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脑髓康胶囊的剂型改革



全 文 :3. 7 干扰性试验:取对照品液、样品液、空白样品液
各 10μL,点于同一硅胶 GF254预制板上 ,按上述方
法展开晾干 ,扫描测定 ,得各供试液图谱 ,结果空白
供试液在测定波长处无干扰和吸收 ,即其他药材成
分对士的宁测定无干扰 ,此外马钱子其他成分亦对
测定无干扰。
3. 8 稳定性试验:取照品液适量 ,点于硅胶 GF254板
上 ,上述方法展开 ,测定斑点峰面积积分值 ,每隔
0. 5 h测定 1次 ,记录积分值 ,结果 0~ 4 h内数值稳
定 , RSD= 2. 0%。
3. 9 精密度试验:同一薄层板同一斑点连续测定
11次 , RSD= 3. 2% .
3. 10 样品测定:取 5个批号的样品 ,制成供试品溶
液 ,分别准确吸收样品液 10. 0μL点于硅胶 GF254板
上 ,并平行点对照品 3. 0μL,按上述方法展开 ,测
定 ,结果如表 1。
3. 11 回收率测定: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为
90. 49% , RSD= 3. 4% (n= 3)。
表 1 样品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结果 ( n= 3)
样品序号 1 2 3 4 5
士的宁含量 (克 /片 ) 0. 212 0. 204 0. 216 0. 213 0. 222
R SD 2. 78 3. 15 2. 48 2. 02 2. 53
4 讨论
4. 1 本文所制定的定性鉴别方法 ,均根据被测成分
的极性来选择提取溶液。
4. 2 本产品为贴膏剂 ,膏体基质有多种水溶性高分
子复合成分 ,其含马钱子量少 ,故在含量测定的分离
提取时 ,先用水来湿润 ,其目的是提高氯仿对膏体的
穿透性 ,以利于士的宁的提取。由于本品中含有表面
活性剂 ,对提取带来影响 ,故回收率略低。因本方内
含 22味中药 ,故上述研究可为中药大复方的分析提
供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王宝琴 ,陈德昌 ,鲁 静 ,等 .中成药质量标准与标准物质研究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4
2 郭钟慧 ,吕国雄 ,莫翠华 . 中成药 , 1998, 20(5) : 13
( 2000-01-14收稿 )
脑髓康胶囊的剂型改革
深圳市中医院 ( 518033)  张尚斌  杨玉峰
摘 要 通过对原方脑髓康胶囊中各药成分的药理学研究 ,发现黄芪多糖为活性有效成分 ,对本方的治疗作用有
一定的影响 ,而原工艺黄芪多糖被酒精沉淀除去 ,影响了本方的治疗作用 ;运用现代微粉工艺 ,本方中的天麻 、全蝎
经过微粉工艺使细胞破壁 ,有利于其活性有效成分的溶解吸收。 在此基础上对原方进行了工艺和剂型改革。
关键词: 脑髓康 药理研究 微粉工艺 剂型改革
  脑髓康胶囊是依据中医药理论选择一定的经典
方用药依据的本院经验方。本方具有补肾填髓 ,活血
化瘀 ,健脑益智 ,宁神开窍的功能。临床主要用于脑
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脑梗、脑萎缩、老年性痴呆等
疾病。 组方主要有:黄芪、川芎、葛根、丹参、全蝎、女
贞子、远志、山茱萸、天麻等。原剂型系胶囊剂 ,采用
常规的水提酒沉法工艺。本工艺的优点是减少了浸
膏量 ,降低药物总量 ;缺点是主药黄芪中的活性有效
成分黄芪多糖被除去 ,从而降低了本方的治疗效果 ;
另外 ,天麻、全蝎粉碎成细粉入药 ,其吸收利用率不
高。我们利用先进的微粉工艺粉碎使细胞破壁 ,有利
于其有效成分的溶出吸收利用。 因此将本方的剂型
和工艺进行了改革 ,更好地发挥了本方的治疗作用。
1 改进后的剂型及特点
1. 1 改进后的剂型: 为冲服剂 ,具有汤剂吸收快等
特点又利用贮存运输 ,而且服用量伸缩度大 ,利于制
剂。
1. 2 改进后的工艺:①天麻与全蝎 ( 100℃加热 2
h降低毒性 ) 粉碎成微粉 ;②余药粉碎成 25目颗
粒 ,加入 5倍量的清水 ,恒温 50℃ ,搅拌温浸提取
10 h时后收取提取液 ,离心除去杂质 ,低温低压浓
缩成稠浸膏 ,相对密度为 1. 30( 60℃热测 ) ;③微粉
与浸膏混合均匀 ,加入 5%的乳糖混匀 ,再加入适量
的 75% 药用酒精 ,用 12目筛制粒 , 40℃~ 50℃干
·828·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11期
Address: Zh ang Shangbin, Sh enzh en Hospi tal of TCM, Shenzhen张尚斌 男 , 35岁。 198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 ,分配于深圳市中医院从事医院制剂工作。 1994年晋升为主管中药师 ,目前参与多个科研课题的研究 ,其中将原方胶囊剂改为冲服剂 ,并通过临床观察 ,其治疗效果有了显著提高。
燥 ,整粒 ,包装即得。
1. 3 特点:①采用了微粉技术 ,使药物的细胞破壁 ,
从而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更容易且完全溶解以及被人
体吸收 ,提高了疗效。②采用了动态温浸技术使黄芪
多糖等大分子水溶性成分充分溶出 ,由于提取温度
降低 ,淀粉、鞣质等杂质较少被溶解出来。 ③用乳糖
作赋形剂增加成品的稳定性。乳糖易溶于水 ,露置空
气中无变化 ,无吸湿性 ,与大多数药物不起化学作。
2 剂型改革前后的疗效对比
2. 1 临床诊断标准:①有效:表现症状头晕、头痛消
失 ,胆固醇 < 6. 00 ,甘油三酯 < 1. 70,血浆粘度 <
1. 50。 ②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2. 2 临床疗效结果对比:病例选择在相似原则的基
础上 ,治疗期为半年。 见表 1。
表 1 临床对比结果
典型病例 有效 (例 ) 无效 (例 ) 有效率 (% )
胶囊剂 82 61 21 75
冲服剂 66 59 7 90
3 质量标准
3. 1 性状:本品为棕色颗粒 ,气微香 ,味微苦。
3. 2 含量测定: ①黄芪甲苷的测定: CS-930薄层扫
描结果≥ 0. 10% 。②山茱萸中熊果酸的测定: 薄层限
量法。结果含量≥ 0. 05% 。③天麻中天麻素及苷元
的测定: CS-930扫描结果:含量≥ 0. 12% ;天麻苷元
含量≥ 0. 34%。
4 小结
本方黄芪为主药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多糖
对人体有免疫调节作用 ,而脑血管类疾病患者多为
老年人 ,免疫力及物质代谢能力都有所下降 ,因此黄
芪多糖在本方中起重要作用。而天麻、全蝎采用微粉
工艺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 ,从而使本方的疗效通过
剂型改革后有了明显的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黄乔书 ,吕归宝 ,李雅臣 ,等 . 药学学报 , 1982, 17( 3): 200
2 杜志德 ,来玉梅 . 中草药 , 1988, 19( 9): 40
3 陈发奎主编 .常用中草药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 北京:人民出版
社 , 1997
( 2000-04-09收稿 )
阑尾炎Ⅰ 号口服液的制备及质控
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 ( 30012)  王守愚 范津玲
  阑尾炎Ⅰ 号口服液是由 10味中药组成的中药
复方制剂 ,具有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功
效 ,主治急慢性阑尾炎及穿孔造成弥漫性腹膜炎。经
本院多年应用 ,有效率达 100% 。为确保本品内在质
量 ,我们进行了制备工艺研究 , 9味药的薄层鉴别 ,
采用 CS-930型薄层扫描仪测定了制剂中总大黄素
的含量。
1 仪器与试药
CS-930型薄层扫描仪 (日本岛津 )。微量进样器
(宁波市镇海玻璃仪器厂 )。薄层层析用硅胶 G、高效
硅胶薄层板 (青岛海洋化工厂 )。大黄素、黄芩苷对照
品及大黄、金银花、木香、当归、厚朴、延胡索对照药
材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 其它药材购自天津
市中药集团公司。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阑尾炎Ⅰ
号口服液 (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 )。
2 制备工艺
取大黄粗粉 ,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 1995版
一部 ,附录 IO. 项下 )的渗漉法 ,用 60%乙醇作溶
媒、浸渍 24 h,再以 1~ 3 mL / min的速度渗漉 ,渗
漉至渗漉液色淡为止。其它药味加 8倍量水 ,加热至
60℃ ,保温浸渍 30 min , 100℃煎煮 2次 ,每次分别
为 1 h 、 30 min ,同时收集蒸馏液适量备用。合并煎
液 ,滤过 ,浓缩至 60℃ ,测定相对密度为 1. 2±
0. 05,加 95%乙醇使含醇量达 50% ,搅拌 ,放置 24 h
,滤过 ,滤液与大黄渗漉液合并 ,回收乙醇 ,加入蒸馏
液 ,加水至全量 ,滤过、灌封、 100℃流通蒸气灭菌 30
min。
3 薄层鉴别
3. 1 大黄的鉴别:取成品 20 mL,按制剂中总大黄
的含量测定的方法制备 ,为成品供试液。取大黄对照
药材 0. 3 g ,加甲醇 20 mL浸渍 1 h,滤过、蒸干 ,残
渣加水 20 mL溶解 ,再按成品供试液方法制备 ,为
药材对照液。同法制成阴性对照液。以上 3液各取
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 ,以苯 -甲酸乙
酯 -乙酸乙酯 -甲酸 ( 20∶ 7∶ 2∶ 0. 5)展开 ,紫外光灯
( 365 nm )下检视。 见图 1-1。
3. 2 当归的鉴别:取成品 20 mL,加水 20 mL,水蒸
汽蒸馏 ,收集蒸馏液 20 mL,加乙醚萃取 2次 ,每次
·829·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 l and He rbal Drug s  2000年第 31卷第 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