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蒙药剂型改革的概况



全 文 :瘤小鼠的脾脏 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 , 并可
较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水平 ; 也能部分阻碍瘤
株对脾脏 N K 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 ;相对改
善荷瘤小 鼠由于肿瘤生长而引起的 I L 一 2 分
泌能力的下降 , 显著提高 C T L 细胞活力 〔 9〕 。
在深入的机制研究中发现在其抑瘤过程 中 ,
能有效地阻止 C D才, C D扩亚群细胞 比值的上
升 . 使具有杀伤功能的 C D才亚群处于优势 ,
发挥其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 , 3〕 。 从其研究结果
中 , 我们可以得出地黄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主
要是 影响荷瘤小 鼠的免疫监视系统 ,特别是
在免疫监视系统 中起主要作用 的 T 淋 巴细
胞功能 , 除了促进 T 淋 巴细胞活化 、 直接杀
伤肿瘤细胞外 ,还可通过 T 淋巴细胞产生一
系列的淋巴 因子 ,如 I L 一 2 等激活其它效应细
胞 , 如 C T L 细胞 、 N K 细胞和 B 淋 巴细胞等
共同发挥其免疫抑瘤效应 。
6 结语
随着现代医药研究的飞速发展 , 地黄及
以地黄为主药的六味地黄汤 (丸 )的研究正逐
渐深入到细胞及分子水平 , 为阐明地黄及六
味地黄丸的作用及作用机理提供了理论和实
验依据 , 其免疫药理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将
有助于地黄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的开发
利用 ,并将其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
参 考 文 献
z 北 川勋 , 等 . 药学杂志 ( 口文 ) , 1 9 7 1 , 9 1 : 5 9 3
2 陈力真 , 等 . 中国件, 药杂志 , 1 9 9 3 , 1 5 ( s ) ; 5 0 2
3 高 向东 , 等 . 中 tJ[ 药科大学学报 , 一9 9 0 , 2 1 (一) : 4 3
4 陈力真 , 等 . 中国药理学 与毒理学杂 志 , 1 9 94 , 8( 2) : 1 25
5 曹中亮 , 等 . 新乡医学院学报 , 1 9 8 , 5 (4 ) : 5
6 曹中亮 , 等 . 中药通报 , 1 98 8 , 13 ( 1 0 ) : 2 3
7 刘叙仪 , 等 . 中西医结 合杂志 , 2 9 9 0 , 一。 ( 1 2 ) : 7 2 0
8 巢志茂 , 等 .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 1 9 1 , 1 3 ( 1 0) : 55
9 陈力真 , 等 . 中国药理学 与毒理学杂志 , 19 3 , 7 ( 2 ) : 1 53
1 0 李 萍 , 等 . 中国免疫学杂志 . 19 5 7 , 3 ( 5 ) : 2 9 6
1 1 骆 保 , 等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 1 9 8 7 , 1 9 ( 6 ) : 4 1 9
1 2 李顺成 , 等 . 中成药 , x 9 9o , 12 ( 10 ) : 2 8
13 许继平 , 等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 2 , 1 2 ( 1 2 ) ; 73 4
14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肿瘤组 . 新医药学杂志 , 1 9 7 7 ,
( 7 )
: 4 1
1 5 Ji a n g T
, e t a l
.
J T
r a
d C h i n
e s e
M
e d
,
19 8 4 , 4 ( l )
: 5 9
1 6 赵 良辅 , 等 . 中西医结合杂志 , 19 9 0 , 2 0 ( 7 ) : 4 3 3
1 7 Y
a
k t
a
M
. 和汉医药学会志 , 1 99 1 , 8 ( l ) : 2 9
18 周金黄主编 . 中药免疫药理学 . 北京 : 人民军 医出版社 ,
1 9 94
.
2 4 4
( 1 9 9 5

0 3

1 3 收稿
1 9 9 5

1 0

2 3 修 回 )
蒙药剂型改革的概况
内蒙古医学院 (呼和浩特 。 1 0 0 2 0) 包 · 特木尔 每
摘 要 简要论述了蒙成药现状和传统理论 , 配伍原理 . 复方研究 , 剂型改革和研制新产 品所涉及
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
关键词 蒙药 方剂理论 剂型改革
蒙药历史悠久 ,尤其是方剂 , 有独特而完
整的传统理论和确实的疗效 ,近年来有些方
药得到重视与应用 。 现 已从蒙药文献整理出
3 0 0 0 余种成方 , 其 中常用的 4 0 种左右 , 然
而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认真探讨蒙药方剂
理论 的内涵 ,并以此为依据 ,指导蒙成药的剂
型改革和研制新产品等工作还开展较晚 。 一
些传统蒙成药剂型工艺落后 ,商品陈旧 ,服用
`
A dd
r e s s : B a o
·
T e m
u e r , I n n e r M
o n g o li a M
e d ie a l C
o
l l
e g e
,
H
u
h
e
h
a o t e
1 1 8
.
不便 ,污染机会多 , 已为医家和患者所不用 ,
特别是因缺乏 口服液 、 冲剂 、 胶囊剂 、 浓缩丸 、
针剂等现代药物新剂型而严重影响蒙药市场
的发展 。 而某些蒙药的剂型改革 , 又脱离并忽
略了传统理论的特性 。 因此 , 用现代科学技术
重新认识蒙药方剂理论 , 并对临床应用疗效
确切的蒙成药进行全面 、 系统的药效学 ,毒理
学等试验 , 使其作到工艺合理 ,疗效高是当务
之急川 。 同时还要不断地研制新剂型和新产
品以满足医疗的需要 。
1 蒙药方剂理论的来源
蒙医药的基础理论认为 , 人体 内存在着
三大因素 : “ 赫衣 ” 、 “ 协 日 ” 和 “ 巴达干 ” , 分别
是指 “ 气 ” 、 “ 胆 ” 和 “ 涎 ” 。三大因素支配着七大
物质基础 (即饮食精微 、 血 、 肉 、 脂肪 、 骨 、 骨髓
和精 )和 3 种排泄物 (大 、 小便和汗 )的运动变
化 〔幻 。 在一 定条件下 , 三大 因素保持相互协
调 ,就可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 若其中之
一偏盛或偏衰 ,平稳失调就会产生疾病 。 三大
因素学说是蒙 医最基本的生理和病理学的基
础 , 与此理论相关而产生了蒙药方剂的理论 .
认为药物与五行 (源 )有关 ;其性 、 味 、 效 、 力源
于五行 , 人体有了病 , 就要运用有五行性质的
药物对症治疗 。
2 蒙药方剂的配伍原理
蒙药在临床上应用往往是复方 ,单 味药
甚少 . 而味 、 性 、 效 、 力是指单味药而 言 ,在复
方中如何应用 ? 为此 ,蒙药运用上述理论 ,采
用 3 种基本的配伍方法 ,即药味作用配伍法 ,
消化后三 化味作用配伍法和 药物功能配伍
法 。 这 3 种配伍法均有各 自的临床效应 。
2
.
1 药 味作用配伍法 :是根据蒙药的六味作
用的理论配伍 ,并能够用药味效能理论所指
导的一种配伍原理 〔3〕 。 六味 , 即甘 、 酸 、 咸 、 苦 、
辛和涩 。 从方剂文献现 已发掘 74 种配方 ,在
临床上多用于因赫衣 、 协 日 、 巴达干的偏盛或
偏衰所引起的内环境失调 的疾病 , 临床上多
见于汤剂 的配方 。 运用该 原理 ,具有甘 、 酸 、
咸 、 辛味的药物能医治 “ 赫衣 ” 病 ; 具有苦 、 甘 、
涩 味的药物可 医治 “ 协 日” 病 ; 具有辛 、 酸 、 咸
《中草药 》 1 9 9 6 年第 27 卷第 2 期
味的药物能医治 “ 巴达干 ” 病 。例 : 一种味配方
— 肋柱花三味汤 (胁柱花 、 麻花秦芙 、 船形乌头 )都是含苦味的药 ,按药味理论就可 医治
病理状态的协 日 。如果能通过成分分析 ,药理
实验 ,并结合仪器测定弯其究竟 ,可给传统蒙
药找到科学依据 , 对蒙药基础理论 ,维持人体
内环境的平衡和保健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
论价值 。对研制新产品 、 开发新药也有一定的
指导意义 。
2
.
2 消化后的三化味作用配伍法 〔 3〕 : 三化味
是指药物的六味经消化后的药味 。 药物服用
后 , 与 胃火相遇 , 这时 巴达干 、 协 日 , 被赫衣
(指机体三大因素参于消化功能的成分 )依次
消化 。甘味和咸味被消化后变为甘味 ;酸味处
于中间阶段 ,消化后仍为酸味 ;苦 、 辛 、 涩味消
化后成为苦味 。 消化后的每一种药味 ,能医治
两大因素病变 (指上述三大因素中的某两种
因素病变 ) 。 蒙药方剂理论认为 ,三大因素失
去平衡时 ,单纯一种因素极少引起病变 , 由两
种 因素参与病变的称作 “ 合并症 ” ,三种因素
参与病变的称作 “ 综合征 ” 。 由于药物的六味
含有不同的五源性质 ,六味虽能治病 ,也可致
病 。正确地运用消化后的 “ 三化味 ”作用原理 ,
可 以避 免药物对某些疾病 同时出现利 弊效
应 。因此 ,应用现代药理和生化技术探索其原
理 ,搞清其药理作用 ,对发现新的用药理论和
方法 , 研制新剂型是有意义的尝试 。
2
.
3 药物 的功 能配伍法 〔3 〕 : 这是 除上述药
味 ,三化味作用外 . 只依据药物功能的配伍方
法 ,是针对五脏六腑组织器官的功能 ,特别是
器质性病变 , 在蒙药临床上最多见的一种制
剂配伍方法 。
3 蒙药的剂型理论和新剂型的研制
蒙药剂型是蒙医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
分 ,是通过一定的剂型理论来为人类健康服
务 t ` 〕 。 这主要是蒙药— 药性 、 药味 、 药效 、 药力和上述 3 种配伍原理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
科学 。在进行蒙药剂型整理改进时 ,要根据蒙
医蒙药 的基础理论及药性特点 , 运用现代科
学 知识和方法 , 通过临床疗效客观指标 的观
·
1 1 9
·
察 , 新旧剂型对 比积极进行蒙药剂型的研究
和改进 。 传统的平息与清泻药有两类剂型 〔` 〕 ,
前者有汤 、 散 、 丸 、 搅合剂 、 药油剂 、 灰制剂 、 膏
剂 、 药酒 、 珍宝剂和纯草药剂共 10 种 ;后者有
油疗剂 、 清泻药剂 、 吐泻剂 、 鼻药剂 、 温和导
剂 、 猛烈导剂和脉泻药剂共 7 种 。这些传统剂
型都有 自己独特的剂型理论和特定剂型来发
挥药效 ,现 已形成与医药密切结合并适应 临
床需要的蒙药制剂学 。 在试制新剂型新制剂
时 ,一般需经复方筛选 。要重视蒙药复方的特
点 ,因为方剂配伍有一定主从关系 ,既有起主
要治疗作用的君药 ,起辅佐作用的间接药 (辅
佐药 ) ,也有保护脏腑 、 调正机体 、 抑制毒性的
保健药 (解毒药 ) , 还有 向病变部位的引入药 。
正因为蒙医在组方时重视药物的相生相克 ,
相辅相成 的内在规律 , 所以它发挥复合药理
作用 ,具有高效低毒的独特疗效 。 对蒙药复方
有必要通过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的研究 ,探
索其独特作用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 ,搞清
方剂组合 ,应用的奥秘 。复方的研究和改进传
统剂型的研究 ,要克服 “ 化学结构唯一决定药
效论 ” 的片面看法 ,而必须在蒙药理论指导下
密切配合临床 , 以期达到既保持蒙药复方和
剂型的固有特点 ,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 工艺先
进的目的〔` 〕 。
4 传统蒙成药剂型改革的现状和启迪
4
.
1 蒙药传统剂型改革前先行复方筛选 : 蒙
药多用复方 , 因为复方疗效高 ,用量小 ,毒副
作用小 ,发挥复合药理作用可显示出单 味药
所不具有的独特疗效 。 蒙药有 自己的独特理
论 ,组方合理 ,对其通过成分分析及药理作用
研究 , 搞清方中的有效组分 , 主从关 系 ,协 同
作用 , 以及药 理作用 的机制等 ,从 而加 以验
证 ,可为剂型改革和研制新产品打好理论基
础 。
4
.
2 蒙医药理论指导下剂型改革和研制新
剂型 : 复方的研究 ,传统剂型的改革和研制应
在蒙药 的性 、 味 、 效 、 力等理 论 , 3 种配 伍原
理 ,组方规则 , 17 种剂型等理论指导下进行 ,
否则不能反映蒙药复方和传统剂型的特性及
内涵 。
4
.
3 对复方和剂型改革研究的几点建议 : 蒙
药传统复方及剂型的研 究工作 虽然开发较
晚 ,但取得了可喜苗头 , 出现的问题在发展过
程中将会得到克服和纠正 。 a) 如复方的筛选 、
提取有效组分 、 研制新产品等要遵循蒙药传
统理论 , 并以用蒙药理论能够作出解释为标
准 。 b) 传统汤散剂改成片剂等 ,要保持传统
剂型特点和疗效 , 并能够用蒙药理论作出解
释 。 。 )丸剂等剂型改成针剂 ,首先研究和处理
好非水溶性药物及物质 , 保持成方的完整性
和合理性 〔` 〕 。 蒙药剂型中 , 85 %是 口服给药 ,
应对新旧两种剂型经不同的给药途径系统观
察实验动物的生物学指标和常数 , 以此证明
新剂型的优越性 ,对研制品必须用蒙药理论
能够作出解释 。
复方和剂型改革研究应该用蒙西医药药
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认真的探讨和处理 ,避免
失去传统方剂和剂型的特性及内涵 ; 否则 ,研
制品不能成为蒙药 ,也难于达到现代药的制
齐lJ水平 。总之 ,要力争达到既保持蒙药传统复
方和剂型固有特点 , 又能提高临床疗效 , 工
艺先进的蒙药制剂 , 为保障各族人民的健康 ,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作出积极的贡献 。
参 考 文 献
1 于传福 , 等 . 药剂学 . 北京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 9 8 5 . 4
2 内蒙古卫生厅编 . 内蒙古蒙成药标准 . 呼和浩特 : 内蒙古
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 84 . 25 9
3 包 · 特木尔主编 . 蒙药方剂学 . 呼和浩特 : 内蒙古人民出
版社 , 19 9 0 . 2 、 3 0 7
4 白清云主编 .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 医学 . 上海 : 上海 科学
技术出版社 , 19 9 2 , 12 、 1 74 、 2 3 7
( 1 9 9 5

0 6

1 9 收稿
1 9 9 5

1 1

0 7 修回 )
·
1 2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