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及 贰键的葡聚糖肤 , 肤链中以丝氨酸及苏氨酸以 一贰键与糖基相连接 。
云为自色片状结晶 , 分子量 , 红外光谱在 一 ’处存吸收峰 , 表明 有 日一
贰键 , 而不存在 一贰键吸收峰 。 业在 、 , 一 ’处有酞胺基特征峰 。 完全酸水
解仅检出葡萄糖 , 过碘酸 盐 氧 化 , 完成 , 业有甲酸生成 , 降解产物检出丙 三
醇和赤醉醇 , 说明含有 , 及 、 贰键的糖基组成 , 肤链的氨基酸组成
以谷氨酸 、 撷氨酸 、 亮氨酸 、丙氨酸 、 甘氨酸 、天冬
氨酸 等为主 , 亦有丝氨酸 及苏氨酸 存在 , 肤含量占总糖肤的 。
卜消去反应证明 , 除在紫外光谱 处 出现吸收峰外 , 氨基酸定量分析结果 , 丝氨 酸 由
降到 , 苏氨酸由 减少到微量 。 。按改 良的 法甲基化 , 全
甲基化多糖产物经水解 、 还原、 乙酞化 , 进行气相层析及气质联用分析 , 与标准品对照 , 可
见 有 , , , ‘一 质谱碎片峰 , , , , , , , 、 ,
, 一 一 、 、 、 、 、 及 , , 一 一 、 、 、
、 、 ”、 主要产物, 业以峰面积校正后计算其摩尔质量比为 。 以 上 证 明
为含有卜 , 及 贰键的葡聚糖肤 , 种贰键糖基组成比例为 , , 且有
分枝存在 。 肤链与糖的连接方式为以丝氨酸及苏氨酸以 一贰键方式相结合 。
致谢 沁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实验仪器中心测 光谱及元 素分析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 医学
研 究所测分予量 , 湘京市 中药研究所作 氛基酸分析 。
今 考 文 献
林志彬, 等 灵芝 第二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李荣芷 , 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 ,
李荣芷 , 等 北京医科大 学学报 , 。, , 通
张翼伸 , 等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 ,
方积年 药物研究, ,
, , ,
, ,
, , ,
位 , , , ,
戈苏 国, 等 微生物学报 , ,
一 一 收稿
辛 夷 花 有 效 成 分 研 究
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 北京
辛夷为木兰科植物辛夷 ‘ ‘
的花蕾 , 具有祛风通窍的作用 , 用 于 治疗
头痛 , 鼻渊 , 鼻塞不通等症 。 化学成分主含挥发油
江苏新医学院 中药大辞典 下册 。
早在洲年代 , 国外曾对木兰属植物的树皮及根皮进
行生物碱成分的研究 , 近年来对辛夷花蕾中木脂素
成分的研完 , 国内外报道较多。 但对该花蕾水溶性
成分的研究 , 国内外未见报道 。 作者从辛夷花蕾的
乙醇提取物中分出一种水溶性生物碱 , 经紫外 、 红
外 、 氢谱 、碳谱 、 质谱等光谱分析 , 确定其为水溶性
季钱碱一木兰碱 〔N akan o .
顾 国明 周 宇红 于桂华 贾 玲
C hem P harm B ull , 1 9 5 4 , 2 ( 2 ) : 3 2 9 〕。药理
实验表明 , 该化合物具有显著的肌肉松弛的作用 。
1 提取和分离
辛夷花蕾粗粉 , 以乙醇回流提取 。 提取液减压
浓缩后 , 用2纬酒石酸溶解 。 酒石酸提取液以 氨 水
碱化至p H g~ 10 , 乙醚萃取 。 母液减压浓缩至小体
积 , 加乙醇至醇浓度为90 % , 得醇溶和醇不溶 2 部
分。 取上清乙醇溶液 , 减压浓缩至千 , 水溶后经反
复硅胶柱层析 〔溶剂为甲醇一氨水 (洲 , 6 ) 〕 , 制
备性 纸层 析 〔溶 剂为正丁醇一冰醋酸一水 ( 4 : 1 :
5 ) 〕最后将制备液冷冻干燥得类白色粉状物。该物
( 下转 第411页 )
《中草药》 1 9 9 4年第25 卷第 8 期 · 3 9 7 .
表4 不同部位白屈菜生物碱侧定结集(纬)
tqU了nJ孟任.工匕n1二,‘一心口音0J.nU1.魂,工nnU八“.…j“八n曰nnnUO甘艺微0624n0
生屯物 碱
原鸦片碱
白屈菜碱
黄 连 碱
四氢黄连碱
6一 甲氧基二 孤
血根碱小 樊 碱
6一甲氧基二氢白屈菜红酸
二氢血根碱
总生物碱
0。 0 0 9
R目才O甘,立,U口.二,”
0 。 1 3 6
0
。
0 0 7 0
。 0 1 6
微
0。 0 0 7
微
0 。 0 1 6
0
。
0 0 3
0
。
4 7 0
0
。
0 1 0
0
。
4 0 1
0
。
0 0 6
0
。
7 6 0
0
。
0 1 9
0
。
7 0 9
0
。
1 8 7
0
.
0 4 2
0
。
0 7 1
0
。
0 1 6
0
。
0 7 2
0
。
0 3 1
1
。
1 4 1
6
.
2 除四氢黄连碱外 , 其它各生物碱都是地下部含量大于地上部的含量 。 地上部分生物碱总
量为0 .3%~ 0.8% , 地下部分生物碱总量为1.5%~ 2.5 % , 这与文献记载的总碱量基本一致 。
6
.
3 不同地区采集的白屈菜 , 其生物碱含量相差悬殊 。 白屈菜的不同植物部位 , 各个生物
碱含量也不相同 , 四氢黄连碱和黄连碱在花中含量最高 , 其它生物碱都是在根中含量最高 ,
除四氢黄连碱和黄连碱外 , 叶中生物碱含量最低 。 白屈菜中各生物碱的含量随贮存时间而降
低 。
总之 , 白屈菜在不同生长时期 , 不同产地及植物部位其生物碱含量有所不同。 通过本文的
实验 , 证明文献记载〔3〕的白屈菜采收期为夏秋两季是合理的 , 但笔者认为更合理的 采收期应
在 7 月份 , 这是由于 7 月份植物生长茂盛 , 产量比 10 月份高 , 采收更为合理 。 本文为充分开
发利用白屈莱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
参 考 文 献
1 张昌纯 . 中药材, 1 9 8 6 ( 1 2 ) : 2 2
2 N i
u
C h
a n
g
一 a u n , e t a l
.
J C h
r o
m
a t o g
r ,
1 9 9 1
,
5 1 2 ( 1 )
*
1 9 3
3 中国医学科学院, 等编 . 中药志. 第四册。 第二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 8 . 2 90
(
1 9 9 3 一0 2 一0 5收稿 )
..限 .. . 目口 二 , .‘ . 司. ;召‘ 二. 4 日.月 ‘二 刁. . . , , 二.. . . . . 矛‘. 理. . . J , , ‘. ‘‘ 1 ‘ 了. , 刁‘. 刁‘, . ‘ 二 . . d . . 【 ‘, 汇 , ,
(
止接 第597页 )
质经H P L C 、 T L C 和P L C 检查 , 证明为单蜂 和 单
一色点。
2 鉴定
m p248“ C ( 分解 ) , F A B 一 M s 测得分子量为
342 ; 元素分析: C 69 .14% ;H 6.82%; N 4 .13% 。
根据 以 上 结 果 得 分 子 式 为 C :。H :‘0 4 N 。 u v
久彗乏呈nm : 270 ( 109。 ‘.。 ) , 5 1 5 ( 一0 9 。‘.5 ) o
I R ( K B r ) e !u 一 ‘ : 3 4 2 0 , 2 9 6 0 , 2 5 4 0 , 1 6 峨0 ,
1 4 6 0
,
1 2 6 0
,
1 0 4 5
。 ‘
H N M R 乙P P m : 6 .49 (I H , s , C :
一H )
,
2
.
1 8
(
i H
,
d d d
,
C 一H A ) , 2 . 4 5 ( i H :
d d d
,
C 一H B ) , 3 . 0 1 ( i H , d d d , C 。一H A ) ,
3
.
3 6
(
i H
,
d d d
,
C
。一H B )
,
4
.
3 4
(
i H
,
d d
,
C
e a 一H ) , 2
.
8 2
(
1 1 1
,
d d
,
C
: 一H A )
,
5
.
4 8
(
I H
,
d d
,
6
.
6 9
(
I H
,
C
7 一H B )
,
6
.
4 2
(
i H
,
d
,
C
。一H )
,
N < 乞锹’ d
,
C
。一 H )
,
,
3
.
1 2
(
3 H
,
s ,
3
.
7 4
(
3 H
, s ,
O C H
:
1 s
C N M R 6 P P m
:
)
,
3
.
5 2
(
3 H
, s ,
O C H
,
)
。
1 峨9 . i a ( C : ) , 1 1 8
.
2 9
(
C
: 。
)
,
1 7
.
6 0
(
C
: b
)
,
1 5 2
.
6 5
(
C
:
)
,
1 1 0
.
6 3
(
C
,
)
,
1 2 2
.
9 7
(
C
。。
)
,
2 透.8 1 ( C 一 ) , 6 2
. 通7 ( C 。 ) ,
7 0
.
5 ,
( C
。。
)
,
5 1 5 6
(
C
,
)
,
1 2 6
.
6 3
(
C
, 。
)
,
1 2 5
.
1 9
(
C
。
)
,
1 1 2
.
0 8
(
C
。
)
,
1 5 1
.
1 4
(
C
: 。
)
,
i 遵5 .57 ( C , , ) , 1 2 1 . 4 0 ( C : , 。 ) , 峨4 . 2 0 , 5 4 . 5 9
_
C H
。 、 _ _ 一 。 - 一 - - / ~ 户 , ,
(
N < 艺找:) , 5 7 · 0 8 , 5 7 · 3 8 ( o C H : ) 。
《中草药 》19 9 4年第25 卷第 8 期
( l。。3 一 0 1一 3 0 收稿 )
. 4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