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复方丹参制剂的剂型改进和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全 文 :复方丹参制剂的剂型改进和质量控制
方法研究进展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 54 医院 (天津 3 0 0 1 4 2 ) 、 郭海平 . 张国 民 张 力
摘要 复方丹参片是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传统制剂品种 , 临床应用近20 年 。 鉴于片剂服用量大 ,
溶解度差 , 无完善的质量控制标准 , 在工艺质量上也存在问题 , 许多生产厂家 , 科研单位将片剂
改进成功为滴丸剂 、 软胶囊剂 、 冲剂 , 颗粒剂 、 硬胶囊 、 口服液 , 喷雾剂等多种剂型 。 各种剂型
均采用新辅料及新工艺制备 , 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标淮 。 提高了质量 , 增加 了疗效 , 为
临床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
复方丹参片是由丹参浸膏、 三七 、 冰片组成 。 主要用于冠心病 、 胸闷 、 心绞痛的治疗 。
鉴于片剂服用量大 , 崩解度差 , 无完善的质量标准 , 在工艺质量上也存在问题 , 许多生产厂
家、 科研单位 、 医院制剂室纷纷对片剂进行多种剂型改革 。 复方丹参新剂型的研制成功 , 不
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 增加了稳定性 , 提高了疗效 , 而且为临床应 用开辟了更为 广 阔 的前
景 。
1 剂型改进的研究
1
.
1 复方丹参滴丸 : 经药效学实验研究表明 , 复方丹参滴丸具有增加冠脉流量 的作用 , 与同
剂量的复方丹参片比较有明显差异 (尸< 0 . 05 ) , 对血管平滑肌有很强的舒 张 作 用 , 并有
抗心肌缺血及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 而且使用剂量小 , 作用迅速 , 可用于心绞痛 的 急性 发
作〔1〕。
1
.
2 复方丹参胶囊 : 采用制药新工艺制备的复方丹参胶囊 , 可 以克服片剂中冰片含量 受 损
失的缺点 。 崩解时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 软胶囊优于片剂 。 采用薄层层析法鉴别处方中的三
七药材 , 可提高鉴别试验的专属性 , 临床观察表明: 对心绞痛总有效率为 90 % , 对心电图总
有’效率为 70 % 〔幻 。
1
.
3 复方丹参冲剂 : 为提高产品质量 、 稳定性及疗效 , 改制冲剂时 , 除丹参仍保持原 工 艺
外 , 三七采取乙醇回流提取 , 为防止冰片的挥发损失 , 采用制备冰片甲一环糊精包结 物 的方
法 , 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 生物利用度也较原片剂为高〔3 〕。
1
.
4 复方丹参颗粒剂 : 复方丹参颗粒是通过采用新型辅料及新工艺而制成的颗粒剂型 , 较
片剂具有溶散 时间短 , 释放速度快 , 防湿性能强 , 质量稳定服用方便等优点以〕。
]
.
5 复方丹参胶囊剂 : 为加快药物释放 , 提高生物利用度 , 将片剂改为胶囊剂 , 通过 定 性
鉴别 , 崩解时限和释放度的比较 , 其中片剂的平均崩解时限为 45 m in , 胶囊剂为20 m in , 以
总丹参醒为指标 , 片剂的 T S 。平均为 3 6 . 7 m in , T d 为 4 3 . o m in , )坟囊 T 。。 分 另.j为 19 . 3 m in 与
2 4
.
s m i n
, 证明剂型改进 是可行的〔5 〕。
1
.
6 复方丹参 口服液 : 复方丹参片改进剂型制成 口服液后 , 具有吸收快疗效迅速 ,生物利用
度高等优点 , 并采用紫外光光度法测定丹参中总丹参酮的含量 ,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冰片的
含量 , 可有效地控制制剂质笙 〔“〕。
此外 , 还有丹参多相 脂质体等剂型也相继问世 , 并应 用于临床。
.
A d d r e s s : G u o H a iPin g
,
T h e N o 2 5魂 H o s Pit a l O f P L A , T i a n ji n
3 8 4
1
.
7 复方丹参气雾剂
由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研制的复方丹参气雾剂对户性心肌缺血有立刻缓 解病 痛 的效
果。 经临床研究对比 : 治疗组对心绞痛、 心电图速效作用显著 , 总有效率为9 4 . 12 % , 片剂组
仅8% , 对心绞痛平均起效时间 3 . 46 1 士 1 . 3 5 2 ( m in ) , 片剂基本无速效作用〔7〕。
2 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2
.
1 张淑芳等〔“〕采用薄层层析 、 双波长锯齿形扫描测定复方丹参片有效成分丹参酮 I 、 丹
参酮 亚人 、 隐丹参酮 、 原儿茶醛 、 丹参素在片中的含量 。 认为双波长锯齿形扫描可完 全 消 除
薄层板厚度局部不均匀引起的基线波动 , 消除了由于展开斑点形状不规则所引起的误差 。 以
石油醚一四氢吠喃一甲醇 ( 50 : 5 : 2 )和苯一醋酸乙酪一甲酸 ( 80 : 50 : 8 ) 分别作为脂 溶性和
水溶性成分的展开剂 , 分离效果好 , 其中丹参酮 贾人回收率为 10 3 . 4 % , 原儿茶醛为 9 9 . 2 %
2
.
2 粟晓黎等〔, 〕取三七和复方丹参片分别用 甲醇提取后 , 再用乙醚萃取 , 然后在大 孔 吸附
树脂上纯化 , 以三七皂贰R l 、 人参皂贰R g , 为标准品 ,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进行 含 量 测定 , 实
验表明该法灵敏度高 , 结果准确 , 平均回收率分为 9 . 65 %和 1 0 1 . 4 8 % , 样品上 大孔 树脂吸附
纯化后用水洗脱 , 可除去糖类杂质 , 流动相选用 58 % 甲醇 , 其它杂质对测定无干扰 。
2
.
3 吴乃峰等〔10 〕应 用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中水溶性成分丹参素的含量 。 样品
直接溶解 , 通过C 1 8预 处理小柱后进行测定流动相采用甲醇 一水一冰酷酸 ( 2 5 : 7 5 : 1 0 ) , 流
速 : o . s m l/ m in , 纸速 : o . 2 5 e m / m in , 检测器 : M 4 9 O E , 可调波长 紫 外 1 8 o n m , 0 . 1
a u fs
。该方法操作简便 , 灵敏度高 , 平均回收率为98 . 89 % 。
2
.
4 王淑香等〔“〕采用纸层析 、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素的含员 。 用经典 法 测定 复 方丹
参片中所含 3种中药总黄酮贰含量 , 亦可有效控制质量 。
2
.
5 冰片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成分之一 , 不同厂家冰片含甩相差很大 。 仇洁 等〔2〕采 用 气
相色谱法控制复方丹参胶丸中冰片含量 。 聚乙二醇 20 M为固定相 , 涂布 浓 度 为20 % 。 柱 温
2 0 ℃ , 检测.器 : F器 : 载气 : N Z , 内标物薄荷脑 ; 塔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干 2 5 0 , 异
龙脑峰与内标峰的分离度应不大于 2 。 ‘ 结果冰片含量均在7 . 3 m g 以 _ !: 。
参 考 文 献
1 吴乃峰 , 等 。 中国药房 , 1 9 0 4 , 4 ( 4 ) : 3 7 : 1 9 6
2 仇 洁 , 等 . 中成药 , 1 9 9 2 , 1 4 ( 1 1 ) : 4 9 粟晓黎 , 等 . r扫成药 , 一5 9 。, 1 2 ( s ) : 1
8 周亚球 , 等 . 中国中药杂志 , 1 9 9 2 , 1 7 ( g ) : 5‘0 1 0 昊乃峰 , 等 . 中国药房 , 一9 9 2 , 3 ( 6 ) : 3
4 窦秀明 . 中成药 , 1 9 9 4 , 16 ( 7 ) : 4 1 王淑香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 1 9 89 ( 4 ) :
5 王宜祥 , 等。 中成药 , 1 9 9 3 , 1 5 ( 5 ) : 8 2 5 4
6 周亚球 , 等 · 中草药 , ’99 , , , 3 ( 6 ) : 2 9 2 . ( 1 9 9 4 一 l , 一 2 1收稿 )
7 王隶书 , 等 . 中成药 , 1 0 9 5 , 2 7 ( 1 ) : 5
8 张淑芳 , 等 .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 1 9 8 8 , 8 ( 5 》
(上接第3 5 3 页)
1一 李学斌 , 等 。 中成药 , 1 9 9 2 , 1 4 ( 8 ) : 16
z。 于世春 , 等 . 中草药 , 1 , 9 2 , 2 3 ( 5 ) : 23 ,
1 2 蓝琪田 , 等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 9 8 8 , 2 0
( 2 )
:
1 0 6
1 4 徐凯建 , 等 . 中草药 , 1 9 9 1 , 2 2 ( 2 ) : 5 3
1 5 陈定一 , 等 . 中成药 , 19 0 2 , 1 4 ( s ) : 1 1
1 6 W
a n K C
, e t a l
.
J C h r o m a t o g r
,
1 9 9 3
,
6 3 1 : 2 4 1
1 7 周 原 , 等 . 中成药 , 1 9 9 3 , 1 5 ( 1 0 ) : 1 4
1 8 富森毅 , 他 . 生药学杂志 ( 日 ) , 19 a6 , 4 0 ( 峨 )
3 8 1
姜顺善译 . 国外医药一植物药分册 , 1 9 9 1 , 6
( 2 ) : 7 1
相乐和彦 , 他 . 生药学杂志 ( 日 ) , ! 9 8 6 ,
4 0 ( 1 ) : 8 4
张秀琴 , 等 . 药物分析杂志 , 1 9 5 6 , 5 ( 5 ) : 2 8 a
石淑琴 , 等 . 中成药 , 2 0 92 , 1 4 ( 5 ) : 10
冯今明 , 等 。 分析化学 , 1 0 9 2 , 1 9 ( 8 ) : 。0 4
( 1 9 9 4
一 1 1一2 2收稿 )
1920”3
《中草药 》 19 9 5 年第 2 6 卷第了扣! . 3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