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苦参碱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全 文 :· 综述与专论 ·
苦参碱类生物碱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药剂科 ( 2。。0 0 ” 李 丹 .王平全 张楠森
摘 要 苦参碱类生物碱广泛存在于苦参 、 苦豆子 、 广豆根等豆科植物中 ,是一组化学结构近似的
生物碱 ,包括苦参碱 、 氧苦参碱 、 槐果碱 、 槐定碱等多种单体 。 本文综述这一类生物碱的成分分析 、
药理活性 、 临床应用及其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
关键词 苦参碱类生物碱 成分分析 药理活性 临床应用 药代动 力学
苦参碱类生物碱是以苦参碱为代表的 ,
化学结构相似的一类生物碱 。 它们广泛存在
于豆科植物苦参 s oP h~ 刀va es ce sn iA t
. , 苦
豆 子 5 . a l oP ec “ ofr d e , L . 及 广 豆 根 5 . , u吞
户osr t ar t a e h u n e t T
.
C h e n 中 , 是这几种常用
中草药的主要有效成分 〔 , 〕 。 随着分离提取技
术的不断进步 ,近年来国 内外在研究和使用
苦参碱类生物碱的过程中 ,进一步发现了其
多方面的药理 活性与临床功能 , 引起 了人们
广泛的重视和兴趣 。 本文就近年来苦参碱类
生物碱的成分分析 ,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 、 药
代动力学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
1 成分分析
苦参碱类生物碱均具有以苦参碱为代表
的骨架结构 , 即属于 四环的唆嗓吮类 ( q ul n o -
h iz id n e )
,分子骨架可看作二个座嗦陡环的稠
合体 (如图 ) 。
姿
图 苦参碱的
这 一类 生物碱 包括
苦参碱 ( nr a t r in e ) 、 氧苦参
碱 ( o x y m a t r i n e ) 、 槐果 碱
( s o p h o e a
r
lo i n e )
、 槐 定 碱
(
S o p h o r i d i n e )
、 槐 醇 碱
(
、 o p h o r a n o l )
、 槐 胺 碱
化学结构式 ( s o p h o r a m i n e ) 、 氧槐果碱
Lo x y s o p h o c a r p i n e ) 等〔 , 〕 。 此外 , 国外学者还
报 道 尚存 在 △ ’ 3 一去 氢槐 定 碱 ( △ 13 一 dhe y -
d r o s o p h o r i d i n e )
、 △ ’ 一去氢槐胺碱 (△ ’ 一 d e h y -
d r o s o p h o r a m i n e )
、 异槐胺碱 ( i s o s o p h o r a m i -
n e )及新槐胺碱 ( n e o s o p h o r a m i n e )等 〔2〕 。 上述
的前 4 种生物碱在苦参 、苦豆子 、 广豆根等植
物中均有存在 。
2 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近年来已发现苦参碱类生物碱在中枢神
经系统 、 心血管系统 、 抗病毒 、 抗炎 、 免疫及抗
肿瘤等方面有重要的药理活性和应用前途 。
2
.
1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研究较多的为
氧苦参碱 、 苦参碱及槐果碱 ,发现它们具有镇
静镇痛 、 解热降温等中枢抑制性作用 〔, , ` 〕 。 氧
苦参碱与槐果碱均能明显抑制小鼠的自主活
动 ,与水合氯醛等中枢抑制剂有协同作用 , 而
对苯丙胺等中枢兴奋剂则具有拮抗作用 , 但
是它们可易化士的宁惊厥效应 。苦参碱 、 氧苦
参碱和槐果碱对化学性刺激和热刺激所致小
鼠痛反应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实验证明 ,氧苦
参碱与槐果碱能明显降低正常大鼠的体温 。
C h o 对于苦参碱的解热作用机制作了进一步
研究 〔5〕 。 苦参碱 i p 或 p o 均能抑制酵母菌致
小鼠直肠升温作用 ,此作用不能被阿托品和
羚 甲丙基麦角酞胺所拮抗 ,但是可被多 巴胺
受体拮抗剂氟呱咤醇完全拮抗 。 观察到苦参
碱和多巴胺均具有显著降温作用 。 因而推测
苦参碱的解热功能除了对产热过程的直接作
用外 ,还具有多 巴胺能样活性 。
2
.
2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大量实验研究表
·
A d d
r e s s : L i aD
n , T h
e A f f il i
a t e d R
e n
ji H
o s p i t a l
,
S h a n g h
a i eS
e o n d M
e d i e a l U
n iv e r s it y
,
S h a n g h
a i
.
3 0 8
·
明 , 苦参碱类多种生物碱在强心和抗心律失
常功能方面具有显著而肯定的作用 。苦参碱 、
氧苦参碱 、 槐果碱 、 槐定碱以及槐胺碱均能对
抗乌头碱 、 哇巴因 、 氯仿 一肾上腺素 、氯化钡及
冠脉结扎等诱发的动物实验性心律失常 , 且
多为室性心律失常 〔卜 ` 。〕 ;并且它们均呈剂量
依赖性的正性肌力作用 。 实验证明 , 这几种生
物碱都可显著增强离体豚 鼠右心室乳头状肌
的收缩力 〔川 。
苦参碱可减慢正常大鼠的心率 ,延长 P -
R 和 Q 一 T 。 间期 。 它可显著减慢离体大鼠右
心房的自发频率 ,拮抗异丙肾上腺素的心律
加快 ; 也能对抗去 甲肾上腺素诱发的离体大
鼠左心室的收缩频率加快 。 说明苦参碱抗心
律失常机理的多样性 。 它能明显减低异位节
律性 ; 存在某种机能性对抗件受体的作用 ,但
与件受体阻断剂叫噪洛尔等不同 〔6〕 。 负性 自
律性 、 负性传导 、 负性频率可能是苦参碱抗心
律失常的药理基础 。 氧苦参碱对离体家兔心
房也有正性肌力作用 ,并减慢右心房自动节
律 〔7 , 。 槐果碱主要对抗室性心律失常 , 其作用
与心脏 各受体无关 ,可能是通过对心脏的直
接作用以及通过神经系统 (特别是交感肾上
腺素系统 )对心脏的间接作用 〔幻 。 槐定碱能显
著延长豚鼠左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 ( E R P ) ,
增大 E R P /A P D 值 。 作用特点近似 I 类抗心
律失常药胺碘酮 。 对于犬冠脉结扎所致急性
心肌梗死模型 , 槐定碱可显著缩小和减轻心
肌坏死的范围与程度 , 还能改善缺血心肌的
能量代谢 ,抑制冠脉结扎后血乳酸 、丙酮酸 、
磷酸肌酸激醉 ( C P K ) 的升高 , 增加血浆中
P G I
Z
/ T X A : 比值田 。 槐胺碱可显著提高犬正
常和急性缺血心脏的心室纤颇阑值 ( V ET ) ,
同时可使右心室 E R P 和 Q 一 T c 间期明显延
长 , 作用特 点亦 与 I 类抗 心律 失常药类
似 `1 0〕 。
苦参碱类生物碱作为潜在的强心药 , 它
们一般同时都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 ,减慢心
率和抗心律失常的有益作用 。 目前临床试用
苦参碱和氧苦参碱 ,发现对室性早搏 ,频发性
《中草药 ) 1 9 ,` 军第 2 7卷第 5 期
早搏及阵发性心动过速效果较佳 ` J 。 说明若
参碱类生物碱在强心和抗心律失常方面有着
广阔的前景 。
2
.
3 抗病毒 ,抗炎 作用 : 陈曙霞等发现苦叁
总碱 (特别是其中的苦参碱 )具有独特的抗柯
萨基 B 组病毒 ( C V B )的显著作用 。 体内外实
验均证实病毒性心肌炎模型小鼠经苦参碱治
疗后存活期明显延长 ,有的完全治愈 ,心 、 肝
组织无病变发生 。 其脾脏 T 淋巴细胞亚群及
N K 细胞活性亦改变 。 提示苦参总碱 (特别是
苦参碱成分 ) 能抑制 C V B 繁殖 ,而且 尚有免
疫调节功能 〔l2] 。 目前 , 我院临床 已试用苦参
碱静脉滴注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此外 , 苦参碱
还试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 , 其机制有待进一
步研究 。
苦参碱 、 氧苦参碱及槐果碱对 巴豆油 、 角
叉菜胶等多种致炎剂诱发的动物急性渗出性
炎症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 其抗炎作用与垂
体一肾上腺系统无关 , 可能是通过直接作用的
方式 〔 , 3 , 。 此外 ,氧苦参碱对豚鼠接触性皮炎
实验模型具有 明显的治疗作用 , 可显著降低
细胞内水肿程度〔“ 〕 。 国外学者的系列报道说
明 ,苦参碱是一种新的有希望的抗眼炎药物 ,
能够对抗晶状体蛋 白诱发的家兔虹膜炎 、 睫
状体炎 。但是它不通过影响花生四烯酸链 ,而
可能是一种全新的抗炎机制〔` 5〕 。 临床上采用
苦参碱制成阴道栓剂治疗慢性宫颈炎 ,有效
率达 95 . 96 % , 治愈率为 49 . 78 % , 另外它 对
滴虫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等亦有一定 的
治疗作用 〔16] 。 氧苦参碱 iv 或 im 治疗各型湿
疹 、 皮 炎 , 取 得 明 显 效 果 , 有 效 率 为
8 4
.
4 %
〔 , 4 , 。
2
.
4 抗肿瘤作用 : 苦参碱类生物碱对于多种
实验性肿瘤均有抑制作用 , 且多为移植性实
体瘤〔` 7 · ’ 幻 。 它们对癌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 ,
电镜观察可见瘤细胞分裂相呈 中等抑制 , 瘤
细胞膜和细胞质有明显改变 。 并且它们具有
毒性低 、 无抑制骨髓和机体免疫功能的优点 。
另有发现 : 苦参碱对 P 8 15 肿瘤细胞亦有 直
接毒性作用 , 能降低 P 8 15 细胞的 3H 一 T d R 掺
·
3 0 9
·
入值 。 这从机制上可能说明苦参碱是一种直 胞 为材料 , 发现 氧苦参碱 可升高 胞浆游 离
接细胞代谢抑制剂〔 17j 。 临床应用槐果碱治疗 C a , 十水平 ;对 P H A 活化 48 h 的扁桃体淋 巴
恶性葡萄胎 , 治愈率达 87 % ,且副反应较少 。 细胞的第二信使 。 A M P 水平有降低作用 。 推
另外试用槐定碱治疗恶性葡萄胎和绒毛膜上 测氧苦参碱可能作 用于细胞膜 ,从而改变细
皮癌 ,亦取得良好效果 l(8 〕 。 胞内 C a +2 和 。 A M P 的水平 ,进而影响细胞功
2
.
5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 苦参类生物碱 能 ,起到免疫抑制作用 〔23 。
对小 鼠免疫功 能 皆有不 同程 度的抑制作 2 . 6 其它作用 :苦参碱等镇咳平喘作用也有
用 〔 ,的 。 它们都能显著抑制巨噬细胞 (M 必 ) 的 较 多报道 , 临床应用治疗支气管哮喘及喘息
吞噬功能 ;苦参碱还能降低 M 必抑制 P s ls 型支气管炎等 。 苦参碱与氧苦参碱对放射线
肿瘤细胞增殖效应 ,对 M 必有直接细胞毒性 引起的家免 白细胞低下有防治作用 。 临床报
作用 ` 201 。 这 5 种生物碱均能显著抑制抗体形 道 用 其 治疗 白 细 胞减少症 , 总 有效率 为
成细胞的产生 。苦参碱 、槐定碱和槐胺碱能显 72 . 5% 〔23j 。 苦参碱还能 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脂
著抑制抗体的生成 。苦参碱 、 氧苦参碱和槐胺 血症大 鼠的血清甘油三酷 , 减轻肝脂肪变等 。
碱能显著抑制 T 细胞依赖的血清 S R B C 抗 氧苦参碱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模型均有保护
体反应 。 这些生物碱对 T 细胞介导的肿瘤免 作用 〔24J 。
疫和血清溶菌酶活性也大多有抑制作用 。 3 药代动力学研究
探讨它们的免疫机制发现 , 苦参碱对 T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苦参碱与氧苦参碱 ,
细胞增殖及 T 。 细胞产生 I L 一 2 的能力均有明 它们广泛的药理活性与临床应用促使药代动
显的抑制作用 , 而 0 . l m g /m l 苦参碱并不抑 力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其中作者对苦参碱
制细胞增殖 。 说明苦参碱为细胞毒性免疫抑 已作到人体药代动力学水平 , 以期对此类生
制剂 , 适当剂量可暂时抑制 T 细胞而不明显 物碱更为有效合理的应用 。 各家报道数据见
杀伤细胞 lt2 , 。 以人扁桃体和小鼠脾脏淋巴细 表 。
表 苦参碱和暇苦参碱的药代动力学橄据
药物 实验对象
给药途径
及剂量 m g / k g T l
厂 Za
( m i n )
T 2 2日
( m i n )
药动学参数
V d C l
( I / k g ) ( m l / m ln
·
k g )
尿排泄 (% ) 参考文献
i v 1 0 4
.
4 7 9
.
2 3
.
15 2 9
.
9 2 5
58’63.1.0乐2Iv 1 0~ 3 0
l V
l V
l g
l V
g t t
::
键康人
1 3 7
19 2 1
7 3
.
8 9
1 3 1
.
3
7 6
.
5 8 1 2h 为 9 . 3 9
4 8h 为 5 3 . 7
兔免混褚夕尸健z书大
苦参碱
1 8 4
.
2 2 12 3
.
0 6 2
.
7 5 3 2h 为 5 2 . 7 5
2 6
2 6
2 7
2 7
2 8
0亡U一bJ任月冷
兔 , v 25 , 50 , 10 0
大 鼠
9 4
7 1 8
.
2
2 9
3 0
氧参苦
` 中央室 v 。
4 展望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 利用传统中草药苦
参 、苦豆子等 ,对其主要活性成分苦参碱类生
物碱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将是十分必要的 。
近年来有关这一类生物碱的药理研究 已取得
了很大进展 ,而 临床应用基本上还处于试验
阶段 ,特别是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解热 、
抗病毒作用等更应作深入的研究和利用 , 这
有待 于医药两家的进一步密切合作 。
参 考 文 献
l 国家 医药管理局 中草药情报中心站编 . 植物药有效成分
手册 . 北京 : 人民 卫生出版社 , 19 8 6 . 70 0
2 t j
e n o A
, e t a l
.
C h e m P h a rm B u l l
,
1 9 7 8
, 2 6 ( 6 )
: 18 32

3 1 0

艾叶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广东省博罗制药厂研究所 ( 51 61 0) 0梅全喜
摘 要 综述了近年来艾A r t emi s a ar y g .叶的药理作用概况 ,表明艾叶有抗菌抗病毒 、 平喘镇咳
祛痰 、 止血与抗凝血 、 抗过敏 、 镇静 、 免疫 、 护肝利胆及补体激活等作用 。
关锐词 艾叶 药理作用
艾叶为菊科植物艾 A 汀 e m is a a r g y 之 的
干燥叶 ,为中医临床常用药之一 , 药用历史颇
久 ,最早记载见于 《名医别录 》 。传统药性理论
认为艾叶有理气血 、逐寒湿 、温经 、止血 、安胎
作用 ,现代的实验研究表明艾叶具有许多新
的药理作用 , 现将近年来艾叶的药理研究概
况综述如下 。
1 抗菌抗病毒作用
大量的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水浸剂 、艾叶
烟薰和艾叶油有抗细菌 、抗真菌 、 抗病毒 、 抗
支原体作用 。
1
.
1 抗细菌作用 : 张维西①较阜研究了艾叶
的体外抚菌试验 ,结果表明艾叶水煎液在体
外对炭疽杆菌 、 Q 和 卜溶血链球菌 、 白喉杆
菌 、 肺炎双球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10 种革
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 。 李坡等〔 2 ,报
道了艾烟在培养皿中的抑菌试验和烧伤创面
的抑菌试验 , 发现艾叶烟薰对一般常见化脓
性细菌如绿脓杆菌 、大肠杆菌 、金葡球菌等有
显著抑制作用 , 能使烧伤创面的菌落数显著
减少 。 华东医院等单位〔幻报道将苍术艾 叶香
(含 苍术 30 % 、 艾 叶 20 写 ) 点燃 在体积 为
.0 0 6 6m
, 的小实验箱中 , 安放好已接种的细
菌平皿进行杀菌和抑菌试验 ,结果发现烟薰
h4 能杀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A 群 、 肺炎球
菌 、 流感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 烟薰 h8
能杀灭绿脓杆菌 ,并能抑制枯草杆菌的生长 。
叶春枚等 〔们观察了艾烟薰的抑菌作用 ,发现
艾烟薰 Zo m in 后可抑制金葡球菌 和 乙型链
球 菌 , 薰 3 o m i n 可抑 制大肠 杆菌 , 薰 s o m i n
A d esr
s :
M e i Q
u a n x i
,
G u a n朗 o n g P r o vi n e ia l I n s t it u t e o f oB lu o P h a m a e e u t i e a l F a e t o r y , OB lu o
3 袁感南 ,等 . 药物分析杂志 , 1 9 8 6 , ( 6 ) : 3 4 9
4 袁班南 ,等 . 中药通报 , 1 9 8 7 , 1 2 ( 4 ) : 4 5
5 C h o C H
, e t al
.
P l a n t a M e d
,
1 9 8 6
,
5 2 ( 5 )
:
3 4 3
6 张宝恒 ,等 . 中国药理学报 , 19 90 , 1 1 (3 ) : 2 53
7 许青援 . 陕西新医药 , 1 98 1 , 1 0 ( 4 ) : 5 5
s 赵子彦 ,等厂中国药理学报 , 2 9 5 3 , 4 ( 3 ) : 1 7 3
9 章杨龙 , 等 . 中国药理学报 , 1 9 9 1 , 12 ( 3 ) : 2 6 3
10 吴清华 , 等 . 中国药理学报 , 1 9 8 8 , 9 ( 2 ) : 2 3 7
1 1 李锐松 , 等 . 中国药理学报 , 2 9 8 6 , 7 ( 3 ) : 2 1 9
1 2 陈. 吸 ,等 . 上海第二 医科大学学报 , 19 9 1 , 1 2 ( 2 ) : 2 4 0
13 张宝恒 ,等 . 全国第二届抗炎免疫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汇
编 . 山东泰安 , 19 86 . 巧 1
1 4 陈学荣 ,等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 1 9 90 , 2 2 ( 5 ) : 5 7 2
1 5 C ha ng M S
, e t a l
.
A e t a P ha
r
ma
e o l S iinc
a , 1 9 9 1
,
1 2 ( 2 )
:
1 2 1
1 6 王学武 , 等 . 中草药 , 1 9 8 3 , 1 4 ( 3 ) : 1 0 6
1 7
l 8
l 9
2 O
2 l
22
2 3
24
2 6
2 7
2 8
2 9
李先荣 , 等 . 中西医结合杂志 . 1 9 82 , 2 ( 1 ) : 42
李雪梅 ,等 . 中国药理学报 . 1 987 , 8( 2 ) : 1 5 3
黎雪如 ,等 . 中草药 , 1 98 7 , 1 8 ( 5 ) : 2 2
尚红 生 ,等 .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 1 9 8 6 , 18 ( 2 ) : 12 7
谢大为 ,等 .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19 85 , 5 ( 1 ) : 8
王会贤 , 等 . 中国免疫学杂志 . 19 93 , 9 ( 5 ) : 31 5
吕兰熏 .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 1 9 87 , 10 (3 ) : 36
张述禹 , 等 . 中国药学杂志 , 1 9 9 3 , 2 8 ( 6 ) : 3 2 8
刘晓东 , 等 . 南京药学院学报 . 1 9 86 , 1 7( 4) : 309
祝经平 , 等 . 中成药 , 19 9 2 , 1 4 ( 8 ) : 7
罗学娅 , 等 . 贵阳医学院学报 . 1 9 91 , 18 (2 ) : 18 。
王平全 , 等 . 药学学报 , 29 9 4 , 2 9 ( 5 ) : 3 2 6
黄圣凯 ,等 . 中草药 , 19 8 7 , 1 8 ( 9 ) : 4 0 2
谢明智 ,等 . 药学学报 , 19 8 1 , 16 ( 7 ) : 4 8 1
( 1 9 9 5

0 6一 1 2 收稿 )
(中草药 ) 19 9 6 年第 2 7 卷第 5 期 3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