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25(6):544— 548 2005年 11月
浙江新昌县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金明龙1,冯利平2
(1.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浙江杭州 310023;2.浙江大学校医院中医科 ,浙江杭州 310027)
摘 要:对浙江新昌县植物资源作了系统调查。经鉴定并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新昌县有药用维管植物 155科
504属 807种,其中蕨类植物 2O科 34属 51种,种子植物 135科470属 756种。按其药用功能划分成清热药、
解表药等十类,并对每一类的药用功能作了详细介绍。进一步发现在新昌药用植物中有 22种属于国家级或
省级珍稀植物。最后对新昌县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药用植物 ;植物资源;药用功能 ;新昌县
中图分类号 :Q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42(2005)06—0544—05
R1~sourl f medicinal plants in Xinchange ces O C t l
County,Zhej iang Province
JIN Ming—long1.FENG Li—ping
(1.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Hangzhou Wanxiang Technology College,Hangzhou 310023,China;2.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Department,Zhejiang University Hospital,Hangzhou 310027,China)
Abstract: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wild—plant resources of Xinchang indicates that there are 1 55 families,504
genera and 807 species Of medicinal plants for protection,including 2O families,34 genera and 5 1 species of
pteridophyte,135 families,470 genera and 756 species of spermatophyte.After the medicinal plants are classi—
fled into 1 0 groups such as antipyretics or diaphoretic,the medicinal function of each group is expounded.Fur—
thermore,we found that there were 22 species of medicinal plants which belonged to rare and precious plants
for protection in Xinchang County.Finally。suggestions are raised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 and conservation
for wild medicinal plants in Xinchang County.
Key words:medicinal plants;plant resources;medicinal function;Xinchang County
1 自然概况
新昌县是位于浙江省东部的山区县,境内名山
簇拥,沃洲天姥,素有“东南眉目”之称,主要的植物
分布区在沃洲湖风景区、小将林场、南岩山景区、大
佛寺风景区、穿岩十九峰风景区。地理位置 120。41
48”~121。13 38 E,29。13 37 ~29。33 45 N。县境
处于天台山、四明山、会嵇山环抱之中,地势由东南
向西北呈阶梯形下降,最高点(位于小将林场的菩提
峰)海拔 996 m。据《新昌县志》记载的近 20年气象
资料表明,常年日照 1 900 h左右,年均气温 16℃,
无霜期 230 d,年均降水量 1 400 mm,积霜期 2O~
40 d。山地土壤系水成岩及火成的花岗母质形成的
红壤土和黄壤土。
新昌东濒海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秋多热带风暴和台风。大部
分山地表土由于 自然植被枯枝败叶腐殖质的积淀,
土层厚度为 30~i00 cm,土质肥沃。地带性植被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现存的大多为次生植被或人工
植被 ,植物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是有药用价值的。
对新昌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将为
收稿日期:2004一II一12 修订 日期 :2005—02—20
作者简介:金明龙(1965一),男 ,浙江绍兴人 ,讲师 ,主要从事植物学教学与分类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期 金明龙等:浙江新昌县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545
保护和开发利用新昌资源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2 新昌县药用植物种类及其药用功能
作者近十年带学生野外实习期间采集标本记录
整理的新昌植物名录,同时也参考了文献(新昌县小
将林场志编辑室,1997;浙江植物志编委会,1993;金
明龙,2004)中的植物名录和原杭州大学生命科学学
院 1997年的新昌长诏水库区域实习的植物名录,经
调查统计,新昌县共有维管植物 166科 620属 1 198
种(含种下等级,下同)。根据已掌握的资料,有药用
价值的155科 504属 807种,其中蕨类植物2O科34
属 51种,种子植物 135科 470属 756种(表 1)。
根据合作者二十多年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经
表 1 浙江新昌县药用植物科和种数
Table 1 Families and species of plants in Xinchang County
门
Phylum
粤科数 荔 T
otal families ~ :⋯‘
1am llles
占百分 比
Rate in total
families( ) T。 翟 -
蕨类植物 Pteridophyte
裸子植物 Gymnosperm
被子植物 Angiosperm
种子植物 spermatophyta
合 计 Total
80
100
95.6
95.7
93.4
验并参考文献(浙江药用植物志编写组,1980;江苏
新医学院编,1977;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1996;雷
载权等,1995)将新昌807种药用植物按功能分成解
表类、清热类等十大类,每一类按科名、中名、学名、
土名、习性、生境、常见度、海拔、花期、果期、采收期、
药用部位、性味、功能、主治和采集号等记载。各类
药用植物种数见表 2。
表 2 新昌县各类药用植物汇总表
Table 2 Species of different kinds of medicinal
plants in Xinchang County
2.1解表药
解表药辛散轻扬,主人肺、膀胱经,以发散表邪、
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分为辛温解表药和辛
凉解表药(其中也包含少数解暑药在内),计 42种。
常用的辛温解表药如细辛(Asarum sieboldii)、香薷
(Elsholtzia ciliata)、牡荆(Ⅵtea:negundo var.can—
nabifolia)、紫苏(Perilla frutescens)、石胡荽(fen-
tipeda minima)、浮萍 (Lemna minor)、苍耳 (Xan-
thium sibiricum)等。辛凉解表药有桑 (Morus al-
ba)、小连翘(Hypericum erectum)、大叶柴胡(Bup—
leurum longiradia turn)、薄荷 (Mentha haploca—
lyx)、牛蒡(Arctium lappa)、垂柳(Salix babyloni—
ca)、野葛(Pueraria lobata)等等。
2.2清热药
清热药其药性寒凉,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主
治里热病证,清热药在新昌药用植物中资源最丰富。
根据里热的不同类型及药物的功效,我们又将其分
为清热解毒药、清热泻火药、清热凉血药、清热燥湿
药、清肝明目药、清退虚热药 6小类。
(1)清热解毒药:贯众(Cyrtomium fortunei)、
蕺菜(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马齿苋(Por—
tulaca oleracea)、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
叶下珠(Phyllanthus urinaria)、三叶青(Tetrastig—
ma hemsleyanum)、中华猕猴桃 (Actinidia chinen-
sis)、匍伏堇(Viola diffusa var.brevibarbata)、大
青(Clerodendrum cyrtophyllum)、香茶菜(Rabdo—
sia amethystoides)、半枝莲 (Scutellaria barbara)、
白英(Solanum lyratum)、龙葵(S.nigrum)、白花蛇
舌草(Hedyotis diffusa)、忍冬(Lonicera japoni—
ca)、败酱 (Patrinia scabiosaefolia)、绞股蓝 (Gy-
nostemma pentaphyllum)、野菊(Dendranthema in—
dicum)、一枝 黄花 (Solidago decurrens)、矮 慈姑
(Sagittaria pygmaea)、滴水珠(Pinellia cordata)、
华重楼(Paris polyphylla var.chinensis)、土茯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46 广 西 植 物 25卷
(Smilax glabra)、黄独(Dioscorea bulbi r口)、无花
果(Ficus carica)、杠板归 (Polygonum perfolia—
turn)、蛇含(Potentilla sundaica)、地锦草(Euphor-
bia humifusa)、徐长卿(Cynanchum paniculatum)、
三尖杉 (Cephalotaxus fortunei)、漆姑草 (Sagina
japonica)等等。
其中大部分清热解毒类药具有抗肿瘤作用,如
华重楼、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英、龙葵、无花果、中
华猕猴桃、香茶菜、矮慈姑等常用于消化道肿瘤;叶
下珠、三叶青、滴水珠、龙葵、华重楼、白花蛇舌草、半
枝莲等常用于肺癌、肝癌和脑癌;黄独、矮慈姑、白英
等常用于甲状腺肿瘤;三尖杉、漆姑草、矮慈姑、三叶
青、龙葵等常用于恶性淋巴肿瘤、白血病,目前临床
治疗白血病所用的抗肿瘤植物药一高三尖杉酯碱,
便是从三尖杉植物中提取而成。此外,绞股蓝虽为
清热解毒药,但目前临床已广泛用于降血酯、抗癌防
老,其制剂有绞股蓝多甙片,绞股蓝茶等。
(2)清热泻火药:夏枯草(Prunela vulgaris)、
栀 子 (Gardenia jasminoides)、淡 竹 叶 (Lo-
phatherum gracile)等。
(3)清热凉血药:白芨 (Bletila striata)、侧柏
(Platycladus orientalis)、虎耳草(Saxifraga stolo—
nifera)、槠木(Loropetalum chinensis)、蛇莓(Du—
chesnea indica)、地 榆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小槐花(Desmodium caudatum)、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紫珠 (Callicarpa bodinieri)、血见愁
(Teucrium viscidum)、大蓟(Cirsium japonicum)、
苎麻(Boehmeria nivea)、草芍药 (Paeonia obova—
ta)、荠菜 (Capsella bursa-pastoris)、斑地锦 (Eu-
phorbia supina)、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 var.
major)等等。其中蛇莓还作为抗肿瘤药,常用于消
化道肿瘤的治疗。
(4)清热燥湿药:苦参(Sophora flavescens)、木
槿(Hibiscus syriacus)、龙胆(Gentiana scabra)、黄
连木 (Pistacia chinensis)、鸡眼草 (Kummerowia
striat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等。
(5)清肝明目药:青葙(Celosia argentea)、千里
光(Senecio scanden5)、谷精草(Eriocaulon buerge—
rianum)、钩藤 (Uncaria r c^0 zn)、茶 (Ca—
melia sinensis)等等。
(6)清退虚热药: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
nei)、铁马鞭(Lespedeza pilosa)等。
2.3祛湿药
祛湿药以祛除湿邪为主要 目的,我们将具有祛
风除湿、舒筋活络、芳香化湿、健脾利水、利尿通淋、
利湿退黄等作用的药物合为一类,统称祛湿药。具
体分为:祛风除湿类、芳香化湿类、利水渗湿类,其中
以祛风 除 湿类 较 多,共 计 8O种,占祛湿 药的
47.9%。
(1)祛风除湿类:石松 (Lycopodium japoni—
cum)、马尾松(Pinus masoniana)、槲寄生(Viscum
coloratura)、威灵仙 (Clematis chinensis)、钻地风
(Schizophragma integrifolium)、雷公藤(Tripterygi—
um wilfordii)、清风藤(Sabia japonica)、五加(Ac—
anthopanax gracilistylus)、络 石 (Trachelosper—
mum jasminoides)、透 骨 草 (Phryma leptostachya
var.asiatica)、续 断 (Dipsacus japonicus)、稀莶
(Siegesbeckia orientalis)、崖 花 海 桐 (Pittosporum
illicioides)、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
sinensis)、鸡矢藤(Paederia scandens)等。其中雷
公藤有毒,入汤剂,需先煎半小时,剂量亦宜控制,否
则有毒性反应。其制剂“雷公藤多甙片”具有抗炎和
免疫抑制作用,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慢性
肾炎及蛋白尿等症。另外如闹羊花(R o o ro
mole)有大毒,止通效果好,古代常作为麻醉药使
用,但目前临床仅作为癌性疼痛的外用药。
(2)芳香化湿类:凹叶厚朴(Magnolia biloba)、
佩兰(Eupatorium fortunei)等等。
(3)利水渗湿类:我们将具有健脾利水、利尿通
淋、利湿退黄作用的药物均归入该类。如菩提子
(Coix lacryma-jobi)、赤豆(Vigna angularis)能健
脾利 水;海 金 沙 (Lygodium japonicum)、石 韦
(Pyrrosia lingua)、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
防 己 (Sinomenium acutum )、半 边 莲 (Lobelia
chinensis)、车前(Plantago asiatica)、大车前 (P.
major)、鸭跖草 (Commelina communis)、粉 草解
(Dioscorea colettii var.hypoglauca)能利尿通淋;
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垂盆 草 (Sedum
sarmentosum)、地耳草(Hypericum japonicum)、浙
江过路黄(Lysimachia chekiangensis)、马蹄金(Di—
chondra repens)能利湿退黄。其中半边莲有抗癌作
用,常用于膀胱癌。另外从菩提子中提取的制剂“康
来特”常用于气阴两亏、脾虚湿困型的原发性非小细
胞肺癌及原发性肝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并对中晚
期肿瘤患者有一定的抗恶病质和止痛作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期 金明龙等:浙江新昌县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547
2.4温中理气药
温中理气药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主归肝、脾、
肺三经,以温中散寒、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寒
凝气滞症为主,计 35种。
温中药如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吴茱萸
(Euodia rutaecarpa)、艾 蒿 (Artemisia argyi)、菝
葜(Smilax china)等。其中乌头有毒,内服需炮制
后用,内服或外用过量均可中毒。理气药有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乌 药 (Lindera ag—
gregata)、枸桔(Poncirus trifoliata)、川楝(Melia
toosendan)、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香附子
(Cyperus rotundus)、薤 白(Allium macrostemon)、
山姜(Alpiniajaponica)等。
2.5化痰止咳药
凡能祛痰或消痰,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
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药。根据其药性和治
疗作用的侧重点不同,将其分为温化寒痰、清化热
痰、止咳平喘 3类,计 78种。
温化寒痰类有紫花前胡(Angelica decursiva)、
白前 (Cynanchum glaucescens)、旋 花(Calystegia
sepium)、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um)、半夏
(Pinellia ternata)等,其中天南星、半夏有小毒,宜
炮制后服用。清化热痰类:酢浆草(Oxalis cornicu—
lata)、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野荞麦(Fago—
pyrum dibotrys)、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有
小毒,对肾有损害,目前临床已不常用)、紫金牛
(Ardisia japonica)、栝 楼 (Trichosanthes k iril—
owii)、桔 梗 (Platycodon grandiflorus)、百 合
(Lilium browni var.viridulum)等。止咳平喘类:
山脉紫菀(Aster ageratoides)、陀螺紫菀(Aster tur—
binatus)、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银杏(Gink—
go biloba)、百部(Stemona japonica)(内服需炮制后
用)、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等。
2.6泻下消导药
泻下消导药主要作用是泻下通便,或逐水退胖,
或消积导滞。主治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
水肿停饮、宿食停积等里实证。根据药物作用特点
及主治不同。分为通便、逐水、消积 3类,计 28种。
通便类如蓖麻(Ricinus communis)。逐水类有
续随子 (Euphorbia lathyris)、大戟 (Eu.pekin—
ensis)、芫 花 (Daphne genkwa)、牵 牛 (Pharbitis
nil)( 号者目前临床不常用)。消积类如枳棋(Ho—
venia dulcis)、野山楂 (Crataegus cuneata)、大麦
(Hordeum vulgate)、南酸枣(C^ 0Pr0s户0 口s axil—
laris)、胡萝 卜(Daucus carota var.sativa)等。
2.7活血药
活血药味多辛、苦,主归肝、心经、入血分。善走
散行通,常兼有行气止痛、接骨疗伤、消症通经、化瘀
止血等作用。我们将其分为活血化瘀和活血止血 2
类。
(1)活 血 化 瘀 类:延 胡 索 (Corydalis yan—
husuo)、橡木(Aralia chinensis)、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接骨草
(Sambucus chinensis)、益母 草 (Leonurus japoni-
CUS)、南丹参(Salvia bowleyana)、凌霄(Campsis
grandiflora)、泽兰(Eupatoriumjaponicum)、茜草
(Rubia cordifolia)、珍 珠 菜 (Lysimachia cle—
throides)等 。
(2)活血止血类:有景天三七 (费菜)(Sedum
aizoon)、卷柏(Selaginela tamariscina)、薯蓣(Di—
oscorea opposita)、鹿蹄草(Pyrola calixantha)等。
2.8补益药
补益药能补益正气、增强体质、治疗虚证。根据
其药物功效及适应证的不同,可分为补气、补血、补
阴、补阳 4大类。
(1)补气:孩儿参(Pseudostelaria heterophyl—
la)、明党参 (Changium smyrnioides)、轮叶沙参
(Adenophora tetraphylla)、白 术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羊乳(Codonopsis lanceolata)等。
(2)补阴: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女贞(Ligustrum lucidum)、枸杞(Lycium chinen—
sis)、天 目地黄 (Rehmannia chingi)、玄参 (Scro—
phuIaria ningpoensis)、麦冬(Ophiopogon japoni—
cus)、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等。
(3)补 阳:箭 叶淫羊藿 (Epimedium sagita—
turn)、杜仲(Eucommia ulmoides)、菟丝子(Cuscuta
chinensis)、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等。其中大
部分补益药已成为肿瘤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9收涩药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统称为收涩
药。主要分为:敛肺涩肠类、补肾固摄类、固表止汗
类 3类。敛肺 涩肠类有粉背五味子 (Schisandra
henryi)、南五味子(Kadsura z0 g 户P “ f 口)、盐
肤木(五倍子)(Rhus chinensis)等,补肾固摄类有柘
树(Cudrania tricuspidata)、刻叶紫堇(Corydalis
incisa)、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金樱子(Rosa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48 广 西 植 物 25卷
laevigata)等,固表止汗类如雀麦(Bromusjaponi—
CUS)等等。
2.10其他类
该类包括驱虫、安神、开窍及外用类药物,因药
物较少,故不单独立为一类。驱虫类如苦楝(Melia
azedarach)、安神类有狭 叶香港 远志 (Polygala
hongkongensis var.stenophylla)、开 窍有石 菖蒲
(Acorus tatarinowi)、外 用 类 如 紫 楠 (Phoebe
3 新昌县野生药用珍稀植物统计
在新昌药用植物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一、二级
野生植物 8种(含变种、亚种),隶属于 7科 8属(表
3)(于永福,1999)。此外尚有原属于国家二、三级保
护植物及浙江省珍稀植物 l4种(傅立国,1991),它
表 3 新昌县野生药用植物中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第一批)名录
Table 3 Catalogue of medicinal plants which belong to national wild plants for protection
们是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杜仲、明党
参、金 刚大(Croomia japonica)、青 钱柳 (Cyclo—
carya paliurus)、草芍药(Paeonia obovata)、细叶香
桂(Cinnamomum subavenium)、獐耳细辛(Hepat-
ica nobilis var.asiatica)、牛 鼻 栓 (Fortunearia
sinensis)、秃叶黄 皮树 (Phellodendron chinensis
var.glabriusculum)、天目瑞香(Daphne grueningi—
ana)、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华重楼、纤叶
钗子股(Luisia hancockii)等。
4 新 昌县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开
发利用对策
新昌作为浙东的一个山区县,随着经济建设的
迅速发展,城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丰富多彩的野生
药用植物资源未能得到发掘利用,这与浙江省其他
地区有类似之处(郑朝宗,1987;丁炳扬等,2000;周
智修,2000;常杰等,2004;金则新,2004;梅笑漫等,
2004)。因此,对本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多样性的保
护及持续利用提出如下对策。
加强全民物种保护意识的教育,停止对珍稀药
用植物的商品采集;禁止民间医生任意采集珍稀药
用植物,使珍稀药用植物能在自然状态下修养生息。
由于珍稀药用植物植株稀少,给研究带来了一定困
难,所以应尽快建立药用植物生态保护区。
山上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发掘总是有限的,对
于需求量大或有市场潜力的品种,必须进行人工大
量引种驯化栽培,只有这样,才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得到可持续利用,不使资源枯竭。例如新昌县药农
种植白术、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等药用植物就
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而资源又不会枯竭。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1977.中药大辞典(上、下册)[M].上海:上海
人 民出版社.
全国中草 药汇编 编写组 .1996.全 国中草药汇 编(上 、下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张若蕙等.1994.浙江珍稀濒
危植物[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浙江植物志编委会.1993.浙江植物志(第 1—7卷)[M].杭
州 :浙江科学技术 出版社.
浙江药用植物 志编 写组.1980.浙江药用 植物 志(上 、下册)
[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傅立国,1991.中国植物红皮书一珍稀濒危植物[M].北京:
科学 出版社 ,1—187.
新昌县小将林场志编辑室.1997.新昌县小将林场志[M].上
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89.
雷载权,陈松育,高学敏等.1995.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 出版社.1—358.
Chang J(常 杰),Guan BH(关保华),Ge Y(葛 滢),et a1.
2004,Comparative studies on the ecological strategies of an
endangered species Changium smyrnioides and a non-endan—
gered species Anthriscus sylvestris(濒危种明党参和非濒危
种峨参生态策略的比较研究)[j].Acta Ecol Sin(生态学
报),24(1):9—13.
(下转第 538页 Continue on page 53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38 广 西 植 物 25卷
4.4华东区系特征明显,南北区系过渡
马头山在中国植物分布中属于泛北极植物区、
中国一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东区,与江西武夷山、
九连山、井冈山、庐山与马头山的共有种很多,特别
是与江西武夷山的联系最为密切。马头山的自然地
理环境与华东诸山相似,而与地处华北的泰山有很
大的差别,所以植物区系的组成以华东成分为主,具
有丰富的华东区系的特征成分,是华东植物区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本区位于华南古陆的北部,既保留
了大量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残遗,同时也渗人
了相当多的第四纪南移的北温带区系成分,从而形
成了不同地理成分在该地区汇合,成为各种成分的
交汇地,使得该区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分布类型多
样,使本区既为许多热带一亚热带山地种类分布的
北界,也是不少典型温带成分扩散的南缘,充分显示
出该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由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
的特征。
江西农业大学杨光耀教授、裘利洪讲师对本文
给予指导。在论文的外业调查中,资溪县林业局、资
溪县马头山林场、马头山自然保护区等单位提供了
很多方便,在外业调查和 内业标本整理、鉴定中,得
到江西环境工程学院刘仁林老师、本院树木室裘利
洪讲师、马头山林场吴可生、江西农业大学2000级
研究生叶学华、肖以华、2001级研究生施建敏、陈尚
邢、谢冬明、2002级研究生彭国全等同志的大力帮
助。在此一并致谢 !
参考文献:
王荷生.1992.植物区系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江西植物志编委会.1993.江西植物志(第 1卷)[M].南昌:
江西科技出版社.
刘信中,方福生.2001.江西武 夷 山 自然保护 区科学考察 集
[M].北京:中国林业 出版社.
刘信 中,肖忠优 ,马建华.2002.江西 九连山 自然保护区科 学
考察与森林生态系统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吴征镒.1985.中国自然地理(植物地理)[M].北京:科学出
版社.
宋朝枢.1994.鸡公山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
国林业出版社.
李法曾.1987.泰山植物检索表[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
版社.
张美珍,赖明洲.1993.华东五省市植物名录[M].上海:上
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施兴华,等.1989.江西省黎JII县岩泉 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
[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88—100.
潘晓玲,党荣理,伍光和.2001.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区系地
理与资源利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潘晓玲,左家浦.1997.中国西北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相似性的
定量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17(1):94—102.
Wu CY(吴征镒).1991.The areal-types of Chinese genera of
seed plants(中国种子植物属分布 区类型)[J].Acta Bot
Yunnan,(云南植物研究)(增刊IV):1—139.
Zhang HD(张 宏 达).1980.The origin and derelopment of
Hua—xia plants flora(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J].At一
ta Sci Nat Univ Sunyatseni,(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89—98.
(上接第 548页 Continue ftom page 548)
Ding BY(丁炳扬),Chen GL(陈根荣).Cheng QB(程秋波),et
a1.2000.A floristi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seed plants of
Fengyangshan Nature Reserve in Zhejiang Province(浙江风
阳山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统计分析)[J].Acta Bot
Yunnan(云南植物研究),22(1):27—37.
Jin ML(金明龙).2004.Analysis of the floras of seed—plants
in Xinchang,Zhejiang Province(新昌县种 子植物 区系的研
究)[J].J Zhejiang Univ(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31(1):
98— 1O2.
Jin ZX(金 则新).2004.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 of intraspe。
cifie and interspeeifie competition in endangered plant H 声。
tacodium miconioides(濒危植物七子花种内与种间竞争的数
量关系)[J1.Bull Bot Res(植物研究),24(1):53—58.
Mei XM(梅笑漫),Liu B(刘 鹏).2004.Flora and protection
on rare and endangered plants of Lishui in Zhejiang Province
(浙江丽水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研究与保护)[J].Guiha—
ia(广西植物),24(3):214—219.
Yu YF(于永福).1999.Name catalogue of National wild me。
dicinal plants for protection(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第一批))[J].Bot J(植物杂志),5:3—11.
Zheng CZ(郑朝宗).1987.The characteristic of flora in Zhe。
jiang Province(浙江植物 区系的特点)[J].J Hangzhou
Univ(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4(3):348—361.
Zhou ZX(周智修),Chen L(陈 亮),Lou LH(楼炉焕),et a1.
2000.Medicinal plants from Mount Longwang Nature Re。
serve in Zhejiang(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
[J].J Zhejiang For Coll(浙江林学院学报),17(4):378—
38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