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栎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22(1):14— 18 2002年 1月
中国栎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曹 明,周浙昆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云南昆明 650204)
摘 要:从系统学分类学的角度出发,对国产栎属 31十种的花粉进行了光学显做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结
果表明梧属的花粉荫发孔对该属的系统与分类无太大的参考价值;但栎属的花粉纹饰有颗粒状、寨颗粒状两
种主要类型,具有重要的系统学分类学价值。花粉形吝的研究结果支持将栎属植物划分为常绿类与落叶类的
观点;栎属巴东栎组植物的花粉纹饰在种间存在分化.花粉形态的研究结果支持将巴东栎组至少划分为两个
不同类群的观点;在佐以其他证据的情况下.栎属植物的花粉纹饰还具有重要的分类学价值。
关键词:壳斗科 ;栎属;花粉形态 ;系统学
中图分类号 :Q944.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14Z(2002)01—0014—05
Pol l en morphol ogy and its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of the Quercus from China
CAO M ing,ZH0U Zhe—kun
(Kunming Institute botany,The C~bwse Academy of Sciences,Kunming 650204,China)
Abstract:The taxonomic position o{Querct,5 is long in dispute.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polen morphol—
ogy of 31 species in the Quercus from China.The aperture of polten grains in Querc~ has less taxonomic signifi—
cance.Sculpture types of the cⅡs we e observed as the categories of granulate and aggregate granulate.The
patterns of polen sculpture have important taxonomic significance.The result of the pollen morphology tends to
support the opinion that Querc~ WaS divided into evergreen members and deciduous members,and support the
treatmex~t of the e,ection Englermae into t,vO or three groupe.With 0the evidence.sculpture types of the 0.er—
CUSS have solxle taxonomic significance.
Key words:Fagaceae;Qw m;pollen morpho[ogy;systematics
栎属(Quercus)是壳斗科(Fagaceae)中最大的一
个属,全世界大约有 300种“ 。中国有 51种,14变
种,l变型“ 作为壳斗科中韵一个重要植物类群,
其系统关系长期存在争议。其中关于栎属内栎亚属
与青冈亚属的分台,长期以来是植物学家争论的一
个焦点 ;国产栎属植物在组等级上的划分也存
在着不同的观点。 。作者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
上,从系统学分类学角度出发,对栎属 31种植物的
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研
究,力求为探索栎属的系统关系与分类提供进一步
的线索和证据。
1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所使用的栎属花粉材料太部分采 自中
收稿 日期 2000—12-26
作者简卉:曹 明(1963一)·男 ·湖南郴州^·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植物系统与演化研究工作。理工作单位;广西壮族 自治区中国科学
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桂林 541006。*项 目负责^及通信联系人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93oo2o)资助项目}。青藏高原及其临近地区植物区系及分布格局研究(Kscx2—1—06B),资助项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期 曹 明等 :中国栎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 系统学意义 15
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KUN)馆藏腊叶
标本;部分 由作者直接采 自野外,凭证标本现存
KUN;小部分果 自国外标本馆 详细资料见表 1
花粉材料用醋酸酐分解法进行处理。花粉经过
酸解处理后,每种各取一部分用作光学显微镜制
片、观察和照相,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的形状、
花粉萌发孔以及外壁纹饰,测量花粉的极轴和赤道
轴长度。另一部分用于制备扫描电镜样品:经分解
的花 粉 以蒸 馏水 洗 涤 2次 ,用 5O 、70 、95 、
1∞ 乙醇逐级脱水干燥,然后用毛笔轻涂于双面
胶上,拈 于样品台上,镀膜然后在 KYKY Amray一
1000B型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和照相,照相加速电压
表 1 孢粉学研究材料及凭证标本
Tabte 1 List 0f materials and voucher specimens f0r pa Lyno[og[ca[study
注 -带有“* 者为采自国外标本馆的花粉材料
Note:The materials with“- e collected from abroad herbarium
为 3O kv。
2 观察结果
栎属花粉形态多为近球形,有时为长球形,极
面观为三裂圆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圆形。极轴
长为 2O-0~41、7 p-m,赤道轴长为 17.O~35.6“m。
具三孔 淘、三拟孔沟或三沟,具孔膜 ,内孔较小。花
粉外壁纹饰在光学显微镜下为大小不同的颗粒至
拟网状,在扫描电镜下主要有颗粒状、聚颗粒状两
个基本类型。栎属花粉的主要形态特征见表 2和图
版 I—V。
3 讨 论
本研究对国产栎属 31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
了观察。在扫描电镜下花粉的极面观多为三裂圆
形,萌发孔为三孔沟、三拟孔沟或三沟类型。从表 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6 广 西 植 物 22卷
可以看出这些特征在常绿栎类和落叶栎类及其过
渡类群中都有代表,这似乎暗示花粉的极面观和萌
发孔等在本研 究中并不具有系统学和分类学价值
从表 2结果还可以看出,栎属花粉的外壁纹饰在扫
描电镜下见有颗粒状 、聚颗粒状两个基本类 型纹饰
变化 这两个类型的基本演化趋势是 :由均匀分布
的颗粒纹饰(Type I)一颗粒聚集成大小和形状较规
则的聚颗粒状纹饰(Type I)。按照孢粉学的观点,
Type I为较原始的类型,常绿树种多具有这种类型
的纹饰,主要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Type
II为较进化的类型,落叶树种多具有这种类型的纹
饰,主要分布于北温带 从花粉纹饰的演化趋势,也
表 2 栎一植物的花粉形态资料
Table 2 Polen morphology of Q“ r“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期 曹 明等:中国栎屑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17
可以反映出栎屑的发展和演化。因此,栎属花粉的
外壁纹饰是具有重要的系统学和分类学意义的特
征 。
花粉形态研究结果支持将栎属植物按落叶与
否分为落叶栎类和常绿栎类的分类学处理。由于不
同的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形成了栎屑对不同生态
环境的形态适应,这一点也体现在花粉形态特征方
面,例如:落叶栎类的花粉粒体积一般较大,常见为
30 m 以上;萌发孔主要为三沟,少数可见三拟孔
沟,但不甚明显;表面纹饰较粗,颗粒明显,在扫描
电镜下为分散或聚台的粗颗粒。而常绿栎类的花粉
体积一般较小,常见大小为 30 m以下;萌发孔基
本上为三拟孔沟,拟孔较明显;表面纹饰细而密,颗
粒不太明显,在扫描电镜下为细密不规则的小突
起。这也与有关报道。 相吻台。
关于常绿栎类的分组。徐永椿等根据栎属植物
叶中脉末端是否为“z”形弯曲及它因素将其分为高
山栎组和巴东栎组。从花粉形态特征上看,高山栎
组植物的花粉表现出明显的常绿性质,例如:萌发
孔为三拟孔沟,表面纹饰为细颗粒状等一致性的特
征,因此,从花粉形态特征上看高山栎组是一个 比
较 自然的类群 。
巴东栎 组的花粉形态特征表现 出多样性 的分
化,有些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与常绿栎类的相似,
有的与落叶栎类相似。例如:Q.cocciferoide 、Q. —
tulosa等的表面纹饰为细颗粒 (Type I);Q.砷ily-
raeoides、Q.engleriana、Q.franchetii、Q.utilis、Q.ba—
roni和 Q.dolicholepis的花粉表面纹饰为聚颗粒
(Type I)。总之,从本研究所涉及到巴东栎组有关
种类的花粉纹饰来看,具有颗粒状、聚颗粒状2种类
型,而且这个组 内各种植物之间花粉纹饰的变化,
基本上体现了栎属花粉纹饰的演化趋 向:类型 I
(Type I)一类型I(Type I)。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巴
东栎组植物具有不同演化阶段的花粉纹饰,也就是
说巴东栎组是一个存在分化的类群,而不是一个 自
然类群,徐永椿。 将其归为一个组至少缺乏孢粉学
证据的支持。根据巴东栎组植物的花粉纹饰特征,
至少可将其划分为 2个类群。因此,孢粉学的研究结
果,既表明巴东栎组是一个存在分化的类群;同时
也支持周浙昆 的懈剖学和曹明 的细胞学研究结
果。至于巴东栎组详细的类群划分有待进一步全面
的研究。此外,Q.dolicholepis与Q.baroni的花粉萌
发孔为三沟,表面纹饰为聚颗粒状纹饰,表现出一
定程度的一致性,这也支持周浙昆 ‘匙叶栎和具星
状毛的帽子栎有某种亲缘关系”的推测。
花粉形态特征具有较重要的分类学价值,日本
的Miyoshi,N。 曾经利用扫描电镜研究 12种(6种
为常绿类,另 6种为落叶类)日本产的栎属花粉形
态,他试图通过花粉外壁纹饰的研究来区分栎属下
面的组甚至种,取得了较令人满意的结果 ,这固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8 广 西 植 物 22卷
与 日本产栎属植物相对少而确定有关,但同时也表
明了花粉外壁纹饰所具有 的分类学价值 。作者的孢
粉学研究结果 发现 ,从花粉形态特征上看 ,Qhs~rcus
incana、Q.1anata和 Q.1eu~-otr&-hoptmra三者在极 面
观、萌发孔、花粉表面纹饰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一
致性,如:萌发 L都为三拟孔沟,花粉外壁都为聚颗
粒状纹饰等、因此,孢粉学研究结果支持周渐昆 ”
(1 996)从经典分类学角度对它们的处理,即这三种
植物实际上就是 Q.1anata(通麦栎)。
本研究承蒙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樊熙
精 高级工程 师协助进行扫描 电镜观察和 照相;承蒙
中 国科 学院昆明植物研 究所 韦仲新研 究员悉心指
导。
参考文献 :
[1]陈焕镛,黄成就.中国植物志(32)——壳斗科[M].
北京:科学 出版社,1998.249一Z63.
[2]绦永椿 ,任宪威.中 国树 木志——壳斗科 (郑万钧)
r-M].北京:林业出版社,1985.2 324—2 357.
E33 N[xon K C.Origins of Fagaceae[J].The Systemics As—
sociation Special,1989,40B:23—43.
[4]Camus A.M onographie de Genre Qucrcus(et Litho
carpus)[M].Paris:Acdemic des Science,Paris.1934
1945.
(53 Zhou Z K ,W ilkinson H ,W u Zheng—yi.Taxonomical
and evolutionary of the leaf anatomy and architecture
0f Quercus I..subgenus Quercus from Chit~a[J].
Cathaya,1995,7:1~ 34.
[63曹 明,周浙昆.中国栎属 9种植物的核型分析lJ].
广西植物,2000,20(4):341 345.
[7]张金谈,王萍莉.中国栎属花粉形态研究LJ].植物分
类学报,1986,24(5):362 369.
[83王萍莉 ,张金谈.从花粉形态特征试论壳斗科的系统
分类及其演化_J].植物分类学报,1991,29(1):60
66.
C93刘兰芳,房志坚.中国壳斗科栎亚科 花粉形态研究
[J].广西植物,1986,6(4) 243 351
[103 Miyoshi N.Polen morphology of Japanese Q
(Fagaceae)hy means of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J].Jap.J r.Palynology,1981,27(2):45—
50.
[】1]周浙昆,孙 航.西藏壳斗科订正[J].云南植物研
究 ,1996,18(2);211-225.
圄 版 说 明
Explanation of Plates
PIatel
1~2- I凑高 山栎 (Q.aq~afolioides);3~4.Jfl西栎 (Q.gilliana);5~6.帽斗栎 (Q yavaefolia)
longispica);9~10.矮高山栎(Q mommotric~):11~12.黄背栎(Q.阳埘掰4).
PIateII
13~14-it~th栎(Q.semecarpfotia);15~16.灰背栎(Q.senescens);17~18.刺叶高山栎(Q. j曲椰 口)
ronii);21~22.铁橡栎(Q.cocciferoides);23~24.匙叶栎 (Q.dolicholepis).
PIate TⅡ
7~8.长穗高山栎(Q.
1 9~2O.疆于栎(Q.ba一
25~26·巴东栎 (Q engleriana);27~38.锥连栎 (Q.francheti);29~30.乌冈栎(Q phittyraeoid );31~32
. 富宁栎 (Q.
tulosa);33.炭栎 (Q.utills);34~35.麻栎(Q.o~ttis$tma)}36.桂 皮栎 (Q.vanab/~)

PIateIV
37.栓皮栎 (Q·vanabiis);38~39·蒙古栎(Q.mongolicd);40~41.毛叶槲栎(Q
. 口 口 hotrich口);42~43.锐齿槲栎(Q.口lie,~
vat. c“ ata);44-云南渡罗栎(Q.yum~anensis);45~46.白栎(Q.fabr );47~48
. 艳栎 (Q. r,口 d).
Plate V
49~50.短柄袍栎(Q·serrata Var·brevit~tiolata);51~52
. 太叶栎 (Q.griffithii);53~54.Q.baloot;55~56. Q. 枷 ;57~
58.Q.1anata;59~ 60.Q.teucotr~)ph。ra.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沈显生,等:浙江朱家尖观音湾古术层中果实与种子的分类学研究
SHEN Xian sheng,et at.:Taxonomy about the fruits and seeds of ground ancient—w。ods
at Guanyin bay of Zhujiajian in Zhejiang province
图版
Plate
See explanation at the end。f te
xt
; l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沈显生 .等:
SHEN Xian sheng,et al
图版 11
Plate11
See explanation at the end of text
;-
£ 囊 鏊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曹 明,等 :中国栎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其系统学意义
CAO Ming, a1.:Polen morphology and its systematic significance of the Q~,-cus from China
图版
Plate
See explanation at the end of t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曹 明,等 :
CAO M ing, d
See explanation at the end of rext
图版 Ⅱ
Plate Ⅱ
0i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曹 明,等:
CAO Ming,et al
See explanation at the end of text
图版 Ⅱ
P】ate Ⅱ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