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热带山桂花、西南桦人工幼林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27(3):414— 419 2007年 5月
热带山桂花、西南桦人工幼林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李莲芳,刘永刚,孟 梦,冯 弦,陈宏伟
(云南省林业科学院.昆明 650204)
摘 要 :通过调查统计,在 l1年生和 8年生山桂花和西南桦纯林、l1年生山桂花与西南桦混交林、山地雨林
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内,分别发现种子植物 1l3、106、75、74种和 58种,分别隶属于 52、52、43、4O和28科。这些
科中,有15科为5种林分的共有科,分别占各林分类型总科的28.8 、28.8 、34.9 、37.5 和53.6 ,其中
热带成分共 1O科,占共有科的66.7 。属的分布区类型和变型共 19类,除中国特有在山桂花纯林中缺失外,
天然林中的所有分布区类型在 3种人工林内均有发现 ;热带成分分别 占山桂花、西南桦纯林、山桂花与西南桦
混交林、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的总分布区类型(世界广布型不参与计算)的85.72%、83.11 、80.01 、
86.9O 和 84.77 。说明山桂花 、西南桦人工林具有 良好的物种和区系多样性恢复的功能。可初步推断乡土
树种山桂花、西南桦人工林在热带可实现可持续经营。
关键词:山桂花 ;西南桦 }人工林 }天然林;植物区系
中图分类号:Q9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142(2007)03—0414—06
Study 0n floral rehabilitation 0f ramichelia
baillonii and Betula alnoides plantations
LI Lian-Fang,LIU Yong-Gang,MENG Meng,
FENG Xian.CHEN Hong-W ei
(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Kunming 650204,China)
Abstract:There were 113,106,75,74 and 58 seed species,which belong to 52,52,43,40 and 28 families in 11一year-
old pure Paramichelia baillonii plantation,8-year-old pure Betula alnoides plantation,1卜year—old mixed P.baillonii
and B.alnoides plantation,original mountane rain forest and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respectively.
There were 15 common families,which are 28.8,28.8,34.9,37.5 and 53.6 percent of total family in each forest
stand,respectively.The 10 families,i.e.,66.7 percent,are tropical distributing types in 15 common families.There
were 1 9 areal and sub-areal-types of genera in the forests.Except areal-type of Endemic to China,which was absent
in pure P.bailloni plantation,all areal-types of genera and species were found in 3 plantations.The composition
(Widespread did not included)of tropical distributing areal—types were 85.72,83.11,80.01,86.90,84.77 percent on
genera,respectively,in pure P.bailloni plantation,pure B.alnoides plantation,mixed P.baillonii and B.alnoides planta—
tion,original mountane rain forest and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L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re are efective capacities of restoring biodiversity for flora and areal—type in P.baillonii and B.alnoides plantations.It
should be also deduced that woodlands of these two native tre species could be achieve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Key words:Paramichelia baillonii;Betula alnoides;plantation;natural forest;flora
收稿El期 :2005—07—26 修回 日期 :2006—02—26
基金项目: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云技科字 182);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02EFN216700806)i国家林业局林业新
技术新产品中间试验项目([2002]林科中字O5号);云南省人才引培项目(学位培养26号)[Supported byKeyTechnologies Research andDevelopment
Program of Yunnan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Nationa1 A 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ehievements Extension Foundation of State
Scienee and Teehnology Commission(02EFN216700806);Intermediate Test Item of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of
China;Talent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Program of Yunnan Provlnee l
作者简介:李莲芳(1964一).女.云南墨江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生物多样性 、森林生态等研究-(E-mail)Ilianf@yahoo.corn.e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期 李莲芳等:热带山桂花、西南桦人工幼林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415
植物分布区类型是指植物类群(科、属、种)的分
布形式始终一致(大致)地再现。显然,同一分布类
型的植物有着大致相同的分布范围和形成历史,而
同一个地区的植物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植物分布区类
型(吴征镒等,2003a)。由此可以推知,类似的森林
环境,将呈现相似的植物分布区类型。人工林植物
分布区类型的恢复 ,必然是林地生态环境得以维护
及可持续 经营 的必要条 件之 一。山桂 花 (Pa—
ramichelia bailonii)、西南桦(Betula alnoides)为
云南热带的乡土树种,也是优 良的热带用材树种。
云南省政府已把这二树种列为云南热带的主要造林
树种的组成部分。文章从植物种和分布区类型恢复
的角度对二树种人工纯林及其混交林进行地力维
护、生态恢复及可持续经营的分析与评议,为其人工
林的发展提供依据。
1 研究地区及林分的基本概况
1.1研究地区
普文试验林场,位于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北部,
101。04 ~101。06 E,22。24 ~22。26 N,属热带北缘
(朱华等,2001);地貌属澜沧江流域的低山,地势较
云南高原主体舒展低平,海拔 800~l 354 ITI;热带
气候类型,一年中主要受湿润的西南季风和干暖的
西风南支急流交替影响,四季不分明,雨热同期,半
年雨季,半年千季,年平均气温 2O.1℃,最热月(7
月)均温 23.9℃,最冷月(1月 )均温 l3.9℃ ,有记
载的极端最高温 38.3℃,极端最低温一0.7℃;≥10
℃积温 7 459℃,年降水量 l 655.3 mm,年平均相
对湿度为 83 ,属于湿润型气候;土壤为赤红壤;在
l 129 hm。的面积上,原生植被类型有沟谷热带雨
林、山地雨林、半常绿季风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暖
热性针叶林、暖热性次生灌丛和暖热性灌草丛。
1.2人工林营建前原生植被类型和人工林营建措施
人工林营建前原生植被主要是山地雨林和季风
常绿阔叶林,常见植物主要有山桂花、西南桦、红木
荷(Schima walichi)、盆架树(Winchia calophyla)、
红椿(Toona ciliata)、窄序崖豆藤(Miletia leptobot—
rya)、思茅黄 肉楠 (Actinodaphne henryi)、木奶果
(Baccaurea sapida)、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cula—
ta)、佛 掌榕 (Ficus sireplicisima var.hirta)、冬叶
(Phrynium capitatum)、红锥(Castanopsishystrix)、短
刺栲(C.echidnocarpa)、石栎(Lithocarpus spp.)、银柴
(Aporusa spp.)、紫金牛(Ardisia spp.)等。
造林前采用全面清理地被物:于造林的头年 l1
月~当年 1月伐除所有地被物,3-4月烧除干燥的
伐除物以便于后继造林与管护活动的展开;烧山后
塘状整地,为防止水土流失,定植行与坡面角度为
30。~45。;造林后 l~3 a内,每年清(砍)除林内杂草
l~2次,仅保留造林树种;造林头 5 a禁牧牲畜以防
止其危害幼林,之后基本采取与天然林类似的方法,
使人工林 自然生长和恢复林下植物。
1.3研究的林分
研究的人工林为乡土树种山桂花、西南桦纯林
和二者的混交林,临近的天然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
阔叶林作为参照。造林地和天然林海拔均在 840
930 ITI之间,西南桦+山桂花混交林,采用行间 l:
l的行状混交。造林密度及林分年龄等见表 l。
表 l中人工林的林龄分别为山桂花纯林和山桂
花与西南混交林 ll a,西南桦纯林为 8 a,属幼龄林
阶段;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大于 80 a。林分
密度山桂花与混交林只有 1种密度类型,前者为 3
ITIx 2 ITI,后者在 3 1TI×3 ITI的西南桦林中顺坡插入
一 行株距为 1.5 ITI的山桂花;西南桦纯林有 4种造
林密度,最小密度为2 ITI×2 ITI,最大为 2 m×4 ITI。
2 调查和研究方法
在选择的人工林分中,按均匀随机布点原则,分
别不同的坡向和坡位,根据不同林分类型直观的物
种密集程度采用不同的样地面积,而非对所有的调
查林分统一调查面积。每种林分的调查面积已基本
包括该类林分的所有植物种类作为其调查总面积。
各类林分的样方及其总面积见表 1。
调查采用样方内逐株登记植物种类的方法,记
录样方内出现的植物,直至下一样方出现新物种数
较少或基本无新物种出现时作为该林分基本包括其
植物种类的标志,即表 l的调查总面积内,基本包括
了5种林分内的植物种类。
调查的植物种类,进行科、属和种的编目,统计
各林分的科、属、种及其林分的共有科、优势科。同
时根据中国种子植物属 的分布区类型(朱华等,
2003;吴征镒,1991;吴征镒等,2003a),统计其林分
的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通过人工林物种和区
系成分与天然林比较,分析人工林生境恢复状况和
可持续经营的可行性。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16 广 西 植 物 27卷
种子植物多样性的组成
经统计,3类人工林种子植物的科、种数均超过
2个天然林,在属的水平上,仅山桂花与西南桦的混
交林略低于山地雨林(表 2)。
从表2可看出,山桂花和西南桦纯林具有相同
的科(52科),但山桂花纯林的属和种数略多于西南
桦纯林(属:94 VS.87;种:113 VS.106)。山桂花与西南
桦混交林的种子植物科较山地雨林略多(43 VS.40),
表 1 林分基本概况
Table 1 The sketch of forest types
注:同期调查。 Note:Investigated in the same period.
表 2 调查林分的种子植物科、属、种统计表
Table 2 The statistics of floral family,genera and species in different forest types
而后者的属则略多于前者(63 VS.60),二者的种数
几乎相等(75 VS.74)。从纯林物种恢复结果推测,
影响混交林种子植物少于纯林的原因应该是造林密
度而非林分类型。无论科、属或种,季风常绿阔叶林
均为最少。由此表明,利用乡土树种山桂花和西南
桦培育人工林,林分内的物种多样性在幼林期就可
以得到良好的恢复。即使混交造林密度高达 3 334
株 ·hm。,l1年生的人工林种子植物种数已超过其
原生的天然林。说明无论纯林或混交林,其对林地
环境因子的影响不至于造成改变其物种多样性的分
布,预示着山桂花和西南桦人工林具有 良好的促进
林内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功能。
4 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
4.1共有科与优势科的组成
在研究的 3种人工林和 2种天然林中,共有 l5
个种子植物科出现于所有林分(表 4),分别占山桂
花、西南桦纯林、山桂花与西南桦混交林、山地雨林
和季风常绿 阔叶林种子植物所有科的 28.8 、
28.8 、34.9 9/6、37.5 和 53.6 。
根据世界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吴征
镒,1991,2003a,b),表 3中,大戟科、樟科、紫金牛
科、夹竹桃科、芸香科、番荔枝科、楝科、菝葜科和卫
矛科为泛热带分布区类型(2),桃金娘科是以南半球
为主的泛热带分布区类型(2s)。由此,热带分布区
类型共有 lO科,占共有科的66.7 9/5。世界广布共 4
科:茜草科、蝶形花科、木犀科和桑科,占 26.7 。
世界分布科中除木犀科的木犀属(Olea)为地中海区
至温带一热带亚洲,大洋洲和/或北美南部至南美洲
间断类型外(12—3),所有出现的属均为热带分布区
类型,如茜草科的粗叶木属(Lasianthus,2)、九节木
属(Psychotria,2)和玉叶金花属(Mussaenda,6),蝶
形花科的黄檀属(Dalbergia,2)、干花豆属(Fordia,
7a)和崖豆藤属 (Meletia,2),木犀科 的素馨属
(Jasminum,2),桑科的榕属(Ficus,2)。仅有山毛
榉科为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8—4),占 6.6 9/6。
因此,无论人工林还是天然林,这些共有科显示了较
强的热带分布区类型。
把含有3种或 3种以上种子植物的科作为林分的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期 李莲芳等:热带山桂花、西南桦人工幼林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417
优势科,则山桂花纯林、西南桦纯林、山桂花混交林、山
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别有优势科 13、13、10、
8和8科(表 4)。人工林的优势科均超过天然林。
从优势科的热带分布区类型的数量分析,山桂
表 3 调查林分中共有科及其属、种统计
Table 3 The statistics of common family,genera and species in the research forests
山桂花纯林 Pure P.baillonii plantation
西南桦纯林 Pure B.alnoides plantation
山桂花、西南桦混交林 Mixed P.baillo—
nii and B.alnoides plantation
山地雨林 Mountane rain forest
季风 常绿 阔 叶林 Monsoon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茜草科、蝶形花科、大戟科、樟科、紫金牛科 、夹竹桃科 、山毛榉科、桑科 、菝
葜科 、山茶科(Theaceae,2)、榆科(Ulmaceae,1)、姜科(Zingiberaceae,2)
茜草科、蝶形花科、大戟科、樟科、紫金牛科、夹竹桃科 、山毛榉科、桑科、芸
香科 、菊科(Compositae,1)、山茶科 (2)、梧桐科 (Sterculaceae,2)、禾本科
(Gramineceae,1)
茜草科、蝶形花科、樟科、紫金牛科、山毛榉科、桑科、山茶科(2)、禾本科
(1)、姜科(Zing|beraceae,5)、蔷薇科(Rosaceae,1)
茜草科、蝶形花科 、大戟科、樟科 、紫金牛科 、夹竹桃科、山毛榉科、卫矛科
茜草科、蝶形花科 、大戟科、樟科 、山毛榉科、木犀科、菝葜科、山茶科(2)
注 :括 号中的数值 为该科的分布区类型 。 Note:l he numbers in the parentheses show the areal‘types.
花、西南桦纯林、山桂花与西南桦混交林、山地雨林 分布(朱华等,2001)属 78、69、47、53和39个,分别占
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别为 7、7、4、5和 4科,除山桂 各林分总属数的 85.7z%、83.11%、8O.01%、86.90%
花与西南桦的混交林等于季风常绿阔叶林而少于山 和 84.77%(表 5,世界广布类型不参与计算)。
地雨林 1科外,两种人工纯林均高于天然林。表明 从属的角度,热带成分除混交林少于山地雨林
人工林优势科仍然以热带成分为主。同时也表明, (47 VS.53)fi ,人工林均多于天然林,但属组成的百分
普文天然的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即使科 比除山桂花纯林略高于季风常绿阔叶林(85.71% VS.
的多样性较为丰富,但具体到每一科的种数并不多。 84.77 9,6)外,人工林均低于天然林。说明人工林一
4.2属的区系地理成分 方面在属的数量上得到了良好的恢复,另一方面在
统计结果,山桂花、西南桦纯林、山桂花与西南 幼林期的分布区类型上稍有变化,也就是说非热带
桦混交林、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分别含热带 成分的侵入较多。但是,人工幼林无论林分生长,还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l8 广 西 植 物 27卷
1.世界广布 Cosmopolitan
2.泛热带 Pantropic
2—1.热带亚洲一大洋洲和热带美洲
Trop.Asia—Australasia and Trop.Amer
2—2-热带亚洲一热带非洲一热带美洲
, 、 3 3.30 2 2.41 1 1.72 3 4.92 3 6.52 Trop.Asia—Trop.Afr.一Trop. Amar.(S.Amar.) 。 ‘ 。‘ 。 。 ⋯ 。 ‘
3.东亚及热带南美间断
Trop.& Subtr.E.Asia& Trop.Amer.disjuncted
4. 世界热带 Old World Tropics
4—1.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间断或星散分布
Trop.Asia.Trop.Afr.and Australasia disjuncted or diffused
5.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
Trop.Asia to Trop.Australasia Oceania
6.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 Trop.Asia tO Trop.Afr
7.热带亚洲 Trop.Asia
7—1.爪哇.喜马拉雅间断或星散分布到华南、西南
Java t Himalayas tO S.SW.China disjuncted or diffused
7—4.中南半岛至华南或西南分布
lndo-Chinese Peninsula tO S.or SW .China
热带成分小计 Total
8.北温带 North Temp.
8—4.北温带和南温带间断分布 N.Temp.&S.Temp.disjuncted
9.东亚及北美间断 E.Asia& N.Amer.disjuncted
1O一2.地中海区和喜马拉雅间断分布
Mediterranea& Himalayas disj uncted
12—3.北美南部至南美洲间断 S.N tO S.Amer.,disjuncted
l4.东亚 E.Asia
15.中国特有 Endemic tO China
总 计 Total
5 5.49 3 3.61 2 3.45 6 9.84 3 6.52
11 12.09 8 9.64 6 10.34 5 8.2O 3 6.52
1 1.10 0 0.00 1 1.72 2 3.28 0 0.00
11 12.09 9 10.84 5 8.62 6 9.84 5 10.87
1 1.10 1 1.2O 1 1.72 0 0.00 0 0.00
1 1.1O 1
2 2.2O 2
O O.OO 1
94 100.0 87
1.2O
2.41
1.2O
1O0.0
1 1.72
2 3.45
1 1.72
60 1O0.0
1 1.64 1
2 3.28 0
1 1.64 1
63 1OO.0 47
2.17
0.O0
2.17
1OO.O
是林分环境均未达稳定阶段。随着人工林林木的生
长,林分自然稀疏和林冠的扩展,林分结构的变化,
林下一些成分,如泽兰 属 (Eupatorium)、血桐属
(Macaranga)、槐木属(Aralia)、悬钩子属(Rubus)、荩
草属(Arthraxon)、莠竹属(Microstergium)、大节竹属
(Indosasa)、黄牛木属(Cratoxylum)、钩藤 属(Unc(.1T-
ia)、水锦树属(Wendlandia)、裂果金花属(Schizomus-
saenda)等非热带或次生林成分的退出而热带成分
的相继进入,人工林趋于稳定,预计属的组成也将恢
复到与天然林基本相似的程度。
热带成分中,天然林所有属的分布区类型均在
3种人工林中出现。泛热带成分是所有林分的主要
分布区类型,在山桂花、西南桦纯林、山桂花与西南
桦混交林、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中分别占总
属数 的 27.47 9/6、31.32 9/6、29.31 9/6、26.23 9/6和
28.26 。其次是热带亚洲(即热带东南亚至印度一
马来,太平洋诸岛),再次之为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
洲和旧世界热带分布区类型(表 5)。这 4种分布区
类型是 5种林分中热带成分的重要组成,分别达到
山桂花、西南桦纯林、山桂花与西南桦混交林、山地
雨林 和季风 常绿 阔叶林 热 带成分 的 7O.77 、
67.46 、65.5l 9/6、67.22 和 65.55 9/6。热带亚洲一
大洋洲和热带美洲(南美洲或/和墨西哥)和越南(或
中南半岛)至华南或西南分布是人工林中新侵入的
类型,在天然林中未发现。说明乡土树种营造的热
带人工林在幼林期具有适应更多种子植物分布区类
型生存的生境条件。
非热带属的成分中,东亚及北美间断是 5种林

1 O
一一㈣
2 O
一 L
2 1

4 1

3 2
¨

1 9 2
勰 n ∞
2 O
L
2 1

4 2

L
2 :2 1
∞ ∞ 盯 ∞
∞ O O 5 O
∞ ∞ ∞ ∞
鸥 O O 4 O

L & L
1 O 5 1
u
鹊 L L
∞ 3 1 5 1
∞ ∞
踮 &
鸺 2 O 8 O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期 李莲芳等:热带山桂花、西南桦人工幼林植物区系成分分析 419
分的主要分布区类型,在山桂花、西南桦纯林、山桂
花与西南桦混交林、山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中
分别 占属组成的 8.79 、6.02 、8.62 、6.56 和
l0.87 。同时,除中国特有在山桂花纯林内缺失
外,其余所有的类型均在人工林中得到良好的恢复。
5 结语与讨论
从普文林场分别培育 “ 年的山桂花纯林及其
与西南桦的混交林和 8年的西南桦纯林同原生的山
地雨林和季风常绿阔叶林比较结果,种子植物科、
属、种的多样性和区系成分的多样性均得到了良好
的恢复。可初步推断利用乡土树种山桂花、西南桦
培育人工林,不但可为日益短缺的热带木材供给提
供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也能兼顾环境与生物多样
性保护的功能。因此,可以认为山桂花、西南桦人工
林在其热带适宜环境范围内是可望实现可持续经营
与发展的。该研究结果也为热带应用乡土树种培育
人工林提供了可持续经营的初步信息,在热带退化
地的恢复和改良中,利用乡土树种培育人工林是可
以实现地力和生物多样性恢复的双重目标。
山桂花与西南桦混交林中,总的物种和区系的
热带种类多样性均明显少于山桂花和西南桦纯林,
而从两种纯林的物种和区系成分的良好恢复结果分
析,如前所述,影响混交林物种和区系恢复的关键因
素是造林密度。虽从林分结构分析,幼林期,强阳性
的西南桦稀疏的林冠处于上层 ,稍耐荫的山桂花相
对密集的林冠处于下层是较为合理的配置,但高密
度的复层混交林,其林下光照不足,一些强阳性或半
阳性的物种,如木奶果(Baccaurea ramiflora)、榕属
(Ficus)的部分种、降真香(Acronychia pedunealata)、
盆架树(Winchia calophyla)不易侵人生长,造成林
下物种少于其纯林的现象。然而,混交林的物种和
区系多样性与天然林比较,即使在如此高密度造林
条件下,也得到了良好的恢复。因此,可推断山桂花
与西南桦的混交林是可行的,也应在实践中积极推
广。在实践中,只要调整造林密度和混交配置应该
是可以如同纯林一样实现物种多样性的恢复水平。
参考文献:
吴征镒,路安 民,汤彦承,等,2003a.中 国被 子植 物科属综论
[ ,北京:科学出版社
Wu ZY(吴征镒).1991.The areal—types of Chinese genera of seed
plants(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Acta Bot Yunnan
(云南植物研究),增刊Ⅳ:1—139
Wu ZY(吴 征镒 ),Zhou ZK(周浙 昆),Li DZ(李德 铢),et al,
2003b.The area-types of the world families of seed plants(世界
种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系统)EJ].Acta Bot Yunnan(云南植
物研究),25(3):245—257
Zhu H(朱华),Li YH(李延辉),Xu ZF(许再富),et al,200l_
Characteristics and affinity of the flora of Xishuangbanna,SW
China(西双版纳植物区系的特点与亲缘)EJ].Guihaia(广西
植物),21(2):127—136
<<<<<<<<<<<<<<<<<<<<<<<<<<<<<<<<<<<<<<<<<<<<<<<<<<<<<<<<<<<<<<<<<<<<<<<<<<<<<<<<<<<<<<<<<<<<<<<<<<
(上接第 452页 Continue from page 452)
Chen Yx(陈元雄),Mao ZQ(毛宗强 ),wu ZB(吴宗斌 ),et a1.
2006.Comprehensiv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Jatropha oil
plants(麻疯果油料的综合开发利用)EJ].China Oils and Fats
(中国油脂),31(3)63—65
Duanmu FL(端 木凡林),Wang HM(王红梅),Chang HP(常焕
平),et a1.200 1.Low-temperature extracting and nutrition
price of crude Prinsepia utilis rogle oil(天然青刺果油的低温
萃取及其营养价值)EJ].Grain Processing(西部粮油科技),
(6):30—31
Gerhard Knothe. 1999. Bio-diesel the use of vegetable oil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s alternative diesel fuels[J].J America Oil
Chevnical S0(’iety,72(9):1 149— 1 193
Mei DQ(梅德 清),Yuan YN(袁银 南),Wang Z(王 忠).2004.
Study of fuel properties of bio-diesel(生物柴油燃料特性 的研
究)I-J].Rene Wable Energy(可再生能源),117(5):2O-22
Mohamad I AI-Widyan,Al O AI-Shyoukh.2002.Experimenta1.
evaluation of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of waste palm oil into bio-
dieselEJ].Bioresource Technology,85(3):253-256
Saka S.Kusdiana D.2001.Bio-diesel fuel from rapeseed oil as pre-
pared in supercritical methanol[J].Fuel,80(2):225—231
Wu SX(巫森鑫),wu GY(~g国英),Han Y(韩瑛).2003.Faty
acid composition of six edible vegetable oils and their bio-diesel
fuels(6种食用植物油及其生物柴油中脂肪酸成分的比较研
究)EJ].China Oils and Fats(中国油脂),28(12):65—67
Yan KM(闫开 明).2001.Extraction and healthful function of
Prinsepia utilis rogle oil(天然青刺果油低温萃取及其保健功
能)EJ].J Cereals&Oils(粮食与油脂),(6):32—33
Yi YN(忻耀年).2005.Prospect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io-diesel
oil(生物柴油的发展现状和应用前景)[J].China oils and
Fats(中国油脂),30(3):49—53
Zhan L(詹琳).2001.The research on wild woody oil seeds Prin—
sepia utilis(青刺果油料的研究)[J].J Wuhan Polytechnic
Univ(武汉工业学院学报),3(1):25—26
Zhou H(周 慧 ),Lu HF(鲁厚 芳 ),Tang SW (唐盛 伟),et a1.
2006.Study on the trans-esterification reaction of bio-diesel
with Jatropha curcas L.oil(麻疯树油制备生物柴油的酯交换
工艺研究)I-J].Appl Chem Industry(应用化工),35(4):284
— — 28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