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农杆菌介导GUS基因对多年生黑麦草转化的研究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27(1):121— 126 2007年 1月
农杆菌介导 GUS基因对多年生黑麦草转化的研究
张振霞1,2,刘 萍1,杜雪玲3,苏 乔4,杨中艺l*
(1.中山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广州 510275;2.韩山师范学院 生物系,广东 潮州 521041;3.安徽淮北煤炭
师范学院 生物系,安徽 淮北 235000;4.大连理工大学 环境与生命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24)
摘 要 :通过检测愈伤组织中GUS基因的瞬间表达,研究农杆菌 LBA4404/pCAMBIA1301介导多年生黑麦草
的转化体系。通过对多年生黑麦草瞬间表达率的比较,确立了其遗传转化的最佳优化条件。研究发现,多年生
黑麦草不同品种的转化率在 25 ~45 之间变化。多年生黑麦草遗传转化最佳优化条件是预培养 10 d的胚性
愈伤组织、浓度为 0.5~0.8 OD的农杆菌菌液以及 2 d共培养时间。在共培养基中添加 100 t~mol/L乙酰丁香酮
能有效地提高植物瞬间表达率。两种侵染处理方法比较结果为滤纸滴加法比浸泡法更优。转化后对愈伤组织
的干燥处理能抑制农杆菌过度繁殖,能改善愈伤状态,有利于提高转化率。
关键词 :多年生黑麦草;农杆菌转化;GUS基因
中图分类号 :Q9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3142(2007)01—0121_06
Study 0n Agrobacterium—mediated GUS
transformation for Lolium perenne L.
ZHANG Zhen-Xia , LIU Ping ,DU Xue-Linga,
SU Qiao4.YANG Zhong-Yi1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2.Department of Biology,Hanshan Normal
College。Chaozhou 521041,CNm ;3.Department of Biology,Huaibei Coal Industry Normal Co lege,Huaibei 235000,
Chim :4.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Biological Science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Abstract:Agrobacterium tumefaci~s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system of Lolium perenne was studied by using GUS
gene transient expression method.M ature seed derived calus from L.perenne was transformed by GUS gene contai—
ning A.tumefaciens LBA4404/pCAMBIA1301.Frequency of the transformation was detected,and the optimal condi—
tions for L.perenn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were determined.It was found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frequency varied
from 25 ~45 ac~rding tO different genotypes(variety).The optimal conditions to get higher transformation ef—
ficieney were 2 days co-cultivation with 0.5~0.8 OD A.tumefaciens solution in dark after 10 days pre-culturing.
The transform ation frequency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y adding 100 t~mol/L acetosyingone into co-cultivation me—
dium.Adding A.tumefaciens solution on surface of filter paper was found to be a better infecting method of A.tume—
faciens rather than suspending in A.tumefaciens solution.The partial desiccation treatment after transformation was
beneficial to prevent over-growth of A.tumefaciens and increase the transformation eficiency.
Key words:Lolium perenne;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GUS gene
多年生黑麦草作为草坪草种,在国外已经有许多
通过常规育种方法育成的品种,在生态环境改善、水
土保持、城市绿化、运动场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
作用。但是,由于我国草坪草育种工作起步很晚,至
收稿 日期;2005—04—11 修回日期 :2005—10-13
基金项目:国家转基因植物研究与产业化专项 (J2002一B-O06)[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Special Program for Research and lndustfiali-
zation of Transgenlc Plants(J2002-B-006)]
作者简介:张振霞(1975一),女,甘肃兰州人 ,博士,主要从事生物技术及草业科学方面的研究,(E-mail)zhangzhenxia@yahoo.com.cn。
’通讯作者(Author for c0rresp0ndence,E-mail:adsyzy@ZSU.edu.o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2 广 西 植 物 27卷
今尚无真正的草坪草育成品种,因此,与发达国家相
比,我国的草坪草育种工作极其落后 ,有必要通过非
常规手段加快新品种的培育工作。其中,通过转基因
技术导入优良性状是培育新品种的较快速的途径 ,尤
其是对于多年生的草坪草种而言,这一育种方法有着
传统育种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闫新甫,2003)。在草
坪草的转基 因技术方面 ,国内外 已经开展了一些研
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所查的文献中尚未见应
用该技术手段育成的品种。其中,在多年生黑麦草的
转基因技术研究方面已有人开展了一些工作,大多数
采用基因枪转化方法(Dalton等 ,1999),在农杆菌遗
传转化方面的研究很少(Devereaux等,2002)。为此,
有必要在多年生黑麦草农杆菌遗传转化体系方面开
展更多的研究,为建立稳定而有效的多年生黑麦草转
基因育种技术体系奠定基础;同时本研究还使用了多
个品种开展试验,以探讨农杆菌介导 GUS基因对多
年生黑麦草转化的方法及基因型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1.1.1植物材料 供试的多年生黑麦草(Lolium pe—
te~Tle L.)品种旋风(CV,Pirouette)、百宝(cv.Barbal1)
及和平(cv.Peace)种子由美国百绿有限公司北京代表
处和北京克劳沃草业技术开发中心提供。其中品种
旋风和百宝是草坪型,品种和平是牧草型。
1.1.2农杆茵茵株及质粒 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
Um tumefaciens)菌株 LBA4404/pCAMBIA1301由大
连理工大学安利佳教授提供。载体 pCAMBIA1301
的T-DNA区含有潮霉素抗性(HyG)基因和 葡萄
糖苷酸酶(GUS)基因,在 GUS基因编码 区内有一 内
含子,因此GUS基因只能在植物中表达而不能在细
Xho I BsxI BstelINheI
图 1 pCAMBIA 1301质粒图谱
Fig.1 The plasmid map of pCAMBIA 1301
菌中表达(图 1)。
1.1.3供试培养基 植物培养基:MS基本培养基+5
mg/L 2,4-D+0.05mg/L BAP+2 mg/L ABA+30 g/
L蔗糖+3~4 g/L Phytegal,pH5.8;农杆 菌培养基 :
胰蛋白胨5 g/L,牛肉浸膏 5 g/L,酵母提取物 1 g/L,
MgSO~一7H2O 0.493 g/L,蔗糖 5 L,pH值 7.0。
2 实验方法
2.1农杆菌培养和植物转化
挑取-70℃保存的农杆菌转化子在 YEB培养基
上划线,28℃下暗培养;挑取单菌落于YEB液体培养
基中,28℃下 200 rmp摇床振荡培养。在波长 600
nm下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农杆菌菌液紫外吸收值 OD
达到 0.8时,重悬培养。当菌液 OD值达到 0.5~O.6
时,用于转化。将转化材料浸没于菌液中,28℃下
100 rmp振荡20 min,再静置 10 min。再将转化材料
在无菌滤纸上吹干,转移到共培养基上,在 25℃下共
培养后,进行 GUS组织化学染色以检测 GUS基因瞬
间表达,并计算瞬间表达率。其计算方法是:GUS阳
性发生率( )一目测到的 GUS斑数/检测的外植体
数×100。
2.2 GUS活性的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经与农杆菌共培养后的愈伤组织中GUS基因的
瞬间表达按Jeferson的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Jefer—
son,1987)。
染色方法:取待检测的植物组织于 1.5 mL离心
管中,加入 GUS缓冲液 1 mL以浸没组织块,再加入
5 (v/V)用量的 GUS染色液,混匀后 37℃下保温
16~24 h,用 7O 乙醇固定后取出组织置解剖镜下观
察染色结果。
2.3实验处理
不同共培养时间对黑麦草转化率的影响实验设
置了 1、2、3、4 d四个处理 ;在转化过程中,通过添加和
不添加 乙酰丁香酮 (AS,100~mol/L)处理 ,测定 AS
对黑麦草愈伤转化率的影响;比较了转化后干燥处理
与没有干燥处理的愈伤转化率,干燥处理是将农杆菌
转化后的愈伤放在铺有一层无菌滤纸的培养皿中,1
d后再移至培养基;比较了两种侵染方式的转化率:
一 种是菌液直接浸染愈伤,另一种是培养基上铺一层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期 张振霞等 :农杆菌介导 GUS基因对多年生黑麦草转化的研究 123
无菌滤纸,愈伤转至滤纸上,然后将菌液滴加到愈伤;
将转化受体转置高渗培养基(继代培养基+30 mg/L
甘露醇),进行 10 d的预培养后进行农杆菌转化,观
察预培养时间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在农杆菌菌液浓
度对转化 效率 的影 响实 验 中,设 置 了 四个 农杆 菌
O130.5、O130.8、OD1.0和 ODl_5浓度 ;研究两种不同
侵染处理方法(浸泡法和滤纸滴加法)对多年生黑麦
草转化率的影响;共培养时不同光照条件对黑麦草转
化频率的影响,采用 了全黑暗和 12 h光照/12 h黑暗
两种培养条件。以上实验处理都是经过共培养 2 d
后,进行 GUS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每个实验重复 3
次,数据采用 8.0软件作差异显著性检测。
表 1 共培养时间对不同黑麦草愈伤组织
转化瞬间表达率的影响
Table 1 Effect of the days for co-culture with
A.tumefaciens on GUS transient expression
in calus of L.perenne
”根据 LSD检验结果,同品种内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共培养时间处理
间差异显著(P间(2 d)处理下不同品种问差异显著(P”Diferent smal leters within the same variety indicate the diference
between the Co-culture time treatments being significant at P< 0.05 levd
according tO ANOvA and LSD test.Different eapital letters among dif—
ferem varieties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erence between varieties under the
2d Co-euhure treatment,at P< D_O1 level according to ANOVA and
I—sD test.The鼯me as follows.
3 结果与分析
3.1共培养时间对多年生黑麦草瞬间表达率的影响
多年生黑麦草与农杆 菌分别共培养 1、2、3、4 d
后的瞬间转化频率见表 1。转化受体与农杆菌共培
养 1 d后的表达率较低;共培养 2 d后表达率明显提
高;经 3 d共培养后,瞬间表达率出现轻微的降低;继
续延长共培养时间,即受体材料与农杆菌共培养 4 d
或4 d以上,由于细菌生长过度抑制了植物细胞的
生长,使得转化受体的瞬间表达率出现下降。以最
高值计,多年生黑麦草的和平、百宝和旋风品种的
GUS基因转化率依次为 45.45 、25 和 36.96 ,
均出现在共培养 2 d的处理;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
表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共培养 2d的处理所得结果
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且品种和平的转化率极显著高
于其他品种 。
3.2 AS对多年生黑麦草转化率的影响
在转化农杆菌菌液和共培养过程中添加 100
tmol/L乙酰丁香酮(AS)对多年生黑麦草愈伤转化
率的影响如表 2所示。添加 AS大大提高了多年生
黑麦草各品种转化受体的转化频率,GUS在旋风的
瞬间表达率显著增加了 61.3 ;在和平则显著增加
了 40.3 ;在百宝只增加了 18.8 ,差异不显著。
表 2 乙酰丁香酮(AS)对 GUS基因瞬间表达率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acetosyringone(AS)on efficiency of
GUS transient expression in calus of L.perenne
3.3不同侵染处理方法对多年生黑麦草转化率的影响
不同侵染处理方法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如表 3所
示。和平和百宝两个品种在采用铺滤纸滴加法的情
况下,其 GUS瞬间表达率均高于采用浸泡法的结果,
和平和百宝 GUS阳性瞬间表达率分别显著增加了
37.88 和 2O.25 。
3.4干燥处理对多年生黑麦草转化率的影响
经干燥处理和未干燥处理的黑麦草转化受体的
GUS瞬间表达率如表 4所示 。两种处理后 GUS瞬
间表达率的差异很明显,旋风品种的 GUS瞬间表达
率从未干燥的 27.08 提高到经吹干的 36.96 ,增
加了36.48 ;和平则从 28.95 提高到 45.45 ,增
加了57.17 。经过吹干处理的转化受体经过2~4 d
共培养后没有观察到农杆菌的生长,而没有经过干燥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4 ’ 广 西 植 物 27卷
表 4 预培养、干燥处理对黑麦草转化 GUS基因瞬间表达率的影响
Table 4 Effect of preculture and dryness on efficiency of transient expression of GUS in calus of L.perenne
转化愈伤数 No.of transformation calus
瞬间表达愈伤数 No.of transient expression calus
瞬间转化率 Transient expression rate(%)
增加率 Increment( )
48 46 46 39 38 33 33 34
13 17 17 8 11 15 12 6
27.08 b 36.96 a 36.96 a 20.51 b 28.95 b 45.45 a 36.36 a 17.65 b
36.48 78.45 57.17 106.00
表 5 农杆菌菌液浓度和光照培养条件对黑麦草(和平)转化GUS基因瞬间表达率的影响
Table 5 Effect of concentration of A.tumefaciens solution and light period on
efficiency of GUS transient expression in callus of L.perenne var.peace
项目Items
农杆菌菌液浓度(OD值)OD Concentration 共培养光条件 Light condition
0.5 0.8 1.0 1_5 黑暗 Dark 光照 Light
的愈伤在 2 d共培养后便长出了农杆菌。
3.5预培养对多年生黑麦草转化率的影响
农杆菌浸染前对经过长时间培养的愈伤组织进
行 10 d预培养,可以明显地改善愈伤的转化状态,提
高转化率(表 4)。预培养后多年生黑麦草旋风和和
平的GUS瞬间表达率要比没有经过预培养的增加
78.45 和 106 。
3.6农杆菌菌液浓度对多年生黑麦草愈伤转化率的
影响
用不同浓度(0130.5、ODO.8、OD1.0和 oD1.5)
的农杆菌转化品种和平的 GUS瞬间表达率如表 5所
示。农杆菌菌液浓度在 OI30.5和OD0.8时 GUS瞬
间转化率最高,且差异不显著,都在 4O 左右;OD1.0
时的瞬间转化率有所下降,为 31.71 ,而 oD1.5时
GUS瞬间表达率明显降低到 12.45 ,均显著低于
oD0.5~O.8处理。因此,农杆菌菌液浓度应以不超
过 OD0.8为宜。
3.7共培养时不同光照条件对黑麦草转化频率的影响
全黑暗条件和 12 h光照/12 h黑暗培养条件下
共培养和平转化体后的检测结果见表 5。全黑暗培
养下愈伤组织的转化频率显著高于 12 h光照/12 h
黑暗培养条件下的,显示在黑暗条件下农杆菌对植
物受体的浸染更容易些。
4 讨论
4.1基因型对转化效率的影响
影响农杆菌转化禾本科植物的因素有很多,包
括转化材料的基因型(品种)、外植体种类、农杆菌菌
株和质粒载体、培养基组分、共培养时间、浸染方式、
菌液浓度、转化前预培养等等,凡是影响农杆菌 Vir
基因活化和愈伤组织生长和再生的因素都可能影响
到多年生黑麦草的成功转化(黄霞等,2002)。
翟文学等(2000)认为,转化效率的差异反应了
受体品种遗传背景的不同,例如在水稻各品种间,籼
稻的转化效率明显低于梗稻。但以往在这一方面的
研究是 比较欠缺的。品种的差异性与细胞的生理状
态有关,具体说来与细胞受体的生理反应(如小分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期 张振霞等:农杆菌介导 GUS基因对多年生黑麦草转化的研究 125
信号物质的分泌)、细胞内源激素水平(影响细胞的
生长、分化)、细胞壁的结构(影响细菌吸附)等有关
(Rashid等 ,1996)。本研究 中不同多年生黑麦草 品
种对农杆菌转化的响应在效率上有明显的差异,在
相同条件下获得的不同品种的转化率范围为 25
~ 45 ,表明多年生黑麦草遗传转化所用材料的选
择对于提高转化效率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在进行转
化时有必要对受体材料进行考虑和选择。与此同
时,不同品种所适用的愈伤组织培养基成分也应有
所不同,因此,应该通过筛选研究作出适当的调整。
4.2 AS对多年生黑麦草转化效率的影响
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不是农杆菌的天然寄主,
主要原因是由于其不能积累足够的酚类物质,从而
难以激活农杆菌的侵染能力 ,因此通过添加酚类诱
导物可以促进农杆菌的转化效率(Vain等,1993;
Hiei等,1994),其中 AS已被证明是诱导效果最好
的酚类化合物(Moore等,1992)。尽管这种诱导作
用并不是农杆菌介导转化所必需的,但可提高转化
效率(王力等,1999)。例如,在水稻转化中添加 100
t~mol/L的 AS可大 大提 高转化 效率 (Hiei等,
1994)。然而也有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某些植物 ,如
草莓、芹菜等的转化,AS的使用则是无效甚至有害
的(James等,1990)。在本研究不添加 AS的情况
下 ,多年生黑 麦草 的 GUS瞬间转 化率 只有 2O~
3O ,说明多年生黑麦草对农杆菌转化体系的敏感
性不是很强。在农杆菌浸染液和共培养基中加入了
100/lmol/L AS后 ,多年生黑麦草的 GUS瞬间转化
率最高提高了61 9/6,证明了多年生黑麦草可以通过
AS提高农杆菌的侵染能力。
4.3共培养时间对多年生黑麦草农杆菌转化体系转
化效率的影响
农杆菌和外植体的共培养在整个转化过程中是
非常重要的环节,T-DNA的转移及整合都在共培
养时间内完成。很多实验表明农杆菌细胞的生长状
态和菌液的浓度是转化成功的关键因素(Hiei等,
1997),当浓度过低时,不利于基因的转入,但如果菌
液浓度过高,菌体本身易相互聚结,从而影响其在外
植体上的附着,同时还可能引起以下问题:一是共培
养后农杆菌不能被有效抑制;二是筛选培养基中加
入的抑制农杆菌的抗生素的量要大大增加,不仅提
高了实验成本,而且控菌效果也不会太好。共培养时
间对转化率有很大影响,不同物种、外植体种类,最佳
共培养时间是有差异的(农友业等,2005)。在多年生
黑麦草愈伤组织与农杆菌的共培养中,2 d培养时间
和相对较低的菌液浓度看来是比较有利的。
4.4影响多年生黑麦草农杆菌转化体系的转化效率
的其他因素
本研究结果还表明,预培养、培养温度、光周期
等也影响多年生黑麦草的农杆菌转化效率,这与以
往许多研究结果是相吻合的。例如,对于预培养和
高渗培养,黄益洪等(2003)认为预培养 1O~15 d的
水稻幼胚愈伤组织具有较高的瞬间表达率和再生能
力。另外,添加 30mg/L甘露醇的高渗处理还可以
使细胞失水形成内高外低的渗透压梯度,有利于植
物细胞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其周围的农杆菌,对转化
有利(黄霞等,2002)。
在干燥处理方面,周玲艳等(2003)在农杆菌转
化水稻的研究中,对干燥处理和非干燥处理后的抗
性愈伤组织获得率进行了对比。经干燥处理后,抗
性愈伤组织转化平均获得率为 4.13 ,而不经干燥
处理,抗性愈伤组织获得率仅为 0.18 oA,结果表明
干燥处理不仅可以有效杀死农杆菌,而且可以改善
愈伤组织状态,提高转化率(田文忠等,1994)。可
见,影响多年生黑麦草农杆菌转化效率的许多因素
具有与农杆菌转化水稻时相似的作用效应。
不同侵染处理方法对黑麦草转化率的影响中,
铺滤纸滴加法获得的 GUS瞬时表达率明显要高于
采用浸泡法,可能是浸泡法转化植物受体时要经过
摇床振荡、清洗、干燥等过程,这会对受体细胞造成
一 定的损伤,而铺滤纸滴加法则不需要这些过程,避
免了这些操作对转化受体的伤害。
5 结论
本研究 中,用农杆 菌 LBA4404/pCAMBIA1301
转化多年生黑麦草的和平、百宝和旋风品种,检测
GUS的瞬间表达 ,以优化多年生黑麦草的农杆菌转
化体系。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以 2 d作为最佳共
培养时间,滤纸滴加法比浸泡法更优,黑暗条件下的
转化率要比经过 12 h光照/12 h黑暗培养条件下的
高;农杆菌菌液的013600以0.5之间为宜;转化后对
愈伤的干燥处理有利于改善愈伤状态,提高转化率,
降低农杆菌污染程度;预培养 10 d左右的胚性愈伤
组织是较好的转化受体;100/lmol/L乙酰丁香酮的
施加有利于提高植物的瞬间表达率。优化条件下获
得的多年生黑麦草和平、百宝和旋风品种最高 GUS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26 广 西 植 物 27卷
瞬间转化表达率依次为45.45 、25 和36.96 。
参考文献:
罔新甫.2003.转基 因植物[M].北京:科学出版社 :512—515
翟文学 ,李晓兵,田文忠,等.2000.由农杆菌介导将 白叶枯病抗
性基因 Xa21转入我国的 5个水稻品种[J].中国科学(c辑),
30(2):2OO一206
Dalton SJ,Bettany AJE,Timmis E,eta1.1999.Co-transformed,
diploid Lolium perenne,L.multiflorum and L.temulenrum
plants produced by micropr0jectile bombardment[J].Plant
CP Rep.18:721— 726
Devereaux A. 2002. Transformation and over expression of a
MnSOD gene in perennial ryegrass[J].Plant Cell Tiss Org,
95:111— 116
Hiei Y,Komari T,Kubo T.1997.Transform ation of rice media—
ted byAgrobacteriumtumefaciens[J].PlantMol Biol,35:205
— 218
Hiei Y,Ohta S,Komari T,et a1.1994.Efficient transformation
of rice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the
boundaries of the T-DNA[J].Plant,6(2):271-282
Huang x(黄霞),Huang XL(黄学林 ),Li Z(李哲).2002.Fac—
tors affecting the early phase of Agrobacterium-mediated ge—
netic transformation of banana(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基
因转化早期的主要 因素)EJ].Acta Sci Nat Univ Sun-yatseni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41(5):68—72
HuangYH(黄益洪),Zhou MP(周 淼平),Ye XG(叶兴 国).2003.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genic wheat media ted by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农杆菌介导法获得小麦转基因植株
的研究)[J].Acta Agron Sin(作物学报),28(4):510-515
James DJ,Uratsu S,Cheng J,et a1.1993.Acetosyringone and
osmoprotectants like betaine or proline synergistically enhance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apple[J].Plant
CP Rep,12:559— 563
Jefferson RA.1987.Assaying chime rice genes in plants:The
GUS gene fusion system plant[J].Mol Biol Rep,5 l 387-405
Moore GA,Jacono CC,Neidigh JI , a1.1992.Agrobacterium-
mediated transformation of citrus stem segments and regenera—
tion of transgenic plant[J].PlantCell Rep,11:238-242
Nong YY(农友业),He YQ(何勇强),Qin Y(覃燕),et a1.2005.
Study of influence factors on transformation of maize embryogenic
callus by Agrobacterium(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愈伤组织遗传转
化因素的研究)[J].Guihaia(广西植物),25(2):142—144
Rashid H .Yokoi S,Toriyama K,et a1. 1996.Transgenic plant
production mediated by Agrobacterium in indica rice[J].Plant
C Rep,15:727— 730
Tian WZ(田文忠),Iann R,Elunialai S,et a1.1994.Factors in-
fluencing the plant regeneration frequency in indica rice callus
cultures(提高籼稻愈伤组织再生频率的研究)EJ].Acta Genet
Sin(遗传学报),21(3):215—18
Vain P,Michael D,John J.1993.0smotic treatment enhances
particle bombardment mediated transient and stable transfoi-
mation of maize[J].Plant Cell Rep,12:84-88
Wang I (王力),Zhang YS(张 云孙),Chen Q(陈屹).1999.
Study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frequency of Agrobacteri—
urn-mediated transformation in rice(Oryza sativa I .)(影响根
癌农杆菌转化水稻频率的因素研究)EJ].J Yunnan Univ(云
南大学学报),21(2):116—119
Zhou LY(周玲艳),Jiang DG(姜大刚),Wu H(吴豪).2003.Op-
timization of the conditions of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
formation in Oryza sativa(农杆菌介 导水稻转化条件的优化)
EJ].J South China Agric Univ(Nat Sci Edi)(华南农业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4(3):43—45
(上接第 61页 Continue from page 61)
[M]//Woody Plant Communities,vo1.Ⅵ.New York:Aca—
demic Press Inc:582
Leitsch J,Schnetger B,Critchley C,et a1. 1994.Two mecha—
nisms of recovery from photoinhibition in vivo:reactivation of
photosystem I related and unrelated to DI-protein turnover
EJ].Planta,194:15-21
Li YB(李阳兵),Tan Q(谭秋),Wang SJ(王世杰 ).2005.Cur-
rent status,problems analysis and basic frameword of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research(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现状、问题分
析与基本构架)EJ].Sci Soil Water Consefu(中国水土保持科
学 ),3(3):27—34
Long SP,Humphries S,Falkowski PG. 1994.Photoinh.bition of
photosynthesis in natureEJ].Ann Rev Plant Physiol,45:633
— — 662
Somersalo S,Krause GH.1989.Photoinh.bition at chilling tem—
perature:uorescence characteristics of unhardened and cold—ac—
climated spinach leavesEJ].Planta,177:409-416
Sparks J P,Black RA.1999.Regulation of water loss in populations
of Populus trichocarpa:the role of stomatal control in preventing
xylem cavitation[J].Tree Physiol,19(7):453-459
Takahiro E,Toshinori O ,Masasyuki T,et a1.2002.Estimation
of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based on in—situ hyperspectral data
[J].Agric Fore Methodol,41:564-570
Tenhunen JD,Pearcy RW ,Lange OI .1987.Diurnal variations in
leaf conductance and gas exchange in natural en、,ironments
[M]//Zeiger F,Farquhar GD,Cowan IR(eds).Stomatal
Function.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323— 351
Tyree MT,Sperry JS.1989.Vulnerability of xylem to cavitation
and embolism[J].Ann Rev Plant Physiol,40 1 19—38
Valladares F,Pearcy R. 2002. Drought can be more critical in
the shade than in the sun:a field study of carbon gain and pho-
toinhibition in a Californian shrub during a dry El Nino year
[J].Plant Cell Environ,25:749—759
Walker I 1989.Automated measurement of lear photosynthetic 02
evolution as a function of photon flux density[M].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London B,323:313—326
W11itehead n 1998.Regulation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transpi—
ration in forest canopies[J].Tree Physiol,18:633-644
Xiang WS(向悟生),Li XK(李先 琨),Lu SH(吕仕洪),et a1.
2004.The daily dynamics pf primary microclimatic factors in
the different successional of karst vegetation in Guangxi(广 西
岩溶植被演替过程中主要小气候 因子 日变化特征)EJ].[col
Sci(生态科学),23(1):25—31
Xu DQ(许大全).1997.Some problems in stomataIlimitation analy-
sis of photosynthems(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J].
Plant Physiol Commun(植物生理学通讯),4l241-24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