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小麦族四个属模式种的醇溶蛋白分析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21(3):239— 242 2001年 8月
小麦族四个属模式种的醇溶蛋白分析
杨瑞武 ,周永红 ,郑有良 ,胡 超
(1 四川农业大学基础部.四川雅安 625014;2 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四川都江堰 611 830)
摘 要:利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小麦旗披碱草属、鹅观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 4个属的模
式种进行了醇溶蛋白电泳分析,结果表明;(1)4个模式种具有明显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蛀,其种间醇溶蛋白多
态 性高达 92.3 ;(2)Elymus sibiricus和 Hystrix patuta具有相似的醇溶蛋 白带型 ,而 RoegneHa caucasica和
Kengyilia gob&ota的带型基本相似,其醇溶蛋白图谱能够反映一定的系统关系;(3)不同收集地的 E.s~iHcus材
料间也存在明显的醇溶蛋白遗传差异,新疆的 E.s~irwus具有较丰富的醇溶蛋白带纹 ,而甘肃的 E.s~iHcus的
醇溶蛋白带纹较步。
关键词:小麦族;披碱草属;鹅现草属;猬草属;忡彬草属;模式种;醇溶蛋白
中国分类号:Q9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3142(2001)03—0239—04
Gl iadin anal ysis of type species of four
genera in Triticeae
YANG Rui—wu .ZHOU Yong—hong ,ZHENG You—liang ,HU Chao
(1.Department of Basic Sg~e~es,Sichuan Agricultural Utd~rslty·Yaan 625014,China;
2 TrltlceaeResearchi州 甜 .s 猢 Agric-MturalU施盯s t Duj~angyan 611830 China)
Abstract.The gliadin patterns of type species of f0u genera in Triticeae were analyzed by using acid polyacrylamide
ge1 electrophoresis(APAGE).The results show as folows:(1)All the four type species have significant gliadln
ploymorphism .among which gliadin ploymorph[sm amounts to 92.3 }(2)Elymus sibiricus and H ystrix patula
Roegneria caucasica and Kengyilia gobicola have similar patterns respectively,and their gliadin maps indicates affini—
ty betweenthem to a certain degree;(3)There exists distinct differencein gliadin amongthe different accessionsin
E.sibiricus.In this paper,E.sibiricus from Xinjiang is rich in gliadin patternstwhile that from Gansu is poor in
gliadin patterns.
Key words:Triticeae;E J,r ;Roegneria;tlystrir;Kengyil~ ;type species;gliadin
在现代麦类作物育种中,小麦族近缘野生种已成
为改良麦类作物抗病、抗虫、抗逆、籽粒品质等的重要
基因资源。作为丰富麦类作物遗传多样性的基因资源
库,小麦族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
景。小麦族模式种是借以建立小麦族各属的模式植
物,对模式种的研究,不仅能更好地认识小麦族属问
系统学关系,也能为利用小麦族资源进行麦类作物育
种积累资料。
麦醇溶蛋白是麦类植物种子胚乳中的主要贮藏
蛋白,在成熟种子中,醇溶蛋白约占总蛋白含量的
40 。醇溶蛋白在结构上为单亚基,经过酸性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 (acid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一
收稿日期:2000—04—25
tiE~N:f:杨瑞武(1969一).男,重庆垫江^ .硕士,讲师,从事植物学教学和小麦蘸生物系统学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40 广 西 植 物 21卷
resis,简称 APAGE)后 ,其电泳谱带按其分子量的大
小和迁移率的不同,分为a 、 四个区。醇溶蛋白
在小麦品种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电泳图谱的带纹多
少及组合方式完全受基因型控制,几乎不受环境的影
响,因而被称为品种的指纹(finger print)“ 。近年来,
醇溶蛋白电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品种鉴定“ 、种子
纯度检验。 、品种间遗传差异分析“ 等方面。醇溶蛋
自在麦类近缘属植物的种同、种内不同来源材料间也
存在着明显差异,醇溶蛋白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技术已成为种质资源遗传分析的有效手段,可应用于
种质资源鉴定,也可用于研究某些小麦近缘种属的起
源和演化。 。
本文采用 APAGE技术对小麦族披碱草属(Ely—
t~lI .)、鹅观 草属 (Roegneria C.Koch)、猬草属 (Hystrix Moench)和 仲彬 草属 (Kengyilia Yen et Yang)4个属的模式种的醇溶蛋白进行分析,旨在分 析它们的种间及种内不同来源材料间的醇溶蛋白遗 传多样性,为探讨小麦族植物的种问(内)、属问关系 以及利用小麦族资源进行麦类作物育种提供醇溶蛋 白方面的资料。 1 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小麦族 4个多年生属的模式种,其中 披碱草属的模式种(Elymus 5妇恼“5)5份;仲彬草属 的模式种(Kengyilia gobicola)2份;鹅观草属的模式 种(Rc,egneria caucasica)和猬草属的模式种(Hystrlz patula)各 1份 醇溶蛋白标准材料为中国春(71.deS- Hvum L.CV.Chinese Spring)。所有供试材料见表 1。 1.2方法 本实验采用 IsTA(1986)颁布的酸性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acid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简 称 APAGE)(pH3.1)标准程序(稍加改进)电泳分析 醇溶蛋白“ 电泳仪器为北京六一仪器厂的DYYⅡ一 28B型电泳槽 1.2.1样品提取 每份材料取 1O粒种子称重,用钳 夹碎后放人 1.5 mI 离心管中,按 1 mg加 5 的比 例加入样品提取液(25 2一氯乙醇、0.05 甲基绿), 振荡器上振荡混匀,室温浸提过夜。使用前 lO 000 r/ min离心 10 rain 取上清液点样。 表 1 实验所用材料 Table 1 Experimental mater[Ms in this study 1.2.2 APAGE 采用连续分离系统。取 4OmI 凝胶 溶液(丙烯酰胺 lO ,N—N甲叉双丙烯酰胺 0.4 , 尿素 6 ,抗坏血酸 0.1 ,硫酸亚铁 0.004 ),按 照 1 mI :1 I 的 比例 加 人 1O 过硫 酸 胺 和 TEMED,迅速摇匀,灌胶,插好样品梳,让其在 j~10 min内完全聚合。小心拔出样品梳,用电极缓冲液(每 l 000 mI 含冰醋酸 4 mI ,甘氨酸 0.4 z)冲洗加样 孔。每个样品上样量为 1O I 。在电极缓冲液中,恒压 500 V恒温 10~15℃,电泳时间为甲基绿前沿指示 剂迁移至板底所需时间的3倍。每块凝胶吸取 1 考 马斯亮蓝 R25o 5 mI ,再加 1O 三氯乙酸 200 mL染 色过夜。7 醋酸中保存,统计,拍照。 2 结果与分析 以中国春作为醇溶蛋白标准,所有材料在同一条 件下进行电泳,结果如图 1所示。 2.1种间醇溶蛋白多态性分析 披碱草属、鹅观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 4个属 的模式种具有明显的醇溶蛋白多样性,9份材料共产 生 39条迁移率不同的醇溶蛋白带纹,每个材料可分 离出7~18条带纹,其中仅 1条(2.56 )带纹为9个 材 料的共 同带,此共同带位于 区(图 1),38条 (97.44 )为多态性带。不计同种的不同居群问的差 异,也仅有 9条(7.69 )带驶为4个模式种所共有,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期 杨瑞武等:小麦族四个属模式种的醇溶蛋白分析 241 O 1 2 3 4 5 6 7 8 9 图 L 小麦族 t个模式种的醇溶蛋白APAGE电泳图谱 Fig.1 Patterns of gl[adins of type species of four genera in Trittceae after APAGE (材抖编号见表 1 The materials order as in the ordeltisted in Table 1) 这 3条共 同带分别位于 S区和 区,其中 口区有 2 条, 区1条(图 1),36条(92.31 )为 4个模式种的 种问醇溶蛋白多态性带。表明小麦族模式种的种问醇 溶蛋白多态性高,其醇溶蛋白遗传差异较大。 2.2种内醇溶蛋白多态性分析 2份同来自新疆的K.·gobicola的醇溶蛋白差异 较小,在 2份 K. 曲 n共产生的21条迁移率不同 的醇溶蛋白带纹中,有 1 4条(66.67 )共同带,仅 7 条(33、33 )为多态性带。5份来源不同的E、sibiricus 共产生 27条迁移率不同的醇溶蛋白带纹,每份 E. sibirkus可分离出7~14条带纹,在 27条迁移率不同 的带纹中,有 24条(88.89 )为 5份 E.sibiricus的多 态性带。从带纹的多少来看,E.sibiricus的带纹多少 与材料来源地点有关,本研究的 5份 E.sibiricus的醇 溶蛋白电泳结果表明,来源于新疆的材料比来源于四 川、甘肃的材料的带纹多。可见小麦族模式种的种内 不同收集地材料间也存在明显的醇溶蛋白遗传差异。 2.3种间和种内的醇溶蛋白带型差异 比较 不同物种的醇溶蛋白带型差异较大,同一物种的 不同来源材料具有基本相似的醇溶蛋白带型,表明小 麦族植物的醇溶蛋白差异和形态差异一样,也是种问 差异大于种内差异。4个模式种的醇溶蛋白电泳图谱 带型明显可以分为 2类:(1)E.sibiricus和 H.patula 的醇溶蛋白带纹较少,主要分布于 a、13、m区,在 区 几乎没有带纹分布;(2)R.caucaslca和 K.gobicota的 醇溶蛋白带纹较多,4个区域均有带纹分布。 2份 K.gob&og.a和 5份 E.s/birgua虽然具有各 自物种基本相似的醇溶蛋白带型,但种内不同来源材 料的醇溶蛋白带型也有明显的区别,不存在完全一致 的醇溶蛋白图谱。 9份材料的醇溶蛋白图谱均能很好地区分,说明 醇溶蛋白图谱可以用于区分和鉴定小麦族植物的种 间及种内不同来源材料。 3 讨 论 小麦族披碱草属、鹅观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 4个属模式种的种问及种内不同来源间具有较高的 醇溶蛋白多态性,其种间及种内的醇溶蛋白图谱差异 明显,并且种间差异大于种内差异,这与形态学差异 是一致的。从醇溶蛋白图谱的带型来看 ,同为StH染 色体组的 E.slbh.kus和 H.patula具有基本相似的 醇溶蛋白带型,具有 StY染色体组的 R.caucasica和 具有 StYP染色体组的K.gobicola具有相似的带型, 这与细胞学的结果相符台。由于H.patula的染色体 组为 StH,Dewey(1983)把以H.patula为模式种建 立的猬草属 Hystriz处理为披碱草属 Elyrnus :,而 Ⅳ fr 具有颖强烈退化甚至缺失的显著特点,许多 分类学家认为HystHx应该独立成属 。E.sibiricus 和 H.patula具有基本相似的醇溶蛋白带型,但也存 在明显的差异,表明 Hystrix与 Elymus之间具有较 近的亲缘关系。以K.gobicola为模式种建立的仲彬 草属 Kengyd~,含 StYP染色体组,其形态介于鹅观 草属 RoegneHa和冰草属 Agropyro~之间“ “ 。与以 梭 罗草 R.thoroldiana(0liv.)Keng为模式建立 的 Roegneria Sect、Paragropyron Keng具有类 同的特 征。”。I ove(1 984)、Jensen(1 990,1996)将该组植物放 入 Elymus中 ,Yang et a1.(1 992)则把它们组合 到Kengyila中。”。从其模式种的醇溶蛋白图谱来看, Kengyilia与RoegneHa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 Elymus 的亲缘关系较远。 E、sibiricus作为 Elymus的模式种,是一种优良 的牧草,还对麦类作物的赤霉病和白粉病具有高抗的 特性” 。K.gobicola生长于沙漠戈壁环境中,具有 极强的抗旱能力。 。这些优良性状对麦类作物育种 广● ● .广y.广RI一 广● Q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42 广 西 植 物 21卷 是十分有利的,它们是麦类作物遗传多样性的宝贵基 因资源。本研究发现,E.s~,/r/cus具有丰富的醇溶蛋 白遗传多样性,不同收集地材料的醇溶蛋白表现出较 大的差异。从本研究的 5份材料来看,新疆的 E. sibiricus具有较丰富的醇溶蛋白带纹,四J1l的次之,甘 肃的E.sibir~us的醇溶蛋白带纹最少。由于本研究的 E.sibiricus仅涉及 5份材料,有关 E.sibiricus的种内 醇溶蛋白遗传变异尚需收集更多的材料进行探人研 究。 醇溶蛋白是种子发育特定时期的基因产物,其组 成由遗传决定,几乎不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因此,醇溶 蛋白组分上的差异可以反映出基因组的差异。张学勇 等(1 995)、兰秀锦等(1 999)先后采用 APAGE方法分 析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节节麦的醇溶蛋白遗传 多样性,结果表明麦醇溶蛋白的 APAGE技术可以作 为麦类植物资源鉴定的有效手段 ,也可以用来研究一 些物种的起源和演化“。 ”。虽然本研究所用的材料有 限,但其醇溶蛋白电溶结果表明,小麦族披碱草属、鹅 观草属、猬草属和仲彬草属 4个属的模式种的种间及 种内不同收集地材料问的醇溶蛋白图谱存在明显差 异,由醇溶蛋白图谱所反映的种间关系与形态学及细 胞学的结果相一致。所以,醇溶蛋白图谱差异可以作 为评价小麦族植物种间、种内遗传差异及亲缘关系的 一 项指标而在小麦族植物的生物系统学关系研究和 麦类作物育种中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 Draper S R.ISTA variety committee report of the working group for biochemical tests for eultivar idemifi- cation 1983—1986[J].Seed Sci.&Technol,1987,15: 431— 434 [2]颜启传 ,黄亚军 ,镶 嫒.试用 1STA推荐的种子醇溶 蛋白电泳方法鉴定大麦和小麦品种[J].作物学报, 1992,18(1):61- 68. E33 Pogna N E,Borghi B,Melini F tel a1.Eleetrophoresis of gliadins for estimating the genetic purity in bread wheat seed production[J].Genet Agr.,1986,40(2):201— 212. C43 CoxT S.LookhartG L,Walker DE,el at.Genetic rela- tionships among hard red winter wheat cu[tivars as eval uated by pedigree analysis and gtiad[n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tic patterns[J] Crop Sci,1985,25: 1058— 1063. [5)张学勇.扬欣明,聋玉琛.醇溶蛋白屯泳在小麦种质资 源遗 传分 析中 的应用 LJ].中国农业科 学 .1995,28 (4):25— 32. [6]Cooke R J.The c[assifcation of wheat cuhivafs using a standard reference eleetrophoresis method LJ].Nat A. gric Bot,1987,17:273— 281. (73 Dewey D R.Historical and current taxonomic perspe. fives of Agropyron,Elymus,and related genera[J_. Crop Sci.,1983,23:637- 642. (83郭率兆.中国植物志(第 9卷 3分册)D ].北京:科学 出版社,1987. C93 Baden C,Frederiksen S,Seherg O.A taxonomic revisiOn Of the genus Hystrix(Triticeae,Poaceae)EJ3.Nord J B优,1997,I7:449- 467. [103 Moench C.Method us Plantas Hort[Botanici et Agri Marburgens[s A Staminum Situ Describendi[M] Marghurgi Cattoyum ,1 794. [1 1]Sakamoto S.Patterns of phy/ogenet/c differentiat/on in the tribe Tritieeae[J].Seiken Ziho,1973,24:11—31. [12]颜 济 ,杨俊良.耿氏草属 Kengyilia,中国禾本科小麦 族~新属EJ3.四Ji】农业大学学报,1990,8(1):75— 76. C133 Yang 3 l, Yen C。Baum B R.Kengyilia:Synopsis and Key to species口].Hereditas,1992,116:25—28. [1 YenCtYang J1 .Kengyiliagobicola,a newtaxonfrom west China[J3 Can J Bot,1990,68:1894-1897. [153耿 礼.中国高等植物图说——禾本科[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59,342-446. [163 Jensen K B.Cyto[ogy and taxonomy of El2mms ke~gi. E.gramhglumis,E alatavicus and E batalinii(Trlt- l~eae:Poaceae)[力.Genuine,1990,33:668-673. [17]Jensen K B.Genuine analysis of Eurasian Elymus thoroldian,E. lelantherNand E. kokonrz~icus(Tfit—
iceae:Poaceae)口].Inter J Plant Sci.,1996,157:
136— 141.
[]8]Love A,Conspectus of the Triticeae_J]J Feddes Re-
port,1984,95:42j一 521
[19]李隆业,杨家秀.小麦野生近缘植物抗白粉性和抗锈
性研究_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14(6):496~
499
C903 Wan Y F,Yen C,Yang J l ,el a1.The diversity of re-
Sources resistance tO scab in Trifceae(Poaceae)[J].
W heal h1 rmation Sewvice,1997,84:7— 12.
01]兰秀锦.魏育明,王志容,等 中国节节麦与中东节节
麦的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口].四川农业大
学学报 ,1999,17(3) 245—24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鄂ICP备06018747号 Copyright @ 2017
  植物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23198511@qq.com
回顶部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