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广西薯蓣科植物分类研究



全 文 :广西薯蓣科植物分类研究*
韦发南 邹贤桂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 国 科 学 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桂林 541006)
摘 要 薯蓣科我国仅有薯蓣一属 , 约 50种 , 主产西南部至东南部及南部 , 西北及北部较少 。广
西的本属植物含 27种以上 , 占全国总种数的一半强。种类虽然不算多 , 但经济价值大 , 有的种类
块茎或根状茎作蔬食 , 有健脾胃 、益肺 、肾等功能 , 如大薯 、甜薯、淮山和各种野生淮山等便是;
有的种类含薯蓣皂甙和薯蓣毒皂甙 , 是制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一定的地位 ,
历来为世人所关注 。本文是广西单子叶植物志薯蓣科分类研究结果 , 报道 22个种和 2个变种 , 除
了有分种检索表外 , 还有分种简述 , 以便利用 。
关键词 分类研究;薯蓣科 (薯蓣属);广西
1997-11-10收稿
第一作者简介:韦发南 , 男 , 1941年生 , 研究员 , 从事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国家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A classification study of Dioscoreaceae
(Dioscorea Linn.)family from Guangxi
Wei Fanan Zou Xiangui
(Guangxi Insti tute of Botany , Guangxi Zhuangz u Autonomous Region and Academia Sinica , Guilin 541006)
Abstract The genus Dioscorea Linn.has more than 27 species in Guangx i , making up over 50% of the
to tal species of the country.This paper is an outcome of the classification study on the genus in the region ,
dealing with 22 species and 2 varieties.A key to the species an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each species are g iven.
Three taxa , Dioscorea japonica Thunb.var.oldhamii Uline ex R.Knuth , D.lineari -cordata Prain et
Burkill and D.japonica Thunb.var.pilifera C.T .Ting et M .C.Chang , are proposed as synonyms of
D.japonica Thunb.
Key words Classification study;Dioscoreaceae(Dioscorea);Guangxi
一、 广西薯蓣属分种检索表
1.叶为掌状复叶 , 有小叶 3~ 5 (7)片或极少为 3~ 5中裂至全裂。
 2.茎无剌。
  3.茎无毛;根状茎横生 , 长圆柱形 , 不规则分枝;小叶 3~ 5中裂至全裂 ………………………………………………
1.马肠薯蓣 D.sim ulans Prain et Burki ll……………………………………………………………………………………
广西植物 Guihaia 18 (3):213—225 1998 年 8月
  3.茎密或疏被长柔毛;块茎通常为卵圆形 , 不分枝;小叶 3~ 5片 2.毛芋头薯蓣 D.kamaonensis Kunth…………
 2.茎有剌。
  4.小叶 3片 , 顶生的倒卵状圆形 , 少为椭圆形 , 侧生的偏斜 3.白薯莨 D.hispida Dennst………………………… .
  4.小叶 3~ 5片 , 形状与上种不同。
   5.叶柄、 叶背面、 花序及果实均密被淡褐色绒毛 4.七叶薯蓣 D.esquirol ii Prain et Burki ll………………………
   5.叶柄、 叶背面、 花序及果实疏被短柔毛或变无毛;蒴果长圆形 , 长 2~ 2.5cm , 直径 1~ 1.3cm;块茎形状不规
则 , 常为长卵形 , 肉质 5.五叶薯蓣 D.pentaphyl la Linn………………………………………………………… .
1.叶为单叶。
 6.茎、 叶背面及花序被毛 , 至少在幼时明显被毛。
  7.茎及叶柄有短刺 , 叶柄基部的剌较其他部位的刺大;叶阔心形 , 长可达 15 cm , 宽达 17 cm , 先端具短尖头, 基部
深心形 6.甜薯 D.escu lenta(Lour.)Burki ll………………………………………………………………………………………
  7.茎及叶柄无刺。
   8.幼叶背面极密被淡褐色长柔毛。
   9.叶长与宽近相等或长略小于宽 , 长 5~ 8.5cm , 宽 5~ 10.5cm , 卵状心形或阔心形 ………………………………
     7.粘山药 D.hemsleyi Prain et Burki ll…………………………………………………………………………………
   9.叶长大于宽 , 长 6~ 12cm , 宽 4~ 8cm , 三角状心形 8.毡毛薯蓣 D.velut ipes Prain et Burki ll…………………
  8.幼叶背面被疏柔毛。
   10.根状茎横生 , 竹节状 , 断面黄色;蒴果长与宽近相等 , 表面常有白粉。
    11.叶三角状心形或卵状披针形;花药药隔在开花后变宽 , 为花药的 1~ 2倍 , 呈短叉状;蒴果先端略较基部大
      9a.叉蕊薯蓣 D.col lett ii Hook.f…………………………………………………………………………………… .
    11.叶三角状心形;花药药隔较狭 , 在开花后约为花药的 1/ 2;蒴果两端近等宽 …………………………………
      9b.粉背薯蓣 D.col lett ii var.hypoglauca(Palibin)Pei et C.T.Ting……………………………………………
   10.根状茎垂直生长 , 圆柱状 , 断面白色;蒴果长与宽的比例不相等 , 表面无白粉。
    12.茎左旋;叶卵状心形或圆心形 , 长 4.5~ 11cm , 宽 4 ~ 13cm , 先端尾状 , 基部心形 , 背面无毛或有疏柔毛;
蒴果卵形或长圆形 , 长 1.5~ 3cm , 宽 1~ 1.5cm 10.毛胶薯蓣 D.subca lva Prain et Burki ll…………………
    12.茎右旋;叶三角形或长圆状卵形 , 长 5~ 15cm , 宽 4~ 8cm , 先端急尖或渐尖 , 基部通常箭形;蒴果扁圆形 ,
长 1.5~ 2.5cm , 宽 2.5~ 4cm ………………………………………………………………………………………
       22b.毛褐苞薯蓣 D.persimil is var.pubescens C.T.Ting et M.C.Chang……………………………………
 6.茎、 叶背面及花序完全无毛或略被毛。
 13.茎左旋。
  14.叶 3~ 7浅裂至中裂。
  15.根状茎粗壮 , 直径 3~ 6 cm或更粗, 质地疏松 , 干后呈棉絮状 ………………………………………………………
     11.绵萆 D.spongiosa J.Q.Xi , M.Mizuno et W.L.Zhao………………………………………………………
  15.根状茎细而坚硬 , 直径 1~ 3.5cm , 干后粉质;雄花长 4~ 5 cm ……………………………………………………
     12.福州薯蓣 D.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nuth……………………………………………………………………
  14.叶全缘。
   16.块茎卵圆形或梨形 , 直径 4 ~ 10 cm , 浮于地面 , 很少分枝;叶阔卵圆状心形 , 长 10~ 20 cm , 宽 5~ 19 cm;
在叶腋内有多数紫褐色珠芽 13.黄独 D.bulbi fera Linn………………………………………………………… .
214 广 西 植 物 18卷  
 16.根状茎横生 , 直径通常在 5cm以下 , 埋于土内 , 分枝;在叶腋内未见有绿芽…………………………………………
   1.马肠薯蓣 D.sim ulans Prain et Burki ll…………………………………………………………………………………… .
  17.茎较细 , 直径约 3~ 4 mm , 花被为紫色。
  17.茎较粗 , 直径 3~ 4 mm , 花被不为紫色。
   18.根状茎表面棕黑色 , 干后变硬;叶两面无毛 , 脉不多于 9条 14.山葛薯 D.chingii Prain et Burki ll…………
   18.根状茎表面枯黄色至棕黑色 , 干后松软;叶两面被短柔毛 , 脉 9~ 11条 …………………………………………
      11.绵萆 D.spongiosa J.Q.Xi , M.Mizuno et W.L.Zhao……………………………………………………
 13.茎右旋。
   19.茎具 4狭翅;块茎形状多变 , 球形至圆柱形 , 外皮褐色、 灰黄色至紫色;茎下部的叶互生 , 中部以上对生 , 卵
形 , 长 7~ 15 (20)cm , 宽 5~ 13 cm , 无毛;叶柄生时绿色或紫色 15.参薯 D.alata Linn…………………… .
   19.茎无翅。
    20.茎基部或下部具刺。
     21.叶革质 , 背面有白粉 , 基出脉 3~ 7条;茎多年生 , 粗壮 , 木质;块茎浮于地面 , 形状多变 , 但不为圆柱
形 , 外皮黑褐色 , 断面黄红色 16.薯莨 D.cirrhosa Lour…………………………………………………… .
     21.叶纸质 , 背面无白粉 , 基出脉 5~ 9条;一年生草质藤本;块茎垂直生长或斜生 , 长圆柱形 , 外皮颜色与
上不同 , 断面白色或米黄色。
      22.块茎外皮不脱落;叶通常阔披针形、 长圆状卵形或椭圆状卵形 , 基部变异大 , 近截形、 圆形、 心形至
箭形 17.山薯 D.ford ii Prain et Burki ll………………………………………………………………………
      22.块茎外皮脱落;叶常为卵形 , 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 , 基部多为心形至圆形 ………………………………
         18.光叶山薯 D.glabra Roxb……………………………………………………………………………… .
    20.茎完全无刺。
     23.叶基部圆形 , 先端凸尖 , 少为渐尖;叶纸质, 近于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 , 长 4~ 8 cm , 宽 1~ 4 cm , 基
脉 3~ 5条;蒴果扁圆形 , 长约 1.5 cm , 宽约 2.5 cm , 无毛 …………………………………………………
       19.小叶薯蓣 D.bentam ii Prain et Burki ll…………………………………………………………………………
     23.叶基部心形、 戟形或箭形 , 极少为近圆形或截平。
     24.叶 3浅裂至深裂 , 卵状三角形、 阔卵形至戟形;叶腋内常有珠芽 20.薯蓣 D.opposita Thunb………… .
     24.叶全缘。
      25.雄穗状花序通常 2个至数个或单生叶腋;叶形多变 , 茎下部及主枝上的叶较宽 , 为三角状披针形、 卵
状三角形 , 茎上部的和侧枝上的叶较狭窄, 为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
        21.日本薯蓣 D.japonica Thunb……………………………………………………………………………… .
      25.雄穗状花序通常组成广展的圆锥状花序;叶较宽阔 , 绝不为狭披针形。
       26.小脉在叶背面明显;茎是 4~ 8条纵棱 , 干时与叶柄和叶同为红褐色 …………………………………
         22a.褐苞薯蓣 D.persimil is Prain et Burki ll…………………………………………………………………
       26.小脉在叶背面不明显;茎无明显纵棱 , 干时与叶柄和叶不为上述颜色;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 , 长与
宽近等大 , 基部心形 , 箭形或戟形 23.无翅参薯 D.exalata C.T.Ting et M.C.Chang………
二、 广西薯蓣属分种简述
1.马肠薯蓣 野山薯 (桂林)
Dioscorea simulans Prain et Burkill in Kew Bull.427.1931.
215  3期 韦发南等: 广西薯蓣科植物分类研究  
图 1
1.七叶薯蓣 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ill , 果枝 , 示茎上具刺. 2~ 4.毛芋头薯蓣 D.kamaonensis Kunth
2.雄花枝 3.营养枝 , 示珠芽着生 4.雄花放大。(邹贤桂 绘)
216 广 西 植 物 18卷  
  草质藤本。根状茎横生 , 节状 , 不规则分枝 , 表皮黑褐色。叶有全缘 、 3 ~ 5中裂或全裂及 3小叶
三种类型。花期 5~ 6月 , 果期 7~ 9月。
广西:柳州 (陈少卿 8921 、陈立卿 91461)、贺州 (李中提 604143)、 桂林雁山 (吕清华 s.n、 陈立
卿 900160、邓先福 42、 10960 、 10966)、 罗城 、 宜山 、阳朔 , 生于石山林下石缝中 , 较常见 。分布于
湖南南部 、广东北部 , 为中国特有种 。根状茎有毒 , 含甾体皂甙元 , 不可食用。如误食中毒 , 可用解
毒蕨 (Onychium japonicum)全株煎水服并对症治疗。
2.毛芋头薯蓣 (中国植物志)
Dioscorea kamaonensis Kunth , Enum.Pl.5:395.1850.
本种块茎外皮具多数细长须根而且形状为近卵圆形 , 略似水芋头而得名。茎 、 珠芽 、 小叶 、花序
及花被片均密被棕褐色柔毛 。小叶 3 ~ 5片。花期 7 ~ 9月 , 果期 9 ~ 10月。
广西:融水 (陈少卿 16311);生于山坡林下 , 少见 。分布于云南 、 西藏 、四川 、贵州 、湖北 、 湖
南 、浙江 、福建 、 广东。
本种的命名较混乱 , 据中国植物志 16 (1)记载 , 有D .delavayi Fr., D .fargesii Fr., D .dissecta
R.Knuth , D .f irma R.Knuth , D.mairei R.Knuth , D.mengtzeana R.Knuth , D .subf usca R.Knuth
等异名 , 但笔者未见到以上诸种的模式或正确标本 , 仅将诸异名列于此以供参考。梁向日于 1936 年 6
月在隆林县者浪采到的 67806号标本 , 各部分被疏柔毛 , 花被片外面无毛 , 从外形上看 , 很象 D.ka-
maonensis Kunth var.henryi Prain et Burkill , 但标本不完整 , 不敢确认 。
3.白薯莨 (中草药性备要)
Dioscorea hispida Dennst.Schluss.Hort.Malab.15 .1818.
本种在复叶类群中 , 因具有 3小叶 , 雄花密集成堆 , 无梗 , 雄蕊 6枚而与其他种不同。块茎大小
不均匀 , 卵形 , 不规则 。花期 4 ~ 5月 , 果期 7 ~ 9月。块茎富含淀粉 , 但有剧毒 , 未经处理不能食用 。
民间用其块茎外敷治跌打损伤。
广西:防城 、 钦州 (梁畴芬 33886)、 横县 (陈照宙 50041)、 武鸣 (钟树权 301408 、 301432)、 龙
州大青山 (陈少卿 12961)、博白 (梁畴芬 35267 、钟树权A63253、 黄德爱 61581、 高锡朋 55442)、 苍
梧 、钟山 、富川 、 百色 (李中提 601087)、靖西 (陈永昌 00831)。生于沟谷林下 , 也有栽培 。分布于
西藏 、 云南 、广东及福建;亚洲南部亦有 。
4.七叶薯蓣
Dioscorea esquirolii Prain et Burkill in Kew Bull.426.1931.
有刺大藤本 , 全体被淡褐色绒毛。掌状复叶互生 , 有小叶 3 ~ 5 (7)片 , 小叶大小不均匀 。花期
10月至次年 3月 , 果期 12月至次年 6月。
广西:陆川 、博白 、 北流 、 南宁 、 龙州 (黄德爱 61776 、高锡朋 55430 、黎焕琦 40408)、靖西 (张
肇骞 14523 、、 15109)、田阳 (陈照宙 70)、乐业 、 都安等地 , 生于沟谷或山坡林下 。分布于贵州西南
部及云南东南部 , 为中国特有种。块茎外用治跌打损伤。
5.五叶薯蓣 (广州植物志)
Dioscorea pentaphylla Linn.Sp.Pl.1032.1753.
本种在复叶类群中与其他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茎草质 , 具小刺 , 被短柔毛;块茎单一;小叶 3 ~ 7
片 , 中央的为长圆形 、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 、侧生的斜卵状椭图形 。果较小 , 长 2 ~ 2.5 cm , 宽 1 ~
1.3 cm 。花期 8 ~ 10月 , 果期 11月至翌年 2月 。
  广西:龙州 (黄德爱 61546)、地点不详 (梁向月 61546)。生于沟谷密林中 , 少见。分布于西藏 、
217  3期 韦发南等: 广西薯蓣科植物分类研究  
图 2
1~ 5.毡毛薯蓣 Dioscorea velu tipes Prain et Burkill , 1.植株下部 2.果枝一段 3.雌花 4.花柱 5.叶背面部分放大 ,
示毛被. 6-11.粘山药 D.hemsleyi Prain et Burkill ,  6.植株下部 7.营养枝 8.果枝一段
9.雌花 10.花柱 11.叶背面部分放大 , 示毛被。(邹贤桂 绘)
218 广 西 植 物 18卷  
云南 、 湖南 、 广东 、 江西 、 福建及台湾。亚洲其他地区及非洲有分布。块茎不规则 , 通常为长圆
形 , 供食用或酿酒。
6.甜薯 (广西) 甘薯 (海南植物志)
Dioscorea esculenta(Lour.)Burkill in Gard.Bull.Straits Settl.1:396.1917.
草质藤本。块茎先端有多个分枝 , 各分枝末端膨大成卵球形的小块茎 , 外皮淡黄色。茎被丁字毛 。
叶阔心形 , 长与宽超过 10 cm 。花期 4~ 5月。
广西:博白 (钟树权 A63009)、 合浦 (梁畴芬 33309), 全为栽培 。海南有栽培;亚洲东南部亦有 ,
栽培或野生 。肉质块茎煮熟而食 , 通常不加油盐 , 稍有甜味或加各种调料作蔬食 。
7.粘山药 (海南)粘薯 (乐业)
Dioscorea hemsleyi Prain et Burkill in Journ.Asiat.Soc.Bengal n.s.4:451.1908.
块茎圆柱形 , 垂直生长 , 捶烂时粘性特大 , 在乐业县某些地方称为 “粘薯” 。茎密被白色或淡褐色
曲柔毛 , 老时近无毛。叶卵状心形或阔心形 , 长与宽近相等或长略小于宽 , 长 5 ~ 8.5 cm , 宽 5 ~ 10.5
cm 。花期 6 ~ 7月 , 果期 9 ~ 10月。
广西:乐业 (梁畴芬 33056、 34124 , 陈立卿 92560)、 凤山 (陈立卿 92294)、南丹 (黄志 40977)。
生于山坡密林中。分布于云南 、四川及贵州;越南亦有。
8.毡毛薯蓣 (西双版纳植物名录)
Dioscorea velutipes Prain et Burkill in Journ.Asiat.Soc.Bengal n.s.10:19.1914.
草质藤本 。块茎圆柱形 , 垂直生长 , 粘性大 。叶略似上种 , 为三角状心形 , 长大于宽 , 长 6 ~ 12
cm 。宽 4~ 8cm.花期 6 ~ 8月 , 果期 8 ~ 9月 。
广西:乐业(梁畴芬 33126 、 3274)。生于石山坡疏林中。分布于云南及贵州;缅甸 、 泰国亦有。
9a叉蕊薯蓣 (原变种)(中国药用植物志)
Dioscorea collettii Hook.f.Fl.Brit.Ind.6:290.1892.var.collettii
草质藤本。根状茎横生 , 竹节状 , 直径约 2 cm 。叶长 6 ~ 13 cm , 宽 3 ~ 10 cm , 偶尔背面有小刺
毛。花期 5 ~ 7月 , 果期 6 ~ 9月 。
广西:桂林雁山栽培 (李树刚 200595)、隆林 (梁畴芬 32473)、乐业甘田 (梁畴芬 33063)。生于
山坡林下。分布于四川 、云南及贵州。根状茎含皂甙 。
9b.粉背薯蓣 (变种)(植物分类学报)
Dioscorea collettii Hook.f.var.hypoglauca(Palibin)Pei et C.T.Ting in Act.Phytotax.Sin.14:66.
1976.
在无花 、果条件下 , 与原种不易区别 。
广西:资源 (黄德爱 60922)、乐业 (梁畴芬 33314)。分布区较原种广得多 , 见于河南 、安徽 、 浙
江 、台湾 、福建 、 江西 、 湖北 、湖南及广东。
10.毛胶薯蓣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Dioscorea subcalva Brain et Burkill in Jorun.Asiat.Soc.Bengal n.s.18.1914.
本种叶卵状心形或圆心形 , 长 4.5 ~ 11 cm , 宽 4 ~ 13 cm , 先端尾状 , 在形状上与 D .hemsleyi
Prain et Burkill相近似 , 但叶背面通常疏被柔毛或近无毛而不为浓密的淡褐色长柔毛 , 蒴果光滑无毛等
与后者不同 。草质藤本 , 茎被曲柔毛 。块茎圆柱形 , 垂直生长 , 断面白色。花期 7 ~ 8 月 , 果期 9 ~ 10
月。
  广西:隆林 , 克长 (张肇骞 10744 , 南植地 4734)。生于石山疏林中。分布于云南 、贵州 、四川及
219  3期 韦发南等: 广西薯蓣科植物分类研究  
图 3
1~ 2.日本薯蓣 Dioscorea japonica Thunb. 1.雄花枝 , 示不分枝 2.果序. 3~ 5.褐苞薯蓣
D.persimilis Prain et Burkill ,  3.叶 4.雄花枝 , 示分枝 5.果序。(邹贤桂 绘)
220 广 西 植 物 18卷  
湖南。块茎淀粉粘性大 , 可作粘合剂并治冬天手 、 脚干裂 , 亦可食用 , 有健胃 、 补脾 、肾等功效。
11.绵萆 (植物分类学报)
Dioscorea spongiosa J.Q.Xi , M .Mizuno et W.L.Zhao in Act.Phytotax.Sin 25 (1):50-54.fig.3.
1987.
粗壮草质藤本 。叶心形至三角状心形 , 长 6 ~ 15 cm , 宽 5 ~ 12 cm , 先端渐尖 , 基部心形 , 茎下部
的叶有时 3~ 5浅裂至中裂 , 两面被白色短柔毛。
广西:桂东北 ?分布于浙江 、江西 、湖南。 J、 Q 、 Xi等人认为此种与过去中国大多数学者称为 D .
septemloba Thunb.有明显区别 , 是两个不同的种 。笔者未见到 Xi等人的标本 , 但据地理分布区推测 ,
广西东北部产的应为Xi的种而不是 Thunb.的种 。根状茎为中药材 “绵萆 ” , 具祛风 、 利湿功效 , 用
于红 、 白淋浊 、腰膝酸痛等症 。
12.福州薯蓣 (中国高等植物图签)
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Knuth in Engl.Pflanzenr.87:264.1924.
草质藤本 。根状茎黄生 , 圆柱形 , 不规则 , 外皮黄褐色 。叶两型 , 一般下部的为掌状 7浅裂 , 大小相差
较大 , 基部深心形 , 中部的多为卵状三角形 , 两面疏生短硬毛 。花期 6 ~ 7月 , 果期 8 ~ 9月 。
广西:全州。生于低海拔灌丛中 。分布于浙江南部 、 福建 、湖南及广东北部。根状茎当萆解入药 ,
有祛风利湿功效。
13.黄独 (中国药用植物志)零余薯 (广西)
Dioscorea bulbifera Linn.Sp.Pl.1033.1753.
本种块茎卵圆形至梨形 , 直径 4 ~ 10 cm或更大 , 浮于地面 , 外皮黑色并具多数须根 , 断面淡黄色 , 茎略
带紫红色 , 光滑 , 在叶腋内有丰富的 、大小不等的珠芽而与其他种不相同 。花期 7 ~ 9月 , 果期 9 ~ 10月 。
广西:龙州 (陈少卿 13588)、 大新 (张肇骞 12156)、 南宁 (连文琰 1252)、 邕宁 (钟树权
301283)、上思 (连文琰 1223)、 博白 (钟树权A63219 、李荫昆 404220)、昭平 (蒋承曾等 4157 、李中
提 604204)、苍梧 (钟树权 302092)、 金秀 (吕清华 4854)、 资源 (黄德爱 60455)、 全州 (陈永昌
131)、 恭城 (恭城队 0211)、隆林 (黄启斌 41012)、凌云 (陈立卿 92416)、乐业 (梁畴芬 33276)。生
于林下 , 尤其以村边肥沃地方最多 , 几乎广布全国各地 。亚洲南部 、 东南部至大洋洲 、 非洲亦有。块
茎及珠芽含薯蓣皂甙和薯蓣毒皂甙 , 未经处理不可食用。块茎有凉血解毒功效 , 治甲状腺肿大 、淋巴
结核 、 咽喉肿痛等 。
14.山葛薯 (广西)
Dioscorea chingii Prain et Burkill in Kew Bull.425.1931.
草质藤本 。根状茎横生 , 不规则分枝 。茎无毛。叶卵状三角形 , 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蒴果宽大
于长。花期 4 ~ 7月 , 果期 8~ 10月。
广西:大新 (张宗享等 4057)、龙州 (陈少卿 13042)、 靖西 (张肇骞 14822)、 田阳 (陈照宙 71)、
德保 (李中提 602068)、罗城。据记载 , 民间用根状茎煎水内服或外用可治跌打损伤 。
15.参薯 (种子植物名称) 大薯 (广西)、 脚板薯 (通称)
Dioscorea alata Linn.Sp.Pl.1033.1753.
本种在广西普遍有栽培 , 作蔬食 , 各地俗称 “脚板薯” 。块茎外皮褐色或紫黑色 , 断面白色或带紫
色 , 有的断面除白色外带黄色 。茎通常具 4条狭翅。
广西各地有产 。我国西部经中部至东部及南部各地常有栽培 。亚洲其他地区 、 非洲及美洲亦有 ,
野生或栽培 。
221  3期 韦发南等: 广西薯蓣科植物分类研究  
图 4
1~ 2.薯莨 Dioscorea cirrhosa Lour., 1.植株下部 , 示块茎特征 2.果枝。  3.小叶薯莨 D.benthamii
Prain et Burkill , 雄花枝。(邹贤桂 绘)
222 广 西 植 物 18卷  
16.薯莨 (种子植物名称)
Dioscorea cirrhosa Lour.Fl.Cochinch.625.1790
本种块茎大型 , 重达几十斤 , 生于表土层或几乎全露于地面 , 外形多样 , 有卵形或球形的亦有呈
葫芦形或其他形状的 , 外皮黑褐色 , 有疣状凸起 , 断面新鲜时黄红色 , 干后变紫黑色 , 茎粗状 , 木质 ,
多年生 , 主枝和分枝下部均有剌 , 与其他种易区别。
广西:龙州 (梁向日 62262)、武鸣 (袁淑芬 6363)、 上思 (张肇骞 13254)、 那坡 (张肇骞 12496)、
贺州 (李中提 604086)、苍梧 (钟济新 81899、 81911 , 钟树权A63006)、平南 (李荫昆 404619)、金秀
(辛树帜 23045 , 黄志 39299)、融水 (吕清华 2434 、 2656 、 4855)、 永福 (李治基 128 , 李树刚 s.n)、都
安 (黎焕琦 40428)。生于土山或石山上灌丛中。分布于我国西南部经中部至东部和南部;越南亦有 。
块茎含单宁 , 可提取栲胶或作工业染料;有毒 , 入药可治跌打损伤 、 风湿痛 、月经不调 、血崩等。
17.山薯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Dioscorea fordii Prain et Burkill in Journ.Asiat.Soc.Bengal n.s.4:450.1908.
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 , 垂直生长 。茎右旋 , 无毛 。叶长 5 ~ 14 cm , 宽 2 ~ 8 cm , 有时更长或
宽 , 先端渐尖 , 基部形状多变 , 基出脉 5~ 7条 , 两面无毛。果扁圆形 , 宽大于长。花期 8 ~ 9月 , 果
期 10 ~ 12月。
广西:龙州 (黄德爱 61664 , 张肇骞 12767)、武鸣 (钟树权A63053)、百色 (百色队 01054)、 乐业
(李中提 603352)、 那坡 (黄启斌 4144)、昭平 (李中提 604183)、 玉林 (李荫昆 403222)、贺州 (李荫
昆 401449)、金秀 (吕清华 4741)、 恭城 (恭城队 0136)、荔浦 (韦立辉 10091)。生于山谷湿润处灌丛
中。分布于福建 、 浙江 、广东及湖南 。块茎称 “野准山” 供食用或当淮山使用 , 有滋补功效。
18.光叶薯蓣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Dioscorea glabra Roxb.Hort.Beng.72.1814 , nom.nud.et Fl.Ind.ed.2 , 3 :804.1832.
本种与山薯 (D .fordii Prain et Burkill)很难区分 , 笔者倾向于海南植物志第 4卷的处理办法 , 即
把后者和 D .hainanensis Prain et Burkill并入 D.glabra Roxb., 但对这个属的研究不透 , 见到的标本
不多 , 仍沿用中国植物志的观点。
19.小叶薯莨 (广西植物名录)
Dioscorea benthamii Prain et Burkill in Journ.Asiat.Soc.Bengal n.s.4:448.1908.
本种的叶与薯莨 (D .cirrhosa Lour.)茎上部的叶有些相似 , 但前者茎草质 , 无刺 , 一年生;叶纸
质 , 先端凸尖或渐尖;蒴果较小 , 长约 1.5 cm , 宽约 2.5 ~ 3 cm 。而后者茎木质 , 粗壮 , 有刺 , 多年生;
叶革质 , 先端通常渐尖;蒴果大 , 长 1.8~ 3.5 cm , 宽 2.5~ 5.5 cm 。花期 5 ~ 6月 , 果期 8 ~ 9月 。
广西:贵港 (陈照宙 50740)、凤山 (李中提 601736)。生于山坡或山谷灌丛中 。分布于广东 , 香
港 、福建及台湾。
20.薯蓣 (种子植物名称) 淮山 (通称)
Dioscorea opposita Thunb.Fl.Jap.151.1784.
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 , 生时断面白色或略带米黄色 , 干时雪白。茎无毛 , 右旋 , 通常紫红色 。
叶形多变 , 卵状三角形至阔卵形或戟形 , 行端渐尖 , 基部深心形 、 阔心形 、截形至戟形 , 边缘常 3浅
裂至深裂。花期 6~ 8月 , 果期 9~ 10月 。
广西各地有栽培。全国除东北及西北外几乎都有分布 。朝鲜 、日本亦有。块茎为正品中药淮山 ,
有强壮 、祛痰功效 , 亦供蔬食 , 又为各地 “清补凉” 的主要成分 , 两广人在夏天经常渴 “清补凉” 汤 ,
223  3期 韦发南等: 广西薯蓣科植物分类研究  
图 5
1.山葛薯 Dioscorea chingi i Prain et Burkill , 果枝。2~ 3.毛胶薯蓣 D.subcalva Prain et Bu rkill ,
2.果枝 3.雌花。(邹贤桂 绘)
224 广 西 植 物 18卷  
据说可清心火。
21.日本薯蓣 (中国高等植物图签) 土淮山 (广西各地)
Dioscorea japonica T hunb.Fl.Jap.151.1784.—D .rhipogonoides Hayata(1906)—D .belophyl-
loides Prain et Burkill (1908) —D .pseudo -japonica Hayata (1921) —D .japonica Thunb.var.old-
hamii Uline ex R.Knuth(1924), syn..nov.—D.kiangsiensis R.Knuth (1925)—D .lineari-cordata
Prain et Burkill (1925), syn.nov.—D .japonica T hunb.var.pili fera C.T.Ting et M .C.Chang
(1982), syn.nov.
草质藤本 。块茎长圆柱形 , 垂直生长 , 外皮棕褐色 , 断面白色或有时略带米黄色。叶形变异大 ,
幼龄植株与老龄植株的叶 , 形状及尺寸大小差异较大 , 即使同是老龄植株 , 主枝及侧枝上的亦有不同 。
一般说来 , 幼龄的和主枝上的叶较宽 , 而老龄植株及侧枝上的叶较狭窄 , 有时为线状披针形 , 先端渐
尖 , 基部形状种种 , 从圆形至微心形 、心形 、 箭形 、 截形或戟形 。叶背面的褐色鳞秕亦有变化 。不宜
分得太细 , 故合并了以上几个种类 。
广西:龙胜 (吕清华等 20220)、 兴安 (陈照宙 51655)、 桂林雁山 (采集人不详 13524)、临桂 (陈
照宙 50862)、 灌阳 (陈照宙 52188)、 恭城 (恭城队 0156)、 兴安 (李树刚 3 ~ 9、 蒋庆坤 S34)、 全州
(蒋庆坤 S157)、 贺州 (余树森等 500082)、昭平 (蒋承曾 4005)、 金秀 (黄志 39465)、融水 (陈德昭
807)。本种在广西全境有产 , 但以桂东北及桂北为多 , 其块茎各地俗称 “山药” 或 “山薯” , 每年 3~ 4
月市场上常有出售 , 除作蔬食外 , 入药有强壮健脾胃之功效。分布于日本及朝鲜 。
22a. 褐苞薯蓣 (原变种)(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Dioscorea persimilis Prain et Burkill in Journ.Asiat.Soc.Bengal n.s.4:454.1908.var.preslmlis
草质藤本 。块茎长圆柱形 , 垂直生长 , 外皮黄褐色 , 断面白色。茎无毛 。叶卵形 、三角状卵形或椭圆状
卵形 , 极少近圆形 , 在茎下部的互生 , 上部的对生 , 先端渐尖或凸尖 , 基部心形 、箭形至戟形 , 基出脉 7 ~
9条 , 两面无毛;叶柄及花序轴无毛 。花期 8 ~ 9月 、果期 10 ~ 12月 。
广西:昭平 (李荫昆 402580 、 403598)、 博白 (钟树权 A63509)、 钟山 (李中提 603788)、 金秀
(吕清华 4743 , 钟济新 84318)、 融水 (陈少卿 16658)、 融安 (陈立卿 91720)、 大新 (张宗享等 4039)、
武鸣 (陈永昌 00770 , 钟树权 A63055)、龙州 (梁向日 66732、 68498 、 68661 , 黄德爱 61677 , 黎焕琦
40402 , 陈少卿 13833)、 乐业 (梁畴芬 33159 、 34411)隆林 (南植地 4635 , 张肇骞 10154 , 黄启斌
41007)、田林 (黄启斌 41066)、 天峨 (李中提 601373 、 401481)、罗城 (黄道年A128)、马山 (钟树权
301447)、 百色 (秦仁昌 7523)、靖西 (梁向日 55537 、 55572)、桂林雁山 (采集人不详 13574)、兴安
(陈照宙 51627)、荔浦 (韦立辉 10063)、临桂 (邓先福 10349)、平乐 (李荫昆 402202)、龙胜 (吕清华
等 20458)、 资源 (黄德爱 60957)、 阳朔 (陈照宙 53309)、 恭城 (恭城队 0211)。本种是广西的一个广
布种 , 主产桂南 、 桂中 、 桂西经桂北至桂东北 , 生于石山或土山灌丛中 , 常见。分布于云南 、贵州 、
湖南及广东;越南亦有 。其块茎民间称 “山薯” , 有滋补及健脾胃功能 , 亦作蔬食。
22b. 毛褐苞薯蓣 (变种)(植物分类学报)
Dioscorea persimilis Prain et Burkill var.pubescens C.T.Ting et M .C.Chang in Act.Phytotxa.Sin.
20:205.1982.
与原种不同在于前者茎 、叶柄及花序轴被短柔毛或叶背面沿脉被短柔毛。花期 12月 , 果期次年 1
月。
广西:龙州 , 生于山坡上 。分布于云南南部 。笔者未见到标本。
225  3期 韦发南等: 广西薯蓣科植物分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