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米瓦罐的光合特性研究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25(6):576—578 2005年 11月
米瓦罐的光合特性研究
张 健,刘美艳
(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摘 要:采用美国LI—COR生产的LI一6400便携式光合系统研究了米瓦罐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米瓦罐光
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上午 1O:O0时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在大气 COz浓度下,米瓦罐的光饱和点为
1 800 mo1.m ·s-1,光补偿点为30~.mol·m一2·s-I;在光饱和点的光强下,米瓦罐的C02饱和点为 1 200
/~molCO2·mol~,COz补偿点为 40 p-molCOz·mol一1。
关键词:米瓦罐;日变化曲线;光饱和点;光补偿点;C02饱和点;C02补偿点
中图分类号 :Q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3142(2005)06-0576-03
Study on the ph0t0synthetic characters
of Silene conoidea
ZHANG J ian.LIU Mei—yan
(School of Li Science,Xuzhou Normal University,Xuzhou 221116,China)
Abstract: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s of leaves in Silene conoidea were studied with LI一6400 portable pho-
tosynthesis system.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tic rate presented a single
peak curve,and the maximum value of photosynthetic rate appeared at 10am.Under atmospheric C02 concen—
tration,the 1ight saturation point was about 1 800/~mol·m一 ·s and the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was about
30 mo1·m ·s~.W hen the light intensity was at the light saturation point,the C02 saturation point of
Silene conoidea was about 1 200~molCOz·mol一 and the C02 compensation point was about 40/.tmolC02·mol-1.
Key words:Silene conoidea;diurnal variation curve;light saturation point;light compensation point;C02 sat—
uration point;C02 compensation point
米瓦罐(Silene conoidea L.),又称麦瓶草、面
条棵,属石竹科蝇子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 25~
60 cm,全株有腺毛。茎直立,单生。基生叶匙形,茎
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 5~8 cm,宽 5~10 mm,主
茎总叶数约 3O张。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河流域和
长江流域各省区,西至新疆和西藏。常生于麦田中
或荒地草坡,为麦田普遍发生的一种杂草,可作野菜
(江苏植物研究所,1982),江苏徐淮地区有食用野生
米瓦罐嫩株的习惯。全草药用,有润肺止咳、凉血止
血之功效。近年来,已经有关于米瓦罐人工栽培(高
素兰等,2002)和抗氧化成分(刘美艳等,2004)的研究
报道。本文研究了米瓦罐的光合作用的日变化、光饱
和点、光补偿点及 COz饱和点、CO。补偿点,旨在为
野生米瓦罐的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2003年夏季采集野生米瓦罐的种子,同年 1O月
20日将米瓦罐种子播种于塑料盒中,盆高 35 cm、直
收稿 日期:2004—10—02 修订日期:2005一O1—16
基金项目:徐州师范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3XI B16)[Support by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oundation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03XLB16)]。
作者简介:张健(1967一),男 ,江苏沛县人 ,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植物生理学的教学与研究 ,E-mail:<41515@sina.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期 张 健等:米瓦罐的光合特性研究 577
径40 cm,培养用土取自徐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实习基地,土壤为粘壤土,pH6.8,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12 g/kg,全氮为0.8 g/kg、速效磷为 0.03 g/kg、速效
钾为0.05 g/kg。于室外自然温度、光照下培养。
1.2测定方法
1.2.1光合速率日变化的测定 2004年4月上旬选
择晴好天气,随机选取 3株米瓦罐,每株选取 l张功
能叶片(第 14叶),从 6:00开始至 l8:00(全天温
度变化范围14.8~27.9℃,空气相对湿度变化范围
75 ~40 ),采用美国 LI—COR生产的 LI一6400便
携式光合系统测定米瓦罐叶片的光合速率,每小时
测定 1次,每次测定读取 3个稳定的数值,同时记录
其它各项生理指标,连续测定 3 d。为了避免不同叶
片对光照强度和 CO2浓度反应的差异,观测时取同
一 叶片中间的相同部位进行。取 3 d测量的平均值
进行各项分析。
气孔限制值(Ls)按 Berry(1980)的方法计算
(Ls=1-Ci/Ca)。
1.2.2光 饱 和 点 和 光补 偿 点 的 测 定 用 6400一
OICO:注入系统将参比室 CO:(CO:R)控制在 390
~molCO2·mol ;通过 6400—02 LED光源改变光照
强度(PAR),测定 0、3O、5O、i00、200、400、800、l
000、l 200、l 400、l 600、l 800、2 000 mol·m- ·
s- 光强下米瓦罐叶片的光合速率。随机测定 3张叶
片,读取每张叶片在每个光强下 3个稳定的光合速
率数值,取平均值。测定于每天上午 l0时左右进
行,气温为(22±2)℃,空气相对湿度为(65±5) 。
测量时叶片温度控制在(22±0.5)℃。
1.2.3 CO:饱和点和 CO:补偿点的测定 根据光
饱和点测定的结果,用 6400—02 LED光源将 PAR
控制在 l 800 mo1.m- ·s~,通过 6400一OICO2注
入系统改变 CO2 R,测定 50、lO0、200、400、600、
800、l 000、l 200、l 400、1 600、1 800、2 000
g.molCO:·mol- 浓度下米瓦罐叶片的光合速率。
随机测定3张叶片,读取每张叶片在每个光强下 3个
稳定的光合速率数值,取平均值。测定于每天上午
l0时左右进行,气温为(22±2)℃,空气相对湿度为
(65±5) 。测量时叶片温度控制在(22±0.5)℃。
2 结果与分析
2.1米瓦罐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米瓦罐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图 1)。
6时的净光合速率为负值,表明此时呼吸速率大于光
合速率;此后光合速率迅速升高,l0时达到最大值;11
~ l3时光合速率比l0时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一个
比较高的水平上;14时起,光合速率快速下降。 .
40
们 30

星20
l l0
一 l0


—、
、. _/

8 l0 l2 14 16 1
. 时 问 Time fO’clock1
图 l 米瓦罐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Fig.1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photosynthetic
rate in Silene concidea
2.2气孔导度和胞间CO:浓度的变化
米瓦罐叶片气孔导度从 6时开始上升至 l0时
达到最大,这与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图 2)。
此后气孔导度持续下降。在一天中的早上 (6~7
时)和傍晚(17~l8时),胞间 CO:浓度较高;8~16
时,胞间CO:浓度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0.6
0.5
0
时问Time(O’clock)


0

.__
U
0
U


图 2 气孔导度和胞间C02浓度的变化
Fig.2 The fluctuation of 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intercellular C02 concentration of leaves
in Silene concidea
气孔限制值的计算结果表明,从 6~16时,气孔限制
值呈明显的上升趋势,l7~l8时,气孔限制值降低。
2.3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的测定
米瓦罐光合作用的光响应曲线如图3所示。从
图中可以看出,当光照强度小于 800 tzmol·m- ·
S 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米瓦罐叶片的光合速率
一∞1】覃}磊 rLE
一.∞ ‘Ⅷ.0 H1o吕一 口ou 蹄rLE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78 广 西 植 物 25卷
迅速升高。光照强度超过 800#mol·n『。·s 时,
光合速率增加缓慢,至 l 800#mol·n『。·s~,光合
速率不再升高。根据曲线计算,米瓦罐的光补偿点
30#mol·m-。·S_ ,光饱和点为 1 800#tool·m-。·
s-
。 米瓦罐光合作用适 宜的光合有效辐射范围
较宽(1 O00~l 8OO)#mol·nr。·S~。

光照强度 PAR(pmo1.m一.s )
图3 米瓦罐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
Fig.3 The light saturation point and compensation
point of leaves in Silene conoidea
0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C02A度 C02 concentration(pmolCO2.tool。)
图 4 米瓦罐的C02饱和点、CO2补偿点
Fig.4 The CO2 saturation point and compensation
point of leaves in Silene conoidea
2.4 CO:饱和点和 CO:补偿点的测定
在光饱和点的光照强度(PAR=1 800 m0l·
m ·s )下,测定米瓦罐光合作用的 CO。响应曲线
(图4),由图中可以看出,在 500#molCO2·mol- 浓
度下时,米瓦罐光合速率随着 CO。浓度的升高迅速
升高;继续增大 CO。浓度,光合速率升高缓慢;至
1 200#moltO。·mol 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根据
曲线可以看出,在 PAR=1 800#mol·m-。·s- 时,米
瓦罐的CO2饱和点为 1 200#molCO2·mol- 左右,
回归分析计算,CO。补偿点为40#molCO。·mol~。
3 讨论
阳生植物具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王
忠,2000)。大豆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分别为 4O
#mol·m-。·S~、l 800#mol·nr。·s (董高峰等,
2001);辣椒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分别为 50 mol
· m -。 · s-
、l 800#mol·n『。·s (霍振荣等,1998)。
上述的实验结果表明,米瓦罐的光补偿点、光饱和点
分别为 30#mol·m-。·s~、l 800 bcmol·r ·S~,
因此,米瓦罐具有阳生植物的特性。
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米瓦罐的光合日变化呈
单峰曲线,而从 6:00开始,胞问C02浓度(Ci)降低,
气孔限制值(Ls)增大,根据Farquhar等(1982)提出的
气孔限制值分析的观点和国内外常用的分析光合速
率降低的方法,判定引起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因
素的主要根据是胞间 C02浓度(Ci)和气孔限制值
(Ls)的变化方向。Ci降低和Ls升高表明气孔导度降
低是主要原因,而 Ci增高和 Ls降低则表明引起光合
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因素。所以,造成米瓦
罐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孔因素。
参考文献:
王 忠.2000.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70
— 171.
江苏植物研究所.1982.江苏植物志(下册)[M].江苏:江苏
科学技术出版社,146—147.
高素兰,汪彩云.2002.米瓦罐的人工栽培技术[J].蔬菜,2:
14— 15.
Berry J,Bjorkman 0.1 980.Photosynthetk response.and ad-
aptation to temperature in higher plants[J,].Ann Rev Plant
Physiol,31:491—543.
Dong GF(董高峰),Chen YZ(陈贻竹),Li GG(李耿光),et a1.
2001.Xanthophyl cycle and non-radiative energy dissipation
in sun and shade plants(阳生植物和阴生植物的叶黄素循环
与非辐射能量耗散)[J].J Wuhan Bot Res(武汉植物学研
究),19(2):128—134.
Farquhar GD,Sharkey TD. 1 982.Stomatal conductance and
photosynthesis[J].Ann Rev Plant Physiol,33:317—345.
Huo ZR(霍振荣),Pang JA(庞金安),Du SL(杜胜利).1998.
Studies on th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 of pepper(辣椒光合
特性研究)[J].Aeta Agric Boreali—Sin(华北农学报),13
(3):1 21—124.
Liu MY(刘美艳),Zhang J(张 健).2004.Analysis of an-
tioxidant ingredients of five edible wild herbs(5种 野菜的抗
氧化成分分析)[J].J Plant Res Env(植物资源与环境学
报),13(1):58—59.
∞ 加 5 0 u=)
一H . -lII. 0U【0 II3 LI 一.∞ ur o吕3 Id醉 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