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从引进到潜在入侵的植物——南美蟛蜞菊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25(5):413— 418 2005年 9月
从引进到潜在入侵的植物——南美蟛蜞菊
吴彦琼 ,胡玉佳 ,廖富林
(1.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广东广州 510275;2.嘉应学院生物系,广东梅州 514015)
摘 要 :对南美蟛蜞菊的起源与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利用途径进行介绍。通过分析其潜在危害,认
为南美蟛蜞菊是潜在入侵危险的植物 ,并进一步探讨了对南美蟛蜞菊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通过探讨其它有害
入侵种外来物种的防治经验,建议合理管理南美蟛蜞菊以减少或避免这样的损失 ;可采用人工或机械、化学防
除方法;另外,要加强其生物学生态特性及适应原理的研究,为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外来植物 ;南美蟛蜞菊;利用;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Q9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0—3142(2005)05—0413—06
Wedelia trilobata— — A species from
introduced to potential invasive
WU Yan—qiong,HU Yu—jia ,LIAO Fu—lin
(1.School 0l厂L fe Sciences,Sun y口f—sen University,Guangzhou 510275,China}
2.Biology Department of Jiaying Colege,Meizhou 514015,China)
Abstract:The origin and distribu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rphological and biological,and the utilization of
Wedelia t rilobata were introduced.Its potential damages was studied.Furthermore,the prevent and control
measure were discussed.From successfuly controlling experience of other exotic plants,W .trilobata were ad—
vised tO be managed probably to reduce or avoid the loss.Measures Of manual,machine or herbicide can be
tried.To offer scientific basis for controlling,researches on biological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species
must be enhanced.
Key words:exotic plant;Wedelia trilobata;utilization;prevention and controlling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大 国,随着长期以来 与外界
经济文化的交流 ,导致了大量物种的引进和输出,外
来物种入侵的问题也变得比较突出。资料显示我国
目前已知的外来人侵植物达 380种之多(Xie等,
2000),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薇苷
菊(Mikannia micrantha)、水 花 生 (Alteranathera
philoxeroides)、水 葫芦 (Eichhornia crassioes)、互
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等外来植物的入侵
已经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安全、区域经济
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有必要提高警惕,对
于新人侵或者潜在入侵的外来种,及早重视甚至给
予治理,同时加强了解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为科
学管理提供依据。
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L.)Hitchc.),
收稿 日期 :2004-04-27 修订 日期 :2005-0l_2O
基金项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39800012);广东省科技计划项 目(2004B36001018)(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39800012;the 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2004B36001018)。 .
作者简介:吴彦琼(1 97,1一),女(侗族).广西融水县人,在读博士,研究方向:种群与群落生态学。E-mail:lspO2wyq@student.
ZSU.edu.cn
’通讯联系作者 ,E-mail:lsdb02@zsu.edu.c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14 广 西 植 物 25卷
为菊科(Compositae)蟛蜞菊属(Wedelia)植物。该
属全世界约 6O余种,原产中国的有 5种分别为孪花
蟛蜞菊(w.biflora)、麻叶蟛蜞菊(W.urticifolia)、
山蟛蜞菊(W.walichii)、卤地菊 (W.prostrata)和
蟛蜞菊(W.chinensis),南美蟛蜞菊作为一种外来植
物,在 1985年版的《中国植物志 》中尚没有收录(石
涛,1985)。据“Flora of Taiwan”中记载 ,南美蟛蜞
菊原产南美洲及中美洲地区,其环境适应性强,繁殖
快 ,易形成覆盖植被而许多 国家频繁地作为地被绿
化植物频繁地引进,现 已广泛分 布于东南亚和太平
洋许多国家和地区地,定居后很快逃逸为野生。南
美蟛蜞菊已经在许多热带、亚热带国家 和地区形成
危害,澳大利亚、巴拿马、美国等国家把其列为有害
入侵杂草(Holm等,1977)。我国具体何时引入没
有详细的文献资料 ,但早在 8O年代香港首先作为地
被绿化植物引进栽培 ,以后迅速在华南地 区发展蔓
延 ,目前在我国的东北部 、东部、南部以及沿海 、岛屿
等多见分布,主要生长于路边 、田边,湿润草地等处 ,
攀援于公园、住宅绿地等,逐渐成为农业 、林业、园林
业和环境危害严重的杂 草。在我国,对南美蟛蜞菊
的入侵与危害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仍然不断有栽培
繁殖,对其研究也较少。因此本文就南美蟛蜞菊的
生物学特性、入侵成因、利用途径进行简单介绍 ,并
对其潜在危害等进行评述,探讨防止其进一步蔓延
的策略,以期引起对南美蟛蜞菊的重视 ,避免发生新
的生态灾难,保护生态安全。
1 南美蟛蜞菊的生物学特性
1.1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
南美蟛蜞菊为多年生草本,茎匍匐,上部茎近直
立,节间长 5~14 cm,光滑无毛或微被柔毛 ,茎可长
达 180 cm;叶对生 、具齿,椭 圆形、长圆形或线形 ,长
4~9 em,宽 2~5 em,呈三浅裂,叶面富光泽,两面
被贴生的短粗毛 ,几近无柄 ;头状花序中等大小,花
序宽约2 cm,连柄长达 4 cm,花黄色,小花多数:假
舌状花呈放射状排列于花序四周,筒状花紧密生于
内部 ,单生的头状花序生于从 叶腋处伸长的花序轴
上;瘦果倒卵形 或楔状长 圆形 ,长约 4 mm,宽近 3
mm,具 3~4棱 ,基部尖 ,顶端宽 ,截平 ,被 密短柔
毛,无冠毛及冠毛环(Wagner等 ,1999)。
花期极长、 终年可见花, 以夏至秋季盛开为
主,瘦果主要在夏秋季采到。适应于高湿度到一般
空气湿度的环境里,可在海拔 700 m以上地区生长
(可达到 1 300 m);但主要分布于海滨、水边、石灰
岩地 区;可在沼泽地、盐碱土、粘土、砂壤 、酸性土及
壤土上生长。生性强健 ,耐旱又耐湿,在潮湿至干旱
的地方及瘠薄的土壤 内都能正常生长 ,喜肥沃疏松
排水良好 的壤 土,植株 有一定 的耐 盐碱 性 (Holm
等 ,1979)。南美蟛蜞菊生长迅速,其种群主要以无
性繁殖为主,依靠匍匐茎不断占领新的空间,节节生
根并在节上产生新的植株而蔓延扩散,不断入侵新
的领地。其无性繁殖能力极强,其茎段的可塑性很
大,扦插 、压条及无 土栽培试验显示,只要一个带有
节的茎段就有成功发展扩大种群潜力。
1.2南美蟛蜞菊的生理 生化特性
南美蟛蜞菊有较强的 CO 固定能力,其净光合
速率峰值达 22.1 tzmol·m-。·s~,光饱和点为 1 531
tzmol·m ·s~,光补偿点为 2O.0 tzmol·m ·s~,
表现为喜阳植物的特性,且对弱光条件的适应力较
强,有效光合辐射范 围广,光量子利用效率高,具有
极强的忍耐强光及适应阴生环境的能力(吴彦琼,胡
玉佳 ,2004)。一直以生命力和入侵性强著称的薇甘
菊,其新生组织生长快,单株植物在生长季几个月内
就能扩展蔓延大片面积(Holm等,1977)。薇甘菊
净光合速率峰值 为 21.56 t~mol·m ·s~,饱 和光
强为 1 002 tzmol·m ·s。(温达志等 ,2000)。从光
合生理因子角度上分析,南美蟛蜞菊具有与薇甘菊
类似 的较强的 CO 固定能力和较宽的有效光合辐
射范围,可见其潜在的入侵能力不容忽视。
南美蟛蜞菊有较强的化感作用,抑制其他作物
如花生、水稻、菜心 、大豆 、白菜等和农 田杂草异型莎
草、雀稗草 、莲子草、狗牙根草等杂草的生长,其生长
的群落中极少有其它杂草,往往趋向于纯种群,表现
为很强的侵占性,对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有重要
影响(骆世明等 ,1995;聂呈荣等,2002a,2002b;曾任
森等,1994,1996;Hena riete,2001;Luciana,1998;
Mohammad,2003)。骆世明等(1996)对其化学他感
作用物质的初步分离鉴定表明主要作用物质为两个
半倍萜内酯:Oxidoisoyri1obo1ide一6—0一isnbutyrate和
Trilobolide一6—0一isnbutyrate。
对南美蟛蜞菊的遗传学,特别是分子进化方面
的研究尚未见有报导 ,这有待许多对外来物种遗传
变异或对生态入侵机理感兴趣的学者们去进一步探
讨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期 吴彦琼等:从引进到潜在入侵的植物——南美蟛蜞菊 415
2 南美蟛蜞菊的利用途径和入侵原因
2.1利用途径
南美蟛蜞菊是 以利用为 目的开始引进的,在地
被绿化应用上较为普遍。也用于裸地恢复、深加工
制药,制饲料等;或分析提取其成分进行人工合成,
为生物防治控制所用,目前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
较多研究利用 。
2.1.1园林绿化 据南美蟛蜞菊的匍匐茎能在节上
生出新的植株,迅速繁殖,能够很好地覆盖地表的特
性,且长年大量开花且生长稳定从而非常漂亮引人 ,
适当修剪保持其低矮度和整形 ,常常被作为地被绿
化之用,也适于花坛或者吊盆栽培作为悬垂绿化利
用(王志奇等 ,2003;薛联贤 ,1999)。
2.1.2改造与恢复退化生态 系统 实验证明利用南
美蟛蜞菊在陡壁、河滩,弃耕地、矿山、垃圾场等进行
植被恢复是成功的。南美蟛蜞菊枝叶密集重叠,能
防止雨滴直接溅击、阻挡阳光直接照射土壤 ,从而使
植被下的土壤水分变幅也减小 ,能缓解 因土壤膨胀
收缩频繁所导致的土块剥落和土壤泻溜,群落的匍
匐茎密集,根系及许多不定根深扎,构成一张固结土
壤的网络 ,水土保持 的 生态效 益显 著 (张 淑光等 ,
1999)。南美蟛蜞菊对城市垃圾渗滤液有一定的耐
性,对渗滤液污染的土壤有较好的净化修复能力,可
作为垃圾填埋场植 被重建材料 (姜必亮等 ,2001;林
学瑞等,2002)。
2.1.3湿地重建及污水治理 采用种植植物除吸附
染水体中的重金属以重建湿地的研究己取得很大进
展,资料显示,用元素示踪法对南美蟛蜞菊等植物对
有害元素的吸附积累进行测定,南美蟛蜞菊对有害
金属元素的吸附积累作用较强,尤其是其幼茎中能
积累很高浓度的 Cd和 Ni,是较好的污水处理 、湿地
恢复优选植物(Q Jan,1999)。
2.1.4药用开发 外来植物的药用研究一直是个热
门课题,南美蟛蜞菊的全株含有较高成分的挥发油,
其叶子中的蟛蜞菊油主要成分为 a—Pinene、p—Pinene
(Craveiro,1993);蟛蜞菊具有清热解毒 ,化痰止 咳,
散瘀止痛的功能,民间常用 于治疗 白喉,咽喉肿痛 ,
肺结核咳嗽、咯血,百 日咳、跌打扭伤、痔疮等,其水
提物腹腔注射对小 鼠艾氏腹水癌有一定 的抑制作用
(江苏新医学院,1977)。研究报导采用蟛蜞菊含片
治疗急性咽喉炎疗效满意(陈可等.2003)。对南美
蟛蜞菊化学成分尚少研究,从同属植物金盏蟛蜞菊
(Wedelia calendulacea)叶子中曾分得蟛蜞菊内酯
(Wedeolactone,C16H10O7),属于 3、4呋喃骈香豆
精衍生物,并含有异黄酮类化合物(全 国中草药汇编
组 ,1975)。
2.1.5用于生物防治 植物 自身抗性是生物防治中
一 个古老又新兴的技术,以生物学为基础抑制病虫害
的研究逐渐被重视和利用。蟛蜞菊属中的很多植物
中含有倍半帖内酯和聚乙炔化合物对昆虫有驱避、拒
食 、抗生等作用,这对于生物防治有重要意义,将是今
后研究开发重点(陈泽坦等,2003;冼继东 等,2003a;
冼继东等,2003b;赵辉等,2002;庞雄飞等 ,2000)。
2.1.6开发利用叶蛋 白 利用新鲜植物茎叶提取叶
蛋 白,作为蛋 白来源补充人类食品和动物饲料蛋白,
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开发利用叶蛋白是解决食
品饲料中蛋 白质紧缺的一条有效途径(程道梅,
2000;李宁红等 ,1990;Ashok等,1985)。研究表 明
其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 8.42%(干物质含量),是制
备叶蛋 白的良好原料(邱贺嫒 ,2004)。
2.2引起南美蟛蜞菊的潜在入侵的根源
许多国家由早期把南美蟛蜞菊作为地被绿化引
进开始,我国引进后很快逃逸为野生。南美蟛蜞菊
生命力旺盛,只要有 一段茎干就 足以长成另一株 。
其匍匐茎的节间可向下生出不定根,向上生出直立
茎 ,强大的营养繁殖能力使之能不断地延伸其种群;
另外,因其具有强烈的化学他感作用,排斥异种,能
在一定区域形成单纯的单一种群,是一种有害的潜
在入侵种。
3 南美蟛蜞菊对生态安全的潜在危害
外来人侵种的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
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物种的灭绝,其经济代价是农
林牧渔业产 量与质 量的惨重损失与高额的防治 费
用。在利用南美蟛蜞菊的同时,必须面对、思考下面
的现实问题 。
3.1南美蟛蜞菊的 自然发展趋势破坏生态系统的生
物多样性
自然界 的规律是每种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
个成员,在其原产地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处于食物链
的相应位置,相互制约,生态系统保持着相对的稳
定。外来种入侵后,就会干扰那里原有的生态平稳,
影响着本土植物的生长,影响本地植物群落功能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16 广 西 植 物 25卷
整性,尤其是对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
除森林的盲 目砍伐 、城市扩张的影响外,外来物种入
侵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南美 蟛 蜞 菊 定 居 后 入 侵 许 多 的 群 落 类 型
(Edward,1999),使本土植物生境发生变化或丧失,严
重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在许多地方 ,南美
蟛蜞菊危害农林业和果 园,对公 园的观赏性也有一
定的影响。它与微甘菊、五爪金龙 、飞机草和豚草、
大米草等,己引起一些环境问题 ,成为广东地区最具
危害性的杂草,列为重点防除对象(曾宪锋 ,2003)。
3.2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危害
外来种侵入新区之后 ,占据适宜的生态位 ,往往
发展成当地的优势种,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对人类
社会经济的直接损 害。一旦入侵成功 ,要彻底根 除
是极其困难的,薇甘菊、紫茎泽兰、飞机草、豚草及其
它外来人侵种的盲 目扩展,导致对农林业生产的破
坏并引发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 ,以及控制其危害、扩
散蔓延的防治代价巨大。据《中国人 口 ·资源与环
境》中保守估计,全国外来物种造成的农林业经济损
失平均每年达 574亿元(2002)。
目前,南美蟛蜞菊有害经济影响还不十分明显 ,
但是植物本身的特性对其入侵、生存和扩展极为重
要,适应性强和耐性强的物种具有较大的入侵潜力
(彭少麟等 ,1999)。入侵潜 力是外来物种的特征之

,指物种所具有的内在的入侵能力,受干扰程度以
及物种抗干扰 能力 的影响 (Lonsdale,1999)。有的
外来种在不利于生存的条件下可维持自身的存活,
一 旦生长条件适宜将从少量迅速扩增,伺机爆发
(Wiliamson,1996)。外来种的繁殖和传播特性是
影响其在异地扩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成功的入侵者
常表现出很强的营养繁殖能力,能快速产生大量后
代。外来种侵入新环境后与本地种竞争资源得以生
存,竞争力强的外来种可以有效利用资源甚至排斥
和驱逐本地种 (Vitousek,1987)。南美蟛蜞菊较强
的无性繁殖能力与生性强健的抗干扰能力正好与这
些潜在入侵特性吻合,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建
议在其损害尚未严重时关注这一问题并采取适 当的
防范措施减少或避免这样的生物灾难。
4 预防与控制策略
4.1提高意识 ,加强管理
据笔者观察,目前许多已造成南美蟛蜞菊入侵
危害的地方(例如广州的白云山公园、雕塑公园等地
及一些公路、铁路交通干线边沿),都是开始时人工
绿化为 目的而引种种植的,因种植后疏于管理,其定
居后便迅速向周围的群落蔓延扩展,且又因具有强
烈的化感作用而形成疯 狂入侵的局面。因此,对于
外来植物的防治工作 ,必须做 到政府重视,加强领
导 ;提高群众意识 ,积极参与 。建议对那些南美蟛蜞
菊尚未蔓延的地区,要高度警惕该物种的侵入。
4.2预先提防。空间设限
南美蟛蜞菊以匍匐茎上长出的幼株进行营养繁
殖为主,增殖迅速,经多方观察研究没发现其成功有
性繁殖的实例。因此利用时要加强管理 ,预先防备。
在园林绿化或用作 为陡壁 、弃耕地 、矿 山、垃圾场等
植被恢复时,出于环境保护的目的,不能在森林、果
园、草地内部或其它非常逼近这类群落的地方随意
利用南美蟛蜞菊。建议 种植在易 于控制边界生境
内,让其只能生长于有限的空间范围 内而不至于盲
目扩展 ,例如采用人工建筑固定的围墙 、人行道或其
它景观隔开的方法可有效 防止南美蟛蜞菊泛滥扩
展 。
4.3人工清除
在南美蟛蜞菊影响严 重的区域,宜采用人工或
机械清除的办法。在每年植物生长旺季和雨季来临
之前,利用人工或机械进行地毯式清除。人工拨掉
或割断根茎,及时清除土壤中留下的茎段。在园林
景观绿地、果园等处可结合日常管理进行清除;在自
然山体、人工林、风景区等受保护 自然景观,集中时
间和人力清除。清除后及时选择一些生长迅速,适
应性强的经济作物或观赏植物种植 。
4.4化学防除
采用化学防除剂杀灭有害植物有一定效用,尤
其是草本类的入侵植物,国内曾有成功采用低毒高
效的除草剂有兰达(Rouneup)、草坝王(Bentazon)、
毒莠 定(Tordon)、恶草灵 (Ronstar)等防除微苷菊
的报道(胡玉佳等 ,1994)。虽然化学防治不能彻底
根除有害植物,但对危害严重、面积大的地区,采用
化学药剂结合人工清除进行防治,既可以大面积清
除,又可节省人力物力,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防
除南美蟛蜞菊可借鉴这方面的经验,但在使用时,要
特别注意环境和生物安全。
4.5生物防除
利用有害植物的天敌昆虫和病原微生物(真菌、
细菌、病毒、线 虫等)进行控制 ,已取得了不少成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期 吴彦琼等 :从引进到潜在入侵的植物——南美蟛蜞菊 417
(Barreto,l995;Cock,l982;Caunter,l996)。生物
防治既能成功地控制杂草的危害、传播和蔓延 ,更重
要的是不会对环境造成不 良的后 果。虽然研究 、找
出各种植物的相应天敌及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不是
一 件容易的事情 ,但它将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心。
4.6加强研究 ,为外来入侵种管理提供依据
历史经验证明,防治一个物种危害的前提是研
究它,了解它。目前 ,有关外来入侵植物的知识还不
足以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价 和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有关南美蟛蜞菊生物学特性 、潜在入侵生态 学机制
的研究基础方面都十分薄弱,因此 ,加强对南美蟛蜞
菊生长繁衍规律的研究 ,摸清楚其生物生态 学特性
可为研制防治方法 与技术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参考文献 :
石 涛.1985.中国植物志[M].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
委员会 ,第七十五卷.北京:科学出版社,35O一356.
全国中草药汇编组.1 975.全国 中草药汇 编(上册)[M].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932.
江苏新医学院.1977.中药大辞典 (下册 )[M].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 ,2 7O1.
薛联贤.1999.景观植物造 园应用实例[M].浙江 :浙江科学
出版社 ,58.
Ashok,Kumar,Singh. 1985. The yield of leaf protein from
some weeds[J].Acts Botanical hldica,(13):165—1 7O.
Barreto R W ,Evans H C. 1995. The micobiota of the weed
M ikannia micratha in southern Brazil with particular refer—
ence to fungal pathogens for biological control[J].Mycol—
logical-Researth,99(3):343— 352.
Craveiro AA,Matos FJA,Alencar JW ,et a1. 1993.Volatile
constituents of two Wedelia species[J].Journal of Essen—
tial 0il Research,5(4):439—441.
Cock MJW.1982.Potential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for Mi—
kania rnicratha HBK. from the neotropical region[J].
Tropical Pest Management,28(3):242— 254.
Caunter IG,I ee KC,M oran VC,et a1.1996.Inutiating the use
of fungi for biological controlof weeds in Malaysia[C].Pro—
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Syposium on Biological
Control of W eeds.
Cheng DM(程道梅 ).2000.New protein resources with great
development value plant leafprotein(大有开发价值 的蛋白质
新 资 源~ 植 物 叶 蛋 白)[J].Resource Development&
Market(资源开发与市场 ),16(1):1 7—18.
Chen ZT(陈泽坦),Fu YG(符悦冠),Lou YP(骆炎平 ).2003.
Rrpelent and control effect of extract from Wedelia Chinen—
sis Merr.on Aphis reeditaginis Koch.(蟛蜞菊抽 提物对共
生蚜忌避及毒杀作用)[J].Chin J Trop Crops(热带作物学
报 ).951—53.
Chen k(陈 可),Fang SO(方素钦),Lin BH(林炳辉).2003.
6O cases of Wedelia lozenge on treatment of acute angina(蟛
蜞菊含片治疗急性咽喉炎 6O例)[J].Journal of Funjian
College of TCM (福建中医学 院学报),13(5):14—15.
Flora of Taiwan(Second Edition).1998.Volume Four。Edited
and Published by the Editorial Committee of the Flora of
Taiwan[J].Department of Botany,National Taiwan Univer—
sity Second Edition.Taipei,1 O9 7.
Gunnar Keppe1.200 2.Coastal Vegetation of Taunovo Bay,Pa—
cific Harbour,Viti Levu,Fiji-A Proposed Development Site.
S.Pac.[J].Nat Sci(2O):25—29.
Holm LG,Pancho JV,Herberger,et a1.1979.A Geographical
Atlas of World Weeds[M].(K 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Florida).
Holm L G,Plucknett DL,et a1. 1 977. The world’s worst
weeds:Distribution and Biology[M].Edition Orig Ed,East—
W est Center,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Honolulu.212—
216.
Hena riete S,Vieira Jacqueline A,Takahashi,et a1. 2001.
Boaventura Constituents from aerial parts of Wedelia palu—
dosa[J].Fitoterapi,72:854—856.
Hu YJ(胡玉佳 ),Bi PX(毕培曦).1994.A study on life cycle
and response to herbicides of Mikania micratha(微甘菊生活
史及其对除莠剂的反应)[J].Acta Sci Nat Univ Sun— 一
n 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33(4):88—95.
Jiang BL(姜 必亮 ),Lan CY(蓝 崇钰 ),Wang BS(王伯 荪 ).
2001. Heavy metal s ecologicaI effects of irrigation with
landfill site leachate(垃圾填埋场 渗滤液灌溉后重金属的生
态效应)[J].China Environ Sci(中国环境科学).21(1):18
— 23.
Lin XR(林学瑞),Liao WB(廖文波),Lan CY(蓝崇钰).2002.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asanitary landfill and its relative
environment factors(垃圾填埋场植被恢复及其环境影响因
子的研究)[J].Chin J Appl Environ Biol(应用与环境生物
学报),8(6):571—577.
Li NH(李 宁红 ),I.ui MX(刘 湄侠 ),Li DZ(李 殿珍).1990.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plant protein fodder in
alien(国外植物蛋 白质 饲料 的开 发利 用)[J].FodderRe—
search(饲料研究),(9):21—22.
Luciana C Block,Adair RS Santos,Marcia Maria de Souza. t
a1. I 998. Chem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examination of an—
tinociceptive constituents of Wedelia paludosa[J].Journal
of Ef^nop^ “r7 “fo o譬 ,61:85—89.
Luo SM(骆世 明),Lin XL(林 象联 ),Zeng RS(曾任森).1995.
Allelopathy of typical plants in agroccosystem of South Chi—
ha(华南地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研究)[J3.Ecol Sci(生态
科学),(2):114—128.
Lonsdale W M . 1 999. Global patterns of plant invasions and
the concept of invisibility[J].Ecology,80:1 522—1 536.
M ohammad Sohel Haider,Rasheduzzaman Chowdhurv。A K M
M ottakin,et a1. 2003. Kauren diterpenes from Wedeli“
calendulacea[J].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31:
539— 54O.
Nie CR(聂 呈 荣 ),Li HS(黎 华 寿 ),Huang JH(黄京 华).
2002a.The allelopathic effects of Wedelia chinensi M err

on Peanut(Arachis hypogaea L.)and other crops(蟛蜞菊对
花生和其它作物 的化感作用)[J].J Peanut Sci(花生学
报),31(1):30—32.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18 广 西 植 物 25卷
Nie CR(聂呈荣),Zeng RS(曾任森 ),Li HS(黎华寿).2002b.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 of alelopathy of
Wedelia trilobata on Peanut(Arachis hypogaea L.)(三裂叶
蟛蜞菊对花生化感作用的生理生化机理)[J].J Peanut Sci
(花生学报),31(3):1—5.
Pang XF(庞雄飞),Zhang MX(张茂新 ),Hou YM(侯有 明).
2000.Evaluation of plant protectants against pest insets(植
物保护剂防治害虫效果的评价方法)[J].Chin J Ap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11(1):108一l10.
Peng SL(彭少麟),Xiang YC(向言词).1999.The invasion of
exotic plants and effects of ecosystems(植物 外来种入 侵及
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EJ3.Acta Ecol Sin(生态学报),19:
560— 569.
Qian JH,Zayed,Adel,et a1.1999.Phytoaccumulation of trace
elements by wetland plants:1I.Uptake and accumulation of
ten trace elements by twelve plant speci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28(5):1 448— 1 455.
Qiu HY(邱贺媛 ).2004.The determinin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protein in several alien plants leaves(几种 外来植物 叶片
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EJ3.J Hanshan Teaehers Coll(韩山
师范学院学报),25(3):94—96.
Vitousek PM ,L R W alker,L D W hiteaker,et a1. 1987, Bio—
logical invasion by Mynca faya alters ecosystem develop—
ment in Hawai[J].Science,238:802—804,
W agner W L,DR Herbst,SH Sohmer, 1 999. Manual of the
flowering plants of HawaiE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
wai Press.373—374.
Wang QZ(王志奇),Ye PH(叶平华 ),2003,Application of the
Wedelia trilobata in thegarden afforestation(南美蟛蜞菊在
园林绿化中的运用)EJ].J Hainan Normal Univ(Nat sci)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3:90—92.
Wen LZ(温达志),Ye WH(叶万辉),et al,2000.Comparison
of basis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exotic invader
weed Mikania micrantha and its companion species(外来人
侵杂草薇甘菊及其伴生种基本光合特性比较)[J].J Trop
Subtrop Bot(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8(2):139—146.
W iliamson M ,A Fitter.1996.The varying success of invaders
EJ].Ecology,77:1 661—1 666.
Wu YQ(吴彦琼),Hu YJ,(胡玉佳),2004.Studies on photo—
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exotic plants Wedelia trilobata,
Pharbitis nil and Ipornoea cairica(外来植物南美蟛蜞菊、裂
叶牵牛和五爪金龙的光合特性研究)EJ].Acta Ecol Sin(生
态学报),10:2 334—2 339.
Xian JD(冼继 东),Zhan GX(詹根祥),Zeng L(曾 玲).2003.
Effects of alcohol extracts from plant on parasitoids of vege—
table leafminer Liriomyxa sattvae blanchard(植物乙醇提取
物对美洲斑潜蝇 寄生天敌 的影响)[J].Natural Enemies oJ
Insets(昆虫天敌),3:1—6.
Xian JD(冼继东),Pang XF(庞雄飞),Zeng L(曾 玲).2003.
Suppressive effect of secondary substances on Liriomyza sa-
tivae population(异源次生化合物对美洲斑潜蝇种群控制作
用的田间试验)EJ].Chin J Appl Ecol(应用生态学报),14
(1):97—100.
Xie Y .Li Z,Gregg W P. 2000. Invasive species in China~ an o—
verview[J].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10:1 317—1 341.
Zeng XF(曾宪锋).2003.A preliminary study on 5 species in—
vasive plants in E.Guangdong(粤东 5种有害的外来人侵植
物的研究)EJ].J Hanshan Teachers Coll(韩山师 范学院学
报),24(3):69—71.
Zeng RS(曾任森 ),I in XL(林象联 ),Tan HF(谭惠芬).1 994.
Alelopathic effects and preliminary isolation of root exu—
dates of Wedelia chinensis(Osb,)Merr.(蟛蜞菊根分泌物的
异种克生作用及 初步分离EJ],Chin J Ecol(生态学杂 志),
13(1):51—56.
Zeng RS(曾任森 ),Lin XL(林象联),Luo SM(骆世明),1996.
Allelopathic potential of Wedelia chinensis and its alelo—
chemicals(蟛蜞菊 的生化他感作用及生化他感作用物的分离
鉴定)EJ],Acta Ecol Sin(生态学报),16(1):20—27.
Zhang SG(张 淑 光),Yao SX(姚 少 雄),Liang JD(粱坚 大),
1 999. Research for rapidly afforesting collapse moundand
man—made earth cliff(崩 岗和人 工土 质陡壁快 速绿化 的研
究)[J].Journal oJ Soil Erosion and Soil and Water Con—
servation(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5):68—71.
Zhao H(赵 辉 ),Zhang MX(张 茂 新),Ling B(凌 冰),
2002.The interfering effect of threeplant volatiles on behav—
ior of Phylloterta striolata(F.)(三种植物挥发油对黄 曲条
跳甲成虫行为 的干扰作用)[J3.Wu Yi Science J(武夷科
学),12:65—68
. . j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加入台湾华艺 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声明
《广西植物》将 自2005年 7月起 ,加入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一思博 网(CEPS)。中文电子期刊服务一
思博网是 目前台湾地区最大的期刊全文数据库 ,其访问地址为:www.ceps.com.tw。自此 ,读者可以通过这
一 网址检索《广西植物》于 2005年起各期的全文,在一段时期后 ,还可以回溯检索 2005年前历年的全文。
此外 ,由于《广西植物》被 CEPS收录 ,故凡向本刊投稿者 ,均视为其文稿刊登后可供思博 网(CEPS)收
录、转载并上网发行;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稿酬一次付清,本刊不再另付其它报酬。
请各位继续支持本刊 ,谢谢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