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23(6):558— 560 2003年 l1月
自然突变株 系——大 叶龙茶核型
及酯酶 同工酶研 究
徐玲玲 ,方 亮 ,廖 亮 ,樊启水2
(1.江西九江师专 生物研究所 ,江西九 江 332000;2.江西修水茶 叶研究所 ,江西修水 332400)
摘 要 :对 自然突变株系—— 大叶龙茶进行 了核型研究 ,并对 7个 茶叶品种进行 了酯酶 同工酶研究 。大叶龙
的核型公式为 2n=2x=30—18m+lOsm(2SAT)+2st(2SAT),酯酶 同工酶酶 谱能 反映茶 叶品种 的区域性特
征 。大叶龙茶酯酶酶谱发生变异 ,即突变体 (大叶龙)比母株 (宁洲群体种)少一条 c5酶带 。
关键词 :茶树 ;自然突变株系 ;核型 ;酯酶 同工酶
中图分类号 :Q942.4;Q94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142(2003)06—0558—03
Study on karyotypes and isozyme of esterase in
the natural mutant train— — Dayel0ngcha
XU Ling—ling ,FANG Liang ,LIAO Liang ,FAN Qi—shuie
(1.Institute of Biology,Jiujiang Teachers College,Jiujiang 332000,China;
2.X iushui Tea Research Institute,Xiushui 332400,China )
Abstract:In the present paper,karyological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natuaral mutant train— — Dayelongcha
(Camellia sinensis)and the esterase isozymes of 7 tea varietie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polyarcylamide electr—
phoresis.The karyotype formula of Dayelongcha is 2n= 2x= 30— 18m + 10sm (2SAT)+ 2st(2SAT). The zy—
mograms of EST isozyme can show the characteristic of reginalism in tea vareties.The variation of EST
isozyme of Dayelongcha was discovered.Dayelongcha has one Cs enzymeband fewer than maternal plant(Ning—
zhou population).
Key words:Camellia sinensis;natural mutant train;karyotype;EST isozymes
王柏龄等(1992)发现的无蕾大叶龙茶是来源于
修水茶科所宁洲群体品种茶园中 1株 自然突变体形
成的无性繁殖株系。经过十年的扦插和栽培观察表
明,其性状稳定,变异表现在叶大 ,约为母体的 2倍 ,
叶上端背卷呈 360。,形似龙尾,叶片周缘及上部极
薄 ,基部和 中部肥厚 ,是 制 乌龙 茶 的上等 原料 ,故 得
名“大叶龙”茶。而且这一 自然突变体经过近十年栽
培比较,无论是 1年生或 9年生的扦插茶株,或是经
不同地域移栽实验,或进行正反嫁接实验,均证明母
株小叶、有蕾 ,而突变体——大叶龙均是叶大并从未
发现有花蕾形成,说明这一 自然突变是有一定的遗
传物质基础。众所周知 ,无蕾可提供茶叶一个优质
高产的生理基础,无蕾大叶龙茶无疑是一个茶树高
产优质育种中极其罕见的种质资源。由于其母体尚
在,这对茶树育种研究及植物发育研究均有重要意
义。有必要 对大叶龙茶 的变异 机制进行全面的深入
研究 ,本文是这一 工作 中 的核 型及 酯酶 同工酶 部分
结果 的初报 。
收 稿 日期 :2002—06—21 修订 日期 :2002—09—14
基 金项 目 :江西 省农 业发展 基金 项 目;江西 省教 育厅科 技项 目。
作者简介 :徐玲玲(1 963一),女 ,江西湖口人,副教授 ,主要从事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6期 徐玲玲等 :自然突变株 系——大 叶龙茶核 型及酯 酶同工酶研究 559
1 材料及方法
1.1材 料
核型及酯 酶 同工 酶分 析 的材料 于 2000年 6月
1日~5日采 自修水茶科所品种园,大叶龙和宁洲群
体品种是来 自自然突变体 (大叶龙)及突变体母株
(宁洲群体品种)的扦插后代。
1.2核型 实验方 法
取幼嫩根 尖用 0.1 或 0.5 秋水 仙素 溶液 预
处理 3~4 h,用 卡诺 氏 固定 液 固定 2~ 24 h,用 l
mol/L盐酸 60℃ 下水解 10 min,然 后用 改 良品红
染色压片。核型分析采用李懋学等(1985)的标准。
1.3同工酶实验方法
取幼叶按 l:2比例加入提取缓冲液。提取缓
冲液为 Tris—HCI(pH7.5),根据 Sohis等(1983)配
方稍作变动 ,即 0.1M Tris—HC1(pH7.5)50 mL,加
0.001 M(0.02 g)EDTA,0.01 M(0.038 g)氯化钾 ,
0.01 M(0.1 g)氯化镁 和 5 蔗糖 ,提取前再加 0.
1 (V/V)巯基乙醇和 8%(w/V)聚乙烯吡咯烷酮
(PVP)。冰浴研磨成匀浆 ,经 6 000 r/min,离心 20
min取上清液再离心 1次,上清液保存于冰箱待用。
采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 胶 电泳 ,分离胶浓度
8 ,浓缩胶浓度 3.8 ,凝胶厚度 0.5 mm。缓冲液
分别为 pH8.9和 pH6.5的 Tris—HC1;点样 后上 面
覆盖一层 40%蔗糖液,在 4℃的冰箱内电泳。酯酶同
工酶染色液配制如下 :20 mg a一萘酯 ,40 mg 萘酯 ,40
mg坚牢兰 RR盐 ,先 溶于 2 mL丙酮溶液 中 ,再溶 于
60 mL 0.1 M pH6.4磷酸缓冲液,过滤后常温下染
色,直至酶带清晰为止。除去染色液,用 7 的醋酸
溶液固定 5 min,再用 自来水冲洗几次,制成千胶。
2 结果与讨论
2.1核型分析
大叶龙茶的染色体参数见表 l。宁洲群体种和
大叶龙中期染色体形态见图 l—A,B,大叶龙核型图见
图 l—C。突变体(大叶龙)和母株(宁洲群体种)的染色
体数目均是 2n=30,大叶及无蕾的性状并不是染色
体加倍所致。大叶龙的核型公式为 2n==2x一30—
18m+10sm(2SAT)+2st(2SAT),核型类 型为 2A,平
均臂比为 1.72。从核型特征来看与李斌(1986)报道
的 2n=2x=30= 18m+ 6sm+4sm(SAT)+ 2st(SAT)
结果相似,只是随体数 目的差异。
2.2酯酶 同工酶 酶谱分析
在供试的 7个品种 中共有 l0条酶带 (图 2)。
可分为 A、B、C三个 区,A 区迁移率范围为 0.0~
0.3,仅有 a(0.18)l条酶带 ;B区迁移率范 围为 0.3
t 0.52,有 b1(0.43)、b2(0.47)和 b。(0.50)3条 酶
带 ;C区迁 移率范 围(0.52~0.80),有 C (0.55),C:
(0.58),C3(0.62),C (0.65),C (0.69)和 C
(0.74)6条酶带 。
表 1 大叶龙茶染色体 参数
Table 1 The parameters of chromosomes
of Dayelongcha
C:和 C。酶带是 7个 品种共有的,似茶的酯酶
特征性酶带,变异发生其他 7条酶带 中。在 7个品
种中,其中有 2个品种由福建原产地引种而来,即政
和大白茶及福鼎 白毫(图 2一l,2)。其他 5个品种都
原产修水,均由宁洲群体品种选育而来,属宁洲品种
系列。从 C 酶带来看,宁洲品种系列均不含 C 酶
带,而福建品种均含有这一酶带。政和大白茶 b 和
b 是其特有酶带 ,说 明它与其他 品种差别较大,在
宁洲品种系列中,宁洲群体品种是其原始品种 ,从酯
酶酶带也反映这一点 ,其酯酶带最为丰富,酶谱最为
清晰。与其酶谱最为相似的是宁洲 2号,两者形态
也是最为接近。与其他 3个宁洲系列品种相 比,其
酶谱 多少有变异 ,变异 表现 在缺 少 l条 或更多 的酶
带,黄金菊少 2条 ,金春少 4条,而无蕾大叶龙与母
体(宁洲群体品种)等 4个宁洲品种 比较,变异表现
在缺少一条 C 的酶带 ,基 因突变可能发生在编码
C 酶带的基 因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60 广 西 植 物 23卷
4 B
黝 羹 薹羹 tt 薹羹譬雾
1 2 3 4 5 6 7 8
jI}羹 羹羹 {I}豁 蠖 爹jIl{l}jI}12
11 1 1 V.9 10 1 2 3 1,1 5
图 1 宁洲群 体品种和大叶龙 中期染色体形态及核型图
Fig. 1 Ph0t0micrographs of chromosome at metaphase and karyotypes of Ningzhou population and Dayeiong
A.宁洲群体品种中期染色体形态图 Metaphase chromosome of Ningzhou population;B.)k,I-龙中期染色体
形态图 Metaphase chromosome of Dayelong~C.大叶龙核型图 Karyotypes Dayelong.
参考 文献 :
盯
O.O
0.1
n2
O.3
O.●
o.S
0.6
。.7
O.曩
C::=:]
C::.-I】
C::::】
+ l
C二:::]
互
C二:::]
■——■ —■—■ ———■
雹 功 盔墨窃 国
西童 !丑 【:二::]
C::::] 固
舟。· 1
f
c:::: c二::: 【:二::3 c二:::] 矗 牛
-}
b; 』
c二二:-3 芷茎互暑 E墨互叵l I—ir*—~tl b3 1
Cl 十
£芝五 l/zz/Ta.a E !翻 曩强 C, f
: 爱{ £::]重曼三刁 5 j
f
5 7 8 上 l
图 2 大叶龙等 7个 品种 的酯酶同工酶酶谱模式 图
Fig. 2 The zymogram patterns of EST isozymes of seven varieties of tea
1.政和大白茶 zhenghedabaicha;2.福鼎白毫 Fudingbaihao;3.黄金菊 Huangjinju;4.金春 Jinchun;5.宁洲 2号
Ningzhou No.2;6.宁洲群体种 (母株)Ningzhou population(maternal plant);7.大叶龙 1(变异株)
Dayelong 1(varity plant);8.大叶龙 2(变异株 )Dayelong 2(varity plant).
Li B(李 斌),Cheng XY(陈兴琰).1986.The karyotype a—
nalysis of Camellia sinensis(茶树染 色体组型 分析)[J].
Journal of Tea S(ience(茶 叶科学 ),6(1):7— 14.
Li Mx(李懋学),Chen RY(陈瑞阳).1985.A suggestion on
the standardization of karyotype analysis in plants(关 于 植
物核型分析的标准化问题)[J].Journal of~tuha 7t Botan—
ical Research(武汉 植 物研究 ).3(4):297—302.
Solits DE.et a .1 983.Starch gel e1ectrophoresis of fens:A
compilation of grinding buffers,gel and electrode buffers.
and staining schedules[J].Ayler Fern.,,73(1)j 9—27.
Wang BL(王柏龄),Zhang DY(张冬燕).Yu ZC(余 志成).
1997.A newly-produced natural mutant train— — Dayelongcl1£
(自然突变的茶树新 株系——大 叶龙) J].N~-wsfetter u
SP (ulture and Tea(蚕桑茶 叶通 讯),(1) 21.
基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