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变色秋海棠的繁殖栽培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21(4):375— 380 2001年 11月
变色秋海棠的繁殖栽培
田代科,管开云 ,郭瑞贤,李景秀
(中N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 ,云南昆明 650204)
摘 要:利用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 3种方式繁殖变色秋海棠均获得成功。播种繁殖的发芽率约 60%;在 3
种不同Nt。插繁殖中, 锥形叶插成活率最高;组织培养以叶片为外植体、MS+BA 1+NAA 0.1固体发芽
培养基较好,从外植体直接分化出芽原基和新芽,属于器官型再生方式 利用密闭容器栽培法或类似此种方
法栽培变色秋海棠,取得较好效果=
美键词 :变色秋海棠 ;繁殖 ;栽培
中图分类号 :Q9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lO00—3142(2001)04—0375—06
Propagation and cul tivation of Begonia versicolor
TIAN Dai—ke,GUAN Kai—yun,GUO Rui—xian,LI Jing—xiu
(Kunming Botanical Garden,Academm Sinica,Kunming 650204,China)
Abstract Begon~ wr ∞ r cart be propagated by seeds,cutting and tissue culture.The germination ratc of
seeds is about 6O .Cone Leaf cuttings and wedge leaf cuttings were more applicab[e to leaf cuttings..New
budlets grew out directly from leaf explantations by tissue culture in sohd medium of MS+ BA+ NAA 0.1 in
about 60 days without producing calus 1c is a good way of using enclosed containers 0r similar ways for cukivat
ing B.versirolor.
K ey words:Begonia versicolo;propagation{cultivation
变色秋悔棠(Begonia versicolor Irmsch,)又名交
叶秋海棠,由于其叶片的颜色和斑块变异丰富,十
分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而受到许多园艺
学家和花卉爱好者的喜爱 。早在 50 a前 英 国植物
学家就从中国成功引种变色秋海棠,并多次在英、
美等国举行的花卉展览会上获奖。。 。国外用它作
杂交亲本已培育出若干新品种“ 。该种植物特产于
中国云南省少数林区” ,分布范围狭窄、数量少。对
其进行繁殖和栽培方面的研究, 探索该种植物的
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播 种
1.1种子特征和实验方法
变色秋海棠的果实在花后约 2个月成熟。每一
果实含种子 1。00~4 000粒 ,种子鱼雷形 ,细小 ,千
粒重为 l7.75 mg” 。种子可随采随播或于 5 C条件
下贮藏。本次试验种子为前一年所采集的种子。
播种基质用过筛的腐殖土,也可在腐殖土中掺
合少量的土壤装人容器,将基质用水浇透后,直接
把种子均匀地撒播于土表面,不再覆土。将播种容
收稿日期 :2000—06 l 9
作者简介 田代科(1968一) 男,湖南龙山人,硕士,助理研究员, 事植物引种驯化 、育种和植物分类研究 *通讯联系^
基金项目: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97C08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 76 广 西 植 物 21卷
器放在斜阳照射处或荫栅 下,井用塑料薄膜罩上保
持湿润。播种期间的温度为 3~30。c,相对湿度为
j0 ~80 。同时用培养皿(内垫双层滤纸)对照播
种.加盖培养皿或玻璃罩保持湿润,置于室内,室内
温度为17~25。C。定粥检查,用小喷雾器加水.经常
保持基质或滤纸湿润
表 1 变色秋海棠的种子发芽时间和发芽率
Table 1 Germination time and Germination rate of B.~er$i~ol rzr
图 1 变色秋海棠的三种不同叶插繁殖方式
Fig l Three different ways。f cuttings of B versicolor
全叶插:1、2;楔彤叶插 3、4、5;锥形叶插:6、7、5。图中横线 下表示扦插基质;虚线和短实线表示切割址;箭头表示新芽发生位置
WhoLe ar~uttittg{i、2;wedge z rcuttinK{0、4、s;⋯ etea{~utttn~ S,7、5 E:e w hofimntatlitteiadica:ing cuttingmedium ;
doted line.nd short line indicating CUt siteslA rrowhead indicating sites of⋯ buds
1.2结果与讨论
变色秋海棠 的种子播种 后一般需要 25~40 d
才开始发芽(表 1),且萌发速度极不一致,需 2个月
时间才 全部 出齐,这可 能与种子 的成熟程度相关 。
发芽率约6o 。种子发芽时间随平均气温升高而稍
提前 。播种后约 40 d,子叶出土,2枚子叶极小,1O~
20 d后,第一枚真叶开始长出。播种后 3个月左右,
即幼苗具有 1~2枚稍大的真叶时 ,可进行第 一次移
栽,也可待幼苗稍长后再移栽。只要细心管理,移栽
成活率可达 i00 ,但在幼苗期特别要注意猝倒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期 团代科等:变色秋海棠的繁殖栽培 377
的防治。播种季节以春季气温回升时最佳,秋冬虽
也可播种.但幼茁出土后生长十分缓慢,甚至停止
生长 。
2 扦 插
变色秋海棠为根茎类秋海棠,虽然也可用分株
和利用根状茎扦插的办法进行营养繁殖,但繁殖数
量十分有限,利用叶插法更为可取。试验采用 2种不
同基质和 3种不同的叶插方法进行组合扦插繁殖
(表 2、图 1)。
2.1扦插方法
插床搭棚遮荫。插床长 4 m,宽 1 m,高(深)40
cn 插床底垫以约 10 cnl厚的煤渣,然后分别铺上
10 cm厚 2种不同基质:珍珠岩,珍珠岩__腐殖土(1
:1)。用自来水将基质浇透,数小时后进行扦插。扦
插于 199g年 9月 lg日进行,插床内温度为 2~3O。
C,相对湿度 60 ~80 每 7 d检查一次生根情
况 ,每 1 5 d检查一次发芽情况 。
取成熟健康叶片,用 1块干净玻璃和 l片单面
刀片,按 3种叶插方式 ”的要求切好插穗 :(1)全叶
插 (whole leaf cuttings):采回叶片,将多余叶柄切
去,保留长度 4~5 em,在叶中部适当位置切断各个
主脉,将保留叶柄完全插入基质中,叶面尽量铺平,
上面压 以小 卵石或碎瓦砾 以使叶 片紧贴基质 ;(2]
锥形叶插(cone lea[cuttings):在叶柄顶端 以叶脉汇
集处为中心将叶片连同叶柄按小圆形切下,叶片部
分折成松散的锥形或漏斗状,下部插入基质约 4
cii;(3)楔形叶插(wedge leaf cuttings):在叶柄顶端
以叶脉汇集处为中心将叶片连同叶柄按小圆形切
下,在叶片各主脉间切断形成楔形切条,把切条按
适当间距成直线排列插入基质约 4 CEil深。
2.2扦插繁殖结果分析与讨论
2.2.1不同基质对插穗成活率的影响 三种叶插方
式在纯珍珠岩基质中成活率稍低+在“珍珠岩+腐
殖土”中稍高。可能由于珍珠岩基质含水量高而易
使插穗腐烂,扦插生根后珍珠岩基质缺乏营养,不
利于新芽萌发和生长,再加上可能人为多次检查松
动的影响,导致生根后发芽前的死亡数有所增加。
表 2 变色秋海棠三种叶插方法繁殖结果
Tab Le 2 The results。[3 diferent Leaf cutt[ag,~。f B.versicalor
2.2.2不同叶插方法对成活率的影响 三种叶插方
法中以锥形叶插的成活率最高,达80 ~90 ,其
次为垒叶插,为 60 ~70 ,而楔形插的成活率最
低,低于 j0 。可能因为锥形插法的叶片面积大,与
基质接触好.光合作用能力强,从而有利于生根发
芽和抗病菌 ;垒叶插插穗虽然叶面积较大,光合能
力也强 ,但 叶片部分同基质 表面往往接触不 良而不
易生根 ,容易腐烂 ;楔 形插 的叶面积最 小,切 口长,
光合作用弱,抗病能力弱,从而易发生死亡,
2.2.3基质类型、叶插方法对生根和发 芽时问的影
响 三种叶插方法的插穗在2种不同基质中的生根
所需时间相同,均为 30 d,说明叶插方法和基质类
型不影响插穗生根的快慢。发芽所需时间与基质类
型也无关,但受扦插方法不同的影响,其中锥形插
法和楔形插法的发芽需要时间相同且较短,均为 60
d,而垒叶插发芽较慢,需要 120 d。
2.2.4不同叶插方法插穗生根 、发芽部 位及发 育极
性 叶插繁殖均为先生根后发芽,在 3种叶插方法
中,生根和发芽的部位基本一致 ,均位于形态学的
下端,只是新芽紧挨生根部位的稍上方出现。新根
新芽发生表现出明显的极性,这显然与插穗中的生
长素的活动有关,扦插后生长索向切断部位基部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78 广 西 植 物 21卷
输,使这些部位的浓度增高,从而得于根原基和芽
原基的分化
2 2.j三种叶插方法的生产效率 全叶插不易发芽
且发芽数也较少,楔形插法 的成活率虽低,但其平
均每叶所产生的子株数同锥形插法相近均高于全
叶插 。因此,变色秋海棠的叶插 以锥形插和楔形插
较好
2.2.6实验存在的问题 由于实验过程中对基质、
工具和材料均未作消毒处理,加上多次检查生根发
芽情况,对插穗的生根发芽和成活率都难免带来一
定影响。另外,利用激素处理,结果可能含更为理
想 由于材料有限如垒叶插和锥形插的插穗数量偏
少,也未进行重复实验,因此一定程度上影响成括
率的准确性。尽管如此 ,叶插繁殖仍不失为变色秋
海棠繁殖的一种好方法。
3 组织培养
自 1 968年 Heide和 Ringe ’首次报道秋海棠的
组织培养研究后,国内外发表了很多关于该属植物
组培繁殖的研究论文或简报 ⋯,已利用嫩茎、叶、
叶柄、花茎、花序、花器、种胚、种子和苗端等作为外
植体培养获得成功 我国学者主要在本世纪 8O年代
对约 2O种秋海棠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但大多局限
于常见的栽培品种,有关变色种海棠的组织培养研
表 3 BA、NAA对变色秋海棠外植体分化不定芽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of BA aad NAA tO adventitious bud of exp[ants of B.verslcalor
究尚未见报道。
3 1材料和方法
实验田分 2次,第一次于 1999年 3月 29日进
行,剪取栽培变色秋海棠的嫩叶,用自来水洗净叶
上尘土,75 酒清浸泡消毒 8~10 s,无菌水冲洗 3
~ 4次,再转入 0.1 的升录液消毒 6~8 rain,最后
用无菌水冲洗 4~5次。用消毒滤纸吸干水珠后,将
叶片剪成 1×1 CII 的小块,叶柄剪成约 l cm长小
段,接种在 25 mI 三角瓶中。第二次实验于 4月 l6
Et进行,除 1 2,1 3重复利用前次实验的培养基和材
料未经过酒精消毒外,其余步骤相同。
基本培养基为MS,添加BA和NAA或 IAA的
不同浓度作为组合对比。用 l N KOH调 pH值至
5.8后 ,在 1-2 kg/cm 的压力下灭菌 20rain 培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期 田代科等 :变色秋海棠的繁殖栽培 379
室用日光灯照射 12 h.,室温 26士3。C。先用发芽培
养基,待大量新芽萌发后用 MS+BAI+NAA 0.1
和 MS+BA2+NAA 0.1固体培养基转接 1次,培
养一段时间后再转人生根培养基。
3.2结果与分析
3.2.1酒精消毒对外植体 的影响 通过 2次实验表
明(表 3):第一次因酒精消毒处理过度导致失败,用
75 酒精消毒 8~l0 mln,接种时印发现叶肉细胞
颜色变浅,呈半透明状而不能使用,其余的接种后,
在 2~3 d内发黑,l0 d左右大部分死亡,存活部分
能够分化出芽原基微突,但最终不能转化成新芽,
60 d左右全部死亡。第二次实验分别用酒精处理 5 s
或不处理,结果虽然污染率略有增加,但成活率较
高。因此,对变色秋海棠做组织培养时,酒精处理并
非必要,如果使用,应严格控时在 5 s内。
3.2.2叶柄和叶片外植体分化芽的能力 在相同培
养基中(如表 3中“8,9”),接种后叶柄的死亡率高达
96 ,可能因消毒引起,成活下来者在 60 d未能分
化芽原基。叶片外植体接种后约10 d即出现不同程
度的拱起、膨胀和发硬,约 30 d后分化出密集芽原
基微突,2个月后由芽原基直接分化出大量新芽。因
此,叶片分化芽的能力 比叶柄高,同以前同属植物
的报道结果一致
3.2.3叶片分化芽的方式、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分
化能力的影响 叶片接种后不产生愈伤组织,而是
通过芽原基直接分化新芽,属于器官再生形式。在
①MS+BAI+IAA 0.1;②Ms+BA2+IAA 0.1;③
Ms+BAI+NAA 0.1i④MS+BA2+IAA 0.1j⑤
MS+BA2+NAA 0.2五种不同的培养基中,叶片
的分化能力只有在③表现较好,①②④⑤均表现极
差,60 d以后叶也不能分化出芽体。其中BA的浓度
为 2 mg/L时,外植体接种后能产生芽原基,但不能
分化出芽,出现分化停滞现象,最后渐渐发黑趋于
死 亡 (如表 3中的“7、10、l1和 13”四组);BA为 1
mg/I 时外植体表现出较强的分化能力,能正常分
化出新芽(如表 3中“8和 1 3”两组),说明BA浓度
偏高会抑制芽的分化。另外,NAA分化芽的能力较
IAA强 这一结果同以前该属其它种类的相应实验
结果基本一致 。
3.3结论
变色秋海棠的叶片外植体在发芽培养基 MS十
BA1+NAA 0.1中表现出强烈的分化能力,直接由
芽原基分化出大量密集芽体,不产生根或偶见少量
气生根。转接人生根培养基后约 l0 d即开始生根。
在细心管理 的情况下,小苗 移栽后成活率可达
90 。
4 栽 培
既可直接利用野生苗,也可通过播种、扦插和
组培等方法育苗后栽培变色秋海棠。通过 2 a多的
栽培实验和经验,可以认为变色秋海棠属于同属植
物中较难栽培的种类之一,利用常规方法栽培难取
得成功。
变色秋海棠在野外局限生长于中低海拔的潮
湿林下阴暖处,喜土质疏橙和富含病殖质的偏酸性
土壤(pH=3.6~4.7) }分布地区年平均相对湿度
约为85 。栽培时用 z/3腐殖土加 1/3普通土壤或
以纯腐殖土作基质较为理想。国外文献“ 记载,栽
培变色秋棠时应保持湿度在 70 以上,生长最适温
度为17~1 9。C,畏寒畏暑 实验结果,用密闭容器
(enclosed container)。”(通常为带盖的透明塑料或玻
璃器具)栽培,人为创造出良好的容器气候(con—
tained atmosphere)。 ,既解决了高湿度难以维持问
题,又不需要经常浇水,太大减少了管理工作量,植
株生长良好。将容器栽培的变色秋海棠置于荫棚
下,并覆盖透明塑料薄膜,生长更为良好。
5 总 结
用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的方法繁殖变色秋海
棠均获得成功,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播种方法最
为简单快速有效,扦插方法虽也较方便,但繁殖数
量往往受到一定限制。组织培养方法最为复杂,但
可以太大提高其生产数量 采用哪种方法应视材料
和繁殖目的而定。栽培变色秋海棠,可采用不同一
般秋海棠栽培方法的密闭容器栽培法。
参考文献 :
[L]Thomson T.Behind the Scene at the Show口].The
Begcmian,1994,61:145.
[2]Don Miler.Propagation 0f Begonias[I].The Begcmi-
4 ,L996.63:l3一 l4.
<33 Johanna Zinn.Show News Around the CountryD].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80 广 西 植 物 21卷
The Begonian,1996,63;16.
【4]Freda Ho[1ey.ABS&Branch News[J].
, 1998,65:U 2— 1l3.
(11]刘玉贞.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球根海棠EJ].植物生
7 Begoni- 理学通讯 .1985,(3l:30.
(53 Brad Thompson.D0ubk Duty from Rhizomatous Leaf
Cuttings[J].The Begonian·1998t 65:229.
[6]Mildred I ,Edwadr J.Thompson[M].Begonias,
1981,366.
(73田代科.变色赦海棠的园艺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
昆明植物研究所硕士论文 ,1999.
(83李光晨,等.园艺通论EM3.1998.291.
(93谭文澄,藏策刚,等.观赏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口].
1991,494.
lO3郑若仙.毛叶赦海棠叶片组织培养快速繁殖口].云
南植物研究 ,1985,7(1):l25—127.
C123梅贝坚.艾 华.铁十字秋海棠试管快速繁殖[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7,(8l:27—30.
C133王润珍,张燕玲,林 荣.彩纹秋海棠的快速繁殖
口].广西植物,1990,10(2):161—1 67.
C143桂耀林,顾淑荣 ,徐庭玉.竹节秋海棠的叶外植体
的器官发生[J].植物生理学通讯,1 985,27(5):550
— — 558.
[1 53 Walace W.Wangner,Begonia versicolor[J].The Be-
gonian,1999,66:54— 55.
C163 Wanda Macnair.Terrarium Begonias.or Bring the
Rainforest indoors[J].The Begonlan,1998 6s l 70
一 l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