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Urban eco-agriculture model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Shanghai metropolis

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模式及对策



全 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年 9月 第 17卷 第 5期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Sept. 2009, 17(5): 1002−1006


* 上海市科技攻关重大项目(023912022)资助
俞菊生(1955~), 男, 研究员, 研究领域为生态经济、都市农业及区域经济等。E-mail: xxyu@saas.sh.cn
收稿日期: 2008-07-25 接受日期: 2008-11-27
DOI: 10. 3724/SP.J.1011.2009.01002
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模式及对策*
俞菊生 1 吴轶韵 2 罗 强 1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中心 上海 201106; 2.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 201306)
摘 要 利用文献资料调查、统计分析和实地调研的方法, 分析总结了上海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研究提出了
设施化+生态技术为主、集约化+生态技术为主、科技化+生态技术为主、市场化+生态技术为主、产业化+生
态技术为主、观光休闲+生态技术为主等 6个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重点分析整理了上海都市
型生态农业的不同实践模式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提出上海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上海 都市型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技术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3990(2009)05-1002-05
Urban eco-agriculture model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Shanghai metropolis
YU Ju-Sheng1, WU Yi-Yun2, LUO Qiang1
(1. Center for Urb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Shanghai 201106, China;
2.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Abstract This survey sums up the status-quo of eco-agriculture in Shanghai metropolis using questionnaire and statistical tech-
niques. It proposes six eco-agriculture modes for Shanghai as follows: facility-ecological technology mode, intensive-ecological
technology mode, technicalization-ecological technology mode, market-ecological technology mode, industrialization-ecological
technology mode and tourism-ecological technology mode. What is more is that the survey identifi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urban eco-agriculture development, and analyzes and reviews the different practiced modes of eco-agriculture in Shanghai. Based on
the above, the survey proposes several 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eco-agriculture in Shanghai.
Key words Shanghai, Urban eco-agriculture, Eco-agriculture model, Ecological technology
(Received July 25, 2008; accepted Nov. 27, 2008)
目前, 全国各地都在进一步明确农业新的发展
定位, 上海则提出农业应向环境友好、功能齐全、
技术领先、产业融合、统筹布局、市场先行的方向
发展, 使上海的现代化都市农业具备强大的生态屏
障功能、持续稳定的经济社会功能和领先的技术与
完善的服务功能。这些目标定位在本质上都突出了
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三大功能, 突出了生态建
设和可持续发展, 强化了生态农业在农业发展中的
突出作用。
经过 20 多年的发展, 上海生态农业成效显著,
取得了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1−3], 初步
形成了多种生态农业理论体系和发展模式。但是 ,
目前上海生态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处于起步阶段 ,
主要通过建立现代生态农业园区来带动整个上海生
态农业的发展。1994 年 9 月, 以现代生态农业为主
的孙桥现代农业园区成立, 标志着上海生态农业发
展进入了启动阶段。2000年上海市政府在市郊建设
了 10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每个农业园区建设面积
为 10~20 km2。通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探索面向整
个上海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 这标志着上海生态农
业将进入发展阶段。
至今, 上海已建成 13个以现代生态农业为主的
农业园区, 分别为闵行区现代农业园区、宝山区现
代农业园区、嘉定区现代农业园区、孙桥现代农业
园区、浦东临空出口农业园区、金山区现代农业园
区、松江区现代农业园区、青浦区现代农业园区、
第 5期 俞菊生等: 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模式及对策 1003


南汇区现代农业园区、奉贤区现代农业园区、崇明
县现代农业园区、上实现代农业园区、农工商现代
农业园区。至 2005年, 13个现代生态农业园区规划
面积 3.47万 hm2, 已开发利用面积 1.8万 hm2, 基础
设施投资 33.2 亿元 , 品牌农产品 32 个 , 认证产
品 31 个, 园区设施大棚 22 346 个, 带动本市园区
外农户 85 831户, 带动外省市农户 131 410个, 市
外生产基地 386个, 市外生产基地耕地面积 30 474
hm2, 对外省市产品及技术服务输出总额 3 507 万
元 , 农业总产值 21.44 亿元 , 占上海农业总产值
的 9.2%。
从上海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和农业发展总体情况
看, 虽然园区生态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
大部分地区还没有建立起以生态农业为主的发展模
式, 因此, 2007 年中共上海市委员会第九次代表大
会提出要把着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作为未来上海现
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这为上海未来生态农业发展创
造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预示着上海生态农业将进入
快速发展阶段。因此, 研究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发
展的主要模式, 揭示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
于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的发展理论与实践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1 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随着上海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对农业在提
供绿色屏障调节城乡生态平衡 [4−6]等方面提出了更
高要求, 以前的城郊农业发展模式难以满足经济发
展和市民对生存环境的需求。解决上述矛盾的最好
途径是优化资源配置 , 在有限的空间上发展融生
产、生态、社会经济等功能多元化为一体的高度现
代化都市型生态农业, 实现农业的第二次飞跃[5]。
1.1 设施化+生态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
1994 年 , 为适应上海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 ,
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引进 5 套温室设施, 并在浦
东孙桥、闵行马桥等 5 个基地进行了建设试点。几
年来, 上海市通过园区化方式的运作, 使上海农业
设施化程度大大提高(表 1), 同时也体现出许多优越
性, 从而产生了规模化集聚效应, 在硬件和软件上
为现代农业科技的运作创造了条件, 为上海地区乃
至全国的科技兴农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为上海等
城市提供了较高档的反季节蔬果, 丰富了市场, 并
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休闲、旅游场所, 成为培
育新一代农业技术人才及农业科普的基地。
1.2 集约化+生态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
上海市通过大力建设市级农业园区的运作方式,
促进农业生产朝集约化发展。目前已经建成的有位
于长江入海口的长兴岛 600多 hm2的柑园, 南汇县 3
000多 hm2的桃园, 东海农场和松江九亭、青浦绿色
园区等的花卉基地。在建的市级农业园区有 12 个,
2003~2005 年间, 各园区累计开发利用面积 54 092
hm2,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441 951 万元, 园区建设设
施大棚 7 674 hm2, 其中 2005年开发利用面积 18 260
hm2,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177 364 万元, 建设大棚 5
516 hm2, 具体见表 2。

表 1 上海市农业设施基本情况(2000~2005年)
Tab. 1 Agricultural facilities in Shanghai during 2000~2005
项目 Item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地膜覆盖面积 Area of plastic mulching (104 hm2) 2.05 2.33 2.53 2.98 3.24 3.17
蔬菜大棚面积 Area of plastic greenhouse (104 hm2) 0.15 0.29 0.39 0.64 0.64 0.67
温室面积 Area of greenhouses (hm2) 88.15 100.91 96.89 184.40 276.00 253.00
设施蔬菜面积 Area of protected vegetable (104 hm2) 0.27 0.27 0.27 0.21 0.20 0.26
精养鱼塘面积 Area of intensive fish culture ponds (104 hm2) 1.05 15.34 0.96 0.90 0.75 0.69
数据来源于上海统计年鉴 2001~2006 Source is Shanghai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1~2006.

表 2 上海郊区市级农业园区基本情况(2003~2005年)
Tab. 2 City-level agricultural gardens of Shanghai suburbs during 2003~2005
项目 Item 2003 2004 2005
已开发利用面积 Developed and used area (hm2) 18 100 17 732 18 260
投资项目金额 Investment (104 yuan) 420 479 519 317 659 285
投资项目数 Number of investment projects 539 580 603
基础设施投资金额 Investment of infra-structure facilities (104 yuan) 120 297 144 290 177 364
品牌农产品个数 Number of br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24 30 32
认证产品个数 Number of certified products 14 27 31
设施大棚面积 Area of greenhouse and plastic greenhouse (hm2) 1 127 1 031 5 516
对外省市产品及技术服务输出总额
Total exports of products and technical services to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 (104 yuan)
3 093 4 217 3 507
数据来源于上海郊区统计年鉴 2006 Source is Shanghai Suburbs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6.
100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1.3 科技化+生态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
近年来, 上海市农业加大科技投入(表 3), 2000~
2005 年间, 累计科技攻关重点项目 496 项, 项目总
投资近 4 亿元;同时大力加强建设农业标准化示范
区或标准化生产基地, 主要包括蔬菜园艺场、水产
养殖场、生猪饲养场、奶牛饲养场等, 通过几年的
建设和发展, 上海市目前已经建立了国家级、市级
和区县级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包括标准化生产
基地约 1 400多个, 示范面积约 7万 hm2;并大力支
持建设各农业产业园区, 如崇明前卫村、孙桥现代
农业园区等, 走以农业高新技术成果为依托, 通过
生产高附加值农产品获得高经济效益的农业产业化
模式。
目前, 上海奶牛育种中心培育的纯种荷兰奶牛
冻精, 已使全国的奶牛业进入优质化阶段, 上海孙
桥现代农业园区已经开始向新疆、青海、陕西等地
输出农业设施, 并提供安装技术和管理方法[7]。
1.4 市场化+生态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
都市型农业是市场化的农业, 不仅是农产品和
投入要素的市场化, 还应包括产前、产中、产后的
全过程市场化[8]。一方面, 上海市通过大力建设各种
生产示范基地、休闲公园和农业园区等, 将市场化
贯穿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整个链条当中, 从
而达到以市场来带动整个都市型农业发展的目的。
如新桥的花卉生产基地, 是以市场带动起来的生态
农业区之一。目前, 上海市崇明岛 300 多 hm2的森
林公园、佘山、淀山湖风景区、奉贤世纪林等绿色
景观和绿色产业, 已经组成了绿化产业链。为此, 上
海市还每年举办柑橘节、桃花节、风筝节等, 这已
经成为上海农业文化的缩影。另一方面, 上海市农
户通过加入产业化组织, 实现农户本身生产经营的
市场化, 进一步促进上海农村产业化的发展。2005年
产业化组织农户达 44.93万户, 达到总农户的 16.18%,
具体见表 4。
近年来 , 通过市场化+生态技术生态农业发展
模式的实行, 农户生产经营的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
2000~2005年间, 农户户均农业商品产值由 1 555.29
元上升到 1 688.04元, 但 2005年农户户均农业商品
产值相对 2003 年和 2004 年有所下降, 这主要是因
为近年来上海市农业功能的不断转换和延伸, 农业
的生产型功能相对弱化, 而生态型和服务型功能则
大大加强, 故按目前的统计标准, 上海市农业的总
产值水平下降, 使得农业商品产值下降, 而农户户
数规模变化不大, 因此农户户均农业商品产值水平
在统计上有所降低。
1.5 产业化+生态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
产业化主导型生态农业模式是以构建产业基地
为基础 , 加工转化为龙头 , 商品市场为载体 , 效益
农业为目标, 坚持“基地化建设、专业化生产、区域
化布局、商品化经营”原则, 寓产业化于生态农业的
规划开发建设之中 [9], 通过生态农业建设打基础 ,
产业化链条来延伸, 市场化经营来牵动, 实现农业
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 上海市食品加工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组
织迅速发展。截止到 2005年, 上海全市食品加工企
业(烟草企业除外)产值已经达 473.97亿元。2005年,
上海市拥有各类型农业产业化组织 730 个, 其中市
级以上达 36 个, 带动农户总数为 44.93 万户, 带动
农户实现总收入 44.66 亿元, 实现利润总额达 14.85
亿元。

表 3 上海市农业科技投入情况(2000~2005年)
Tab. 3 Inpu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hanghai during 2000~2005
项目 Item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数 Number of key technological projects 103 118 106 75 35 59
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投资额 Investment in key technological projects (108 yuan) 1.00 1.07 0.65 0.44 0.27 0.38
农业科技人员 Number of agricultural scientists and technicians (104 person) 0.31 0.29 0.27 0.24 0.27 0.30
数据来源于上海市郊区年鉴 2001~2006 Source is Shanghai Suburbs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0~2006.

表 4 上海市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户情况(2004~2005年)
Tab. 4 The farmer status of industrialized agricultural organization in Shanghai during 2004~2005
项目 Item 2004 2005
总农户数 Total farm households (104 household) 270.56 277.73
产业化组织农户数 Number of farm households in Shanghai industrialized organization (104 household) 40.34 44.93
产业化组织农户占总农户比例 Ratio of farm households in industrialized organizations to total farm households (%) 14.91 16.18
农户产业化经营总收入 Total industrial operating income of farmers (108 yuan) 35.02 44.66
数据来源于上海市郊区统计年鉴 2006 Source is Shanghai Suburbs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6.
第 5期 俞菊生等: 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模式及对策 1005


围绕主导产业创办科技服务组织, 形成主导产
业、加工企业和与之相协调的科技人才体系。改变
传统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 ,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劳动生产率, 加快产业基地建
设步伐。建立以利益为纽带的中介调节组织, 形成
产、加、销一体化的经营机制, 生产、加工、销售各
环节间建立紧密联系的利益调节机制和风险补偿机
制, 既与龙头企业又与农户相联结, 在农产品市场营
销好时从赢利中提取风险基金, 当产品滞销时给农
民以补偿, 使其以利益为纽带, 风险补偿联结, 形成
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关系, 宜采取股份制、合
作制等利益连接方式, 让农户不仅获得生产收益, 且
能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各环节的利润, 形成产加
销一体化的经营机制, 保障产业化的良性循环。
1.6 观光休闲+生态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
农业观光园是旅游事业朝向生态旅游发展的产
物, 是旅游业发展创新的一种新形式。它开辟了新
的旅游景点, 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新追求。长期居
住在现代化高密度、高层建筑区, 整天为污染的城
市空气和呆板且无情趣的城市景观所困扰的现代市
民, 为了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精神压力和抑郁, 提
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 多选择外出旅游放松自
己。但各大主要景点一是距离城市较远, 不方便携
同老人或孩子一起游玩;二是旅游人员暴满, 影响
清静放松的情趣;三是门票价格相对较高, 使人望
而却步。因此, 他们(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多转向选择
能亲近和感受田园的风景区。故此, 农业观光园就
形成了一个新的旅游热点, 如浦东孙桥现代农业园
区每年接待游人 50 多万人次, 青浦集“三水+观光+
生态”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模式和渔家乐农业游, 崇
明前卫生态村观光游等十分受市民欢迎。观光农业
促进上海市新建了一批绿地和公园, 植树数量也有
很大增加(表 5), 为上海全面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绿
色保障。

表 5 上海市园林绿化建设情况(1999~2005年)
Tab. 5 The status of environmental greening in
Shanghai during 1999~2005
年份
Year
植树数
Number of tree
planted (104株)
新辟绿地面积
New green
areas (hm2)
新建公园数
New parks
1999 845 1 315
2000 827 1 458 7
2001 1 384 1 374 3
2002 2 729 2 600 8
2003 2 540 4 904 3
2004 2 037 2 434 0
2005 2 117 2 116 8
总计 Total 12 479 16 201 29
数据来源于上海市统计年鉴2006 Source is Shanghai Suburb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6.
2 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2.1 存在问题
20 多年来, 上海都市型生态农业成效显著, 取
得丰硕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初步形成了多
种都市型生态农业理论体系和发展模式。但是, 上
海市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一是从
上海市农业发展总体来看, 生态农业只是初具规模,
覆盖率不高, 在整个农业产值中所占比重较小, 因
而还没有成为上海市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战
略与基本模式。另一方面, 上海市已有的生态农业
循环模式产出效益仍不够高 , 缺少可控性与精准
性。二是在循环经济条件下, 传统生态农业模式与
社会、经济交融还不够紧密, 属于初级水平循环农
业。三是传统生态农业模式很难适应都市型生态农
业的发展需求。因此, 如何在上海市率先构建一个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 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都市
型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实现都市经济与现代生态农
业交融发展, 为生态农业技术发展做出新的探索具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2 发展对策
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上海崇明岛生态农业建设情
况时, 对崇明生态农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科
技部和上海市政府已开始了部市联合共建生态崇明
岛的计划, 这为构建新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建立
生态农业示范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因此如何
在循环经济和现代生态学理论指导下, 建设崇明生
态农业循环体系, 为上海市提供一个适合都市经济
与社会发展, 并具有高水准示范效应的生态农业模
式具有重要意义[10]。
生态农业在解决当前及今后长远的食品数量安
全问题、质量安全问题及食品可持续生态能力安全
问题等方面将发挥着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为
此, 要保障新世纪上海市的食品安全, 必须大力发
展生态农业。
第一, 要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目前, 上海市
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已有一定
认识, 但为了今后生态农业的更进一步发展, 还必
须加强宣传工作, 以引起更广泛的重视, 真正处理
好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的关系。一是可通过广
播、电视、电影等媒体宣传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和必要性;二是可通过举办函授班、培训班、轮训
班等形式, 讲授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三
是可通过墙报、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典型生态农
业事例, 真正做到人人知道生态农业, 个个重视生
态农业;四是重点宣传生态农业与食品安全的关系,
100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9 第 17卷


了解生态农业对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作用。
第二, 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知识。要全面普及生
态农业知识, 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科技、文
化素质, 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实行绿色证书制度。即
进行分类、分级、分步培训, 颁发《资格证书》, 实
行持证上岗。首先, 对各级农业领导干部, 要重点普
及和培训生态农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管理经验, 明
确学习任务, 培训结束进行结业考试, 合格者颁发
《资格证书》;其次, 对农业科技推广人员, 要求掌
握生态农业的主要模式、关键技术, 实行定期学习
和培训, 通过考试, 合格的颁发《资格证书》, 持证
上岗;对广大农民, 要求掌握 1~2门(或 3~5门)生态
农业实用技术, 在普及生态农业基本知识和技术的
基础上, 要结合生态农业村、生态农业户具体操作,
搞得好的作为典型进行表扬、奖励并颁发证书。
第三, 全面推广生态农业技术。要使生态农业
有一个大发展, 必须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的示范和推
广工作。应在全市重点示范和推广设施化+生态技术
为主的发展模式、集约化+生态技术为主的发展模
式、科技化+生态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市场化+生
态技术为主的发展模式、加工产业化主导型生态农
业模式和生态旅游观光农业模式, 农作物间、混、套、
复、轮作, 再生作多熟与多样化种植技术, 农村河流
综合治理技术,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再生技术, 环境污
染的综合整治技术等。通过上述生态农业模式技术的
广泛推广应用, 提高上海市的食品质量。
第四, 全程监控农业生产过程。生态农业总的
要求就是实行全程清洁生产, 要求对整个农业生产
的过程、环节进行全程监控, 确保每个环节的规范
化操作。一是加强对产前的管理, 包括产前种子的
种类、肥料的要求、农田土壤质量的保护等, 均要
符合生态农业和清洁生产的要求;二是加强对产中
的管理, 即要强化生产过程(这里主要指农田生产过
程)的农事操作, 要求采用保护性耕作措施, 少施化
肥、慎用农药, 尽量减少或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和农产品的污染;三是加强对产后各个环节的管理,
尤其是产后加工、运输、贮藏、保鲜等各个环节, 禁
止使用添加剂、防腐剂等各种制品, 更要防范不法
分子的破坏和捣乱。总之, 全程监控, 即是要完成从
田头到餐桌整个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切实有效地维
护食品安全。
第五, 强化生态农业科学研究。从长远来讲, 强
化生态农业的科学研究, 对于提高生态农业本身的
科技水平、提高其含金量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进
一步研究生态农业增产、增收的生理生化机制;二
是要研究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机理
及其调控途径;三是要研究区域生态农业模式的差
异性和高效性;四是深入研究不同生态农业模式对
食品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影响及可持续性机理;五是
要筛选和集成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体
系, 并使之模式化、规范化、标准化, 同时加强适用
性和可操作性。
第六 , 重视科技化 , 实行产业化 , 确保上海市
农产品生产安全。生态农业实际上是现代科学技术
的载体, 尤其是发展新型高效生态农业, 更离不开
高新技术的运用。与发达国家相比, 目前上海市农
业科技的贡献率明显较低。因此, 要大力发展生态
农业, 必须高度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要大
力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产出率和转化率, 要以科技
化带动生态农业不断向前发展。要在生态农业科技
化的前提下, 实现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目前, 上海市
已有一定数量的无公害食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
要进一步加大力度, 将产−供−销、种−养−加结合起
来 , 扩大规模 , 优质优价 , 使全市生态农业产业化
有一个大的发展, 从而促进整个郊区农业及农村经
济的全面发展, 真正确保新世纪该市的食品安全。
第七, 加强标准化建设, 全面促进生态农业发
展。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标准化
建设, 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也是维护
上海市农产品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农业科研部门
应义不容辞地进一步推进农产品的安全检测研究 ,
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要求, 全面促进生态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兆杰 , 司维 , 马新刚 . 生态农业模式构建理论方法研究
[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 6(13): 1854−1857
[2] 刘红梅, 李玉浸, 陶战, 等. 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
展的根本出路[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14(3): 217−219
[3] 沈梅, 唐嘉义. 改进农村生态环境 促进生态农业经济发展
[J]. 经济问题探索, 2002 (5): 79−82
[4] 夏树让 . 开发生态农业旅游前景广阔[J]. 创新科技 , 2003
(10): 53
[5] 赵国杰 , 杜翔 , 冯林安 . 基于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农业
发展研究[J]. 生态经济, 2006 (8): 109−111
[6] 史嵘 . 论建设云南生态农业的新模式——观光农业[J]. 云
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3(1): 66−69
[7] 顾益康, 黄冲平. 浙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战略与思路[J].
浙江农业科学, 2008 (2): 125−128
[8] 费国良 . 从生态农业迈向都市农业——滕头村现代农业发
展战略思考[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7 (3): 106−109
[9] 季昆森.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开发安全食品[J]. 中国生态农
业学报, 2001, 9(3): 92−94
[10] 俞生生 . 上海发展生态农业的探索与建议[J]. 上海农村经
济, 2007 (7):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