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别山植物区系及南坡和北坡相关性研究



全 文 : 多
广 西 植 物 Guihaia 13(3):225-233.Aug. 1993
大别山植物区系及南坡和北坡相关性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生 物系,盎华 321904) (52
摘要 大别山位于皖、鄂、豫三省交界处.约有维管植物1722种.隶属于199科、697属。太
别山植物区系具有下列基本特征:1)植物种类丰富:2)植物区系起源古老:3)太别山特有
成分较多;4)地理成分复杂:5)区系过渡性明显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方法 从太别山不同区
域的五个山头 (马宗岭、天堂寨、多枝尖,陀尖,湖北大别山)的气候,植物地理因素、种子植
物的数目和结构、优势科、常绿植物和常绿阕叶林、属种相似性系数等方面着重研究了太别山南,
北坡的相互关系 作者认为整个大别山植物区系应归属于华东植物区系.其植被应归八 亚热带
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在划分中、 t亚热带分界线时.大别山必须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关键词 植物区系:植被:相关性:北亚热带落叶、常绿嗣叶蔼交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大别山 — 一 一
A STUDY ON THE FLORA OF THE DABIESHAN AND THE
INTERRELATi0NSHlP BETW EEN THE SOUTHERN
AND THE N0RTHERN SLOPE
Liu Peng
(Department of Biology.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

Ab st ract Dabieslm n is sRuated in the area which boundere with three provinces
(Anhui,Hubei,Henan).It iS now known that there are 1722 species of vascuhr plants
which belong to 697 genera and 199 families. The basic features of the Dabieshan
flora are briefiy summarized as fol1oWS: (1)The plant species are very rich;(2)
The origin of the Dabieshan flora is very ancient; (3)The endem~ components to
Dabieshan are abundant; (4 )The geographical elements are complex; (6)The
flora show more obvious transition.
This paper shows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thern slope and the nor—
thern slope of Dabieshan by meaBs of the contrastive analyses of five ridges (Ma—
zongling,TMntangzhai,Duozhijian,Tuojlan,Dabieshan in HubS)from their climate
and the phyLogeogr~phy.the number and com position of seed plant st the dom ina nt
familres,the evergreen plants and evergreen broaldeayed forest,the coefficents of
sim ihrity of genera and species.
丰文标本奎定碍到华东师太吴国芳、钱士心,冯志坚等教授致师兄谢中稳的指导·野外工作得到太{}l』山地区丁
显勇,祝琏,筒红军等同志的帮助·特此漂表谢意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 西 植 物 13卷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flora of whole Dabieshan should belong to the flora
of East China and the vegetation of whole Dabieshah should be situated in the nor—
thern subtroplcal declduous—evergreen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W hen the demarcation
line between the northern subttopics and the centra1 subttopics is draw ed。Dabiesha n
must be consldered as an integrated part.
Key wo rds Flora;Vegetation;Interrelationship;Northern subtropical deciduous—
evergreen broadleaf mixed如rest;C ntral subtropicsl evergreen broadleaf forest;
Dab~eshan

、 自然条件
大别山位予皖、鄂、豫三省交界处,约当北纬3O。O2 一31。55 ,东经114。30 -117。0 5,,
其匿北部与橱柏山脉相连,东匿连绵500公里,一向被认为是我国地理上的南、北分 界线,
是长江、淮河的天然分水蛉。在整体上,一般把分水岭多枝尖 (皖岳西境内约北 纬 31。)主
峰以北归入大别山北坡,以南归入南坡。
大别山地层古老,早在震旦纪初期就在秦岭山脉的基础上经过大别山造山运动隆起形成
[。, ,医内山岭绵延,岗峦起伏,河谷纵横,沟壑交错,地形极为复杂,小气 候 现象 明
显}整个大别山有上百座千米以上的山峰,但其外围逐渐降低为低山丘陵,最后没入冲积平原
之中,大别山的主要岩层是寒武纪前的变质岩、侵入的花岗岩及下古代的砂岩。大别山季节
明显,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3—17℃,最冷月 (1月 )均温 2— 4℃,最热月
(7月 )均温26—20℃,极端最低温度-19.5℃,极端最高温度42.7℃,年 活动积温46OO一
5300℃,无霜期2OO—27O天,年降水量lO00-1600mm,相对湿度8O 。土壤在海拔800m以
下主要为山地黄拣壤,800m以上为山地棕壤,在山顶还有山地草甸土,局部地区有 沼泽 ±
分布,在河漫滩地则为冲积草甸土。
二、大剐山植物区系的基本特征
1.种类丰富
根据我们采集的大别山7000份野外植物标本及有
关文献 ““ “]初步统计,大别山野生维管植物共
1722种 (包括种以下分类单位),隶属予697属,190
科(科,属范围按 gl 1964),占安徽省维管植物
总科数的91.OO ,总属数的58.98 、总种数的42.43
}占湖北省维管植物总科数的92.2 ,总 属数 的
69.28 ,总种数的56.54 (表 1)。与纬度相差不
大的江西庐山 (659属,1538种 ),江匿三清山 (547
属,1182种 ),浙江夭目山 (699属、1436种 )相比,
大别山植物种类是比较丰富的。
2-植物区jf}起泺古考,孑遵,古老、珍稀植物
较 多
表 I 大剐山堆蕾植物统计表*
Table I Statlstles of vascular
plants en D-bleshan~
——————————1r—百—一
类 群 Numbers
Taxes 科 属 种
Fam. GeⅡ. S口.
‘收录了谢忠稳,沈显生、钱袁、荆球植物区
幕硕士论文中的埴物。
*Containing the plauts in the Maste#’s
tlesis of Xie Zhongwen.Shan Xian‘
he S,Qian Hong and Liu Bins·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期 刘 鹏:大别山植物区系及南坡和北坡相关性研究
大别山植物区系富集了许多被公认的原始科,如 领春 术科 (Euptelea)、连香 树 科
(Cercidip 1]aooae)、大血藤科 (Sarg~ntodoxaceao)、银杏科 (Ginkgoaeeae)、杜仲
科 (Eucommiaceao)、三 白草科 (~auracoae)等,在分类学上孤立、形态上特殊的世界单
种属有39个,占总属数的6.13%,代表古老、残遗类群的少数属 (含 2— 6种 )共有98个,
占总属数的l5.4%,古老植物,尤其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系的残遗种,数量不少,如鹅掌
楸 (Lirioden卉Of ehlnense)、三尖杉 (Cephalofaxus for~unei)、糙 叶树 (./lphananthe
aspera)、银杏 (Ginkgo biloba)、米心水青岗 (Fagus englerana)等,列入国家保护范
围的珍稀、濒危植物 [1 ],本区共有3O种,其中二级保护植物 8种,如小 勾 儿茶 (Berche—
miella wilsonii)、大别山五针松 (Pinus dabieshanensis)等。
3.特有现象明显
大别山特有现象表现在两 个 方 面;一方
面,许多中国特有属植物能在这里 良好 地 生
长、发育,另一方面本区产生了许多大别山特
有植物。据统计,本区中国植物特有属共19个,
如盾果草 属 (Thyroearpus)、车 前紫 草 属
(Sinojohnstonia)等, 特产于大别山或其周
围狭窄范围以内的特有植物共有2O种,如多枝
杜鹃 (Rhododendfort shanli),白马鼠尾 草
(Salvia baimaensis)、鹦落坪半 夏 (Pin-
ellia yuoluopingensis)等4
4.地理成分复杂
根据吴征镒 “ 和Willis[” 的资料,将
大别山种子植物636个属划分为l5个 分布类型
(表 2)。
从表2可以看出,大别山种子植物区系复
杂,来源于多种地理成分,与世界各地都有密
切联系,其中北温带和东亚成分最多,分剐占
本区种子植物总属的27.3 、19.4%,与率区
处于亚热带北端相符。
5.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从大别山植物科、属区系成分 (表 2、表
3)分析,本区植物区系具有热带、亚热带和
温带、暖温带的双重性质,其中北温带 (尤其
亚热带 )成分在本区得到良好发展,呈现从亚
热带向温带过渡的趋势
另外,通过分析大别山植物区系种的分布
类型 (表 4),本区应归入泛北植物区系,中
国一日本森林亚区,华东地区 】,同时本区
表 2 大别山种子植物属的分布粪型
Table 2 Dist ribution—types of gene ra
of seed#ants on Dabiesha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l 3巷
与西南,华 中,华北植物区系有极为密切的
联系证实了吴征镒、王文采 提出的 西 南
植物区系通过华中植物区系与华东、华北植
物区系发生联系的观点,表 明大别山正是这
些区系发生联系的交汇和过渡区域,太别山
对它们间的过渡和渗透有重要作用。同时这
些区系成分对大别山植物区系的组成有极其
重要的影响。
三、大别山南.北坡植物区系
和植被划分的争论
大别山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 的 过 渡 地
带,华东、华中、华北植物区系在此交汇和
相互渗透。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因此在 大别
山南、北坡及整个大别山植物区系植被归属
表 3 大别山被子植物科的分布区类型
TabIe 3 The d[st ribution of families
of Angiosperms o rl Dabieshan
表 4 犬别山种子植物的分布范围
Table 4 The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of seed plants on Dabinshan
*棘去303种归化种和广布 种
303 natucalized species and wide-sp~ d speciesⅡre excluded
闸蕊上出现了不同的观点,可归纳为二种。一种看法是,大别山南、北坡植物区系、植被基丰
构造有较大差异;将大别山南坡植物区系归入华东植物区系,北坡归入华北植物区系- ],
大别山北坡植被划归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阏叶混交林地带,南坡划归中亚热带 常 绿 阉 叶林
地带 ,或以北纬31。为界线将安徽境内大别山分开,31。线以北归入北亚 热 带,31。以
南归入中亚热带 。另一种看法是,大别 山南、北坡植物区系无大的差异t将整个大别 山
植物区系归入华东植物区系 【“ ”,或将湖北大别山划归华中植物区系 [2 南北坡 植 被
成分基本一致[1 ,将大别山南、北坡植被一并归入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 交林 地 带
, 或将安徽北纬3O。以北都归入北亚热带 [ ],或将整个安徽南部都归入北亚热 带 [ 。
四、大别L 南北坡植物区系和植被的探讨
钱宏 [ ]曾通过比较大别山北坡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山地森林植物区系来探
讨大别 山北坡植物区系的特征,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大别山南坡和北坡植物 区系和植被的相
关性研究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我们在大别山不同区域选择有代表性的五个山
头 r表5),从地理、气候因素、植物种类、优势科顺序、常绿树种和常绿阔叶林、区系问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8期 刘 鸸:大另0山植物区系及南坡和北坡相关性研究 22;0
属种相似性系数等诸方面来研究南坡和北坡的相关性。
1.地理、气候因素
从地形、地势分析,大别山脉总体走向为:安徽霍山以北作西北一东南走向,霍山以南
作东北一西南走向,不象秦岭那样作东西走向,因此大剐山南、北坡均能受到海洋和湖面的
潮湿空气的影响,水湿条件也就基本一致。虽然决定植物分布的主导因子温度在南,北坡有
差异,但水湿条件对温度有补偿作用 ,同时谷中谷这样的小生境在大别 山较为普遍,它所
形成的小气候条件对温度也有一定的补偿 [8。],因此,大剐山南,北坡植物区系和植被有可
能一致。
表 S 太剐山五个山头的地理位置
Table 5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of f|vn ridges of Dabieshan
表6 太别山五个山头种子植物统计
Table 6 The statistics of seed plants of five ridges of Dablesh&n
从农业气候角度出发,中亚热带气候总的特征[5 是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6—21℃,
1月均温5—12℃, 7月均温25—3O℃,绝对最低气温一般 为 一7一 -10℃,个别 地 区选
一 17℃,年活动积温5Oo0—6500℃,年降水量lO00-2000mm。按照上述指标,大别 山 区 除
降水量外,其它指标都不能达到。另外,在农作物方面,中亚热带水稻一年两熟,柑桔、枇
杷能广为种植,油茶、油桐生长良好,而大别山只有部分地区油茶生长良好,柑桔、枇杷都
不宜生长,即使局部可以生长,产量也很低,水稻只能一年一熟。由此可见,大别山区不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 西 植 物 【3卷
能有中亚热带的条件存在,只能归入北亚热带。
2.植特 种类 和组成
植物种类决定植物区系的组成,成分、归属及植被的基本特点。以大别山南北坡五个山
头的植物种类统计 (表 6)看,各山头植物种类丰富,组成结构相似,南坡,北坡无明显差
异,应同属华东区。
8.优势科顺序
优势科可大体上表明植物区系的基本构成,植物区系间优势科的比较,可反映出植物区
系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大别山五个山头植物的前五大优势科 (表 7)是一致的,它们是禾
本科 (Gramineae)、菊科 (Compositao)、豆科 (Leguminosae)、唇形科 (Labiatae),
蔷薇科 (Rosaceae),而百合科 (Liliace~e)、伞形科 (Umbelliferae)、兰科 (Orohida—
oe e),也都处在各山头前十大科之列,因此大别山各区域植物的组成基本一致。
表7 大别山五个山头植物优势科顺序
Table 7 The dom~nant fam[1ies of fi ve ridges of Dab~eshan
ar ranged fn descending order of genera
马 宗 岭 天 堂 寨 多 枝 尖 陀 尖 湖北大别山
Mazongliag Tiantangzhai Daozhijlan Tacjian Mt.Dabie ia Hubei
禾本科 菊 科 禾本科 菊 科 禾本科
Gram;neae 21/78 Compositae 45/83 Gramlneae 5e/oa Com psitae 38/90 GrB~llne$.e so/9o
菊 科 禾本科 菊 科 禾本科 菊 科
Compositae 47/93 C~amineae 45/60 Compositae 5O/lO Gramineae 27/22 Compcsitae 45/24
豆 科 豆 科 豆 科 蔷鞭科 唇形科
L gnmlnosae 2e/o Legumin0sae 23/27 L gnminosae 25/50 Rosaceae 19/7s Labiatae 22/42
蔷裁科 唇形科 唇形科 豆 科 蔷裁科
Rosacea~ 22/70 Labiatae 2oi43 Lablatae 22/51 L gumin0sae 19/44 Rosaceae 19/e5
唇形科 蔷鞭科 蔷截乖喜 唇形科 豆 科 L
abiatae 22/39 P~osaceae 19/69 Rosaceae 20/68 Labiatae l9/41 Legumiaosae 1s/34
百台科 百合科 百台科 百台科 牵形科
Liliaceae 19/42 Liliaceae 19/40 LiIiaceae 1 9/32 Liliaceae 1 9/4‘Um10ellferae 1s/z1
牵形科 牵形科 牵形科 牵形科 石竹科 CarTe-
Umbelllferae 18/27 Urebel1iferae 1s/22 U皿belllferae 17/29 umbelIiferae 17/26 phyllaceae 14/22
石竹乖辜Caryo- 兰 科 兰 科 兰 科 百合科
ph y1~:eae l2/20 0rch~daceae 13/1 6 orchidaceae 14/21 ovchid~eze 15/20 Liliaceae 13/20
兰 科 毛茛科 毛茛科 虎耳草科 玄参科 Sere—
Orchidaceae 10/15 Rannncnlaceael1/32 RahUBculal eae11/32 Sax_Iragaceae 11/27 phulariaceae 12/22
毛茛~Ran- 虎耳草科 虎耳草科 毛茛 Re- 兰科
12CUIaceae zo/2s Saxifragaceae 11/24 Saxifragaceae 11/2e n.nc.1~eae 11/22 orchidaceae 12/]2
另外,根据大别山马宗岭、多枝尖、陀尖的许多典型样地调查统计,我们把林术层中重
要值指数超过 1O的科作为术本植物优势科,按重要值的大小排列构成术本植物优 势 科 顺 序
(表 8),顺序表明构成大别山南、北坡植被的主 要 术 本 植 物 科 基 本 一致,山 毛 榉 科
(Fagaoeao)、樟科 (Lauraceae)、山茶科 (Theaoeae)、松科 (Pinaoe~o),是构 成 大
别山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最重要的植物科。
4.常琢树种和常琢闰叶林
在亚热带植被归属问题上,常绿树种和常绿阔叶林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 ·a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3期 刘 鹏:大别山植物区系及南坡和北坡相关性研究
一 定地区内常绿植物种类和是否具有典型常绿阔叶林往往作为划分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的主
要依据,似乎只要具有典型常绿阔叶林,这地区就可归入 中亚热带。一般认为,大别山南坡
具有典型常绿阔叶林,因而归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J大别山北坡未有典型常绿阔叶林
出现,故归入北亚热带落叶、常绿混交林地带 。我们认为这些 观点是不够全面的。1)从
常绿植物种类来看,虽然北坡与南坡种类、数量略有不同,但北坡霍山、金寨一带常绿种类
达70种 ],并不少于南坡潜山、太湖一带的种类} 2)从常绿阔叶林调查情况分 析,北 坡
低海拔植被破 坏 极 为 严
重,很难发现 常 绿 阉 叶
林,但在北坡霍山、金寨发
现了上百亩以青冈、苦槠
为主的常绿阔 叶 林“:,
其它地区零星常绿阔叶林
也常有报道,同时,南、
北坡的植被分 布 常 因 地
形、局部气候与土壤等条
件的不同而变化,北坡局
部环境较好的地方有常绿
阔叶林存在,而南坡局部
环境较差的地方则会 出现
落叶阔叶林 [” | 3)常
绿阔叶林在华东地区分布
的北界可至北 纬 32。,一
些耐寒性常绿树种构成的
阔叶林可以分布到更北的
地区,这一范围正是我国
东部北亚热带植被地带,
故常绿阉叶林分布的地区
表 8 马宗岭、多技尖 陀尖木本植物优势科顺序
Table 8 The dominant families of woody pla rlt$of three
ridae s of Dabie:han
马宗岭 多校尖 陀 尖
MazcngIi~g Duozhijian Ttojian
壳 科 壳 科 壳斗科
Fagaeeae 5/z 7-*Fagaceae 5/1 6 Fagaeeae
樟科 埠科 樟科
Lauracea~, 5/16 Lauraeeae 5/19 h nrⅡceae
山茶科 山荼科 山茶科
Theaceae 3/zl Theaceae 3/12 Theaeeae
松科 松科 捂科
Pina~eae 2/5 Pinaceae 3/12 PinaceIre
椅科 押术科 术兰科
UJmaceae 4/z1 Betulaceae 4/9 Magnolia~eae
樨术科 术樨科 榫术科
Bet~tla~eat 3/ O[eaceae 6/1 3 Bettlaceae
木兰科 榆科 野茉莉科
Mageoliaceae 2/7 UJm&ce~ 4/9 Styraceae
垒缕梅科 木兰科 输科
Hamame【idaceae 5/9 Magnoliaceae 2/6 U1mKce~.e
豆科 盎缕梅科 蔷蔽科
Leguminosae 1 3/ Ham£me[idaceae 5 Rosaceae
蔷薇科 豆科 金缕梅科
Rosaceae 15/57 Legtminosae 12/32 Hamamelidaceae
胡桃科 蔷薇科 杜鹃花科
Jug[andaceae 5i5 Rosaceae I 4/5g E rlcaceae
梧树科 槭钳科 豆科
Tllaceae 3/8 Acetacean l/15 Leguminosae
漆树科 杜睛花科 四腰花科
Anacardiaceae 3/s EHcaceae 3/10 CornaceaP
薯 霎 篓 —— 要 曩 二: :=::::_= :-
北坡出现的常绿阔叶林与 ··属数/种数
中亚热带常绿 阔 叶 林 相 ·*Number 0 genera/number of species
比,虽然常绿树种在林内同样具有建群作用,但常绿树种种类单纯,重要值低,同时常绿阔
叶林在大别山只是局部地区有分布 .z ,因此南、北坡地带性植被仍为落叶、常绿阔叶混
交林。综上所述,犬别山南、北坡地带性植被一致,局部都有常绿阔叶林存在,整个大别山
应归入北亚热带。
5.植物属、种相似性 系数
为了更进一步探讨大别山南坡和北坡植物区系关系,我们以分水岭多枝尖为标准,利用
Sorense的植物区系相似性系数统计方法,即 K Sorense=2C/A+B(其中A为甲地植物属数
挑 Ⅲ 娜 Ⅲ 们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 西 植 物 13卷
或种数;B为 乙地植物属数或种数J C为两地共有属数或种数),分别计算马宗岭、天堂寨,
陀尖与多枝尖的属种相似性系数 (表 9)。
表 9表明,分水蛉多枝尖与大别山南坡、北坡各山头的植物关系极为密切,属的相似性
系数达90 以上,种的相似性系数也达80 以上,因此,大别山南坡和北坡不可能分属于不
同的植物 区系,而应该属于同一植物区系。
1.大别山植物区系属泛北极,
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特有现象明显,
2.大别 山地处北亚
热带,植物匡系日』J显具有
温带 暖温带与热带、亚
热带 的 双 重 性质,有从
亚热带向暖温 带 过 渡 趋
势,但仍以亚热带成分为
主。植物区系与华中、西
南、华南、华北植物区系
有密切的联系,它是西南
植物区系通过华中植物区
系与华东、华北植物区系
发生联系和交汇的过渡区。
五、讨论与结论
中国一 日本森林亚区 华东植物区系,植物种类丰富,
地理成分复杂。
表 9 多枝尖与马宗峙、天堂寨、陀尖种子植物羼、
种相似性系数 ( )
Table 9 The coefficient s of sim ilarity of genera and
specles of seed plants of Mazonglin9,Tiantangzhai
and Tuojian to Duozhij Jan
相比较的山头 陀 尖 马宗峙 天堂寨
Locati0n Tuc~ia. Mazoagliag Tiantaagzhai
c fi牌芒 曲 94.{ 9O.z5 90.02
0f ~enera
c 售 itari 86.{ 8:.89 81.27
of species
3.通过大别 山南坡和北坡不同区域五个山头的分析比较,其结果表明,大别山南、北
坡植物种类组成相近,各区系优势科一致,分水蛉多枝尖与北坡马宗蛉和天堂寨及南坡陀尖
的属相似性系数大于eO ,种相似性系数太于8O ,因而大别山南、北坡应归入同一植物区
系。
4.根据大别山南坡、北坡常绿阔叶林和常绿树种调查情况t南、北坡术本植物优势科
顺序一致,常绿植物种类相差不大,局部地区都可能有常绿阔叶林出现,但是它们的地带性
植被还是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而且大别山南,北坡各种气候指标都不能达到中亚热带所
要求的气候指标,因此,整个大别山都应归入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地带。
5.我们认为划分中、北亚热带分界线时,必须把大别山作为一个整体归入北亚热带。
根据上述原则,参考有关资料 。, ,“.1。- · 。- ],长江中下游的中、北亚热带分界线大
致为:西起神农架南麓,经樟树坪、宜昌、津市、岳阳、武汉,沿湖北、安徽大别山南坡基
部 (湖北浠水,安徽太湖、潜水南部 ),经桐城南部、铜陵、繁昌、宣城南漪湖、郎溪五牙
山进入江苏境内,沿宜兴、漂阳山区北缘,经过淀山湖进入上海,经青浦、余山、橙江县诸
山丘,随之向南进入金山县,并沿漕泾进入杭州湾。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9]
[20]
[21】
[22】
[29]
[24]
[25]
[26】
[2
[柚 ]
[z93
[30]
[31]
牡 ]
[99]
0瑚 赳 鹏:大别山植物医系及南坡和北坡相关性研究 233
参 考 文 献
甲国植被编辑委员会,l 950=中匿值谊。科学出艇社,北京,第836~847页。
邓懋格等,1983:皖西霞山县白马 尖植物区系和埴被 植物生态学和地埴物学丛f0, 7(2) 儿9-120。
邓懋彬等,l985:犬别山区噩山,金察两县的常绿植物与常姆周叶林。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O(2):
ll2— 1 8
王睡民,1989:湖北大别山植被 武汉植物学研究, 7(1) :29—3暑。
丘宝剑,l 984:关于亚热带研究的几个问题。西南师范学院学报,第 2期。
安徽植被协作组,1981~安徽植被。安徽科技出版社,台 。
刘嗬勋,黄致远,1982=再 论江苏境内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 带的北界l 翘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日 (1 ) 77— 80。
陈邦杰等,I 995=黄山植物研宪。上 海科技出版社。
是征镒、王文采,I 95 云南热带亚 热带地区植物区系研究的初步报告。植物分类学报, 6(2):l83—192。
昊征镒,l 9 :论 中国植物区系的分区问疆。云南植物研究, l(1) :1—2O。
吴征镒,1991: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云南植物研究,增f0Ⅳ :1一l 39。
昊诚和,1982~安徽植物区系的探讨。植物学报,24(5):468—476。
张金泉,1981:从地植物学角鹰斌论河南省境内亚热带与蹉温带的分界线的阔厦 地理学报, 36(2) 218-
223。
张 坤,I 989=上海境内中亚热带北界问题。埴物生态学与舶植物学报,19(1):93—95。
沈显生,1986=安镦大别山天堂察揎物区系研究。植物学报,19(1):93—95
宋朝枢笆,1989=中 国珍稀掘危保 护植物。中国林业出脱钍,北京。
单人 骅,刘哺勋,l964=安徽省大别 山区的植被及地理分布纪要。埴 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f0, 2(1) 93一
IO2●1
周光袼,1965:淮河流域植被的过渡性待点及南北舟界缡埠 时。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 , 9(1):l3l一
7 97.
周秀佳,1984{上海主要 自然埴被类型及其分布 植物生态学 与地植物学丛刊, 8(8) :l髂一l98。
侯宽昭,1982:中国种子檀物科匾辞典,修订版 科学 出版社。
随 光豆,1983:蝴北大剐山埴 物区系的初步分析。武汉植物学研究, 1(1 )一91-iOO
高冠民,1989:中亚热蒂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划分问题。华中师范学院学报,弟 4期。
钱啸虎,1985{安徽植物志,第一卷。安徽科技出版社,台肥,第 1-10页。
钱 ,1988:安敲戈别山北坡植物区系的研究。安徽农学院学报,15(4):35—45。
钱 宏,1989:安敲大别山北坡埴l枸区系与郇近区系关系的探讨。武汉植物学研究,7(1): 一蚰。
蒋术青,1964~失别山南部地区植被调查。台肥师范学报,第 1期。
韩也良,1962~安徽植被分区概论。合肥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韩也良,198h 安敲省境内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北界问题。埴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于I『,5(1):54—57。
韩也良,1984~试论安徽是苔有中亚热带。西南师范学院学报,第 6期。
傅抱瑛等,1982=秦岭大白山夏季的小气候特点。地理学报,97(1) 聃一9
蔡蔚祺等,1981{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地带在江苏境内界线的意见。地理学报,36(4):450-453。
EⅡgle r:⋯A 1964=Syllabt s der Pfla*zea~am-Band II Gebruder Brv~traeger
W illis,J C.,19~9{A dictloeary of the fl~ -erieg pla~ts aed fetus.8th ed ,Cambridge Ueivet-
sity p ress.Cvm%ridge E*~glaed
] ] ] ] ; ] ] ] ] 】 ] ] ] ] ] ] ¨ ¨ ¨ ¨¨m叭 m 叭m 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