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亚洲野茉莉科属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全 文 :广 西 植 物 G ui ha i a 16 ( 4) : 05 3一 307 199 6
亚洲野茉莉科属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樊国盛
(西南林学院林业系 , 昆明 6 5 0 2 4)
摘 要 用聚类分析的最短距离法 , 最长距离法 , 中问距离法 , 重心法 , 类平均法等 5 种方法对
亚洲野茉莉科的属进行了分类 . 形态分类与聚类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 。 根据聚类图 (树状图 ) , 支
持笔者将产于印度 、 缅甸 、 泰国至中国云南南部 , 原归于歧序野茉莉属 ( B ur in sn 王i a) 中的一种
( .B 尸o ly 胡 e r m a (C la r k e ) v a n S t e e n is ) 另立一新属— 新野茉莉属 (Ne o sly r a x g e n . n o v . ) 。关键词 数量分类 ; 新属 ; 野茉莉科 ; 亚洲
G E N E R I C N U M E R I A L T A X O N O 入4 Y O F
S T Y R A C A C E A E F R O M A S I A
F a n G u o s h e n g
( lT
e D叩 a r r n ,。 。 t o f oF er s r尽 , OS u r h 、 , e s t OF r e s r尽 C o l掩 e , K u n m i n g 65 0 224 )
A b s t r a e t T h e g e n e r a o f S t y r a e a e e a e fro m A
s ia a r e e la s s iif e d w i t h m e t h o d s o f e l u s t e r s t a t is t ie
a n a ly s i s e
.
T h es e k i n d s o f n u m e r a l t a x o n o m y a r e i n c o r r e spo n d e n e e w i th m o r P h o lo g ie a l t a
x o n o m y
o f t h ss af m i一笋 B a s e d o n it s d e n d r o g r a m s , 刀r u i n s n , ia 刀。 ly 甲e r n , a (C la r k e ) S l e n . 15 r e m o v e d i n t o a
n e w g e n su — Ne o s l y ar 又.K e y w o r d s N u m e r ia l ta x o n o m y ; a n e w g e n u s ; S t y ar e a e e a e ; A s ia
1 分类简史
野茉莉科 (S t y r a c a e e a e )最早 由 D u m o r i to r ( 18 2 9 ) 建立 , 从此 先后有 D e C a n d o l le ( 18 4 4 ) ,
B e n t h a m 和 J . D . H o o k e r ( 18 7 6 ) , B a i ll o n ( 18 9 2 ) , P . J . P e r k i n ( 19 3 2 , 19 6 7 ) , M . G u n k e ( 19 3 3 ) ,
R e n d e r ( 19 4 2
,
19 4 9 )
,
W
o o d C
.
E
. 和 R . B . C h a n e ll ( 19 6 0 ) , E . G . G a l l ( 19 6 2 ) , W a g e n in ( 196 4 ) ,
H u t e h i n s o n ( 19 6 7 )
,
B a a s ( 19 7 2 )
,
5
.
A
.
S P o n g b e r g ( 19 7 6 )
,
C r o n q u is t ( 19 8 1)
, 黄淑美 ( 19 8 0 , 19 8 7) ,
梁元徽 , 喻诚鸿 ( 19 85 ) , 陈泽镰 , 喻诚鸿 ( 19 86 ) , 樊国盛 ( 19 9 1) 等对其系统学、 木材和叶片的形
态解剖学 、 花粉学等等内容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和记载 , 使本科的范围和分布区基本被确
定 〔 ’ 一 ’ 7 〕 。 上述大多数学者均只承认本科仅有 1 属 , 亚洲产 10 属 , 另巴西有 1属 , 这一论点除了
从形态学角度进行了广泛论证外 , 还得到了解剖学和花粉学的支持 。 虽然科的范畴已基本上使各
199 5{ 2气场 收稿作者简介 : 樊国盛 , 男 , 1963 年出生 , 博士 , 现从事树木分类学 教学和科研工作 .
30 6 广 西 植 物 1 6卷
学者达 成 了共识 , 但科 内系统 和少数属 的界 限还有待于 进一步研 究 , 如歧 序野茉莉属
(Br iu
n sn : ia ) 原有的两个种存在有较大的差另lJ , 是否应同属干一属? 在此之前仍然是有争议的。
2 数量分类
2
.
1 分类阶元和性状的选取
在亚洲产野茉莉科的每个属中选择 l 一 4 个分布较广 , 比较稳定而有代表意义的种 (表 l)
作为分类阶元 , 选用本科分类中常用的性状 (表 2) 进行数量 、 两态和多态编码 。
表 1 分类阶元一览表 表 2 分类性状及编码类型表 1)
aT b卜 1 O T U a dn S琳 c ie s N a m e T a b le Z C h a r a e t e r s a n d T y琳 s o f C h a ar c te r V a l ue s
阶元
O 丁U
序号
N O
.
性 状号.o序N码型伴编类)T种 名
S pe c心 N a m e
性 状
C h a r a e t e r C h a r a C t e r
编码
类型
T y pe
{:
:;
;:
:;
::
:;
银钟花 aH le ias mu cg gre or “ C hu n
陀螺果 人伦矛ioI 介巾右。 。 xy ot ca rP u m H a n .d
一M a z 乙
贵州木瓜红 R e hde r伪介司 r o 月 k柑 e ic ho w e陀肥 H u
木瓜红 双 e hde or de ” dr 。 ” n犯 c r o c a , u n : H u
赤杨叶 月 nI iP ly lu n , fo r t u n` M a k i n o
双齿山茉莉 刀妇。 d亡耐 r口 n bia r台矛a ut 川 R he d
野茉莉 S t夕ar x 少aP o应 u : s记 b . e t z u c .
芬芳安息香 S vt r a x o如 ar t亩“ 。 ,: u s c h a m p .
赛山梅 5 才少 r a x c o n爪翻 5 He m s [.
垂珠花 S yt ar x du sya n t hu : p e r k
.
白辛树 P t e r o stJ’ ur x 尸对口尸勺 lI u s D沁15 e x pe r k .
棱果秤锤树 S in oj a e k必 h e n尽 1 M e r r .
茉莉果 P a r a s yt ur x la c e i W . W . S m i t h
马来歧序野茉莉 Br 公邢m必 sl y ar cD 了介 s
B O C r l
.
e t K o o dr
.
新野茉莉 Ne o s yt ur x 尹o ly钾 r n ` ( e 巨 r k e ) ( ; .
5
.
F a n co m b
n o v.
-
l 子房位置
2 子房室数
3 宿粤与果实关系
4 每室胚珠数
5 种子有翅否
6 雄蕊长短相等否
7 果实开裂否
8 药隔延伸否
9 花拼基部合生否
10 粤片开裂状况及粤齿数
日 花姗数
三态
数量
二态
数量
二态
二态
二态
一太
二态
多态
数量
冬芽裸露或具芽鳞
花先叶开放或后叶开放
花排列状况
花姗颜色
果梗的长短
内果皮质地
果实直径
果顶具噪 、 脐状突起否
环状粤檐残存部位
内果皮有海绵组织否
果实类型
::
12 果有翅否 二态 26 叶长宽
::
果有棱否
落叶或常绿
二态 27
二态 28
毛被有否
花瓣排列方式
二态
二态
多态
二态
数量
多态
数量
多态
多态
二态
多态
多态数量
二态
二态
l) 注 : 性 状状态的侧 益除 马来 歧序野茉莉依据st 份 in , 〔 ` · ` . 〕 的描述外 . 其余种类均进
行实侧 10 一 20 份标本 , 所测量过的标本均藏南京林业大学 , 西南林学院 . 昆明植
物研究所标本馆 ( 室 .)
2
.
2 聚类分析
将所得数据输入 4 86 一3 型计算机中 , 进行标准化 , 用欧氏距离进行运算 , 分别采用最短距
离法 , 最长距离法 , 中间距离法 , 重心法和类平均法等五种聚类方法进行聚类 , 得工 , 1 , 1 ,
W
,
V 聚类图 (树状图 ) , 从图上所反映的分类信息墓本上是一致的。
2
.
3 讨 论
( 1) 马来歧序野茉莉 ( B r u i n s n , ia s yt r a c o l’de s B o e r l. e t K o o r d . ) 与产于印度 、 泰国 、 缅甸至我
国云南南部 , 原名为歧序野茉莉 ( B ur l’n sn : ia p 口妙.vP er m a tS e n . ) 的这一种应分属于两个不同的
属 。 从树状聚类图上看 14 和 巧 阶元 ( 即上述两个种 ) 的分界尺度始终比其它几个属的分界尺度
高 , 易于分开 。 而从形态上看 , 后者果实为真正的核果 , 内果皮骨质 , 花尊具 5 小尊片 (不为 5
小齿 ) , 花冠白色与马来歧序野茉莉有明显区别 。 因此把后者从歧序野茉莉属 ( B ur in sn ila ) 中分
出另立新属— 新野茉莉属 ( Ne o s lJ’ r a x ) , 原种的种名也从歧序野茉莉 ( B r u i n s n , ia 尸o ly sP e r m a
(C l a
r k e )
v a n s to e n
.
) 新拟为新野茉莉 ( Ne o sl y r a x 尸o ly 胡 e r n , a (C l a r k e ) G . 5 . F a n e o m b . n o v . ) 。
4 期 樊国盛 : 亚洲野茉莉科属的数量分类学研究 30 7
}
r . ~ ~
}上 上
树状图
( D e nd r o g r a m )
工 . 最短距离法
( Nea r es td is ta n e em e t ho d )
1
. 最长距离法
(F ur t hes td is ta n em e t ho d )
m
. 中间距离法
( M
ea d i a l d is ta n e em e tho d )
W
. 重心法
(C e n tr o ef g r a
v i ty m e t ho d )
V
. 类平均法
( G
r o uPa v era g em e t ho d )
( 2)本科各属间界限是明显的 , 形态上将亚洲本科划分为 n 个属 , 在聚类分析中并不因为
方法的改变而改变聚类结果 , 其属间界限始终是清楚的 . 从树状图上还可以看出 , 野茉莉属
( S yt ar x) 与其它各属有一明显的分界线 , 在本科中是一个比较孤立的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