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未污染。 一株 10 “ ’ 一 2污染 , 10 ~ 3 一 心未污染。
三 、 凝集试验 :
对 10 群共 2 2株钩体在冻存前与复苏后分
别用相应免疫血清作凝集试验 , 其结果冻存
前与复苏后对本菌的凝集效价无明显改变 ,
仅有少数菌株上升或下降一个滴度 , 因此可
以认为经液氮保存半年的钩体其凝集效价基
本未变 , 与国外报导一致。
上述结果浓缩与未浓缩钩体复苏后 10 群
26 株均可生长繁殖 , 只是浓缩钩体生长繁殖
较快 , 而未浓缩钩体生长繁殖较慢 , 待培养
十四天时 , 二者生长菌数较多 , 均可达到凝
集试验所需抗原浓度 , 故与一般液体保存的
繁殖速度相似 , 因此我们认为液氮冻存钩体
不需浓缩 , 只用培养 4 一 7 天生长丰盛 , 肉
眼可见乳光的培养物即可冻存 。
另外在复苏培养过程中有二株 10 一 `污染
杂菌 , 而 10 一 2 “ “ 一 4未污染 。 一株 10 一 ’ 一 “ 污染
而 10 一 “ 一 `未污染 , 由此可见复苏时连续稀释
数管接种拟补操作污染 , 使之得到纯种 。
还有液氮冻存使用玻璃安瓶封装 , 复苏
投入 3 7“ C水浴时易破碎。 我们曾用无毒塑料
管封装 0 . 3一 。 . 41 1】钩体培养物 , 均 生 长 良
好 , 建议今后用塑料管代替安瓶 。
. 药物究研 ·
传 统 傣 医 药 中 的 姜 科 植 物
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 赵世望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是云南南部热区 ,
气候温暖湿润 , 为我国姜科植物主要产地之
一 , 该区约有姜科 12 属植物 , 占全国属数的
6 5% , 有 50 种 、 变种 , 约占全国种数的 30 % 。
我国傣族同胞在漫长的岁月中 , 利用姜科植
物防病治病 。 傣医药利用姜科植 物 始 于 何
时 ? 有待今后查考 , 从现存 140 余年前的 “ 傣
医药手稿” 记载 : “ 补累 ” 于傣药医方中 ,
“ 补累 ” (傣语药名)为姜科植物野姜iZ o g ib c r
C a m , n 。 。 e r R o x b . 之根茎 。 傣医利用姜科植
物入药有其独特之处 , 以 “ 闭鞘姜” (傣语
称 “ 恩倒 ” ) 根茎取汁 , 滴入耳 内 治 疗 耳
痛 , 傣医利用姜科植物入药品种新奇 , 例如
“茵香砂仁 ” (傣语称 “ 摩丢动 ” ) 这样的
种类在 “ 中草药 ” 里是没有的 。 很多姜科植
物为傣医药验方之重要组成药物 , 傣医名方
“ 雅叫帕中补 ” (傣语方剂名 ) , 有组成药
物五种 , 其中两种为姜科植物 。 傣医对姜科
植物利用入药较多 , 我们可以见之于傣医园
圃中种植以备应用 。 因此 , 我们对于传统傣
医药用姜科植物进行整理成为必要 。 作者对
古傣医药手稿中记载常用姜科植 物 进 行 考
订 , 分述如后 , 以供进一步研究 。
1
. 豆范属 ( A n : o ` , 1 “ m )
① 、 缩砂密 , 又名 “ 绿壳砂 ” ; 傣语称
“ 麻亮顿 ” 、 “ 麻亮扣优 ” 。 它是植物 A m o m “ m
V i l }0 5一l rn L o l , :二 V : , , . x a n t } z i o id 。、 ( \ Y: , 11. e x
B a k
.
) T
.
L
.
W
t , & S e n je n
, 傣 医取该植
物果实或根茎入药。 傣医药手稿记载用于腹
胀 、 腹痛、 不思饮食 、 周身无力 ; 心慌 、 心
跳 ; 咳嗽等症 。 产云南勋腊 、 景洪和勋连等
县 。
② 、 砂仁 , 又名 “ 阳春砂仁 ” , 傣语称
“ 麻亮广东 ” 。 它是 A m o 川 : 1: 1 1 V i ll o s u rn L 0 u r ·
该植物是 1 9 5 9一 1 9 6 0年从广东引种栽培于云
南西双版纳 , 现为当地傣族人民大量种植 ,
取果实作中药材出售 , 亦应用根茎入药 , 功
用与 “ 缩砂密 ” 相同 。 此种植物在 “ 傣医药
了7 4 云 南医药 · 总 51 ,
手稿” 中不见记载。
③ 、 红壳砂仁 , 傣语称“ 麻亮攘 ” 。 它是
植物 A m o n : 山 n a u r a n t i a e u ,二 H . T . T s a i &
5
.
W
.
Z h a o
。 傣族人民取果实作中药材 出
售 , 也取根茎入药 , 用于腹胀 , 不思饮食 。
产云南西双版纳州南部 。
④ 、 九翅豆落 , 傣语称 “ 麻呼 ” 。 它是
植 物 A m o m u m m a x im : m R o x b 的 根 茎 。
“ 傣医药手稿记 : “ 用于腹胀 、 腹痛 、 不思
饮食 , 头晕 、 身重 、 疲乏无力等症 ” 。 产云
南南部热区 , 常见傣族栽植于园圃中。
⑤ 、 格叶豆落 , 傣语称 “ 麻呼勒英 ” 。
它是 植 物 A m 。 。 : m r o p 。 : 。 心 G叹二 p 之 根
茎 。 傣医用于腹胀 、 腹疼 、 gJ 泻等症 。 产西
双版纳全州 。
` ⑥、 草 果 , 傣 语 称 “ 麻 号 ” 。 它 是
A m o m t、 m t : a o 一 k o C e v o : t & L o m a r i 。 的果
实。 “ 傣医药手稿 ” 有记载 , 用于腹胀 、 胸
闷 、 不思饮食 , 发冷发热 。 西双版纳州不产
此药 , 解放前为内区药贩带入 出售。 主产云
南红河州 。
⑦ 、 优果豆范 , 傣语称 “ 麻亮壤聋 ” 。
它是 植 物 A n : o m u m m L` r i e o r p :飞111 E l rn . 的
果实入药。 傣族民间用于腹胀腹痛 , 宿食不
消。 产西双版纳州之东南部 。
2
. 茵香砂仁属 ( A c la : m a )赓砂仁 , 傣语称 “ 麻亮不 ” 或 “ 亮
聋” 。 它是 A e h a : m a Y u n n a n e n : e l ’ . L . W 、`
& eS nj en 的根茎入药 。 “ 傣医药手稿 ” 记载
有治疗腹胀 、 腹痛 、 消化不良 ; 全身酸痛 、
手足发麻 、 行动困难 。 傣族 民间以根茎作茶
饮有防暑消食之作用 。 主产 动 腊 、 景 洪 两
县 。
3
. 山姜属 ( A lp i n i a )
① 、 红豆笼 , 傣语称 “ 哥哈 ” 。 取植物
A lp i
n ia g a la o g a ( L
.
) W i ll d
. 之根茎 或 果
实入药。 “ 傣医药手稿 ” 有记载 , 根茎用于
腹部冷痛 , 外用关节麻木 、 皮肤搔痒 、 蛇鳌
咬伤 。 主产西双版纳全州以及云 南 南 部 热
区 。 傣族将成熟果实作中药出售。
② 、 云南草落 , 傣语称 “ 哥嘎 ” 。 取植物
A lp i n i o b l e p h a : o e a ly 、 K
.
S e h u o
. 之根茎或
果实。 取根茎内服治腹痛 、 腹胀和头晕 ; 叶
捣烂外用于湿疹搔痒 。 该药之应用记于 “ 傣
医药手稿 ” 。 本品之果实为当地傣族经加工
后作中药材交售。 西双版纳州有产 。
4
·姜黄属 ( C u ,· e : , m a )
① 、 姜黄 , 傣语称 “ 毫命嚷” 。 取植物
C ` , r c u m a Io n : a L . 之根茎入药 。 “ 徐医药手
稿 ” 有记载 , 用于感 冒发热 、 咽痛 、 孩嗽 、
全身酸痛 ; 腮项肿大 、 妇女 乳 部 红 肿 ; 腹
胀 、 腹痛 、 肋胁疼痛 、 腹部 痞 块 ; 妇 女 月
经不调 、 产后流血不止 , 胎衣不下 ; 取本品
外用可治关节疼痛 、 牙痛 、 疥疮搔痒。 西双
版纳全州有栽培 , 常见傣医栽植于园圃中备
用 。
② 、 获术 , 傣语称 “ 毫命嘟 ” 。 取植物
C u r c 、、 : n : ` Z e d o a r i a ( C h r i t : 、 . ) R o · e . 之 根
茎 。 傣医药中取本品治疗消化不良 、 腹部胀
疼 、 脾区肿大 。 西双版纳全州有栽培 , 常见
傣医栽植于园圃中备用 。
③ 、 大姜黄 , 傣语称 “ 毫命勒英 ” 。 取
植物 C “ ,℃ L,了, ,。 e ]a t` , R o x b . 之根茎 入 药 。 傣
医用于治疗腹部疼痛 , 又可外用 于 湿 疹 搔
痒 , 疮疡肿疖等症 。 动腊有栽培。
④ 、 蓝姜 , 傣语称 “ 万拢猛 ” 。 取植物
C u ` c u m a c a e : i a R o x b .之根茎入药 。 傣医取
本品治疗腹胀腹痛 、 消化不良。 产勋腊、 景
洪两县 。
5
· 闭鞘姜属 ( C o 、 t 、 , , )
. ① 、 闭鞘姜 , 傣语称 “ 恩倒” 。 取植物
C o s t u S gp c e i o : t: : ( K o 〔
、
n . ) S ,。 i t h 之根茎入
药 。 “ 傣医药手稿” 记载 : “ 取根茎削去外
皮 , 捣烂取汁滴入耳 内 , 可治疗耳痛 , 耳 出
脓水 。 ” 。 本品产西双版纳全州。
② 、 光叶 闭鞘姜 , 傣语称 “ 恩倒勒英 ” 。
取植物 C o : t L: : t o o k i ; l o n : 11 、 (子: : g 。 ` 、 p . 之根茎 。
傣医取本品治疗尿痛 、 排尿不畅、 尿中夹杂
19 8 4 第五卷 第三期 1 7 5
砂石 , 尿色黄浊 。 本品产动腊沟谷林中。
6
. 姜花属 ( H e d y e h i li m )
① 、 姜花 , 傣语称 “ 傣限篙 ” 。 取植物
H e d y e h i u m C o r o n a r i u m K o e n
. 之花穗入药 。
“ 傣医药手稿 ” 记载 : “ 本品煎服治大便秘
结。 ” 西双版纳全州有栽培 , 常见傣族栽培
于园圃之中。
② 、 黄姜花 , 傣语称 “ 傣限勒英 ” 。 取
植物 H e d y e h i u m f l a v u m R o x b . 之 根 茎 入
药。 傣医取本品配姜 , 捣烂敷治头 晕 、 头
痛。 产西双版纳全州 。
7
. 山奈属 ( K a e m p f e r i a )
山奈 , 傣语称 “ 万荒 ” 。 取 植 物 K a e -
m p re r ia g a za n g a L
. 之块状根茎入药。 “ 傣
医手稿 ” 记载 : “ 本品用于 治 疗头 晕 、 心
慌 、 胸 闷欲吐 , 腹痛腹胀 , 咽 喉 疼 痛 , 腮
项肿大 , 妇女乳部炎肿 , 风湿疼痛 , 跌打扭
伤 ” 。 西双版纳全州有产 , 常见傣医栽于园
圃中。
5
. 姜属 ( Z i o g ib e r )
① 、 姜 , 傣语称 “ 辛讲” 。 取植物 2 1。 一
g sb e : o f fse i n a l e R o s e
. 之根茎入药 。 “ 傣 医
药手稿 ” 记载 : “ 本品用于腹胀 、 腹疼 、 咽
干 、 口苦 、 发冷 、 咳嗽 ; 外用可 治 关 节 疼
痛 , 牙痛等症 ” 。 西双版纳全州有栽培。
② 、 野姜 , 傣语称 “ 补 累 ” 。 取 植 物
2 1。 g ib e r C a m m u n e r R o x b . 之根 茎 入 药 。
“ 傣医药手稿 ” 记载 : “ 本品腹胀腹痛 ; 头
晕 、 心悸、 耳鸣 、 燥烦不睡 , 口鼻出血 、 尿 .
血 ; 月经不调 、 产后痰血不止 , 产妇胎衣不
下等症 ” , 本品为傣医栽培药物 , 见于傣医
园圃中 , 以备治疗之用 。
③ 、 球姜 , 傣语称 “ 万胡埃 ” 。 取植物
z i n : ib e r z e r u ,n b e t ( L
.
) S ,
: l i t h之块状根茎入
药 。 “ 傣医药手稿 ” 记载 : “ 本品用于治疗
腹胀 、 腹疼 、 腹泻 ” 。 动腊 、 景洪两县有栽
培 。
④ 、 红冠姜 , 傣语称 “ 恩娘 ” 。 取植物
Zi n g ib e :
·
r o : e u t n ( R o x b
.
) 1之o s e . 之茎叶 入
药 。 傣医取本品治疗关节冷疼 , 跌打扭伤。
西双版纳全州有产。
本文考订了西双版纳傣医药中姜科植物
计 8 属 25 种 。 这些种类大部分为傣 医 记 于
“ 手稿 ” 之中 , 并非言谈口述药物 。 傣医在
治病用药实践中 , 将一切药物依其 “ 气味 ”
戈J分成七 “ 味 ” ; 姜科药物多半属 “ 雅披 ”
(傣语 ) , 即 “ 辛辣 ” 药物 ; 或者其中有的
种类属于 “ 雅荒 ” (傣语 ) , 即 “ 香辛 ” 药
物 。 傣医认为这类药物之性质属于 “ 雅还 ”
(傣语 ) , 即 “ 温热 ” 药 , 这些姜科药物之
“ 庄者 , , (傣语 ) , 即 “ 功用 ” , 有如中医
之 “ 理气、 健脾 、 、 燥湿 ” 之机理 。 傣医认
为居楼 “ 湿热地带 ” 者 , 大儿 “ 羊芬 ” (傣
语 ) 之病 , 即热区 “ 雨季 ” 时症 , 要考虑添
加姜科类傣药 。 傣医认为这类药物 在 “ 四
塔 ” (傣语 ) 中 , 有引动 “ 塔拢 ” (傣语 )
和 “ 塔狼 “ (傣语 ) 之 作 用 , 即 街调 节
“ 气 ” 之胜衰 , 亦可排除脏器过 剩 之 “ 水
湿 ” 。
了7石 云南 医药 · 总 5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