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蜡梅科9种叶的比较解剖



全 文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1 9 9 5, 1 2 ( 3 ) : 2 3 7~ 2 4 1
I o
L
u : n a l o f Zh e j i
a n g F o , e s忿;叮 C o l l e g 。
蜡梅科 9种叶的比较解剖 *
黄坚钦 张若蕙
(浙江林学院 , 临安 31 13 0 0 )
摘 要 对蜡梅科 9 种植物 的叶 片、 叶柄及节部进行 了比较解剖研 完 , 结果表明蜡
梅科叶 片结构各种之间差别小 , 节部 为具 2 侧迹的单隙类型 ; 从叶柄侧迹数量看 ,
支持蜡梅科原分为夏蜡梅属 ( C a l梦c a n忿几u s L i n n . ) 和蜡梅属 ( C h i初 : a n , h: 5 L i n d l . )
两个属 ; 而 油细胞的分布与密度可 以将蜡梅属分为无油细胞的蜡梅和西南蜡梅 , 及
含有油细 胞的柳叶蜡梅 、 山蜡梅 、 浙江蜡梅和突托蜡梅 两类群 。 对浙江蜡梅 、 突梅
蜡梅 、 柳叶蜡梅和山蜡梅之间从叶的解剖构造提不 出质的差别 。
关键词 蜡梅科 , 叶 , 比较解剖
中图分类号 S , 1 8 . 3 , Q 9 4一 5 6
1 材料和方法
夏蜡梅 、 美国蜡梅 、 西美蜡梅 、 蜡梅 、 西南蜡梅 、 浙江蜡梅 、 柳叶蜡梅 、 突 托蜡梅 的
叶 、 叶柄 、 节采自浙江林学院蜡梅园 。 它们的种子来源见表 1 。 山蜡梅 ( hc 宕脚月an thus 耐 ctn s
Ol iv
.
)叶是张若蕙 、 刘洪愕采自江苏植物所金建平引 自湖南江华水 口镇栽植在南京的植株。
取叶片中部 、 叶柄中部和 1年生茎节用 F A A 液固定 。 叶片运用常规石蜡切片 , 厚 10 ~
1 2 “ m , 番红于果绿对染 , 叶柄 、 节材料经系列乙醇脱水 , 用 T ce h n vo it 7 1 0 0活化液 * * 渗透 ,
表 1 几种蜡梅植株种子来源
T a b le 1 S e e d e o l l e e t i n g lo e a t io n o f t e s t e d P la n t s
汉 名 学 名 种子来源
夏 蜡 梅 C a l , c a o t h“ 5 c h i o e ,: s ` 5 C h e n g e t 5 . Y . C h a n g 中国浙江临安顺溪坞
美国蜡梅 C . lj o ir d此 L in n . 美国密苏里
西美蜡梅 C . o e e ` d e n t a l` 5 H o o k . e t A r n o t t . 呈 西 哥
蜡 梅 C h `沉。 ” a ” t人“ s 尹 r a e e o x ( L . ) L i n k 中国浙江余杭
西甫蜡梅 C h . e a 川 p a 。 。 Ia *。 5 R . I王. C h a n g e t C . 5 . D i n g 中国云南 昆明
浙江蜡梅 C 人. z h e j f a ,: g e ” 5 15 M . C I i u 中国浙江杭州
突托蜡梅 C h . g ar m m at “ 5 M . C . L iu 中国江西安远
柳 叶蜡梅 C h . s a l f e f f o l f o s 5 . Y . I J u 中国浙江余杭
收稿 日期 : 1 9 9 5一 04 一 18
* 浙江省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 7 1` o活化 液 : 4 0 m l T e e h n o v i t 了1 0 0 ( 由德国 K u b e r 和 C o G u b h 公司生产 ) , 配 0 . 5 9固化 碘 , 加入 o . s m l 聚乙
二醉 , 为增塑剂 。
2 38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1 2卷
GM A 法包埋 , 23 ℃和 37 ℃下各聚合Z h 。 包埋块用 R af er 玻璃刀切片 , 厚 3 ~ 5 协m , 甲苯
胺兰染色【’ ] 。 切片在奥林巴斯显微镜下观察 , 拍摄 。
2 观察结果 (表 2 )
表 2 蜡 梅 科 叶 解 剖 比 较
T a b le 2 C o m P a r i t iv e a t a n o m y o f le a f o f C a l y c a n t h a e e a e
植物
名称

栅栏 组织 海绵组织 油 细 胞
叶柄侧迹
/个
夏 蜡 梅 2 一 3 层 , 圆形至短柱形 3~ 5
叶 迹 .
叶 除
3 迹单晾
无美国蜡梅 2 层 , 长柱 状
西 美蜡梅 2 ~ 3 层 , 形状不规则 , 细
胞璧内褶
蜡 梅 2 层 , 呈长柱形
4 一 5 层 , 圆形至短柱形 ,
排列紧密 , 仅气孔处形成
空腔
多层 , 圆形 , 具较大空腔
3 一 4 层 , 圆形 , 排列较松
3~ 6 3 迹单燎
3~ 5 3 迹 单隙
西 南蜡梅 2 层 , 呈短柱状
柳叶蜡梅 2 层 , 长柱状
5 一 6 层 , 圆形 ,排列紧密 ,
仅在气孔处形成空腔
5 一 6 层 , 圆形 , 短柱形则
横卧 , 具较 多空 腔
5 一 6 层 , 圆形 , 气孔处形
成空腔
2 3 迹单除
2 3 迹单晾
3 迹单限
浙杠蜡梅 3 层 , 短柱状
2 3 迹单隙
山 蜡 梅 2 一 3 层 , 短住状
突托蜡梅 2 ~ 3 层 , 短柱状
5 ~ 6 层 , 短柱状 , 横卧 ,
排列紧密 , 仅在气孔处形
成空腔
5 一 6 层 , 圆形至短圆形 ,
排列较密 , 仅气孔处形成
空 腔
6 一 7 层 , 圆形至短往状横
卧 , 排列紧密

在海 绵层及两层交界处都有
分布 , 分布较密

仅 分布在两层交界处 , 分布
较密

两层交界处及海 绵层均有 分


分布于海绵层 , 分布较稀 2 3 迹单旅
2

1 叶构造
蜡梅科叶为异面叶 , 有栅栏层和海绵层之分 。 栅栏层 2 ~ 3 层 , 细胞 内褶的为西美蜡梅
( 图 1 ) ; 细胞呈长柱状 , 如美国蜡梅 (图 3 ) 、 蜡梅 ( 图 4 )和柳叶蜡梅 ( 图 8 ) ; 细胞呈短柱状
为西南蜡梅 ( 图 5 ) 、 山蜡梅 (图 6 ) 、 浙江蜡梅 ( 图 7 )和突托蜡梅 ( 图 9 ) 。 夏蜡梅的栅栏层和
海绵层分化相对不十分明显 ( 图 2 ) , 海绵层细胞呈圆形 , 短圆形则常横卧 , 排列较紧密 , 往
往在气孔处形成空腔 。
叶片中有油细胞分布的仅见于柳叶蜡梅 (图 8 ) 、 浙江蜡梅 ( 图 7 ) 、 山蜡梅 (图 6 )和突托
蜡梅 (图 9 ) 。 而只有浙江蜡梅的油细胞分布在栅栏层和海绵层的交界处 , 柳叶蜡梅 、 山蜡梅
的油细胞分布于栅栏层与海绵层的交界处和海绵层内 ; 突托蜡梅的油细胞则散生 于 海绵层
中。 从切片上观察 , 油细胞分布最密的为柳叶蜡梅 , 依次为浙江蜡梅 、 山蜡梅和突托蜡梅。
3 2 8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12 卷
GMA 法包埋 , 23 ℃和 37 ℃下各聚合Z h 。 包埋块用 R af er 玻璃刀切片 , 厚 3 ~ 5 协m , 甲苯
胺兰染色【’ ] 。 切片在奥林巴斯显微镜下观察 , 拍摄 。
2 观察结果 (表 2 )
表 2 蜡 梅 科 叶 解 剖 比 较
T a b le 2 C o m P a r i t iv e a t a n o m y o f le a f o f C a l y c a n t h a e e a e
植物
名称

栅栏 组织 海绵组织 油 细 胞
叶柄侧迹
/个
夏 蜡 梅 2 一 3 层 , 圆形至短柱形 3~ 5
叶 迹 .
叶 除
3 迹单晾
无美国蜡梅 2 层 , 长柱 状
西 美蜡梅 2 ~ 3 层 , 形状不规则 , 细
胞璧内褶
蜡 梅 2 层 , 呈长柱形
4 一 5 层 , 圆形至短柱形 ,
排列紧密 , 仅气孔处形成
空腔
多层 , 圆形 , 具较大空腔
3 一 4 层 , 圆形 , 排列较松
3~ 6 3 迹单燎
3~ 5 3 迹 单隙
西 南蜡梅 2 层 , 呈短柱状
柳叶蜡梅 2 层 , 长柱状
5 一 6 层 , 圆形 ,排列紧密 ,
仅在气孔处形成空腔
5 一 6 层 , 圆形 , 短柱形则
横卧 , 具较 多空 腔
5 一 6 层 , 圆形 , 气孔处形
成空腔
2 3 迹单除
2 3 迹单晾
3 迹单限
浙杠蜡梅 3 层 , 短柱状
2 3 迹单隙
山 蜡 梅 2 一 3 层 , 短住状
突托蜡梅 2 ~ 3 层 , 短柱状
5 ~ 6 层 , 短柱状 , 横卧 ,
排列紧密 , 仅在气孔处形
成空腔
5 一 6 层 , 圆形至短圆形 ,
排列较密 , 仅气孔处形成
空 腔
6 一 7 层 , 圆形至短往状横
卧 , 排列紧密

在海 绵层及两层交界处都有
分布 , 分布较密

仅 分布在两层交界处 , 分布
较密

两层交界处及海 绵层均有 分


分布于海绵层 , 分布较稀 2 3 迹单旅
2

1 叶构造
蜡梅科叶为异面叶 , 有栅栏层和海绵层之分 。 栅栏层 2 ~ 3 层 , 细胞 内褶的为西美蜡梅
( 图 1 ) ; 细胞呈长柱状 , 如美国蜡梅 (图 3 ) 、 蜡梅 ( 图 4 )和柳叶蜡梅 ( 图 8 ) ; 细胞呈短柱状
为西南蜡梅 ( 图 5 ) 、 山蜡梅 (图 6 ) 、 浙江蜡梅 ( 图 7 )和突托蜡梅 ( 图 9 ) 。 夏蜡梅的栅栏层和
海绵层分化相对不十分明显 ( 图 2 ) , 海绵层细胞呈圆形 , 短圆形则常横卧 , 排列较紧密 , 往
往在气孔处形成空腔 。
叶片中有油细胞分布的仅见于柳叶蜡梅 (图 8 ) 、 浙江蜡梅 ( 图 7 ) 、 山蜡梅 (图 6 )和突托
蜡梅 (图 9 ) 。 而只有浙江蜡梅的油细胞分布在栅栏层和海绵层的交界处 , 柳叶蜡梅 、 山蜡梅
的油细胞分布于栅栏层与海绵层的交界处和海绵层内 ; 突托蜡梅的油细胞则散生 于 海绵层
中。 从切片上观察 , 油细胞分布最密的为柳叶蜡梅 , 依次为浙江蜡梅 、 山蜡梅和突托蜡梅。
2理。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1 2卷
图 10 ~ 1 2叶柄横切 , 图 1 0一 1 1为 2 7 x , 图 1 2为 9 1 x 1 0 . 夏蜡梅 , 1 1 . 美国蜡梅 ; 1 2 . 蜡梅
图 13 柳叶蜡梅节部横切 , 91 x
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F i g u r e s
F i g
s
.
1 ~ 。 L e a f t r a n s v e r s e s e e t i o n , : 6 z x
.
2
.
C
a
l夕e a n t l . “ 5 o e e i d e 刀 r` I f s , 艺 . C . e l` i n e o s f 、 , 3 . C .
f l
o r ` d u s , ` . C h i ” : o o a n才h。 ; p r a e e o x . 5 . C h . e a m 尸。 n o l a l l, s , 6 . C h . , : i t e ,: 。 , 7 . C h . 二八e z` a o g 。 ,: : i : ,
5
.
C h
.
: 叮 i e ` f o l`。 s , 6 . C h . g r a , 二 a x u : .
F 19 5
.
1 0一 2 2 P e t正o l e t l a n s v e比 e s e e t i o n . F i g s . 1 0一 1 1 , 2 了 K , I户19 . ] 2 , 。 z 又 . l o . C 〔: l刀 c a n t h :: s
e h `。 e o s i s , 1 1 . C . f lo r i d :: s , 1 2 . C h i爪。 ,: a 。一h u s 刀 r o e e o x . F i g . 1 3 N o d e t r a n s v e r s e s e e t i o n i n
C h `。 o o a 。了h o s s a l` e i f o lf o s , 。 z 、 .
.2 2 叶柄构造
叶柄的大小 、 形状随不同的部位有差异 。 它们的维管束痕 (叶迹 )蜡梅属的种从主脉上分
离 出两个侧迹 (图 12 ) , 而 夏蜡梅属则分离出 3 ~ 6 个侧脉 , 二途中美国蜡梅分离出 3一 6个侧迹
(图 1 1 ) , 西美蜡梅和夏蜡梅为 3~ 5个侧迹 (图 10 ) 。 这 3种的叶柄从基部至上部是有变化的 。
.2 3 叶迹和叶除
叶柄维管束在进入茎时 , 在节部与茎维管束相连 。 主脉进入茎的 !一扫心柱 , 而侧脉则进入
皮层形成皮层维管束 ( 图 1 3 ) , 产生侧迹 。 因此蜡梅科属于具 2个侧迹的单隙类型 。
3 分析与讨论
3
.
1 蜡梅科分为两属 C a ly c a n t h u s 和 C几i m o n a n t h u s ? 还是分 为 3 属 C a l夕e a n th u s 、 5 1, o c a gl c a -
形加 s 和 C从mo an nt 人u : ? 从叶柄的解剖构造看 , 蜡梅属均具 2个侧迹 ,而夏蜡梅则与美国蜡梅和
西美蜡梅一样向上分离出 3 个以上的侧迹 。 因此我们赞 同将夏蜡梅置于 C al y ca nt h琳 中 , 不另
立新属 s i n o e a l , e a n才几u s 。
3
.
2 叶片的构造常随环境的变化而有差异 , 在分类上仅供参考 , 而蜡梅科叶 内油细胞的存在
与否及油细胞的分布情况比较稳定 。 根据油细胞的有无可将蜡梅属分为两类 : 西南蜡梅和蜡
梅无油细胞 , 而柳叶蜡梅 、 浙江蜡梅 、 山蜡梅和突托蜡梅则含油细胞 。 从油细胞分布及密度
上看 , 4 种存在着差异 。
3
.
3 蜡梅科的节部解剖为 2个分离叶迹的单叶隙类型 。 通常认为叶迹的单叶隙 类型 比较原
始 I卜 ’ 1 。 在某些旅类植物和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的樟目或马鞭草 科 ( V er b e n ac ae e) 唇 形科
( aL b ia at e) 和茄科 ( S ol a n ac e a e) 的某些种类也存在这种类型 。 蜡梅科的 2 个侧迹不进入中心
柱 ,而进入皮层形成皮层维管束 , 在物质运输上成为一个独立系统 。
参 考 文 献
孙敬三 、 植物细胞学研究方法 . 北京 : 科学 出版社 , 1 9 8 7
〔前苏联〕A . L . 塔赫他间著 , 黄云晖译 . 有花植物《木兰植物 )分类大纲 . 广州 . 中山大学 出版社 , 19 8G . 21 ~ 2 3
T i
a g i Y D
.
V a s e u l a r a n a t o m y o f t h e f lo w e r o f
e e r t a l n , p
e e ! e s o f t h
e C a l y e a n t h a e e a e
.
P
r o e
l
n d ` a 刀
A
e a
d S
c i B
,
1 96 3
,
5 8
: 2 2 4一 2 3 4
3期 黄坚钦等 : 蜡梅科 9 种叶的比较解剖
H u a n g J ia n q i n ( Z he jia n g F o r e s t r y C o l le g e
,
L i n

a n 3 1 1 3 0 0
,
P R C ) a n d Z h a n g
R ou h
u i ( C ha n g oR h

h w e i )
.
C o m p a r a t一v e A at n o 班 v o f L e a f f r o m 9 s p e e i e s o f
aC l y
e a nt h a e e a e

1 Zh e j i a n g F o r C o l l
, 1 9 9 5
, 1 2 ( 3 )
: 2 3 7~ 2 4 1
A b s t r a e t : T h e l e a v e s
,
P e t io le s a n d n o d e s o f 9 s P e e i e s o f 晓 l y e a n t h a e e a e w e r e
d i s 3 e e t e d
.
T h e 9 s P e e i e s a l l ha v e t w o l a t e r a l t r a e e s a n d o n e g a P e
.
T h e l e a f
s t r uc t u r e s h o w s s l ig h t l y d if f e r e n t
.
T h e l a t e r a l bu
n d le s i n p e t i o l e s h o .’v t h a t
t he fa m i ly e a n b e d e v id e d i n t o t w o g e n u s
: C a l , c a n玄h“ 5 w h i e h h a s 3一 6 la t e r a l
b u n d le s ; a n d C无fmo n a n七无“ 5 w h ie h h a s 2 l a t e r a l b u n d l e s . B a s e d o n t h e 0 11 e e l l
i n le a f t h e C无i沉 o n a n th u s e a n be s e p a r a t e d n a t u r a l ly i n t o t w o g r o u p 3 : o n e h a s
n o n 一 0 11 e e l l
, s cu h a s C h
.
p r a e e o x a n d C h
.
c a m p a n u l a t u s
, t h e o t h e r h a s 0 11 e e l l s
,
。 u e h a o c h . s a l i c il o li u s , C h . z h e ii a n g e n s f s , C h
. , f t e , 5 a n d C h
.
g : a m m a t u s
.
I t e a n
n o t g i v e q au l i t
a t i v e i n f o r
am
t i o n t o d i f f e r a om
n g t h e f o u r s P e e ie s
.
K e y w o r d s : 伪 ly e a n t h a e e a e ; l e a v e s ; e o m P a r a t iv e a t a n o m y
我院完成1 9 9 5年度林业部科技进步奖申报工作
7 月初 , 院科研处派专人将我院申报 1 9 9 5年度林业部科技进步奖 7 个项 目的完整材料报
送浙江省主管单位 , 至此今年我院这项工作 已圆满完成 。
7 个申报项目是: 孙鸿有教授等的“ 杉木 、 马尾松等南方 8 个主要造林树种 种子 长期贮
藏的研究、 范义荣副教授等的“ 油桐育种程序系列研究 ” , 钱雨珍副教授等的“ 油桐的配方施
肥和营养诊断 ” , 方志刚副院长等的“ 莫干山昆虫区系和林木病害研究” , 李存珍副教 授 等的
“ 杉木幼林抚育应用化学除草剂的研究” , 吴祖映副教授等的“ 杉木幼林套种大豆 的技术和效
益研究” , 张若惠教授等的“ 浙江植物红皮书及植物资源保护” 。
( 光 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