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植硅体”含义和禾本科植硅体的分类



全 文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2年 12月 ; 19( 4): 389- 396
Acta M icr opala eonto log ica Sinica 19( 4): 389- 396; December, 2002
“植硅体”含义和禾本科植硅体的分类*
吕厚远 1) 贾继伟 1) 王伟铭 2) 王永吉 3) 廖淦标 4)
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2)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南京 210008
3)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 266061
4)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理与古人类学系 ,美国路易斯安那 70803
提要 针对国内文献中对英文 “ Phy tolith”等词语的中文译名呈多样化现象 ,建议统一用“植硅体”来涵盖之 ,其含
义包括 “ Opal phy tolith”和“ Silica bodies”等 ,代表一门新兴学科 ,即植硅体学。已有的禾本科植硅体分类中 ,不同学
者采用了各自不同的分类规则和术语。本文通过分析、对比现有禾本科植硅体不同的分类方案 ,以期对其分类系统
的研究现状和所存在问题提出看法 ,有利于今后深入研究。
关键词 “ phytolith”中文译名 植硅体 禾本科 分类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No. 49971077; No. 479894174; No. 49971076)资助课题
收稿日期  2002-07-24
1 前 言
自上个世纪 80年代以后 ,植硅体分析在古环境
研究、考古学、地质学以及植物学、农学和医学等领
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 Piperno, 1988; Rapp& Mul-
holland, 1992; Kondo et al . , 1994; M adella,
1997; Meunier& Colin, 2001) ,特别是在我国第四
纪和环境考古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王永吉和
吕厚远 , 1989, 1993; 吕厚远和王永吉 , 1989a,
1989b, 1991;吕厚远等 1996a, 1996b, 1999; 肖家
仪 , 1991;赵志军 , 1992;李荣华等 , 1993;谭德睿等 ,
1993;陈报章等 , 1995;刘宝柱等 , 1995;王伟铭等 ,
1997;姜欣华和张江凯 , 1998;邹江石等 , 1998;靳桂
云等 , 1999;顾海滨 , 2000; 顾延生和蔡述明 , 2001;
黄翡和熊尚发 , 2001; 郑云飞等 , 2001; Wang et
al . , 2001; Lǜ et al . , 2002) ,但对“ Ph ytoli th”的中文
译名并不统一。 “植物硅酸体”是最早出现在国内科
研论文中的中文名 (王永吉和吕厚远 , 1989;吕厚远
和王永吉 , 1989a, 1989b) , 1991年开始先后出现了
“植物蛋白石” (肖家仪 , 1991;汤陵华等 , 1999) ,“植
物硅石” (姜欣华 , 1992) ,“植硅石” (姜欣华等 ,
1994) ,“植结石” (刘化清等 , 1996)等名 ,由此造成国
内学术成果交流等方面的一些不便。最近吕厚远和
王伟铭分别就“ phytolith”译名问题在《中国古生物
学会孢粉学分会简讯 , 2001, 2》中进行了讨论 ,本文
正式提出采用“植硅体”一词来统一 ,希望能有助于
推动学科的发展。
目前国际植硅体研究同样存在着分类体系和命
名规则的统一问题 ,尽管在“第三届国际植硅石研究
会议” ( 2000年 ,比利时布鲁塞尔 )上国际植硅体研
究学会 ( Society for Phy toli th Research) 成立了一
个有关统一分类和命名的工作组 (王伟铭 , 2001) ,
但由于不同学者的研究地区、研究材料、分类思想和
命名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以及限于目前对现代植物
植硅体研究的基础 ,难于很快地完成能够被大家普
遍接受的分类体系和命名规则。本文对目前国际上
不同学者常用的禾本科植硅体分类方案和它们之间
的关系进行了对比 ,同时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
的讨论。
2 “ Phy tolith”中文译名的演义和“植
硅体”的含义
  王永吉和吕厚远 ( 1989)采用“植物硅酸体”译名
发表文章 ,主要是考虑到以下因素: 1)“植物硅酸体”
可以和日文汉字译名相统一 ; 2)国际上从事有关研
究的人员主要来自二个方面的背景 ,一是从事古环
境、古生态和考古学研究的学者 ,主要用“ Phy toli th”
发表论文 , “ Phytoli th”直译是植物石 ,在地质词典
上被翻译为“植物岩” ,但其没有明确一定是硅 ,有文
章也谈钙 ;另外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来自植物生理
和植物解剖学 ,在发表的大量文献中用的是“ Si lica
bodies” ,为硅质体的意思 ,又没有植物的含义 ,当时
认为“植物硅酸体”更多地综合了这两个单词的含
义。后来国内有关文献中使用“植硅石” ,可能更多地
考虑到与“ Phytolith”的对应。对“植物硅酸体”的译
名 ,李星学院士曾提出疑义 ,认为其直接取自日文汉
字 ,日文源于中文 ,“ Phytolith”一词应有我们自己的
译法。 “ Phy to li th”的字面意思为植物+ 石头 ,英文
“ Opal phy to li th”译为“植硅石”在字面上是可取的 ,
但考虑到国外大量植物解剖学方面的文献有“ Si lica
bodies”的用法和国内多译名混用的状况 ,我们认为
刘金陵先生先前提议的“植硅体”一词 ,是个可取的
译名 ,因此建议采纳 ,以涵盖“ Phy to li th”和“ Si lica
bodies”等词语 ,用来统一代表这门新兴的学科 ,即
植硅体学。
3 禾本科植硅体的分类
3. 1 研究背景
许多植物体内都能形成植硅体 ,特别是禾本科
植物 ,其数量和种类都多 ,形态变化多样 ( Grob,
1896; Pra t, 1936; Blackman, 1971; Clif fo rd &
Wa tson, 1977; Piperno& Pearsall , 1998)。禾本科不
同属种植硅体的许多类型具有特征的形态结构 ,因
此也就具有了分类学意义。 利用植硅体的形态特征
进行分类、鉴定和进行古气候与古环境变化研究 ,一
直为众多学者所重视 ( Piperno , 1988; Rapp& Mul-
holland, 1992; Kondo et al . , 1994; Madella, 1997;
Wang et al . , 2001)。植硅体的分类基本上是以一些
现代禾本科植物、木本植物和其它一些植物的研究
作为基础的。由于研究对象、分类依据和研究领域的
差别 ,不同的学者采用了各自的分类方法 ,形成了不
同的分类系统。例如 , Pra t ( 1936)研究了一些禾本
科叶脉短细胞内植硅体的形状 ,将 Panicoideae亚科
分成两组 ,一组定为哑铃型 ,代表植物为 Melin-
deae, Paniceae, Trisoceae和 Andropogoneae,以哑
铃型和十字型为代表性特征 ;另一组定为短鞍型 ,代
表植 物 有 Chlo rideae, Zoy siea e, Eragrostis 和
Sporobl is ,以鞍型为代表性特征 ;在 Festucoideae亚
科中 ,代表植物为 Aveneae, Ag ro staeae, Festuceae
和 Hordeae,植硅体以圆型、椭圆型和方型为主。
Twiss等 ( 1969)总结了 Prat等人的成果 ,将禾本科
分为四组:①羊茅型 ( Fetucoid) ,②画眉草型 ( Chlo-
ridoid) ,③黍型 ( Panicoid)和 ④棒型 ( Elonga te)。值
得注意的是 ,前三种类型是与植物分类学相对应的。
Brown( 1984)研究了 112种禾本科植物的各个不同
部分的植硅体 ,将禾本科分为 8个大类 ,共计 130余
种类型。 Piperno ( 1988)提供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植硅
体检索表 ,第一种类型基于植物的自然分类 ,尽可能
根据植物组织的来源来归类 ,主要概括了非禾本科
植硅体的特征 ;第二种类型包括由 Brown和 Piper-
no分别为北美中部平原和中美洲南部的禾本科植
物建立的植硅体检索表。 Mulho lland和 Rapp
( 1992)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套草本
植硅体 (主要是禾本科 )的分类方法。 Piperno和
Pearsall ( 1998)进一步分析、概括了禾本科植物体内
短细胞植硅体的分布情况 ,对短细胞植硅体特征进
行了补充。
以上这些分类工作 ,主要是由欧、美地区的科学
家完成的。日本的科学家 ,如 Sase和 Kondo ( 1974) ,
在西方科学家对禾本科植硅体分类的基础上 ,增加
了一些新的类型。这些形态主要来自植物表皮中长
细胞的植硅体 ,包括扇型 (来自机动细胞 )、尖型 (来
自于毛刺组织 )及竹节型 (来自竹亚科短细胞 )等。
Kondo和 Sase( 1986)又进行了补充 ,新增了水稻型
(来自短细胞 )、球棒型 ( club)和导管型等。Kondo等
( 1994)进一步将禾本科植硅体分为九大类: a.
Bambusoid类 , b. Panicoid类 , c. Chloridoid类 ,
d. Festucoid类 , e. Chionchloid类 , f. 其它短细胞
类 , g. Elongate类 , h. Fan-shape类 , i. Point-
shape类。在我国 ,王永吉和吕厚远 ( 1993)将禾本科
植物植硅体分成了十四个类别 ,包括哑铃型、短鞍
型、多齿型、弱齿型、帽型、突起扇型、无突起扇型、方
型、长方型、板状棒型、平滑棒型、刺状棒型、长尖型
和短尖型。
所有这些分类工作都推动了植硅体的研究和发
展 ,但是 ,植硅体学毕竟是一门新兴科学 ,不同学者
的分类原则、命名术语等还存在许多矛盾。表 1综合
了部分研究者的分类方案 ,为对比和分析不同学者
的植硅体的分类特点提供了背景材料。
390 微 体 古 生 物 学 报 19卷 
表 1 不同学者的禾本科植硅体分类方法对比
Table 1 Methodological comparison of classif ication in Gramineae by various authors
王永吉和吕
厚远 , 1993
吕厚远等 ,
1996
Piperno和
Pears al l, 1998
(短细胞分类 )
Twis s et al . ,
1969
Brow n ,
1984
Pears al l, 1989
Sase 和
Kondo,
1974
Kondo
et al. , 1994
M ulholland和
Rapp, 1992
(短细胞分类 )
Dumbbel l
哑铃型
(细分为 25
个类型 )
Bilobate
双叶裂片型
Mult ilob ed
多叶裂片型
Cross
十字型
Panicoid Class
黍亚科类
( Dumbbell )
(哑铃型 )
( Complex
dum bbel l)
(多铃型 )
( Cross )
(十字型 )

Bi lobates
双叶裂片


Polylo-
bates
多叶裂片型

Cross es
十字型
Panicoid shapes
黍亚科形态
( Dumbbell ,
Ang ular,
Nodu lar,
Cros s,
Crenate,
Half dumbb ell )
(哑铃型 ,角状
型 ,突起状型 ,十
字型 , 齿状型 ,
不完全哑铃型 )
Panicoid
黍亚科类
Panicoid
Class
黍亚科类
Dumbbel l
( Complex
Reg ular
Bilobate? )
哑铃型 (多铃 /
一般双叶尖型? )
Cross
十字型
Long
saddle
长鞍型
Sho rt
saddle
短鞍型
Talls s addle /
Long s addle
长鞍型
Col lapsed saddle
塌陷鞍型
Narrow -el liptate
窄鞍型
Short s add le
短鞍型
Plateau saddle
短平鞍型
Chloridoid
Class
画眉草类
( Thin Chlori-
doid)
(瘦长型 )
( Chloridoid)
(画眉草类 )
IV
Saddles
鞍型
Ch loridoid
shapes
画眉草型
( Saddles )
(鞍型 )
Chloridoid
画眉草型
Bambusid
Class
竹亚科类
Chlo rid oid
class
画眉草类
Sadd le:
a. tw o con-
cave edges
b. on e con-
cave edges
c. no concave
edges
鞍型:
a. 有两个凹
边的
b. 有一个凹
边的
c. 没有凹边
Conical?
锥型?
Bilobate /Sadd le
conical
Irregular shor t cel l
双叶裂型 /鞍型锥型
不规则短细胞
Ho rn ed tow ers,
Flat tow ers,
Reg ular spools,
角塔型 ,扁平塔
型 ,规则纺锤型
Half ro tated,
Ang les , Ir regu-
lar spool
半轮型 ,角型 ,不
规则纺锤型
Chionoch loid
Class
芦竹类
Ph ytoli th
f rom oth er
sho rt cell
其它短细胞
植硅体
Triangle?
三角形型?
Pentagon?
五边形型?
391  4期 吕厚远等: “植硅体”含义和禾本科植硅体的分类
续表 1
Tooth
( Mul tiple
too th )
齿型 (多齿
型 )
(Weak ly
too th )
(弱齿型 )
Hat
帽型
Wav y t rapezoid
波状边缘的不等边
四边形型
Rondel (ci rcular
to oval )
(圆形到椭圆形 )
Fes tucoid
Class
( Circular
Rectangular
Elliptical
Oblong )
羊茅属类 (圆
形 ,方形 ,椭圆
形 ,长方形 )
V
Trape-
zoid s
不等边四
边形型 V
Ⅲ Double
outlines
双轮廓型Ⅲ
Festucoid
shapes ( Square /
Rectang ular)
羊茅属形态 (方
形 /长方形 )
( Round /Oblong)
(圆形 /椭圆形 )
Pooid
( Fes tuoid)
(羊茅属 )
Fes tucoid
class
( Boat-shape)
羊 茅属 类
(船形 )
( Hat /Cone-
shape)
(帽 /锥型 )
Sinuate:
Polylobate
Bilobate?
(波状边缘的
多叶裂状 /双
叶裂状? )
Rectangle
(方型 )
Rondel
(enti re, f lat ,
inden ted)
(完整的 ,扁平
的 ,有锯齿的 )
Fan type
wi th rai sed
ridge
有边缘突起
的扇型
Fan type
wi th out
rais ed ridge
边缘无突起
扇型
Square
方型
Rectangle
长方型
Plate-lik e
bar
板状棒型
Point
( joint ) bar
尖 (节点 )棒

Smooth-bar
平滑棒型
Long-point
长尖型
Sho rt-poin t
短尖型
Elongate
Class
长棒型类
I Plates
( IB)
板型 I
I Plates
( IA)
平板型 I

Trichomes
毛状体类Ⅱ
Bul lif orm cell s
机动细胞类
Long cell s
长细胞类
Trich omes
毛状体类
Fan-
sh aped
扇型
Elongate
长棒型
Point-
sh aped
尖型
Fan-shape
class
扇型类
Elongate
Class
长棒型类
Point-shape
class
尖型类
3. 2 常见禾本科短细胞植硅体形态及命名
哑铃型是草本植物植硅体类型中最为重要的一
类 ,它曾被作为黍亚科植物的代表形态 ,同时也被认
为是 C4禾本科植物的代表。随着研究的深入 ,发现
稻亚科 ( C3植物 )以及部分芦竹亚科 ( C3植物 )和虎
尾草亚科植物的叶表皮细胞中同样发育一些特殊形
态的哑铃型 ( Brow n, 1984; M ulhol land, 1989)。
Metcal fe ( 1960)第一次用“ dumbbell” (哑铃型 )这
392 微 体 古 生 物 学 报 19卷 
个词来描述观察到的脉间短细胞植硅体形态。从此 ,
人们逐渐把那些中间一个柄 ,两端带有圆形突起的
植硅体笼统的称为哑铃型。 然而 ,后来许多学者 ,包
括 Brown ( 1984 ) , Fredlund和 Tieszen ( 1994,
1997) , Piperno和 Pearsall ( 1998) 等人倾向于用
“ bilobate”而不用“ dumbbell”来定义“哑铃型”。从表
1中可以看出不同学者对哑铃型又进行了不同程度
的细分 ,主要的趋势是把哑铃型分为 3个组 ,即哑铃
型 (dumbbell或 biloba te, loba te) ,多铃型 ( complex
dumbbell或者 multilobed, polyloba tes)和十字型
(cro ss) (见表 1) ;王永吉和吕厚远 ( 1993)曾根据柄
的长度和铃的特点把哑铃型分为 25个形态 ,进一步
研究认为这些形态的变化可能受植物生长环境影
响 ,长柄的哑铃型更多地来自相对干旱的禾本科种
类。
Twiss等 ( 1969)最早把鞍型植硅体定义为
Chlo ridoid类 (画眉草类 ) ,包含两种鞍型植硅体 ,一
种来自虎尾草亚科、竹亚科及部分芦竹亚科植物叶
表皮细胞 (短细胞 )的短鞍型 ,称为 Chloridoid型 ,其
特点是鞍部短 ,表面不生皱纹 ,也有人戏称之为“双
面战斧”型 ( Pra t, 1936; Kondo等 , 1994)。王永吉和
吕厚远把这种形态归入到短鞍型。 Piperno和
Pea rsall ( 1998) 将其归到短鞍型和短平鞍型 , Kon-
do等 ( 1994)也将其命名为 Chlo ridoid类。另一种称
为 Thin chlo ridoid型 ,与 Chlo ridoid型相似 ,不过形
态瘦长 ,其表面或生或不生皱纹 ,这一种形态主要来
自竹亚科表皮细胞。对于这一种形态 ,王永吉与吕厚
远 ( 1993)归为长鞍型 (或竹节型 ) , Piperno与
Pea rsall ( 1998)归为 Tall saddle、 Collapsed saddle、
Narrow-el liptate saddle型 , Kondo等 ( 1994)将其归
入 Bambusid类。实际上从 Twiss等 ( 1969)早期的
图版看 Thin chlo ridoid型更象 Piperno与 Pea rsall
( 1998)定义的 Narrow-ellipta te saddle型 ,不是典
型的长鞍型。 目前看来典型的长鞍型是竹亚科植物
短细胞的代表 ,根据其长度和宽度的变化、表面皱纹
和颗粒状纹饰的特点还有向族、属一级细分的潜力
(王永吉 ,吕厚远 , 1993)。
Pea rsall ( 1989)研究发现 ,还有一些常见的短
细胞植硅体的形态也是比较稳定的 ,包括角塔型、平
顶塔型、规则纺锤型 ( regular spools)、不规则纺锤
型 ( irregular spoo ls)、棱角型 ( ang les )和半轮型
( half ro ta ted)等 ,这六种形态并没有包含在 Tw iss
等 ( 1969)以及王永吉和吕厚远 ( 1993)的分类系统
中 ,但在王永吉和吕厚远 ( 1993)的研究中曾描述到
一种短细胞“梯型”植硅体 ,其形态类似角塔型和平
顶塔型。 Kondo等 ( 1994)在 Pea rsall ( 1989)的研究
基础之上 ,将这六种形态 ,再加上其它的短细胞类 ,
归到一起分为两类: 一类被命名为 Ch lonochloid
类 ,大致对应了角塔型、平顶塔型、规则纺锤型 ;其它
短细胞类对应了不规则纺锤型、棱角型、半轮型、鞍
和哑铃型的过渡型 ( biloha te /saddle)、圆锥型 ( coni-
cal ) ,还有 Piperno和 Pearsall发现的不规则短细胞
植硅体等等。在 Kondo等 ( 1994)所提供的图版和
描述中 ,规则纺锤型 ( spool )主要来自芦竹亚科的
Chlonochloid和 Cortaderia (蒲苇 )植物 ,所有这些
形态目前的研究程度还都不具有明显的禾本科分类
特征 ,但对规则纺锤型 ( regular spools)应该引起重
视 ,因为它也是地层及考古样品中的常见类型。
Tw iss等 ( 1969)最早把早熟禾亚科的植硅体定
义为 Festucoid类 ,包括四种具有几何特征的类型:
圆型 ( ci rcular) , 方型 ( rectangula r) , 椭圆型 ( el lipti-
cal)和长方型 ( oblong )。 Pea rsall ( 1989)和 Kondo
等 ( 1994)也将早熟禾亚科植物的表皮短细胞植硅体
定义为“ Festucoid类” ,但 Kondo等 ( 1994)将 Twiss
等 ( 1969)的四种几何形态另命名为船型 ( boat-
shape)和帽型 ( hat-shape)。 Brown ( 1984)同样将
Festucoid类植硅体按几何形态分成两组 ,一组称为
四边形亚类 , 与后来 Piperno和 Pearsall ( 1998)发
表的不规则四边形 , Pearsall ( 1989) , M ulholland
和 Rapp( 1992)的方型 , Kondo等 ( 1994)的船型 ,以
及王永吉和吕厚远 ( 1993)的齿型 (包括多齿型和弱
齿型 )相对应。 另一组称为双轮廓亚类 (double out-
lines) ( Brow n, 1984) ,与其它分类系统中的 rondel
型 ( Piperno & Pea rsall, 1998; Pea rsall, 1989; M ul-
ho lland & Rapp, 1992) ,帽或锥型 ( Kondo et al . ,
1994;王永吉和吕厚远 , 1993)相对应。在实际鉴定中
多齿型和多铃型比较难以区别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
多齿型是有棱线的 ,而多铃型柄上不具有这些棱线 ,
齿型特点也有很大的区别。
正如在次表皮细胞内形成植硅体一样 ,生物硅
同样可以沉淀在机动细胞 bullifo rm ( motor ) ,毛状
体 prickle hair ( t richomes) ,长细胞 ,气孔以及草本
植物表皮的脉管组织中。而且 ,在上面提到的这些部
位 (机动细胞 ,长细胞等 ) ,常常形成扇型、棒型、尖
型、方型和板状植硅体 ( Twiss et al . , 1969; Kondo
et al . , 1994;王永吉和吕厚远 , 1993; Brow n, 1984) ,
这些植硅体一般不具有植物分类意义 ,但对于一些
特殊的扇型形态 ,如水稻扇型、竹亚科的带突起的扇
393  4期 吕厚远等: “植硅体”含义和禾本科植硅体的分类
型和芦苇的盾状扇型都可以比较正确地进行鉴定 ,
根据其形态内个体之间的细微差别 ,可以对它们进
行次级分类 (王永吉和吕厚远 , 1993)。这些大型植硅
体组合和含量在环境分析上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4 问题讨论
可以看出对于禾本科植硅体的分类 ,不同学者
采用了各自的规则 ,有的按照禾本科自然分类系统 ,
以亚科为单位进行分类 ,有的则按照形态特征进行
分类。随着研究的进展 ,发现根据自然系统进行族或
属一级的分类是难以深入的 ,最大的问题是某一个
族 (属 )中同一种植物可以发育不同类型的植硅体 ,
不同的植物可以发育相同的植硅体 ( Rovner,
1988) ,不同形态的植硅体从细微的特征差别上是否
还可以进行详细的自然分类 ,还面临目前禾本科分
类系统并不统一的问题。我国大陆目前把禾本科分
为 6个亚科 ,台湾地区和西方一些国家则分 5个亚
科 ,根据遗传学成果发表的分类系统最近把禾本科
分为 12个亚科 ( GPWG, 2001) ,这既为植硅体细分
类增加了困难 ,同时也为植硅体的自然分类系统提
供了更大的空间。从表 1可以看出 ,对于形态命名来
说 ,同一形态的植硅体其形态命名和含义不同学者
有很大的不同 ,甚至定义的分类数量差别都很大。随
着对禾本科植物研究的增加 ,新的类型逐渐增多 ,相
信禾本科植硅体的形态会越来越多 ,与新的自然分
类的关系可能更明确。
无论是自然分类还是形态分类 ,目前都还没有
采用双名法分类体系。此外 ,目前对不同形态植硅体
所代表的气候环境意义的研究 ,还远远不够。尽管如
此 ,植硅体在不同学科应用中的潜力已显而易见。特
别是对包含有近 10 000个种的禾本科植物 ,孢粉没
有办法进行详细的鉴定 ,植硅体可以在亚科、族甚至
个别属的级别上进行进一步的区别 ,这对于探讨农
作物的起源、草原环境的变化、气候演变等方面的研
究已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因此 ,植硅体分析正被应用
到更加广泛的领域。
参考文献
王永吉 ,吕厚远 , 1989. 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应用简介 . 黄渤海海洋 , 7
( 2): 66— 68
王永吉 ,吕厚远 , 1993. 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应用 . 北京:海洋出版社 .
1— 228
王伟铭 , 2001. 第三届国际植硅石研究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 ( 2000
年 8月 21— 25日 ,比利时 ) . 微体古生物学报 , 18( 1): 34
王伟铭 , 虞子冶 , 杨 浩 , 1997. 江西星子县第四纪红土层的植硅
石和孢粉研究及意义 . 微体古生物学报 , 14 ( 1): 203— 210
刘宝柱 ,李从先 ,业治铮 , 1995. 长江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古土壤中
的植物硅酸体及其古环境意义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 2:
17— 24
刘化清 ,王军 ,王永栋 ,沈光隆 , 1996. 对 ph ytoli th s汉译名的商榷 .
西北大学学报 , 26( 4): 340— 342
吕厚远 ,王永吉 , 1989a. 我国第四纪海陆相地层中盾形化石的亲缘
关系及环境意义 . 海洋湖沼通报 , ( 4): 48— 51
吕厚远 ,王永吉 , 1989b. 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在青岛三千年来古环境
解释中的应用 . 科学通报 , 19: 1485— 1488
吕厚远 ,王永吉 , 1991. 晚更新世以来落川黑木沟黄土地层植物硅酸
体研究及古植被演替 .第四纪研究 , 1: 72— 84
吕厚远 ,吴乃琴 ,刘东生 ,韩家懋 ,秦小光 ,孙湘君 ,王永吉 , 1996a.
150Ka来宝鸡黄土植物硅酸体组合及季节性气候变化 . 中国科
学 ( D) , 26( 2): 131- 136
吕厚远 ,吴乃琴 ,王永吉 , 1996b. 水稻扇型硅酸体的鉴定及在考古学
中的应用 . 考古 , ( 4) : 82- 86
吕厚远 , 刘东生 ,吴乃琴 ,韩家懋 ,郭正堂 , 1999.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
土高原南部植被演替的植物硅酸体记录 . 第四纪研究 , 4: 336—
349
肖家仪 , 1991.水稻植物蛋白石及其考古学意义 .见:周昆叔 编 ,环境
考古研究 (第一辑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218— 220
李荣华 ,高爱萍 ,吕厚远 , 1993. 植物硅酸体在医学中的应用 . 自然
杂志 , ( 5): 26— 29
汤陵华 ,佐藤洋一郎 ,宇田津 朗 ,孙家祥 , 1999. 中国草鞋山遗址古
代稻种类型 . 江苏农业学报 , 15( 4): 193— 197
陈报章 ,张居中 ,吕厚远 , 1995. 河南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水稻硅酸
体的发现及其意义 . 科学通报 , 40( 4): 339— 342
郑云飞 ,芮国耀 ,松井章 ,宇田津彻朗 ,藤原宏志 , 2001.罗家角遗址水
稻硅酸体形状特征及其在水稻进化上的意义 . 浙江大学学报
(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 27( 6): 691— 696
赵志军 , 1992. 植物考古学概述 . 农业考古 , 1: 26— 31
顾延生 ,蔡述明 , 2001. 武汉部分先秦遗址考古土壤中的植硅石组合
及其环境意义 . 武汉大学学报 , 54( 2): 167— 172
邹江石 ,汤陵华 ,王才林 , 1998. 论亚洲栽培粳稻的起源 . 中国农业
科学 , 31( 5): 75— 81
姜欣华 , 1992. 评价《植物硅石分析 》有书及学科的应用前景 . 地质
论评 , 38( 5): 481— 482
姜欣华 , 王宪增 ,邓平 翻译 (派潘诺 著 ) , 1994. 植硅石分析—在考
古学和地质学中的应用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 1— 176
姜欣华 ,张江凯 , 1998. 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史前稻作农业的植硅石
证据 . 北京大学学报 , 34( 1): 66— 71
顾海滨 , 2000. 水稻硅酸体的研究及应用 . 见:周昆叔 编 ,环境考古
研究 (第二辑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65— 175
黄 翡 , 熊尚发 , 2001. 江西九江第四纪红土中的植物硅酸体及孢
粉 . 微体古生物学报 , 18( 2): 203— 210
靳桂云 ,吕厚远 ,魏成敏 , 1999. 山东临淄田旺龙山文化遗址植物硅
酸体研究 . 考古 , ( 2): 82— 87
谭德睿 ,黄 龙 ,王永吉 ,吕厚远 ,吕海滨 , 1993. 植物硅酸体及其在
394 微 体 古 生 物 学 报 19卷 
古代青铜器陶范制造中的应用 . 考古 , ( 5): 496— 474
Blackman E, 1971. Opaline si lica in th e Range Grasses of Sou th ern
Alberta. Canadian Journal of Botan y, 49: 769— 781
Brow n D A, 1984. Prospects and limit s of a ph ytoli th key for grass-
es in th e cen tral Uni ted States. Journal of Arch aeological Sci-
ences , 11: 345— 368.
Clif f ord H T, Wats on L, 1977. Iden tifying grasses: data. Meth ods
and illus trations. Universi ty of Queens land Press. 1— 146
Fredlund G G. Tieszen L L, 1994. Modern ph ytolith ass emblag es
f rom th e North American Great Plains. Journal of Biogeog ra-
ph y, 21: 321— 335
Fredlund G G, Tieszen L L, 1997. Calib rating g rass phytolith as-
sem blages in climatic terms: Application to late Pleis tocene as-
sem blages f rom Kansas and Neb raska. Palaeogeog 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136: 199— 211
GPWG, 2001. Ph ylogeny and su bfamilial classi fi cation of th e grass-
es ( Poaceae) . Annals of th e Miss ouri Bo tanical Garden, 88:
373— 457
Grob A, 1896. Beit rag e Su r Anatomie d er Epidermis der Grami-
neenblat ter. Bibliotheca Botanica, 36: unpaginated
Kondo R, Childs C, Atkinson I, 1994. Opal ph ytoliths of New
Zealand , Canterb ury: Manaaki Whenua Press , 85 p.
Kondo R, Sas e T, 1986. Opal ph ytoli th s, th eir nature and applica-
tion. Th e Quaternary Research, 25: 31— 63 ( in Japanese w i th
Englis h summary )
Lǜ Houyuan, Liu Zhenxia, Wu Naiqin, Serg e Berne, Yoshiki Sai to,
Baozh u Liu, Yuan Jing , 2002. Rice domes ticat ion and climatic
change: ph ytolith evidence f rom Eas t China . Boreas , 31 ( 4 ):
in pres s
Madel la M , 1997. Ph ytoli th s f rom a Cent ral Asia loes s-paleos ol s e-
qu ence and mod ern s oi ls: thei r taphonomical and palaeoecolog-
ical im plication. In Pinil la, A. ( ed ): Th e State of the Art of
Ph ytoli th s in Plan ts and Soil s, 49— 58, Monograf ias d el Cen t ro
de Ciencias Medambioentales , M ad rid.
Metcal f C R, 1960. Anatomy of th e monocotyledons: I.
Gramin eae. London: Ox ford Universi ty Pres s. 731 p.
Meunier J D, Colin F, 2001. Ph ytoliths: Applications in Earth Sci-
ences and Human His tory. A. A. Balk ema Publish ers . 1— 378
M ulhol land S C, 1989. Ph ytolith shape f requencies in North Dak ota
g rass es: A comparis on to General pat terns. Journal of Arch ae-
ological Science, 16: 489— 511
M ulhol land S C, Rapp G Jr, 1992. A morphological classif icat ion of
g rass s ilica-bodies. In: Rapp, G. Jr. , Mulh olland S. C. ,
( Eds. ) , ph ytoli th Systematics: Adv ances in Archaeological
and M useum science. Plen um Press, New York and London.
65— 89
Pears al l D M , 1989. Paleoeth nobotany. A Handb ook of Proce-
du res. Academic Pres s. 1— 470
Piperno D R, 1988. Phytolith Analysis: An Archaeological and Ge-
ological Perspectiv e. , San Dieg o: Academic Pres s. 280 p.
Piperno D R, Pearsall D M, 1998. Th e si lica bodies of t ropical
Am erican g ras ses: m orph ology, taxonomy, and implications
for g ras s sys tematics and fossi l ph ytoli th id ent ifi cation. Annals
of th e Smiths onian Ins ti tu tion. 1— 40
Prat H, 1936. La sys tematique des Gramin ees. Annales d es Sci-
ences Naturelles, Botanique, Series 2, 18: 165— 258
Rapp G Jr, M ulholland S C, 1992. Ph ytoli th Sys tematics: Ad-
vances in Archaeological and Museum science. . Plenum Press ,
New York and Lond on. 349 p.
Rov ner I, 1988. Macro- and micro-ecological reconst ruction using
plan t opal phy toli th data f rom arch aeological sedimen ts. Geoar-
ch aeology, 3: 155— 163
Sase T, Kondo R, 1974. Th e s tudy of opal phytoliths in th e h umus
ho ri zon of buried volcanic ash s oi ls in Hokk aido. Research Bul-
letin of Obihi ro Univ ersi ty, 8: 465— 483( in Japanese w ith Eng-
lis h summary)
Twiss P C, Su ess E, Smith R M , 1969. Divi sion S-5-soi l gen esis ,
mo rph ology, and classi fi cation ( morph ological classif icat ion of
g rass es ph ytoli th ) .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Proceed-
ings. 33: 109— 115
Wang W M , Huang F, Sai to T, 2001. Prospects for phytolith s tudy
on Quaternary lateri t e in South China. In: M eunier J D and
Colin F ( eds. ) , Ph ytoli th s: Applications in Earth Science and
Human His tory. Rot terdam: A. A. Balkema Publish ers. 371—
378
ON THE MEANING OF PHYTOLITH AND ITS CLASSIFICATION IN GRAMINEAE
LU
··
Hou-yuan
1) ,  JIA Ji-w ei1) , WANG Wei-ming2) , W ANG Yong-ji3) and LIU Kam-biu4)
1 ) Inst itu 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29
2 ) Nanjing Inst 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 jing 210008
3 ) First Inst itu te of Oceanography , Sta te Oceanic Administration , Qingdao 266061
4 )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Anth ropology ,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Lou isiana 70803 , USA
  Key words  Phy to li th, t ransla tion, Gramineae, classification
395  4期 吕厚远等: “植硅体”含义和禾本科植硅体的分类
   A new term is fo rmerly put forw ard to unify
the ever-increasing dif ference in translations of
“ Opal phy toli th” and “ Silica bodies” , etc. in Chi-
na. Much confusion exists i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escriptiv e terminolog y o f g rass phy toliths. This
paper int roduces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phy-
tolith cla ssifications in Gramineae. A detai led com-
parison is made to show their di fference and some
po ssible correlations. It is anticipa ted that the uni-
fied g lossary of terms, and standardisation of
nomenclature in phy toli th classification w ill g rea tly
promo te the development of phytolith research in
various scopes.
396 微 体 古 生 物 学 报 1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