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贵州兜兰属植物的现状及展望
王代谷 1 ,邓克云2 ,魏春杰 2
(1.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贵州兴义 562400;2.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贵州兴义 562400)
摘要 兜兰属是兰科的一个濒危类群 ,从贵州兜兰属植物的资源、栽培和育种的现状 ,对贵州兜兰属植物的发展提出一些初步看法。
关键词 贵州;兜兰;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 S68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06-02469-02
基金项目 贵州省攻关项目(黔科合 2004JN014)。
作者简介 王代谷(1969-),男 , 贵州兴义人 , 农艺师 , 从事热带作物
研究。
收稿日期 2009-01-09
兜兰是兰科植物中最具特色的一个类群 ,也是最奇特的
观赏兰花。兜兰属植物的花形十分奇特 ,唇瓣呈兜状 ,酷似
旧时欧洲淑女的拖鞋;背萼特别发达 ,具有艳丽的花纹。 2枚
能育雄蕊着生在蕊柱的两侧 ,发达的背萼呈扁圆形或倒心
形 ,在各瓣中最显著 ,兜兰以其独特魅力和许多优异特性而
备受世界花卉爱好者的钟爱 [ 1] 。
兜兰属是兰科(Orehidaeeae)的一个濒危类群 ,全世界约
有 80余种 ,全部产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分布中心在
东南亚 、南洋群岛以及太平洋西南的大洋洲岛屿国家 、巴布
亚新几内亚等国。中国产兜兰属 20余种 ,主要分布于云南 、
贵州 、广西 、海南 、香港 、西藏几省区 ,以滇黔桂为分布中心 ,
尤以云南 、贵州种类最为丰富。自从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
随着兰花热的兴起 ,野生兜兰遭到严重采挖 ,资源破坏较大 。
如何在这种持续的采集压力下做好兜兰属植物的保护工作 ,
不仅是我国自然保护工作者面对的难题 ,同时也是世界自然
保护领域面临的挑战。笔者研究了贵州兜兰属植物的资源 、
栽培和育种现状 ,对贵州兜兰属植物的发展提出一些初步
看法。
1 贵州兜兰属种类自然资源
1.1 种类分布 贵州省现有同色兜兰 、带叶兜兰 、长瓣兜
兰 、硬叶兜兰 、白花兜兰 、麻栗坡兜兰 、紫点兜兰 7个种 。这
些种类主要分布在贵州的南部和西南部与云南 、广西相连地
区 [ 2] 。原有的小叶兜兰 、人面兜等已经灭绝。
(1)同色兜兰(Paphiopedilumcoacotor)。地生或半附生
植物 ,叶基生 ,二列 ,斑叶种 ,叶有不规则的斑纹 ,背面密布紫
红点 、花葶短 ,花开放紧靠叶面 ,花 1 ~ 2(3)朵 ,深黄色 ,均匀
分布有紫红小斑点 ,唇瓣兜部卵形 ,爪部短 ,花期 5 ~ 8月 。
分布于贵州东部和西南部 。
(2)带叶兜兰(Paphiopedilumhirsutisimun)。地生或半
附生植物 ,叶基生 ,二列 , 5~ 6枚 ,叶片带形 ,革质 ,绿叶 ,叶上
面绿色 ,背面基部有小紫点;花葶直立 ,通常绿色有紫色长柔
毛 ,花单朵 ,花瓣狭长矩圆形 ,端部紫色 ,余为黄绿色 ,背萼片
卵圆形 ,边缘波状 ,端圆;花期 4 ~ 5月。分布于贵州西南部。
(3)长瓣兜兰(Paphiopedilumdlanthum)。附生植物 ,绿
叶种 ,叶较宽 ,革质 ,花葶粗壮 ,有数花;花除背萼片为白色
外 ,余为黄绿色 ,有紫褐色斑纹 ,花瓣长而扭转 ,下垂 ,花期 7
~9月。分布于贵州西南部。
(4)硬叶兜兰(Paphiopedilummleranthum)。地生或半附
生植物 ,叶基生 ,二列 ,斑叶种 ,叶革质 ,上面有网格状斑纹 ,
背面密布紫红色细点;花单朵 ,白色 ,有淡粉红色网纹 ,唇瓣
兜部前伸 、宽椭圆状卵形 、长达 6cm;花期 3 ~5月 ,分布于贵
州南部和西南部 。
(5)白花兜兰(Paphiopedilumemersoni)。地生或半附生
植物 ,绿叶种 ,叶革质背面基部有小紫点;花白色 , 唇瓣兜部
近圆形 , 内侧有紫红色细点 ,退化雄蕊长卵形 、橙黄色 ,爪部
稍短于兜 ,花期 4 ~ 6月 。分布于贵州南部 、罕见。
(6)麻栗坡兜兰(Paphiopedilummalopoense)。斑叶种 ,叶
上面有网格状斑纹 ,叶背密布紫点 ,花淡黄色 ,有紫红色斑点
和条纹 。花葶直立有毛。花 1~ 2朵;花期为 12月 ~翌年早
春 ,系兜兰属已知种类中最原始的代表 ,是具香味的兜兰。
为良好的杂交亲本。分布在贵州西南部 ,非常稀少。
(7)紫点兜兰(Paphiopedilumgodefroyac)。斑叶种 ,叶有
不规则的云状斑纹。背部密布紫红点 、花葶短 ,花大 ,底色呈
液黄色 ,有紫红色圃斑点 ,花期 3 ~ 4月。贵州西南部有
分布。
1.2 分株繁殖 兜兰的分株繁殖在开花后或春秋季均可进
行。一般野生种生长 2年或 3年就可以分株。幼苗离开母
体后 ,分别进行栽植 ,浇透水 ,置半荫处 ,保持空气湿度 ,半个
月后进行常规管理 ,繁殖系数不高 。
1.3 无菌播种 兜兰的无菌播种被认为是兰科植物中较难
者。不同的蒴果成熟度 、培养基类型 、添加物以及培养方式
等都会影响兜兰种子的萌发 。兜兰种子通常从授粉到受精
完成要 60 ~ 90 d,蒴果成熟到开裂要 6个月 ~ 1年以上 ,开裂
前为采种的适期。不同的兜兰种子最佳的采收期不同 ,最适
宜的培养基类型不同。无菌播种幼苗长到 3 ~ 4 cm即可出
瓶 ,栽于消毒的栽培基质中 ,置于温度为 22 ℃的光照条件
下 ,避免直射 ,注意保湿 ,但炼苗移栽成苗率不高 ,从而制约
了其规模化商业生产。
1.4 组织培养 兜兰是组培最难的兰科植物之一 ,杂交种
的组织培养相对较易 ,原生种的组织培养较难 。兜兰的茎极
短 ,又靠近土壤生长 ,切取外植体十分困难 ,极易受菌类污
染。只有少数种 ,如硬叶兜兰 ,其侧芽有时像根状茎一样伸
长 ,便于采芽用于茎尖培养。如果茎尖避免细菌的污染 ,就
可以分化成愈伤组织和小苗 ,可是茎尖的污染率很高。无菌
播种的幼苗整齐一致 ,可以作为进行组织培养的原始材料 ,
利用兜兰无菌组培苗作为初试材料进行组培试验还主要集
中在杂交种 ,而不同的基因型 、不同的外植体类型的再生能
力差别很大 ,但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至今尚未成熟。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ofAnhuiAgri.Sci.2009, 37(6):2469-2470 责任编辑 王淼 责任校对 傅真治
2 兜兰属植物的栽培现状
2.1 国内外栽培现状 目前 ,所有已发现的兜兰属植物种
类在欧洲和北美均有种植。世界上野生种栽培最多的是深
圳市梧桐山苗圃总场的兰谷 ,其次是英国丘园和日本广岛植
物园 。国内栽培的兜兰以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技开发有
限公司较多 , 收集驯化兜兰 30余种 ,数量达 50多万株 。兜
兰属植物的种植种分为 2类 ,一类是未经杂交改良的原生
种 ,另一类是少量的杂交种。一般杂交种花大 ,易开花 ,色泽
鲜艳 ,生长健壮 ,在欧洲 、美国 、日本等发达国家广泛栽培。
2.2 贵州兜兰栽培 栽培基质主要采用云南松树皮或壳斗
科植物树皮经粉碎机粉碎过筛 、消毒和苔藓植物 ,基质中树
皮占 75%,苔藓植物占 25%。棚内遮光 50%~ 70%,空气湿
度在 60%~ 80%,自然温度 ,通风条件较好 ,施肥主要采用叶
面喷施 ,几乎没有生物肥 、缓效肥的施用。
3 问题与展望
(1)我国原种兜兰资源在 20世纪 80、90年代已遭受较
为强烈的人为破坏 ,特别是兜兰资源较集中的贵州 ,随着水
电站的建立 ,很多原种的生态环境面积急剧减少 ,达到了濒
危的地步。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黔西南州绿缘动植物科
技开发有限公司一直从事兜兰属植物的引种 、驯化工作 ,现
已引种栽培宽瓣亚属及兜兰亚属的野生兜兰 30余种 ,目前
均表现良好 ,并且积累了兜兰栽培的一些成功经验 ,但是目
前还无法为每一种兜兰属植物制定出科学 、合理和可持续的
保护计划。贵州省是兜兰分布较多的区域 ,各有关部门应加
强宣传 ,严格执法 ,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2)兜兰在欧美被广泛深入地研究 ,主要集中在原生种
质资源 、杂交育种 、栽培 、繁殖技术和花期调控技术 ,但组织
培养快繁技术至今尚未成熟 ,从而制约了其规模化商业生
产。我国栽培兰花的历史极为悠久 ,但历来仅偏重于春兰 、
蕙兰 、建兰 、墨兰等兰属(Cymbidium)的种类 ,有关兜兰方面
的研究非常缺乏 ,且现有的研究大部分是分类学方面的研
究 ,栽培繁殖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和落后 ,有关育种 、花期调
控方面几乎是空白 [ 3] 。
(3)我国商业上的栽培种多为引进国外的杂交种 ,未有
规模化生产。由于兜兰属植物的繁育技术还很薄弱 ,在较长
时期内我国兜兰属植物的保护策略宜以原地保护为主 ,同时
积极开展有关兜兰属植物保护生物学的基础研究 ,大力发展
和完善迁地保护技术体系 ,建立兜兰种质资源库 ,进行超低
温保存研究 ,以实现种质的永久保存;进行野生兜兰生物学
特性观察 ,栽培技术 、生理特性 、繁殖技术研究 ,尤其是组培
快繁技术 ,以达到商业化规模生产;进行花期调控研究 ,以供
应不同节日用花需要;通过杂交 、化学辐射和细胞杂交等多
种方式进行育种研究 ,筛选一些适合做盆花 、切花的优良品
种以满足市场需要 。因此 ,开展野生兜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
究 ,是我国花卉界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 1] 龙波,龙春林.兜兰属植物及其研究现状 [ J] .自然杂志, 2006, 28(6):
341-344.
[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 M] .北京:科学出版
社, 2004.[ 3]王贞 ,丛磊,刘燕.兜兰属植物研究现状 [ J].林业科学, 2006, 42(7):113
-118.
(上接第 2468页)
由散漫的草木均显示着曲线之美。曲线被认为是最适合于
天地自然的自由秩序的符号 ,也最贴近自然万物的典型外观
特征 [ 6] 。这与道家追求的自然思想不谋而合 ,而佛家也有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的意境表现。 “山无曲折而不致
灵 ,室无高下而不致精 ”, “一树一峰如画意 ,几弯几曲远尘
心 ”处处展现了曲线的艺术魅力。
除了追求 “自然 ”之外 ,得意忘形 、求之向外也是道教和
美学思想中重要的方面 。这在老庄思想和僧家的理论中表
现的十分突出 ,禅宗讲究那种 “青青翠竹 ,总是法身 ,郁郁黄
花 ,无非般若 ”,陶渊明又有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得
意忘相指的是欣赏者对 “意境 ”的追求 , “意境是中国园林的
灵魂 ”。寺庙园林在意境创造方面是淋漓尽致 、多姿多彩的 。
设计者以自然的植物材料 、巧夺天工的建筑 、含义隽永的楹
联 ,运用障景 、借景 、框景 、透景等手法 ,把有限的园林空间布
置的意韵生动 、联传古今 ,使游览者体会到那种跨越时空的
意境 。在天台山中方广寺一度架于石梁之上 ,一帘飞瀑直泻
而下 ,喻示着佛教源远流长香火不绝;浙江杭州的灵隐寺 ,唐
陆羽曰:“藻井丹楹 ,华垂于四照;修廊重覆 ,潜奔漱玉之泉;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
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 ”。大自然中的风花雪月无不禅理 ,草木
花卉皆是玄机。传统哲学 、美学从视觉感知达到追求自然意
境的形而上的高度 ,真正达到 “天人合一 ”的境界。
4 小结
总体说来 ,传统文化对于寺庙园林的影响 ,反映在园林
布局 、风格和景观意境的塑造方面 。佛教梵宇对儒家和道家
文化兼收并蓄 ,建筑组群与儒家文化相联系 ,采取中庸方式 ,
即轴线对称;园林部分恰好与道家文化附庸 ,具有自然式的
布局方式 ,讲究自然为大。而在景观意境方面 ,受禅宗思想
影响和处于宗教教义的需要 ,占据名山大川构筑园林 ,追求
“佛国仙境 ” ,以满足精神所需 。寺庙园林无论从其物质内容
到精神功能 ,从立意布局到园内景区的主题分配 ,从景物本
身的表义内涵到景物之间的符号关系 ,都孕育着博大精深的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 1] 杨鸿勋.试论二里头宫室的复原问题 [ C] ∥建筑考古学论文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 , 1987.[ 2] 杨炫之.《洛阳伽蓝记》卷一《城内》[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01.
[ 3] 赵鸣,张洁.试论传统思想对我国寺庙园林布局的影响[ J].中国园林,
2004(9):63-65.
[ 4] 刘善修 ,霍美定.寺院园林花卉探源[ J] .广东园林, 1991(2):29-32.
[ 5] 韦克威.道家美学思想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影响 [ J].建筑师, 1995(8):62
-65.
[ 6] 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 M] .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 1994:62,
191.
2470 安徽农业科学 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