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龙舌兰属植物栽培与繁殖



全 文 :34 2012 年·第 20 期 《中国花卉园艺》
技术·花卉
Technic
龙舌兰属植物栽培与繁殖
□ 兑宝峰
今年是农历的龙年,而在植物中也有不少以“龙”命名的,龙舌兰
就是其中之一。龙舌兰因叶片呈剑形,
叶缘有波状硬齿,形态很像传说中龙的
舌头而得名。又因其寿命长、生长缓慢、
开花不易,在英文中被称为“century
plant”,意思是“世纪植物”。其品种繁多,
形态飘逸刚健,叶色多变,或绚丽多彩,
或清新雅致。可根据植株大小不同做不
同的盆栽,陈设于客厅、案头、窗台、
阳台等处,在热带地区还可做庭院植物
观赏栽培。
龙舌兰科龙舌兰属多肉植物约有
300 个原始种,此外还有大量的园艺品
种、杂交种、栽培变种。植株无茎或具
短茎,肉质叶旋叠于茎基,呈莲座状排
列,大多数品种植株中心的几片幼叶并
在一起,呈圆锥状。叶片依品种的不同
有狭长呈舟形、剑形、三角形、针形、
线形等,叶尖端有尖锐的利刺,叶缘有
硬齿刺,叶色有绿、蓝、银灰色等,有
些品种叶面上还被有白粉和美丽的斑
纹。花为圆锥花序或伞形花序,花梗粗
壮,高达数米,雌雄同株,经异花授粉
后可结蒴果。大多数品种的龙舌兰一生
只开 1 次花,通常在生长 8 ~ 25 年后
才能开花,花后植株逐渐枯萎死亡。
在龙舌兰类植物的名称中,还经常
出现“姬”、“王妃”、“锦”之类的词语,
“姬”、“王妃”均表示小型、微型的意
思,是指龙舌兰类植物中的小型种,如
‘王妃雷神’、‘王妃 之雪’、‘姬乱雪’、
‘姬龙舌兰’(‘普米拉’)、‘姬吹上’等。
其中“王妃”系列的品种比“姬”系列
的品种更为小巧精致,观赏价值更高,
但养护及繁殖较为困难。
“锦”是斑锦变异的简称,是指多
肉植物的绿色植株或叶面上有白、黄等
颜色的斑纹或色块。在龙舌兰类植物中
斑纹显著者称“明锦”,其色彩明快、
对比强烈、斑纹不太显著者称“晕锦”(也
称“暗锦”、“浅锦”,若隐若现,也很
奇特。按斑纹分布的位置不同可分为若
干类型,斑纹在叶缘的称“覆轮”,在
叶片中央者称“中斑”,呈不规则分布
的称“散斑”,呈细条状者称“缟斑”。
斑锦类龙舌兰的命名一般是在原种后面
加“锦”或“锦”的名称,如‘怒雷神锦’、
‘王妃雷神白中斑’、‘王妃雷神浅中斑’、
‘ 之雪黄覆轮’等。也有不按这个规
律命名的,如把‘ 之雪锦’的叶片短、
宽、厚,光泽度好,斑锦颜色鲜亮的品
种称为“辉山”,‘ 之雪’的白覆轮称
为“冰山”等。斑锦类龙舌兰因生长缓
慢,繁殖系数低,其市场价格比不带锦
的同样品种高出数倍,甚至数百倍。
栽培管理
龙舌兰属植物原产于美洲热带的沙
漠地区,喜温暖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
耐干旱和半阴,不耐寒,怕积水。具有
冷凉季节休眠、温暖季节生长的习性,
生长适温 15℃~ 30℃,最好有 10℃左
右的昼夜温差。4 ~ 9 月的生长期给予
充足的阳光,即使夏季高温时也不要遮
光,但要有良好的通风,光照不足会使
‘姬乱雪’ ‘姬吹上’ ‘泷之白丝’
35《中国花卉园艺》 2012 年·第 20 期
Technic技术·花卉
植株徒长,株形松散、瘦长,叶片变薄,
叶面上的白粉减少,斑锦变异品种叶面
上的斑纹减退,‘泷之白丝’、‘姬乱雪’
等叶缘上的白色纤维变短,‘ 之雪锦’
等叶面上的白色线条变暗等,这些都不
利于观赏。而生长在阳光充足处的植株
叶片肥厚、株形整齐、白粉浓厚。但长
期在光线不足处栽培的植株不应突然移
到烈日下暴晒,以免强光灼伤叶片,应
在半阴处养护一个阶段,再移至阳光充
足处,让其逐渐适应环境的变化。冬季
应保持土壤干燥,使植株休眠,能耐5℃
左右的低温,若温度过低,会使叶片背
面不断析出液体,稍后大面积溃烂,最
后叶片干瘪。
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以
免水大烂根,但也不宜过于干旱,否则
植株虽不会死亡,但生长缓慢,甚至停
止,叶色黯淡无光泽。每 10 ~ 15 天应
施 1 次以磷、钾肥为主的稀薄液肥。对
于‘怒雷神锦’、‘ 之雪锦’、‘王妃
之雪锦’等斑锦变异品种,由于生长缓
慢,可 20 ~ 30 天施 1 次肥,甚至不施
肥,只在土壤中掺入少量的缓效肥料,
即可满足生长的需要。深秋后要减少浇
水,停止施肥,使植株充实,以利于越
冬。龙舌兰类植物的叶片肥厚,有些品
种叶面还有一层白粉或蜡质层,可有效
保持水分,因此龙舌兰对空气湿度的要
求并不是太严格,在空气较为干燥的环
境中也能正常生长。但大部分品种的龙
舌兰在空气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更好,新
栽的植株发根快。因此,在生长季节可
经常向植株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但
叶面不宜长时间存水,以免造成腐烂。
幼株每年翻盆 1 次,成龄植株及生
长缓慢的园艺品种每2~3年翻盆1次。
一般在春季或初夏进行。换盆时摘除植
株基部干枯腐烂的叶片,除去盘在盆底
的褐色老根,对其他确认已经枯死的老
根、烂根也要剪除干净,但其他有生命
力的根系,特别是新长出的白色新根一
定要保留,否则植株在一段时间内很难
恢复原有的根系,也不会长出新的叶片,
甚至老叶也会发皱、叶尖枯萎,若浇水
不当,还会造成根系腐烂,严重时会导
致植株腐烂死亡。盆土要求有一定的颗
粒度,并具有良好的排水透气性,常用
腐叶土、粗沙、炉渣、骨粉、贝壳粉等
石灰质材料混合配制。对于一些较为珍
贵的园艺品种最好用赤玉土、仙土等颗
粒材料掺草炭土或泥炭土栽种,以增加
土壤的排水透气性,防止根系受损。
繁殖方法
大部分种类的龙舌兰类植物一生只
开 1 次花,花后随种子的成熟植株则逐
渐枯死,而且一些珍贵品种很难开花,
更谈不上结种了,因此在生产中常用分
株、扦插、播种的方法进行繁殖。
分株 多在生长季节进行,常可结
合春季换盆进行。将老株基部萌发的幼
苗取下,有根的直接上盆栽种,有根无
根均能成活。
扦插 在生长季节进行,将叶腋处
萌发的幼芽取下,晾 5 ~ 7 天,等伤口
‘ 之雪黄覆轮’ ‘ 之雪锦’ ‘王妃 之雪锦’
‘辉山’ ‘王妃雷神白中斑’ ‘姬乱雪中斑锦’
技术·花卉
Technic
36 2012 年·第 20 期 《中国花卉园艺》
□ 郝建军 李 强 周广金
干燥后栽入排水、透气性良好的培养土
中,很容易生根成活。
播种 若能采集到种子也可进行播
种繁殖。播种繁殖具有相当高的出苗率,
幼苗管理也不算困难。种子的发芽最佳
温度夜间为15℃以上,白天30℃左右,
若夜间温度低于 10℃,白天温度低于
20℃,种子的发芽率则大大降低,甚至
不能出芽。播后要在盆面盖上透明的玻
璃片进行保温保湿,播后 7 ~ 10 天即
可出苗。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有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
病斑初呈淡绿色或暗黄褐色,后逐渐变
为黑褐色,最后整个叶片都烂掉。发病
原因是栽培环境闷热潮湿、通风不好、
透光性差、氮肥施用量过多等,因此应
从改善栽培环境着手进行预防,夏季高
温时注意通风良好,避免闷热潮湿的环
境,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以提高植
株的抗病能力,并及时摘除腐烂的叶片,
以免病原的扩散,发病初期可喷洒 70%
甲基托布津 800 倍液、绿乳铜 1000 倍
液以及炭疽福美、多菌灵等药物,每隔
7~ 10 天喷 1次,最好几种药物交叉使
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虫害主要是介壳虫,包括盾蚧、粉
蚧、根粉蚧等,对于寄生在植株表面的
盾蚧、粉蚧可用竹签、镊子等将虫体清
除,再在植株上喷洒药物。对于根粉蚧
一旦发现应及时翻盆换土,换土时将根
部的虫体清除干净,剪除受害严重的根
系,将剩余的根系放在药液中浸泡1~2
小时,取出晾干后再上盆。上盆前对培
养土进行高温或药物熏蒸杀毒,以杀虫
灭菌。
此外,还要防止冻伤、阳光灼伤、
因光照不足引起的植株徒长以及机械损
伤等对植株造成的不良影响。■
微型观赏南瓜无土栽培
微型观赏南瓜为葫芦科草本植物。其果色丰富,色彩艳丽,有单色、
双色、三色等,果皮或白色、绿色、黄
色,或双色相间,果形奇特,小巧美观,
耐储存,观赏性极强,特别适合现代农
业观光园区发展。笔者所在单位近几年
对微型观赏南瓜进行了大面积的引种栽
培,现将其无土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品种选择
选择微型长蔓品种,单瓜重 50 ~
150g,结果性强,如‘鸳鸯梨’、‘龙凤
瓢’、‘瓜皮’、‘白蛋’、‘金童’、‘玉女’、
‘佛手’、‘疙瘩’、‘桠柑’等。
环境条件
微型观赏南瓜为喜温性作物,要
求温度稍高,但不耐高温,种子发芽
适温 25℃~ 30℃,生长期间白天适温
20℃~ 30℃,夜间不低于 15℃,长期
低于 15℃或高于 35℃,生长不良,开
花结果以 20℃~ 25℃为宜。短日照植
物,低温短日照下雌花增多,节位低。
高温长日照下雄花增多,结果较少。
栽培设施
由于微型观赏南瓜既不耐高温,又
不耐低温,作观赏栽培应在大型智能温
室或节能型日光温室内栽培,观赏期较
长。露地栽培生长期短,病害多发,易
导致生长不良。
播种育苗
基质调配 采用无土营养钵育苗,
基质用草炭∶珍珠岩∶蛭石=6∶ 2∶ 2
的比例配比而成,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
1.5kg 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kg
腐熟烘干鸡粪、100g 多菌灵,喷湿拌
匀后备用。
播种 每钵点种1粒,上覆1~1.5cm
用料。点种后贴好标签,及时加盖棚
膜。深冬季节,为保证温度条件,可
制作简易育苗室,在营养钵下部铺设
地热线进行增温,种子发芽适温度为
25℃~ 30℃,出苗后,适当降低夜温,
以不低于 15℃为宜。苗龄 25 ~ 30 天,
‘鸳鸯梨’ ‘龙凤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