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国外医药 · 植物药分册2 05 0年第2 0卷第2 期
节妥沂
巴矽之石心冷乙 宁之佗吧 福吧石吧 佗之而 、
6 03 风毛菊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王红兵 秦国伟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上海2 012 03 )
摘 要 综述 了风毛菊属 植物化 学成分和 药理 作用 的研究情况 , 介绍 了从该属植物 中分到 的倍半
菇类 、 三菇 、 黄酮 、 苯 丙素类等化合物及其杭炎 、 强 心 、 杭肿瘤 、 抗疲 劳等药理 活性 , 并探讨 了雪莲花
的药材 资源 与资源 再生 。
关键词 风毛菊属 雪莲花 云 木香 倍 半菇类 黄 酮类 抗肿瘤
菊科风毛菊属 S a ,。 su 二 a 植物全世界有
40 0 余种 ,主要分布于亚洲和欧洲 。 我国有近
30 0 种 , 分 布于西南 和西北各 省 区 , 其 中有
1 0 多种在民间医药 中应用 , 主要治疗风湿性
关节炎 、 跌打损伤 、 妇科疾病 、 食物中毒 、 外伤
出血 、 骨折 、 高 原反应等症 以及 用于镇静麻
醉 。截止 目前 ,对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的报道有
倍半菇 、 黄酮 、 街体类 、 三菇 、 有机 酸 、 糖类等
化合 物 , 其药理作用 主要 表现为抗肿 瘤 、 抗
炎 、 抗衰老和改善心血管系统机能等 。
在该属植物中最为人熟知的是雪莲花 5 .
动 v of “ ` ar at , 民间很早就应用它治疗热病 、 风
湿 、 月经不调等 。雪莲花的原植物随产地而别 ,
但均分布于海拔 3 O0 m 以上的高山流石滩
上 。 虽然我国风毛菊属植物资源丰富 ,但进行
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的不过 20 多种 ,大
多数植物生于荒滩野岭 , 被视为野草 。 对这些
植物进行广泛系统的研究 , 对于扩大药源 ,充
分利用我国宝贵的野生植物资源将具有重要
意义 。 因此笔者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生物
活性研究以及雪莲花的资源情况作一综述 ,希
望能对广大的科研工作者有所帮助 。
已进行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的该属
植物有 20 余种 , 包括 : 云木香 5 . l a P p a 、 .S
co nt or v e sr a
、 雪莲花 、 美花风毛菊 5 . p ul hc el -
la
、 雪兔子 5 . 9 05 5护 iP h or a 、 紫苞风毛菊 5 .
iod os
t嗒 i a 、 水母 雪莲花 5 . m e d u s a 、 S · c a n -
成ca sn 、 西 藏 雪 莲 花 s . tr 耐ac yt la 、 5 . 2护 -
s人i t z i i 、 5 . P e t r o v i i 、 小 花 风毛 菊 5 . P a vr i-l
了而ar 、 星状风毛菊 5 . st el la 、 沙生风毛菊 .S
a er n ar 爪 、 风毛 菊 5 . J aP on ica 、 长 毛风 毛菊
5
. 人i e ar c i o i d e : 、 银背风 毛菊 5 . n iv e a 、 泥胡
菜 5 . 久刀飞ln : 、 矮丛风毛菊 .5 e oyP g m ae “ 和绵头雪莲花 s . la 、 比 eP : 〔’ 一 5 〕。
1 化学成分
从风毛菊属植 物中 已经分离到倍 半菇
类 、 三菇及 街类化合物 、 黄酮及其昔类 、 苯丙
素类等化学成分 。 活性显著 的倍半枯类在该
属植物中不断被发现 ,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
1
.
1 倍半菇类
从该属植 物 中分得 的倍半 砧类成分很
多 , 主要为愈创木烷 ( g u ia a en )型 , 并且多 以
内醋 的形式存在 , 另外一部分以昔的形式存
在 。 此外 ,按叶烷 ( e u d e s m a n e ) 型和大根香
叶烷 ( g e r m a e r a n e ) 型倍半枯也较常见 。
按叶烷 型倍半菇主要从云木香 中分得 ,
按其母核上 的官能 团结构可分为按叶烷型
烯 、 醇 、 醛 、 酸和内酷等 5 类化合物 。 前人从云
木香中分到 a 一蛇床烯 ( l ) 、 俘蛇床烯 (2 ) 、 羊
蛇床烯 ( 3 ) 、 a 一木香醇 ( 4 ) 、 卜木香醇 ( 5 ) 、 了-
木香 醇 ( 6 ) 、 a 一 e o s t a l ( 7 ) 、 各e o s t a l ( 8 ) 、 y -
e o s t a l ( 9 )
、 木香酸 ( 1 0 ) 、 异木香酸 ( 1 1 ) 、 二
国外医药 · 植物药分册 20 0 5年第 20 卷第 2期
环闭鞘姜醋 ( a一 e y e l o e o s t u n o l id e, 1 2 ) 、 珊塔
玛 内醋 ( s a n t a m a r i n e , 1 3 ) 、 1 l a , 1 3一二经基
珊 塔 玛 内 醋 ( 1 4 ) 、 p一环 闭 鞘 姜 醋 ( 1 5 ) 、
r e y n o s i n ( 1 6 )
、
1 1 a
,
1 3
一
d ih y d r o r e y n o s i n
( 1 7 )
、
m a g n o l i a l id e ( 1 8 )
、
l l a
,
1 3
一
d ih y d r o
-
m a g n o l i a l id e ( 1 9 )
、
i l i e o l ( 2 0 )
、
4俘一经 基一 1 1
( 1 3 卜按 叶 烯一 1 2一醛 ( 2 1 ) 、 a r b u s e u l i n A
( 2 2 )
、
1各h y d r o x y a r b u s e u l i n A ( 2 3 ) 、 1俘, 4 a -
d ih y d r o x y
一
1 2
,
6
一 e u d e s m a n o l id e ( 2 4 )
、 土木
香 内醋 ( a l a n t o l a e t o n e , 2 5 ) 、 异土 木香 内醋
( 2 6 ) 巨6〕。 T a l w a r 【7〕从云木香中分离得到一个
类按 叶烷型化合物 s a u s s u r e a l ( 2 7 ) , A 环为
五元环 , 该化合物具有植物生长调节 活性 。
Y a n g川从小花风毛菊 中分到一个新 的按 叶
烷型化 合物 1 1 , 1 2 , 1 3一 t r ih y d r o x y 一 4 ( 1 5 ) , 7
( 8 )
一 e u d e s m d i e n
一
9
一 o n e ( 2 8 )
。
Y o s h ik a w a [
, 〕从
云木香中分离得到 s a u s s u r e a m i n e D ( 2 9 ) 和
s a u s s u r e a m i n e E ( 3 0 )
。
愈创木烷型倍半枯是风毛菊属植物中分
布最广的一类成分 , C h h a b r a 巨`。〕从云木香 中
分 到 了 脱 氢 木 香 内 醋 ( d e h y d r o e o s -
t u s l a e t o n e
,
3 1 )
、
i s o z a l u z a n i n C ( 3 2 )
、
1 2
一甲
氧 基 二氢脱 氢 木 香 内酷 ( 3 3 ) 、 菜 蓟 苦 素
( 3 4 )
、 异脱氢木香 内醋 ( 3 5 ) 、 1 1 , 1 3一环氧一 3 -
氧化脱氢木香 内醋 ( 36 ) 、 1 1 , 1 3一环氧脱氢木
香 内醋 ( 3 7 ) 和 1 1 , 1 3一 e p o x y i s o z a l u z a n i n C
( 3 5 )
。
Y o s h ik a w a 〔9 〕从 云木 香 中分离 得 到
s a u s s盯 e a m i n e C ( 3 9 ) 。 王愿康〔“ 〕从雪莲花
中分到雪莲 内醋 ( 4 0) 。 iL 等 l2[ 〕从雪莲花中
分到 a8 一轻基 一 1 1日H 一 1 1 , 1 3一二氢脱氢木香内
醋 (4 1 ) 、 1 1日H 一 1 1 , 1 3一二氢脱氢木香内醋一 8 -
O
一卜D 一葡 糖 昔 ( 42 ) 、 a3 , a8 一二 经 基一 1 1月H -
1 1
,
1 3
一二 氢 脱氢木 香 内醋 ( 4 3 ) 、 3a 一轻基 -
1 1日H 一 1 1 , 1 3一二氢脱氢木香 内醋 一 8一O 一件D 一葡
糖昔 ( 4 4 ) 、 大苞雪莲碱 ( 4 5 ) 。 s i n g h 巨` 3〕从 5 .
ca n id c a sn 中得到化合物 34 、 去 乙酞菜蓟 苦
素 ( 4 6 ) 、 a g u e r i n 一 B ( 4 7 ) 、 1 9一 d e s o x y e h l o r o -
ja n e r i n ( 4 8 )
、 e h l o r o ja n e r in ( 4 9 )
、 e e n t a u
-
r e p e n s i n ( 5 0 )
、 r e p d i o l id e t r i o l ( 5 1 )
、
1 5
一
d e
-
s e h l o r o
一
1 5
一
h y d r o x y e h l o r o ia n e r i n ( 5 2 )
、
1 5
-
d e s e h l o r o
一
1 5
一
m e t h o x y e h l o r o j a n e r i n ( 5 3 )
、
1 5
一
d e s e h l o r o
一
1 5
一 a e e t o x y e h lo r o j a n e r i n ( 5 4 )
和 ja n e r i n ( 5 5 ) 。 S o n g 巨“ 〕从矮丛风毛菊中得
到化合物 34 、 46 。 贾忠建 仁` 5〕从风毛菊中得到
j a p o n i e o l a e t o n e ( 5 6 )
、
ja p o n i e o l a e t o n e
一
1 0
一
O
-
俘一 D 一 g l u e o s id e ( 5 7 ) 。
风毛菊属植物中的大根香叶烷型倍半菇
较少 , 目前仅报道了 6 个 ,其中有 5 个是从云
木香 中分得的木香 内醋 ( 58 ) 、 二氢脱氢木香
内 醋 ( 5 9 ) 、 1 2一甲氧基 二氢脱 氢木 香 内酷 、
s a u s s u r e a m i n e A ( 6 0 笋9」和闭鞘 姜醋 一 1 5一。 -
件D 一毗喃葡糖昔 ( 6 1 ) 〔6〕 。
除上述几种类型外 , 从风毛菊属植物 中
还 分到 2 个石竹烷 ( e a r y o p h y l l a n e ) 型化合
物 石 竹烯 ( 6 2 ) 、 雪松 烯 ( 6 3 ) , 1 个 雪松 烷
( c e d r a n e ) 型化合物 a 一反式 一柠檬烯 ( 6 4 ) 。 此
外从该属植物 中分到的倍半菇类化合物还有
2
,
1 2
一柠檬二烯一 1 4一醛 ( 6 5 ) 、 ( E ) 一 9一异 丙基 -
6
一甲 基 一 5 , 9一癸 二 烯一 2一酮 ( 6 6 ) 和 姜 黄 烯
( 6 7 ) [
` 2〕。
L Z 三菇及留类
三枯及幽体类化合物是植物 中广泛存在
的化合物 。 杨辉等嘟 · ’ 7 〕从云木香 中得 到 2 -
二 氢 豆 幽 烯 醇 ( 6 8 ) 、 孕 烯 醇 酮 ( rP e g -
n e n o l o n e
,
6 9 )
、
3母一 a e e t o x y 一 9 ( 1 1 )一 b a e e h a -
r e n e ( 7 0 )
、 a 一香 树 素 ( 7 1 ) 和蒲 公 英 街 醇
( 7 2 )
。
D a i仁` 8〕从 5 . P e t or v i i 分到 t a r a x a s t 一 2 0 -
e n e 一 3俘, 3 0一 d i o l ( 7 3 ) 、 2 0 a , 2 1 a 一 e p o x y 一 t a r a x -
a s t a n e
一
3p
,
2 2 a
一
d i o l ( 7 4 )
、
t a r a x a s t
一
2 0 ( 3 0 )
-
e n e 一 3日, Z l a 一 d i o l ( 7 5 ) 、 t a r a x a s t 一 2 0 ( 3 0 ) 一 e n e -
3各0 1 ( 7 6 ) 、 t a r a x a s t 一 2 0一 e n e 一 3尽0 1 ( 7 7 ) 和
t a r a x a s t a n e
一
3俘, 2 0 a 一 d i o l ( 7 8 ) 。
L 3 黄酮及其昔类
黄酮类化合物是风毛菊属植物 中广泛存
在的一类化合物 , 现已从该属多种植物 中分
得该类化合物 。 从西藏雪莲花中分到洋芹素
( 7 9 )
, 从 5 . : t e l l a 分到金合欢素 ( 8 0 ) 、 山奈
酚 ( 8 1) 等 , 从 绵 头 雪莲 花 中分到 懈皮 素
( 8 2 ) 和柯伊利素 ( 8 3 ) 〔 , 9〕 。 从 5 . 。 o n t or v e sr a
中分到撇皮素和芦丁 ( 8 4) 咖〕 。
丫月.:
国外医药 · 植物药分册 2 0 05年第 2 0卷第 2期
1
.
4 苯丙素类
从该属植物中还分到一些常见的香豆素
类化合物 。 例如 , 从长毛风毛菊 中分到 u m -
b e l li f e r o n e ( 8 5 )
,从西藏雪莲花 中分到化合
物 85 和蓑若亭 (8 6 )l[ 9〕 , 从矮丛风毛菊 中分
到香豆素 ( 8 7 ) [` 4〕 。
木脂素类 化合物在该属植 物 中也较 常
见 , 杨辉 le[ 〕从云木香中得到紫丁香昔 ( 8 ) 、
1
一经 基 松 脂 酚 一 1一各D 一毗 喃 葡 糖昔 ( 8 9 ) 。
z h e n g山〕从雪兔子中分离得到 2一轻基拉帕酚
( 9 0 )
。
D u a n 仁2 2〕从 水 母雪 莲 花 中得 到 Zq -
g u a i e y l
一
4
一 o x o 一 6 a
一 e a t e e h y l
一 3
,
7
一
d i o x a b ie y e l o
〔3 . 3 . 0 ] o e t a n e ( 9 1 ) 、 l i r i o r e s i n o l B ( 9 2 ) 、
( + )
一松脂酚 ( 9 3 ) 、 ( + )一 m e d i o r e s i n o l ( 9 4 ) 、
(一 )一 b e r e h e m o l ( 9 5 ) 、 落叶松树脂醇 ( 9 6 ) 、 乌
台树脂酚 ( 9 7 ) 、 l a 一 h y d r o x y 一 Z a , 4 a 一 g u a ie y l一 3 ,
7
一
d i o x a b i e y e l o 「3 . 3 . 0 ] o e t a n e ( 9 8 ) 、 表松脂
酚 ( 9 9 ) 和 s e e o i s o l a r i e i r e s i n o l ( 1 0 0 ) 。
1
.
5 其他成分 二
风毛菊属植物中除含上述成分外 ,还从
西藏雪莲 花 中分 到秋 水仙碱 ( 。ol 比 ic en ,
1 0 1 )
、 对 经 基 苯 乙 酮 ( 1 0 2 ) 、 3一叫 噪 乙 酸
( 1 0 3 )
。
D u a n 仁, “口从水母雪莲花中分到单菇类
化合物 3件h y d r o x y 一 s a , 6 a 一 e p o x y 一 7一 m e g a s t i -
g m e n
一
9一 o n e ( 10 4 ) 和 l o l i o l id e ( 1 0 5 ) 。 另外
还分到一些 叶绿素类化合物脱镁叶绿甲酷酸
( p h a e o p h o r b id e 卜 a ( 1 0 6 ) 、 甲基脱镁叶绿 甲
醋酸一 a ( 1 0 7 ) 、 甲基 一 1 3 2各经基脱镁 叶绿甲醋
酸 一 a ( 2 0 8 ) 、 脱 镁 叶 绿素 ( p h e o p h y t i n ) a
( 1 0 9 )
、 脱镁叶绿素 b ( 1 1 0 ) 、 1 3 2俘一经基脱镁
叶绿 素 a ( 1 1 1 ) 、 1 3 , a 一经基 脱镁 叶绿 素 a
(1 1 2)
, 以及 2 个新的衍生物 1 3一表脱镁 叶绿
甲醋酸 一 a ( 1 1 3 ) 、 13一表脱镁叶绿 甲醋酸 一 a 甲
酷 ( 1一4 ) 。 陈能煌 〔2 3】利用 G C 一 M S 一M S D 技术
对沙生风毛菊 、 紫苞风毛菊和风毛菊的精油
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 。
坛沂、O
rLJ27
HO怡沂、ùO
产、 。自O
H、洲O,八丫”
图 1 风毛菊属植物 中部分化合物的结构
国外医药 · 植物药分册 2 0 0 5年第 2 0卷第 2期
2药理作用
2
.
1解痉 、 降压和平喘
从云木香中分到的生物碱部分对组胺引
起的豚 鼠支气管及小肠平滑肌的痉挛有明显
的解痉作用 。 从云木香根油中分离出来的某
些 内醋及去内醋油亦有解除平滑肌痉挛 、 扩
张支气管和 降血压 的作用 , 其中以去内醋油
及二氢脱氢木香内醋的作用最强 。 该组分还
对组胺及乙酞胆碱引起的豚鼠支气管痉挛有
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可用于哮喘 。降压作用
最 强的是 内醋油及 12 一甲氧基二 氢木香 内
醋 ,该作用 主要是由于外 周血管扩张及心脏
抑制所致 。上述各种成分均无止咳作用 ,但有
轻微利尿作用 。 木香 内醋对由 K CI 所引起的
主动脉收缩具有抑制作用 , 脱氢木香 内醋也
具有类似的作用 ,但效果不及木香内醋 。
水母雪莲花煎剂对 离体 、 在体兔 回肠 活
动有抑制作用 。 天山雪莲花总黄酮能抑制离
体兔肠平滑肌 ,还可降低麻醉兔和犬的血压 ,
其降压作用可部分地被普蔡洛尔阻断 。 总生
物碱能部分地对抗组胺引起的离体气管环收
缩 。雪莲总碱对组胺 、 毛果芸香碱和乙酞胆碱
引起的离体家兔肠平滑肌痉挛有显著的解痉
作用 , 能部分地对抗组胺引起 的豚鼠离体气
管环的收缩 。
2
.
2 抗菌
云木香水煎剂在试管内对副伤寒杆菌有
轻微抑制作用 , 但对痢疾杆菌 、 绿脓杆菌 、 葡
萄球菌 、 链球菌等则无抑制作用 ;对某些致病
真菌 (如许 阑氏黄癣菌 、 许 阑氏黄癣菌蒙古
变种 、 犬小芽抱菌 、 共心性皮内癣菌 、 红色发
癣菌 、 絮状表皮癣菌 、 趾间发癣菌 、 足拓发癣
菌 、 铁锈色小芽抱菌 ) 有抑制作用 ,但对新型
隐球菌无明显作用 。 体外试验对 阴道滴虫亦
有微弱的抑制作用 。 此外 ,从 5 . eP t or vi i 中
分到的三砧化合物 73 和 74 有显著的抗菌
活性 [` 8」。
.2 3 抗炎和促进免疫
雪莲花总碱及其乙醇提取物对蛋清引起
的大 鼠后躁 关节急性炎症 有较强 的对抗作
用 ,总碱可降低家兔皮肤血管的通透性 ,使离
体兔耳血管收缩 (与乙醇提取物作用相反 ) 。
雪莲花的总黄酮对蛋清致大鼠关节急性炎症
模 型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和镇痛作用 ,其抗炎
作用不同于总碱 ,对血管通透性无影响 ,主要
是通过促进 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而产生的 。
实验表明雪莲花总碱 、 乙醇提取物及总黄酮
均有抗动物实验性关节炎作用 。 水母雪莲花
50 % 水煎液对 甲醛 引起 的大 鼠足环炎症反
应有一定对抗作用 ,强度与氨基 比林相似 。
药理研究表 明雪莲 黄酮总昔 40 或 80
陀 k/ g 可显著提高正常小 鼠经 P H A 刺激后
的淋 巴细胞转化率 , 提高血清抗绵羊 红细胞
抗体效价及溶血素的效价 。 对环磷酞胺导致
的免疫 抑 制状 态 , 雪 莲黄 酮 总昔 40 或 80
拼g / k g 可使淋巴细胞转化率 、 抗绵羊 红细胞
抗体和溶血素效价有所提高 。 显示雪莲黄酮
总昔对小鼠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2
.
4 强心
雪莲花总碱和醇提取物可以抑制离体兔
心率 的减慢 ,且剂量相关 ,大剂量兴奋 , 小剂
量抑制 。 水母雪莲花的 5 0 0 9 / L 水煎液对蟾
蛛离体心脏和家兔在体心脏有增强心脏收缩
力的作用 ,并使蟾蛛离体心脏每分钟输出量
增加 ,尤其对戊 巴 比妥钠抑制的心脏 , 以上作
用更加明显 。反复给药对兔在体心脏仍有效 ,
不产生快速耐受 。
2
.
5 终止妊娠
水母雪莲花水煎液对小鼠妊娠的各个时
期以及兔的早期妊娠都有终止作用 ,其终止
早孕机理可能是对抗体内孕酮所致 。 从该植
物中分离出的多糖组分对处于各种性周期 的
离体大 鼠子宫都有明显 的兴奋作用 , 其作用
机理既有直接作用 , 又有促进内源性前列腺
素合成的间接作用 。
2
.
6 细胞毒活性
日本的 M a s a t o s h i 等 [2 `习研究发现 , 从云
木香中提取分离到的木香烯内酷和脱氢木香
内酷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 , 且呈剂量相关 。
作用机理为通过抑制酪氨酸磷酸碱基 与 T -
国外医药 · 植物药分册 2 0 0 5 年第 2 0 卷第 2 期
细胞受体之间的交连 ,从而有效地抑制 了 T -
淋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的失活 。 宋玉英等 巨“ 〕
对从矮丛风毛菊 中分离到的菜蓟苦素和去乙
酞菜蓟苦素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这 2个化合物对肉瘤 1 80 和艾氏腹水癌细胞
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 。 马鸿杰廊口研究了雪莲
黄酮总昔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 (P BM C ) 功
能 的 影 响 , 结 果 发 现 其 单 独 应 用 可 诱导
P BM C 细胞毒活性 ,浓度在 0 . 6 拼g /m L 时作
用最明显 (尸 < 。 . 0 5 ) 。 且可显著增强亚适剂
量 H lr L 一 2 诱导的 P B M C 的细胞毒活性 ,而
对大剂量 I L 一 2 的诱导作用没有影响 。
2
.
7 抗肿瘤
韩国 C h 。 等哪口研究 了从云木香中分离
的化合物 r e y n o s in 、 菜蓟苦素和珊塔玛 内酷
的药理作用 , 这些化合物能抑制 鼠巨 噬细胞
产生肿瘤坏死 因子 一 a ( T N F 一 a) , 且呈剂量相
关 , I C 。。为 2 . 5 6 、 2 1 . 7 和 2 6 . 2 拌g /m L 。 另外 ,
研 究发现 T N F 一 a 等 与多种疾病有关 , 如各
种炎症 和过敏性疾病 (如气 喘 、 风湿性关节
炎 、 急性感染 、 内毒素性休克 、 过敏性皮肤病 、
器 官 移 植 排 异 ) 等 。 还 发 现 泥 胡 菜 中 的
h e m i s t e p s i n 对肿瘤 细胞 A 5 4 9 显示很强 的
抑制作用 〔 2 7〕 。
采用体外 细胞 培养 H 一 T d R 掺人法 , 将
天山雪莲花中的黄酮成分 jac eo s i id n 和粗毛
豚草素 ( hi s p id ul in ) 与腹 水型 肝癌细胞 和
5 1 8 0 癌细胞分别培养 1 2 、 2 4 、 3 6 和 4 8 h 。 结
果这 2 个化合物对 2 种癌细胞的 D N A 合成
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者对腹水型肝癌 细
胞 D N A 合成的抑制均比对 5 1 80 的显著 ,对
腹 水型肝癌 细胞 D N A 合成 的 ID S。分别为
7 0
.
8 和 1 1 6 拼g /m L 。 从 5 . P e t or v i i 分到的
三菇成分 73 和 74 对大 鼠黑素瘤 B 16 细胞
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l[ “ 〕 。 从泥胡菜 中分离到
的化合物 he m i s t e sP in 可以有效抑制黑色素
瘤 B 16 细胞 的粘附田〕 。
2
.
8 抗乙肝病毒
c hi e n 等 z8[ 〕研究发现 , 木香 内酷和脱氢
木香内醋对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基 因表达
有很强 的抑制作用 , 而对正常细胞 的存活影
响很小 ,该作用呈剂量相关 ,这 2 个化合物可
望成为良好的抗乙肝病毒新药 。
2
.
9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Y o s h ik a w a 等仁g二发现从云木香中分离到
的化合物 s a u s s u r e a m i n e S A一 E 能有效抑制
盐酸或酒 精诱发 鼠胃肠溃疡 的发生 。 日本
Y a m a h ar a 等 29[ 」发现 , 从云木香 中分离到 的
脱氢木香 内醋能加速小鼠胃内食物的排空 ,
具有增加胃肠蠕动的作用 。
.2 10 对神经 系统的作用
O k u g a w a 等咖〕对从云木香 中分离到的
脱氢木香内醋和木香 内醋的药理作用研究表
明 ,这 2 个化合物能加强环己烯巴 比妥的作
用 ,从而增加睡眠时间 、 降低体温 、 增加大脑
高香草酸水平 。 1 9 / L 的水母雪莲花黄酮组
分 以 .0 l m L / 1 0 9 的剂量 给小 鼠腹 腔注射
后 ,使动物活动次数减少 ,脑 电图慢 Q 波增
加 , 较快的 Q 波减少 , 显示 出对小 鼠中枢神
经系统的抑制作用 。
2
·
1 1 消除自由基及抗疲劳
氮蓝 四哇 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 , 雪莲花
中的粗 毛豚 草素和星状 雪莲花 中的 jac eo -
is id n 具 有 清 除 超 氧 阴 离 子 自 由基 和 抗
N A D H 过氧化物酶氧化能力的作用 。 雪莲花
多糖能明显抑制小 鼠耗氧量 , 延长游泳时间 。
雪莲花 中的粗毛豚草素和金合欢素也具有清
除 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 。 雪莲花的水煎液具
有显著的抗疲劳和抗缺氧作用 ,并能提高机
体血红蛋白的含量 。
3 雪莲花的资源与再生
.3 1 雪莲花的商品资源
在风毛菊属植物 中作为雪莲花药用的有
20 种以上 ,集 中分布于青藏高原 ,其次是天
山山脉及毗邻区域 。 因此 ,新疆 、 青海 、 甘肃南
部 、 四川 西部 、 西藏和云南西北部是 主要产
区 。 由于产地复杂 ,现在该属数种植物都以
“ 雪莲花 ” 互用 。 李君山等 :31 〕对全国雪莲花类
商品药材进行调查 和鉴定 , 以搞清主流商品
的种类及其资源状况 。 结果显示雪莲花类药
国外医药 · 植物药分册 2 0 0 5年第 2 0 卷第 2 期
材的原植物有 12 种 ,主流商品是雪莲花 ,其
次是地方标准收载的水母雪莲 、 部颁标 准收
载的绵头雪莲花和族枝雪莲 5 . P ols la d a 。 习
用品中的绵头雪莲花 、 苞叶雪莲 5 . o vb al l at a
为部颁标准所收载 ,分别做藏药雪莲 和苞叶
雪莲使用 。
3
.
2 雪莲花的资源再生
由于雪莲花的生长环境 比较特殊 , 仅生
长于海拔 3 O0 m 以上的高山流石滩上 , 天
然生长缓慢 ,加之长期的掠夺性采挖 ,使资源
日益匾乏 ,物种濒临灭绝 。 为合理开发利用雪
莲植物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开展了
保护与开发雪莲植物资源的研究 ,主要是利
用组织培养和人工栽培这 2 种技术 。
目前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对雪莲细胞培养
做了大量的研究田口。 他们用雪莲的茎与叶片
作外 植 体 , 在 附 加不 同浓度 的激 素 、 蔗 糖
3 %
、 琼脂 0 . 6% 、 p H 为 5 . 8 的 M S 培养基上
进行愈伤组织诱导 ,并研究了不同培养基 、 植
物激素 、 培养温度以及苯丙氨酸对培养细胞
生长和黄酮形成的影响 。在无菌条件下 ,将雪
莲种子消毒后接种于 M S 无激素培养基上 ,
用萌发出的无菌幼苗的根作外植体 , 接至附
加有 2 , 4一 D l 一 Z m g / L 、 肌醇 ZOo m g / L 、 蔗
糖 3% 、 琼脂 0 . 5 % 、 p H 为 5 . 8 的 M S 、 C 1 7和
W
1 4 3 种 培 养 基 上 进 行 诱 导 , 诱 导 率 为
1 0 0%
。 要满足临床需求 ,必须将组织培养法
生产药用成分的研究推向工业化 。
新疆天西林业局在其所属新源林场和巩
留林场苗 圃基地 , 开展了人工大棚育苗 引种
雪莲 的实验与示范 ,并取得成功 。 研究表明 ,
人工培养的雪莲含药用成分高 , 蛋 白质和氨
基酸 的含量与野生雪莲相当 。 种植的雪莲以
采花为主 , 在盛花期 , 即全 田 85 % 的植株开
花时 , 以清晨 至中午 12 点钟这段时间 内采
摘为宜 ,须在通风室内阴干 ,不宜在强光下晒
干 ,否则会降低雪莲花的品质和药效 。
发展人工栽培和组织培养技术来获得雪
莲花 , 对于保护天然雪莲花的种质 和生态环
境至关重要 。因为雪莲花作为传统药材 ,在市
场上品种非常混乱 ,所 以该项工作对于建立
其质量控制标准 , 规范雪莲花类药材的应用 ,
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 另外 , 目前雪莲花产品
只利用其有效部位或提取物 ,科技含量较低 。
所 以对雪莲花类药材扩大药用部位 , 进行更
深人的化学成分研究 , 利用活性追踪 实验来
确定其有效成分 ,对于合理地开发和利用风
毛菊属植物资源有深远的影响 。
参考文献
1 B a
s a r g i n D D
.
R a s t i t R e s
u r , 1 9 9 0 , 2 6 ( l )
: 6 8
2 M i lk a N
.
C o lle e t C z e e h C h e m C o m m u n
, 19 9 1 , 5 6
:
1 10 6
3 任玉琳 . 中国药学杂志 , 2 0 0 1 , 3 6 ( 2 ) : 8 7
4 D
a s
S
.
P h y t o e h e m i s t
r y
,
19 8 3
,
2 2 ( 9 )
: 19 8 9
5 赵玉英 . 中草药 , 1 9 8 6 , 1 7 ( 7 ) : 2 9 6
6 杨 辉 . 云南植物研究 , 1 9 9 7 , 1 9 ( 1 ) : 8 5
7 T a l w a
r
K K
.
P h y t o e h e m i s t r y
, 1 9 9 2 , 3 1 ( l )
: 3 3 6
8 Y a n g Z D
.
C h i n C h e m L e t t
, 20 0 2
,
1 3 ( 8 )
: 7 52
9 Y o s h i k a w a M
.
C h e m P h a r m B u l l
, 1 9 9 3 , 4 1 ( 1 )
:
2 1 4
10 C h h a b r a B R
.
P h y t o e h e m i
s r r y , 19 9 8
, 4 9 ( 3 )
:
8 0 1
1 1 王愿康 . 药学学报 , 1 9 8 6 , 2 1 ( 9 ) : 6 8 0
12 L i Y
.
P h y t o e h e m i s t r y
,
1 9 8 9
,
28 ( 1 2 )
: 3 3 9 5
1 3 S in g h P
.
P h y t o e h e m i s t r y
, 1 9 8 8
, 2 7 ( 4 )
:
1 2 0 3
1 4 S o n g Y Y
.
In t J P h
a r m a e o g
,
1 9 94
, 3 2 ( 3 )
: 2 8 4
1 5 贾忠建 . 化学学报 , 1 9 9 1 , 4 9 ( 1 1 ) : 1 1 3 6
1 6 杨 辉 . 云南植物研究 , 19 9 7 , 1 9 ( 1 ) : 9 2
1 7 余建华 . 中国中药杂志 , 19 9 1 , 1 6 ( 6 ) : 3 5 6
1 8 D a i J Q
.
P h y t o e h e m i s t r y
,
2 0 0 1
, 5 8 ( 7 )
:
1 1 0 7
1 9 李君山 . 中国药学杂志 , 1 9 9 8 , 3 3 ( 8 ) : 4 4 9
2 0 S y
r e h i n a A L
.
K h im P r i
r
S o e d i n
, 1 9 9 3
,
( 5 )
: 7 6 5
2 1 Z h e n g 5 2
.
C h in C h e m L e t t
, 19 9 1
, 2 ( 5 )
:
3 7 3
2 2 D u a n H Q
.
P h y t o e h e m i s t
r y , 2 0 0 2
, 5 9 ( 1 )
:
8 5
23 陈能煌 . 云南植物研究 , 1 9 9 2 , 1 4 ( 2 ) : 2 0 3
2 4 M a s a t o s h i T
.
B i o s e i B i o t e e h n o l B i o e h e m
,
1 99 5
, 5 9
( 1 1 )
:
2 0 64
2 5 马鸿杰 .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 1 9 9 8 , 1 9 ( 2 ) : 1 68
2 6 C h o J Y
.
P la n t a M e d
,
19 9 8
, 6 4 ( 7 )
: 5 9 4
2 7 J
a n g D 5
.
P l a n t a M e d
, 1 9 9 8 , 6 4 ( 3 )
:
2 8 9
2 8 C h i e n C H
.
A n t i v i r a l R e s
, 1 9 9 5 , 2 7 ( l / 2 )
: 9 9
2 9 Y a m a h a r a J
.
P h y t o t h e r R e s
, 1 9 9 0 , 4 ( 4 )
:
1 6 0
3 0 O k u g a w a H
.
P h y t o m e d i e in e
,
1 9 9 6
, 3 ( 2 )
: 1 4 7
3 1 李君 山 . 中国 中药杂志 , 2 0 0 0 , 2 5 ( 8 ) : 4 6 1
3 2 赵德修 . 植物学报 , 19 9 8 , 4 0 ( 6 ) : 5 1 5
( 2 0 0 3
一
1 2
一
2 7 收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