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4种苍术属药用植物叶表皮显微研究



全 文 :3 土质分析
本资源调查结果表明 ,菝葜属植物生长的土质
深度为5 ~ 25 cm ,种类有砂土 、砂壤土 、矿质土 、粘壤
土 、黄壤土 、红壤土 、黄棕壤土 、粘土 、黑色石灰岩土 ,
土壤的 pH 值为 5. 0 ~ 6. 0。但菝葜属植物在土层深
厚疏松的红黄土壤和矿质土壤处生长的植物叶子更
茂密 ,根茎较肥大。
4 小结
4. 1 我国菝葜属植物资源丰富 、种类较多 ,且菝葜
属的部分品种外形极为相似 ,在民间容易造成各个
种的俗名和商品名相互混用 ,以至收购药材时 ,真伪
难辨 ,扰乱药材市场 。为了保证菝葜的药材质量 ,因
此我们选择菝葜属这些容易混淆的部分品种进行资
源调查。
4. 2 调查发现 ,长托菝葜为福建 、安徽和浙江新记
录品种 ,梵净山菝葜为江西和广东的新纪录品种 ,防
己叶菝葜为湖南新纪录品种。在贵州未发现菝葜 、
小果菝葜 、暗色菝葜和柔毛菝葜 ,甘肃未发现菝葜和
托柄菝葜 ,云南未发现菝葜 、柔毛菝葜和暗色菝葜;
这与文献报道不符。究其原因 ,可能与人为过度开
发及土质和气候变化有关 。
4. 3 根据调查初步分析 ,菝葜属植物主要分布在黄
河以南各省区 ,并对海拔高度有一定地选择性 ,大多
分布在海拔 800 m 以下地区 ,以海拔 100 ~ 300 m 为
最佳地区 ,喜温暖 、潮湿 ,适宜土质为红黄土壤 、矿质
土等。这种生态环境为完善菝葜实施 GA P 种植提
供了科学依据。
4. 4 我们正对不同产地 、不同品种的菝葜属植物进
行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和质量分析研究 ,寻求扩大菝
葜属药物资源的应用范围 。
参考文献
[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M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78. 234-283
[ 2]  Kim Sung Whan , et al . CA , 1990 , 113:361592.
[ 3]  周汉荣.中药资源学[ M] .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1993 , 9-
91.
[ 4]  刘玉明 ,李素芳 ,吴玉田. 桉属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J] .中草药 ,
2003 , 34(10):957-959 .
[ 5]  赵志礼 , 赵汝能 , 杨永健. 甘肃大戟属药用植物资源[ J] .中草
药 ,2002 , 32(2):69-71.
收稿日期:2005-12-17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2005KJ362zc)
*通讯作者:王德群 ,男 ,教授 ,从事中药资源方向研究
4种苍术属药用植物叶表皮显微研究
彭华胜 ,王德群*
(安徽中医学院药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关键词:苍术属;叶表皮细胞;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R282.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99(2006)01-0028-04
  菊科苍术属(Atracty lodes DC.)是一个分布于
东亚地区的属 ,我国有 5种 ,1 变种和 1亚种:白术
A. macrocephala Koidz. 、 南 苍 术 A. lancea
(Thunb. ) DC. 、罗田苍术 A. lancea (Thunb.)
DC. subsp. luotianensis S. L. Hu et X. F . Feng 、
北苍术 A. lancea (Thunb. ) DC var. chinensis
(Bunge) Kitam. 、关苍术 A. japonica Koidz. 、朝
鲜苍术 A. coreana (N akai)Kitam. 和鄂西苍术 A.
carlinoides (Hands.-Mazz. ) Kitam. [ 1 , 2] 。当前苍
术属的分类主要依据叶的形态 ,而叶的形态与地理
环境又息息相关[ 1 , 3 , 4] 。叶表皮细胞曾被用于考察
属内植物间的鉴别[ 5 , 6] 。刑秀芳等[ 7] 曾报道东北产
关苍术 、朝鲜苍术 、北苍术等三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形
态。为进一步探索苍术属植物叶与生态环境之间的
关系 ,我们对白术 、南苍术 、罗田苍术 、北苍术等 4种
(包括种下等级)药用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学进行考
察。
—28—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6 年第 20卷第 1期Resea rch and Practice o f Chinese Medicines
DOI牶牨牥牣牨牫牱牪牳牤j牣牨牰牱牫牠牰牬牪牱牣牪牥牥牰牣牥牨牣牥牨牥
1 材料与方法
先后收集白术 、苍术 、罗田苍术 、北苍术等 10个
居群 ,见表 1。将植株移载安徽中医学院药用植物
园。2003年 10月和 2005年 10月分别取居群成熟
植株的茎中部叶 ,于叶片 1 /2处取长约 1 cm 小段 ,
用表皮撕离法制作标本片 , Motic数码显微系统拍
照。
2 结果
苍术属 10个居群叶表皮细胞显微照片如图 1。
图 1中可见 ,气孔多位于下表皮。仅在少数罗田苍
术的叶上表皮偶见气孔。上 、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均
呈不同的曲折状 ,在不同居群中存在一定的区别 。
表 1 居群编号 、种名 、产地和生态环境
Tab. 1 Population number , species , locali ty and habi tat
居群号 种名 原产地 海拔 生境
A A . macrocephala 栽培
B A. lancea var. chinensi s 河南省洛阳市高要山 1000m 林下
C A. lancea var. chinensi s 河北省灵寿县五岳寨 600m 林下
D A. lancea sub sp. luot ianensis 安徽省舒城县大徽尖 800m 草丛
E A. lancea sub sp. luotianensis 安徽省金寨县天堂寨 650m 林下
F A. lancea sub sp. luotianensis 安徽省岳西县石关 820m 林下
G A. lancea 安徽省旌德县版书 400m 林下
H A. lancea 安徽省桐城县石窖 220m 灌丛
I A. lancea 安徽省含山县太湖山 100m 灌丛
J A. lancea 江苏省南京市燕子矶 50m 疏林下
3 讨论
3. 1 叶表皮细胞形态与原生态环境的关系 照片
02 、03 、04 、06 、07 、15与 19 、20 、21 、23 、24 、17分别表
示居群 B 、C 、D 、F 、G 、H 、J叶表皮上 、下表皮细胞 ,
拍摄时间为迁地栽培后的当年或第二年 。引种时间
多在 10月与 11月 ,此时第二年的潜伏芽已经孕育 。
因此栽培后的第二年取样拍照基本上能够体现叶表
皮细胞与原生态环境的关系。无论是上表皮还是下
表皮 ,均能够显示高海拔 、阴生环境的苍术属居群的
叶表皮细胞垂周壁的曲折度较高 ,相反则较低 。这
与植物叶在阴生环境或阳生环境下的生态特征相一
致。
3. 2 叶表皮细胞形态与迁地后生态环境的关系 
照片 06 、23与 11 、28分别为居群 F 引种 1年与 3年
的上 、下表皮细胞 ,照片 07 、24与 12 、29分别为居群
G 引种 1年与 3年的上 、下表皮细胞 ,照片 08 、25与
13 、30分别为居群 H 引种 1年与 3 年的上 、下表皮
细胞 。引种 1年的苍术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垂周壁的
曲折度明显大于引种 3年后的叶表皮。迁地栽培的
安徽中医学院药用植物园 ,海拔约为 20m 的阳生环
境 ,导致叶表皮细胞垂周壁的曲折度减弱 。照片
05 、22与 10 、27 分别为居群 E 引种 2 年与 4年的
上 、下表皮细胞 ,照片 09 、26与 14 、16分别为居群 I
引种 2年与 4年的上 、下表皮细胞。引种 2 年与引
种 4年的苍术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垂周壁的曲折度之
间的差别并不十分明显 。可见栽培 2年后 ,苍术属
植物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 ,其叶表皮细胞趋于稳定 ,
表现为垂周壁曲折度减弱。
3. 3 叶表皮细胞形态与分类学之间的关系 白术
A. macrocephala Koidz. 自然分布于较高海拔 ,根
茎性状 、花的颜色以及性别明显与苍术类群不同。
其叶表面细胞垂周壁的曲折度基本上比较强烈 。南
苍术 A. lancea (Thunb.)DC. 、罗田苍术 A. lan-
cea (Thunb. ) DC. subsp. luotianensis S. L. Hu
et X. F . Feng 以及北苍术 A. lancea (Thunb. )
DC var. chinensis(Bunge)Kitam.在分类学关系十
分密切。郭允珍等[ 8] 认为北苍术与南苍术存在逐渐
过渡类型 ,其二者界定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胡世
林等[ 2] 认为罗田苍术是分布于大别山区海拔 600 m
以上的地理亚种。随着对苍术属药用植物的广泛调
查和标本采集 ,北苍术与南苍术 、罗田苍术与南苍术
之间均存在一系列的逐渐过渡居群。通过对 10个
苍术属药用植物居群的叶表皮细胞形态的考察 ,发
现居群间细胞垂周壁曲折度强弱受生态环境的影响
比较大 ,随海拔高与低 、光线弱与强表现为曲折度强
烈与减弱 ,随海拔高度呈现逐渐过渡状态。考虑到
整个苍术属植物表皮细胞的形状的连续过渡性 ,因
此不能作为区别种级分类等级的鉴别依据 。
—29—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6 年第 20 卷第 1 期Resea rch and Prac tice o f Chinese Medicine s
图 1 苍术属 4种药用植物 10个居群叶表皮细胞显微照片
Fig. 1 Micrograph of leaves epidermis cell in ten groups population of four species medicinal plant of Atractylodis genus注:01~ 30表示照片编号;A ~ J表示居群编号;1 、2分别表示上 、下表皮细胞;(2002 /2005)表示 2002移栽 , 2005年取叶片观察。(下转 41页)
—30—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6 年第 20卷第 1期Resea rch and Practice o f Chinese Medicines
3 试验结果与讨论
表 1 人参提取物指纹图谱的保留时间与相对保留时间统计(n=5)
Tab. 1 Retention time and relative retention time of peaks in HPLC
fingerprint of Ginseng extracts (n=5)
共有指纹峰 保留时间 相对保留时间
1 2. 4823±0. 2558 0. 1066±0. 0144
2 3. 2144±0. 3596 0. 1381±0. 0152
3 21. 8009±0. 5514 0. 9340±0. 0059
4(S) 23. 3409±0. 6461 1. 0000
5 29. 7608±0. 6152 1. 2747±0. 0068
6 30. 2314±0. 6989 1. 2952±0. 0061
7 30. 9047±0. 6939 1. 3290±0. 0089
8 31. 4522±0. 5591 1. 3651±0. 0108
9 31. 9201±0. 4931 1. 3947±0. 0128
10 33. 8075±0. 7867 1. 4482±0. 0134
11 35. 5314±0. 5967 1. 5223±0. 0155
12 40. 3504±0. 6236 1. 7285±0. 0141
13 41. 6591±0. 5991 1. 7849±0. 0164
14 42. 1517±0. 5651 1. 8415±0. 0161
15 43. 6639±0. 6254 1. 8706±0. 0194
16 50. 3955±0. 5191 2. 1592±0. 0241
17 51. 0918±0. 4791 2. 1892±0. 0251
  以人参皂苷 Re为参照峰对不同制备工艺的人
参提取物进行指纹谱研究 ,对五种提取物的各归属
峰进行统计 ,结果显示各提取物均含有 17个峰所属
化合物 ,且定位准确 ,该方法用于人参提取物的鉴
别 ,具有良好的专属性。
通过对不同树脂纯化的人参提取物进行指纹图
谱研究 ,从图谱上我们可以看出各树脂纯化的提取
物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 ,其中各组分的峰面积
相对比值相差很大 ,即如《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
的技术要求(暂行)》提到的相对峰面积比值的差值
相差较大 ,同时 ,各组份含量的稳定性相差悬殊 ,以
参照成分人参皂苷 Re 为例 ,D101含量为总峰面积
的 1. 05%而 HPD-100则达 15. 68%,其他成分亦相
差较大 ,提示不同树脂虽能纯化人参提取物 ,但也不
能够相互替代 。
笔者所用的人参标准提取物采用人参皂苷的通
用含量测定方法 —分光光度比色法[ 2 , 3] 的比色法测
定含量均不低于 70%[ 1] ,按照《新药审批办法》均可
以作为有效部位 ,加入处方进行药物制剂。但《新药
审批办法》并没有规定中药材或复方中提取的有效
部位 ,需要象中药注射剂一样进行指纹图谱的检测 ,
这对中药提取物的质量稳定很不利。笔者对吉林桦
甸 、抚松 、靖宇三地的十余批红参提取物用 AB-8树
脂进行纯化 ,并对人参标准提取物进行指纹图谱的
检测 ,结果显示即使采用同一型号的大孔树脂纯化
的人参提取物 ,其化学组分之间的比例也不完全一
致 ,甚至组分的数目也不完全一致 ,这大概就是中药
制剂的疗效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保证中药标
准提取物化学组份的稳定和药效药理学的稳定性 ,
更重要的是要保证临床疗效稳定一致 ,我们必须保
证中药提取物中化学组分相对稳定。这就要求我们
对中药提取物有相当完善的检测方法和手段 ,指纹
图谱就是一个较可行检测方法 ,而且也适合我国的
国情 ,这将是中药现代化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
中药质量和疗效稳定的先决条件 。
参考文献
[ 1]  孙永慧 ,李文春 ,刘相辉.人参标准提取物制备工艺初探[ J].
基层中药杂志 , 2001 , 15(3):6-7.
[ 2]  章观德 ,周志华 ,刘洪月.人参的研究Ⅲ -人参单体皂甙的提取
分离与薄层光密度法测定[ J]. 药学学报 , 1983 , 18(8):609.
[ 3]  蓝庆荣 ,赵淑云 ,王进达.参附注射液质控指标的研究—人参总
皂甙的含量测定[ J]. 中成药研究, 1983;(4):13.
(上接第 30页)
参考文献
[ 1]  石 铸.中国植物志(第 78 卷第 1分册)[ M ] .北京:科学出版
社 , 1987 , 23-29 .
[ 2]  胡世林 ,冯学锋 ,王 玠 ,等.中国苍术属一新亚种[ J] . 植物分
类学报 , 2001 , 39(1):84-86.
[ 3]  石 铸.关于苍术植物的学名问题[ J] .植物分类学报 , 1981 , 19
(2):195-201.
[ 4]  彭华胜.安徽省及其邻近地区术属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与分类
学研究—兼论中国术属药用植物分类学问题[ D] .安徽中医学
院硕士论文 , 2004.
[ 5]  李 萍 ,蒋 鑫 ,刘惠娟 ,等.贝母属植物叶表面显微观察研究
[ J]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 1993 , 24(6):205-211.
[ 7]  李 萍 ,徐国钧 ,徐珞珊 ,等.中药贝母类的研究Ⅹ Ⅶ 贝母鳞叶
上表皮显微观察[ J] .药学学报 , 1991 , 26(6):463-470.
[ 8]  邢秀芳 ,李 李 ,王丽华 , 等.苍术属三种植物叶表皮研究[ J] .
黑龙江医药, 1997 , 10(2):91-92.
[ 9]  郭允珍 ,陈发奎 ,赵吉福 ,等.常用中药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北
方组第 3册)[M ]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
出版社 , 1996:743-777.
  致谢:哈尔滨师范大学刘鸣远教授馈赠研究资料 ,安徽中医学院
2003级硕士研究生董超采集了河北居群 ,在此表示感谢 
—41—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6 年第 20 卷第 1 期Resea rch and Prac tice o f Chinese Medicine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