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枇杷属植物野生种的常温离体保存研究



全 文 : 2016年 第45卷 第4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枇杷属植物野生种的常温离体保存研究
刘义存1,2,黄天启2,林顺权2
(1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510225;2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州,510642)
 收稿日期:2016-06-06;修回日期:2016-06-30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2014A030304057,2015A030303015);广东省广州市科技创新委资助华
南农业大学(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504010028)资助。
作者简介:刘义存,男,博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园艺植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E-mail:373821312@qq.com
通信作者:林顺权。电话:(020)38294596,E-mail:loquat@scau.edu.cn
DOI:10.13938/j.issn.1007-1431.20160281
摘 要 以枇杷属植物野生枇杷6个种为试材,研究离体保存的培养环境条件,植物生长调节剂
和培养基添加物质的种类及配比,以及植株再生与长愈伤组织、长根之间的关系对枇杷属植物野
生种的常温离体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枇杷属植物常温离体保存的最佳条件为,每天光照
24h,(18±1)℃;保存植株的最佳状态为不长愈伤组织,不生根;最佳培养基配方为 MS+
NAA 0.5mg/L+蔗糖30 g/L+KT 1.0mg/L+AC 0.1 g/L,保存第18个月植株存活率仍为
100%。而石斑木×台湾枇杷杂交后代保存最佳培养基配方为 MS+蔗糖30 g/L+6-BA 1.0mg/
L+NAA 0.1mg/L。
关键词 枇杷属;野生种;常温离体保存
  枇杷属(Eriobotrya)植物属于蔷薇科
(Rosaceae)苹果亚科(Maloideae)。我国是
枇杷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原产我国的枇
杷属植物约有16个种,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
及长江以南各省[1];此外,东南亚原产的枇杷
属植物约有6个种 [2-3]。其中1个种,称为
普通枇杷Eriobotryajaponica Lindl.是栽培
种,也称为栽培枇杷;其他种均为野生枇杷。
栽培枇杷(普通枇杷)有很多的品种资源,至
少有300多个品种。普通枇杷是唯一的栽培
种,其遗传多样性相对狭窄。丰富的枇杷属
野生种质资源也是最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
它们具有改良栽培枇杷品种的基因稀缺性,
如抗病性、抗倒伏和抗逆性等,及开发成新的
栽培种和药用枇杷的潜力。近年调研发现,
人类对生境的破坏和过度的采挖利用活动,
致使野生枇杷资源也在慢慢减少,因此,野生
枇杷遗传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成为当今
和未来紧迫的任务之一。枇杷属植物种质资
源保存方面,栽培枇杷的品种资源已在国家
果树种质福州龙眼、枇杷圃进行了较好的种
植保存[4]。栽培枇杷离体保存方面也进行了
一些研究,但尚未能广泛应用。目前,枇杷属
植物离体保存种质资源的主要方法是缓慢生
长法。缓慢生长法是通过调节培养条件,抑
制保存材料生长和减少营养消耗来延长继代
时间、减少操作和劳力的保存方法[5-7]。
  上述离体保存研究材料为栽培枇杷,即
普通枇杷,仅为枇杷属植物的1个种,其余约
30个种或变种的种质资源保存研究较
少[8-10]。田间种植保存方面仅胡又厘等[11]报
道保存了10多个种;鉴于野生枇杷材料的取
得比栽培枇杷更为困难,且远离人们的关注
视线,相关报道很少,其种质资源保存的迫切
性更甚,更有必要进行离体保存研究[12-13]。
本研究以野生枇杷6个种为试材,研究离体
保存的环境培养条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
和配比,以及培养基添加物种类等,以期有效
地建立枇杷属植物野生种种质资源的常温离
体保存实验体系。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以枇杷属植物胚离体培养成功3个月后
59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16年 第45卷 第4期
的试管苗为常温离体保存材料,包括栎叶枇
杷E.prinoides Rehd.et Wils.、香花枇杷
E.fragrans Champ.、南亚枇杷窄叶变型
E.bengalensis f.angustifolia Vidal、广西
枇杷E.kwangsiensis Chun、齿叶枇杷E.
serrata Vidal和石斑木 × 台湾枇杷杂种
(Rhaphiolepis indica 与E.deflexa)后代
材料。
1.2方法
  取栎叶枇杷胚培养成功的试管苗,切取
茎段约0.8cm,接种于不同的离体保存培养
基中。以 MS+KT(激动素)1.0mg/L+
NAA(a-萘乙酸)0.5mg/L +AC(活性炭)
0.1g/L+蔗糖30g/L为培养基,培养湿度
65%~70%,分别设置(18±1)℃和(25±
1)℃处理;24h全光照和光照16h/d处理。
另进行各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添加物的配比
试验,设计见结果与分析。每处理接种数为
40,重复3次。每2个月或3个月统计一次
存活率。存活率(%)=存活数/接种数×
100。在适宜的栎叶枇杷培养方案条件下培
养其他供试材料,比较其存活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栎叶枇杷的离体保存
2.1.1 温度和光照的影响 根据低温有利
栽培枇杷离体保存的经验,设置了略低的常
温保存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保存第6个月
时,栎叶枇杷在(18±1)℃和(25±1)℃下
离体保存的存活率均为100%。与(25±1)
℃相比,(18±1)℃下,株高较低,叶节数稍
高(见表1)。说明(18±1)℃在栎叶枇杷常
温离体保存中,更有利于控制和减缓植株的
生长。因此,本研究的多数试验都采用了(18
±1)℃的培养温度。
  (18±1)℃下,接种保存第6个月时,植
株的存活率均为100%。每天光照24 h的
株高比光照16h的矮,说明每天光照24h
可以抑制植株的快速生长。每天光照24h
的叶节数远大于16 h光照的(见表1),说明
每天光照24h有利于植株形成粗而短的茎,
叶节数明显增多,叶片单位面积密度增加。
表1 栎叶枇杷不同温度和光照下常温离体保存的植株形态比较
温度/℃
第6个月
存活率/%
株高/cm 叶节/个
每天
光照/h
第6个月
存活率/%
株高/cm 叶节/个
18±1  100  2.58±0.48  14.10±0.28  24  100  2.58±0.48  14.10±0.28
25±1  100  4.48±0.28  13.10±0.14  16  100  3.39±0.43  4.85±0.64
2.1.2 蔗糖浓度及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
影响 试验发现,供试植物生长调节剂中,
TDZ(噻重氮苯基脲)、ZT(玉米素)、2iP(异戊
烯基腺嘌呤)和2,4-D(2,4-二氯苯氧乙酸)活
力特别强,只适合愈伤和茎段不定芽的诱导,
不利于芽的进一步培养成苗;同时发现6-BA
和KT参与的芽培养,更利于植株成苗。我
们从而缩小了生长调节剂的筛选范围,以
6-BA(6-苄基氨基嘌呤)、KT和NAA作为常
温离体保存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进
一步筛选适合栎叶枇杷常温离体保存的蔗糖
浓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6-BA、KT。在6-BA
处理中,第10个月时,随着蔗糖浓度升高,存
活率随着升高;第21个月时,蔗糖30g/L处
理的存活率降为0,而蔗糖70g/L处理的存
活率仍有13.0%多。蔗糖30g/L处理中,
KT的存活率在第10个月超过80%,第21
个月降低,比相应的6-BA的存活率显著地高
(见表2)。表明一定范围高浓度蔗糖更适合
栎叶枇杷常温离体保存;KT比6-BA更适合
栎叶枇杷常温离体保存。试验还发现,随着
蔗糖浓度升高,枇杷植株和叶片都呈现红色
或微红色,且形成的愈伤组织也为红色,植株
也有点畸形。因此选择蔗糖30g/L添加在
保存培养基中。
69
 2016年 第45卷 第4期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表2 栎叶枇杷不同蔗糖浓度及细胞分裂素离体培养比较
培 养 基
存活率/%
第10个月 第21个月
生长情况
MS+NAA 0.5mg/L+KT 0.5mg/L+蔗糖30g/L  85.00±1.41a 37.00±1.41a 正常
MS+NAA 0.5mg/L+6-BA 0.5mg/L+蔗糖30g/L  25.00±7.07b 0.00±0.00d 正常
MS+NAA 0.5mg/L+6-BA 0.5mg/L+蔗糖50g/L  30.00±3.54b 10.00±3.54c 植株和叶片微红色
MS+NAA 0.5mg/L+6-BA 0.5mg/L+蔗糖70g/L  80.00±3.54a 13.40±14.93b 植株和叶片红色
 注:同列的不同字母表示通过Duncan氏新复级差检验差异显著性(p<0.05)。表3、表4同。
2.1.3 KT和 AC的影响 试验结果看出,
添加 KT和活性炭(AC)有利于芽的成苗。
在同等条件下,KT 1.0mg/L比0.5mg/L
处理的存活率较高;添加 AC比没加的存活
率要高。没添加AC的处理愈伤率高达90%
以上,而添加了 AC的较低,说明 AC对愈伤
组织的形成有抑制作用。低浓度的KT以及
添加 AC 对 生 根 也 有 抑 制 作 用。MS+
NAA 0.5 mg/L + 蔗 糖 30 g/L + KT
0.1 mg/L+ AC 0.1 g/L的愈伤率和生根
率都最低,而第18个月存活率仍为100%(见
表3)。表明栎叶枇杷常温离体保存最佳的培
养基为 MS+NAA 0.5mg/L+蔗糖30 g/
L+KT 1.0mg/L+AC 0.1 g/L。栎叶枇
杷常温离体保存的存活率是否与植株本身的
愈伤和生根有关,还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
表3 栎叶枇杷不同KT和AC配比离体培养比较
培 养 基
愈伤
率/%
生根
率/%
存活率/%
第10个月 第18个月
MS+NAA 0.5mg/L+蔗糖30g/L+KT 0.5mg/L  90.00  15.00  80.00±3.54b 40.00±3.54b
MS+NAA 0.5mg/L+蔗糖30g/L+KT 0.5mg/L+ AC 0.1g/L  21.40  3.40 100.00±0.00a 87.51±4.42a
MS+NAA 0.5mg/L+蔗糖30g/L+KT 1.0mg/L  97.50  2.50 100.00±0.00a 80.00±0.00a
MS+NAA 0.5mg/L+蔗糖30g/L+KT 1.0mg/L+ AC 0.1g/L  2.50  0.00 100.00±0.00a100.00±0.00a
2.1.4 愈伤组织和生根的影响 试验中发
现,显示愈伤组织和生根可能与常温离体保
存的存活率有关,我们将保存的试管苗的植
株生长状态分为4种类型,第18个月时,长
愈伤组织,不生根的植株存活率最低;长愈伤
组织,并生根的存活率超过75%;不长愈伤组
织,只生根的存活率较高;不长愈伤组织不生
根的存活率最高,与前两者类型存活率差异
显著(见表4)。表明植株的愈伤组织、生根与
其常温离体保存的存活率存在密切相关,长
愈伤组织明显会降低植株存活率;生根在一
定程度上能提高存活率,并缓解愈伤组织带
来的衰老;不长愈伤组织、不生根存活率最
高,可以作为枇杷属植物常温离体保存的植
株再生方式。
2.2 枇杷属多种植物离体培养保存
将在栎叶枇杷离体培养保存较佳方案
MS+蔗糖30 g/L+NAA 0.5mg/L+KT
1.0mg/L+AC 0.1 g/L,湿度65%~70%,
(18±1)℃,全日光照,应用到枇杷属其他植
物上,多种枇杷属植物种常温离体保存效果
好。第12个月时,香花枇杷、南亚枇杷窄叶
变型、广西枇杷、齿叶枇杷的存活率都达到
100%,只有石斑木×台湾枇杷属间杂种后代
材料,存活率较低,仅为33.33%,说明该方案
不适合其保存。
  我们从培养温度和光照时间探讨石斑木
×台湾枇杷属间杂种后代材料是否有特别的
要求,结果表明,湿度65%~70%,(18±1)
℃,全日光照下它们也保存良好。我们也排
除了蔗糖浓度对保存结果的影响,仍以蔗糖
30 g/L适宜。
试验中,单独使用6-BA 、KT 或ZT,在
第18 个月时,植株存活率分别为 60%、
33.33%和0。说明6-BA更适合作为石斑木
×台湾枇杷杂种常温离体保存的植物生长调
节剂。进一步筛选6-BA+NAA不同配比,
可见,不同6-BA和NAA配比的石斑木×台
79
中 国 南 方 果 树 2016年 第45卷 第4期
湾枇杷杂种存活率差异显著(见表4)。石斑
木×台湾枇杷杂种常温离体保存最佳培养基
配方为 MS+蔗糖30 g/L+6-BA 1.0mg/L
+NAA 0.1mg/L。
表4 栎叶枇杷不同生长状态及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培养石斑木×台湾枇杷杂种比较
栎叶枇杷
植株生长状态
数量/

第18个月
存活率/%
石斑木×台湾枇杷
离体保存培养基
12个月
存活率/%
长愈伤组织,不生根 96  12.50±0.00c MS+蔗糖30g/L+6-BA 0.5mg/L+NAA 0.1mg/L 80.00±7.07b
长愈伤组织,并生根 44  77.28±6.43b MS+蔗糖30g/L+6-BA 0.5mg/L+NAA 0.5mg/L 23.33±2.83c
不长愈伤组织,只生根 14  79.74±5.89ab  MS+蔗糖30g/L+6-BA 1.0mg/L+NAA 0.1mg/L  100±0.00a
不长愈伤组织,不生根 40  90.00±0.00a
3 结论与讨论
  植物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通常包括常温
保存、低温保存和超低温保存等3种[14]。由
于常温保存具有保存条件和材料处理相对简
单等优势,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植物材料保
存方式,应用比较广泛[15-17]。
  试验结果表明,全日光照和适当的温度,
对枇杷属植物野生种的离体保存中的生长、
形态建成、恢复生长都有较好的效应。已有
报道认为,在一定范围内,蔗糖浓度越高,植
物离体保存效果越好[18-19]。本试验结果类
似,高浓度蔗糖比低浓度的更适合栎叶枇杷
常温离体保存。试验发现,高浓度蔗糖处理
的枇杷试管苗,植株、叶片和愈伤组织都为红
色,但仍然能保存21个月,我们推测可能是
高浓度蔗糖对试管苗的生长造成胁迫,其变
红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AC对愈伤组织
的形成有抑制作用。当培养基中加入了适量
的AC以后,枇杷属植物外植体就不形成愈
伤组织或只长极少愈伤组织。高浓度的KT
以及添加 AC对栎叶枇杷生根也有抑制作
用。而植株的愈伤组织、生根与其常温离体
保存的存活率存在密切相关,长愈伤组织明
显会降低植株的存活率;生根在一定程度上
能提高存活率,并缓解愈伤组织带来的衰退;
不长愈伤组织,不生根存活率最高,被认为是
枇杷属植物常温离体保存时植株生长存在的
最佳状态。
参 考 文 献
[1] 林顺权,杨向晖,刘成明,等.中国枇杷属植物的自然
地理分布[J].园艺学报,2004,31(5):569-573
[2] 杨向晖,格拉贝,林顺权,等.枇杷属植物种类数及东
南亚原产枇杷种类[J].果树学报,2005,22 (1):
55-59
[3] 王云生,胡又厘,何小龙,等.中国部分野生普通枇杷
资源调查分析[J].福建果树,2012(4):11-15
[4] 郑少泉.枇杷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
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5] 刘月学,刘小军,王家福,等.低温等因素对枇杷种质
离体保存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4,13
(1):28-31
[6] 王家福,刘月学,林顺权.枇杷种质资源的离体保存研
究Ⅱ生长抑制剂的影响[J].亚热带植物科学,2002,
31(4):1-4
[7] WANG J F,WANG Z Q,LLU S Q,et al.In vitro
preservation of loquat germplasm[J].Acta Horticul-
turae,2007,750:129-134
[8] 杨永青,陈光禄,唐道一.枇杷茎尖培养与增殖的研究
[J].园艺学报,1983,10(2):79-86
[9] 黄爱萍,郑少泉,胡文舜,等.生物技术在枇杷种质资
源保存与利用的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08,
23(4):457-461
[10]LI J,WANG Y,LIN L,et al.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anther culture in loquat
(Eriobotryajaponica Lindl.)[J].Scientia Horticul-
turae,2008,115(4):329-336
[11]HU Y,LIN S,YANG X,et al.In situ and ex situ con-
servation of Eriobotrya in China[J].Acta Horticul-
turae,2007,760:527-532
[12]张志珂,陈 彬,杨凤玲,等.枇杷野生种的种质资源
离体保存初探[J].福建果树,2008(3):28-32
[13]刘义存,岑伟仪,黄天启,等.枇杷属植物茎尖离体培
养及褐化抑制研究[J].果树学报,2014,31(3):
415-422
[14]陈晓玲,张金梅,辛 霞,等.植物种质资源超低温保
存现状及其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3,
14(3):414-427
[15]林顺权.园艺植物生物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8:55-56
[16]CHEONG E J.Biotechnological approaches for im-
prov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Prunus species[J].
Plant Biotechnology Reports,2012,6(1):17-28
[17]PENCE V C.Evaluating costs for the in vitro propa-
g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endangered plants[J].In
Vitro Celular &Developmental Biology-Plant,2011,
47(1):176-187
[18]周 逊,李锡香,向长萍,等.生姜种质资源的常温离
体保存[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8(4):50-52
[19]许奇志,邓朝军,蒋际谋,等.枇杷裂果病发生影响因
素探讨[J].中国南方果树,2016,45(2):93-96
(责任编辑:肖 田)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