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溲疏属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全 文 :第 24卷 第 1期     西 南师 范 大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 2月
Vol .2 4  No .1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  Feb .1 99 9
中国溲疏属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杜 洁1 廖宇静2 何 平1 田丽华1
(1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 , 重庆 400715)
(2 西南农业大学农学系 400716)
摘要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中国溲疏属 32 种 13变种的种子形态 , 探讨了种子形态的分类学意
义 , 结果表明 , 1.该属植物的种子可分为两大类:①大型种子 , 较原始 , 包括小花溲疏组和溲疏
组下溲疏亚组;②小型种子 , 较进化 , 包括溲疏组下大花溲疏亚组 、 狭萼溲疏亚组和聚伞花序溲
疏亚组;2.拥有相似的种子特征 , 支持溲疏属的单源性假设;3.在种子形态上系间或种间差别不
明显 , 而组间或亚组间却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变化;4.种子形态支持长江溲疏隶属于溲疏亚组 , 恢
复A.Rehder建立的大花溲疏亚组 , 以及将城口溲疏独立成种而非四川溲疏的变种的处理.
关键词 溲疏属;种子形态;分类学意义;中国
分类号 Q949
溲疏属(Deutzia Thunb.)是 Thunberg 1781年根据日本所产的溲疏(D.scabra)为模式建立
的 , 全球约60 多种[ 1] .Engler 和 Schlze-Menz 都把溲疏属放在绣球花亚科的山梅花族下 ,
Hutchinson把溲疏属放在山梅花科的山梅花族下 , 而 Takhtajan 则在他界定的绣球花亚科下单
设一个族 ———溲疏族(Deutzieae), 该族只有一个属[ 2] .溲疏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东亚 , 间断分
布至墨西哥 , 少数延伸至南亚 , 我国为溲疏属主要分布区[ 3] .国产溲疏属植物 53种 1 亚种
19变种 , 占全属种数的 80%.主要分布在四川 、云南 、 湖北和陕西[ 1 ,3] .
溲疏属作为北温带的观赏植物 , 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 先后进行了比较形态学 、细胞分
类学及形态分类学方面的研究[ 4] .何平还对四川溲疏属植物进行了数量分类学[ 5]及花粉形态
学方面的研究[ 4] .近年来 , 种子形态特征的研究已在不同等级分类群的系统学研究中发挥重
要作用.由于种子作为繁殖器官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 , 通常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种子形态特
征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遗传和系统发育的差异 , 因此种子形态特征的研究可以为探讨
系统发育关系提供可靠的证据[ 6] .本文报道了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国产溲疏属 32种 13变种的
种子进行系统观察的结果 , 旨在为该属植物的分类提供新的形态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大部分取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和四川大学标本室(SZ)的蜡叶
收稿日期:1998-11-20
   杜 洁 , 女 , 24岁 , 硕士研究生.
 国家教育委员会优秀青年教师基金资助项目(资助号:GJ950901)及教育部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部分资助项目.
DOI :10.13718/j.cnki.xsxb.1999.01.012
标本 , 少数为西北所(WUK)、 北京师范大学标本室(BNU)和西南师范大学标本室(SWCTU)的
蜡叶标本(凭证标本见附录).种子取样受收集品可获得性的限制.每份凭证标本取 5粒成熟
种子 ,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种子形态特征 , 用目镜测微尺测量种子大小(求出平均值 , 找出
变异范围), 并借助绘图仪绘出每种的代表性种子图(这些图中所有种子都被定位为珠孔顶端
向上), 然后对各种种子形态进行比较研究.种子术语参照 1995 年 Hufford对种子研究的报
道[ 7] .由于篇幅所限 , 本文只选用了不同类型的代表性图版.
2 观 察结 果
2.1 中国溲疏属种子的一般形态特征 种子多数 , 极小 , 成熟种子深褐色或黑褐色 , 外观
上呈纺锤形(图 1:1 , 5 ~ 7;2:6)、 椭圆形(图 1:3 , 4;2:1 , 5)、 长圆状披针形(图 1:
2)、倒卵形(图 1:8 , 9;2:3 , 7 ~ 9)或阔卵形(图 2:4 , 7 , 8).常具网状纹饰 , 网眼多为
长四边形 , 在所观察的种子中垂周壁都是直的 , 都具 1个下陷的由浅的 、 圆的窝组成的次级
结构.种子长为(0.483 ~ )0.599 ~ 1.413 mm , 宽为(0.277 ~ )0.299 ~ 0.575 mm.长江溲疏
(D.schneideriana)的种子最长可达 1.747 mm.每果实平均种子数为 10 ~ 200粒.有的种子具
明显的珠孔兜且合点极延长成扁平的翅(即合点翅)(图 1:1 , 2 , 5 ~ 7;2:6);有的种子珠
孔兜不明显且合点翅退化(图 1:3 , 4 , 8 , 9;2:1 ~ 5 , 7 ~ 12).胚胎位于种子体的中心部
位.
2.2 中国溲疏属种子特征的分组或分亚组描述
2.2.1 小花溲疏组(Sect.Mesodeutzia Scheid.) 成熟种子深褐色 , 较大 , 纺锤形 、 椭圆形或
长圆状披针形 , 长为 0.802 ~ 1.169 mm , 宽为 0.319 ~ 0.575 mm , 长宽比为 1.93:1 ~ 2.87:
1.每果实平均种子 18 ~ 82粒.具明显的网状纹饰 , 网眼狭长呈长四边形且不下陷 , 次级结
构由下陷的浅窝组成.珠孔极有明显的兜状结构 , 合点极延长成扁平的翅.胚胎明显位于种
子体的中心部位.
2.2.2 溲疏组(Sect.Deutzia) 本组内植物种子形态变异大 , 需进行分亚组描述.
(1)溲疏亚组(Subsect.Deutzia):成熟种子深褐色 , 锯屑状 , 较大 , 椭圆形或纺锤形.
长为 0.979 ~ 1.413 mm , 宽为 0.351 ~ 0.535mm , 长宽比为2.16 ~ 2.93.每果实平均种子30 ~
50粒.具网状纹饰 , 网眼不下陷 , 珠孔兜及合点翅明显.胚胎明显位于种子体的中心部位.
(2)大花溲疏亚组(Subsect Grandiflorae Rehd.):成熟种子棕色或深褐色 , 小而饱满 , 多
为倒卵形或椭圆形.长为 0.745 ~ 0.845 mm , 宽为 0.365 ~ 0.384 mm , 长宽比为 1.94 ~ 2.28.
每果实平均种子 100 ~ 200粒.网状纹饰细密 , 珠孔兜及合点翅不明显.
(3)狭萼溲疏亚组(Subsect.Stenosepalae Schneid):成熟种子深褐色 , 小而饱满 , 多为椭
圆形 、倒卵形或歪倒卵形 , 少数为阔卵形或镰形.形态变异较大 , 长为(0.483 ~ )0.653 ~
0.941 mm , 宽为 0.277 ~ 0.438 mm , 长宽比为 1.74 ~ 2.41.每果实平均种子 20 ~ 159粒(系间
差别较明显:Ser.Rehderianae S.M.Hwang , Ser.Brevilobae S.M.Hwang , Ser.Stamineae
Zaikonn., Ser.Albidae Zaikonn., Ser Asperae Zaikonn.的果实平均种子数少 , 10 ~ 59粒 , 深褐
色;而 Ser.Glomerulif lorae S.M.Hwang , Ser.Longifoliae S.M.Hwang的果实平均种子数多 ,
80 ~ 159粒).具网状纹饰 , 有的种子纵条纹粗亮 , 网纹明显突起 , 网眼下陷.珠孔兜及合
点翅不明显.
(4)聚伞花序溲疏亚组(Subsect.Cymosae Rehd.):成熟种子黑褐色 , 小而饱满 , 多为压
60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24卷
1.光萼溲疏(D.glabrata). 2.小花溲疏(D.parviflora). 3.粉背溲疏(D.hypoglauca). 4.粉红溲疏
(D.rubens). 5.木里溲疏(D .muliensis). 6.宁波溲疏(D.ningpoensis). 7.异色溲疏(D .discolor).
8.大花溲疏(D .grandiflora). 9.城口溲疏(D .fargesii)       
(均放大×70)       
图 1 溲疏属种子形态
Fig.1 Seed morphology of Deutzia Thunb.in China
扁倒卵形或阔卵形.长为 0.599 ~ 0.889 mm , 宽为 0.314 ~ 0.502 mm , 长宽比为 1.42 ~ 2.19.
每果实平均种子(22 ~ )120 ~ 185粒.具网状纹饰 , 网眼短而宽 , 纵条纹粗亮 , 有的种子网脉
明显突起 , 网眼下陷.珠孔兜及合点翅不明显.
2.3 种子形态分类 种子可分为两大类:①大型种子.种子较大 , 平均每果实种子数少.
网眼狭长 , 珠孔兜及合点翅明显 , 在溲疏属中属较原始种子类型 , 包括小花溲疏组和溲疏组
下溲疏亚组的部分种.前者种子具有弹坑形珠孔兜(图 1:1 , 2), 后者种子具有网泡状珠孔
兜(图 1:6 , 7).②小型种子.种子较小 , 平均每果实种子数多.网眼较宽 , 珠孔兜及合点
翅退化 , 在溲疏属中是较进化的种子类型 , 包括溲疏组下大花溲疏亚组 、 狭萼溲疏亚组和聚
伞花序溲疏亚组.大花溲疏亚组的种子深褐色 , 多为倒卵形 , 纹饰细密(图 1:8);狭萼溲
疏亚组种子深褐色 , 多为椭圆形(马桑溲疏 D.aspera 与灰绿溲疏D.glaucophylla 为阔卵形),
其中维西溲疏(D.monbeigii)、马桑溲疏 、长叶溲疏(D.longifolia)、宾川溲疏(D .calycosa)种子
的网脉明显上突 , 网眼下陷;聚伞花序亚组的种子黑褐色 , 饱满 , 为压扁倒卵形 , 其中多辐
61第 1期      杜 洁等:中国溲疏属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溲疏(D.multiradiatae)、褐毛溲疏(D.pilosa)、四川溲疏(D .setchuenensis)、繁花溲疏(D .
setchuenensis var.corymbifloira)种子的网脉明显上突 , 网眼下陷.
1.长柱溲疏(D.staminea). 2.白溲疏(D.albida). 3.太白溲疏(D.taibaiensis). 4.马桑溲疏 (D.aspera). 5.球花
溲疏(D.glomeruliflora). 6.长叶溲疏(D.longifolia). 7.宾川溲疏(D .calycosa). 8.多辐溲疏(D.mult iradiata). 9.灰
叶溲疏(D.cinerascens). 10.狭叶溲疏(D .esquirolii aff.). 11.褐毛溲疏(D.pilosa). 12.四川溲疏(D .setchuenensis)
(均放大×70)
图 2 溲疏属种子形态
Fig.2 Seed morphology of Deutzia Thunb.in China
3 讨论与结论
3.1 溲疏属的单源性 被研究的溲疏属的种都拥有相似的种子特征(尽管它们在大小和形状
上有变化):果实内成熟种子多数 , 极小 , 棕色 、 深褐色或黑褐色 , 外观上呈纺锤形 、 椭圆
形或倒卵形.大多数种都有椭圆形种子 , 具网状纹饰 , 垂周壁都是直的.胚胎位于种子体的
中心部位 , 合点极延长成扁平的翅.都具有一个下陷的由浅的圆窝组成的次级结构.这种下
陷的次级结构伴随珠孔兜可以支持这样的假说———它是一个单源类群.
3.2 种子形态在分组和分亚组上的意义 该属的种虽然都拥有相似的种子特征 , 但种子形
态在属内各组或亚组之间又存在着规律性变化.小花溲疏组植物的种子较大 , 珠孔兜及扁平
的合点翅明显 , 平均每果实种子数少 , 为原始类群.溲疏组是本属种类最多(共 40多种),
形态变异最大和分布最广的一群 , 在系统发育上是属于较进化的类群.溲疏组下溲疏亚组与
小花溲疏组植物的种子形态特征相似 , 也是较为原始的类群.狭萼溲疏亚组植物种子的形态
变异较大 , 形状多样 , 每果实平均种子数有多有少 , 属于中间过渡类群.而聚伞花序溲疏亚
组植物的种子小而饱满 , 珠孔兜及合点翅退化 , 每果实平均种子数多 , 为进化类群.这与
62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24卷
1995年黄淑美得出的结论完全一致[ 3] .该属种子形态特征的演化趋势为:种子大而少至小
而多;种子外形为纺锤形※椭圆形※倒卵形;珠孔兜及合点翅发达至退化;网眼狭长至短而
宽.
3.3 种子形态对界定疑难分类群的意义 长江溲疏究竟放入哪一亚组是有争议的.A.Re-
hder将其置于溲疏亚组 , 原因是其花序明显圆锥状 , 萼齿三角形与溲疏亚组的溲疏接近;而
T.И.Заиконникова将其放入狭萼亚组中;何平根据他所作的树系图 , 认为将它置于溲疏
亚组中是适当的[ 5] .通过种子形态观察 , 笔者发现 , 长江溲疏不论在种子外形 、大小 , 还是
长宽比方面都明显不同于狭萼亚组的种 , 而与溲疏亚组的种却非常相似.所以结合其花序 、
萼齿特征及树系图 , 笔者认为长江溲疏应隶属于溲疏亚组.
大花溲疏亚组与溲疏亚组的亲缘关系密切 , 但从表 1可以看出 , 溲疏亚组植物的种子较
大且多为纺锤形或椭圆形 , 合点翅及珠孔兜明显 , 平均每果实种子数少;而大花溲疏亚组植
物的种子较小且多为卵形 , 合点翅及珠孔兜不明显 , 平均每果实种子数多.它们之间的差别
明显.种子形态特征支持恢复 A.Rehder建立的大花溲疏亚组的等级.
表 1 中国溲疏属种子在光镜下的形态特征
Table 1 Seed morphology of Deutzia in China under light microscope
分类群 种子长度(mm)
种子宽度
(mm) 长/宽
平均每果实
种子数(粒)
种子形状 种子颜色 种皮纹饰
合点翅
珠孔兜
图版
小花溲疏组
小花溲疏系
1.D.glabrata 0.973 0.360 2.70 76 纺锤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 ★ 1:1
(0.822~ 1.202)(0.245~ 0.491)
2.D.glabrata 0.918 0.356 2.58 82 椭圆形 棕色 网纹 ★
 var.sessifolia (0.859~ 0.982)(0.319~ 0.405)
3.D.parviflora 1.048 0.488 2.15 48 纺锤形 深褐色 网纹 ★ ★ 1:2
(0.994~ 1.166)(0.368~ 0.564)
4.D.parviflora 0.820 0.362 2.27 18 椭圆形 、纺锤形 深褐色 网纹 ★
 var.amurenssis (0.736~ 0.982)(0.307~ 0.454)
5.D.parviflora 0.802 0.414 1.93 45 长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var.micrantha (0.675~ 0.920)(0.368~ 0.429)
粉红溲疏系
6.D.hypoglauca 0.994 0.346 2.87 77 椭圆形 、纺锤形 深褐色 网纹 ★ ★ 1:3
(0.859~ 1.166)(0.258~ 0.540)
7.D.hypoglauca 0.675 0.324 2.08 11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var.shawana (0.638~ 0.687)(0.282~ 0.441)
8.D.rubens 1.169 0.575 2.03 18 椭圆形 、纺锤形 深褐色 网纹 1:4
(0.964~ 1.362)(0.482~ 0.759)
9.D.muliensis 1.051 0.517 2.03 38 椭圆形 、长卵形 深褐色 网纹 ★ ★ 1:5
(0.964~ 1.109)(0.446~ 0.603)
伞房溲疏系
10.D .compacta 0.834 0.319 2.62 23 纺锤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 ★
(0.552~ 1.239)(0.135~ 0.503)
63第 1期      杜 洁等:中国溲疏属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续表 1
分类群 种子长度(mm)
种子宽度
(mm) 长/宽
平均每果实
种子数(粒)
种子形状 种子颜色 种皮纹饰
合点翅
珠孔兜
图版
溲疏组
溲疏亚组
粗毛溲疏系
11.D .faberi 0.979 0.454 2.16 50 纺锤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 ★
(0.908~ 1.092)(0.393~ 0.503)
美丽溲疏系
12.D .glauca 1.409 0.535 2.63 35 纺锤形 、椭圆形 棕色 网纹 ★ ★
(1.080~ 1.693)(0.393~ 0.675)
13.D .ningpoensis 0.983 0.351 2.80 73 纺锤形 、椭圆形 棕色 网纹 ★ ★ 1:6
(0.859~ 1.252)(0.270~ 0.466)
14.D .schneideriana 1.413 0.482 2.93 40 纺锤形 、镰形 深褐色 网纹 ★ ★
(1.205~ 1.747)(0.362~ 0.603)
异色溲疏系
15.D .discolor 1.047 0.466 2.25 50 纺锤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 ★ 1:7
(0.675~ 1.521)(0.319~ 0.687)
大花溲疏亚组
16.D .grandiflora 0.745 0.384 1.94 100 倒卵形 、阔卵形 深褐色 网纹 1:8
(0.687~ 0.896)(0.331~ 0.466)
17.D .hamata 0.810 0.356 2.28 200 倒卵形 、长倒卵形 棕色 网纹
(0.736~ 0.933)(0.270~ 0.393) 椭圆形
18.D .hamata 0.791 0.377 2.24 100 倒卵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var.baroniana (0.736~ 1.067)(0.245~ 0.552)
狭萼溲疏亚组
灌丛溲疏系
19.D .rehderiana 0.483 0.277 1.74 ? 椭圆形 、阔卵形 棕色 网纹
(0.393~ 0.540)(0.245~ 0.307)
短裂溲疏系
20.D .monbeigii 0.788 0.373 2.12 59 倒卵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0.614~ 0.920)(0.258~ 0.454)
长柱溲疏系
21.D .staminea 0.820 0.422 1.94 33 椭圆形 、倒卵形 深褐色 网纹 2:1
(0.712~ 0.920)(0.368~ 0.491)
白溲疏系
22.D .albida 0.809 0.419 1.93 55 歪倒卵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2:2
(0.675~ 0.928)(0.319~ 0.506)
23.D .taibaiensis 0.653 0.327 1.99 20 倒卵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2:3
(0.614~ 0.798)(0.294~ 0.405)
马桑溲疏系
24.D .aspera 0.756 0.427 1.77 31 阔卵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2:4
(0.491~ 1.141)(0.344~ 0.663)
25.D .glaucophylla 0.817 0.410 1.99 48 阔卵形 棕色 网纹
(0.736~ 0.859)(0.319~ 0.491)
球花溲疏系
26.D .glomeruliflora 0.729 0.309 2.36 177 椭圆形 、长倒卵形 深褐色 网纹 2:5
(0.552~ 0.920)(0.221~ 0.442) 镰形
64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24卷
续表 1
分类群 种子长度(mm)
种子宽度
(mm) 长/宽
平均每果实
种子数(粒)
种子形状 种子颜色 种皮纹饰
合点翅
珠孔兜
图版
27.D .glomeruliflora 0.810 0.380 2.13 172 镰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var.xerophyta (0.638~ 0.822)(0.331~ 0.417)
长叶溲疏系
28.D .longifolia 0.941 0.408 1.76 159 纺锤形 、长倒卵形 深褐色 网纹■ ★ ★ 2:6
(0.761~ 1.202)(0.331~ 0.540) 椭圆形
29.D .longifolia 0.881 0.366 2.41 94 长倒卵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var.densitomentosa (0.798~ 0.982)(0.270~ 0.393)
30.D .longifolia 0.883 0.428 2.06 80 倒卵形 、长倒卵形 深褐色 网纹 
 var.macropetala (0.675~ 0.982)(0.307~ 0.528)
31.D .longifolia 0.694 0.299 2.32 213 长倒卵形 、椭圆形 黑褐色 网纹  ★ ★
 var.sikangensis (0.626~ 0.748)(0.245~ 0.331)
32.D .calycosa 0.743 0.365 2.04 88 长倒卵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2:7
(0.491~ 0.945)(0.245~ 0.491)
33.D .calycosa 0.791 0.438 1.81 150 长倒卵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var.longisepela (0.736~ 1.067)(0.147~ 0.564)
34.D .purpurascens 0.892 0.397 2.25 124 椭圆形 黑褐色 网纹  ★ ★
(0.761~ 1.104)(0.331~ 0.515)
聚伞花序溲疏亚组
厚叶溲疏系
35.D .crassifolia 0.599 0.314 1.91 10 倒卵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0.454~ 0.675)(0.184~ 0.393)
多辐溲疏系
36.D .multiradiata 0.768 0.502 1.53 22 阔卵形 、阔椭圆形 黑褐色 网纹■ 2:8
(0.736~ 0.871)(0.380~ 0.638)
薄叶溲疏系
37.D .cinerascens 0.690 0.314 2.19 40 倒卵形 、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2:9
(0.589~ 0.773)(0.184~ 0.393)
38.D .coriacea 0.692 0.351 1.58 120 长倒卵形 、倒卵形 黑褐色 网纹 
(0.564~ 0.797)(0.307~ 0.429)
39.D .esquirolii aff. 0.889 0.455 1.95 ? 歪倒卵形 、倒卵形 黑褐色 网纹  2:10
(0.844~ 1.024)(0.410~ 0.506)
40.D .pllosa 0.636 0.397 1.60 162 卵球形 、椭圆形 黑褐色 网纹■ 2:11
(0.552~ 0.748)(0.319~ 0.491)
41.D .pi losa 0.704 0.375 1.88 222 椭圆形 、长卵形 黑褐色 网纹 
 var.longiloba (0.614~ 0.798)(0.294~ 0.491)
42.D .setchenensis 0.696 0.452 1.54 169 阔卵形 、阔椭圆形 黑褐色 网纹■ 2:12
(0.614~ 0.933)(0.368~ 0.429)
43.D .setchenensis 0.627 0.442 1.42 66 阔卵形 、阔椭圆形 深褐色 网纹■
 var.corymbiflora (0.552~ 0.724)(0.368~ 0.491)
44.D .setchenensis 0.713 0.417 1.71 185 卵形 、椭圆形 黑褐色 网纹 
 var.longidentata (0.614~ 0.785)(0.368~ 0.429)
45.D .fargesii 0.633 0.339 1.95 148 倒卵形 、椭圆形 黑褐色 网纹  1:9(0.491~ 0.798)(0.196~ 0.429)
  注:本表采用黄淑美 1995年的系统安排.? 示果实已开裂;■示网脉上突 , 网眼下陷;★示合点翅发达或珠孔兜明
显.括号内数字为变异范围 , 括号外数字为平均值.
65第 1期      杜 洁等:中国溲疏属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城口溲疏(D.fargesii)与四川溲疏在种子外形上极其相似 ,但也存在着细微差别.城口溲
疏的种子为倒卵形(图版 1:9)或椭圆形 , 有短尾 , 网纹辐射状 , 而四川溲疏的种子为阔倒卵
形(图 2:12)或阔椭圆形 , 两者区别明显;同时 , 城口溲疏的叶薄革质或坚纸质 , 下面被 7至
8条辐射状的星状毛 , 而四川溲疏叶膜质或薄纸质 , 下面被(4 ~ )5至 6 条辐射状的星状
毛[ 8] .种子形态支持将城口溲疏独立成种而非黄淑美[ 3]将其作为四川溲疏的变种的处理.
在被研究的分类群中 , 种子长度及平均每果实种子数目的连续变化虽阻止了定义具离散
特征状态的系统发育特征.然而 , 这个连续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该性状是随意形成的 , 当结合
系统发育假设和地理分布进行综合全面考虑时 , 这些连续的大小数据很可能是关于变化范围
的很好信息.需要指出的是 , 由于溲疏属植物的蒴果开裂 , 很难收集到成熟种子 , 故缺失部
分种 , 有待补充.
本属植物的种子形态虽然在组与亚组间存在较明显差异 , 但在较低的分类等级如系或种
间则没有发现规律性的变化.对某些疑难分类群的界定仍存在困难 , 因此还需作更加深入细
致的研究(如扫描电镜的研究).
参 考 文 献
1 黄淑美.中国植物志.第 35卷.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5.70 ~ 141
2 Douglas E.Soltis , Qiu-Yun Xiang , et al.Relationships and evolution of Hydrangeaceae based on rbcL sequence da-
ta.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 1995 , 82(4):504 ~ 514
3 黄淑美.中国溲疏属的分类与地理分布.植物分类学报 , 1993 , 31(2):105 ~ 126
4 何 平.四川溲疏属花粉形态初步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0 , 15(1):69 ~ 75
5 何 平.四川溲疏属的数量分类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 , 14(3):65 ~ 73
6 陆兆华 , 曹文钟 , 张玉兰.中国东北 牛儿苗科种子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植物研究 , 1995 , 15
(2):207 ~ 211
7 Larry Hufford.Seed morphology of Hydrangeaceae and its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Int J Plant Sci , 1995 , 156
(4):555 ~ 580
8 何 平 , 胡琳贞.四川溲疏属的分类研究(II).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9 , 14(4):117 ~
127
Seed morphology and its taxonomic significance of
Deutzia Thunb.In China
Du Jie1 Liao Yujing2 He Ping1 Tian Lihua1
(1Dept.of Life Since ,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715)
(2Dept.of Agricultural Science , Southwes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Chongqing 400716)
ABSTRACT
The seeds of 31 species and 13 varieties of Deutzia in China were examin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
66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24卷
and the taxonomic significance of seed morphology was discussed.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seed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the bigger type and smaller type.The first type is more
primitive , including seeds in Sect.Mesodeutzia Schneid.and Subsect.Deutzia of Sect.Deutzia .
The second type is more derived , including seeds in Subsect.Grandiflorae Rehd., Subsect.
Stenosepalae Schneid.and Subsect.Cymosae Rehd.of Sect.Deutzia.
2.All studied species of Deutzia share rather similar seed characters , which supports that it is a
monophyletic genus.
3.The difference on seed morphology among series or species is not very distinct.However , there
is regular change on seed morphology among sections or subsections.
4.Seed morphology supports the following treatments:
①D.schneideriana Rehd.belongs to Subsect Deutzia;
②The rank of Subsect Grandiflorae Rehd.should be restored;
③D.fargesii should stand alone as a species rather than a variety of D.setchuenensis.
KEYWORDS:Deutzia Thunb.;seed morphology;taxonomic significance;China
责任编辑 骆秀琼    
附录 凭证标本
1 光萼溲疏(D.glabrata) 黑龙江:刘慎谔等 3344(PE), 中结队 7912(PE);吉林:王崇书等 2520(SZ), 温带
森林组 0432(PE);辽宁:王战等 1591(PE).
2 无柄光萼溲疏(D.glabrata var.sessilifolia) 河南:关克俭等 2334(PE).
3 小花溲疏(D.parviflora) 河北:河北兽医乙队180(PE)
4 东北溲疏(D .parviflora var.amurensis) 黑龙江:王薇等773(SZ);辽宁省:王薇等 937(PE), 武占元等 1275
(PE).
5 碎花溲疏(D.parviflora var.micrantha) 甘肃:傅坤俊 14125(WUK).
6 粉背溲疏(D.hypoglauca) 甘肃:张珍万 142(PE), 刘继孟 10169(PE);陕西:P.C.Tsong 1958(PE), 傅坤俊
13561(WUK);四川:戴天伦 106141(SZ).
7 薄叶溲疏(D.hypoglauca var.shawana ) 四川:唐昌林等 208(SZ).
8 粉红溲疏(D.rubens) 四川:何荻平 46852(SZ), 谭仲明 、于树华 123353(SZ);云南:毛品一 00842(SZ)
9 木里溲疏(D.muliensis) 成生(1);云南:毛品一206(SZ).
10 密序溲疏(D.compacta) 云南:H.T.Tsai 59871(PE), 毛品一 75(SZ).
11 浙江溲疏(D.faberi) 浙江:钱崇树 615(SZ).
12 黄山溲疏(D.glauca) 安徽:王名金 3659(PE), 周惠鑫 861(PE).
13 宁波溲疏(D.ningpoensis) 浙江:裘阿敖 94(SZ);江西:赖书坤 02899(PE);浙江:T.N.Liou 91(SZ);安
徽:华东工作站 4309(PE), 采集者不祥 1277(PE).
14 长江溲疏(D.schneideriana) 江西:钟补勤 504(PE);四川:无采集者 86182(SZ);四川:周洪富 、 粟和毅
111353(SZ);湖南:刘林翰 9443(PE).
15 异色溲疏(D.discolor) 甘肃:张志英 16952(WUK);河南:付竞秋 981(WUK);湖北:黄仁煌 507(WUK);
四川:何平 910001(SWCTU), 周洪富 、粟和毅 110172(SZ).
16 大花溲疏(D.grandiflora) 河北:中科院 2733(PE);河南:采集者不祥 769(PE).
67第 1期      杜 洁等:中国溲疏属种子形态及其分类学意义
17 钩齿溲疏(D.hamata) 山西:包士英 1405(PE).
18 楔叶大花溲疏(D.hamata var.baroniana) 河南:采集者不祥 839(PE);湖北省:邢吉庆 11263 , 10677(SZ);
地点不祥:邢吉庆 10694(SZ).
19 灌丛溲疏(D.rehderiana) 云南:刘慎谔 22932(PE).
20 维西溲疏(D.monbeigii) 云南:冯国楣 12061(SZ)、 5718(PE), 蔡希陶 21597(SZ), 王启无 69372(PE);四
川:杨 晋 3948(PE).
21 长柱溲疏(D.staminea) 云南:毛品一 835(SZ).
22 白溲疏(D.albida) 甘肃:魏志平 1723(SZ), 李韵唐 380(PE).
23 太白溲疏(D.taibaiensis) 山西:Y.Y.Pai 1223(PE);陕西:傅坤俊等 8736(WUK), 汪发瓒等 200(PE);甘
肃:傅坤俊 15243(WUK).
24 马桑溲疏(D.aspera) 云南:邱炳云 52679、 52659(PE), K.M.Li 0329 、1283(WUK).
25 灰绿溲疏(D.glaucophylla) 四川:应俊生 3910(PE);云南:刘慎谔 21445(PE).
26 球花溲疏(D.glomeruliflora) 四川:李书馨 72711(SZ), 陈善镛等 , 5758(SZ).
27 盐源球花溲疏(D.glomeruliflora var.xerophyta) 四川:川经队 3546(SWCTU).
28 长叶溲疏(D.longifolia) 四川:何平 930224(SWCTU), 川农 6896(SWCTU), 蒋兴鏖 36468(SZ), 川农 7374
(SWCTU), 方文培等 51862(SZ).
29 密毛长叶溲疏(D.longifolia var.densitomentosa) 四川:赵清盛等 121299(SZ).
30 大瓣长叶溲疏(D.longifolia var.macropetala) 四川:何荻平 46790 , 46745(SZ).
31 西康溲疏(D.longifolia var.sikangensis) 四川:胡文光 1245(SZ).
32 宾川溲疏(D.calycosa) 云南:毛品一 50 , 594 , 835 , 73(SZ).
33 长萼宾川溲疏(D.calycosa var.longisepela) 云南省:邱炳云 51921(SZ), 冯国楣 50393(SZ).
34 紫花溲疏(D.purpurascens) 云南:秦仁昌 26495(PE), 毛品一 400(SZ), 王启无 68133(PE).
35 厚叶溲疏(D.crassifolia) 云南:M.K.Li 1788(PE).
36 多辐溲疏(D.multiradiata) 四川:何平 00017a , 00017b , 00045 , 00031(SWCTU).
37 灰叶溲疏(D.cinerascens) 贵州:禹平华 1341(WUK).
38 革叶溲疏(D.coriacea) 地点不祥:钟观光 4245(BUN).
39 狭叶溲疏(D.esquirolii aff.) 云南:冯国楣 12702(WUK).
40 褐毛溲疏(D.pilosa) 四川:胡琳贞 50250(SZ), 李彩祺 3559(SZ), 方文培 7586(SZ).
41 长萼褐毛溲疏(D.pilosa var.longiloba) 四川:采集者不祥 20621(SZ), 李彩祺 3739(SZ), 赵良能 1265
(SZ), 肖永贤等 51821(SZ);产地不祥:马万文 2699(SZ).
42 四川溲疏(D.setchuenensis) 四川:西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 80179、 12024(SWCTU), 胡琳贞 21262(SZ);
湖北:李洪钧 6820(PE);贵州:周洪富 26733(SZ).
43 繁花溲疏(D.setchuenensis var.corymbiflora) 四川:戴天伦 102736(SZ), 李培元 5345(西北所).
44 长齿川溲疏(D.setchuenensis var.longidentata) 四川:方文培 1937(SZ), 胡琳贞 017(SZ).
45 城口溲疏(D.fargesii) 四川:谭仲明 122511(SZ), 李国凤 64393(SZ).
注:标本室代号参见《中国植物标本馆索引》.
68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第 2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