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四种悬钩子属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的比较



全 文 :四种悬钩子属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的比较
康琴 ,葛建* ,孙骏威 ,林 芳 ,李明揆 ,李 贞 ,孙 峰 ,林 伟 (中国计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 [目的]比较 4种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茅莓、蓬蘽 、高粱泡和红腺悬钩子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 [方法]采用比色法测得 4种药用植
物不同部位总皂苷的含量。 [结果]茅莓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 8.71%,叶为 1.65%,茎为 1.58%;高粱泡不同部位总皂
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 3.33%, 叶为 1.23%,茎为 0.86%;蓬蘽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 1.59%,叶为 1.41%, 茎为
1.01%;红腺悬钩子不同部位总皂苷平均含量分别为:根为 1.64%,叶为 1.18%,茎为 0.86%。 [结论]不同植物其总皂苷含量依次为茅
莓 >高粱泡 >蓬蘽>红腺悬钩子;4种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依次为根 >叶>茎。
关键词 茅莓;高粱泡;蓬蘽;红腺悬钩子;总皂苷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 R28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0)17-09231-02
ComparisonoftheTotalSaponinsContentinDiferentPartsofFourRubusPharmaceuticalPlants
KANGQinetal (DepartmentofPharmacy, ColegeofLifeSciences, ChinaJiLiangUniversity, Zhejiang, Hangzhou310018)
Abstract [ Objective] ThestudyaimedtocomparethetotalsaponinscontentindiferentpartsoffourRubuspharmaceuticalplants.[ Method]
ThetotalsaponinscontentsindiferentpartsofthefourRubusplantsweredeterminedbyUV-visiblespectrophotometer.[ Result] Thetotalsapo-
ninscontentsinRubusparvifoliuswereasfolows:8.71%inroots, 1.65%inleavesand1.58% instems.ThetotalsaponinscontentsinRubus
hirsutuswere1.59%inroots, 1.41% inleavesand1.01%instems.ThetotalsaponinscontentsininRubussumatranuswere1.64%inroots,
1.18%inleavesand0.86%instems.[ Conclusion] TheorderoftotalsaponinscontentsofthefourRubusplantswasRubusparvifoliu>Rubus
lambertianus>Rubushirsutus>Rubussumatranusandroot>leaves>stemindiferentpartsofthesefourRubusplants.
Keywords Rubusparvifolius;Rubuslambertianus;Rubushirsutus;Rubussumatranus;Determinationoftotalsaponinscontent
基金项目 中国计量学院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JL09098)。
作者简介 康琴(1988-), 女 ,浙江杭州人 ,本科 ,从事药物分析研究。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10-04-12
  茅莓 、蓬蘽 、高粱泡和红腺悬钩子均为蔷薇科悬钩子属
(RubusL.)植物 ,目前关于茅莓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其具有
清热凉血 、止血 、散结止痛 、利尿消肿等功效 ,民间用于妇科
止血 ,疗效显著 [ 1] 。茅莓含有皂苷 、糖类 、酚类 、挥发油等多
种成分 ,对其化学成分也进行了分离鉴定 [ 2] 。蓬蘽在民间用
于妇科疾病乳痈的治疗 ,效果较好 [ 3] ,蓬蘽果实由于含有大
量氨基酸 、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大多用于食品开发 [ 4] 。而关于
高粱泡和红腺悬钩子研究鲜有报道 ,但根据植物类群之间的
亲缘关系越近其体内所含的化学成分越近似的原则 ,预测高
粱泡和红腺悬钩子植物中也含有茅莓和蓬蘽植物内含有的
活性代谢产物 ,从而可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药理功效。
有研究发现茅莓水提取物对于局灶性脑缺血具有预防
和治疗作用 [ 5] ,而且进一步研究发现其中的总皂苷类成分是
治疗脑缺血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 6] 。因此笔者将这 4种植
物中总皂苷类化合物作为研究对象 ,以齐墩果酸标准品为对
照 ,采用超声提取和香草醛(香兰素)—高氯酸比色法分别测
定 4种植物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并对其进行比较 ,分析不同
药用植物 、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差异 ,为悬钩子属药用植物
的合理开发应用以及扩大药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 、试剂与仪器
茅莓 、高粱泡 、蓬蘽和红腺悬钩子采集于浙江九溪森林
公园 ,移栽于学校植物教学科研基地 ,统一栽培管理。
实验所用乙醇为 HPLC级无水乙醇;乙酸乙酯为分析
纯 ,购于杭州嘉辰化工有限公司;香兰素和高氯酸购于杭州
常青化工有限公司。齐墩果酸对照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
品检定所(批号:110709— 200505,供含量测定用)。 721可见
分光光度计(上海菁华科技仪器有限公司);10LHT数控超声
波清洗器(杭州莱博仪器设备有限公司);AR1140-电子天平
(奥豪斯公司);KD-420型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申贤恒温设
备厂);XW-80A漩涡混合器(上海精科实业有限公司);RE-
52A旋转蒸发器(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微型植物粉碎机
(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 取样 2009年 6 ~7月取样 ,连根挖取茅莓 、高粱泡 、蓬
蘽和红腺悬钩子植株 ,去泥 ,放入 60 ℃烘箱中干燥至恒重 ,
取出 ,分根 、茎 、叶分别粉碎 ,过 100目筛 ,用于测定总皂苷
含量。
2.2 总皂苷含量测定 参照胡彦等 [ 7]和任凌燕等 [ 8]的方法
测定 ,并作适当修改 。
2.3 标准曲线的制备 精密称取干燥器中干燥 12 h以上的
齐墩果酸标准品 1.8 mg于 10 ml容量瓶中 ,加入甲醇超声溶
解定容 ,制得 0.18 mg/ml标准液 ,分别吸取 0、0.1、0.2、0.4、
0.8、1.6ml于 10ml具塞玻璃试管中 , 60 ℃水浴中氮气流吹
干 ,各加入 5%香兰素冰乙酸溶液 0.2ml和高氯酸 0.8 ml,振
荡后于 60℃水浴中反应 15 min,流水冷却停止反应 ,各加入
5 ml乙酸乙酯 ,振荡摇匀 ,甲醇作空白 , 30 min后于 547 nm
处测定吸光度 。以吸光度为纵坐标 ,以样品质量为横坐标绘
制标准曲线 ,其回归方程为 Y=0.006 5X+0.017 6, r=
0.999 6,在 0 ~288 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干燥药材(根 、茎 、叶)粉
末(100目筛)5.00 g于 100 ml烧瓶中 ,准确加入 50 ml70%
乙醇 , 60℃超声提取 2h,过滤 ,残渣重复提取一次 ,合并过滤
液 ,减压旋蒸浓缩至无乙醇味 ,转移至 100ml容量瓶中 ,超纯
水定容;准确量取 5 ml上述提取液于 20 ml玻璃试管中 ,加
入 10 ml石油醚(60~ 90 ℃)去脂 3次 ,然后用正丁醇提取 3
次 ,每次 10 ml,静置 ,弃去水层 ,合并正丁醇 ,水浴减压浓缩
至干 ,残渣用甲醇溶解 ,转移至 25 ml容量瓶中定容 ,然后取
出 0.25 ml于玻璃试管中 ,水浴中氮气吹干 ,挥干后残渣操作
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ofAnhuiAgri.Sci.2010, 38(17):9231-9232 责任编辑 周婷婷 责任校对 况玲玲
同 “2.2” ,将所测的吸光度代入上述标准曲线方程中 ,求出提
取液中总皂苷含量 ,结果见表 1, 4种药用植物的总皂苷含量
依次为茅莓 >高粱泡 >蓬蘽 >红腺悬钩子;不同部位相比较
而言 ,总皂苷含量依次为根 >叶 >茎 。
表 1 4种药用植物中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
Table1 Totalsaponinscontentindifferentpartsoffourmedicinal
plants %
根 Roots 茎 Stems 叶Leaves
茅莓Rubusparvifolius 8.71±0.86 1.58±0.16 1.65±0.15
高粱泡 Rubuslambertianus 3.33±0.29 0.86±0.08 1.23±0.11
蓬蘽Rubushirsutus 1.59±0.13 1.01±0.09 1.41±0.12
红腺悬钩子Rubussumatranus1.64±0.18 0.86±0.08 1.18±0.09
2.5 分析方法的确证 精密量取上述标准溶液 ,参照 “2.2”
操作方法 ,重复测得 5次 ,测定结果为 RSD=1.77%,说明该
分析方法精密可靠 ,误差小 。准确称取 4种药材粉末各 5
份 ,依照含量测定步骤重复测定 ,测得总皂苷含量:茅莓 RSD
=1.68%;高粱泡 RSD=2.02%;蓬蘽 RSD=1.53%;红腺悬
钩子 RSD=2.53%,表明该显色测定方法的重复性较好 ,符
合悬钩子属植物中总皂苷含量的测定。分别称取已知含量
的 4种悬钩子属药材粉末各 5份 ,各加入一定浓度的标准品
溶液 ,按照样品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
含量 ,测定平均回收率分别为:茅莓 102.36±1.92%;高粱泡
98.58±2.12%;蓬蘽 99.86 ±1.68%;红腺悬钩子 101.36±
1.28%,表明该测定方法能够对目标成分进行了充分的显
色 ,回收率较高 ,符合测定标准。
3 结论与讨论
从上述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就每种植物整体中总皂苷含
量而言 ,茅莓总皂苷含量最高 ,其次为高粱泡 ,再次是蓬蘽 ,
相对含量较低是红腺悬钩子;从每种植株的不同部位相比较
而言 ,根中的含量均为最高 ,其次为叶中的含量 ,最低的为茎
中的总皂苷含量。已知皂苷类化合物对机体具有双向免疫
调节功能 ,抗疲劳 、抗衰老 、促进学习记忆 、保护心血管系统
等多种功效 ,有的皂苷具有止咳 、祛痰功能。目前 ,大量研究
均报道了采用茅莓 、粗叶悬钩子等悬钩子属药用植物的根部
提取物开展药理活性的研究 ,民间也是采用根部作为用药部
位 ,其依据与研究结果相一致 。
虽然与茅莓总皂苷含量相比 ,其他几种植物内总皂苷含
量较低 ,但与目前使用的一些大宗药材相比 ,高粱泡 、蓬蘽 、
红腺悬钩子中的总皂苷含量也相对较高 ,因此可以作为药用
植物资源来开发和利用 。此外 ,该研究只是在同一时期分别
采集四种药用植物开展其中总皂苷含量测定 ,至于悬钩子属
药用植物的最佳采收期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同时 ,关于茅
莓 、高粱泡等悬钩子属药用植物的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 、药
理作用机制等以及其中有较强生理活性的单体皂苷的含量
问题也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为开发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资源
以及寻找新药先导化合物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 1] 杨勇 ,张保顺.中药茅莓的研究现状 [ J].时珍国医国药 , 2008, 19(4):
1010-1011.
[ 2] 都述虎,冯芳 ,刘文英,等.茅莓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J] .中国天然药
物, 2005, 3(1):17-21.
[ 3] 朱月娇,郑健薇.蓬虆根治疗哺乳期乳痈 [ J].浙江中医杂志 , 2000(4):
340.
[ 4] 陈炳华,刘剑秋,林文群.闽产蓬虆果实营养成分及其利用研究[ J].福
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16(2):85-90.
[ 5] 王继生,李惠芝,邱宗荫 ,等.茅梅水提取物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
灌注的保护作用[ 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 2006, 25(12):920-923.
[ 6] 王继生,邱宗荫,夏永鹏 ,等.茅梅总皂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6, 31(2):138-141.
[ 7] 胡彦 ,张志信 ,张铁,等.鸡骨草与毛鸡骨草不同部位总皂苷含量的比
较[ J].时珍国医国药, 2008, 19(10):2421-2422.
[ 8] 任凌燕,李惠芝,王继生 ,等.茅莓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J] .重庆医科大
学学报, 2005, 30(6):854-856.
(上接第 9230页) 没有旁通率的情况 ,节能率为 34%~ 58%,平均为 46.3%。
表 3 除湿干燥三个阶段的除湿量和除湿比能耗
Table3 DehumidificationmassandSPCduringthreestagesofdehumidificationdrying
旁通率Bypassrate
第一阶段 Firststage
除湿量∥kg 除湿比能耗∥kw· h/kg
第二阶段Secondstage
除湿量∥kg 除湿比能耗∥kw· h/kg
第三阶段Thirdstage
除湿量∥kg 除湿比能耗∥kw· h/kg
0 0.40 0.96 0.13 2.52 0.08 4.36
0.30 0.59 0.63 0.20 1.67 0.10 3.45
0.72 0.49 0.74 0.21 1.61 0.10 3.33
1.00 0.40 0.87 0.26 1.33 0.13 2.71
1.34 0.27 1.28 0.21 1.57 0.15 2.32
1.82 0.26 1.37 0.21 1.63 0.19 1.82
2.58 0.24 1.43 0.20 1.64 0.17 2.18
3.23 0.23 1.54 0.19 1.81 0.14 2.26
4.22 0.21 1.68 0.16 2.01 0.12 3.23
参考文献
[ 1] CHENPETERYS,HELMERWAYNEG,ROSENHOWARDN,etal.Ex-
perimentalsolar-dehumidifierkilnfordryinglumber[J] .ForProdJ, 1982,
32(9):35-41.
[ 2]周永东,张壁光.湿空气旁通率对热泵除湿干燥机能耗影响的分析研究
[ J].林业科技通讯 , 1999(9):2-3.
[ 3]张璧光,赵忠信,霍光青.除湿干燥的节能分析[ J] .林产工业 , 1995, 22
(6):35-38.
[ 4]周永东 ,张璧光.木材热泵除湿干燥机节能工艺研究[ J].北京林业大学
学报, 1995, 17(1):83-89.
[ 5]张璧光 ,宁炜.蒸汽 -热泵联合干燥木材能耗的实验测试与分析[ 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 , 2004, 31(6):81-83.
[ 6]张璧光 ,李贤军.椴木除湿干燥的能耗分析 [ J].林产工业 , 2004, 31(1):
27-42.
[ 7]高建民.木材干燥学 [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9232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