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金粟兰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全 文 : ○文献综述○
金粟兰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 邹雍 刘传珍 (江西中医学院药学院 南昌 330004)
关键词:金粟兰;药用植物;化学成分;药理;综述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A
  金粟兰属(Chloranthusswartz)植物又名四块瓦 、四大天
王 、大叶及己 ,见表 1。该属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 ,
尤以西南地区居多 , 我国约有 13种 5变种 [ 1 ~ 3] 。它们大多
以全草入药 , 具有祛风散寒 , 舒筋强骨 , 活血散瘀 , 消肿止痛
之功效。通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 、瘀血肿痛 、风湿性关节炎
等疾病 , 被《中国药典》或地方中药材标准收载 [ 4 ~ 8] 。该属
植物中作为药用的有金粟兰 Chloranthusspicatus(Thunb.)
Makino、丝穗金粟兰 Chloranthusfortunei(A.Gray)Solms、多
穗金粟兰 ChloranthusmultistachysPei、宽叶金粟兰 Chloranthus
henryiHemsl、全缘金粟兰 ChloranthusholosteGius(Hand.-
Mazz)PeietShan、及己 Chloranthusserratus(Thunb.)Roem.et
Schult、银线草 ChloranthusJaponicusSieb等 [ 9] 。研究表明 ,该
属植物的一些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细胞毒作用和抗菌活性。
本文综述了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 为
更深入的研究金粟兰属植物提供科学依据。
表 1 金粟兰属药用植物文献记载
名称 学名 别名 功效 历代本草文献
金粟兰 Chloranthusspicatus(Thunb.)Makino 珠兰 、鱼子兰 、鸡爪兰 治风湿疼痛 ,跌打损伤 、疔疮等症 《本草纲目拾遗 》《药性考 》
丝穗金粟兰 Chloranthusfortunei(A.Gray)Solms 水晶花 、四对草 、银线草
驱风理气 , 活血散瘀。治风湿痹痛 ,痢疾 ,腹泻 , 胃痛 , 咳嗽 ,干血痨 ,跌打损伤 ,疮疖肿毒。
《普济本事方 》《证类本草 》《植物名实图考 》
银线草 ChloranthusJaponicusSieb 鬼督邮 、独摇草 、四大天王 散寒 ,祛风 , 行瘀 , 解毒。 治妇女经闭 , 风痒 ,跌打损伤 , 痈肿疮疖。
《本草经集注 》、《唐本草 》《植物名实图考 》
全缘金粟兰 Chloranthus holoste Gius(Hand.-Maz)PeietShan 四块瓦 、四叶对 、山晶花 解毒消肿 , 活血散瘀。治风湿性关节炎 ,菌痢。 《植物名实图考 》
及己 Chloranthusserratus(Thunb.)Roem.etSchult. 獐耳细辛 , 四叶细辛 , 四大金刚 ,牛细辛 活血化瘀。治跌打损伤 ,疮疥 ,疖肿 ,月经闭止。
《名医别录 》《证类本草 》《本草纲目 》《植物名实图考 》
多穗金粟兰 ChloranthusmultistachysPei 四叶对 、四块瓦 活血散瘀 ,驱风解毒治跌打骨折 ,腰腿痛 ,白带,疖肿 ,皮肤瘙痒。 《植物名实图考 》
宽叶金粟兰 ChloranthushenryiHemsl 四块瓦 、四大天王 、四匹瓦 祛风 ,除湿 , 活血 , 散瘀。 治风寒咳嗽 ,风湿 ,疼痛 ,月经不调。 《本草拾遗 》《草木便方 》
1 金粟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
1.1 挥发油类
有许多关于该属植物挥发油成分研究的报道。李石蓉
等对丝穗金粟兰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分离鉴定了 31
种化学成分 [ 10] 。采用 GC/MS/DS联用技术对宽叶金粟兰和
多穗金粟兰挥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 结果表明挥发油
中以单萜和倍半萜为主 , 其中金粟兰内酯等倍半萜类化合物
是金粟兰属植物的主要指标性成分 [ 10 ~ 13] 。
1.2 萜类
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为该属植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 , 倍
半萜按结构骨架分类分属于钓樟烷(lindenane), 桉叶烷(
eudesmane),杜松烷(cadinane), 吉马烷(又称耗牛儿烷 ger-
macrane), 菖蒲烷(acorane), 紫罗兰醇型 6种骨架 , 可分为以
下类型:
1.2.1 钓樟烷型 如金粟兰内酯 A, B, C, D, E(chlorantha-
lactoneA, B, C, D, E)等 [ 14 ~ 20] ;另外还有倍半萜二聚体类如
银线草醇(Shizukaol)A, E, F, G, H, I, J, ChioranthalactoneA
[ 16, 21 ~ 29] ;及倍半萜三聚体如 TrishizukaolA[ 21] 。
1.2.2 桉叶烷型 金粟兰属植物所含的这类化合物包括二
环和三环型两种类型 , 三环是 8位和 12位成环 , 分为酯
键 [ 24, 25, 35 , 36]和醚键 [ 20 , 25, 31, 36]成环 [ 30] 。双环的倍半萜主要为
倍半萜环酮 [ 29] , 另外还有 12位为羧基的双环型桉叶烷型倍
半萜 [ 17] 。
1.2.3 杜松烷型 从 C.serratus得到 pyrocurzereone和 dihy-
·98·
江西中医 学院学报 2 0 0 9年 6月第 2 1卷第 3期
JOURNALOFJIANGXIUNIVERSITYOFTCM2009Vol.21No.3
 ○文献综述○
dropyrocurzereone两种 [ 37] 。
1.2.4 牦牛儿烷型 该结构的有 glechomenolide[ 16, 26] , iso-
furanodione[ 16, 26 , 31] , furanodienone[ 25] , acoragemacrone, zed-
erone[ 29] chloranthatone[ 38] 。
1.2.5 菖蒲烷型倍半萜 目前从该属植物仅分离得到 1个
这种骨 架的化合 物 .KawabataJun等 从 C.japonicus和
C.fortuneis中得到 [ 20 , 25] 。
1.2.6 紫罗兰醇型倍半萜 吕邵娃等从 C.japonicus中得到
该类结构的化合物 [ 33] 。
1.2.7 新倍半萜骨架 dayejijiol是从 C.henryi中分离得到
的第 1个也是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唯一一个这种骨架的
化合物 [ 14] 。
1.2.8 二萜 目前从金粟兰属中得到 3个二萜类化合物 ,
分别 12, 15-epoxy-5αH, 9βH-labda-8 (17), 13-dien-19-oic, 14-
methoxy-15, 16-dinor-5αH, 9βH-labda-13(E)8(17)-dien-12-
one, (13S)-13-hydroxy-19-me-thoxy-5αH-8 (17 ), 14-labda-
dien。这 3个化合物都是半日花烷型二萜 [ 14 , 36] 。
1.3 香豆素与木脂素类
从该属植物中分得的香豆素类多为简单香豆素类 , 仅在
苯环上有取代基。如 fraxidin(Ⅰ ) [ 40 , 41] , fraxidin-8-o-β -D-
glucoside(Ⅱ )[ 19] , isofraxidin(Ⅲ) [ 39] , isofraxidin-7-o-β -D-
glucopyranoside(Ⅳ)[ 31 , 40] , chloracoumarin(Ⅴ)[ 31] , isoscopo-
letin(Ⅵ )[ 25] , scopoletin(Ⅶ )[ 25] , calucanthoside(Ⅷ )[ 31] ,
isofraxidin-7-β-O-Glucopyranoside(Ⅸ )[ 41] 。匡海学等从银
线草中分离得到大量木脂素类化合物如(7S, 8R)-dihydrode-
hydrodiconi-ferylalcohol(Ⅰ ), (7S, 8R)-urolignoside(Ⅱ), (
7S, 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9-O-β -glucopyranoside
(Ⅲ), (7S, 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alcohol-9-O-β-gluco-
pyranoside(Ⅵ )(7S, 8R)-5-methoxy-dihydrodehydrodiconifery-
lalcohol-4-O-β-glucopyranoside(Ⅴ)[ 33] ,银线草苷 A, (+)-pi-
noresinol-O-β-D-glucopyranoside银线草苷 B, -9, 9-dihydroxy-
3, 3 -dimethoxy-1 -proanol-7, 8-benzodihy-drofuransneolignan
[ 41, 43] 。
1.4 生物碱类
迄今国内文献中尚未见所含生物碱类成分的具体报道。
国外学者从该属植物 C.serratus中分离得到两种酰胺类化学
成 分 , 即 N-β -Phenethyl-3 (3, 4-methylenedioxy-Phenylpro-
penamide和 N-β -Phenethyl-3(3, 4-dimethylenedioxy-Phenylpro-
penamide)[ 39] 。
1.5 其他类
本属植物中尚分离到其他结构的化合物 , 如:β -谷甾醇
(β -Sitosterol), 胡萝卜苷(Dancosterol), 5′-hydroxyjasmone-5′-
O-β -D-glucopyranoside,盾叶夹竹桃苷(Androsin), β-acumino-
sidase, 银线草苷 F(YinxiancaosideF)[ 19, 31, 39 ~ 41]等。
2 金粟兰属植物的药理作用
2.1 抗肿瘤作用
吕邵娃 [ 33]等用 95%乙醇提取银线草得到的提取物采用
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 , 依次分别用不同浓度的 EtOH洗脱 ,得
到的各部分做抗肿瘤活性部位筛选 , 并采用动物移植性瘤株
小鼠肉瘤 S180、肝癌 H22、EAC腹水瘤进行体内抗肿瘤实验
研究。结果表明 , 50%EtOH部分对小鼠 S180肉瘤 、肝癌 H22
的抑制率 ,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50%EtOH部分对 EAC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存活时间有明显
的延长作用 , 两次实验结果其生命延长率率分别为 37.3%和
42.0%,与空白对照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具有显著
的抗肿瘤活性。丝穗金粟兰试用于治疗某些恶性肿瘤并显
示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 44] 。国外学者研究证实了金粟兰内酯
A-E及苍术内酯 II均有一定的细胞毒作用 , 对小鼠淋巴肉瘤
细胞 L-5178Y有抑制作用 [ 17] 。
2.2 抗真菌作用
金粟兰属植物大多具抗真菌活性 ,其抗真菌的有效成分
主要为挥发油和倍半萜内酯类 , 有报道五种金粟兰植物的挥
发油对多种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和杀灭活性 [ 13] 。从茎叶分
得的银线草内酯及金粟兰酯具抗真菌作用 , 从银线草中分离
出来的银线草内酯及金粟兰内酯及其去乙酰衍生物被证明
具有抗真菌活性。
2.3 利胆作用
异秦皮啶对大鼠有利胆作用 , 其强度比同剂量的去氢胆
酸为弱 [ 22] 。
2.4 毒性
应用及己水煎液对小鼠经口急性染毒 , 进行组织病理学
观察血清生化 、凝血机能检测 , 结果及己对染毒小鼠血清
ALT和 BUN有明显升高;血液血小板计数减少 、凝血时间延
长;肝 、脾 、肾器官系数增大;肝 、肾 、心肌细胞变性 、坏死明
显 ,全身诸多器官淤血 、出血性改变 [ 45] 。临床上亦有关于丝
穗金粟兰因大量内服导致死亡的案例。目前对丝穗金粟兰
中毒原理还不清楚 , 可能系原浆毒直接损害肝 、肾等脏器的
实质细胞 , 可引起肝细胞 ,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广泛性坏死 ,
而导致肝肾功能衰竭 , 最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 46] 。
2.5 收缩子宫
实验证明宽叶金粟兰全草乙醇提取液 , 对大白鼠 , 豚鼠
及家兔的子宫肌具有明显的收缩作用 [ 47] 。
3 小结
目前我国对金粟兰属植物的研究研究较少 , 随着金粟兰
属植物的民间药用调查 , 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越
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 48] 。该属植物中含有大量的倍半萜
类化合物 , 系统的对该属的倍半萜类化合物进行化学成分和
药理学研究 , 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该属植物在我国资源丰
富 , 对金粟兰属植物开展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和开发 , 必能带
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 1]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 20卷 1分册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82:79-80.
[ 2]李时珍 .本草纲目.第 13卷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
820.
[ 3] 《全国中草药汇编 》全国中草药汇编 [ M].北京:人民卫生出社 ,
1975:549.
[ 4]江苏植物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国科学院昆明
植物研究所等 ,新华本草纲要 [ M] .第 2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99·
邹雍等:金粟兰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出版社 , 1991, 64-67.
[ 5]中国药材公司 .中国中药资源志要 [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4, 391-392.
[ 6]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 [ M] .第 20卷第 1分册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82, 83-96.
[ 7]中国科学院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 M] .第 1册 ,北
京:科学出版社 , 1972, 346-348.
[ 8]傅骞峰等 .江西金粟兰属药用植物 [ J].江西科学 , 2000, 18(4):
236-237.
[ 9]罗永明 ,李创军 ,黄璐琦.金粟兰科药用植物的研究概况 [ J] .江
西中医学院学报 , 2007, 19(1):64-68.
[ 10]李石蓉 ,姚红等.丝穗金粟兰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 J] .江西中医
学院学报 , 2005 17(6):48.
[ 11]匡蕾 ,罗永明等.宽叶金粟兰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 J] .江西
中医学院学报 , 2007, 19(5):63-64.
[ 12]喻庆禄 ,晏天宝 ,罗永明.多穗金粟兰挥发油成分的 GC/MS分
析 [ 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 2002, 19(4);327.
[ 13]李松林 ,乔传卓等.五种金粟兰植物的挥发油成分及其抗真菌
活性研究 [ J] .中药材 , 1992, 15(7):28-31.
[ 14] WuB, HeS, PanYJ.SesquiterpenoidwithnewskeletonfromChlo-
ranthushenryi[J] .TetraLett, 2007, 48:453.
[ 15] KueanoG, AbeM, KoikeY, etal.Studiesontheconstituentsof
Chloranthusspp.folowedstudiesonzheconstituentsofChloranthus
japonicus[ J] .YakugakuZasshi, 1991, 111(12):756.
[ 16] KawabataJ, TaharaS, MizutaniJ.Isolationandstructuralelucidation
offoursesquiterpenesfromChloranthusjaponicas[ J] .AgricBiol
Chem, 1981, 45(6):1 447.
[ 17] MaseakiU, YutakaK, GenjiroK, etal.SixsesquiterpenesfromChlo-
ranthusjaponicus[ J] .ChemPharmBul, 1980, 28(1):92-102.
[ 18] BohlmanF, ZoeroC, KingRM, etal.sesquiterpenlactionausOnose-
rosalbicans[ J] .Phytochemistry, 1980, 19:689.
[ 19]高诚伟 ,陈于谢 ,谢家敏等 .四块瓦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高等
学校化学学报 , 1987, 8(2):141.
[ 20] KawebataJ, MizutaniJ.DistributionoflindenanolidesintheChlo-
ranthaceae[J].AgricBiolChem, 1988, 52 (11):2 965.
[ 21] KawabataJ, FukushiE, MizutaniJ.Sesquiterpenedieterandtrimer
fromChloranthusjaponicus[ J] Phytochemistry, 1998, 47(2):231.
[ 22] KawabataJ, FukushiE, sesqutierpenedimersfromChloranthusja-
ponicus[ J].Phytochemistry, 1995, 39(1):121.
[ 23] KawabatsJ, FukuahiY, etal.ShizukaolA, asesquiterpenedimmer
fromChloranthusjaponciur[ J].Phytochemistry, 1990, 29(7):2
332.
[ 24] JunKawabata, JunyaMizutani.ShizukanolidesD, EandF, Novellinde-
nanolidesfromChloranthussserratus[ J].AgricBiolChem.1989, 53
(l):203-207.
[ 25] JunKawabata, YukiharuFukushi, etal.Structuresofnovelsesquiter-
penealcoholsfrom Chloranthusjaponicus[ J] .AgricBiol
Chem.1984, 45(3):713-717.
[ 26] KawabataJ, TeharaS, MizutaniJ, etal.Studiesontheconstituentsof
Chloranthaceae;sesquiterpenelactonesofChloranthusjaponicurSieb
[J].KoenYoshishu-TennenYukiKagobutsuToronkai, 1979, 22:
156.
[ 27] KawabataJ, TaharaS, MizutaniJ, etal.shizukanolides, twosesquit-
erpenoidsfromChloranthusjaponicus[ J] .AgricBiolChem, 1979,
43(4):885.
[ 28] KawabataJ, MizutaniJ.DimericsesquiterpenoidestersfromChloran-
thusserratus[J] .Phytochemistry, 1992, 31(4):1 293.
[ 29] KawebataJ.FukushiY, TaharaS, etal.Structuresofnovelsesquitet-
penefromChloranthusseratus[ J] .AgricBiolChem, 1985, 49(5):
1 479.
[ 30]曹聪梅 ,肖培根等.金粟兰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
进展 [ J] .中国中药杂志 , 2008, 25(6):30-31.
[ 31]李创军 ,张东明 ,罗永明.宽叶金粟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药
学学报 , 2005, 40(6):525-528.
[ 32] TaharaS, FukushiY, KawabataJ, etal.Lindenanolidesintherootof
Chloranthusjaponicus[J].AgricbiolChem, 1981, 45(6):1511.
[ 33]吕邵娃 ,匡海学.银线草抗肿瘤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
性研究 [ D]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2007.
[ 34] KwonoE, LeeHS, LeeSW, etal.Dimericsesquiterpenoidsisolated
fromChloranthusjaponicusinhibitedtheexpressionofceladhesion
molecules[ J].JEthnopharmacol, 2006, 104(1-2):270.
[ 35] OkamuraH, IwagawaT, NakataniM.Arevisedstructureofchloran-
thalaltoneFandchloranthalactoneAphotodimer[J].ChemSocJpn,
1995, 68(12):3465.
[ 36] WuB, HeS, WuXD, etal.Bioactiveterpenesfromtherootsof
Chloranthushenriyi[J] .plantamed, 2006, 72(14):1334.
[ 37] TsunematauT, MasaakiU, JenjiroK.Studiesontheconstituentsof
Chloranthusapp.ThesesquiterpenesfromChloranthusserratus[ J] .
ChemPharmBul, 1976, 24(3);531.
[ 38] WangXC, WuW Q, etal.Anewsesquiterpenoidfromtherootof
Chloranthusfortunei[ J] .ChineseJournalofNaturalMedicines,
2008, 06(6):404-407.
[ 39] TsunematsuT, MasealciU, KazuhiroK, etal.Studiesontheconsti-
uentsofChloranthusapp.IThestructuresoftwonewamidesfrom
ChloranthusserratusandtheisolationofisofraxidinfromChloranthus
japonicus[ J].ChemPharmBul, 1975, 23(5):1161.
[ 40] HeoJE, JinJL, etal.Chemicalconstituentsoftheaerialpartsof
ChloranthusjaponicusSieb[ J] .NatProdSci, 2005, 11(1):41.
[ 41]夏永刚 ,匡海学.银线草抗肿瘤有效部位的化学成分研究 [ D]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 2006.
[ 42]夏永刚 ,匡海学等 .银线草化学成份的研究 [ J].中医药信息 ,
2008, 25(6):30-31.
[ 43]孟大平 ,匡海学.银线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 D] .黑龙江中医药大
学 , 2006.
[ 44]姚淦等 .我国华东地区金粟兰科药用植物的鉴定 [ J] .中草药
.1983, 14(8):35.
[ 45]张武 , 程利宝 , 朱建华等 .急性及己中毒的实验病理学研究
[ J] .法医学杂志 2006, 22(1):15-17.
[ 46]朱育军 .1例四叶细辛中毒引起低血糖昏迷伴 DIC多脏器功能
衰竭 [ J]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 2(16):99.
[ 47]刘启等 .宽叶金粟兰收缩子宫成分的研究 [ J] .中国医院药学
报杂志 , 1994, 14(11):509.
[ 48]江泽荣 .我国金粟兰可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 J] .沈阳药学院
学报 , 1988, 5(1):75.
(收稿日期:2009-03-26)
·100·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 21卷第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