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甘肃黄芪属药用植物资源



全 文 :收稿日期:2004-03-12作者简介:张东佳(1976-), 男 , 兰州医学院在读硕士 , 研究方向: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E -
mail:djz80112@126.com
甘肃黄芪属药用植物资源
张东佳 ,杨永建 ,赵汝能
(兰州医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 目的:调查甘肃省黄芪属药用植物资源 ,为该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深入甘肃各地
进行实地调查 、采集标本和分类鉴定 , 并查阅和核对主要标本馆的腊叶标本。结果:初步研究 , 甘肃省有 13 种 1 亚
种药用黄芪属植物 ,记述了它们在省内的分布 、生境和药用价值 , 并编制了检索表。结论:甘肃黄芪属植物资源丰
富 ,有待进一步研究 , 开发利用。
关键词 黄芪属;药用植物;甘肃
Studies on Resources of Medicinal Plants of Astragalus in Gansu Province
Zhang Dongjia ,Yang Yongjian ,Zhao Runeng
(Lanzhou Medical College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resources of medicinal plants of Astragalus L.distributed in Gansu
province to provide data for their exploitation.Methods:Field investigation , specimen collection , taxonomic
study , scientific names study and literature retrieval were carried out.Results:The distribution , ecological en-
vironment and medicinal parts of Astragalus from Gansu have been clarified , and a taxonomic key was com-
plied.Conclusion:Resource of this genus in Gansu province was rather abundant and may be further exploited
rationally.
Key words Astragalus;Resources of medicinal plant;Gansu province
  黄芪属植物全世界约2 000多种 ,分布于北半
球 、南美洲及非洲。我国有 278种 、2亚种 35变种 2
变型 ,南北各省区均产。本文主要介绍了甘肃省产
的黄芪属药用植物 13种 1变种 ,它们含有生物碱或
皂苷等化学成分 。具有增强免疫力 、抗炎 、抗肿瘤等
作用 。
1 原植物调查
(1)斜茎黄芪 直立黄芪(秦岭植物志)、地丁 、
沙打旺 、马绊肠(甘肃)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甘肃
各地区均产 ,多有栽培 ,部分地区用作饲草。生于海
拔 630 ~ 3 200 m的草原 、沙地 、盐碱地 、向阳山坡灌
丛及林缘地带 。根作黄芪的代用品。种子为强壮
剂 ,用于神经衰弱 。部分地区充作沙苑子使用。
(2)地八角 不丹黄芪(中国主要植物图说),土
牛膝(陕西中药名录)Astragalus bhotanensis Baker.产
于甘肃天水 、平凉 、临夏 、漳县 、文县等地 ,生于海拔
700~ 2 600 m的山坡 、山沟阴湿处及灌丛下 、河漫
滩 、田边 。全草药用 ,有清热解毒 、利尿的功效。主
治咽喉肿痛 ,咳嗽 ,麻疹 ,浮肿 ,泄泻 ,痢疾 ,牙痛 ,口
鼻出血 。
(3)金翼黄芪 Astragalus chrysopterus Bge.产于
甘肃天水 、武都 、文县 、夏河 、舟曲 、迭部 、卓尼 、碌曲 、
永登 、肃南等地。生于海拔1 600 ~ 3 700 m的山坡灌
丛 、林下及沟谷中。天水等地称“小白芪”或“小黄
芪” ,根作黄芪入药 。
(4)背扁黄芪 扁茎黄芪(秦岭植物志)Astra-
galus complanatus R.Br.产于甘肃定西 、永登 、天水 、
两当 、康乐 、庆阳等地 。生于海拔 750 ~ 1 600 m的路
旁 、沟边 、山坡灌丛中。种子入药称“沙苑子” ,有补
—38—
第 24 卷第 1期
2005 年 2月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Chinese Wild Plant Resources            Vol.24 No.1Feb.2005
肾固精 、清肝明目的功效 。主治肝肾不足 ,腰痛膝
软 ,遗精早泄 ,小便频数 ,耳鸣眩晕 ,眼目昏花 。
(5)多花黄芪 Astragalus floridus Benth.产于甘
肃永登 、民乐 、夏河 、卓尼 、合作 、碌曲等地。生于海
拔2 200 ~ 4 000 m的高山草坡或灌丛下 。根药用 ,有
补气固表 、托疮生肌的功效。
(6)乌拉特黄芪 贺兰山黄芪(秦岭植物志)As-
tragalus hoantchy Franch.产于甘肃兰州 、靖远 、肃北
肃南 、山丹等地。生于海拔1 400 ~ 2 250 m的山谷 、
水旁 、滩地或山坡。根入药 ,有补气固表 、止汗 、托疮
生肌 、利尿消肿的功效。
(7)草木樨状黄芪 草木犀状黄芪(秦岭植物
志)、秦头 、苦豆根 、扫帚苗 、山胡麻 Astragalus melilo-
toides Pall.产于甘肃定西 、平凉 、庆阳 、天水 、武威 、兰
州 、卓尼 、临潭 、岷县 、徽县 、武都等地 ,生于海拔 600
~ 2 800 m的向阳山坡 、路旁 、草地 、河床 、沙地 、山谷
及沟畔 。全草药用 ,有祛风除湿 、活血通络的功效 。
主治风湿性关节疼痛 ,四肢麻木 ,咳嗽。
(8)膜荚黄芪(黄芪) 独根(甘肃)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产于甘肃张掖 、山丹 、永
登 、定西 、岷县 、天水 、平凉 、武都 、文县等地。多有栽
培 ,生于林缘 、灌丛 、林间草地 、疏林下 、山坡草地及
草甸 。根入药 ,有补气固表 、利尿 、托毒排脓 、生肌的
功效 。
(9)单蕊黄芪 单体蕊黄芪(秦岭植物志)Astra-
galus monadelphus Bge.产于甘肃祁连山 、兰州 、榆中 、
永登 、岷县 、临洮 、夏河 、临潭 、卓尼 、合作 、文县等地 。
生于海拔1 400 ~ 3 500 m的山谷 、山坡 、林下草丛或
灌丛中。根入药 ,功效与黄芪相同 。
(10)糙叶黄芪 粗糙紫云英 Astragalus scaber-
rimus Bge.产于甘肃大部分地区 , 生于海拔 600 ~
2 000 m的山坡 、路旁 、河滩地 、地边 。根叶入药 ,有
健脾利水的功效 。也曾用作抗肿瘤药。
(11)紫云英 红花菜(植物名实图考), Astra-
galus sinicus L.甘肃部分地区有栽培 ,生于海拔 800
~ 3 000 m的山坡 、路旁 、林下及河边 。全草入药 ,有
清热解毒 ,祛风明目 ,凉血止血。主治咽喉痛 ,风痰
咳嗽 ,齿衄 ,外伤出血 ,月经不调 ,带下 ,血小板减少
性紫癜 。种子入药 ,有补气固精 ,益肝明目的功效 。
主治目赤肿痛。
(12)东俄洛黄芪 塘谷耳黄芪 Astragalus ton-
golensis Ulbr.产于甘肃武都 、文县 、徽县 、康县 、漳县
等地。生于海拔3 000 m以上的山坡草地 。甘肃陇
南等地称“大白芪” ,根作黄芪用 。
(13)马衔山黄芪  马河山黄芪(秦岭植物志)
Astragalus mahoschanicus Hand.-Mazz.产甘肃榆中 、
永登 、定西 、武威 、肃南等地。生于海拔 1600 ~
4000m的山坡或沟边。甘肃民间作黄芪入药 。主治
水肿 ,胎动不安 ,创伤不愈。
(14)蒙古黄芪(变种)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var.mongholicus(Bge.)Hsiao 产甘肃文
县 、武都 、天水 、漳县 、岷县 、通渭等地。生于向阳草
地及山坡上 。功效同黄芪。
2 分种检索表(含种以下等级)
表 1 甘肃省黄芪属分种检索表
1(6)茎和叶被丁字毛。
2(5)较大草本;茎直立 ,花序茎生
3(4)几头形总状花序 , 小苞片 2枚;萼管状
地八角 Astragalus bhotanensis Baker
……………
………………………
4(3)总状花序或近伞形花序 , 无小苞片;萼钟状
斜茎黄芪 A.adsurgens Pall
………
………………………………
5(2)矮草本;茎极短缩 ,丛生 , 稀匍匐;花序基生
糙叶黄芪 A.scaberrimus Bge.
………
……………………………
6(1)茎和叶被单毛
7(10)柱头被簇毛
8(9)茎直立;子房柄长 7~ 10 mm , 无毛
乌拉特黄芪 A.hoantchy Franch.
………………
…………………………
9(8)茎平卧;子房柄长 1.2 ~ 1.5 mm , 被毛
背扁黄芪 A.complanatus R.Br
……………
……………………………
10(7)柱头无毛
11(12)一年生草本 ,多为栽培;总状花序呈伞形
紫云英 A.sinicus L.
………
………………………………………
12(11)多年生草本 ,多为野生;总状花序疏生或密生
13(16)翼瓣先端 2 裂或微凹
14(15)花冠白色或带粉红色
草木樨状黄芪 A.melilotoides Pall.
……………………………
………………………
15(14)花冠黄色
马衔山黄芪 A.mahoschanicus Hand.-Mazz.
…………………………………………
……………
16(13)翼瓣先端全缘
17(18)龙骨瓣较旗瓣 、翼瓣长;荚果纸质
金翼黄芪 A.chrysopterus Bge.
………………
……………………………
—39—
第 1 期                  张东佳等:甘肃黄芪属药用植物资源                
18(17)龙骨瓣较旗瓣 、翼瓣短或近等长;荚果膜质
19(20)萼筒内面被柔毛
东俄洛黄芪 A.tongolensis Ulbr.
…………………………………
…………………………
20(19)萼筒内面无毛或仅在萼齿内面被毛
21(22)雄蕊花丝合生成单体
单蕊黄芪 A.monadelphus Bge.
……………………………
……………………………
22(21)雄蕊花丝二体
23(24)萼齿较萼筒略短或近等长;花白色或淡黄色
多花黄芪 A.floridus Benth.

………………………………
24(23)萼齿长仅为萼筒长的 1/ 4;花黄色或淡紫色
25(26)小叶长 7~ 30 mm;荚果被毛
膜荚黄芪 A.membranaceus (Fisch.)Bge.
……………………
………………
26(25)小叶长 5~ 10 mm;荚果无毛 ……………………
蒙古黄芪 A.membranaceus Bge.var.mongholicus (Bge.)
Hsiao
3 小 结
(1)上述 13种 1 变种黄芪属植物中 ,膜荚黄芪
和蒙古黄芪作为黄芪的法定基原 ,为正品;斜茎黄
芪 、金翼黄芪 、多花黄芪 、单蕊黄芪 、东俄洛黄芪 、马
衔山黄芪的根作为黄芪代用品 。背扁黄芪种子为沙
苑子;斜茎黄芪 、紫云英的种子作为沙苑子的代用
品 。其它的黄芪属植物如地八角 、乌拉特黄芪 、草木
樨状黄芪 、糙叶黄芪不作黄芪的代用品 ,但亦有其各
自的药用价值。
(2)甘肃黄芪属药用植物种类多 ,资源丰富 ,但
由于多年的乱采滥挖和过度放牧 ,野生黄芪资源已
近枯竭 。近年政府加大保护力度 ,实施封山育林 ,才
有所恢复 。现供药用的主要为栽培的蒙古黄芪 ,在
本省中部地区大量种植 。由于主要为农户分散种
植 ,为片面追求产量而施加化肥 、农药 ,从而影响了
黄芪的品质 ,所以急待推广GAP种植。
(3)鉴于黄芪资源的种质退化 、混杂的现状 ,应
用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选育优良品种 、生产药用
成分的工作就十分必要 ,也必将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 42(1)[ M] .北
京:科学出版社 , 1993.
[ 2]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 1(3)[M] .北京:科学
出版社 , 1981.
[ 3]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 4(11)[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 , 1994.
[ 4]  甘肃省卫生局.甘肃中草药手册[ M] .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 ,
1970~ 1974.
(上接第 37页)
(3)增加土壤有机质 ,改善土壤肥力。土壤有机
质增加主要来源于植物的枯枝落叶和死亡的根系 。
它们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和自然氧化分解作
用 ,变成土壤中的各种小分子物质 ,增加土壤有机
质。
6 中亚滨藜的化学成分及饲用药用价值
6.1 中亚滨藜的化学成分
中亚滨藜的化学成分见表 4。
6.2 饲用价值
中亚滨藜青饲放牧期 120 d左右 ,每 100 g 鲜重
含茎 41.2 g ,叶 58.8 g ,每 100 g干重含茎 46.5 g ,叶
53.5 g 。
6.3 药用价值
中亚滨藜果实入药 ,药名“软蒺藜” ,具有祛风 、
明目 、疏汗 、解郁等功效 。治目赤多泪 ,头晕目眩 ,湿
疹等。
表 4 不同部位化学成分
分析部位 生育期 w(水分)/% w(干物质)/ %
占干物质的质量分数/ %
粗蛋白 粗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灰分 Ca P
风干全株 盛花期 11.87 88.13 79.31 1.45 14.58 34.87 16.92 3.70 0.77
鲜草全株 盛花期 76.56 23.44 5.14 0.39 3.88 9.26 3.77 0.98 0.20
籽实 成熟期 13.20 86.80 11.80 1.10 30.20 33.20 10.50 0.38 0.43
—40—
                     中 国 野 生 植 物 资 源                第 24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