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沙棘属植物的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综述



全 文 :2 5 0 0年 12 月第 3卷第4 期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沙棘属植物的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综述
杨 志刚 ` 卢顺光 “ 赵梅霞“
1 (
. 高原圣果沙棘制 品有限公司 , 北京 10 0 0 3 8 ; 2 . 水利部沙棘开 发管理 中心 , 北京 10 0 0 3 8)
摘要 : 本文通过系统查阅 以往文献资料 , 综合归纳了国内外专家在沙棘黄酮 、 沙棘油等主要营养成分的提
取工艺 , 及其生物化学和药理学研究进展 。 对今后生产中沙棘黄酮 、 沙棘油的提取 和应用提出进行了初步
讨论和建议 。
关键词 : 沙棘属 ; 生物化学 ; 药理学 ; 综述
中图分类号 : 57 9 3 . 6 1 4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2一 4 6 3 8 ( 2 0 0 5 ) 0 4 一 0 0 0 1 一0 8
胡颓子科沙棘属 ( H IP oP pha 。 L )植物是经济
开发潜力巨大的经济树种 , 同时 ,也是一类具有很
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具有多种用途的水土
保持优良植物 ,它正在为解决世界面临的生态环境
恶化 、 能源危机和资源短缺等问题发挥越来越大的
作用 。 据统计 , 1 9 8 5年 以来 ,全 国共营造人工沙棘
林 20 0 0 多万亩 ,平均每年营造人工沙棘林 12 。 万
亩 。 目前我国沙棘总面积达到 3 0 00 多万亩 , 占世
界沙棘种植面积的 95 % 以上 ,成为世界沙棘种植
大国 。 沙棘植被建设的快速推进 , 有效地提 高了
“ 三北 ” 地区的地面覆盖 , 加快了水土流失的防治速
度 , 减轻了风沙危害 ,改善了生态环境 。
早在公元 8 世纪成书的我国藏医 巨著 《四部
医典 》 就已对沙棘作了大量记载 。 唐代 《月王药
珍 》 和清代的 《晶珠本草 》 等藏文古籍也都将沙
棘收入其中 。 1 9 7 7 年版 《中国药典 》 将其收人 ,
现行 2 0 0 5 年版 《中华人 民共和 国药典 》 亦将沙
棘收载 , 其来源为沙棘 H . : ha m on id e : L . 的干
燥成熟果实 , 秋 、 冬两季果实成熟或冻硬 时采
收 , 除去杂质 , 干燥或蒸后干燥 。 其功效为止咳
祛痰 , 消食化滞 , 活血散疲 。
1 种质资源
根据陈学林等学者最新的分类系统 , 沙棘属
植物有 7 种 n 亚种 , 中国分布有 7 种 7 亚种 。
因此 , 我国是沙 棘属植物种质资源最丰富 的地
区 , 也是沙棘资源蕴藏量最大的地区 。 沙棘属植
物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 、 西北 、 华北等地的森林
— 草原 (草 甸 ) 过 渡地带 ; 从 垂直分布 角度看 , 无皮组 的种类主要分布于海拔 3 0 0 0 m 以 下
的中低海拔地区 , 包括柳叶沙棘 H . : al ic i fo l ia
D
.
D on
、 沙棘 H . hr a m on ide : L . 、 沙棘的 5 个亚
种中国沙棘 H . 动 a m n o 艺己e : s u b s p . : i n e n s i : R o u -
5 1
、 云南沙棘 H . r h a m n o 艺d e : s u b s p . 夕 u n n a n e n s i s
R o u s i
、 卧 龙 沙 棘 H . hr a m n o i d e : s u b -
s p
.
w o l o n g e n s i s L i a n
,
K
.
S u n e t X
.
L
.
C h e n
、 中
亚 沙 棘 H . hr a m n o i d e s S u b s p . T u kr e s t a n i c a
R o u s i ; 蒙 古 沙 棘 H . r h a m n o 艺d e s s u b s p . m o n -
g ol ic a R o us i ; 有 皮 组 的 种 类 则集 中分布 于
30 0 m 以上 的 中高 海拔 地 区 , 包 括理 塘 沙 棘
H
.
l i t a n g e n s i s L i a n e t X
.
L
.
C h e n e x S w e n s o n e t
B a r t i s h
、 棱果 沙棘 H . g o n i o c a r P a L i a n e t a l .
e x S w e n s o n e t B a r t i s h
、 江孜沙棘 H . g 夕a n r s e n s i
( R o u s i ) L i a n
、 西藏 沙棘 H . t i be t a n a S e h l e e h t -
e n d
. 、 肋 果 沙 棘 H . n e u or e a r p a 5 . W . L i u e t
T
.
N
.
H e
、 肋果沙棘 的 2 个亚种密毛肋果沙棘
H
.
n e u r o c a r P a s u b s p
.
s t e l l a t o P i l o s a L i a n e t
a l
.
e x Sw e n s o n e t B a r t i s h
、 肋果沙棘 H . n e u r o -
收稿日期 : 2 0 0 5一 0 6一 1 5
作者简介 : 杨志刚 ( 19 7 9刁 , 助理工程师 , 从事沙棘医药开发研究 。
沙棘属植 物的生物化学和药理 学研究练述 第 4期
e a rp a u sb sp
.
ne ur oe a rP a
。 根据光 照 、 温度 、 植
被类型等因素其生境类型可分为温性乔木型 、 温
性灌丛 型 、 寒 温性 灌丛 型 和 高寒 灌丛 型 4种
类型 [`〕 。
黄锉等在调查研究比较沙棘表型差异的基础
上 , 进一步分析不同产地及 同一产 地不同果色 、
果型 、 果实大小等的果实生化成分差异 。 分析结
果表明 , 沙棘的生态 、 地理种群间的差异最大 ,
同一产地表型间的差异居于次要地位 。 其种质资
源类型可分为两个类群 : 干早半干早生态地理群
在前 , 半干早半湿润生态地理群排后 。 在生态地
理种群 内的排 序是 : A 、 果 色 : 黄 、 桔 黄 、 桔
红 、 红 , 有些地方偶有绿黄者 , 排于黄之前 , 偶
有枣红者排于红之后 。 B 、 果 型 : 扁圆 、 圆 、 长
圆 。 C 、 果实大小 : 小 、 中 、 大 。 可进一步附加
枝刺多少 、 果柄长短等特征 z[] 。
2 化学成分
2
.
1 维生素类
沙棘果实富含维生素成分 。 沙棘果实 中含
有丰富的 V 。 。 不同产地 的鲜果中 , V 。 含量在 6
一 1 2 9 4 m g / g 之间 。 同时由于不含抗坏血酸氧化
酶成分 , V 。 非常稳定阁 。 沙棘果实 中胡萝 卜素
类含量为 10 Om g / k g 。 采用 高效 液相 色谱法 测
出 : 油含 p一胡萝 卜素 4 8 .4 s m g八 0 9 , 果渣油
含 1 8 7 m g , 果汁油含 6 7 . 2 m g [` 〕 、 [5〕 。 具有维生
素 A 原活性的类胡萝 卜素有 日一胡萝 卜素 、 了一
胡萝 卜素 、 隐黄质 、 p一玉米黄质和 月亮黄质 ,
占沙棘 中 18 种类 胡萝 卜素的 4 8 % 。 活性 最强
的 v * 原 为 日一胡萝 卜素 和 隐黄 质 , 占 v * 的
5 %

V
E 最有 活性 的是 占 V E 含 量 51 % 一 6 5%
的 V E一 a 型 , 同时发现 V E一了 , a 型具 有抗氧
化作用 , V E 族是沙棘油 中天然抗氧化剂 , 含量
越高油越稳定 s[] 。 沙棘中 V E 含量在果树 中居首
位 , 高效液 相色谱法测 得沙棘油 中 V E 含量为
2 0 6
.
g m g / 1 0 0 9
, 新 鲜 果 实 中 为 2 . g m g , 果 渣
中2 8m g [` ] 。
2
.
2 黄酮类
黄酮类化学成分 沙棘黄酮是重要的活性物
质 , 在制剂 中作为理化鉴别和质量控制指标 。 沙
棘果和叶中黄酮类成分 已被鉴定的有 : 懈皮素 、
异鼠李素 、 山奈酚及昔类 、 杨梅酮 、 儿茶酸 、 黄
蔑昔等 。 沙棘果汁中含有 7种黄酮类化合物 , 主
要为异鼠李素 、 异 鼠李素一 3一日一芸香糖昔和懈
皮素等 。 近年来从沙棘果实中发现了茶多酚类物
质原花青素 , 它是天然抗氧化剂 , 沙棘籽被认为
是很好的原花青素的来源 , 它的提取物含有更多
的二聚体 、 三聚体 , 而二聚体和三聚体较单体和
多聚体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性 。
沙棘 叶 中黄酮 类化合物 比果 实 中含 量 高
1 1 2
.
5% [
,〕 。 F r ie d r i e h , H . [g 〕从沙棘鲜果 的甲醇
提取 液 中鉴 定 了 6 种 黄 酮 成 分 。 H ue hr a m -
m e r
.
L〔 ,〕等 、 K r o l ik o w s k a 〔 , o 〕等 、 X i a o , z h o u y -
in[ 川等对沙棘果实 中的黄酮成分分别做了研究 ,
分离得到了黄酮醇糖昔类黄酮物质 。 王军宪等通
过实验测得 : 沙棘果泥中黄酮含量较高 , 其次为
叶子 、 果渣 12[ 〕 。 刘朵花等用色谱仪测得沙棘 叶
和果实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 沙棘果肉和沙棘
叶黄酮 (水解后 ) 都含有棚皮素 、 山奈酚和异鼠
李素 , 但各自比例不同 , 而叶中还多了一个杨梅
素的峰 。 沙棘果肉总黄酮的乙醇溶液有黄绿色的
荧光 , 而叶的黄酮无这特征 。 叶中的黄酮化合物
与糖结合成为贰的形式存在 , 果肉中的以贰元形
式存在 ls[ 〕 。 不同种沙棘叶总黄酮 ( 以异 鼠李 素
计 ) , 生境海拔高的比海拔低的含量高川」。
黄酮类提取分 离 黄酮类化合物常用较高浓
度的乙醇加热回流提取 , 工业化生产中常用 “ 醇
提水沉醇溶 ” 工艺 。 其精制方法 多用树脂进行
处理 。
沙棘果总黄酮一般提取方法 , 先用 3 ~ 5 倍
沙棘果粉重量的 95 %乙 醇将其提 取 2一 4 h , 过
滤 。 滤渣再重复提取 2 ~ 3 次 。 合并滤液 , 浓缩
成浸 膏 。 然 后将浸 膏悬 浮在 温水 中 , 用 60 一
9 0℃的石油醚或用其它脂溶性溶剂提取和分离 出
沙棘油 (包括植物腊 、 色素 ) 等杂质 。 然后 过
滤 , 分离出水 , 沉淀干燥 , 即得沙棘 果总黄酮 。
乌凤歧等概述 了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可行性 : 沙
棘叶 、 废渣~ 干燥 ~ 水提取 ~ 过滤 ~ 浓缩溶液
~ 有机溶剂提取 ~ 蒸馏 ~ 粗产 品 (黄酮浸膏 ) ;
黄酮浸膏 一溶于水~ 除杂质~ 制成吸附液 一树
脂柱吸附~ 浓缩 ~ 干燥~ 产品 (精致黄酮 )[ 2门 。
王昌利等采用正交实验 , 对沙棘果皮中总黄酮的
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 , 优选了提取分离
工艺的最佳参数 。 即 : 10 倍量 75 % 乙 醇提取 3
0 20 5年 1 2月第3 卷第 4期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次 , 每次 1 . s h , 提取液 回收乙 醇 , 水液加饱 和
石灰水沉淀除杂 , 水提液再调至中性 , 蒸干 , 乙
酸乙醋溶解后用过滤 , 甲醇重结晶 , 即得总黄酮
粗品 。 产品得率可达 。 . 94 另 。 但 本实验仍有少
部分贰类没有得到分离 2z[ 〕 。 李教社等通过正交
实验得出 , 乙醇浓度对提取的影响最大 , 其次为
提取温度 , 提取时间影响最小 ; 最佳提取工艺为
用 6 5% 乙醇回流提取二次 , 第一次加 10 倍量溶
剂 , 时间为 Z h , 第二次加 8 倍量溶剂 , 时间为
h2 娜〕 。 朱万靖等通过正交实验 , 优化了利用乙
醇提取沙棘黄酮类 物质 的工艺条件 , 用 70 % 乙
醇溶液在 80 ℃下 , 回流提取 3 次 (每次 hl ) , 料
液比为 z : 6 ( W / V ) [ 2` 1 。 苏琳等通过 水浸 提 、
醇浸提 、 助提剂浸提的对 比实验 , 得 出沙棘叶
T F H 得率 : 70 写醇浸提望 弱碱性 ( 50 %氢氧化
钠调 p H ~ 8 . 5) 助提剂浸提 > 水浸提 。 助提剂
浸提和水浸提相比 , 经 t 检验 , 两种提取方法得
P < 0
.
01 25[ 〕 。 曹群华等对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沙棘
籽渣总黄酮的工艺进行筛选 , 结果表明 D 10 1 大
孔树脂对沙棘籽渣总黄酮 的吸附性能最好 , 达
63
.
0 m g / g 湿树脂 , D 10 1 大孔树脂对沙棘籽渣
总黄酮吸附纯化的最佳条件为 30 % 乙醇作为洗
脱剂 , 树脂投量与生药比 2 , l , 径高比 1 : 10 ,
溶剂用量与生药 比 10 , 1 , 吸 附时 间 3 h 。 通过
本工艺沙棘籽渣总黄酮的得率 达 2 . 39 % , 纯度
达 6 4 . 5 1% [ , 6〕 。
1 9 9 7 年 《四 川省药 品标准 》 提 出 , 取沙棘
I k g 粉碎成粗粉 , 榨油 , 用 5 5%乙 醇 g 0 0 0m l 分
三次加热回流提取 , 每次 Z h , 过滤 , 滤液回收
乙醉 , 浓缩成干膏 , 再榨油 , 用 乙醇 2 0 m l 加
热回流提取 , 回收乙醇 , 浓缩成干膏 , 用水 1 0。
m l 洗涤 , 干燥 , 即得沙棘总黄酮 。
公开号为 C N 14 51 6 58 A 的专利 , 涉及了三
溶剂系统提取沙棘果总黄酮的方法 , 取沙棘果干
粉 , 加水 、 乙酸乙醋 、 乙醇三溶剂 , 并按水 , 乙
酸乙醋 , 乙醇一 l , 6 , 13 混合制成溶剂 , 在 50
一 6。℃搅拌提取 l h , 冷却 , 过滤 。 滤渣再提取
一次 , 合 并两 次 提 取液 , 滤 液 浓 缩 到 波 美 度
30 B e
`一 35 B e ` , 静止分 离 出沙棘油等 脂溶性 物
质 , 然后用水 洗涤黄酮相 , 直到 p H 一 7 为止 ,
除去酸性 的 、 水溶性的和极性较大 的杂质 , 过
滤 , 将沉淀在 60 ℃真空干燥 , 粉碎 , 即得沙棘
果总黄酮粉 。 其沙棘总黄酮的提取率达 90 写以
上 , 纯度可达 80 % 以上 。
公开号为 C N 1 3 0 8 0 8 4 A 的专利 , 涉及了用
树脂吸附法从沙棘叶中制备沙棘黄酮 (昔 ) 的方
法 , 首先用乙醇水溶液提取沙棘叶 , 沙棘叶与乙
醇水溶液 的重量 比为 1 , 10 ~ 15 ; 提取液以 。 . 5
一 3 B V / h 的流速流过装有中极性或强极性大孔
吸附树脂 的树脂柱 ; 然后用水清洗树脂柱 , 用
5 0 % 一 90 % 的乙 醇溶液以 0 . 5一 2 B V h/ 的流速
洗脱 , 浓缩脱洗液至干 , 得到浅棕色提取物 , 其
沙棘总黄酮 (昔 ) 的含量为 20 % ~ 40 % 。 本发明
简单易行 、 易于工业化 。
公开号为 C N 1 1 19 1 14 A 的专利 , 涉及 了沙
棘黄酮 口 服液及其 制备方法 , 采取超临界 C。 :
萃取沙棘黄酮液 , 配以调整成分制得沙棘黄酮口
服液 。 沙棘总黄酮含量 达 20 m g l/ o m l , 专用 于
防治心血管疾病 。 取沙棘果清洗破碎除籽得沙棘
果汁浆 , 采用超 临界 C O : 装置萃取 。 其萃取压
力为 1 5 ~ 3 0 M P a , 萃取温度为 3 0一 6 0℃ , C O Z
原料流量为 2一 7 m , k/ g · h 。 以 sk g 沙棘果原料
萃取沙棘黄酮液 7 0 0一 s o o m l 。
黄酮 类药理作用 黄酮类有抗脑缺血作用 ,
抗心肌缺血作用 , 抗心律失常作用 , 降血压降血
脂 , 抑制血小 板凝聚 , 抗 自由基作 用 , 镇痛作
用 , 肝保护作用 , 对消化溃疡的保护作用 , 抗病
毒抗肿瘤作用等多种药理作用 s1[ 〕 。
通过对离体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反应 , 可明显
抑制家兔主动脉条 C a Z + 依赖性收缩 , 表明沙棘
总 黄酮 的血 管扩 张作 用 可能 与阻滞钙通 道有
关 l6[ 〕 。 沙 棘 总 黄 酮 ( T F H ) 和 银 杏 总 黄 酮
( T F G ) 对离体大鼠工作心脏缺血后心功能及血
流动力学各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 主要表
现在能明显减轻缺血后 L V P S P , C F 、 A F 及十
d p / d r m a x 的下降作用 , T F H 明显优于 T F G [` ’ 〕 。
沙棘总黄酮通过抑制心肌细胞 N F 一K B 信号传递
系统的激活 , 引起细胞内相关分子表达调控机制
改变 , 从而发挥 改善心肌肥大 的作用 ls[ 〕 。 以戊
巴 比妥造成麻醉开胸犬心衰模型 , iv 沙棘总黄
酮 ( T F H ) 4 . 8 , 9 . 7 m g / k g , 均可使心衰犬心
输 出量 ( C O ) , C l , 左心室 内压 变化最大速率
(十 L V dP / dt m a x) 和左心室内压峰值 ( L V sP )
明显升高 , T F H 9 . 7 m g / k g 时心室开始收缩 的
沙棘属植物 的生物化 学和药理学研究综述 第 4期
起点 至 +L V dP /dtm x a的时 间间隔 (R 一 dp /dt
m x a)明显缩短 , 一 L V d P / d t m a x 明显增加 , T
值 、 左 室 舒 张末 期 压 ( L V E D P ) 明 显 降 低 ,
M A P 和心率 ( H R ) 无 明显 影 响 。 结果 提示 ,
i v T F H 可明显增强心衰犬心脏泵功能和心肌收
缩性能 , 并可明显改善心肌舒张性能 , 降低外周
血管阻力和心 肌耗氧 量 , 说明 T F H 有抗心 衰
作用 [ ` 9〕 。
沙棘总黄酮皮下或腹腔注射均能明显增强小
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 沙棘总黄酮能增强
小鼠特异免疫功 能 , 增加小 鼠分泌溶血素得能
力 , 提高小鼠血清和血凝素抗体水平 , 并能够对
抗免疫抑制剂环磷酞胺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 对血
清 I g G 具有直接增强作用 , 表明沙棘总黄酮对
体液免疫有促进作用 ; 沙棘总黄酮能特异地增加
细胞免疫功能 20[ 〕 。
2
.
3 沙棘油
沙棘油化学成分 通常说的沙棘油指果油和
种子油 。 沙棘油 中含有丰富 的有机酸 、 维生素 、
黄酮 、 菇类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 。
沙棘种子油的脂肪酸主要成分是棕搁酸 、 油
酸 、 亚油酸和亚麻酸 , 碘价较高 , 维生素 E 含
量较高 , 但类胡萝 卜素含量较低 。 沙棘果汁油与
果渣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 , 主要成分是棕搁酸 、
棕桐油酸和油酸 。 维生素 E 与类胡萝 卜素含量
均较高 , 而且果渣油含量要高得多 。 不皂化物方
面 , 果汁油中含有豆 街醇类 和谷 街醇类化合物 ,
种子油中不含谷幽醇 , 仅含一种豆街醇田 ] 。
沙棘挥发油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及芳香气味
的浓缩物 , 国内外学者对沙棘挥发油化学成分借
G C 和 G C & M S 联用法分析 , 已共确定了 2 0 余
种成分 。 含有醋 、 醛 、 醇 、 烃 、 酚 、 醚 、 酮 、 裕
和杂环化合物等成分 28[ 〕 。 忻耀 年等借助 G C 和
H P L C 色谱对三种不 同沙棘油 的脂 肪酸 、 幽醇
及维生素 E 组成及含量进行 了分析测定 , 结果
表明 , 来源或生产方式不同均可导致油中这类成
分组成及含量的差异 , 采用溶剂浸出法制得的油
中街醇及维生素 E 含量较高 , 并根据沙棘油 的
这些特性开发研制了一种沙棘油工艺卿〕 。
郑清等对不同产地沙棘的含油量及生化成分
(维生素 E 、 维生素 C 和类胡萝 卜素 ) 进行 了系
统 、 全面的 比较 , 12 个对 比产地 中 , 种子 含油
量较高的产地为 : 西藏沙棘的产地四川和青海门
源 、 肋果沙棘 的产地四川及中国沙棘 的产地山西
太岳 山 区 , 分别 为 1 9 . 5 1% 、 1 4 . 5 7% 、 16 . 1 2% 、
10
.
83 %
; 果肉含油量较高 的产地为 : 肋果沙棘
的产地青海祁连 、 中亚沙棘的产地新疆乌鲁木齐
和江孜沙棘的产地西藏江孜 , 分别 为 34 . 26 % 、
2 2
.
5 7%和 20 . 32 % 。 哈萨克斯坦 沙棘 , 果 肉含
油量达 2 3 . 0 1% 。 12 个对 比产地 中 , 辽 宁建平 、
山西 右玉 、 甘肃秦安 沙棘种子油 中 V E 含量较
高 , 但加拿 大产沙棘最 高 (3 . o 70 m g / g ) ; 3 个
对 比产地中 , 山西岚县沙棘果 肉油中 V : 含量最
高 ; 13 个对 比产地 中 , 沙棘果汁中 V C 含量以 中
国沙棘的产地 甘肃 夏河 ( 15 . o 5 m g / g ) 最 高 、
其次为柳叶沙棘的产地错那 ; 9 个对 比产地中 ,
山西五 台沙 棘种 子 油 中类胡 萝 卜素 含量最 高
(1
.
3 3m g / g )
、 辽宁建平和甘肃秦安次之 ; 4 个
对比产地中 , 山西岚县沙棘果肉油中类胡萝 卜素
含量最高 9 3 6 . 2 5 o m g / g ) 巨30 ] 。 从 1 5 个产地 10 个
沙棘品种实验看出 , 中国沙棘亚种种子及果肉含
油量均 较高 ( 10 . 37 % , 8 . 4 4% ) , 且 亚种分布
广 , 适应性强 , 可作为引种 、 培育的优质种源 ,
在环境适宜的地区 , 可选用俄罗斯培育的沙棘新
品种 , 如 布 里 亚 特 (果 实 含 油 量 n . 67 % ~
3 6
.
4 % )
。 不同产地 、 不 同品种沙棘含油量差异
较大 ; 沙棘果在一定的海拔高度下含油量较高 ,
过高或过低的海拔均会影响其含油量 ; 温度对沙
棘油含量影响不明显 , 但在同一地 区 , 随着平均
气温的降低 , 沙棘种子含油量呈缓慢下 降趋势 ;
果色对果汁 、 果渣 、 种子出油率的影响以果汁最
明显 。 而果渣和种子所受影响不大 , 立地条件对
沙棘含油量有明显影响 , 水肥条件较好的河滩地
有利于油的积累 , 且种子油积累以阳坡和梁坡比
阴坡 、 河滩好 。 采果时间对沙棘含油量有较大影
响 , 在实际生产中可通过利用化学诱变剂来增加
沙棘果油含量 , 以赤霉素加 y 射线处理效果最
好 , 另外 加 强水 、 肥 管 理 也 可 提 高 沙 棘 的含
油量仁川 。
沙棘油提取分离 目前 , 沙棘果油主要还是
借助离心法由果汁中获得的 , 而籽油的制法在传
统压榨法和 6 号溶剂 (工业正己烷 ) 浸出法基础
上 , 又开发研 制了超临界 C O : 萃取法 、 改进 的
正己烷浸出法 、 氟利昂萃取法等 。 这些方法 、 工
2 0 0 5年 一2 月第 3卷第 4期 国 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艺所采用的溶剂各异 。 因此在得率 、 毛油品种等
方面也各不相同 3 s [〕 。
王 昌利等研制 , 沙棘种子混合粗粉 , 在 60
~ 8 0℃烘 l h , 加 4 倍量 3 号溶媒浸泡 l h , 在 70
~ 8。℃ 回流 3 h , 冷却 , 抽滤 , 收集滤液 , 残渣
加 2 倍量 3 号溶媒 , 7 0 ~ 8 0℃ 回流 Z h , 冷却抽
滤 , 收集滤液 , 重复 2 次 , 合并滤液 , 在 75 ℃
0
.
05 M P a 回收至无溶媒滴 出 , 得沙棘毛油 , 毛
油在 7 5 ℃ 0 . o 5M P a 下充 氮气 2 5m i n , 得 沙 棘
油 s6[ 〕 。 党创世等通过正交实验 , 筛选 出沙棘 籽
油得最佳提取工艺 , 即加入沙棘籽 6 倍量得正己
烷 , 在 5 ℃ 温度下 , 浸提 3 次 , 总 时间为 6 h ,
其得油率为 8 . 9% s7[ 〕 。 卢明春 等通过考察压力 、
温度 、 颗粒度等条件对沙棘油萃取率的影响 , 基
于萃取器微分单元的质量守恒模型能够较好地对
实验数据进行模拟 。 萃取过程分为三阶段 , 当颗
粒度合适时 , 第一阶段 可萃取 出 70 %一 80 %地
沙棘油 。 在 压力 、 温度及 颗 粒分别 为 30 M P a 、
3 1 3 K

3 6 目时收率最高 [ 3 8〕 。 在萃取时间为 3 h ,
C O
: 流量为 3~ 4 k g / h 条件下 , 按不同萃取压力
和不同萃取温度 、 分离温度萃取沙棘籽油 。 结果
表明 , 萃取压力为 28 一 30 M P a , 萃取温度为 48
~ 56 ℃ , 分离温度为环境温度时 , 工艺最佳 , 沙
棘籽油得率可达 6 . 8%吻〕 。
公开号为 C N 8 6 1 0 8 9 0 6 A 的专利 , 涉及 了一
种沙棘油 的提炼方法 , 以 沙棘种子 、 果 肉 、 果
渣 、 果汁漂浮物为原料 , 综合利用了各种制油材
料 。 采用脂肪烃与酮的混合溶剂或单一脂肪烃溶
剂进行浸取 , 以膜式蒸发脱溶 , 再将所得毛油于
同一容器中在 15 ~ 25 ℃的条件下进行脱胶 、 脱
酸 、 脱腊 , 然后再在 65 ℃的条件下脱色 、 脱奥 ,
即得精致沙棘油 。
公开号为 C N I O l3 l0 8 A 的专利 , 涉及一 种
C O
。 超临界气体抽提沙棘油 的方法 , 以沙棘 籽
或沙棘果渣为原料 , 以 C O : 为抽 出溶剂 , 在压
力 1 0 ~ 3 0 M P a , 温度 3 2 ~ 4 5℃的超临界状态下
抽提 , 在 32 ~ 45 ℃下逐级降压 , 沙棘油与 C O Z
自行分离 , C O : 再 循环使用 。 该法流程 短 , 设
备简单 , 易放大 , 油收率达 90 % , 产品无残毒 。
公开号为 C N 1 0 3 8 3 0 0 A 的专利 , 涉及 了浸
提法生产沙棘油和其它植物油中残留溶剂的脱除
方法 , 为达到脱除残 留溶剂的目的 , 发明人采用
了 3种技术方案 : 一是分子筛吸附法 , 二是惰性
气体循环 冲洗脱 除溶 剂法 , 三是极性溶剂萃取
法 。 三种技术方案均能有效脱除残留溶剂 , 达到
食用 、 药用标准 , 且又不破坏其中有 效活性成
份 , 工艺简单 , 设备投资少 , 有较大的经济和社
会效益 。
公开号为 C N 1 4 3 5 4 1 5 A 的专利 , 涉及 了沙
棘油及沙棘黄酮联合提取工艺 , 将果肉 , 果皮或
叶子放人提取罐中 , 然后按一定比例打人 1 号溶
剂 ( R l ) 浸泡一定时间 , 打开 间接蒸汽进行加
热 , 同时打开搅拌器进行搅拌 , 到点后放出头遍
混合液 , 依次进行二次以上的浸提 , 并将每次获
得的混合液集中到浓缩罐 中 。 浸提后的残渣通人
直接蒸汽脱尽其中残 留的 1 号溶剂 ( R , ) , 进入
浓缩罐中的提取液 , 通过加热脱溶后 , 即成粗浸
膏 , (溶剂气同样进人冷凝 回收系统 ) 然后进人
分离器中 , 加人 2 号溶剂 ( R Z ) 进行多级分离 ,
以最大限度地分出粗浸膏中的脂类物质 , 得出浸
膏后把浸膏泵人洗涤罐中加清水进行洗涤 , 以去
除其中所携带的水溶性杂质后 , 经过滤机排掉废
液 , 即得到精黄酮浸膏 , 而在整个过程 中所有分
离 出来的脂类物质 , 即混合油 , 则合并进人混合
油暂存罐 , 再被依次送人蒸发器及脱溶罐中蒸脱
掉残留的 2 号溶剂 ( R Z ) 即可得到其 副产 品沙
棘油 , 而溶剂气也同样被回收利用 。
公开号为 C N I O 5 0 2 1 6 A 的专利 , 涉及 了提
取沙棘油的方法 , 将 果肉经常温和 37 ~ 45 ℃ 下
强制脱水 、 使 含水 量相 继 降至 50 % 一 60 % 和
10 %一 15 % , 按此脱水果 肉重 的 10 % 一 15 % 回
加取代水 、 并在 30 一 40 ℃条件下强制均化混合 ,
至果肉表层始见渗油 , 即在离心装置将油分出 ,
对其粕饼以 40 一 45 ℃升温脱水至含水量为 8 %一
12 %
, 由压力将油挤 出 。 本 法简便易行 、 投 资
少 、 不用有机溶剂 , 无毒安全 、 油质优 良 , 回收
率高 。
公开号为 CN 14 3 2 6 3 6 A 的专利 , 涉及了沙
棘油脱色澄清处理工艺 , 该工艺是在沙棘油中加
人其 自身重量 1% ~ 15 % 的硅胶粉 , 然后充分搅
拌 、 放置 、 过滤 , 得到脱色 、 澄清的沙棘油 , 或
者在硅胶粉加人沙棘油以前 , 先在硅胶粉中加人
其 自身重量 1%一 50 %的锻石膏粉 ( C a S O 4 · l/
2 H
2
0 )
, 混合均匀制成复合硅胶粉 , 再 以 1% ~
沙棘属植物的 生 物化学和 药理学研究综述 第4 期
1 5 %的比例加入被处理的沙棘油 , 充分搅拌 、 放
置 、 过滤 。 本发明所述的沙棘油澄清处理工艺对
沙棘油处理后 , 呈亮黄色 , 具有 良好的透明度 ,
感官效果极佳 。 处理后的沙棘油活性指标稳定 ,
有效成分无损失 。 该脱色澄清处理工艺操作简
单 , 可一 步达到澄清 目的 , 且 在常温下 完成 处
理 。 本发明为进一步高质量地开发利用沙棘油奠
定了基础 。
沙棘油 药理作用 沙棘油对多种实验性 胃溃
疡 、 幽门结扎型 、 应激型和利血平型溃疡均有明
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其表现是溃疡发生率降
低 , 溃疡发生指数减少 , 胃液分泌下降 , 是有希
望的治疗胃溃疡 的药物咖」。
沙棘油可对抗 C 1C 4 引起的肝细胞的新 陈代
谢 、 糖合成 、 糖元凝固 、 蛋白质合成等障碍 , 沙
棘籽油 0 . 2 5 , 0 . 5 9 / k g 灌胃 , 可 明显减少 C C I心
造成的肝内坏死灶〔s3] 。
沙棘油具有明显降低外源性高脂大 鼠血清总
胆固醉作用 , 并可使血清高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含量和肝脏脂质含量增高 。 5% 中华沙棘油灌
胃 l m l/ d , 对大剂量 V 3D 所致大鼠心肌损伤有 明
显保护作用 , 沙棘浓缩果汁和沙棘籽油有抗心肌
缺氧作用 , 可延长小鼠存活时间 , 对心肌缺血也
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沙棘油使实验性血栓形成延
迟 , 具有预防血栓形成作用 , 有一定抗凝作用 ,
主要参与内源性凝血系统 , 具有促纤溶作用 , 明
显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 , 使血浆鱼精蛋 白副凝实
验呈阳性反应咖〕 。 沙棘总黄酮并非沙棘改善血
液流变学的唯一成分 。 沙棘籽油给大 鼠口服后对
胶原或 A D P 诱导 的血小 板聚集抑制作用较强 ,
但沙棘总黄酮对 A D P 和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均无对抗作用〔 ,门 。
沙棘汁和沙棘油腹腔注射或灌胃对 3 种不同
类型 的移植性 肿瘤 ( 51 8。 肉瘤 、 lB 。 黑 色素瘤 、
P 38 。淋巴细胞 白血病 ) 有明显 的抗瘤作用 。 沙棘
油对多种炎症有疗效 ,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 溶血
链球菌 、 伤寒菌 、 副伤寒菌 、 痢疾杆菌 、 大肠杆
菌及一些厌氧菌均有明显的杀菌功效 。 具有促进
组织再生和上皮组织愈合的作用 , 用 20 %的碱
液造成小鼠轻度烧伤 , 观察局部用药后愈合速度
表明 , 愈合作用明显增加 s[’ 〕 。
2
.
4 其他营养成分
沙棘 中还含有有机酸 、 氨基酸 、 多糖 、 蛋白
质 、 揉质 、 微量元素等成分 。 沙棘果实中含有苹
果酸 、 柠檬酸 、 酒石酸 、 草酸和唬拍酸 , 总含量
为 3 . 86 % 一 4 . 52 %民 a4j 。 齐 洁等对不 同品种 沙
棘果实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 , 结果表明沙
棘果实含有大量的氨基酸 , 并且都含有人体必须
的氨基酸咖〕 。 王桂云 40[ 〕等和张丽萍阳〕等对沙棘
果的多糖进行了制备和分离鉴定 , 得到了一个中
性杂多糖 J S I , 经分析得单糖组分为 A r a 、 X y l 、
G al 和 G lc 。 沙棘的果实 、 籽核 、 叶和果渣都含
有大量 的微 量元素 , 重 金属 C u 、 P b 、 A s 、 C d
等含量低于国家标准 .4[ 34 、 翎 。
3 讨论和建议
3
.
1 种质资源方面
我国具有丰富的沙棘资源 , 加强野生资源可
持续利用 , 大力发展人工种植沙棘事业 , 做好种
质资源的保护和引种驯化工作 , 开展对亚洲分布
的亚种与欧洲分布的亚种之间的关系及类群划分
和分布地域进一步深人研究 。 加强不同种质资源
质量标准的研究工作 , 寻找化学成分含量与表型
相关的性状特征 , 为优 良品种 的选育 和 G A P 生
产基地认证建设奠定基础 。
3
.
2 化学成分方面
沙棘叶 、 茎 、 果实 、 花 中均 含有 黄酮类成
分 , 从沙棘中提取 的沙棘油 中亦有黄酮类成分 。
因此 , 通过优选黄酮类提取分离 、 纯化工艺 , 使
黄酮类成分得到精制 , 提高黄酮类产品质量和获
得率 。
沙棘油成分复杂 , 在提取分离 、 精制纯化过
程中 , 不同提取方法将影响其品质 , 其有效成分
是否做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 因此要选取合理的
沙棘油的提取工艺 。
在用超临界 C O : 萃取黄酮和沙棘油时 , 其
条件相似 , 二者能否有效分离 , 也是值得研究的
间题 。
应用 H P L C 、 G C 等技 术 , 开展 对黄酮类 、
沙棘果油 、 沙棘籽油等化学成分的指纹图谱研究
工作 , 确定其各 自标准 。
3
.
3 药理作用方面
针对沙棘在心血管系统 、 抗肿瘤 、 抗炎 、 抗
20 0 5年 1 2月第 3卷第 4期 国 际沙棘研究与 开发
溃疡 、 抗衰老 、 对免疫系统的药理作用 , 分别进
行药理研究与开发 , 确定活性成分和有效剂量 。
黄酮类成分和沙棘油类成分在心血管系统 、
抗肿瘤等方面有相似的药理作用 , 其有效物质基
础及作用机理是否相同 , 亦值得关注 。
3
.
4 新制剂的开发
充分利用沙棘丰富的资源 , 结合沙棘有效成
分提取分离和药理研究结果 , 应用现代制剂新技
术 , 开发出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新制剂 。
[ 1 2 ]
[ 1 3 ]
〔1 4〕
参考文献 : 「
1 5 ]
[ l ] 陈学林 , 马瑞君 , 孙坤等 , 中国沙棘属种质资源
及其 生 境 类型 的 研究 [ J〕 . 西北 植物 学报 ,
2 0 0 3
,
2 3 ( 3 )
:
4 5 1

4 5 5
.
黄栓 . 关于 中国沙棘种质资源类型问题的研究
[J〕 . 沙棘 , 2 0 0 3 , 一6 ( 3 ) : l 一 7 .
李根前 , 唐德瑞 , 赵一庆 . 沙棘属植物资源与开
发利用 [ J ] . 沙棘 , 2 0 0 0 , 1 3 ( 2 ) : 2 2 一2 6 .
葛孝炎 , 史国富 , 马翠英 . 沙棘化学成分研究概
况 [ J〕 . 中草药 , 1 9 8 6 ; 1 7 ( 8 ) : 4 2 一 4 4 .
包文芳 , 孙一楠 . 沙棘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J ]
. 沙棘 , 1 9 9 9 , 一2 ( z ) : 5 9一 4 4 .
杨帆 , 杜宣利 , 周伯川 . 沙棘果综合开发利用 的
探讨 [J〕 . 沙棘 , 1 9 9 9 , 1 2 ( 1 ) : 3 7 一 4 0 .
高锦明 , 张鞍灵 , 李芸生 , 等 . 沙棘黄酮化学研
究的进展 [ J〕 . 沙棘 , 1 9 9 8 , 1 1 ( 2 ) : 3 4一 4 0 .
F r i e d
r ie h
,
H
.
T h
e
f l
a v o n e s o f H I P P
o
P h
a e
kr
a m
-
n o i d e s
.
( W il h
e
lm s U n iv
.
M
u e n s t e r ) K o n g .r
P h
a r m
.
W i
s s
.
V
o r t r
.
O r i g i n a lm it t
,
2 3
,
M
u e n s t e r
( W
e s t f
a l e n )
,
G
e r
.
1 9 6 3
,
1 7 5

1 7 7
.
H o e r h a m m e r
,
L
.
W
a g n e r
,
H
.
K h
a
li l
.
E
.
F l a v o n o l
g ly
e o s id e s o f t h e s e a b u e k t h o r n ( H I P P o P h a e hr
-
a m n o i d e : ) [ J
.
D e〕 ( U n iv . M u n i e h , G e r . ) L ly o -
d i a一 1 9 9 6 , 29 ( 3 ) : 2 2 5一 2 2 9 .
K r o l ik o w s k a
,
M
a r ia T h e f la vo
n o l g ly e o s id e s o f t h e
s e a
b
u e k t h o r n b e r r y
,
H I P P
o P人a 。 从 a m n o i d e : . 〔J〕
( M
e
d
.
A k a d
.
N
a r u t o w ie z a 1 2 0 a
,
L o d
z ,
P
o l
.
)
P la n t a M
e
d
.
1 9 7 2
,
2 2 ( 4 )
:
4 1 8

4 2 7
.
X i
a o , z h o u y in
,
X ia o
,
R
o n g S t u d ie s o n t h e f l a
-
v o n o id
o f H I P P
o P人a 。 从 a m n o i d e : L . P a r t l [ J〕
( S e h
.
P h
a r m
.
S
z e e
h w
a n
M
e d
.
C
o
ll
.
C h
e n g t u
,
P eo P
.
R e p
.
C h in a ) / / S
u 一 e
h
u a n 1 H
s u e
h Y
u a n
〔1 6〕
一J I刁」月了八6. .上,1一IJ-L
门二」0乙nJ一IL厂
H
s u e
h P
a o
.
1 9 8 0
,
1 1 ( 3 )
,
1 7 4

1 7 7
.
王军宪 , 刘万军 , 尤晓娟 , 等 . 中国沙棘不同部
位总黄酮含量测定初报 【J ] . 沙棘 , 1 9 9 9 , 12
( 2 )
:
4 5

4 6
.
刘朵花 , 李建辉 , 吴伸 . 沙棘果肉和叶中黄酮类
化合物组分的分析 比较 【J ] . 沙棘 , 1 9 9 9 , 12
( 3 )
:
2 8

3 0
.
付桂香 , 冯瑞芝 , 肖培根 . 不同种及不同采收时
间沙棘叶中总黄酮 的含量测定与比较 〔J ] . 中
国中药杂志 , 1 9 9 7 , 2 2 ( 3 ) : 1 4 7 一 1 4 8 ·
乌凤歧 , 陈仙 . 提取黄酮类化合物的可行性研
究 [ J〕 . 辽宁 工程技术 大学学报 , 2 0 03 , 2
( 2 )
:
2 7 5

2 7 7
.
王昌利 , 宋小妹 , 胡亚逊 , 等 . 沙棘果皮总黄酮
提取分离工艺 研究 〔J ] . 中成药 , 1 9 9 4 , 16
( 9 )
:
6

8
.
李教社 , 杨云 , 付君明等 . 中国沙棘叶总黄酮提
取工艺研究 [ J〕 . 沙棘 , 1 9 9 9 , 1 2 ( 4 ) : 2 7一 3 0 ·
朱万靖 , 倪培德 , 江志伟 . 沙棘果渣中黄酮类化
合物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J ] . 中国油脂 , 2 001 ,
2 6 ( 1 ) : 3 5

3 7
.
苏琳 , 金海英 , 段中心 . 应用碱性助提剂提取沙
棘叶总黄酮初探 [ J ] . 沙棘 , 2 0 0 1 , 1 4 ( 4 ) :
2 3

2 5
.
曹群华 , 翟伟警 , 李家贵 , 等 . 大孔树脂吸附纯
化沙 棘籽渣 总黄酮 的研究 , 中国中药杂 志 ,
2 0 0 4
,
2 9 ( 3 ) : 2 2 5

2 2 8
.
黄河胜 , 马传庚 , 陈志武 .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作
用研究进 展 [ J〕 . 中国 中药杂 志 , 2 0 0 0 , 25
( 1 0 ) : 5 8 9

5 9 2
.
赵玉珍 , 武福亨 . 沙棘中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
用价值 [ J〕 . 沙棘 , 1 9 9 7 ; 1 0 ( 1 ) : 3 6一 3 8 ·
王立群 , 郑金生 . 沙棘总黄酮 ( T H )F 与银杏
总黄酮心血管药效学的对 比研究 [ J〕 . 中国煤
炭工业 医学杂志 , 2 0 0 2 , 5 ( 1 2 ) : 1 2 0 6一 1 2 0 8 .
肖准 , 彭文珍 , 朱彬 , 等 . 沙棘总黄酮改善心肌
肥大的分子药理机制 【jJ . 四川大学学报 (医
学版 ) , 2 0 0 3 , 3 4 ( 2 ) : 2 8 3一 2 85 .
吴英 , 王毅 , 王秉文 , 等 . 沙棘总黄酮对急性心
衰犬心功能和 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月 , 中国中
药杂志 , 1 9 9 7 , 2 2 ( 7 ) : 4 2 9一 4 5 1 .
张绕 , 束梅英 . 沙棘药理研究进展 [月 . 沙棘 ,
1 9 9 9
,
1 2 ( 3 )
:
4 0

4 4
.
郭俊旺 , 魏彩云 . 沙棘果汁油 、 沙棘果渣油和沙
ǐ IFJ es月任哎U一.Lr
[ 2 0〕刁J
一I气esJ叹Utió吕rLL.工es
飞J,l esO自八j0`O一IJ
[ 9 ]
[ 1 0〕
「2 4〕
[ 1 1 ]
飞JI t月bt了O乙山一ILle
沙棘属植物 的生物化学和药理 学研 究综述 第 4期
【37 〕
[38 ]
ō 11F -J n己 OJ,曰O自一IJFL
一习.引OJOnd月呼一ILJwe
.
[3 0」
「3 1 ]
棘种子 油 的区别 [ J〕 . 沙棘 , 2 9 9 4 , 2 2 ( 7 ) :
2 4

2 7
.
高锦明 , 张鞍灵 . 沙棘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概
况 [ J」 . 沙棘 , 1 9 9 5 , 8 ( 3 ) : 2 5 一 3 0 .
忻推年 , 项东方 . 沙棘油的气液色谱分析及制
油工艺研究 〔J ] . 沙棘 , 1 9 9 5 , 8 ( 1 ) : 2 7 一 3 2 .
郑清 , 阮成江 . 不同产地沙棘含油量及生化成分
研究概况 , 陕西林业科技 , 2 0 0 2 , ( l ) : 7 3一 7 7 .
阮成江 , 李代琼 . 沙棘含油 量及影响因子研究
综述 【J〕 . 西 北 植 物学 报 , 2 0 0 2 , 2 1 ( 2 ) :
2 0 7

2 1 4
,
忻粗年 , 刘永该 . 沙棘油质量控制及品质评定
分析研究 [ J〕 . 沙棘 , 1 9 9 9 , 1 2 ( 4 ) : 2 2一 2 7·
王 昌利 , 党红敏 . 沙棘 油提取分离工 艺研究
[ J〕 . 中成药 , 2 0 0 0 , 2 2 ( 5 ) : 3 2 7一 3 2 9·
党创世 , 好玉军 , 冯改利 , 等 . 沙棘籽油提取工
艺研究 〔J〕 . 现代中医药 , 2 0 0 3 , ( 3 ) : 6 4一 6 5 ·
银建中 , 毕明树 , 孙献文 , 等 . 超临界 CO Z 萃
取沙棘油的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J] . 高校化
学工程学报 , 2 0 0 1 , 1 5 ( 5 ) : 4 8 1一4 84 .
卢明春 , 包永明 , 宋建国 , 等 . 超临界 c 0 2 萃
取沙棘油工艺的优化 【J ] .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
[ 4 1〕
报 , 1 9 9 9 , 1 8 ( 3 ) : 4 8 一 5 4 .
周远鹏 , 江京莉 , 宋玉海 , 等 . 沙棘种子油抗胃
溃疡作用 的研究 [ J〕 . 沙棘 , 1 9 9 4 , 7 ( 2 ) :
3 1

3 2
.
程体娟 , 李文惠 , 陈卫 , 等 . 沙棘籽油对小鼠实
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 中华预防 医学杂
志 , 1 9 9 2 , 2 6 ( 4 ) : 2 2 7一 2 2 9 .
包文芳 , 李锐 , 张群林 , 等 . 沙棘属植物药理作
用研究进展 【J] . 沈 阳 药科大学学报 . 1 9 9 7 ,
1 4 ( 4 ) : 3 0 3

3 0 7
.
齐洁 , 刘洪章 , 吴林 . 不同沙棘品种果实营养成
分的 比较分析 仁J]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19 98 ,
2 0 ( 3 )
:
3 5

3 8
.
王桂云 , 梁忠岩 , 张丽萍 , 等 . 沙棘果水溶性多
糖 J SI 的分离鉴定 [月 . 中国药学杂志 , 1 9 9 9 ,
3 4 ( 4 ) : 2 2 9

2 3 1
.
张丽萍 , 陈玉香 , 刘立东 , 等 . 沙棘果硫酸化醋
多糖 H R S L 的制备与分析 〔J ] . 东北师范大学
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1 9 9 9 , 1 6 ( 3 ) : 7 0 ·
E lis e e v
,
1
.
P
.
T h
e e o n t e n t o f m i n o r e lem e n t s i n
H z’P oP P h a e hr a m n o id es s e ed 〔 J , R u 〕 G o r ’
k o v
.
5
.
K h
.
I-n t
.
1 9 9 7
,
( 1 0 5 ) : 2 3

2 5
.
ō IJF .JO了ú口」八j」厂LL片L
〔4 2 ]
[4 3〕
ùó一ǐJ连ó匕dn七,口曰八dr, LLIJr卜
A S u m m a r y o f B i企c h e m i s t r y a n d P h a r m a c o l o g i c a l
R e s e a r e h o f H I P P o P h a e
Y
a n g Z h ig a n g ` , L u S h u n g u a n g Z , Zh a o M e i x i a ,
( 1
.
oC
n s e c o S e a bu e k t h o r n P or d u c t s C口 . L T D . , B e ij i n g , 1 0 0 0 3 8 ; 2 . hC i n a N d t i o n a l
A d m i n i s t ar t i o n OC
n t e r
fo
r S e a b u e k t h r o n D e v e l o P m e n t
,
B e ij 艺n g , 1 0 0 0 3 8 )
T h r o u g h s y s t e m a t i e a l r e v ie w o f P r e v i o u s li t e r a t u r e s
,
t h e p a p e r h a d S u m m a r i z e d t h e e x i s t i n g r e s e a r e h
p r o g r e s s o f e x t r a e t i v e t e e h n iq u e
,
b io
一 e h e m i s t r y a n d P h a r m a e o l o g y o f m a i n S e a b u e k t h o r n n u t r i t io n
e o m P o u n d s
, s u e h a s f l a v o r o id s
, 0 11 a n d 5 0 o n
.
S o m e e o m m e n t s a n d s u g g e s t io n o f t h e e x t r a c t i v e t e e h
-
n i q u e o f f l a v o n o id s a n d 0 11 a n d i t s a p p l ic a t i o n w e r e d i s e u s s e d
.
K ey W o r d s
:
H IP P o Ph a e ; b i o
一 e h e m i s t r y ; p h a r m a e o l o g y ; s u m m a r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