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RAPD)在桑属植物系统学研究的应用初报



全 文 :第 2 1卷 第 4期
蚕 业
CA N YE
科 学
E K XUE 1 9 95年 2 1月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N A 技术 ( R A P D)
在桑属植物系统学研究的应用初报
向仲怀 张孝勇 余茂德 柯益富
( 西南农 业大学蚕 桑学农业部部级重点实验室 )
摘 要 用 R A P D技 术研究了桑属 9种材料基因组 N A D的多态性 , 获得 了 9 种材料基 因组 D N A
的指纹 图谱 ,并估算 了遗传距离 ,绘 出 了系统树状图 。 探讨 了桑属 9 个种 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分类 。
关键词 R A P D 桑属 系统学
桑树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 研究桑属植物的系统发育 、 亲缘关 系 ,无论是对桑的育种实
践 ,还是对其进化分类 , 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 桑属植物的系统学虽有不少研
究 ,但以形态学分析为基础的表型进化研究居多 。 桑是异花授粉植物 , 自然分布极广 , 很容
易杂交 ,又能通过无性繁殖 ,所以过渡类型易于形成 , 易于保 留 。传统的形态学分析和同工
酶分析等方法 ,难 以解决系统进化及分类上的许多分歧 。 1 9 9 0 年 , w i l l i a m s [ ,」和 w e l s h 〔 ,〕
同时开创了利用人工合成的短核昔酸引物经 P C R 扩增进行基 因组 D N A 多态性分析的
新方法 ,即 R A P D ( R a n d o m A m p l if ie d p o l y m o r p h ic D N A ,随机扩增多态性 D N A ) 。 国内
外应用 R A P D 技术快速而有效地进行了基因组 D N A 多态性分析 , 特别是进行物种亲缘
关系和系统分类的研 究 ,如水稻 「 3 , 、 花生 厂 , 、 大豆比 等植物均取得了突出进展 。 但是 ,有关
桑属植物分子系统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 著者用 R A P D 技术构建了分属桑属 9个种的共
9 种材料的 D N A 指纹图谱 , 以期探讨桑属 9 个种的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 。
1 材料和方法
1
.
1 材料
试验所用材料均来 自本校桑树种
质资源圃 。 包括分属 9 个种的染色体
数不同的 9 种材料 , 见表 1 。
1
.
2 方法
1
.
2
.
1 D N A 的提取 : 参考 M e C o u e h
方法困并 作修改 。 取 刚萌 发 的幼 叶
2 9
, 在液 氮 中研成粉末 , 转 入 50 m L
离心管中 ,加入 10 m l一D N A 提取缓冲
表 1 供试材料及种名
序号 材料名称 染色体数
1 伦教 1 0 9 广东桑 (材 . a l八 沪 u rP u er a R o x b )
2 大 鸡 冠 鲁桑 (M . m u l t i c a :` l : : P e r r )
3 鸡 桑 鸡桑 (M . a u 、 t r a z i、 P o l r )
4 火 桑 瑞穗 桑 (M . n , i z u丙0 H o 一t a )
5 剑 持 山桑 (万 . 占o m 勿 c : 、 K o ld z )
6 长 果 桑 长果 桑 (M . l a 尸 v ; g u t o W a l l )
7 和 田 白桑 白桑 (对 . al 加 iL n n )
8 天 目山桑 华桑 (M . ` a zh叮 a , , a H e m s l )
9 川 桑 川桑 (M . n o t a b i l i 、 S e h n e id )
Zn = 2 8
未知
Z n = 2 8
3n = 4 2
Zn 一 2 8
未知
3n = 4 2
6 n = 8 4
n = 1 4
本文 ] 9 9 5一 0 7一 0 9 收到 ; 修改寄回 : 19 9 5一 0 9一 13 。
DOI : 10. 13441 /j . cnki . cykx . 1995. 04. 001
2 04 蚕 业 科 学 2 1卷
液 (1 0 0m m o l /L Tr i s · H I Cp H S . o , 2 0 m m o l / L E D T A , 5 0 0 m m o l / L N a C I , 1 . 5 % SD S ,
0
.
5%件琉基乙醇 , 50 m m ol / L 抗坏血酸 ) , 恒温振荡器中 60 ℃保温 30 m ; n 。 加入 10 m L 氯
仿 , 倒转离心管数次 , 使之成为乳浊状 , 6 o C继续振荡 l o m i n , 3 0 0 o r /m i n 离心 2 0 m i n ,吸
出含 D N A 的上层水相 ,加入 2/ 3 体积的异丙醇 ,混匀 , 一 20 ℃放置 15 m in ,用玻棒勾出沉
淀的 D N A , 70 % 乙 醇洗 1 次 , 37 C烘干 。 移到 5 m I J 离心管中 , 加入 Zm L T E ( 10 m m ol / L
T r i s
·
H C I p H 7
.
6
,
0
.
l m m o l / I
J
E D T A p H s
.
o )
,
6 0℃助溶 l h 。 加入 R N A 酶 ,使终浓度达
20 拜g /m L , 37 C 保温 30 m in 。 加入等量平衡酚 , 倒转离心管使之混匀 , 15 o o o r / im n 离心
I Om in
, 吸出上清液 ,再次用平衡酚抽提去蛋白 。 吸出上清液 , 加入等量氯仿 ,倒转离心管
使之混匀 , 15 o o o r /m in 离心 6 m in 。 吸出上清液 ,加入 2 倍体积冰冷的无水乙醇 , 混匀 , 一
2 0℃放置 1 5m i n 。 1 5 o o o r /m i n 离心 l o m i n ,弃上清 , D N A 沉淀用 7 0%乙醇洗 1次 , 3 7 ℃烘
干 , 加人 T E , 4℃溶解过夜 。
1
.
2
.
2 D N A 浓度测定 : 取 5川 J D N A 溶液 , 用 T E 稀释成 l m L , 在分光光度汁上测定波
长 2 6 0n m 及 2 8 0n m 处的 O D 值 ,并计算 D N A 溶液的浓度及不同材料的 D N A 产量 。
1
.
2
.
3 P C R 反应 : 随机引物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产品 , 试验中使用的引物
为 J 组及部分 O 组 ; D N A 聚合酶为华美公司和 rP o m eg a 公司产品 。 P C R 反应总体积为
2 5拜L 。 其中含 d A T P 、 dG T p 、 d C T P 、 d T T P 各 2 0 0拜m o l / L ; 随机引物 1拜L (浓度为 s o n g /
拼L ) ; 1 0 倍反应缓冲液 ( l o o m m o l / L T r i s · H C I p H S . 3 , s o o m m o l / L K C I , 0 . 0 0 1%明胶 )
2
.
5拌L ; Zm m o l / L M g e l Z ; Z o n g 模板 D N A ; l u D N A 聚合酶 ; 用超纯水补充至 2 5拌L 。 在变
性时间 、 退火温度 、 M g Z+ 浓度 、 d N T P 浓度及 D N A 聚合酶量等各项实验中 ,某个成分的变
化在各项试验中分别注 明 。 P c R 反应的温度循环是 94 ℃ , 30 5 ~ 40 ℃ , 60 5 ~ 72 ℃ , 90 5 ; 经
过 35 个循环后 ,接 72 ℃ , sm in 。 扩增产物用 1 . 5%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 , 电压为 ZV c/ m ,
经澳化乙锭染色 20 m in , 然后在紫外检测仪上观察并照相记录 。
1
.
2
.
4 统计分析 : 设 P C R 扩增产物电泳后在凝胶的某 一位置上有 D N A 带为 1 , 无 D N A
带为 。 , 按 N ie[ , 〕的公式计算遗传距离 。
F = ZN
、 ,
/ N
x
+ N
,
( 1 )
D ~ 一 fo gc F ( 2)
其中 N : 、 N , 分别是某个引物的不同材料 D N A 的 P c R 扩增带数 ; N x y是两种 D N A 共
有的 P C R 扩增带数 。 用不同随机引物检测 9 种材料的 R A P D , 其 F 值的平均值 F 即为
R A P D 片段共享度 。 将 F 代入公式 ( 2) 就可算出遗传距离 D 。 根据 9 种材料间遗传距离 ,
用 u p G M A 法川进行聚类 , 得到 uP G M A 系统树
2 结果与分析
2
.
1 D N A 的提取
将提取的 D N A 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纯度与产量 ,结果如表 2 。 O D 26 。 / O D 2 8。 比值均
在 1 . 71 ~ 1 . 79 之间 ,表明用本法提取的 D N A 纯度较高 。 以每克幼叶提取的 D N A 产量而
言 ,种间差异较大 。 桑 叶 D N A 的提取方法 〔9 , `“ 〕虽有报道 ,但程序复杂 。 著者根据桑叶中蛋
白质含 量高 , 特别是氧化酶类活性高 的特点 , 改进了 D N A 提 取缓冲液的成分 , 添加了
0
.
5%卜琉基乙醇及高浓度抗坏血酸以抑制氧化酶的活性 。
4 期 向仲怀等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 NA技术 ( R AD P )在桑属植物系统学研究的应用初报 2 0 5
表 2 , 种材料 D N A 的纯度与产 t
材料名称 O D Zo o ( ) D Z,。 O D Z。。 / O D : 8。 D N A 浓度 (拜 g /矛, l ) D N A 产量 ( 拜 g / g 幼 叶 )
尸匀勺Jg曰80自ó衬亡咭J.Cjēbtas几J一匕八O肖己O乙19一q乙9自9ó1曰口`八伦教 10 9
大 鸡 冠
鸡 桑
火 桑
剑 持
长 果 桑
和 田白桑
天 目山桑
川 桑
0
.
0 68 0
.
0 38
0
.
1 36 0
.
0 79
0
.
1 2 6 0
.
0 7 3
0
.
1 3 3 0
.
0 7 6
0
.
1 8 2 0
.
1 0 6
0
.
0 9 6 0 0 5 4
0
.
2 0 4 0
.
1 1 7
0
.
1 1 3 0
.
0 6 6
0
.
0 4 3 0
.
0 2 4
1
.
7 9
1
.
7 3
1
.
7 3
1
.
7 5
1
.
72
1
.
79
1
.
74
1
.
7 1
1
.
79
0
.
6 8
1
.
3 6
1
.
2 6
1
.
3 3
1
.
8 2
0
.
9 6
2
.
0 4
1
.
13
0
.
4 3
2
.
2 P C R 反应条件
试验中的模板 D N A 皆为伦教 1 09 的 D N A 。
2
.
2
.
1 反应前模板 D N A 的变性时间对 P C R 的影响 : P C R 反应前 ,模板 D N A 在 94 C进
行变性处理 , 时间分别为 。 、 5 、 1 0 im n 。 变性时间在 。一 l o m in 范 围内 , P C R 扩增产物的 电
泳条带清晰 , 背景很浅 , 几乎没有差别 。 因此 ,可以认为 P C R 反应前不需对模板 D N A 作
专门的变性处理 , 以减少高温处理所引起的 D N A 聚合酶活性的损失 。
2
.
2
.
2 退火温度对 P C R 的影响 : 在本试验 中 ,退火温度分别为 36 、 39 、 4 2 、 4 5 ℃ 。 当退火
温度为 45 ℃时 , 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 晰 ,但带纹较少 ; 当退火温度为 3 6 ` C 时 , 扩增产物弥
散状背景较深 ,带纹不清晰 ; 当退火温度 为 39 ℃和 42 ℃时 , 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 , 背景
较浅 。 因此 ,退火温度选择 40 ℃为宜 。
2
.
2
.
3 M g
, + 浓度对 P C R 的影 响 : 反应混和物中的离子 强度 , 尤其是 M g , ` 的浓 度 , 对
P C R 反应的特异性和扩增效果都有影响 。 改变 M g Z一浓度 , 从 1 . 0一 .4 Om m ol L/ , M g , 牛浓
度 为 4 . o m m ol / L 时 , 扩 增 产 物 条带 较 浅 ; M g Z一 浓 度 为 1 . o m m ol l/ 才 、 2 . o m m ol / L 、
3
.
o m m ol / L 时 ,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 , 因此 , 选择 M g Z ` 浓度为 2 . o m m io / I J 。
2
.
2
.
4 d N T P 浓度对 P C R 的影响 : d N T P 浓度变化 为 一0 0 一 5 〔)。 F, m o l / l 洲 。 当 dN T P 为
5 0 0拌m o l / L 时 , P C R 扩增产物带纹少 ; 当 d N T P 为 3 0 0 ,, m o l / x 、 4。。: L n : 0 1/ l 时 ,扩增产物
电泳的弥散状背景较 深 ; 当 d N T P 为 10 0 # m ol I/ J 时 . 扩增 产物少 、 带 纹浅 ; 当 d N T P 为
2 0 0拌m ol /’I 才 时 ,扩增产物 电泳条带清晰 , 背景也较浅 。 d N T P 量选择 2 0 0拌m ol / I一 较好 。
2
.
2
.
5 D N A 聚 合酶浓度对 PC R 的影响 : 不同 D N A 聚合酶量对 P C R 扩增的效率有一
定的影响 。 在 25 衅 J 反应体 系中 . 当 D N A 聚合酶为 0 . S U 时 ,扩增产物较少 ; 当 D N A 聚合
酶为 1 . S U 、 2 . OU 时 ,虽然扩增产物较多 , 但弥散状背景较深 ; 当 D N A 聚合酶为 I U 时 ,扩
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 , 背景也较浅 , 所以 , D N A 聚合酶选择 I U 较适宜 。
2
.
3 桑属 9 种材料的基因组 D N A 指纹图谱
本试验所选用的 1 5 个 R A P D 引物都有 P C R 扩增产物 。 在 9 种材料中都获得 了基因
组 D N A 指纹图谱 。 在 15 个引物中 ,除 工 , 7的 P c R 扩增产物在 9种材料中均表现完全相
同的 6 条带以外 , 其余 14 种 引物 的 P C R 扩 增产物均表 现 出了多 态性 , 表 明桑属植物
D N A 的多态性是非常丰富和普遍存在的 ,是进行 R A P D 研究的良好材料 。
4 期 向仲怀等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 N A 技术 ( R A P D )在桑属植物系统学研究的应用初报 2 0 5
表 2 , 种材料 D N A 的纯度与产 t
材料名称 O D Zo o ( ) D Z,。 O D Z。。 / O D : 8。 D N A 浓度 (拜 g /矛, l ) D N A 产量 ( 拜 g / g 幼 叶 )
尸匀勺Jg曰80自ó衬亡咭J.Cjēbtas几J一匕八O肖己O乙19一q乙9自9ó1曰口`八伦教 10 9
大 鸡 冠
鸡 桑
火 桑
剑 持
长 果 桑
和 田白桑
天 目山桑
川 桑
0
.
0 68 0
.
0 38
0
.
1 36 0
.
0 79
0
.
1 2 6 0
.
0 7 3
0
.
1 3 3 0
.
0 7 6
0
.
1 8 2 0
.
1 0 6
0
.
0 9 6 0 0 5 4
0
.
2 0 4 0
.
1 1 7
0
.
1 1 3 0
.
0 6 6
0
.
0 4 3 0
.
0 2 4
1
.
7 9
1
.
7 3
1
.
7 3
1
.
7 5
1
.
72
1
.
79
1
.
74
1
.
7 1
1
.
79
0
.
6 8
1
.
3 6
1
.
2 6
1
.
3 3
1
.
8 2
0
.
9 6
2
.
0 4
1
.
13
0
.
4 3
2
.
2 P C R 反应条件
试验中的模板 D N A 皆为伦教 1 09 的 D N A 。
2
.
2
.
1 反应前模板 D N A 的变性时间对 P C R 的影响 : P C R 反应前 ,模板 D N A 在 94 C进
行变性处理 , 时间分别为 。 、 5 、 1 0 im n 。 变性时间在 。一 l o m in 范 围内 , P C R 扩增产物的 电
泳条带清晰 , 背景很浅 , 几乎没有差别 。 因此 ,可以认为 P C R 反应前不需对模板 D N A 作
专门的变性处理 , 以减少高温处理所引起的 D N A 聚合酶活性的损失 。
2
.
2
.
2 退火温度对 P C R 的影响 : 在本试验 中 ,退火温度分别为 36 、 39 、 4 2 、 4 5 ℃ 。 当退火
温度为 45 ℃时 , 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 晰 ,但带纹较少 ; 当退火温度为 3 6 ` C 时 , 扩增产物弥
散状背景较深 ,带纹不清晰 ; 当退火温度 为 39 ℃和 42 ℃时 , 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 , 背景
较浅 。 因此 ,退火温度选择 40 ℃为宜 。
2
.
2
.
3 M g
, + 浓度对 P C R 的影 响 : 反应混和物中的离子 强度 , 尤其是 M g , ` 的浓 度 , 对
P C R 反应的特异性和扩增效果都有影响 。 改变 M g Z一浓度 , 从 1 . 0一 .4 Om m ol L/ , M g , 牛浓
度 为 4 . o m m ol / L 时 , 扩 增 产 物 条带 较 浅 ; M g Z一 浓 度 为 1 . o m m ol l/ 才 、 2 . o m m ol / L 、
3
.
o m m ol / L 时 ,扩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 , 因此 , 选择 M g Z ` 浓度为 2 . o m m io / I J 。
2
.
2
.
4 d N T P 浓度对 P C R 的影响 : d N T P 浓度变化 为 一0 0 一 5 〔)。 F, m o l / l 洲 。 当 dN T P 为
5 0 0拌m o l / L 时 , P C R 扩增产物带纹少 ; 当 d N T P 为 3 0 0 ,, m o l / x 、 4。。: L n : 0 1/ l 时 ,扩增产物
电泳的弥散状背景较 深 ; 当 d N T P 为 10 0 # m ol I/ J 时 . 扩增 产物少 、 带 纹浅 ; 当 d N T P 为
2 0 0拌m ol /’I 才 时 ,扩增产物 电泳条带清晰 , 背景也较浅 。 d N T P 量选择 2 0 0拌m ol / I一 较好 。
2
.
2
.
5 D N A 聚 合酶浓度对 PC R 的影响 : 不同 D N A 聚合酶量对 P C R 扩增的效率有一
定的影响 。 在 25 衅 J 反应体 系中 . 当 D N A 聚合酶为 0 . S U 时 ,扩增产物较少 ; 当 D N A 聚合
酶为 1 . S U 、 2 . OU 时 ,虽然扩增产物较多 , 但弥散状背景较深 ; 当 D N A 聚合酶为 I U 时 ,扩
增产物电泳条带清晰 , 背景也较浅 , 所以 , D N A 聚合酶选择 I U 较适宜 。
2
.
3 桑属 9 种材料的基因组 D N A 指纹图谱
本试验所选用的 1 5 个 R A P D 引物都有 P C R 扩增产物 。 在 9 种材料中都获得 了基因
组 D N A 指纹图谱 。 在 15 个引物中 ,除 工 , 7的 P c R 扩增产物在 9种材料中均表现完全相
同的 6 条带以外 , 其余 14 种 引物 的 P C R 扩 增产物均表 现 出了多 态性 , 表 明桑属植物
D N A 的多态性是非常丰富和普遍存在的 ,是进行 R A P D 研究的良好材料 。
4 期 向仲怀等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 D NA 技术 (A RD P)在桑属植物系统学研究的应用初报 20 7
表 3 桑属 , 种材料的遗传距离
1 2 3 4 5 6 7 8 9
0
.
4 9 1 2
0
.
6 1 1 9
0
.
5 9 5 3
0
.
6 2 7 4
0
.
5 7 0 4
0
.
3 9 9 1
0
.
3 9 7 2
0
.
6 2 8 1
0
.
4 0 9 1
5 18 7
4 7 4 5
0
.
6 2 2 2
0
.
6 5 5 5
0
.
5 8 6 4
0
.
4 2 6 7
0
.
3 9 7 9
0
.
6 1 3 3
0
.
4 1 2 1
0
.
4 6 6 2
0
.
4 2 2 4
0
.
4 6 6 2
0
.
6 2 7 4
0
.
6 8 4 5
0
.
5 1 6 7
0
.
5 2 6 6
0
.
6 3 0 8
0
.
3 8 2 2
0
.
56 14
0
.
53 38
0
.
3 7 9 1
0
.
48 0 6
0
.
6 1 8 4
0

4 0 4 6
0
.
4 3 9 3
0
.
6 0 1 7
0
.
4 2 3 2
0
.
9 1 8 5
0
.
8 5 1 7
0
.
6 6 0 3
0
.
9 0 4 9
0
.
5 9 6 6
0
.
5 5 0 7
0

5 4 7 6
0
.
5 9 7 3
0
.
4 9 1 7
0
.
9 2 3 3
0
.
9 1 2 6
0
.
6 4 1 3
0
.
8 2 2 6
0
.
6 0 22
0
.
6 2 8 7
0
.
5 3 3 3
0
.
5 2 8 6
0
.
3 0 9 1
0
.
4 6 5 1
0
.
4 8 8 9
0

4 60 8
0
.
5 08 0
0
.
5 1 5 3
0
.
6 3 75
0
.
84 4 0
4 3 0 0
3 0 3 8
0
.
8 9 3 8
0
.
8 8 6 5
0
.
9 6 18
0
.
8 5 9 9
0
.
7 0 9 9
1
.
1 74 1
1
.
1 9 1 4
0
.
9 0 7 1
0
.
4 0 37
注 : 对角线以下是 R A P D 片段共享度 ; 1 . 伦教 109 2 . 大鸡冠 3 . 鸡桑 4 . 火桑 5 . 剑持 6 . 长果桑
7
. 和 田白桑 8 . 天 目山桑 9 . 川桑 。
本研究的结果与桑属分种检索表中的
情形大多数是一致的 。 由于系统树的构建
只用了 5个引物 ,且每个种只选用了一种
材料 , 因此 , 上述结果仅供参考 。 我们认为 ,
进一步研究更多的桑种 , 并使用足够多的
随机引物 , 系统而全面地比较桑属 各种的
R A P D
,无疑将从 D N A 分子水平上把桑属
植物的系统进化和分类研究推向一个新的
高度 。
1
.
0 0
0
.
9 0
0
.
80
0
.
7 0
0
.
6 0
0
.
50
0
.
4 0
0
.
30
0
.
2 0
0
. 】0
参 考 文 献 5 2 4 8 6 7 9
W i l l i
a m s
,
J G K
.
e t a l
.
D N A p o ly m o r p h i
s
m
s
a m p l i f i e d b y a
r
b 一t r a r y p r lm e r s a r e u s e fu l a s
g e n e t ie m a r k e r s
.
N u e l e i e A e id
s
R e
s e a r e h
,
1 9 9 0
,
1 8 ( 2 2 )
:
6 5 3 1 ~ 6 5 3 5
图 2
1
. 伦教 10 9
6
. 长果桑
, 种材料的 u沁 M A 系统树
2
. 大鸡冠
7
. 和 田白桑
3
. 鸡桑 4 . 火桑
8
. 天 目山桑 .9
5
. 剑持
) 1桑
2 W e l s h
,
J
.
e t a 1
.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 g e n e r a t e d b y a r b : t
r a r i1y p r im e d PC R i n r h e m o u
s e a p p li e a t i o n t o s t r a in
id e n t i f i e a t i o n a n d g e n e t i e m a p p i n g
.
N
u e l e i e A e id s R e
s e a r e h
,
1 9 9 1
,
19 ( 2 )
:
3 0 3一 3 0 6
3 S h u l e h i
,
F
.
e t a l
.
U s e o f r a n d o m a m p l l f一e d p o ly m o r Ph ie D N A ( R A P D ) f o r id e n t i f ie a t i o n o f r i e e a c e e s s i o n s
.
J p n
.
J
.
G
e n e t
.
1 9 9 2
,
6 7
:
2 4 3 ~ 2 5 2
4 H a lw a r d
,
J
.
e t a l
.
U
s e o f
s i n g l e
一 p r i rn e r D N A a m p l i f i e a t i o n s 】n g e n e t i e s t u d i e s o f p e a n u t ( A ra
c h i s l乃IP o g a c a
L
.
) P la n t
.
M o l
.
B i o l
,
1 9 9 2
,
1 8 ( 2 )
:
3 1 5一 3 2 6
5 惠东威等 . 利用 R A P D 对大 豆属植物 系统学研究的初报 . 科学通报 , 1 9 94 , 3 9 (2 ) : 17 5一 17 8
6 M e C o u e h
,
S R
, e t a l
.
M o le e u la r m a p p i n g o f r i e e e h r o m o s o m e s
.
T h e o r
.
A p p l
.
G e n e t
.
19 8 8
,
7 6
:
8 1 5 ~ 8 2 9
7 N
e
i
,
M
.
e t a l
.
M a t h e m a t i e a l m o d e l f o
r s t u d y 一n g g e n e t i e v a r i a t一o n i n t e r m s o f r e s t r i e t i o n e n d o n u e l e a s e s
.
PN A S
U S A
,
1 9 7 9
,
7 6 : 5 2 6 9一 5 2 7 3
8 S n e a t h P H A
,
e r a l
.
N u rn e
r le a l T a x o n o m y
,
19 7 3
, e d
s :
S a n F r a n e i s c o l l 4 ~ 3 0 5
9 赵学锋 , 蒋建平 , 张裕清 . 桑叶中 D N A 的含量及桑品种间差异 . 蚕业科学 , 1 984 , 1。 ( 3 ) : 18 2一 1 83
1 0 盯井博明 . 桑集全 D N A内分雕 . 日蚤推 , 19 8 9 , 58 ( 4 ) : 34 9一 3 50
208 蚕 业 科 学 1 2卷
A PR L E IMN IA R Y R E POR T ON T HEA P PL IC A T ION
O FR A PD N IS Y S T EMA T IC S O F M OR US L
.
X i n aZ gh o n gh a ui Z h n a gX i o a yo n gY uMo ad e K eY i f u
( K卿 S e ri c ul tural a L bo r a to州 o fA gri c ul tur al l M’ n i st卿 ,
S o u t h w e s t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sr i yt
,
lC
o n g 叮i n g 6 3 0 7 1 6 , C h i n a
A B S T R AC T
R A P D t e e h n i q u e w a s a P P l i e d
t o s t u d y t h e g e n o m ie D N A p o l y m o r p h is m s o f n l fl e
m a t e r i a l s
,
w h i e h b e l o n g t o n I n e s p e e i e s i n M 口
r z` 5 I
J二 T h e g e n o m i e f i n g e r p r i n t s o f t h e
n i n e m a t e r i a l s w e r e o b t a i n e d
.
B y e a l e u l a t i n g g e n e t i e d i s t a n e e
,
w e e o n s t r u e t e d u p G M A
d e n d r o g r a m
.
A d d i t i o n a l l y
,
t h e g e n e t ie
R A P O M O f
U S L
.
r e l a t i o n s h i Ps o f t h e n i n e s p e e i e s w e r e d is e u s s e d
.
S y s t e m a t ie s
中国北方蚕业经济技术协作区
第六届年会在河北省召开
北方蚕业经济技术 协作 区第六 届年 会于
1 9 9 5 年 8 月 1 7 日至 2 4 日在河北省召开 , 参加本
次会议的有来 自北方陕西 、 河南 、 山西 、 吉林 、 辽
宁 、宁夏 、 新疆 、 北京 、河北九个省 、 市 、 自治区的代
表共 50 多人 , 农业部农 业司 , 中国蚕学会的领导
和专家到会指导并做了重要讲话 。
这次会议 ,采取现场观摩与经验交流相结合
的形式 。 代表们于 1 9 9 5 年 8 月 7 日在衡水市报到
与会 , 沿途参观了河北景县的密植丰产桑园 , 迁安
沙地条桑 , 宽城山地坝沿桑等现场 , 代表们对当地
桑叶养蚕 、 桑条编织 、 枝皮造纸带来的高效益 , 十
分关注 , 认为迁安沙地条桑模式对改造北方大面
积的沙荒坡地 , 很有借鉴意义 。
与会代表分析了北方蚕业生产的特点和经济
形势 , 提出了 “ 因地制宜 , 讲究实效 , 大力发展 ” 的
方针 , 认为北方 9 省在现有桑园 220 . 4 万亩 , 产茧
能力 4 . 4 万吨的基础上 , 规划到 2 0 0 0 年桑 园面积
达 4 31 万亩 , 产茧量达 1 5 . 45 万 吨 , 通过努力是完
全有可能实现的 , 大家决心尽快把北方建成中国
第二大茧丝绸之 乡 。 会议代表们对如何搞好北方
蚕业生产 , 取得了以下共识 :
一 、领导重视 ,措施得力 。 如河南的淮滨 、 商城
县等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 , 把蚕业生产确定为扶
贫和 经济开 发的第 一支柱 产业 , 使当地蚕业生 产
有 一了较快的发 展 。
二 、 种养加 . 产供销一 条龙的蚕业管理体制 ,
效益 显著 , 如 山西沁县 、 河南云 阳蚕桑试验场的先
进事例 , 为蚕 业体制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
三 、 区域种植 , 规模经营 , 增强市场应变能力 ,
提高蚕业经济效益 。
四 、 蚕业综合利用大有潜力可挖 。 如陕西省的
“ 桑果茶 ” 和山西省利用蚕沙开发的 “保健药用枕 ”
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
五 、 加强蚕业基础建设 , 搞好配套服务 , 发展
密植大叶桑 , 各省 、 市 、 县力争在 2一 3 年内 , 实现
苗木 自给 ,培育新蚕品种 。
六 、 抓住当前良好机遇 , 发展柞蚕茧的生产 ,
拓宽柞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林泽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