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秋海棠属植物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与物候期观察



全 文 :中国农学通报 2011,27(31):205-211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0 引言
秋海棠为秋海棠科 (Begoniaceae)秋海棠属
(Begonia)植物的统称,栽培品种极多[1]。其中绝大多数
品种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花朵鲜艳美丽,叶片变化多
姿。另外,部分种及品种还可入药或食用,用途广泛[2]。
然而本属植物喜温暖湿润的半阴环境,不耐涝、不耐
旱,对自然条件要求较高,且许多种自然繁衍困难、种
群分布狭窄,因此种质资源的保存与推广成为中国秋
海棠属植物研究的重点与难点[3]。目前,国内最大的
秋海棠属植物引种驯化基地位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
研究所,已收集保存300余种、栽培规模5000余盆,体
系已较为成熟完善。此外北京植物园亦曾于 2002年
从美国秋海棠协会引入200余种、1000余株秋海棠,通
过3年的栽培管理与观察研究,植株普遍生长良好,且
基金项目: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09)608)。
第一作者简介:徐菲,女,1990年出生,江苏扬州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研究。通信地址:210014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前湖后
村1号,Tel:025-84347033,E-mail:rosecrimson@126.com。
通讯作者:郭忠仁,男,1960年出生,江苏南京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与评价和分子生物学工作。通信地址:210014江苏省南
京市中山门外前湖后村1号,Tel:025-84347003,E-mail:zhongrenguo@yahoo.com.cn。
收稿日期:2011-05-23,修回日期:2011-08-13。
秋海棠属植物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与物候期观察
徐 菲,宣继萍,刘永芝,王 翔,张计育,郭忠仁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京 210014)
摘 要:秋海棠属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是目前秋海棠属植物研究的难点之一,前人相关研究报道较少。
为弥补这一空白,并为秋海棠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栽培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江苏省中国科学院南京植物
研究所于2010年先后2次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共引进91种(含品种)秋海棠属植物,在南京地区进
行栽培试验并进行相应的物候期观察,记录其引种成活情况、形态特征、生长周期等,并做比较分析。调
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秋海棠在南京地区室内均可完成周年栽培并生长良好,其中,‘龙翅’秋海棠(B.
‘Dragon Wing’)长势茁壮,习性强健,可全年开花,为值得在南京地区推广应用的品种之一。
关键词:秋海棠属;引种栽培;生长特性;物候期
中图分类号:S685.99 文献标志码:B 论文编号:2011-1523
Introduction and Phenophase Observation of Begonia in Nanjing Areas
Xu Fei, Xuan Jiping, Liu Yongzhi, Zhang Jiyu, Guo Zhongren
(Institute of Botany, Jiangsu Provinc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14)
Abstract: The germplasm resources’conservation is a key point of Begonia’s research, but few study reports
are published in this area so far. With the purpose to provide the theory basis for cultivating popularization of
Begonia in the mid-lower reaches of Yangtze River, institute of Botany, Jiangsu Province and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troduced twice, totally 91 species (varieties) of Begonia from Kuming Institute of
Botan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in 2010, doing a cultivation trial in Nanjing, recording and analyzing all
the related data such as the survival state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tc. The
results proved that most Begonia could survive in good condition and perform an annual growth normally indoor
in Nanjing, particularly B.‘Dragon Wing’was one of the most superior species that was robust and vigorous
and can bloom all the year round, which was actually suitable and valuable for extending and naturalizing in
Nanjing.
Key words: Begonia;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growth characteristics; phenophase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在北京地区室内完全可以实现周年栽培[4-5]。除此以
外,鲜见其他地区引种栽培或资源保存的报道。
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于 2010年从中科院昆
明植物研究所先后2次共引种秋海棠91种(品种),并
对其栽培性状进行分析,观察记录其物候期,以期为秋
海棠属植物在江苏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引种栽
培及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研究于2010年4月—2011年4月在江苏省中科院
植物研究所苗圃内进行。试验地地处南京市区,属亚
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 mm,四季分明,
年平均温度 15.4℃,年极端气温最高 39.7℃,最
低-13.1℃,年平均降水量 1106 mm。全年气候特点为
春秋短、冬夏长,冬夏温差显著,梅雨季节长。
1.2 试验材料
本研究所有植物材料均引自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
所秋海棠属植物引种驯化基地。2010年 3月,从中科
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引种第1批秋海棠幼苗,共计91种,
其中47个为品种,共204株(表1)。2010年6月,为比
较不同气温条件对引种及物候期的影响,并对现有材
料进行补充,再次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引种 41
种、133株;第 2次所引全部材料均与第 1次重复
(表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B. Aquamarine
B. Aries
B. Ashizawa
B. acetisella
B. Bokit
B. bowerae var. roseifolia
B. Bowtique
B. Caravan
B. Caribbean Jamaica
B. Carousel
B. Casey Carsten
B. cathayana
B. cavaleriei
B. Chestunt Capers
B. cirrosa
B. cucullata
B. Curly Sue
B. Dragon Wing
B. Daisy
B. deliciosa
B. dregei
B. dryadis
B. Encinitas
B. erythrophylla
B. fischeri
B. fischeri var. fischeri
B. fomosana
B. fuchsioides
B. grandis var. sinensis
宝石蓝
白羊宫
芦泽
无翅秋海棠
博克特
波氏红花秋海棠
博缇克
卡文
牙买加
多汁
凯斯
花叶秋海棠
昌感秋海棠
切斯纳特
卷毛秋海棠
四季海棠

龙翅
戴西
银娇秋海棠
细裂秋海棠
厚叶秋海棠
恩师达秋海棠
赤刺秋海棠
菲希尔秋海棠
菲希尔秋海棠(原变种)
水鸭脚
柳叶秋海棠
珠芽秋海棠
2
2
4
2
3
3
2
1
4
1
1
1
1
2
2
4
1
5
1
1
5
2
1
1
2
2
3
1
5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B. lipingensis
B. Little Brother
B. Lois Burks
B. longialata
B. Lospe-tu
B. mengtzeana
B. Merry Christmas
B. Norah Bedson
B. Orange Rubrua
B. oxyphylla
B. palmata
B. palmata var. henryi
B. Parenga
B. pedatifida
B. pseudodryadis
B. psilophylla
B. radicans
B. Reichenheimi
B. rex
B. rex
B. rex Blush
B. rex Oeympica
B. rex Sunburst
B. Ricinifolia
B. sanguinea
B. Sarabande
B. scharffi
B. silletensis
B. Silve Jewell
黎平秋海棠
小兄弟
洛伊斯
长翅秋海棠
乐士途
蒙士秋海棠
圣诞
罗拉
红茎
亚灌木秋海棠
裂叶秋海棠
滇缅红孩儿
帕里
掌裂叶秋海棠
假厚叶秋海棠
光滑秋海棠
气根秋海棠
丽晨美
蟆叶秋海棠
蟆叶秋海棠(变种)
羞涩
皮卡
光灿
蓖麻叶
猩红秋海棠
萨拉班德
红筋秋海棠
厚壁秋海棠
银宝石
2
5
1
1
1
1
1
8
1
2
2
10
1
1
1
1
1
2
4
1
2
1
3
3
1
2
1
3
3
编号 拉丁种名 中文种名 数量/株 编号 拉丁种名 中文种名 数量/株
表1 第1次引种栽培秋海棠属植物种(品种)名录表
·· 206
徐 菲等:秋海棠属植物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与物候期观察
续表1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B. handelii
B. Heather Ann
B. Helen Lewis
B. hemsleyana
B. Heracleicotyle
B. heracleifolia
B. hidalgensis
B. hispida var. cucullifera
B. hydrocotylifolia
B. Joe Hayden
B. Kifujin
B. King Edward
B. Kosmatka
B. Kurozuru
B. lacerata
B. laminariae
B. Lillan Steinhaus
大香秋海棠
赫特尔安
海伦
掌叶秋海棠
皿状秋海棠
独活叶秋海棠
希达尔
僧帽秋海棠
天胡荽叶秋海棠
舟海丹
贵妇人
紫王
科斯迈克
黑鹤
撕裂秋海棠
圆翅秋海棠
利莲安
1
2
2
1
1
9
1
2
2
1
5
1
2
2
1
1
6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B. Sir Persy
B. Skeezar
B. Sootie
B. semperflorens
B. semperflorens
B. semperflorens.
B. subvillosa var. lepotorepica
B. tayabensis
B. Thurstanii
B. Trilby Gem
B. truncatiloba
B. verschaffeltii
B. villifolia
B. wangii
B. Paul Hernandez
B. Moon Marra
佩西
滑雪座
苏泰尔
蚬肉秋海棠(品种1)
蚬肉秋海棠(品种2)
蚬肉秋海棠
白柔毛秋海棠
田矢部秋海棠
玻璃
软宝石
截叶秋海棠
刺筋秋海棠
长毛秋海棠
少瓣秋海棠
保罗绅士
月朦胧
2
4
1
2
8
2
2
3
1
2
1
1
1
1
1
1
编号 拉丁种名 中文种名 数量/株 编号 拉丁种名 中文种名 数量/株
表2 第2次引种栽培秋海棠属植物种(品种)名录表
编号
5
8
11
13
17
18
19
20
21
22
24
26
30
32
33
34
36
38
42
44
45
拉丁种名
B. Bokit
B. Caravan
B. Casey Carsten
B. cavaleriei
B. Curly Sue
B. Dragon Wing
B. Daisy
B. deliciosa
B. dregei
B. dryadis
B. erythrophylla
B. fischeri var. fischeri
B. handelii
B. Helen Lewis
B. hemsleyana
B. Heracleicotyle
B. hidalgensis
B. hydrocotylifolia
B. Kosmatka
B. lacerata
B. laminariae
中文种名
博克特
卡文
凯斯
昌感秋海棠

龙翅
戴西
银娇秋海棠
细裂秋海棠
厚叶秋海棠
赤刺秋海棠
菲希尔秋海棠(原变种)
大香秋海棠
海伦
掌叶秋海棠
皿状秋海棠
希达尔
天胡荽叶秋海棠
科斯迈克
撕裂秋海棠
圆翅秋海棠
数量/株
3
3
4
2
3
8
4
5
5
2
3
2
4
2
2
5
5
8
3
2
2
编号
50
52
57
58
60
61
62
63
68
71
74
78
79
81
84
85
86
87
88
91
拉丁种名
B. longialata
B. mengtzeana
B. palmata
B. palmata var. henryi
B. pedatifida
B. pseudodryadis
B. psilophylla
B. radicans
B. rex Oeympica
B. sanguinea
B. silletensis
B. Sootie
B. semperflorens
B. semperflorens.
B. Thurstanii
B. Trilby Gem
B. truncatiloba
B. verschaffeltii
B. villifolia
B. Moon Marra
中文种名
长翅秋海棠
蒙士秋海棠
裂叶秋海棠
滇缅红孩儿
掌裂叶秋海棠
假厚叶秋海棠
光滑秋海棠
气根秋海棠
皮卡
猩红秋海棠
厚壁秋海棠
苏泰尔
蚬肉秋海棠(品种1)
蚬肉秋海棠
玻璃
软宝石
截叶秋海棠
刺筋秋海棠
长毛秋海棠
月朦胧
数量/株
2
2
2
3
2
2
3
1
1
2
3
1
2
4
2
4
3
5
2
3
·· 207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将引种的秋海棠属植物按根系形态进行分类,可
分为球茎、根茎、须根3大类型[6]。
1.2.1 须根类 株型高大、分枝多,主要花期集中在夏秋
两季,花量较少。冬季进入半休眠状态,但因其挺拔常
绿,亦可作观叶用。种植适宜温度 10~20℃。如 18号
‘龙翅’秋海棠(B.‘Dragon Wing’)、25号菲希尔秋海棠
(B. fischeri)、55号‘红茎’秋海棠(B.‘Orange Rubra’)、
56号亚灌木秋海棠(B. oxyphylla)等、
1.2.2 根茎类 多为匍匐茎,粗大多肉,节极短,植株相
对较矮小;叶及花茎自根茎叶腋抽出,花葶高矮因品种
而异,花期较长,花色丰富,大部分种(品种)花量充足,
但夏季大部分种(或品种)不开花,或进入休眠状态;某
些种(品种)叶片具优美斑纹。种植适宜温度 16~
22℃。如13号昌感秋海棠(B. cavaleriei)、40号‘贵妇人’
秋海棠(B.‘Kifujin’)、66号蟆叶秋海棠(B. rex)等。
1.2.3 球根类 地下部具有块茎或球茎。为温室春植球
根,开花时间或因种(品种)而异,但多集中在春秋两
季,秋季花谢后地上部分逐渐枯死,球根在冬季休眠。
种植适宜温度 13~22℃。如 3号‘芦泽’秋海棠 (B.
‘Ashizawa’)、29号珠芽秋海棠(B. grandis var. sinensis)
等。
1.3 试验方法
1.3.1 引种栽培 采用活植株引种法。不同根系类型的
秋海棠存在相应的习性差异,因此,将相同类型的植株
集中摆放,观察比较其生长情况。
1.3.2 形态与物候期观察 每周对其进行1~2次物候期
观察,并作相应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植株形态、花期、开
花量、生长情况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引种栽培秋海棠的成活情况
据统计,2010年 3月第 1批引种的秋海棠幼苗共
204株,次年3月统计成活139株,成活率68.14%;2010
年6月引种的第2批秋海棠幼苗共133株,次年3月统
计成活 98株,成活率 73.68%。观察记录表明,在引种
运输过程幼苗失水、腐烂、萎蔫以及植株本身在搬运过
程中受到的机械损伤是导致引种初期秋海棠植株死亡
的主要原因;后期的死亡则多半由于植株对南京气候
环境不适应,其中因不耐高温雨涝而死亡的种(品种)
共4个,包括12号花叶秋海棠(B. cathayana)、14号‘切斯
纳特’(B.‘Chestunt Capers’)、19号‘戴西’(B.‘Daisy’)、
36号希达尔秋海棠(B. hidalgensis);因越冬低温导致死
亡的种(品种)共2个,包括8号‘卡文’(B.‘Caravan’)、
44号撕裂秋海棠(B. lacerata)。因此秋海棠属植物在
南京地区的越冬与越夏是其是否能顺利完成周年栽培
的重要关键。此外,也有部分球根秋海棠在越冬时地
上部分落叶枯死,出现“假死”现象,但春季气温升高后
又重新大量萌蘖并未旺盛生长,并无负面影响,因此可
视作其生长周期中的正常环节,如 29号珠芽秋海棠
(B. grandis var. sinensis)、81 号 蚬 肉 秋 海 棠 (B.
semperflorens)等。同样的休眠过程也出现在部分根茎
类秋海棠的越夏过程中,如 33号掌叶秋海棠 (B.
hemsleyana)、65号蟆叶秋海棠(B. rex)。
2.2 引种栽培秋海棠的物候期
通过对 91个种(品种)的秋海棠属植物在南京地
区进行1周年的栽培管理,笔者发现,除少数种因气候
不适而死亡之外,所引种的大部分秋海棠均顺利完成
了周年栽培,且长势愈见旺盛。其中3—4月、9—10月
是其生长的高峰时期,新生萌蘖多集中在这段时间
内。夏冬则生长极为不明显,部分种及品种甚至进入
休眠状态。有48个种(品种)的秋海棠可正常开花,开
花率为 52.75%。大部分根茎型秋海棠花期集中在春
季(3—5月),其中4月下旬—5月上旬为花量最多的时
期;须根型秋海棠的花期普遍为夏秋季节(6—9月),
球根型秋海棠的花期则相对零散。这与前人研究的结
果较为一致。48个开花的秋海棠种(品种)的花期及
形态记录见表3。
1
2
3
5
6
7
9
10
11
B. Aquamarine
B. Aries
B. Ashizawa
B. Bokit
B. bowerae var. roseifolia
B. Bowtique
B. Caribbean Jamaica
B. Carousel
B. Casey Carsten
宝石蓝
白羊宫
芦泽
博克特
波氏红花秋海棠
博缇克
牙买加
多汁秋海棠
凯斯
W
P
P
P
P
P
P
R
W
T
S
S
T
M
S
M
T
S









4—6月
3—6月
3—6月
1—3月
3—6月
5—6月
4—6月
3—7月
3月上旬
根茎
根茎
球根
根茎
根茎
根茎
根茎
根茎
根茎
编号 拉丁种名 中文种名 颜色 株高 花量 花期 分类
表3 引种栽培秋海棠属植物的花期及形态记录
·· 208
徐 菲等:秋海棠属植物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与物候期观察
续表3
14
16
17
18
21
22
23
24
25
29
34
35
36
38
39
40
43
46
49
50
51
54
55
56
59
62
64
65
66
70
76
78
79
80
81
82
83
87
89
B. Chestunt Capers
B. cucullata
B. Curly Sue
Begonia Dragon Wing
B. dregei
B. dryadis
B. Encinitas
B. erythrophylla
B. fischeri
B. grandis var. sinensis
B. Heracleicotyle
B. heracleifolia
B. hidalgensis
B. hydrocotylifolia
B. Joe Hayden
B. Kifujin
B. Kurozuru
B. Lillan Steinhaus
B. Lois Burks
B. longialata
B. Lospe-tu
B. Norah Bedson
B. Orange Rubrua
B.oxyphylla
B. Parenga
B. psilophylla
B. Reichenheimi
B. rex
B. rex
B. Ricinifolia
B. Sir Persy
B. Sootie
B. semperflorens
B. semperflorens
B. semperflorens.
B. subvillosa var. lepotorepica
B. tayabensis
B. verschaffeltii
B. wangii
切斯纳特
四季海棠

龙翅
细裂秋海棠
厚叶秋海棠
恩师达
赤刺秋海棠
菲希尔秋海棠
珠芽秋海棠
皿状秋海棠
独活叶秋海棠
希达尔
天胡荽叶秋海棠
舟海丹
贵妇人
黑鹤
利莲安
洛伊斯
长翅秋海棠
乐士途
罗拉
红茎
亚灌木秋海棠
帕里
光滑秋海棠
丽晨美
蟆叶秋海棠
蟆叶秋海棠(变种)
蓖麻叶
佩西
苏泰尔
蚬肉秋海棠(品种1)
蚬肉秋海棠(品种2)
蚬肉秋海棠
白柔毛秋海棠
田矢部
刺筋秋海棠
少瓣秋海棠
R
P
W
R
P
R
P
P
W
P
P
P
W
P
P
R
R
P
P
R
R
R
橙红色
P
W
P
P
P
R
R
P
R
R
W
P
P
R
W
W
M
T
S
M
M
S
M
T
S
T
T
M
M
T
M
T
T
M
T
M
T
S
M
T
S
M
T
M
M
M
S
S
M
S
M
T
T
T
T







































3—4月
3—9月
3—4月
周年开花
3月上旬
10月中旬
1—3月
8—9月
3—6月
4月,10月间断开花
3月上旬
3月,9月间断开花
1—3月
3月上旬
5—6月
12月—次年5月
3—5月
1—6月
6月上旬
4月下旬
3月上旬
3—6月
6—8月
6月上旬
3月上旬
3—7月
1—6月
9—11月
10月中旬
3—7月
4—5月
4—6月
6—9月
3—7月
3—4月
3—7月
3—5月
3月上旬
3月上旬
根茎
球根
根茎
须根
半根茎
根茎
根茎
须根
须根
球根
根茎
根茎
根茎
根茎
根茎
根茎
根茎
根茎
须根
根茎
根茎
根茎
须根
须根
根茎
根茎
未知
根茎
根茎
根茎
根茎
根茎
须根
根茎
球根
根茎
根茎
根茎
根茎
编号 拉丁种名 中文种名 颜色 株高 花量 花期 分类
注:W—白色(white),P—粉色(pink),R—红色(red)。T—高株型(tall),株高15 cm以上;M—中等株型(medium),株高10~15 cm;S—矮株型(short),
匍匐或株高10 cm以下。
通过观察记录发现,18号‘龙翅’秋海棠 (B.
‘Dragon Wing’)可全年开花,株型优美,长势茁壮,花
朵硕大红艳,叶片光滑翠绿,观赏性亦极佳;且具有很
好的适应性与抗逆性,耐寒耐旱,前人研究亦表明本
品种较其他种秋海棠更为耐热、耐光照[7-8],实为值得
在南京地区推广应用的品种之一(图 1)。此外、6号
‘波氏红花’秋海棠(B.bowerae var. roseifolia)、16号四
季海棠(B.cucullata)、25号‘菲希尔’秋海棠(B. fischeri)
·· 209
中国农学通报 http://www.casb.org.cn
图1‘龙翅’秋海棠(B.‘Dragon Wing’) 图2‘波氏红花’秋海棠(B. bowerae var. roseifolia)
图3 四季海棠(B. cucullata) 图4‘菲希尔’秋海棠(B. fischeri)
等也都具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与观赏性(图2~4)。
2.3 秋海棠属植物的栽培技术研究
关于秋海棠属植物的栽培技术,前人已有大量报
道[9-11]。秋海棠为原产亚热带及热带的植物,喜温暖潮
湿,不耐寒,忌旱忌涝,忌强光直射。昆明地区的气候
即为十分适合其生长的亚热带-高山季风气候型,日照
长、霜期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条件可谓
得天独厚。而南京地区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
冷夏热、雨量集中、四季温差大,与秋海棠的原生境存
在一定的气候差异,因此在引种栽培过程中需最大限
度模拟其原始生境,为植株存活、生长创造最为良好的
条件[12]。
本次试验中,所有植株置苗圃特设花架上栽培,因
秋海棠普遍不耐强光直射,亦不耐雨涝,因此采用半
透光的编织布作为遮蔽物对设施地上空进行遮盖。
种植基质普遍采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
酸性砂质壤土,以 5:1的比例混入珍珠岩。11月至次
年 3月,气温低于 10℃,考虑到秋海棠抗寒性较弱,露
地越冬困难,因此将所有植株转入后备温室越冬养
护。室温控制在 15~20℃,每天喷灌 2次,注意空气流
通,定期除草。此外,需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为新生枝
叶预留空间,以防出现过度拥挤而导致的病虫害或互
相遮蔽所导致的生长羸弱。总体而言,通过一年的养
护管理,所引种的 91种秋海棠属植物大部分生长良
好,并对本地环境有所适应,在越冬越夏过程中给予
一定辅助条件即可顺利完成周年栽培,作室内栽培完
·· 210
徐 菲等:秋海棠属植物在南京地区的引种栽培与物候期观察
全可行。
3 结论
通过合理优化运输条件并及时有效处理引种植
株,以及对秋海棠原生境的条件模拟,所引的 91种秋
海棠属植物 60%以上得以良好成活,大部分均表现出
较为可观的适应性,完全可以做到在南京地区室内正
常生长、开花,顺利完成周年栽培。部分种(品种)或花
大色艳,或花量充沛,花期长,或叶片形态丰富美丽,观
赏价值极高,可充分为我所用,形成良好的室内观赏花
材,如‘龙翅’秋海棠(B.‘Dragon Wing’)、四季海棠(B.
cucullata)等。
4 讨论
(1)从引种材料的成活情况来看,植株在运输过程
中所导致的损伤与越冬越夏的环境是其能否顺利完成
引种栽培的决定性因素。通过观察比较及参考前人研
究发现,在引种的前期过程中,导致秋海棠死亡的最主
要原因来自运输过程中植株所受的伤害[4]。大多数秋
海棠属植物枝叶肥厚多汁,秉性柔嫩,抗逆性不强,因
此相较其他生性强健的观赏植物,在大批量异地运输
过程中更容易出现植株萎蔫及机械损伤等情况,往往
对于后期的栽培管理存在严重影响。为尽可能避免这
一现象的发生,应在挑选植株时选择生长良好、枝叶挺
拔、根系发达的个体;以报纸包裹覆盖,松紧疏密适中,
并定时检查植株情况,清理残枝烂叶,保持一定湿度;
此外亦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并在定植栽培前仔细检
查,剪去部分叶片以降低蒸腾作用,维护根系活力,对
损伤的部位及时进行清理与修护。
在本次试验的过程中,前后 2次引种的时间分别
为 3月和 6月。理论上来讲,6月气温升高,空气湿度
大,引种成活率应相对 3月较低。然而实际观察统计
得到的成活率却为后者高于前者,可解释为在第 1次
引种过程中的经验匮乏所导致。在吸取前次引种经验
并采用相应措施后,所引材料在运输过程中所受的损
伤有明显减轻,定植手法及植株处理技术的改良亦在
后续环节中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且第2批引种材
料数量相对较少,因此运输途中所受的挤压、渥烂也相
对轻微。
(2)对于大部分秋海棠属植物而言,长江中下游地
区的气候环境与其适宜的原生境气候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引种地的气候因子必然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干扰和
负面影响,如何为所引材料营造一个较好的生长环境,
尽可能在新的条件下为植物提供近似原产地的条件,
在植物引种的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问题[13]。此外,不
同根系类型的秋海棠最适应的生长条件亦不尽相同,
如蟆叶秋海棠(B. rex)不耐低温,20℃以下即进入休眠
状态,低于 15℃则难于成活,而四季秋海棠 (B.
cucullata)可适应10℃的低温[14]。又如球根类和须根类
秋海棠对光照无显著要求,‘龙翅’秋海棠(B.‘Dragon
Wing’)几乎可以完全适应全光照条件,而部分根茎类
观叶秋海棠则性喜全阴环境,日光直射往往导致叶片
灼伤、长势欠佳[15]。因此在栽培时不能一概而论,需仔
细比较,小心摸索,对于不同种系类型的秋海棠区分对
待,尽可能给予其最适应的生长环境。
(3)本次试验周期为 1周年,周期相对较短,加之
栽培管理细致得当,因此尚未观察到秋海棠相关病虫
害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于部分长势幼弱或在引种过
程中受到伤害的植株而言,存在一定的恢复期与适应
期,对其正常物候期和周年栽培的顺利完成可能存在
一定的影响。若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与改进,维持适
宜的生长环境与良好的栽培管理方法,对于秋海棠属
植物在南京地区的长期栽培必将带来深远的推动作
用,促其达到最佳的生长状态。
参考文献
[1] Wagner W W. The French begonia Society[J]. The Begonian. 1999,
66:172-175.
[2] 杨亮,何顺志.中国秋海棠属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
(12):2979-2981.
[3] 管开云.中国秋海棠属植物的多样性和保护研究[J].蓝天园林,
2007(5):11-13.
[4] 卢鸿燕,赵世伟.秋海棠属植物的引种及栽培研究[J].北京园林,
2010,26(1):26-30.
[5] 卢鸿燕,赵世伟.秋海棠属植物的引种栽培及繁殖技术研究[J].中
国植物园,2009(12):134-140.
[6] 余树勋.秋海棠[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2.
[7] 李萍,钱宇华.几种观花类秋海棠的耐光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
报,2007,22(2):37-40.
[8] 胡永红,李萍,秦俊.球根秋海棠耐热性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6,
34(9):1807-1809.
[9] 葛红.秋海棠——优秀的盆栽和花坛花卉[J].农村实用工程技术:
温室园艺,2005(5):52-54.
[10] 侯效民.球根秋海棠的特点和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2003(6):17.
[11] 张吴贞,蔡冠军.彩叶秋海棠的栽培[J].中国农村科技,2006(5):12.
[12] 黄红春,徐红林.野生盾叶秋海棠引种驯化及应用研究[J].林业调
查规划,2003(4):56-58.
[13] 李震蒙,李俊清.植物引种驯化研究概述[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7,30(4):47-50.
[14] 冯燕,王喜艳.四季海棠的园林应用及栽培技术[J].黑龙江农业科
学,2008(3):154-155.
[15] 闫玉凤.蟆叶秋海棠常见病状的防治[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04
(3):23.
··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