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野生栗属资源利用浅评



全 文 :落 叶 果 树   DECIDUOU S  FRU ITS  2006 (6)                              
综合评议
野生栗属资源利用浅评
王凤才
(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泰安 271000)
  摘 要:南方有些栗产区是利用野生栗嫁接板栗建园。但野板栗与茅栗有显著区别 , 分属两种 ,且茅栗根
本接不活板栗。野板栗与栽培板栗更近缘 , 但亦有区别点 , 理应赋予独立的分类地位和名称。长期以来与板
栗使用同一种名 、名称含混的情况已影响到资源交流和生产利用。对某些具有茅栗形态特征但确能与板栗嫁
接亲和的类型 ,需作进一步研究鉴定。传统依靠叶背细微结构的鉴别方法不甚可靠。
  关键词:野生近缘;嫁接亲和力;野板栗;资源利用
  中图分类号: S664.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2910(2006)06 - 0010 -03
收稿日期:2006 - 09 - 19
作者简介:王凤才(1936 -),男 ,上海嘉定人 ,研究员 , 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从事果树资源 、栗良种化等研究 34年。
  利用栗属野生资源就地改接栽培栗建园 ,
在我国广大的南方栗产区 ,历史悠久 ,地域广
大;在甘 、陕栗分布地区 ,尚有巨大潜力 。所指
主要是利用野板栗砧木资源。那么 ,就地改接 ,
这些嫁接株的砧 、穗亲和力如何呢  是否有矮
化作用  是否有后期不亲和现象  另外 ,由原
来的野生群体改变成经济栽培后 ,其内外环境
发生了质的改变 ,物质和能量运转格局发生重
大变化 ,刺苞 、坚果等干物质积累即产量负荷倍
增 。在此情况下 ,如何延长其经济寿命 ,也值得
关注 ,当然其中涉及了更多的人为因素 ,即农业
技术和农业投资 。
安徽省金寨县是产栗大县 ,该县栗栽培面
积近 3.33万 hm2 ,居全国之首 ,而且除近期发
展的小部分栗园外 ,大部分是利用野生资源改
接建园的。这样一个重大的课题 ,以往见诸报
道不多 ,该县赵丰才等的调查资料是一个好的
开端。
关于接口上 、下砧穗之间生长不协调 (俗
称 “小脚 ”)的现象 , 在苹果 、梨 、樱桃 、柑桔等
多种果树的嫁接中均有所表现 ,只是因选择的
砧穗组合不同而其表现的程度不同。但只要接
口愈合全面而且相对平直 、光滑 ,一般还是采用
这种传统方法 ,这是在一时找不到更为理想的
砧木情况下 ,不得已而为之的 。
栗属资源相互嫁接的亲和力表现复杂。一
种是根本不亲和 ,如锥栗接板栗 ,茅栗接板栗;
另一种是当时能成活 ,且一般能保存一 、二个生
长季 ,如接穗为结果母枝 ,尚能见果 ,但随后渐
渐衰亡 ,即所谓 “后期不亲和 ”。表现为接合部
愈合不完整 ,或呈瘤状 ,轻掰即可裂开 。还有一
种就是选择性亲和 ,如板栗接日本栗 (包括丹
东栗和朝鲜栗 ),总体上不亲和 (就连人们寄于
希望的有中国栗血缘的 “利平”也不例外 ),但
有少量砧穗组合例外 ,因为它们尚能亲和。这
说明板栗砧木实生群体遗传类型是杂合的 ,很
10
少能够用于栗的生产中。但是 ,如果筛选出匹
配的无性系栗砧木 ,上述问题还是能够解决的 。
因此 ,依作者看 ,这个看似较渺茫的问题 ,解决
它却仅是个时间问题 。
嫁接在野板栗上的栽培栗 (见图 1、 2)良
种 ,对其树冠更新能力 、经济寿命等的影响因素
多而复杂 ,且大多涉及到人为因素。再则 ,找同
根龄 、同生态条件的实生砧栗园做对比试验比
较困难 。因此 ,生产中利用野板栗资源和实生
共砧二者不应是相互排斥而应是互为补充 。河
南桐柏在参观学习了安徽金寨的经验后 ,于上
世纪 90年代初建起了数千公顷栗园 ,因为该县
原来没有如此多的野生资源 ,因此全是先栽实
生砧株 ,而后改接 。
南方栗产区 “茅栗接板栗 ”的问题由来已
久 ,但各产区民间所称的茅栗 ,往往包括两个不
同的种 ,即真正的茅栗 (Castanea sequ in ii)(见
图 3)和真正的野板栗 (Castanea mollissima
spp. )(见图 4),有的对实生板栗也叫 “毛栗” ,
学名也是 C. mollissima。 “茅 ”和 “毛 ”同音 ,茅 、
野 、毛不分 ,加重了混乱状况。实际上 ,在生产
上茅栗是接不活板栗的。如分布在江西庐山 、
湖南邵阳 、广西百色等区的 ,均确定无疑。但野
板栗能嫁接板栗则是不争的事实 ,如安徽广德 、
滁州 、舒城 ,皖鄂大别山区 (大部 );湖北罗田
(大部);陕西宝鸡;甘肃武都 、康县 、天水等 。
在兼有茅栗和野板栗的地区 ,当地果农大体都
能识别 ,因二者在枝 、叶 、花 、果方面都有区别 ,
只是野板栗性状更接近于板栗 (也有称 “大叶
茅栗”者 )。因茅栗叶为披针形 , 以往资料记
载 ,叶背为 “鳞片状腺点 ”。野板栗叶为阔披针
形 ,资料上说叶背为 “星状毛 ”。如在同一坡
地 ,茅栗分布稍高 (海拔在 300m以上)。但这
些看似相当清晰的鉴别指标 ,在两者交混地带
还会引起困惑 。即 ,一些表征偏似茅栗的小群
体或单株 ,照样可以接活板栗。对于这种情况 ,
只能作如下逻辑推测:①两者间杂分布区 ,可能
存在二者的天然杂种 ,这种杂种可有不同的表
征和复杂的基因型 ,不排斥某些可与板栗亲和
的杂种;自然界允许存在例外 ,如广西百色林科
所封祖亮就曾发现过一个板栗单株可在茅栗上
接活 。②茅栗种群本身有复杂类型 ,正如野板
栗种群类型复杂一样。 ③以往记载的叶背毛或
腺点的鉴别法不可靠或有误 ,需要寻找和补充
更符合其遗传规律的鉴别指标。武汉植物园张
忠慧等曾见到华南不少地区有茅栗 、野板栗和
锥栗 (见图 5)在同一地区混交分布的情况。根
据板栗与日本栗混栽有花粉直感 (当代显性 )
现象 ,以及板栗与日本栗天然杂种 “利平 ”栗的
存在 ,栗属各个种间混交分布区能形成自然杂
种应是顺理成章之事 ,南京中山植物园张宇和
教授等早就推测过这类杂种的存在。
关于茅栗叶背 “鳞片状腺点 ”(图 3),很可
能是因茅栗叶背光滑无毛 ,气孔比较突出 (图
6),限于当时技术条件 ,误为腺点 ,权且保留这
个沿袭了大半个世纪的鉴别标准 ,但应予以补
充和纠正 。这样 , “与板栗嫁接是否亲和 ”反倒
可以作为茅栗和野板栗的鉴别手段之一。
给野板栗以正确的分类定位 ,如定变种名 ,
使野板栗不再与板栗使用同一种名 ,应是当务
之急 。
野板栗资源的应用在华南 ,特别是在西部
地区还有广阔的天地 ,这些地区在利用时应结
合保护 ,保护是为了保存植物资源的遗传多样
性 ,也是为了更好地利用 ,两者不矛盾 。宝鸡天
王的野板栗就曾以栗坚果直接出口。可见这类
资源中肯定能发掘出结苞性状好 ,或株型紧凑
或出实率高或抗病的基因源 ,用以提升现今栽
培品种的经济性状 。专用砧木资源的筛选利用
还是一片空白 ,栗要跻身于园艺栽培的果树 ,砧
木选育会是迟早绕不过的问题。此点也将会求
助于野生近缘种。而像豫西伏牛山区的卢氏 、
栾川 、西峡等地的资源 ,还有待进一步校勘 、清
理 、科学利用。
11
  图 1 板栗成龄叶背 200倍电子显微镜扫描 ,密蔽单柔毛 , 无法见到 “腺点”
  图 2 板栗基部老叶 , 有稀刚毛 ,亦显气孔
  图 3 茅栗叶背 , 气孔裸露 ,似 “鳞片状腺点”
  图 4 野板栗叶背 , 16倍解剖镜下 ,气孔密 , 亦呈 “腺点”状
  图 5 锥栗叶背 , 光洁无毛 ,无 “腺点”状结构
  图 6 图 3经部分放大(200倍电镜扫描), “鳞片状腺点”原来是气孔
当前富士苹果的品质
   2004年我国苹果栽培面积 187. 67万 hm2 , 产量
2367. 5万 t,分别占水果总量的 19. 2%和 28.2%, 而富
士的产量占苹果总产量的 60.4%。为全面了解富士苹
果的品质状况 , 2004 ~ 2005年于富士苹果采收期 , 从渤
海湾和西北黄土高原优势区的 55个重点县 , 随机抽取
165个富士苹果样品 , 按照国家《鲜苹果》标准(GB /T
10651 - 1989)对果实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总酸
量的指标要求进行了检测。
结果表明 , 果实硬度平均为 7. 50kg /cm2 ,可溶性固
形物含量 13.50%, 总酸 0. 306%(国家《鲜苹果》标准
要求果实硬度≥ 8.0kg /cm2 ,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
13.0%,总酸量≤ 0. 4%)。 3项指标的合格率分别为
21.2%、69.7%和 98. 2%, 全部合格的样品占 13. 9%。
与 1995、1999年的测定结果相比 , 果实硬度分别增加
了 0. 63kg /cm2和 0. 42kg /cm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
了 0.37%和 1.02%, 总 酸量 增 加 了 0. 006% 和
0. 026%, 总体质量有所下降。分析认为 , 富士苹果品
质下降的原因是:①水肥供给不足。据调查 , 有水源和
灌溉条件的果园约占 64%, 西北黄土高原产区不足
50%,绝大多数山地果园全年不灌溉;在调查的苹果园
中每年施肥超过 3次的约占 46%, 近 30%的果园每年
只施一次基肥(农家肥加少量果树专用肥 )。肥水供给
不充足 、不均衡 , 是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的主要
原因之一。 ②负载量过大。苹果生产中 “重产量 ,轻质
量”现象仍然存在。据调查 , 苹果主产区富士苹果的平
均单产每公顷接近 40 t, 一半以上超过 45 t。 ③提前采
收。苹果生产者既无充足 、完备的贮藏保鲜设施 , 又无
法及时 、准确地获取市场信息 ,经常担心错过商机而急
于销售 ,有的将富士苹果的采收期提前近 1个月。不
但降低产量和品质 , 而且果实的耐贮性也下降。 ④果
实套袋。果实套袋具有促进果实着色 , 防止果锈和蛀
果害虫 ,减少病害侵染 ,降低农药残留和提高果面光洁
度等作用。但套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光合作用 , 当
全树套袋时 ,还会直接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 , 对营养
物质的积累有影响 , 以致套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较未套袋果降低 1 ~ 2个百分点。
杨振锋 , 聂继云 , 李 静 , 李海飞 ,李明强 (农业部果
品及苗木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 辽宁 兴城 125100)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