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天津药学 2000年 2月 第 12卷第 1期34
新疆藁本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周晓荣 黎玉红 杨家新
(新疆中药总厂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 综述了近年来新疆藁本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的进展 ,认为该植物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
关键词 新疆藁本 挥发油
新疆藁本为伞形科山芎属植物鞘山芎 (Conioselin um
vaginatum Thel l)的根茎及根 。主产于新疆天山 、阿尔泰山
和准噶尔西部山地 , 苏联中亚和西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生于
山地草甸 、山坡草丛和河谷灌木丛中 。有祛风散寒 、止痛之功
效 。主治风寒头痛 、寒湿腹痛 、泄泻 、疥癣等[1 ] 。在新疆地区常
作藁本代用品被广泛应用。新疆藁本主要成分为挥发油 , 近
年来 , 在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中得到了多种新化合物 , 进行
了活性测试 , 为开发新疆藁本资源提供了依据 。现对近年来
新疆藁本化学成分的研究状况作一综述 。
1 化学成分研究
戴斌首次采用薄层 -光密度法测定新疆藁本挥发油中
肉豆蔻醚含量 。取新疆藁本药材挥发油用无水乙醇配成 50
μl/ml溶液和肉豆蔻醚对照品的无水乙醇溶液 (22.48 μg/
m l),同时在硅胶 H板上点样 ,用石油醚(60 ~ 90 ℃)-乙酸乙
酯-二氯甲烷(11∶1∶1)上行展开 15 cm , 在紫外灯下可见
Rf0.4的蓝紫色斑点 。扫描条件:λs=278 nm , λR =350 nm ,
SX =3;狭缝 1.2 mm ×1.2 mm ;反射法锯齿扫描;灵敏度
中等 。肉豆蔻醚在 10 ~ 50μg 时 , 斑点面积积分值与点样量
呈线性关系 。回收率 102.56%, CV8.7%。经比较 ,察县新疆
藁本肉豆蔻醚含量远低于尼县新疆藁本 , 其薄层色谱与辽藁
本相似[2 ] 。戴斌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
法 , 将两种新疆藁本 (Conioselium tataricum)和辽藁本
(Lig usticum jeholense)、藁本(Lig usticum sinense)药材挥
发油中化学成分进行比较 , 初步鉴定 111个组分 68个化合
物 。新疆藁本和辽藁本均含有α-水芹烯 、藁本内酯、正丁烯
基内酯及榄香脂素;藁本主要成分为新蛇床内酯 、柠檬烯及
蛇床酞内酯;4种藁本均含有肉豆蔻醚 、蛇床酞内酯 、α-派烯
及异松油烯 。其中肉豆蔻醚的含量以尼县新疆藁本最高
(44.25%), 其次为辽藁本 (9.08%), 以察县新疆藁本
(1.13%)及藁本(1.63%)为最低 。蛇床酞内酯则以察县新疆
藁本 (14.57%)和藁本 (10.78%)为最高 , 其次为辽藁本
(2.93%)及尼县新疆藁本(0.95%)。四种藁本挥发油中主要
成分各有区别 ,辽藁本以 β-水芹烯(33.32%)为主 ,藁本以新
蛇床酞内脂(25.5%)和柠檬烯(14.4%)为主 ,尼县新疆藁本
以肉豆蔻醚(44.25%)及 β-水芹烯(18.72%)为主 ,察县新疆
藁本以 β-水芹烯 (25.40%)及蛇床酞内酯 (14.57%)为主
[3 ] 。戴斌等用 SZ -54毛细管气-质联用法分析了不同产地
新疆藁本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鉴定了察县新疆藁本中 β-水
芹烯(19.3%)、蛇床酞内酯(14.6%)等 10个成分 ,及尼县新
疆藁本中肉豆蔻醚(39.8%)等 25个成分 , 这些化合物多数
在新疆藁本中首次发现[ 4 ] 。陈若芸等从新疆藁本的根茎中分
得 8个化合物 , 分别为藁本内酯二聚体(diligustilide)、香柑
内酯(bergapten)、异茴芹内酯(isopimpinellin)、孕甾烯醇酮
(prepnenolone)、豆甾-4-烯-3 , 6-二酮(stigmast-4-
en-3 , 6-dione), β -谷甾醇 、胡萝卜甙和蔗糖 ,均为首次从
该植物中分得[5 ] 。陈若芸等从新疆藁本的根茎中分到 7个化
合物 , 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解析 , 分别鉴定为 coniselin 、(E)
-3-methoxy -4 , 5-methlenedioxycinnamic aldehyde 、
(E)-3-methoxy -4 , 5-methlenedioxycinnamic alcohol 、
(E)-3-methoxy -4 , 5-methlenedioxycinnamic acid 、肉
豆蔻酸 (myristic acid)、阿魏酸 (ferulic acid)和香草醛
(vanilin)。其中 coniselin 为新化合物 ,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
物中分到 。薛怡琛等对新疆藁本精油用 GS/MS 方法进行了
分离研究 ,共检出 33个成分 ,鉴定了其中 20个 , 主要为苯丙
烯类衍生物 。另外 , 还从该植物的非挥发部分首次分离得 9
个成分 , 鉴定了肉豆蔻醚酸(myristici acid)、(E)-3-甲氧
基-4 , 5-亚甲二氧基-肉桂醛 、 〔(E)-3-methoxy -4 ,
5 -methlenedioxy -cinnam aldehydel〕、 佛 手 柑 内 酯
(bergpten)、阿魏酸 (fe rulic acid)、 β -谷甾醇 (β-sito s-
ter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 ric acid)、芥酸
(erucic acid)[7 ] 。
丁平羽等对新疆藁本的根茎进行化学研究 , 从粗提物中
分到的新化合物 ,命名为 coniselin 。由 3 ,4-二羟基-5-甲
氧基苯乙酸经 9步反应完成了 coniselin全合成 , 总收率为
16.3%[8 ] 。丁平羽等从新疆藁本根茎提取物中发现 3种有降
酶活性的类似结构的化合物 。为进一步研究其构效关系 , 介
绍其中 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类似物的合成[9 ] , 于德泉对新
疆藁本 、辽藁本和中国藁本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 从中
共分到 30种单体化合物并进行结构鉴定 , 其中有 4种新化
合物 , 为探讨构效关系 , 完成了其中具活性成分的合成研究 ,
并合成一些结构类似物[ 10 ] 。
2 药理研究
新疆藁本含有与辽藁本相同的 β -水芹烯 、正丁烯内酯
及藁本内酯等成分 , 后两者为解痉镇痛 、平喘的活性成分
[11 ~ 13 ] 。新疆藁本解痉镇痛作用近似于辽藁本[14 ] ,药理试验表
明新疆藁本有抗皮肤真菌作用 , 抗真菌作用强于辽藁本
[13 ,14 ] , 新疆藁本粗提物和从中分到的几个化合物有明显降转
氨酶活性[8 ,10 ] 。丁平羽等的药理试验表明新疆藁本中的 3个
化合物有明显降酶活性 ,有效剂量(100 mg/kg)与联苯双酯
类似[8 ] 。陈若芸等采用新疆藁本中的几种化合物进行药理试
验 , 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转氨酶升高有降低作用 , 对丙酸
杆菌引起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6 ] 。
3 讨论
3.1 辽藁本 、藁本为 《中国药典》收载正品 , 研究认为辽藁
本 、藁本的化学成分分析与中医用药理论相符 。辽藁本挥发
油最高 ,含阿魏酸、藁本内酯等活性成分亦高 。新疆藁本挥发
油含量高 , 含有与辽藁本相同的 16种化合物 , 有藁本内酯 、
阿魏酸和肉豆蔻醚等多种活性成分 ,这为其作为藁本代用品
天津药学 2000年 2月 第 12卷第 1期 35
提供了科学依据 。新疆藁本 、辽藁本 、藁本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组成 , 均有各自的鉴别特征 , 因受产地生境影响 , 药材的主要
成分含量也有一定差异 ,因而药材气味不同[14 ] 。
3.2 近年来 ,对新疆藁本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分离提取结构
鉴定及合成上 ,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很少 ,临床资料缺乏 ,这
就阻碍了新疆藁本的开发、利用 。
参考文献
1 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编.新疆药用植物志.第二册.乌鲁
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 1981 , 102
2 戴斌.药物分析杂志 , 1987 , 7(5):296
3 戴斌.药学学报 , 1988 , 23(5):361
4 戴斌等.中药通报 , 1988 , 13(9):33
5 陈若芸等.中草药 , 1993 , 24(10):512
6 陈若芸等.药学学报 , 1995 , 30(7):526
7 薛怡琛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6, 27(5):267
8 丁平羽等.药学学报 , 1995 , 30(10):796
9 丁平羽等.药学学报 , 1996 , 31(11):817
10 于德泉.合成及活性研究.有机化学 , 1997, 17(1):24
11 CA 1980 , 92:37764C
12 三桥博.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 1983, 5:27
13 戴斌等.中草药 , 1992 , 23(10):542
14 戴斌.药物分析杂志 , 1993 , 13(4):237
(收稿日期:1999-09-13)
香 菇 多 糖 系 从 人 工 培 养 的 伞 菌 科 真 菌 香 菇
(Lenti nusedodes (Berk)sing)子实体中提纯而得到的高分子
葡聚糖 。香菇多糖于 1969年在日本首次被发现 ,80年代开始
将其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应用于临床 , 其可增加天然杀伤细
胞 (NK 细胞)活性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 细胞)
的产生 ,能激活细胞免疫功能和产生肿瘤坏死因子 ,与化疗药
物合用 ,能明显提高抗肿瘤效果 。
本文就香菇多糖的理化性质和化学结构 、药理作用机能
以及临床应用功效等进行综述 。
1 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香菇多糖以一种 β-D -狖1-3狚葡萄糖残基为主链 ,侧链
是一种(1-6)葡萄糖残基的葡聚糖 。重复结构单位一般含有
7个葡萄糖残基 ,其中 2个残基在侧链上[1 ] 。有文献报道 ,香菇
中的多糖结构有利于诱生干扰素的活性 , 因此在治疗肝炎方
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2 ] 。通过采用凝胶过滤法(HPLC)和激光拉
曼散射法测得香菇多糖的相对分子量为 4×105 ~ 8×105 。
香菇多糖为白色粉末状固体 , 对光和热稳定 ,在水中最大
溶解度为 3 mg/ml.能溶解于 0.5 mol/l NaOH 溶液中 ,溶解
度可达 50 ~ 100 m g/ml , 不溶于甲醇 、乙醇 、丙酮等有机溶
剂 。目前有人正在研究 ,在香菇多糖原有的结构上 ,接硫酸根
基团 ,在不改变药品功效的基础上 ,可大大提高水溶性 。香菇
多糖具有吸湿性 , 在相对湿度为 92.5%的 25℃室温环境中放
置 15天 ,吸水量可达 40%,因此 ,香菇多糖应保存在干燥状态
下 。
2 药理作用
香菇多糖对同种异基因和原发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3 ] ;可防止化学因素或病毒引起的致癌作用[4 ] ;抑制肿瘤的转
移 ,同时它还能增强宿主对不同细菌、寄生虫和病毒包括艾滋
病毒等引起疾病的抵抗力[ 5 ] 。白润江等人报道将香菇多糖注
射于小鼠皮下 ,观察胸腺 、脾脏及血浆的变化 ,结果表明:香菇
多糖能增加小鼠胸腺的重量;使血浆 、脾脏及胸腺的 cGMP
含量均有明显增加(P<0.05);而 cAMP 含量则明显降低(P
<0.05)[6 ] 。香菇多糖可增强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和脂多
糖 (LPS)引起的小鼠淋巴细胞增强反应和混合淋巴细胞反
应;增加脾抗体分泌细胞数及脾特异性花结形成细胞数 。大鼠
在使用了香菇多糖后 , 可明显提高腹腔巨噬细胞内酸性磷酸
酶 、精氨酸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性[7 ] , 从而提高巨噬细胞的吞
噬能力 。
香菇多糖是一种宿主防卫增强剂 ,它能恢复或加强宿主对
淋巴细胞 、激素及其他生物活性因子的反应 , 通过刺激免疫活
性细胞的成熟 ,分化和繁殖 ,使机体的淋巴细胞大量增加 ,从而
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香菇多糖还可激活补体系统的经典途经
或变更途径 , 增加中性白细胞对肿瘤结的浸润 , 促使宿主尽快
恢复因癌症及感染而引起的体内平衡失调状况[8 ] 。实验研究证
明:给实验动物腹腔注射香菇多糖 1 ~ 5 mg/Kg .d -1 ×6 , 可促
进正常小鼠由 ConA(刀豆素)刺激的脾脏 T 淋巴细胞增殖反
应和 IL -2的生成;纠正由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亢进或低下
状态 ,显著促进 IgM 抗体的生成;同时按此剂量给药还可促使
小鼠胸腺 L3T 4+(T h)和 Lyt 2+(Ts)细胞数减少 , 外周脾脏
L3T4+(Th)和 Lyt2 +(Ts)细胞数增加 , 腹腔巨噬细胞释放肿
瘤坏死因子(TNF)也明显增加[9 ] 。实际上 ,香菇多糖也是一种
T -细胞定向辅助剂 , 其中巨噬细胞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使
用香菇多糖后 ,大多数由巨噬细胞诱导的各种类型的生物活性
血清因子会立刻出现 , 特别是急性相蛋白诱导因子(APPIF)、
血管扩张和出血诱导因子 (VDHIF)、白介素-1产生诱导因
子(IL-IPF)、白介素-3(IL -3)和菌落刺激因子(SFs),这些
血清因子在香菇多糖给药后几小时达到高峰 。它们作用于淋巴
细胞 、肝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或关节纤维细胞 ,提高与免疫和炎
症有关的许多宿主防卫反应的功能[10 ] 。香菇多糖的免疫调节
作用首先在动物的抗肿瘤实验中得到验证 。有人通过小鼠腹水
性 S180 和 H22 两种细胞系瘤株观察了香茹多糖制剂抑瘤作用
情况 , 实验证明其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 在延长小鼠生存
期以及抑瘤效果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作用 。接种瘤株的小鼠 24
小时后每只腹腔注射香菇多糖 1ml或 2ml , 每天 1次 , 连续两
周 。对 S180(腹水型肉瘤)抑瘤率分别为 43%(P<0.05)或
47%(P<0.01);对 H22(腹水型肝癌)抑瘤率分别为 29%或
40%(P <0.01);在对 S180 和 H22 移瘤后小鼠生存期影响方
面 ,不论是每只注射 1 ml组或 2 ml组 ,S180 小鼠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显著 (P<0.01)H22 小鼠则差异非常显著 (P <0.001)
[11 ] 。另外 , 从香菇多糖对肉瘤 S180 消瘤作用的动物实验中 , 还
观察到香菇多糖对瘤细胞无直接细胞毒性作用 ,而是通过宿主
中介起作用。香菇多糖一般要给药 2周才逐步发挥作用[ 5 ] 。香
香菇多糖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概况
芮 菁
(天津市药品检验所 天津 3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