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有毒牛肝菌研究进展



全 文 :中国有毒牛肝菌研究进展
丁小维 , 刘开辉 , 邓百万* , 陈文强 (陕西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汉中 723000)
摘要 对中国有毒牛肝菌资源、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在医药开发、生物防治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有毒牛肝菌;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64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0)03-01114-02
ResearchAdvanceinBoletusspp.inChina
DINGXiao-weietal (SchoolofBiologicalScience&Engineering, ShaanxiUniversityofTechnology, Hanzhong, Shaanxi723000)
Abstract ThestudywasconcernedwithBoletusspp.inChinaincludingrescources, bioactiveproductsandtheirapplicationsinmedicine
developmentandbiologicalcontrol.
Keywords  Boletusspp.;Bioactiveproduct;Researchadvance
基金项目 陕西省教育厅项目(08JK244, 08J248);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项目(08JZ21);陕西理工学院项目 (SLJQD0712, SLJQD-
0713)资助。
作者简介 丁小维(1979-),女 ,陕西咸阳人 ,硕士 ,讲师 ,从事生物资
源的保护 、开发与利用。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09-09-25
  牛肝菌科(Boletaceae)是担子菌亚门伞菌目的重要一
科 。具有子实体伞形 、肉质 、菌管密集排列在菌盖下面 、彼此
不易分离等特点 。这类菌下分 32属 ,其中多数可食用 。牛
肝菌以其味道鲜美且具保健作用而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由
于误采误食牛肝菌而引起中毒事件多且严重 [ 1] ,因此有毒牛
肝菌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视。
大部分有毒真菌属于担子菌纲 [ 2] 。但一些有毒真菌的
生物活性物质不仅对一些癌细胞 [ 3] 、病原菌有抑制作用 [ 4] ,
而且对某些真菌及有害昆虫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 5] 。因此 ,有
毒真菌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筛选药源 、生物防治的一个新的领
域 。目前 ,国内外所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鹅膏菌属的有毒真
菌 [ 2, 6] ,而其他的有毒真菌研究尚少 ,限制了有毒真菌在农
业 、医药卫生中的应用。笔者对有毒牛肝菌从资源 、生物活
性研究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以期为有毒牛肝菌
的研究积累基础性研究资料。
1 有毒牛肝菌资源
中国牛肝菌科种类有 397种和变种 [ 7] ,其中有毒牛肝菌
33种 ,约占牛肝菌种类总数的 8.3%。我国牛肝菌科的有毒
菌主要属于粘盖牛肝菌属 Suilus、牛肝菌属 Boletus、粉孢牛
肝菌属 Tylopilus和绒盖牛肝菌属 Boletus。其中剧毒的有细
网柄牛肝菌 BoletussatanasLenz、栗金孢牛肝菌 Xanthoconium
afine(Peck)Singer等牛肝菌。有毒牛肝菌主要分布在云
南 、四川 、浙江 、江苏等地 。点柄粘盖牛肝菌 Suilusgranulatus
(L.:Fr.)O.Kuntze、褐环粘盖牛肝菌 Suilusluteus(L.:
Fr.)Gray、亚绒柄牛肝菌 BoletussubvelutipesPeck、黄粉牛肝
菌 Pulveroboletusraveneli(Berk.etM.A.Curtis)Muril等分
布较为广泛 ,而酒红绒盖牛肝菌 Pulveroboletusraveneli
(Berk.etM.A.Curtis)Muril和美丽褶孔牛肝菌 Phyloporus
belus(Mas.)Corner仅分别分布于云南和广州 [ 2] 。有毒牛
肝菌夏秋季群生 、单生或散生生于林中 ,且多属于外生菌根
菌 。有毒牛肝菌与松 、桦及栎等林木结合成多种多样的菌根
形式 ,通过其生命活动 ,给林木提供必需的水分和无机盐等
营养物质 , 并产生一些撷抗物质 , 在逆境环境对林木起保护
作用 ,而林木的代谢产物和枯枝落叶腐殖质保证这些真菌得
以良好发育。
有毒真菌因种类不同 ,所含的有毒成分有差异 ,而引起
的临床表现不同 。绝大多数的有毒牛肝菌如粘盖牛肝菌中
毒后会出现胃肠道病症 ,个别牛肝菌如华美牛肝菌 Boletus
speciosusForst,误食后会引起神经 、精神型中毒 ,剧毒牛肝菌
细网柄牛肝菌和栗金孢牛肝菌被误食后还会引起溶血和肝
脏的损伤 [ 2] 。
目前 ,在国内 ,牛肝菌分类学仍然是有毒牛肝菌研究的
重点 ,许多新种如微眇牛肝菌 Boletusminimus、叔群华牛肝菌
SinoboletustengiZangetLiu, sp.nov.、叔群绒盖牛肝菌 Xe-
rocomustengiM.Zang, J.T.LinetN.L.Huang以及白管粘
盖牛肝菌 Suilusalbo-poriY.H.Chen[ 8-11]相继被报道。这些
新种是否会引起中毒未见报道。目前 ,有毒牛肝菌的分类都
是基于形态特点和结构特征的系统分类 [ 7] ,将分子生物学研
究手段引入分类的在鹅膏菌 Amanita方面报道较多 [ 12-13] ,而
在牛肝菌及其他有毒真菌报道甚少。相信 ITS、18SrDNA等
分子生物学方法将会成为有毒牛肝菌分类学和系统学研究
的重要手段。
2 有毒牛肝菌生物活性物质
有毒牛肝菌毒素成分复杂 ,且一种有毒真菌可能含有多
种毒素 。据报道 ,几种毒素在同一真菌时 ,毒素之间可以起
互相拮抗作用或互相增强其毒性。而且一种有毒真菌含有
的毒素的种类和多少可因时间和空间地理分布的差异而不
同。这些都给毒素的分离纯化以及毒素机理的研究带来了
难度。随着层析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 、光谱等分离技术
的发展 ,有毒牛肝菌所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不断被分析出
来 [ 14-17] 。
2.1 多糖 组成有毒牛肝菌多糖的单糖有葡萄糖 、半乳糖 、
甘露糖 、木糖和岩藻糖 [ 14]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从食用菌中
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是增强免疫活性和抗
衰老的有效成分之一。
2.2 生物碱 从有毒牛肝菌中分离的生物碱主要有胆碱 、
腐胺及腺膘呤 [ 14]等 。这类生物碱对治疗偏头疼 、手脚麻木
等均有疗效;还可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含这类成分的代表牛
肝菌是褐环粘盖牛肝菌 、远东疣柄牛肝菌 Lrecinumextremi-
orientale。
责任编辑 胡剑胜 责任校对 卢瑶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ofAnhuiAgri.Sci.2010, 38(3):1114-1115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0.03.108
2.3 甾醇类化合物 研究人员从栗色圆孔牛肝菌 Gyropous
castaneus[ 16 , 18] 、远东疣柄牛肝菌 [ 17]等牛肝菌中分离到了麦角
甾醇及其衍生物。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中的重要组成成
分 ,对真菌的生长极为重要。麦角甾醇受到紫外线照射时可
转化为维生素 D2 ,也是生产甾体激素药物的重要原料。一
些新的麦角甾烷型甾体糖苷也被分离出来 [ 19] 。
2.4 酸类化合物 从有毒牛肝菌中分离到的酸类化合物
较多 ,如亚油酸 、肉桂酸和尼克酸 [ 18] 。此外 ,还从有毒牛肝
菌中得到了可以作为色素类物质的酸类化合物 ,如来自黄粉
牛肝菌的牛肝菌素 A和 B,以及从褐绒盖牛肝菌得到的降褐
绒菌素 A[ 20] 。
2.5 幻觉诱发物(halucinogens) 研究人员从小美牛肝菌
Boletuspeciosus和华丽牛肝菌 Boletusmagnificus等分离出幻
觉诱发物 halucinogens,中毒后会引起的 “小人国幻视症 ”[ 2] 。
目前一般认为 ,毒性物质与麦角酸二乙酰胺类似作用于中枢
神经 ,从而导致交感神经和生理机能的变化 。
此外 ,一些毒蛋白如毒性近似鬼笔鹅膏毒素的 bolafinin
及呋喃类衍生物 [ 21]也被分离出来。然而 ,由于有毒真菌所
含的毒素种类较多 ,毒性成分的鉴别方法尚未成熟以及其资
源问题 ,都使得对于牛肝菌的毒性成分几乎处于未知的状
态 。因此 ,今后的研究重点应放在:资源全面 、系统的调查 ,
毒性成分的分离提纯和鉴定 ,中毒机理及其活性的研究。
3 有毒牛肝菌开发利用
3.1 医药开发 利用有毒牛肝菌开发各类药物具有较大
潜力 。褐环粘盖牛肝菌 、黄粉末牛肝菌等中含有生物碱可用
于偏头疼 、手脚麻木 、筋络不舒以及妇科疾病的治疗。红网
牛肝菌 BoletusluridusSchaof.:Fr.、小美牛肝菌等对小白鼠
肉瘤和艾氏癌抑制率超过 70%[ 22] ,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 ,可
以用来筛选抗癌药物。点柄乳牛肝菌具有抗 HIV-1活
性 [ 17] ,可能成为进一步开发抗 HIV的潜在药源。苦粉孢牛
肝 Tylopilusfeleus(Bul.Fr.)Karst.可用于治疗肝脏疾
病 [ 23] 。而有些有毒牛肝菌中含有抗菌 、抑菌 、抗病毒的物
质 ,如灰黑拟牛肝菌 Boletopsisgrisea所含的酚类化合物 ,有
可能成为治疗哮喘 、牛皮癣 、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药物 ,且
含有抑制松针褐斑病菌 Lecanostictaacicola的致病毒素 [ 21] 。
此外 ,华美牛肝菌和褐绒盖牛肝菌等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
力 ,还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功能 ,对于调节脂类代谢及预防动
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 24-25] 。随
着研究的深入及社会需求 ,从有毒牛肝菌中提取筛选出一些
能抗菌 、抗病毒以及一些舒筋活络的物质 ,这对于开发新型
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3.2 生物防治 近年来有毒真菌已经成为新型生物农药
潜在开发的源头。许多大型真菌的毒素对某些昆虫有明显
的抑制或毒性作用。在有毒牛肝菌中也发现了能驱杀苍蝇
等昆虫的牛肝菌 ,如粘盖牛肝菌 [ 2] 。研究发现远东疣柄牛肝
菌提取物对粘虫拒食率和小菜蛾死亡率分别为 67%和
55%[ 15] 。由于生物农药可被环境微生物降解 ,因此即使喷洒
相应的牛肝菌毒素 ,也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作用。开发有毒
真菌生物毒素符合现代绿色农业生产的要求 ,具有广阔的应
用前景。
3.3 其他方面 目前国内大部分天然色素主要是从植物
中提取 ,这使得植物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且不能满足市场的
需求 ,急需发掘新的天然色素资源 。而有毒牛肝菌如黄粉牛
肝菌和褐绒盖牛肝菌 [ 20]中所含有的色素类物质为开发天然
色素提供了物质基础。
4 展望
国内有毒真菌方面的研究 ,除鹅膏菌外 ,牛肝菌等有毒
真菌研究起步晚 ,发展也缓慢。目前 ,对不同地区有毒牛肝
菌都做过系统的调查 [ 11 , 26-27] ,对有毒牛肝菌的成分也做过分
析 ,但对于有毒牛肝菌其他方面的研究 ,如多样性 、毒性成分
的分离 、纯化及其毒理学研究甚少 。这一状况限制了有毒牛
肝菌的开发利用。进一步研究有毒牛肝菌资源情况 、毒素以
及其次生代谢物质 ,对保护有毒真菌资源及开发各种特效药
剂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 1] 刘明伟 ,周惠,郝丽.牛肝菌中毒 61例分析[ J].中国误诊学杂, 2008, 8(1):111.[ 2] 卯晓岚.中国毒菌物种多样性及其毒素 [ J].菌物学报 , 2006, 25(3):345
-363.[ 3] SENSUKEKONNO, PHD.Efectofvariousnaturalproductsongrowthofbladdercancercels:twopromisingmushroomextracts[ J].AlternativeMedicineReview, 2007, 12(1):63-68.[ 4] 宋瑞清 ,冀瑞卿.四种毒蘑菇菌株及其毒素对杨树烂皮病菌生长的抑
制作用 [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2005, 25(2):88-91.[ 5] 杨永红 ,黄琼,孙新华,等.四种毒荤对桃潜叶蛾的作用 [ J].中国生物防治, 2000, 16(4):188-189.[ 6] JAEGYUNLIM, JEONG-HOKIM, CHANGYONLLEE, etal.Amanita
virosaInducedToxicHepatitis:ReportofThreecase[J].YonseiMedicalJournal, 2000, 41(3):416-421.[ 7] 李泰辉 ,宋斌.中国牛肝菌已知种类 [ J] .贵州科学, 2003, 21(1):78-
86.[ 8] 臧穆,黄年来.我国牛肝菌属一新种,微眇牛肝菌 [ J] .云南植物研究,
2002, 24(6):723-724.[ 9] 臧穆,刘燕.我国牛肝菌类一新种,叔群华牛肝菌 [ J] .云南植物研究,
2002, 24(2):205-208.[ 10] 臧穆 ,林津添 ,黄年来.中国绒盖牛肝菌属一新种———叔群绒盖牛肝菌[ J].菌物系统, 2002, 21(4):480-482.
[ 11] 陈宇航,陈政明.福建牛肝菌研究初报 [ J] .福建农业学报, 2003, 18(4):249-253.[ 12] 曹杰 ,张志国 ,刘弟.滇藏地区 8种鹅膏菌的ITS序列分析[ 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1(1):90-96.[ 13] 李海波,吴学谦,魏海龙.基于形态特征和 ITS序列对 7个鹅膏菌属菌
株的分类鉴定 [ J].菌物研究 , 2007, 5(1):14-19.[ 14] 熊伟 ,陈芝兰 ,钟国辉.西藏野生变色疣柄牛肝菌粗多糖提取及单糖组成研究 [ J].应用化工 , 2007, 36(6):554-556.[ 15] 高锦明,沈杰 ,张鞍灵.远东疣柄牛肝菌的化学成分 [ J] .有机化学,
2003, 23(8):853-857.[ 16] 万辉.褐圆孔牛肝菌化学成分的研究 [ J].中草药 , 2000, 31(5):328-
330.[ 17] 董泽军 ,王飞,王睿睿.点柄乳牛肝菌子实体中抗 HIV-1活性成分[ J].中草药, 2007, 38(3):337-339.
[ 18] 万辉 ,孙荣奇 ,吴达俊.栗色圆孔牛肝菌中的三种甾醇成分 [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0, 11(6):18-21.[ 19] 王飞 ,张凌,董泽军.绿盖粉孢牛肝菌中一个新的甾体糖苷 [ J] .云南植物研究 , 2006, 28(3):315-318.[ 20] 昝立峰,图力古尔.大型真菌色素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J].菌物研
究, 2005, 3(4):57-62.[ 21] 胡琳 ,丁智慧 ,刘吉开.灰黑拟牛肝菌的化学成分 [ J] .云南植物研究,
2002, 24(5):667-670.[ 22] 张富丽,宁红 ,张敏,等.毒荤的毒素及毒草的开发利用 [ 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19(3):283-286.
[ 23] 吴兴亮.中国贵州大型真菌资源及其利用[ J].贵州科学, 2000, 18(1):
71-76.[ 24] 王一心,杨桂芝,狄勇华.华美牛肝菌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J].现代预防医学, 2004, 31(4):479-480.[ 25] 李娟 ,李平,卜可华.几种牛肝菌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 J].中国食品添
加剂 , 2007(1):49-53.[ 26] 宋斌 ,李泰辉 ,吴兴亮 ,等.滇黔桂牛肝菌资源的初步评价[ J].贵州科学, 2004, 22(1):90-96.[ 27] 李建宗.湖南大型真菌资源中的毒菌物种多样性研究[ J].湖南师范
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2008, 31(4):106-109.
111538卷 3期                丁小维等 中国有毒牛肝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