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角倍蚜对盐肤木叶片物质代谢的影响



全 文 :199 5 32 (6 ) 昆虫知识 EN T O M O LO G ICA L K N O W L E D G E
竹管由于其后端由竹节自然封闭 , 寄生蜂无法进
入寄生 , 使其羽化率达 80 . 9% , 大大高于木制
蜂巢茧的羽化率 ( 52 . 0% ) , 竹管的这种优势
也是其他蜂巢材料无法比拟的 。
3 讨论与结论
以竹管作为蜂巢繁殖首借切叶蜂具有以 下
特点 :
( l) 竹管质地坚硬 、 透气性好 , 能满足切叶
蜂正常发育的需要 。 而且取茧方便 , 因管内茧
多由一层竹膜包裹 , 只需用剪枝剪从后部剪开
一撬 , 竹管即一分两半 。
( 2 ) 竹管各 自独立 , 封 口后可随时取 出 ,
有利于对蜂茧进行保护 , 同时由于我国对首稽
切叶蜂的研究还刚刚起步 , 对切叶蜂的生物学
及习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观察 , 竹管可为试验
提供简便 、 准确的取样条件 , 又不影响正在筑巢
的切叶蜂 , 这在凹槽式蜂巢是不可能达到的 。
( 3 ) 竹管繁蜂雌雄性比为 l :l , 又可避
免寄生蜂寄生 , 故竹管蜂巢可繁育出高质量的
子代蜂 。
( 4 ) 竹管蜂巢制作简便 、 成本低廉 , 是一
种经济实用的繁蜂材料 。
竹管做蜂巢繁育首蓓切叶蜂是一项新技术 ,
用于规模生产方面还有待不断研究、 完善和提
简 。
致谢 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陈合明教授对本项
工作提供帮助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黄大卫
研究员鉴定寄生蜂学名 。
参 考 文 献
【1」 凡e h a r d s . K .
1 6 8一 1 7 8 .
【2 1 李少楠 , 张青文 ,
4 6 ~ 4 9
.
W
.
B e e w o r ld
,
1 9 8 7
,
68 ( 4 )
:
张昭 , 等. 草业科学 , 1991 , 8 (2) :
角倍蚜对盐肤木叶片物质代谢的影响
王 健 吴振廷 唐晓庆
(安徽农业大学植保系 合肥 2 3 0 0 3 6)
E l l改 ts o f ht e 加o ru ed g a “ a Ph id · 3’c h介 e t e n da il a e h in e n s i s 旧e ll ) o n 叔 m e妞加 lis m o f its h o st 汤 u s c h in e n s i s
M io
,
W
a n g
,
J i a n

W
u Z h e n

T in g
,
T a n g 为a o 一Q一n g (肠户了r r , , r n r of Pla o r p r o re c r lo n , A n h u i 注君r ic u lt u r a l nU s印rs 户
扭 刀刁砂1 2 3X() 3 6 ).
A加 tr a e t In th e d e v e lo P i n g h o r n e d g a ll , th e c o n t e n ts o f b o th t o at l a n d s o m e e s se n t ia l fre e a m in o a e i d 、 in -
e re a s e d
,
a n
d t h
a t o f t h e s o lu b le e a r b o h y d r a t e d e e r e a se d
.
th e r e fo r e
.
rh e C N/
r a t io d e c l in e s
,
w h ie h 15 a d v a n at
-
ge o u s t o th e g r o w t h a n d r e p r o d u e t一o n o f cS h .l `

z`
·
n
da 油 。 h ln e n s is ( B e ll ) . I n t h e d e v e 一o p e d h o r n e d g a 一l , a l -
th o u g h th e e o n t e n t o f t o at l fr e e a m in o a e id s in e r e a s e d e o n t in u o u s ly
,
th a t o f s o m e e s s e n t ia l fr e e a m i n o a e id s
d e e re a s e d a n d t h a t o f s o lu b le e a r b o h y d r a t e s in e r e a s e d
.
t h e C N/
r a t io in e r e a se d
,
w h ie h 15 d is a d v a n t a g e o u s t o
th e g r o wt h
a n d r e P r o d u e t io n o f 5
.
c h in o n s 八 . T h e e o n t e n t s o f t a n n l n in th e h o r n e d g a ll a Ph id · it s e x e r e ta a n d
a p h id s lo u g h w e r e 5
.
5
,
2 0 6
.
1 a n d 2 6
.
4 m g g/ ( d卿 w e ig h t ) . r e s P e c t iv e ly . T h e l a t t e r s w e r e 3 7
.
5 a n d 4
.
8 t im e s
o f th e fo rm
e r
.
T h is m a y b e a im P o r ta n t w a y fo r th e h o s t a v o id s t h e h a rm
o
f t
a n n in
.
ke y w o
r ds cS h le
c r e n da ila
o h in e n s八 旧 e ll ) . hR u s o h ln e n s台 M ijl , a m in o a e id , s o l u b e e a r b o h y d r a t e , t a n n in .
摘 要 角倍形成初期 , 倍子内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 , 以几种正常叶片中含量较少的必需氨基酸增长
最为明显 , 而可溶性糖的含量减少 , 碳氮比 卜降 , 有利于角倍蚜的生长繁殖 ; 角倍形成后期 , 虽然倍
子内游离氨基酸总量仍在继续增加 , 但几种重要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却明显下降 , 并且可溶性糖含量成倍
增加 碳氮比低于叶片 , 不利于角倍蚜的生长繁殖 。 角倍中单宁的含量约占干重的56 % , 而角倍蚜体内单
昆虫知识 EN T O M O LO G IC AL K N OW L E D G E 199 5 32 ( 6 )
宁含量仅为其寄主的 0. 84 % , 角倍蚜的排泄物和蜕中单宁含量分别是虫体的 37 . 5 和 4 . 8 倍 , 因此这可
能是角倍蚜克服寄主体内单宁伤害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 角倍蚜 , 盐肤木 , 氨基酸 , 可溶性糖 , 单宁 。
角倍是我国的重要林特产 , 其中富含的五
倍子单宁被广泛应用于医药、 冶金 、 石油 、 印
染 、 化工 、 食品 、 环保 、 军事等领域 , 是一种
重要的工业原料 。 自本世纪 30 年代以来 , 我
国科技工作者对角倍的用途 、 致瘦蚜及其寄主
植物的种类 、 致痪蚜的生物学和角倍的人工繁
殖增产措施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 一 ’ 】, 大大
促进了角倍生产 。 角倍是角倍蚜 cS h lec ten da l ia
e h i n e n s is ( B e l l )取食寄主盐肤木 R h u : e h in e n s is
M il 叶片引起取食部位畸形生长所形成的虫
瘦 , 因此角倍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角倍蚜与其寄
主相互作用的过程 , 研究盐肤木对角倍蚜取食
的反应以及角倍蚜对寄主物质变化的适应 , 对
研究昆虫与植物的关系和角倍人工增产技术具
有重要意义 。
1
.
2
.
2 可溶性糖的测定 : 取样品 gl , 加 s m l
5% 的三氯乙酸溶液磨碎 , 每分钟 4 000 转离
心 巧 分钟 , 上清液用于可溶性糖的测定 。 糖
的测定采用恩酮比色法 。
1
.
2
.
3 单宁的测定 : 干样品用甲醇在6 0 ℃ 恒
温中反复提取 , 直至浸提液与 1% 氯化铁溶液
不生成蓝色或绿色反应为止 , 合并提取液 , 在
60 ℃ 的水浴蒸干后 , 用蒸馏水定量稀释待测 ,
测定采用 B ur ns l ’ l 的磷酸一香草醛法 。
材料与方法
1
.
1 供试材料
样品采自安徽省金寨县 。
盐肤木叶片和小倍子于 7 月下旬采集 。 小
倍子为生长中嫩角倍 , 倍长 1c0 m 左右 , 每倍
有蚜约 20 一 4 0 头 。 大倍子于 9 月中旬采集 ,
为近老熟的角倍 , 倍长 3 5 c m 以上 , 每倍有蚜
约 10 0 0 一 2 000 头 。 角倍蚜为大角倍内的有
翅秋迁成蚜 , 分泌排泄物为大角倍内角倍蚜分
泌排泄的白色絮状物 , 蚜蜕为大角倍 内角倍
蚜的虫蜕 。
1
.
2 测定方法
1
.
2
.
1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 参照王均鉴 等 [’]
的方法提取游离氨基 酸 。 取 样 品 lg 放 人
5m l l0 % 的醋酸中磨碎 , 十分钟后再加入 5m l
的去离子水 , 间断性搅拌 , 半小时后每分钟
40 00 转离心 巧 分钟 , 上清液在 4 ℃ 冰箱内过
夜 , 翌 日再次离心 10 分钟 , 取部分上清液用
磺基水杨酸处理后待测 , 含量采用 日立 83 5一
5 0 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2
.
1 角倍蚜取食后盐肤木内游离氨基酸的含
量变化
表 1 为角倍蚜及其寄主盐肤木中游离氨基
酸的含量 。 测定结果表明 , 正常盐肤木叶片中
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为每克鲜重 2 . 6 70m g ,
其中以蛋氨酸 、 酪氨酸和苯丙氨酸等含量最高 ,
依次占氨基酸急量的 17 . 0% 、 15 . 2% 和 14 . 1% ;
撷氨酸 、 谷氨酸 、 赖氨酸 、 天门冬氨酸次之 , 各
占总含量的 10 . 9% 、 10 . 3% 、 8 . 1% 和 6 . 2 % ;
苏氨酸 、 甘氨酸 、 精氨酸 、 丙氨酸 、 丝氨酸和
异亮氨酸的含量较少 , 各占总含量的比例小于
4 % ; 而亮氨酸和组氨酸在叶片中 , 未检出 。
角倍蚜取食后 , 在盐肤木叶片上形成虫瘦 ,
即小角倍子 。 由表中可见 , 7 月间采集的小倍
子内 15 种游离氨基酸的总含量 为每 克鲜重
3
.
08 6m g
, 较盐肤木叶片提高了 15 . 58 % , 但
其中不同种类的氨基酸增减情况不同 , 精氨酸 、
苏氨酸 、 酪氨酸和丝氨酸增长最为显著 , 增长
率分别为 17 4 . 7 % 、 6 3 . 4% 、 4 8 . 9 % 和 3 3 . 3% :
丙氨酸、 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也有所
增长 , 增长率约为 10 % 一 巧% ; 异亮氨酸 、
甘氨酸 、 撷氨酸的含量与叶片基本一致 ; 而蛋
氨酸 、 谷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则比叶片中的含
量分别降低了 18 . 3% 、 8 . 0 % 和 7 . 8 % ; 同时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叶片中未检出的组氨酸在小
199 5 32 (6 ) 昆虫知识 N T EO M O L O G IC A L K N O W L ED G E
表 1 角倍蚜取食对盐肤木内游离氨基酸含 t 的影响一一氨基酸种类 叶片含量(m g德 ) 角倍蚜含量(m g电 )天门冬氨酸苏 氨 酸丝 氨 酸谷 氨 酸甘 氨 酸丙 氨 酸撷 氨 酸
蛋 氨 酸
酪 氨 酸
苯丙氨酸
赖 氨 酸
异亮氨酸
亮 氨 酸
组 氨 酸
精 氨 酸
合 计
0
.
16 6
0
.
10 1
0
.
0 6 6
0
.
2 7 5
0 0 9 3
0
.
0 8 4
0
.
2 9 0
0
.
4 53
0
.
4 0 5
0
.
3 7 7
0
.
2 17
0
.
0 5 2


0
.
19 0
0
.
16 5
0
.
0 8 8
0
.
2 5 3
0
.
0 92
0
.
0 9 7
0
.
2 8 9
0
.
3 7 0
0
.
60 3
0
.
4 14
0
.
20 0
0
.
0 5 1

0
.
0 2 4
0
.
2 50
3
.
0 8 6
+ 14
.
5
+ 6 3
.
4
+ 3 3
.
3
一 8 0
一 1 0 1
+ 15
.
5
一 0 0 3
一 18 . 3
+ 4 8
.
9
+ 9
.
8 1
一 7 . 8 0
一 1 . 9 0
0
.
3 2 3
0
.
2 5 5
0
.
16 7
0
.
7 8 3
0
.
1 6 5
0
.
2 11
0
.
60 2
1
.
20 0
1
.
14 2
0
.
9 3 7
0
.
3 9 1



+ 9 4
.
6
+ 1 52
.
5
十 15 3 . 0
+ 18 4
.
7
+ 7 7
.
4
+ 1 5 1
.
2
+ 10 7
.
6
+ 164
.
9
+ 18 2
.
0
+ 14 8
.
5
+ 8 0
.
18
0
.
0 9 1
2
.
6 7 C
+ 17 4
.
7
+ 15
.
5 8
0 0 32
6
.
20 8
一 64
.
8 3
+ 1 32
.
5
0
.
3 4 3
1
.
104
0
.
2 6 8
0
.
9 7 2
0
.
5 2 0
1
.
2 10
0
.
82 3
1
.
3 2 3
0
.
7 7 4
0
.
9 8 4
0
.
5 4 9
0
.
16 8
0
.
3 7 7
0
.
1 15
0
.
10 2
9
.
6 3 1
注 : 增长率系与叶片中含量相比。
倍子中的含量为每克 0 . o24 m g 。
9 月间角倍已近老熟 , 此时倍子内的游离
氨基酸总含量显著增加 , 每克鲜重达 6 . 208 m g ,
比叶片和小倍子中的含量分别提高了 1 32 . 5%
和 101 . 2 % 。 其中与正常叶片相 比 , 谷氨酸 、
酪氨酸、 蛋氨酸 、 丝氨酸 、 苏氨酸 、 丙氨酸和
苯丙氨酸等增长最为明显 , 增长率达 150 % 一
185 % 左右 ; 撷氨酸 、 天门冬氨酸 、 赖氨酸等
也增长了近 1倍 。 与此相反 , 精氨酸的含量 比
叶片中下降了 64 . 83 % , 而小五倍子内出现的
组氨酸和异亮氨酸在大倍子内未检出 。
综上所述 , 角倍蚜取食后寄主体内氨基酸
的含量明显增加 。 在倍子发生的初期 , 氨基酸
总量增加的同时 , 几种盐肤木叶片中含量较少 ,
甚至未能检出的昆虫必需氨基酸 , 如精氨酸 、
苏氨酸、 组氨酸等 , 增长比例较大 , 而叶片中
含量较高的几种氨基酸 , 如苯丙氨酸 、 蛋氨酸 、
谷氨酸 、 赖氨酸 、 撷氨酸等 , 增长比例较小 ,
甚至含量下降 , 因此有利于角倍 蚜的生长繁
殖 。 7 月下旬角倍生长加快 , 角倍蚜第二代干
雌开始出现 , 虫 口数量不断增加 , 所产若蚜均
为无翅胎生蚜 , 作者认为可能与此时倍子内的
氨基酸 , 特别是几种必需氨基酸的增加有关 。
倍子近成熟时 , 虽然氨基酸的总量仍在继续增
加 , 但几种重要的必需氨基酸 , 如精氨酸 、 异
亮氨酸 、 组氨酸的含量却有所下降 , 甚至未能
检出 , 因此不利于角倍蚜的生长发育 , 大倍子
内氨基酸组份变化 , 特别是几种重要氨基酸的
含量下降 , 可能是造成第三代干雌发育成有翅
秋迁蚜的主要原因 。
2
.
2 角倍蚜取食后盐肤木内可溶性糖的含量
变化
由表 2 可以看出 , 角倍蚜取食后寄主内可
溶性糖的含量先是减少 , 小倍子鲜样 中可 溶
性糖含量为每克 6 . 8 4 1m g , 比叶片中的含量
减少 了 27 . 41 % , 使碳氮比从叶片中的 3 . 53
下降到 2 . 2 17 。 由于蚜虫食物中可溶性糖往往
过剩 , 因此小倍子中碳氮比的下降有利于角倍
蚜从食物中获取大量必需的氨基酸 , 从而有利
于其生长和繁殖 。 五倍子生长的后期 , 大倍子
中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增加 , 达叶片中含量的
2
.
2 6 倍 。 因此虽然大倍子中氨基酸总量明显
高于小倍子 , 但其碳氮比却高于小倍子 , 而与
叶片相近 , 这也是大倍子内营养条件恶化 , 导
昆虫知识 E T N OM OL O GIA CN L KOW LE D E G1 99 53 2 ( 6 )
表 2角倍蚜及盐肤木叶片可溶性精的含t
样品种类 叶 片 小 倍 子 大 倍 子 蚜虫含量含量 (m g g / )e 八 比 含量 (m g g / )增长率 o,o e用 比 含量 (m g g/ ) 增长率 o, e八 比 (m g g/ )
干样
鲜样
1 7
.
5 5 1
9
.
4 2 5 3
.
53 0
9
.
4 2 8
6
.
8 4 1
一 4 6 . 2 8
一 2 7 . 4 1 2 . 2! 7
3 1
.
9 8
2 1
.
3 2
+ 8 2 2 1
+ 1 2 6
.
2
一 6
3
.
4 34 2
1 34
6 5 3
注 : 表中增长率系与叶片中含量相比增 (+ )或减 (一 )的百分率 ; C八 比系同期样品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游离氨基酸含量的
比值。
表 3 角倍蚜取食后盐肤木内单宁含 t 的变化
样品种类
干样
鲜样
叶片含量
(m g德 )
1 3
.
6 5
7
.
33 0
小 倍 子
含量 (m g g/ ) 增长倍数
大 倍 子
含量 (m g德 ) 增长倍数
5 6 2
.
1
2 8 1
.
1
4 0
.
18
3 7
.
3 5
5 6 0
.
5
3 7 3
.
7
4D
.
0 6
4 9
.
98
注 : 表中增长倍数系与叶片中含量相比增加的倍数 。
致角倍蚜第三代干雌发育成有翅蚜的重要原
因 。
2
.
3 角倍蚜取食后盐肤木内单宁含量的变化
及角倍蚜的适应
表 3数据表明 , 角倍蚜取食后寄主盐肤木
体内单宁含量迅速增加 , 以每克干重计 , 小倍
子与大倍子中单宁含量相似 , 皆为叶片中含量
的 4 0 倍左右 。 但因小倍子中含水量明显高于
大倍子 , 故以鲜重计时小倍子中单宁含量低于
大倍子 。
表 4 角倍蚜及其排泄物和蜕中单宁的含 t
角倍蚜 絮 状 物 蚜 蜕
样品种类 含量 含量 倍数 含量 倍数
(m g g/ ) (m g g/ ) (m g g/ )
干样 5 . 5X() ’ 2 0 6 . 1 3 7 . 5 26 4 0 4 . 80
鲜样 .2 379 一 一 一 一
注 : 表中倍数为与角倍蚜含量相比的倍数 。
的重要机制 , 而角倍蚜能够在盐肤木上取食 ,
并建立寄生关系 , 必须克服寄主体内单宁的干
扰 。 从表 4 中可以看出 , 角倍蚜体内单宁含量
很低 , 仅为小倍子中含量的 0 . 84 % , 而其分
泌排泄的絮状物 中单宁含量 高达每克干重
20 6
一 l m g
, 为虫体中的 37 . 5 倍 , 蚜蜕中单宁
的含量也为其体内含量的 4 . 8倍 , 因此角倍蚜
避免单宁毒害的重要途径可能是迅速排泄或分
泌出食物中的单宁 , 另外也有一部分单宁贮存
于表皮内, 通过蜕皮进行排泄 , 至于角倍蚜体
内有无高活性代谢单宁的酶系存在 , 以及角倍
蚜所排泄出的单宁化学结构有无改变 , 均有待
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参 考 文 献
单宁为盐肤木的次生物质 , 许多研究证明
单宁有害于蚜虫 , 而为植物抗蚜的重要因素之
一 。 盐肤木在角倍蚜取食后 , 叶片单宁含量的
增加很可能是两者协同进化过程中抵抗角倍蚜
【l 】 唐觉 . 昆虫学报 , 19 7 6 , 19 ( 3 ) : 2 8 2 一 2 9 6 ·
【2 】 唐觉 . 资源昆虫 , 19 8 7 , 2 ( 1 . 2 ) : 14 一 16 ·
【3 】 郝向明 . 贵州林业科技 , 一9 5 8 , ( l ): 9 6 一 10 2 ·
【4 】 王均鉴 . 植物生理通讯 , 19 8 7 , ( 4 ) : 5 0 一 5 3 ·
【5 】 B u r n s , R . E . 才g r o n o柳 J o u rn a l , 19 7 1 , `3 :
5 1 1一 5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