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鸭脚木星室木虱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全 文 :云 南 农 业 科 技
Yunnan Nongye Keji2012年第 4期
李忠恒 1,王志斌 2,罗承燕 3,李文华 1
(1. 普洱市咖啡试验示范场,云南 普洱 665000; 2. 普洱市植保植检站,云南 普洱 665000;
3. 普洱市思茅区植保植检站,云南 普洱 665000)
鸭脚木星室木虱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收稿日期: 2012-02-15
糖胶树 [Alstonia scholaris (L) R.BR] 又名鸭脚
木、 灯台树、 盆架子, 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和优良的绿
化树种。 近年来, 普洱市开发利用糖胶树, 人工集约
化种植, 栽培面积不断扩大。 在种植过程中, 受到一
种在叶片上形成虫瘿的害虫的严重危害。 该害虫来势
猛、 蔓延快、 危害重, 严重影响糖胶树的生长和观
赏。 2003年在思茅区南岛河的普洱市咖啡试验示范场
发现套种在咖啡地里的糖胶树 (2001 年套种) 叶片上
有零星的虫瘿发生, 2007 年 5 月 18 日调查, 受害株
率达 96%, 受害叶率达 77.2%; 2008 年 6 月调查, 受
害叶率达 99.3%, 受害指数 42.1。 普洱市 10 县 (区)
都有糖胶树种植, 据初步调查, 思茅区、 江城县、 孟
连县、 宁洱县均发生鸭脚木星室木虱危害, 该虫在海
拔 600~1 600 m 地区均有分布。 经采集标本送中国科
学院云南分院动物研究所董大志先生鉴定, 该虫是鸭
脚木星室木虱 (Pseudophacopteron alstonium Yang et
Li), 属同翅目, 木虱总科, 花木虱科, 星室木虱属。
为有效防治鸭脚木星室木虱, 对其发生规律及防治技
术进行了研究, 并开展防治示范。
1 发生规律
1.1 危害特点
该虫产卵在糖胶树现绿的叶芽表面, 在叶片上形
成虫瘿, 受害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特别是幼树生长受
到严重影响。 将要孵化的卵粒, 在卵粒较细的一端出
现纵向裂缝, 若虫从此处爬出, 3~4 min 后开始爬行
选择适宜位置固定取食, 3~4 d 形成肉眼可见的虫瘿,
1 个虫瘿内有 1 头若虫。 若虫共 5 龄, 虫体扁平, 呈
长椭圆形, 周缘有细丝, 虫体淡黄色, 随着龄期增
加, 体色逐渐加深。 若虫在虫瘿内取食、 生长、 发
育, 直到末龄若虫才从虫瘿内爬出蜕皮羽化。 虫瘿主
要发生在叶片上, 幼嫩枝条和果实上也会形成少量虫
瘿。 叶片上虫瘿圆形, 突出叶片正面和背面, 虫瘿背
面中间稍凹陷。 虫瘿内部有若虫分泌的蜡质。 每片叶
片上虫瘿数量少则数个, 多则可达 100 个以上。 摘下
叶片, 失水干枯, 5 d 后虫瘿内若虫全部死亡。 虫瘿
数量较多时, 造成叶片短小、 皱缩、 畸形、 扭曲, 甚
至脱落。
在海拔 1 000 m 左右、 年均温 21.3℃、 冬季基本
无霜的思茅南岛河, 糖胶树一年四季均有枝条抽发叶
芽, 因此冬季鸭脚木星室木虱成虫仍在活动、 产卵,
若虫能够发育羽化, 没有明显的越冬现象。 该虫一年
四季都可繁殖危害, 田间发生多个世代, 且世代重
叠。 开春后, 糖胶树发芽增多, 成虫数量大幅度增
加, 5月至 6月达到高峰, 至秋末成虫数量逐渐减少。
2008 年 1 月至 12 月每月调查 1 次受害指数, 依次为
32.4, 25.3, 51.5, 60.9, 57.1, 51.3, 36.1, 30.2,
21.7, 21.5, 21.3, 21.0。
1.2 生物学习性
1.2.1 产卵习性
成虫主要产卵在现绿的叶芽表面, 偶尔也在嫩茎
和嫩果荚上产卵。 经观察, 叶片展开后, 成虫虽在叶
片上零星产卵, 但不形成虫瘿。 卵散产, 淡黄色, 长
茄形或长椭圆形, 一端钝圆, 一端渐细, 较细一端有
丝状细柄。 每个现绿的叶芽上产卵数十粒至上百粒。
观察 30头雌虫产卵量, 1 头雌虫最多产 101 粒, 最少
产 12粒, 平均产 45.8粒。 雌雄比为 1︰0.85。 成虫羽
化 2~3 d 后交配产卵。 把同一天产在叶芽上的卵连同
叶芽取回室内置于培养皿内保湿保鲜, 逐日观察卵的
卵历期 (d)
最长 最短 平均(0.01)
18/3 66 58 87.8 9 6 7.2±0.35
15/5 101 94 93.0 8 5 5.9±0.27
21/6 124 120 96.7 7 4 5.0±0.21
31/7 93 85 91.3 7 2 3.5±0.26
9/9 52 47 90.3 7 4 5.3±0.34
8/11 110 101 91.8 13 8 9.9±0.25
产卵期
(日/月)
产卵数
(粒)
孵化数
(粒)
孵化率
(%)
表 1 鸭脚木星室木虱各时期卵历期观察结果
49
2012年第 4期
云 南 农 业 科 技
Yunnan Nongye Keji
孵化, 统计卵历期, 结果见表 1。
1.2.2 羽化习性
若虫将要羽化时, 在虫瘿的凹陷处出现一条裂
缝, 若虫从裂缝处爬出虫瘿外, 完成最后一次蜕皮,
羽化为成虫。 观察 281 个虫瘿, 羽化孔在叶片背面的
占 95%, 在叶片正面的占 5%。
1.2.3 活动习性
成虫体黑褐色, 头部横宽, 额的中央有一锥状
突; 复眼突出, 黑色; 触角 10 节, 淡黄色, 端部 2
节黑色、 变粗, 顶生 1 对近等长的长刚毛; 翅透明,
翅脉黄褐色; 胸足 3 对, 前足、 中足较细弱, 后足粗
壮, 胫节外侧具刺 2 列。 成虫喜在新梢、 嫩叶、 叶芽
上活动, 常看到成对成虫平行栖息、 爬动 (成虫交配
状); 成虫能飞翔、 善跳跃, 以此在植株间扩散; 成
虫喜阳光, 在阳光照耀下成虫在叶面活动, 雨天、 阴
天、 夜间成虫栖息于叶片背面。 用黄板诱测, 5 月
24~28日 5昼夜共诱测到成虫 897头, 其中 6~12时诱
测到 300 头, 占 33.4%; 12~16 时诱测到 377 头, 占
42.0%; 16~18:30 时诱测到 220 头, 占 24.5%; 18:30
至次日 6时未诱测到成虫。
1.2.4 趋性
成虫有强烈的趋嫩性, 因此其活动、 栖息、 交
配、 产卵、 取食均在植株幼嫩部位; 把黄板悬挂于植
株上诱测, 每天更换黄板, 5 昼夜共诱测到成虫 897
头, 有一定的趋黄性。 采用东方红 DM-15 二型电子
灭蛾灯连续 10 个夜晚诱测, 未诱到成虫, 初步认为
该害虫不具有趋光性。
2 综合防治技术
2.1 农业防治
到该虫危害地区调运苗木, 必须全部剪除叶片,
并全株认真喷药。 在该虫发生危害的地区, 以药用为
主的糖胶树, 全部剪除有虫叶片, 加强管理, 促发新
叶, 并加强虫情检查, 及时用药剂防治; 以观赏为主
的行道树、 庭院树, 适时药剂防治, 减轻危害。 加强
糖胶树的修剪、 中耕、 施肥等管理, 以增强树势。
2.2 物理防治
该虫成虫有一定的趋黄性, 在植株上悬挂黄板诱
杀成虫有一定防治效果。 在成虫未羽化前, 摘除虫瘿
多的叶片销毁, 以减少虫源。
2.3 药剂防治试验
2.3.1 有效药剂筛选试验
(1) 试验方法。 2008年 5 月至 6 月在思茅南岛河
开展试验。 试验设 5 个处理 (表 2), 重复 3 次, 共
15个小区, 每个小区 1株糖胶树, 随机区组排列。 同
一区组内的糖胶树植株大小、 树势、 叶芽及着卵等情
况基本一致。 5月 14日上午 (阴天) 用手动喷雾器常
量喷雾, 以喷湿叶片为度。 施药前 1 d 标记好叶芽。
施药后 30 d调查各处叶片虫瘿数量, 分级记载受害叶
片数, 用下列公式计算相对防治效果。
相对防治效果 (%) = (对照受害指数-处理受害
指数) /对照受害指数×100
受害指数= (各级叶片数量×各级代表值) / (调查
叶片数量×最高级代表值) ×100
叶片受害分级标准 : 0 级 : 叶片上无虫瘿 ; 1
级: 叶片上有 1~10 个虫瘿; 2 级: 叶片上有 11~30
个虫瘿; 3 级: 叶片上有 31~50 个虫瘿; 4 级: 叶片
上有 51 个以上虫瘿。
(2) 试验结果。 乐斯本乳油 1 000 倍液、 50%超
林可湿性粉剂 4 000 倍液、 0.5%果圣水剂 750 倍液均
有良好防治效果; 5%云菊乳油 1 000 倍液有一定防治
效果, 并且该药是生物农药, 应进一步试验 (表 2)。
2.3.2 果圣不同浓度防治试验
(1) 试验方法。 0.5%果圣水剂 (烟碱+苦参碱)
是生物农药, 试验设 3个处理 (表 3), 不设重复, 顺
序排列, 每处理 1 株树。 晴天下午用药。 试验条件、
药效调查等与上述试验相同。
(2) 试验结果。 从表 3 可见, 0.5%果圣水剂 (烟
碱+苦参碱) 750倍液能取得较满意的防效。
2.3.3 用药适期确定
鸭脚木星室木虱成虫主要在糖胶树现绿的叶芽
(嫩苞) 上产卵。 田间对比试验, 在糖胶树叶芽现绿
时用乐斯本 1 000 倍液防治, 防效为 98%; 在叶芽已
表 2 不同药剂对鸭脚木星室木虱的防治效果
差异显著性
0.05 0.01
0.5%果圣水剂 1 000 68.4 19.9 52.8 a A
5%云菊乳油 1 000 73.3 21.8 48.3 a A
乐斯本乳油 1 000 2.9 0.7 98.3 b B
50%超林可湿性粉剂 4 000 18.6 4.9 88.4 b B
空白对照(CK) - 99.3 42.2 -
供试药剂
浓度
(倍)
受害叶
率(%)
受害
指数
相对防
效(%)
表 3 不同浓度果圣防治鸭脚木星室木虱试验结果
浓度(倍) 受害叶率(%) 受害指数 相对防效(%)
500 11.2 2.8 87.8
750 12.5 3.1 86.5
1 000 28.1 7.0 69.5
空白对照 (CK) 79.6 23.0 -
50
云 南 农 业 科 技
Yunnan Nongye Keji2012年第 4期
经展开、 形成小虫瘿时用药, 防效 93.2%; 形成大虫
瘿后用药, 可以杀死虫瘿内的若虫, 但是虫瘿不会消
失。 据此确定, 糖胶树叶芽现绿并着卵时是最佳用药
时期。
2.3.4 用药次数
研究结果表明, 在糖胶树叶芽现绿并着卵时, 及
时喷洒乐斯本乳油 1 000 倍液或 0.5%果圣水剂 750 倍
液, 以喷湿叶芽为度, 抽发 1次叶芽只需用药 1次。
2.4 防治示范
根据上述防治研究结果, 采用农业、 药剂、 物理
防治相配套的综合防治措施, 于 2009 年 4 月中旬开
展近千株糖胶树连片防治示范。 对连片种植的 200 株
幼龄糖胶树, 摘除全部叶片, 待抽发叶芽现绿时, 经检
查有卵粒, 用乐斯本 1 000倍液人工喷雾防治, 15 d后
调查 991 片叶片 , 无虫瘿 , 防治效果 100%。 对树
体较高的 700 多株糖胶树 , 不摘除叶片 , 用乐斯
本1 000 倍液机动喷雾器喷雾, 15 d 后用解剖镜观察
杀虫效果, 共检查 109 头若虫, 死亡 101 头, 杀虫效
果 92.7%, 其中 1 龄 3 头 100%、 2 龄 33 头 100%、 3
龄 47头 97.8%、 4龄 16头 81.2%、 5龄 10头 60%。
唐吉鸿,刘华嘉,苏振华
(宁蒗县农业局,云南 宁蒗 674300)
改革苹果腐烂病传统防治方法的几点思考
收稿日期: 2012-01-29
1 对苹果腐烂病发病规律的再认识
苹果腐烂病从 2 月到 12 月都有发生, 表现为春、
秋 2 个发病高峰期。 从表面上看, 3 月至 5 月份发病
最重, 发病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 70%左右。 但大量的
调查材料证明, 春季暴发的病斑绝大多数在上年秋冬
季已经形成; 5 月份该病暴发后, 病皮上形成大量的
分生孢子器, 在高温高湿的雨季, 孢子器吸水膨胀,
分生孢子借风雨大量传播, 成为该病侵染扩大的主要
病源。 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 孢子萌芽必须有一
定营养, 菌丝生长靠坏死的植物组织, 先腐生, 再寄
生。 在寄生过程中, 分泌毒汁, 形成侵染点。 菌丝体
不断发展, 造成烂皮不断扩大, 雨季病菌大泛滥, 干
枝死茬都传播。 病菌从伤口侵入树体, 坏死组织是滋
生地, 秋季形成浸染点, 冬季形成小烂斑, 春季病斑
大扩展, 孢子成熟再侵染。
在田间腐烂病菌大量存在的情况下, 树体发病与
否, 主要取决于树体的抗病力。 苹果腐烂病主要在苹
果树表皮层和坏死组织上发病, 在生长健壮的树体和
枝条上病原菌只能长期潜伏。 当树体抗病力降低时,
病菌才活动发展, 形成侵染点, 引起树皮腐烂。 树体
在病菌侵染下, 发生自卫反应, 限制病菌扩展, 这种
“自卫” 能力主要取决于树皮内营养水平。 实践证明,
树体衰弱易发病, “大年” 之后发病重。 若树冠外围
发不出长、 中枝, 秋季有机营养就很少回流, 冬季低
级骨干枝内贮藏的营养就很少, 加上春天发芽、 开花
用去大量贮存养分, 低级骨干枝皮层内缺乏养分的情
况会越来越重, 而且离病疤和锯口越近, 皮内含养分
越少, 抗病力越低, 加上冬季冻害会使缺乏养分的树
皮局部冻死, 潜伏的病菌就获得了扩展的机会, 使腐
烂病加重。
因此, 在苹果腐烂病综合防治中, 必须本着 “防重
于治” 的原则, 在保证树体健康生长的基础上, 推行
“防治重点抓秋冬, 全年抓紧不放松” 的综合防治策略。
2 改革传统的防治技术
2.1 改春季刮治病斑为刷治
习惯上都是春季检查刮治腐烂病, 而且要求将病疤
割成棱形立茬, 刮净病皮, 彻底收集, 最后涂消毒剂。
这种做法既被动又费工。 为了春季大忙时争取主动, 最
好对病斑只割口涂药, 暂不刮治。 每隔 5~10 d 检查 1
次, 每次检查都给新、 老病疤涂治疗剂。 这样就可以收
到 “旧疤不复发, 新病早控制, 争取主动权, 省工又省
力” 的效果。 发病高峰过后, 再将干死的病皮涂上治疗
剂, 刮净即可。 这样可以避免老法刮治 “病屑飞溅, 刀
具传染, 割去好皮, 愈合困难” 的缺点。
2.2 夏季对树干喷杀菌剂
夏季病菌孢子成熟, 借风雨传播, 造成该病流
,,,,,,,,,,,,,,,,,,,,,,,,,,,,,,,,,,,,,,,,,,,,,,,,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