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发掘传统中药 延续中华文脉——为《本草经》中的木兰、溲疏、蜀羊泉正名



全 文 :第 7 卷 第 2期
2008 年 6 月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Vol.7 No.2
Jun. 2008
收稿日期:2007-10-31
第一作者:祁振声 ,副编审。主要研究方向:编辑学与写作学 ,古籍记载植物考证。电话:010-88928982 Email:zhouguanwu@hotmai l.com 地址:
071001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发掘传统中药 延续中华文脉
———为《本草经》中的木兰 、溲疏 、蜀羊泉正名
祁振声 , 纪惠芳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
摘要:近现代植物学和中药学专著中的木兰 、溲疏 、蜀羊泉等 , 与《本草经》等古籍记载的植物(中药)名实不符。这
种张冠李戴 、冒名顶替 , 势必以假乱真 ,割断中华文脉 , 危及人民健康。笔者经长期研究和反复考证确认:《本草经》
等古籍记载的木兰原植物 ,应为 Magnolia sprengeri Pamp.(今名武当木兰), 溲疏即 Lonicera fargesii Franch.(今名黏毛
忍冬),蜀羊泉实乃 Solanum dulcamara L.(今名欧白英)。另外 , 《白香山集》等记载的木莲 , 应为 Manglietia insignis
(Wall.)Bl.(今名红花木莲)。此文为这些失传已久的植物(中药)正名 ,旨在发掘传统中药 ,验证古本草的科学性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 ;木兰;溲疏;蜀羊泉;原植物;考证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16(2008)-02-0023-12
Researching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and Extending Chinese Cultural
Context:Corrected Names of `Mu Lan (木兰), `Sou Shu (溲疏),
`Shu Yangquan (蜀羊泉)in Emperor Shen Nong s Materia Medica
QI Zhen-sheng , JI Hui-fang
(Editoral Department ,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 Baoding 071001 , P .R .China)
Abstract: Plants(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uch as `Mu Lan , `Sou Shu , `Shu Yangquan recorded
in ancient Chinese books for example Emperor Shen Nongs Materia Medica do not accord with the records in
the works of botany and Chinese pharmacy in modern times.This phenomena of confusing one thing with
another certainly can cover up the truth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 dissever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s
extending , endanger people s health.After a long-term investigation and textual research , the fact is affirmed
that `Mu Lan is Magnolia sprengeri Pamp.named as `Wudang Mulan (武当木兰)today , `Sou Shu is
Lonicera fargesii Franch.named as `Nianmao Rendong (黏毛忍冬), `Shu Yangquan is Solanum
dulcamara L.named as `Ou Baiying (欧白英)in the Emperor Shen Nong s Materia Medica , and `Mu
Lian recorded in the book Collected Works of Bai Xiang-shan is Manglietia insignis(Wall.)Bl.named as
`Honghua Mulian today.The correcting names of these plants can excavate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s ,
test the scientificity of the ancient herbal classic , and carry forwar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Key words: Emperor Shen Nongs Materia Medica;Mu Lan;Sou Shu;Shu Yangquan;original plant;
textual research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 ,是我国
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由于传统中药以森林植物中的
草本和木本植物为基本药材 ,故有“本草”之称;又由
于我国有“神农尝百草”而发现药物的传说 ,故后人
在辑录先秦时期重要药物时 ,便借神农氏之名 ,纂成
该书 。实际上 ,它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即千千万万
DOI :10.13931/j.cnki.bjfuss.2008.02.002
个“神农”)在秦汉以前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 ,经过
无数次的临床实验(即“尝百草”)而总结出来的中药
知识的结晶 ,是先民们留下的植物学和中药学的宝
贵历史遗产 。《本草经》是我国本草学的开山力作 ,
其后历代本草中有关药物的性味 、治症等 ,均以其为
宗。因此 ,《本草经》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学术
价值和实用价值 。据有关文献统计 , 《本草经》记载
的365种中药 ,大多疗效确切可靠 ,有 200多种至今
仍为中医所习用[ 1] 。
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本草经》记载的很多中药
早已失传 。尽管古今中外的许多学者曾进行过考
证 ,但始终未能完全弄清楚 ,因而在近现代植物学和
中药学专著中 ,有的中药已全无记载 ,有的虽徒有其
名 ,却非其物。而这种植物(中药)名实不符 、冒名顶
替 、张冠李戴的现象 ,势必造成以假乱真 ,“假作真时
真亦假”的荒唐局面 ,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同时还会
使人怀疑我国古本草学的科学性 ,为那些崇洋媚外 、
贬低和诋毁中医药的人提供口实 ,极不利于中医药
的现代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了发掘失
传已久的传统中药 ,延续中华文脉 ,避免先民们历尽
千辛万苦而识别和记载的植物(中药)化为乌有 ,让
它们重放异彩 ,继续为人类造福 ,笔者经过长期研究
和反复考证 ,厘清了古今中外学者们的考证错误 ,确
认了《本草经》等古籍记载的木兰 、溲疏 、蜀羊泉等的
原植物 ,旨在为其正名 ,恢复它们的本来面目 ,从而
正本清源 。
一 、木  兰
“木兰”是我国古老传统的树木名称 , 是具有
2 3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传统名花和用材树种 ,又
是传统中药 。但对木兰为何物 ,自古以来就众说纷
纭 ,令人莫衷一是。其实 ,只要运用科学的考据方
法 ,对有关文献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鉴别 ,是不难恢
复木兰的本来面目的 。
(一)文献资料的分析鉴别
1.木兰是多用途树种
《尸子·下》载:“木兰之椟 ,熏以桂 、椒 。”[ 1] 考《尸
子》为战国思想家尸佼(约前 390—前 330)的著作 。
这表明 ,早在2 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就有人用木
兰的木材制成精致的椟(盒子),并以桂 、椒等香料熏
之 ,以盛装珍贵物品 。
在《楚辞》[ 2] 中 ,屈原(约前 340—前 278)对木兰
(有时简称“兰”)亦多有吟咏。其中 ,《离骚》有“朝搴
之木兰兮” ,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等句;在《九章》
中有“捣木兰以矫蕙兮 ,凿申椒以为粮”等句;在《湘
君》中还有“桂棹兮兰 ” ;《湘夫人》中有“桂栋兮兰
”等句 ,其中的“兰”均指木兰。这表明 ,木兰的木
材不仅可做箱盒 ,还可以作“ ”(即船舵)和“ ”(即
椽)。可见 ,早在2 300多年前 ,木兰就是著名的香花
芳木 ,不仅可供观赏 ,而且是重要的用材树种。它与
桂 、椒等齐名 ,但它们是完全不同的树种。
《神农本草经》将木兰列为“上品” 。① 谓:“木
兰 ,味苦 ,寒 。主身大热在皮肤中 ,去面热赤 ,酒
,恶风癫疾 , 阴下痒湿 ,明耳目 。一名林兰 ,生山
谷。”[ 3] 这表明 ,早在秦汉以前 ,我国人民就已发现木
兰是多用途树种 ,它不仅可供观赏 ,木材可作各种用
材 ,而且它还是药用植物 。《本草经》对木兰药材的
性味 、主治 、功效 、别名及生境的记载 ,为后世本草所
宗 ,应作为考证木兰原植物的重要依据 。
其后的《名医别录》(以下简称《别录》),对木兰
的治症及药效又补充道:“疗中风 、伤寒 ,及痈疽 、水
肿 ,去臭气 。”并对其产地 、药用部位及性状 、采收期
等作了重要补充 ,谓:“木兰生零陵山谷及太山。皮
似桂而香 。十二月采皮 ,阴干。”[ 4] 这就明确了木兰
以皮入药 ,其皮与桂 ,即今樟科的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皮的形态相似 ,且也有辛香气 。按训
诂 , “太山”即“泰山” , “太”为“泰”的同声假借字 。在
两汉时期 ,零陵郡辖今湖南西南部至广西南岭以北
地区 ,治所在今湖南永州;泰山郡辖今山东中南部。
屈原“朝搴 之木兰兮” ,“ ”为山名 ,据前人注:“山
在楚南。”零陵亦在古楚之南 ,故产地是可信的。可
知在秦汉时期 ,木兰从湖南西南部至山东中南部的
广大山林中 ,均有分布。
2.木兰药材伪品的出现
南北朝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载:木兰“零
陵诸处皆有之 。状如楠树 ,皮甚薄而味辛香。今益
州者皮厚 ,状如厚朴 ,而气味为胜 。今东人皆以山桂
皮当之 ,亦相类” [ 4] 。
陶氏未言及泰山 ,是因为当时山东为北朝东魏
属地 ,不归南朝梁管辖。陶氏所言“楠树” ,大概指今
樟科的楠木[ Phoebe nanmu (Oliv.)Gamb.] 。它是高
达30 m的乔木 ,是著名的珍贵用材树种。这表明 ,木
兰树体的形态 ,与楠木相似 ,也是高大通直的乔木。
陶氏认为“皮甚薄而味辛香”者才是木兰药材的真
品 ,而四川一带的皮厚 ,像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辛香气比木兰浓;陶氏还指出 ,当时
在梁的东部(即东南沿海一带),还出现了以樟科桂
类的树皮 ,当作木兰的现象。
24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7 卷 
① 《本草纲目》《本草经考注》均作“上品” ,顾观光辑本归“中品” 。
考“山桂皮” , 当系今樟科樟属的阴香 [ C.
burmannii (Nees)Bl.] 。今广西仍称之为“山桂皮” ,
福建 、广东称之为山桂 、土桂。该种也是乔木 ,树皮
光滑 ,有肉桂的香味 ,分布于广东 、广西 、福建及云南
等地;湖南不产 ,山东更无 ,故与“零陵山谷及泰山”
的记载相悖。显然 ,它不可能是木兰药材真品 。
唐初苏敬的《新修本草》(世称《唐本草》),也有
木兰专条 ,其主要内容均来自《本草经》《别录》及《集
注》之文 ,最后谓:“木兰叶似菌桂叶 ,其叶气味辛香
不及桂 。”[ 5] 这表明 ,苏氏所载木兰 ,即古本草中的木
兰 ,但指出虽然木兰叶形与肉桂叶形很相似 ,但其叶
的辛香气却远不如肉桂叶 。这就从叶的气味上表明
木兰与桂类的区别。
3.唐代诗文中的木兰
木兰是多用途树种 ,但古本草着重药材树皮的
形态和性味描述 ,故与樟科桂类常有混淆 。而从大
量唐代诗文中 ,则可发现木兰更加明晰的各部位形
态特征以及产地和适生栽培区等信息 ,进一步表明
它是传统名花。
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题灵 上人法华院木兰花》
诗中有“色空荣落处 ,香醉往来人;菡萏千灯遍 ,芳菲
一雨匀;高柯倘为楫 ,渡海有良姻”等句[ 6] 。说的是
木兰花开时 ,满院香气袭人 ,像千盏莲花灯 ,照遍寺
院;若将其高耸的枝干造舟楫 ,则可帮人远渡海洋 。
这就表明 ,木兰花形似莲花(菡萏),芳香醉人 ,是良
好的庭院花木;其树形高大 ,木材还可造船。从刘氏
因受诬陷被贬 ,官终随州刺史的经历及刘诗多写失
意苦闷判断 ,法华院很可能在今湖北随州一带 ,表明
当地有木兰的分布和栽培 。
李华的《木兰赋并序》中有“华容石门山 ,有木兰
树 ,乡人不识 ,伐以为薪”等句[ 6] 。这表明 ,湖南北部
洞庭湖畔的华容县山区 ,有木兰分布 ,但当地农民并
不知道它就是骚人墨客备加赞赏的木兰 ,故不知珍
惜 ,将其砍作烧柴。
《太真外传》载:“上宴诸王于木兰殿 ,时木兰花
发。皇情不悦。妃醉中舞《霓裳羽衣》一曲 ,天颜大
悦。”[ 6]木兰殿是否为木兰木材所建不得而知 ,但唐
玄宗时殿前有木兰栽培 ,却可肯定 。
大诗人白居易对木兰更是情有独钟。其《题令
狐家木兰花》诗云:“腻如玉指涂朱粉 ,光似金刀剪紫
霞。从此时时春梦里 ,应添一树女郎花。”[ 6] 他的《戏
题木兰花》诗云:“紫房日照胭脂拆 ,素艳风吹腻粉
开。悟得独晓脂粉态 ,木兰曾作女郎来。”[ 6] 这表明 ,
木兰花未开时为红紫色 ,开放后为粉红色 ,恰似红颜
女郎的胭脂 ,细腻而素雅 ,令人喜爱 。
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载:“东都敦化坊百姓家 ,
太和中有木兰一树 ,色深红。”[ 6] 这表明 ,在太和年间
(827—835),河南洛阳城内的普通百姓家 ,也有木兰
栽培 ,其花深红色 。
从上述诗文可以确认:木兰是一种花大色艳 、清
香若兰的观赏花木 ,花色粉红至紫红 ,花形略似荷
花。在唐代国都长安皇宫内及士大夫家均有栽培 ,
东都(洛阳)的寻常百姓家 ,也有木兰栽培 ,表明木兰
在陕西中部及河南北部适合生长 ,当地附近可能有
分布;在湖北北部的随州一带寺院亦有栽培 ,在湖南
北部华容县山区 ,有野生的木兰。
4.木兰被误断为桂类
前已述及 ,木兰与桂本来是不同的树种(中药),
但由于后来的本草书常将木兰与桂相类比 ,故南北
朝时期东南沿海一带就有以桂类的树皮冒充木兰
的。到了五代十国 ,木兰竟被误断为桂类了 。
五代后蜀韩保 的《蜀本草》谓:木兰“所在皆
有。树高数仞 ,叶似菌桂 ,叶有三道纵文 ,其叶辛香
不及桂也 。皮似板桂 ,有纵横纹。三月 、四月采皮 ,
阴干”[ 4] 。从形态特征分析 ,韩氏所谓“木兰” ,很可
能是今樟属的川桂皮(C.mairei Lévl.),它是高16 m
的乔木 ,叶椭圆形或披针形 ,具离基三出脉 ,与“树高
数仞 ,叶似菌桂 ,叶有三道纵文”相符;其枝 、叶 、干 、
根均含芳香油 ,树皮和枝皮为肉桂代用品。它在四
川还有桂皮 、关桂 、香官桂等别名 , 《中国植物志》等
称之为银叶桂 。它仅分布于四川及云南 ,与古籍记
载的木兰产地截然不同 。不过 ,五代后蜀辖地仅四
川一带 ,韩氏谓“所在皆有”也就不足为怪了 。
必须指出 ,在古本草中 , 《蜀本草》是唯一明确地
将木兰视为樟科植物的著作 。前已述及 ,木兰从战
国时期 ,就是著名的花木 、用材树种和药用植物 ,属
多用途树种;到了唐代 ,木兰更是从皇宫至寻常百姓
家均有栽培的庭院花木 ,它的主要观赏价值在于花
大色艳且具芳香。而樟科植物的花极小而细碎 ,黄
绿色或绿白色 ,并非庭院观赏花木;而且 ,樟属桂类 ,
多为亚热带树种 ,陕西中部 、河南北部均不能栽培 ,
山东泰山更不可能有。因此 ,韩氏将木兰说成是樟
科桂类 ,殊欠考证 ,不足为据 。
北宋苏颂的《图经本草》(全称《嘉 图经本草》)
载:“木兰生零陵山谷及泰山 ,今湖岭 、蜀川诸州皆有
之 ,木高数丈 ,此与桂全别 。” [ 4] 这表明 ,苏氏认为古
本草中的木兰 ,与樟科桂类是完全不同 、区别明显的
两种树木 。他还指出:“而韶州所上 ,乃云与桂同是
一种 ,取外皮为木兰 ,中肉为桂心 ,盖是桂中之一种
尔。”[ 4] 他按各地提交的“木兰”样品所绘“春州木兰”
和“韶州木兰”图 ,也显然是樟科桂类。这表明 ,直到
北宋时期 ,广东一带仍以桂类假冒木兰 。
25第 2期 祁振声等:发掘传统中药 延续中华文脉
南宋陈景沂的《全芳备祖》 ,将木兰归入“花部” ,
但首先载《唐本草》的“木兰叶气味辛香不及桂” ,其后
才是古人题咏的木兰诗[ 7] 。这表明 ,作者已确认古本
草记载的木兰与诗词歌赋吟咏的木兰是同一种植物。
但该书偏重观赏植物 ,故未将木兰归入“药部” 。
然而 ,《蜀本草》误断木兰为桂类 ,对后世的影响
还是很大的 ,以致中日两国的著名学者 ,均曾被其误
导。日本森立之的巨著《本草经考注》 ,是研究《本草
经》的重要著作 。但其“木兰”一节 ,却得出“木兰亦
是桂类而香气稍劣者” , “木兰即为似桂而香气少者
无疑”[ 8]的错误结论。我国学者夏纬瑛 ,在其《植物
名释札记》的“木兰”一节亦云:“如今植物学上所说
的木兰(Magnolia sp.),跟旧本草书中所说的木兰 ,
不是一样的东西 。旧本草书中所说的木兰 ,大概是
樟科(Lauraceae)植物” , “旧本草书中所说的木兰 ,虽
未确知其为何种 ,但它是樟科植物则无疑 。” [ 9] 这表
明 ,夏氏与森氏一样 ,均认为古本草中的木兰 ,是樟
科桂类植物。
前已述及 ,木兰是多用途树种 ,仅以树皮的形
态 、气味对其进行孤立片面的考证 ,势必以偏概全 ,
得出荒谬 、错误的考证结论。
5.木兰与木莲的混淆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木兰”专条 , “性
味” 、“主治”等 ,均引自《本草经》和《别录》等 ,表明所
载乃古之木兰正品。但他说:《白香山集》中“木莲生
巴峡山谷间 ,民呼为黄心树”者 ,“乃真木兰也” ;并在
“释名”中 ,将“木莲” 、“黄心”作为木兰别名[ 4] ,却是
完全错误的 。为了分辨木兰与木莲的异同 ,厘正李
时珍及后世学者的谬误 ,现将最早记载木莲的白居
易《木莲诗并序》[ 6] 摘录于下:
木莲树生巴峡山谷间 ,巴民亦呼为黄心树 。大
者高五丈 , 涉冬不凋。身如青杨 , 有条纹。叶如
桂 , ①厚大无脊。花如莲 ,色香艳腻皆同 ,独房蕊有
异。四月初始开 ,自开迨谢 ,仅二十日 ,忠州西北十
里 ,有鸣玉溪生者 , 茂尤异。
诗中亦有:“如折芙蓉栽旱地 ,似抛芍药挂高枝”
及“红似胭脂腻如粉 ,伤心好物不须臾”等句。
这是有关木莲形态特征 ,特别是花形 、花色 、花
期 ,以及产地 、生境等的原始文献记载。
记载过木兰的段成式《酉阳杂俎》 ,同样也有木
莲的记载 ,谓:“木莲花 ,叶似辛夷 ,花类莲 ,花色相
仿。出忠州鸣玉溪 ,邛州亦有 。” [ 6] 这些唐代原始文
献 ,是考证木莲原植物的最可靠依据。
由上文可知 ,木莲与木兰的形态特征 ,特别是花
形 、花色 ,是很相似的 ,但它们并非同一植物 ,否则 ,
白居易与段成式就不可能将二者分别加以记载和题
咏了 。木莲是冬季不落叶的常绿乔木 ,高可达17 m
左右 ,叶革质 ,大而厚重 ,其大小 、形状与肉桂相近
(这与古人对木兰叶的描述相同),但没有明显的叶
脉 ,叶形与辛夷(Magnolia biondii Pampan)更相似。
其花形 、花色和细腻程度以及香气 ,均与莲(Nelumbo
nucifera Caertn.)极相仿。因其本为木 ,其花若莲 ,故
名。当时仅发现其生于原四川东部长江北岸忠州
(今重庆市忠县)的巴峡山谷间;段氏认为成都西南
的邛州(今邛崃)亦有。
近现代日本和我国植物及中药专著 ,均认为木
莲即今木兰科木莲属植 物 Manglietia fordiana
Oliv .[ 10 ~ 13] 。其中 ,著名学者谢宗万的巨著《中药材
正名词典》 ,在该种的“药名考注”中谓:“本品《酉阳
杂俎》名木莲 , 《白香山集》名黄心树 , 《本草纲目》名
木兰 ,真木兰……。本书以木莲皮为其药材名 ,木莲
为植物名 。” [ 13]
然而 ,该种却并非《白香山集》和《酉阳杂俎》记
载的木莲 。因为该种的花纯白色 ,与“花类莲 ,花色
相仿”及“红似胭脂腻如粉”等描述相悖;它产于福
建 、广东 、广西 、贵州 、云南 。而四川(包括今重庆
市)、湖北均不产 ,则与“生巴峡山谷间”的产地论述
相悖 。显而易见 ,它不可能是《白香山集》和《酉阳杂
俎》记载的别名黄心树的木莲 。
据笔者考证[ 14] ,《白香山集》和《酉阳杂俎》记载
的木莲 , 实指今木兰科木莲属植物的红花木莲
[ Manglietia insignis (Wall.)Bl.] 。它是高可达30 m
的常绿大乔木 ,与“高五丈 ,涉冬不凋”吻合;叶革质 ,
倒披针形 、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 ,长 10 ~ 26 cm ,宽
4 ~ 10 cm ,与“叶如桂 ,厚大无脊”及“叶似辛夷”均吻
合。花芳香 ,花被片 9 ~ 12 枚 ,外轮 3 枚向外反卷 ,
外面褐色 ,内面染红色或紫红色 ,倒卵状长圆形 ,长
约7 cm;中内轮 6 ~ 9枚 ,直立 ,乳白色染粉红色 ,倒
卵状匙形 ,长 5 ~ 7 cm ,与“花如莲 ,色香艳腻皆同”
及“花类莲 ,花色相仿”完全吻合;花期 5 ~ 6月 ,与
“四月初始开”相符。现已知它在湖南西南部 、广西
南部 、四川西南部 、云南和贵州南部 、西藏东南部均
有分布 ,生于海拔 900 ~ 1 200 m的山林间 , 与“忠
州” 、“邛州”的产地虽不完全吻合 ,却也比较接近。
这可能是自唐代以来 ,经过1 000多年的森林破坏 ,
导致其分布区缩小 。
《本草纲目》误将木莲混入木兰条目中 , 《蜀本
26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7 卷 
① 此处“叶如桂”的描述 ,与《唐本草》木兰“叶似菌桂叶”一样 ,是指叶的大致形状。古籍对植物叶形的描述 、比喻不当者 ,比较普遍。如古本
草谓 ,桂叶如柏 、柿等。
草》误判樟科桂类为木兰 ,误导了许多学者 ,给后人
带来不少麻烦。
明代王象晋的《群芳谱》 ,将木兰提升至“花谱第
五”的高位 ,但其文曰:木兰 , “一名木莲 ,一名黄心 ,
一名林兰 ,一名杜兰 ,一名广心 。树似楠 ,高五六丈 ,
枝叶扶疏 。叶似菌桂 ,厚大无脊 ,有三道纵纹 。皮似
板桂 ,有纵横纹。花似辛夷 ,内白外紫 。四月初开 ,
二十日即谢 ,不结实 。亦有四季开著 ,又有红 、黄 、白
数色 。其木肌理细腻 ,梓人所重。十一二月采皮阴
干。出蜀 、韶 、春州者各异 。木兰洲在浔阳江 ,其中
多木兰 。”[ 15] 这是把前述古籍及其他典籍有关木兰 、
木莲的记载不分青红皂白 ,一股脑儿混杂在一起的
大杂烩。这就使“木兰”成为非驴非马的“怪物”了 ,
未免太离“谱”。
清初陈 子《花镜》中的木兰条目 ,基本上是录
自《群芳谱》的离谱之言 ,惟独对其“不结实”的错误
描述 ,修改为:“实如小柿 ,甘美可食 。”[ 16] 这显然又
把桑科攀缘灌木薜荔(Ficus pumila L.)也混进去了 。
因《本草纲目》和《尔雅翼》均将薜荔称为“木莲” 。这
样的“木兰” ,就更不伦不类了 。
晚清吴其浚的植物学巨著《植物名实图考》 ,为
解决植物名实不符 ,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但其木
兰条谓:“木兰 , 《本经》上品 。李时珍以为即白香山
所谓木莲生巴峡山谷间 、俗乎黄心树者。疏证甚
核。”[ 17] 看来 ,吴氏不仅未能订正李时珍“木兰即木
莲”的错误 ,而且称赞其“疏证甚核” ,实属谬奖 。
6.近现代专著中木兰从含糊到消失
在近现代植物学专著中 , 虽有木兰科木兰属
(Magnolia L.)多种木兰的记载 ,但对于哪种植物是
古籍记载的木兰 ,却其说不一 。
《中国树木分类学》[ 11] 《全国中草药汇编》[ 18] 《中
药大辞典》[ 19] 等 ,均以“木兰”作紫玉兰(M.liliflora
Desr.)的别名。但该种为灌木 ,与“状如楠树” , “木
高数丈” , “可以为舟”相悖。因此 ,它不可能是古籍
记载的那种木兰 。
《中国植物图鉴》[ 20] 《经济植物手册》[ 21] 《中国高
等植物图鉴》[ 22] 等 ,则将“木兰”作玉兰(M.denudata
Desr.)的别名。但该种以花洁白如玉 、其香若兰而
得名 ,与古籍记载的花“色深红”相悖。而且 ,在《群
芳谱》和《花镜》中 ,木兰 、玉兰各有专条 , 《植物名实
图考》更明确指出:“木兰 、玉兰 ,一类二种。”[ 17] 因
此 ,完全可以肯定 ,玉兰也绝不可能是古籍记载的
木兰 。
由于上述说法经不起历史和现实的检验 ,难以
自圆其说 ,所以 ,在郑万钧主编的《中国树木志》[ 23]
和刘玉壶主编的《中国植物志》[ 12] 木兰科中 ,连别名
叫“木兰”的植物也不见了 。这就意味着 ,有2 300多
年文字记载历史的传统名花 、中药及用材树种 ,将在
我国学术专著中彻底消失 ,无人再过问古籍记载的
木兰到底是哪种植物了 。
笔者认为 ,回避矛盾 ,放弃对木兰这一传统植物
进行全面深入的考证 ,是对历史和未来不负责任的态
度。为了能给历史和现实一个合理的交代 ,就必须继
续对古籍记载的木兰进行全面深入的科学考证 。
(二)木兰原植物的确证
笔者从 20 世纪 90年代初开始 ,对木兰原植物
进行了长期深入的考证 ,终于确认:《楚辞》《本草经》
等古籍记载的木兰 , 即今木兰科木兰属植物
Magnodia sprengeri Pamp.(今名武当木兰)。下面 ,就
将该现实植物与古籍的有关记载一一加以对照 ,以
作确证。
该种是高达 20余米的落叶乔木 ,枝叶扶疏 ,与
古籍“状如楠树” , “木高数丈” , “可以为舟” ,“枝叶俱
疏”等描述吻合。其老干树皮具纵裂纹 ,成小块片状
剥落 ,新树皮较薄 ,树皮含挥发油 ,有辛香气 ,与古籍
中“皮似桂而香” , “皮甚薄而味辛香”的记载完全相
符。正因为它的树皮也有辛香气味 ,与桂类相近 ,作
为成品药材的树皮 ,二者很难区分 ,故从南北朝以
来 ,总有人以樟科桂类冒充木兰 ,甚至错误推断木兰
亦为樟科桂类植物 。但陶弘景 、苏颂等本草学家 ,却
能识别真伪 ,而且 ,即使有人以木兰属厚朴之类的树
皮替代木兰 ,也难逃陶弘景的慧眼 。
该种的叶倒卵形 ,长 10 ~ 18 cm ,宽 4.5 ~ 10 cm ,
与樟科的楠木 、肉桂叶的大体轮廓较相近 ,但无樟科
植物叶片的香气 ,这与“木兰叶似菌桂叶 ,其叶气味
辛香不及桂”的记载吻合 。
木兰之所以成为传统名花和著名园林观赏植
物 ,主要是因为它花大色艳 、清香宜人 。该植物的花
蕾直立 ,花呈杯状 ,芳香;花被片 12 ~ 14 枚 ,外面玫
瑰红色 ,内面色较淡 ,有深紫色条纹 ,倒卵状匙形或
匙形 ,长 5 ~ 13 cm ,宽 2.5 ~ 3.5 cm 。花形 、花色颇似
荷花 ,花 3—4月先于叶开放 ,远远望去 ,红紫缤纷 ,
艳丽多姿 ,故用唐诗“菡萏千灯遍” 、“一树女郎花”等
比拟 ,十分贴切 ,与《酉阳杂俎》中“色深红”及《本草纲
目》中“内白外紫”等记载亦较吻合。唐代从长安的皇
宫 、达官贵人的庭院 ,到洛阳的寻常百姓家均有木兰
栽培 ,表明此花自古以来就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近
代以来 ,欧美各国也竞相引种栽培该植物 ,也是明证。
该植物现在湖南西北部 、湖北西部 、原四川东部
和东北部 、陕西和甘肃南部 、河南西南部均有分布 ,
生于海拔1 300 ~ 2 400 m的山地林中或灌丛中 。在
秦汉时期 ,我国森林破坏还比较小 ,故可断定 ,该种
27第 2期 祁振声等:发掘传统中药 延续中华文脉
古代的分布范围更广 。今“零陵山谷及泰山”无该种
分布的记载 ,只能表明这是经过2 000多年长期破坏
森林植被带来的恶果 。该种东南沿海各省均不产 ,
故难以得到木兰药材真品 ,古代长期以樟科桂皮之
类冒充木兰 ,也就不足为奇了 。
木兰作为传统中药 ,还必须以《本草经》《别录》
等古本草记载的主治和药用功效等加以核验 。而该
种目前仅有“花蕾代用辛夷 , 树皮代用厚朴”的记
载[ 12 , 23] ,故不可能直接加以验证。但由于同属植物
往往有相同或相近的疗效 ,故可从厚朴的主治 、疗效
上加以佐证。
据记载 ,厚朴树皮有化湿导滞 、行气平喘 、化食
消痰 、驱风镇痛之效;种子有明目益气功效[ 12] 。《本
草经》载厚朴“主中风 、伤寒 ,头痛 ,寒热惊悸 ,气血
痹 ,死肌 ,去三虫” [ 3] 。今武当木兰树皮可代厚朴 ,即
表明亦“主中风 、伤寒” ,这就与《别录》载木兰“疗中
风 、伤寒”完全吻合;其治“寒热惊悸” ,与“热风癫疾”
亦相符;厚朴种子有明目益气功效 ,则与《本草经》谓
木兰“明耳目”吻合。可见 ,从主治和药效上判断 ,今
武当木兰亦与《本草经》《别录》中的木兰相吻合。至
于它是否有治皮肤热症的功效 ,则有待于进一步开
发研究和临床验证。
按中药材分类 ,厚朴属“化湿药” ,而肉桂属“祛
寒药” ,在《本草经》和《别录》中 ,木兰与厚朴的主治
和药效相近 ,而桂(菌桂 、牡桂)类则与其全然不同 。
因此 ,厚朴和木兰可互作“代用品” ,而樟科的桂类 ,
尽管成药(树皮)的形态 、气味与其相近 ,但以其作木
兰 ,却是地地道道的假冒伪品 。
二 、溲  疏
“溲疏”一名始见于《本草经》 。它本是我国传统
中药 ,历代本草多有记载 。但由于种种原因 ,后人所
指实物却各有不同 。我国古代植物花卉典籍 ,从未
见有“溲疏”的记载。然而 ,近现代以来 ,经日本学者
的“考订” 、我国权威的认同 , “溲疏”却摇身一变 ,成
为可供园林绿化的花木了[ 24] 。从《本草经》《别录》
等古本草记载可知 ,溲疏应有清热解毒等药用功效 ,
而如今的“溲疏” ,用之却发现“有毒” 。从这些阴差
阳错不难发现 , “溲疏”一名早就被张冠李戴 ,及至近
现代 ,则更加面目全非了 。因此 ,亟待为溲疏正名 。
(一)文献资料的分析鉴别
1.溲疏的主治功效及产地生境
溲疏列为《本草经》的 “下品” 。谓:“溲疏 ,味
辛 ,寒 。主身皮肤中热 ,除邪气 ,止遗尿 ,利水道。生
川谷 。”[ 3 ,4]
《名医别录》载:“一名巨骨 ,苦 ,微寒。除胃中
热 ,下气 。可作浴汤 。生熊耳川谷 , 及田野故丘墟
地。四月采。”[ 3, 4]
由于后人辑录的《本草经》与《别录》 ,有文字互
串现象 ,故上述文献皆可视为最早记载溲疏的原始
文献 。
从它治“皮肤中热 ,除邪气” , “除胃中热”等判
断 ,溲疏当有清热解毒的功效;从“止遗尿 ,利水道”
看 ,它还有疏通尿路的功效;从“可作浴汤”判断 ,似
应以枝叶及茎入药。溲疏的产地及生境 ,为今河南
西北部的熊耳山及其附近的丘陵荒地 。
以上的原始记载 ,应作为考证溲疏原植物的重
要依据。
2.溲疏与牡荆等的混淆
三国时期的《李当之药录》载:“溲疏 ,一名杨栌 ,
一名牡荆 ,一名空疏。皮白中空 ,时时有节 。子似枸
杞子 ,冬月熟 ,色赤 ,味甘苦 。末代乃无识者。此实
真也 ,非人篱垣之杨栌也 。” [ 4 , 8] 陶弘景对此批注道:
“李当之此说 ,于论牡荆乃不为大乖 ,而滥引溲疏 ,恐
斯误矣” , “溲疏与空疏亦不同 。” [ 8] 这表明 ,到了战乱
不断的东汉末年 ,溲疏就已基本失传了。从李当之
所列溲疏的别名看 ,他很可能是将几种不同的植物
(中药)混淆在一起了。
“牡荆”始载于《名医别录》 , “蔓荆”载于《本草
经》 ,它们均系今马鞭草科牡荆属(Vitex L.)植物。
该属植物为灌木或小乔木 ,小枝四方形 ,有时中空。
掌状复叶 ,对生;花很小 ,淡紫色;果为核果或蒴果
状 ,球形 ,熟时黑色 。“枸杞”列为《本草经》上品 ,今
茄科枸杞属(Lycium L.)植物 ,均为灌木 ,枝条上有
棘刺 ,单叶互生或簇生 ,果实为浆果 。其中枸杞(L .
chinense Mill.)高1 m余 ,枝条细长柔弱 ,有棘刺;花
常 1 ~ 4朵簇生于叶腋 ,花冠漏斗状 ,淡紫色;浆果卵
形或长椭圆状卵形 ,长0.5 ~ 1.5 cm ,熟时红色;它在
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显而易见 ,溲疏“子似枸杞子
……色赤” ,说明其果亦为浆果;而牡荆之类核果或
蒴果状的果实 ,则与枸杞迥异 。所以 ,李当之将溲疏
与牡荆等混而言之 ,就属乖谬了。不过 ,李当之是华
佗弟子 ,古代中医及采药 ,多系师徒相承 、口耳相传 ,
当时溲疏失传不久 ,作为一代名医 ,他对溲疏的大体
形态特征尚有了解 ,并不足怪 。因此 , “皮白中空 ,时
时有节”的描述尽管可能与牡荆之类有混同 ,却也有
一定参考价值 ,而“子似枸杞子”等重要形态特征的
记载 ,则更应作为鉴别溲疏原植物的重要依据。
3.《唐本草》的重要补充
唐代苏敬的《新修本草》 ,在溲疏条目中 ,首先引
述《本草经》《别录》等的有关记载 ,最后又对溲疏的
形态特征作了极为重要的补充 ,谓:“溲疏形似空疏 ,
28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7 卷 
树高丈许 ,皮白。其子八九月熟 ,赤色 , 似枸杞 ,味
苦 ,必两两相并 ,与空疏不同。空疏一名杨栌 ,其子
为荚 ,不似溲疏 。” [ 5] 这是继陶弘景指出溲疏与牡荆 、
空疏不同后 ,对溲疏与空疏(杨栌)异同的更为具体 、
详尽的描述。它对溲疏果实与枸杞和空疏(杨栌)果
实的区别(溲疏果实“必两两相并” ,空疏果实为荚
果)作了极为重要的补充描述 ,尤为难能可贵 ,是考
证溲疏原植物的重要依据 。
4.溲疏与枸杞的混淆
尽管《唐本草》已对溲疏与枸杞及空疏的区别作
了重要记载 ,但时移世易 ,经过唐末及五代十国的长
期战乱 ,到了宋代 ,又使溲疏辨认失据 ,终于使这一
有2 000多年文字记载历史的传统中药 ,再次失传。
宋代马志等编修的《嘉 本草》 ,虽有溲疏专条 ,
但该书在转录《本草经》《别录》等前代本草的论述
后 ,却提出“溲疏与枸杞虽则相似 ,然溲疏有刺 ,枸杞
无刺 ,以此为别”[ 4] 的区分溲疏与枸杞的“依据” 。前
已述及 ,枸杞属(Lycium L.)植物的枝条上均有棘
刺 ,枸杞更不例外。由此可见 ,马志等区分溲疏与枸
杞的方法 ,是错误的 ,同时也表明 ,宋代所谓有刺的
“溲疏” ,并非真品 ,而正是枸杞属植物 ,其果无“两两
相并”的特性。
与《嘉 本草》并行的苏颂《图经本草》(全称《嘉
图经本草》)亦谓:“溲疏亦有巨骨之名 ,如枸杞之
名地骨 ,当亦相类。方书鲜用 ,宜细辨之 。” [ 4] 这就表
明 ,苏颂从溲疏有巨骨的别名 ,认定它与有地骨之名
的枸杞 ,是同属植物 ,这与马志等的辨别方法异曲同
工。他们虽然力图从不同的侧面 ,论证溲疏与枸杞
的异同 ,但对《唐本草》关于溲疏与枸杞的区别在于
果实“必两两相并”的论述却不屑一顾。这只能表
明 ,马志 、苏颂等本草学家 ,从未见过真正的溲疏 ,自
唐代以后 ,溲疏已彻底失传了 。宋人仅据前人关于
溲疏“子似枸杞” 、“一名地骨”的片言只语 ,就断定溲
疏与枸杞是同类植物 ,实属断章取义 ,殊不足取。
明代汪机的《本草会编》 ,对马志 、苏颂的“溲疏
即枸杞同类”的谬误 ,作了有力的批驳。其中谓:“按
李当之但言溲疏子似枸杞子 ,不曾言树相似 。马志
因其子相似 ,遂谓树亦相似 ,以有刺 、无刺为别 。苏
颂又因巨骨 、地骨之名 ,疑其相类。殊不知枸杞未尝
无刺 ,但小则刺多 ,大则刺少耳 。本草中异物同名甚
多 ,况一骨字耶 ?以此为言 ,尤见穿凿。”[ 4]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虽有溲疏专条 ,但“释名”
及药用部位均阙如 , “气味” 、“主治”等 ,均照录《本草
经》《别录》之文 , “集解”则辑录历代本草的有关记
载 ,仅在引述汪机之语后谓:“汪机所断似矣 ,而自亦
不能的指为何物也。”[ 4] 其实 ,恐怕李氏也和汪氏一
样 ,不知溲疏到底为何物 。
日本学者森立之的《本草经考注》 ,在“溲疏”一
节虽引证了大量文献资料 ,却失于对资料的分析鉴
别 ,而得出溲疏是“朝鲜枸杞”的错误结论[ 8] ,显然是
重犯了马志 、苏颂等的错误。
5.《植物名实图考》的几处考证失误
晚清吴其浚 ,对溲疏的失传很惋惜 ,曾多方求
访 ,但始终未能考证出溲疏的真品 。
在《植物名实图考》中 ,吴氏几处提及溲疏。在
“枸杞”条谓:“又溲疏 , 《本经》下品 ,代无识者。《唐
本草》 :子似枸杞。”[ 17] 这表明 ,吴氏亦认为溲疏与枸
杞是同类植物 。他虽引证了《唐本草》的一句话 ,却
未对该书的记载进行全面分析 ,未能悟出《唐本草》
已指出溲疏与枸杞的主要区别是其子“必两两相
并” 。其“溲疏”专条谓:“溲疏 , 前人无确解 。苏恭
云:子八九月熟 ,色似枸杞(按:原文如此),必两两相
对。今江西山野中亦有之 ,叶似枸杞 ,有微齿。图以
备考 。” [ 17] 这里虽引证了《唐本草》子“必两两相对” ,
但其所绘之图 ,果并无此特征 ,吴氏不能确认 ,故“图
以备考” 。
该书又在“蕤核”条目之二云:“按诸书言溲疏 ,
皆云似枸杞有刺 ,子两两相比(按:原文如此)。此木
丛生 ,叶极似枸杞 ,而多刺如棘 ,子必骈生(按:商务
印书馆标点为:“叶极似枸杞而多刺 ,如棘子 ,必骈
生。”令人不知所云 ,当属断句有误),殆溲疏也。土
人既不知其名 ,而方书无用者 。《本经》上品(按:原
文如此),其为逸民久矣 !本贯熊耳 ,毗接中条;族姓
繁衍 ,杂处 朴;图而识之 ,俾不湮没 。” [ 17] 这表明 ,
吴氏最后终于确认 ,他在毗邻河南熊耳山的山西中
条山采到的蕤核(Prinsepia uniflora Batal.),就是“代
无识者”的溲疏 ,其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然而 ,蕤核
列为《本经》上品 ,其性味 、主治等与列为下品的溲疏
全不相同;再者 ,蕤核叶互生或簇生 ,与“时时有节”
不符;还有 ,蕤核果实为核果 、球形 ,与枸杞的卵形浆
果迥异 ,更无“两两相并”的特征。因此 ,它不可能是
溲疏的同物异名。
可见 ,吴其浚对溲疏的考证 ,虽然费尽心力 ,但
始终不得要领 ,所以 ,未能得到溲疏真品。
6.近现代专著中的谬误
近现代以来 ,首先是日本松村任三的《植物名
汇》将古本草中的溲疏考订为虎耳草科植物 Deutzia
scabra Thunb.[ 10] 。我国学者疏于考证 ,近现代植物
学和中药学专著均从之 。从贾祖璋等的《中国植物
图鉴》[ 20] 、陈嵘的《中国树木分类学》[ 11] ,到郑万钧的
《中国树木志》[ 23] 、江苏新医学院的《中药大辞
典》[ 19] ,以及最近谢宗万的《中药材正名词典》[ 13] ,均
29第 2期 祁振声等:发掘传统中药 延续中华文脉
无一例外地确认该种即《神农本草经》中的溲疏。
然而 ,尽管这些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们的权威
著作均言之凿凿 ,从未有人提出过异议 ,但只要将该
现实植物与古本草的描述加以对照 ,便可发现它与
古本草中的溲疏南辕北辙 ,大相径庭 ,并无共同之
处 ,因而它不可能是本草中的溲疏 。
该虎耳草科植物是高1.5 m左右的灌木 ,最高不
过2.5 m ,与“树高丈许”的记载不符;其果实为蒴果 ,
球形 ,直径仅4 mm左右 ,花果期 5 ~ 6月 ,更与“其子
八九月熟 ,赤色 ,似枸杞 ,必两两相并”的重要形态特
征和物候期完全相悖;该植物分布于江西 、安徽 、湖
北 、江苏 、浙江 、贵州等地 ,与“生熊耳川谷”的产地不
符。更为重要的是 ,该植物不仅没有古本草记载的
清皮肤热毒等功效 ,而且据记载 , “民间作退热剂 ,但
有毒 ,慎用 。”[ 25]可见 ,很可能有人相信它就是《本草
经》中的“溲疏” ,结果却发现它不仅不能清热解毒 ,
而且“有毒” 。这完全可以表明 ,该植物不可能是我
国古本草记载的溲疏原植物。将该植物订名为“溲
疏” ,用之却有毒 ,人们就难免怀疑我国本草学的真
实性和科学性 ,甚至“骂祖宗”贻误后人。殊不知该
植物的“溲疏”一名 ,是近现代学者们的错误考订造
成的 。而学者们将该植物考订为古本草中的溲疏 ,
惟一的鉴别依据 ,可能就是“皮白中空 ,时时有节”的
描述。因为该植物皮色较浅 ,小枝中空 ,叶对生 ,与
“皮白中空 ,时时有节”较吻合 。但仅以植物变异较
大的枝 、叶等营养器官的特征来鉴别植物 ,是极不可
靠 、不科学的。由于该植物与古本草中的溲疏截然
不同 ,二者风马牛不相及 ,因此 ,这一考订结果经不
起历史和现实的检验 ,该植物的“溲疏”一名不能
成立 。
(二)溲疏原植物的确证
我国传统植物的命名 ,均有所本 ,绝非空穴来
风。因此 ,考证古籍记载植物 ,必须首先弄清其名称
的由来。森立之在《本草经考注·序》中 ,谈到《本草
经》中的药物名称时说:“至于药名 ,多是上古俗称 ,
如王不留行……溲疏 、蚤休之类 ,皆是野语。”[ 8] 又在
“溲疏”一节谓:“盖溲疏者 ,利尿之谓。此物`利水
道 ,故亦能止遗尿。”[ 8] 此一释名 ,极为准确 ,但他未
能找到与古籍记载的药效和形态特征完全吻合的现
实植物 ,实在令人惋惜 。夏纬瑛的《植物名释札记》
亦谓:“溲疏是一种治疗遗尿之药 ,也是利尿之药 。
溲即溺 ,即尿。`溲疏 之为药 ,能治遗尿 ,又为利尿
之药 ,故以为名 。`溲疏 者 ,言尿之疏通耳。”[ 9] 此一
解释 ,更为精当 。简而言之 , “溲疏”乃不雅的古代俗
称 、野语 ,它是以疏通尿路的功效得名的 。夏氏还认
为 ,今植物学专著中的溲疏(Deutzia scabra Thunb.)
并非古本草中的溲疏 ,她根据《唐本草》溲疏果实“似
枸杞 ,必两两相并”的描述 ,疑其为忍冬属(Lonicera
L.)植物[ 9] ,这更加正确 。惜其未做进一步的考证 ,
而与《本草经》中的溲疏原植物失之交臂。
据笔者考证[ 26] ,今忍冬科忍冬属植物 ,多为直
立灌木 ,皮色较浅;小枝髓心较大 ,有的后变中空;单
叶对生 ,故与“皮白中空 ,时时有节”吻合。其花成对
生于总花梗上 ,故果实有“两两相并”的特性;果为浆
果 ,有些种类果熟时红色 ,确实与枸杞很相似。经过
对该属植物进行全面检索 ,最后确认今黏毛忍冬
(Lonicera fargesii Franch.)即为《本草经》等古本草记
载的溲疏原植物。
该植物系落叶灌木 ,高可达4 m ,与“树高丈许”
的记载相符 。浆果卵圆形 ,熟时红色;果期 9 ~ 10
月 ,则与“其子八九月熟 ,赤色 ,似枸杞 ,必两两相并”
的描述完全吻合。该种产于河南西北部的卢氏 、济
源等地 ,山西南部 、陕西南部 、甘肃南部及四川的局
部地区亦有分布;生于海拔1 600 ~ 2 900 m的山坡 、
山谷林中或灌丛中 ,与“生熊耳川谷”的记载完全吻
合 ,而古本草书说的“田野故丘墟地” ,与今之山坡灌
丛亦相近 。可见 ,该种的产地及生境 ,亦与古本草的
记载完全吻合 。该植物的产地 、生境较局限 ,其分布
区恰在古代战乱频繁之地 ,所以 ,东汉末年便曾失
传 ,唐代以来再次彻底失传 ,也就无足深怪了。
然而 ,尽管该植物的形态特征 、物候期 、产地及
生境与古本草中的溲疏完全吻合 ,但还不足以确证
其为《本草经》中的溲疏原植物。由于《本草经》《别
录》主要记载主治和药用功效 ,所以 ,还必须从治症
和药效上加以核实 ,才称得上是科学的本草考据
方法 。
但该植物目前无药用记录 。不过 ,我国现在有
10多种忍冬属植物 ,均作忍冬(L .japonica Thunb.)
入药 ,其花(金银花)、带叶的茎(忍冬藤)、果(银花
子)均系药材。金银花和忍冬藤均有清热解毒的功
效 ,主治温病发热 、热毒血痢;银花子主治肠风 、赤痢
等[ 19] 。这与“主身皮肤中热 ,除邪气” , “除胃中热 、
下气”等记载较相符。据化学成分及药理分析 ,忍冬
叶含忍冬甙及木犀草素等 ,茎含单宁及生物碱。而
木犀草素对平滑肌有止痉作用 ,并有轻度利尿(增加
氯化钙的排出)作用[ 19] ,这很可能就是溲疏“止遗
尿 ,利水道”的根本原因 。由此也完全可以确证 ,今
忍冬科的黏毛忍冬 ,就是失传1 000多年的《本草经》
记载的溲疏。
黏毛忍冬的形态特征 、物候期 、产地 、生境 、药用
功效及主治等 ,均与《本草经》《别录》《唐本草》等记
载的溲疏完全吻合 ,这不仅发掘出失传1 000多年的
30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7 卷 
传统中药溲疏 ,同时也验证了我国古本草记载的真
实性 、科学性。
三 、蜀 羊 泉
“蜀羊泉”是以产地命名的植物(中药)名称 ,是
我国先秦时期重要的传统中药之一 。然而 ,由于产
地局限 ,药材难得 ,古方罕用 ,加之古代战乱频繁 ,行
政辖区多变 ,所以 ,到南北朝时期 ,它就彻底失传了 。
尽管唐代以来的本草专著仍有“蜀羊泉”的记载 ,近
现代植物学和中药学专著中亦存其名 ,但只要将其
实物与古本草的记载加以认真分析对照 ,便可发现
其名实不符 ,似是而非 ,实在难以令人信服。近些年
来 ,虽有蜀羊泉本草考证的论文发表[ 1 , 27] ,但结论均
与近现代专著相同 ,并无新意 。笔者虽也有考证专
文[ 28 , 29] ,但言尤未尽 ,故仍有详加考证之必要。
(一)对文献资料的分析鉴别
1.蜀羊泉的疗效及产地
蜀羊泉在《本草经》中 ,列为“中品” 。谓:“蜀羊
泉 ,味苦 ,微寒 ,主头秃 ,恶疮热气 ,疥瘙痂 ,癣虫 ,疗
龋齿。生川谷。”[ 3] 《别录》谓:“一名羊泉 ,一名羊饴 。
生蜀郡山谷 。”[ 4] 并补充主治“女子阴中内伤 ,皮间实
积。”[ 4]这表明 ,蜀羊泉是以产地命名的植物(中药),
是以治疗皮肤病为主的传统中药。
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列》中 ,对《本草经》中
“土地所出”注云:“诸药所生 ,皆有境界 。秦汉以前 ,
当言列国;今郡县之名 ,后人所改尔 。” [ 8] 蜀羊泉既然
在南北朝时就已经“人无识者”了 ,那么 ,它就不可能
是秦汉以后才出现的中药 。而“蜀郡”是秦统一全国
后 ,推行郡县制时的全国 48郡之一 。所以 ,蜀羊泉
恐不以“生蜀郡”得名 ,而很可能指它出自商周时期
的古蜀族和古蜀国。不过 ,无论想象力多么丰富 ,蜀
羊泉的产地恐怕也不会超过今西南地区山地 。
在商代甲骨文中 ,就有“蜀”的记载 ,古蜀族最初
在今四川岷江上游一带活动 ,依山居住 ,从事渔猎 ,
经常迁徙 ,后渐向东南发展 ,进居成都平原 ,由渔猎
转向农耕。据甲骨文记载 ,他们还有向商王朝提供
劳役的义务 。周武王大会八百诸侯灭商时 ,古蜀族
曾参与联兵伐纣 ,后与周王朝一直保持馈赠关系 。
西周中期以后 ,其首领杜宇“教民务农” ,开发水利 ,
建立古蜀国 ,都城在今四川郫县 , 辖境相当今四川
中 、西部和云南北部广大地区 。春秋中后期 ,迁都今
成都 ,农业发展较快 。战国末期(前 316年),被秦国
所灭 , 秦于其地置 “蜀郡” , 古蜀族也融合于汉族
之中[ 30] 。
由此不难推断 ,蜀羊泉极可能是商 、周时期 ,古
蜀族与中原各族交往及向商王朝提供劳役或向周王
朝馈赠时 ,传入内地的。其产地为古蜀族活动地区 、
古蜀国辖区的山谷 。若称“蜀郡山谷” ,则只能指秦
在古蜀国所置蜀郡 ,而从西汉起 ,蜀郡辖境就不断缩
小了[ 31] 。
2.蜀羊泉的失传
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载:蜀羊泉“方药不复
用 ,人无识者 。彼土人时有采识者”[ 1] 。这表明 ,到
了南北朝梁代 ,蜀羊泉就已失传了。但原“蜀郡”的
药农 ,有时还能采得此药 。
陶弘景系南朝秣陵(今南京)人 ,他信奉道教 ,对
阴阳五行 、天文地理 、方图产物 、医术本草 、文学书法
等皆有所好 ,曾“遍历名山 ,寻访仙药” 。梁极盛时 ,
辖境北抵淮河中下游 ,南至两广 ,东起江浙 ,西达川
滇西部。陶氏遍历名山寻访药材 ,仅发现原蜀郡药
农“时有采识者” ,则表明蜀羊泉产地极为局限。
蜀羊泉的失传 ,很可能与其产地局限有关系 ,而
且与其产地在历史上的行政归属多变有关 。以“蜀
郡”而论 ,秦时“蜀郡山谷” ,包括四川西部至云南北
部山区 ,郡治所在成都 ,西晋时 ,在成都置益州 ,蜀郡
仅为该州八郡之一。从西晋末到南北朝初 ,是我国
经历的空前的国家和民族分裂 、封建割据战乱时期 ,
中原和巴蜀建立了 20 多个割据政权 ,蜀郡之名虽
存 ,辖地却已远非昔比。战乱造成民不聊生 ,流离失
所 ,无人采药 ,蜀羊泉到南北朝时 ,也就“方药不复
用 ,人无识者”了。
3.唐 、宋出现的蜀羊泉赝品
唐代苏敬的《新修本草》 ,仍保留古本草的蜀羊
泉记载 ,却谓:“此草俗名漆姑。叶似菊 ,花紫色 ,子
类枸杞子 ,根如远志 ,无心有糁。所在平泽有之 ,生
阴湿地。三月 、四月采苗阴干。”[ 4] 为该书补遗的陈
藏器《本草拾遗》谓:“陶注杉材云:漆姑叶细细 ,多生
石边 ,能疗漆疮;苏云漆姑是羊泉 ,按羊泉乃大草;漆
姑草如鼠迹大 ,生阶墀间阴湿处 ,气辛烈 , 傅漆疮 ,
亦主溪毒 ,乃同名也 。”[ 4] 由此可见 ,苏敬在蜀羊泉条
目中 ,误将同名异物的石竹科小草本植物漆姑草
[ Sagina japonica (Sw.)Ohwi]也混入“蜀羊泉”中了。
而此“蜀羊泉” ,产地较为广泛 ,生境亦有所不同 ,显
然是湿生的阴性植物 ,故很可能是以相类似的植物
附会的赝品 ,不可能是《本草经》《别录》所载“生蜀郡
山谷”的蜀羊泉真品 。不过 ,前已述及 ,古代中药知
识 ,多以口耳相传 ,所以 ,直到唐初 ,仍有知其大致形
态者 ,故其“叶似菊 ,花紫色 ,子类枸杞子”等描述 ,还
是比较可信的 ,仍可作为考证蜀羊泉原植物的重要
依据 。
宋代唐慎微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
本草》 ,作者为“蜀中名医” ,但他在蜀羊泉条目中 ,却
31第 2期 祁振声等:发掘传统中药 延续中华文脉
未能以“生蜀郡山谷”的古训来鉴别其真伪。其“今
处处有 ,生阴湿地”的记载[ 4] ,与《唐本草》几乎一脉
相承。这只能表明 ,唐 、宋时期的“蜀羊泉” ,是一种
分布广泛的湿生阴性植物 ,与《本草经》《别录》等记
载的蜀羊泉 ,尽管形态特征相近 ,但产地 、生境截然
不同 。因此 ,它不可能是蜀羊泉真品。如果这种“处
处有”的植物(中药)确系蜀羊泉 ,那么 ,南北朝时的
陶弘景在遍历名山寻访药材时 ,便不可能不发现 ,蜀
羊泉也就不可能“方药不复用 ,人无识者”了。
4.明 、清时期的蜀羊泉伪品
明初朱 的《救荒本草》载:“青杞 ,本草名蜀羊
泉。今祥符县西田野中有之。苗高二尺余 ,叶似菊
而稍长 ,花开紫色 ,子类枸杞子 ,生青熟红 ,根如远
志 ,无心有糁 。”[ 1] 这些描述 ,乍看虽与《唐本草》《证
类本草》一致 ,但若仔细分辨 ,却有一定差异 。考“祥
符县”系旧县名 ,明清时期为河南开封府治所 。其郊
外田野生长的青杞 ,显然是旱生阳性植物 ,与唐 、宋本
草中“生阴湿地”的湿生阴性植物“蜀羊泉” ,全然相
悖;与《本草经》《别录》“生蜀郡山谷”的蜀羊泉 ,更完
全不同。可见 ,青杞很可能是当时的“蜀羊泉”伪品。
《本草纲目》中的蜀羊泉专条 ,辑录了前人的大
量论述 ,仅在引苏颂的《图经本草》“或言老鸦眼睛草
即漆姑草 。漆姑乃羊泉 ,人不能决识”之后 ,注有“时
珍曰:漆姑有二种:苏恭所说是羊泉 ,陶 、陈所说是小
草。苏颂所说老鸦眼睛草乃龙葵也”等[ 4] 。可见 ,李
时珍认为苏敬《唐本草》中的漆姑就是蜀羊泉 ,而陈
藏器所引陶弘景所谓“漆姑叶细细” ,指的是石竹科
的小草本 ,而苏颂所谓“老鸦眼睛草”是茄科的龙葵
(Solanum nigrum L.)。值得注意的是 ,李氏未言及
蜀羊泉即《救荒本草》中的青杞 ,表明他只确信唐人
所言无误 。
清代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谓:“蜀羊泉 , 《本
经》中品 。《救荒本草》谓之青杞 ,叶可 食。今从
之。”[ 17] 但他将其列入“隰草类” ,与生开封田野的生
境不一 ,则可能受唐宋本草“生阴湿地”及《纲目》亦
将其归入“隰草类”的影响 。
由此可见 ,从明初的朱 到晚清的吴其浚(不包
括李时珍),均确认蜀羊泉即青杞。但他们却无法从
历史地理学的角度 ,从蜀羊泉的产地和生境方面加
以解释:何以秦汉时“蜀郡”才有的蜀羊泉 ,到了唐 、
宋时期却“处处有” ,到了明初 ,连中原大地也能见
到 ,而前人对此却一无所知? 为何“生蜀郡山谷”的
蜀羊泉 ,到了唐宋时期 ,竟又会“生阴湿地” ,而到了
明初 ,又从开封府的旱地上冒了出来? 难道蜀羊泉
是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么? 考证的失据 ,即表明
考证的失败 ,其考证结论殊不足信 。
5.“蜀羊泉即白英”说及唐宋“蜀羊泉”原植物
日本森立之的《本草经考注》认为:蜀羊泉“今俗
呼鹎上户者是也”[ 8] 。考日本俗名鹎上户者 ,即今茄
科植物白英(Solanum lyratum Thunb.),它是草质藤
本 ,叶多为琴形 ,基部常 3 ~ 5 深裂 ,花白色或蓝紫
色;浆果球形 ,熟时红黑色。其形态特征与《唐本草》
等的描述相近 。但白英(森氏认为“英”为“莫”字之
讹 ,应作“白莫” 。恐非。)在《本经》中列为“上品” ,森
氏亦将其考订为“即今俗呼鹎上户者”[ 8] 。这就是
说 ,森氏认为白英(莫)与蜀羊泉为同物异名。但从
历代本草均将二者各列专条 、二者治症亦完全不同
判断 ,古人是能将二者区分清楚的 ,故它们不可能是
同一种植物(中药)。
在近现代植物学和中药学专著中 ,日本松村任
三的《植物名汇》[ 10] 和我国的《中药大辞典》[ 19] ,均遵
从森立之的考证 ,确认蜀羊泉即白英。这只能表明 ,
他们对《本草经》等记载的白英和蜀羊泉的异同疏于
详考 ,对历代本草有关蜀羊泉的记载缺乏深入细致
的分析鉴别 ,便盲目相信了森立之的错误考证结论。
贾祖璋等的《中国植物图鉴》载:“蜀羊泉 ,形态
近似白英而稍小 ……” ,该植物采用的拉丁学名为
S .gracilescens Nakai[ 20] 。考之该拉丁学名 ,是日本的
中井猛之进 1930 年用的学名 ,现已废弃 ,而采用他
1923年发表时的学名 S .japonense Nakai ,该植物今
名野海茄[ 32] ,是草质藤本 ,叶边缘波状 ,有时 3 ~ 5
裂;花冠紫色;浆果球形 ,熟时红色。与《唐本草》等
“叶似菊 ,花紫色 ,子类枸杞子”的描述相符 。该植物
在我国东北 、河北 、河南 、陕西 、青海 、新疆 、四川 、安
徽 、江苏 、浙江 、湖南 、广东 、广西 、云南等地均有分
布 ,常生于荒坡 、路旁 、水边 、疏林中。其产地和生
境 ,与唐 、宋本草“处处有 ,生阴湿地”等记载也相符。
因此 ,可将其视为唐宋时期的“蜀羊泉”赝品 ,但它分
布极广 ,绝非《本草经》《别录》中“生蜀郡山谷”的蜀
羊泉真品 。
6.今青杞绝不可能是《本草经》中的蜀羊泉
当前 ,我国植物(中药)专著均确认蜀羊泉即今
茄属植物青杞(S.septemlobum Bge.)。这显然是受
了《救荒本草》和《植物名实图考》的误导 。其中《中
国植物志》[ 32]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33] 等 ,均以青杞
作该植物的正名 ,以蜀羊泉作别名;而《中药材正名
词典》[ 13] 《全国中草药汇编》[ 34] 等 ,则以蜀羊泉作正
名 ,以青杞作别名 。《中药材正名词典》还在该种的
“药名考注”中谓:“本品《神农本草经》《全国中草药
汇编》名蜀羊泉 , 《中医别录》名羊泉 、羊饴 , 《新修本
草》名漆姑 , 《救荒本草》名青杞……。本书以蜀羊泉
为其药材名 ,青杞为植物名 。”[ 13] 显然 ,这是将《本草
32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7 卷 
经》与历代本草中的“蜀羊泉”(和青杞)不加区分地
视为一物了。陈重明等《本草学》中的《蜀羊泉的本
草考证》[ 1] 和李建民等的《蜀羊泉再考证》[ 27] ,也都
无一例外地得出蜀羊泉即青杞的考证结论。对于蜀
羊泉并非青杞 ,本文前已述及 ,为了便于将其与《本
草经》《别录》中的记载加以核验 ,不妨将权威著作
《中国植物志》[ 32] 有关青杞的形态特征 、产地 、生境
等的描述 ,及《全国中草药汇编》[ 34] 中的性味 、功效 、
主治等记载 ,简述于下 ,以资鉴别。
青杞(S.septemlobum Bge.)是茄科茄属的直立
草本或灌木状 ,茎被白色短柔毛或几近无毛 。叶互
生 ,卵形 ,长 3 ~ 7 cm ,宽 2 ~ 5 cm ,通常 7裂 ,裂片长
圆形至披针形 ,全缘或具尖齿 。二歧聚伞花序 ,花冠
青紫色 ,直径约1 cm。浆果近球状 ,熟时红色 ,直径
约8 mm ,花期夏秋间 ,果熟期秋末冬初 。产新疆 、甘
肃 、内蒙古 、东北 、河北 、山西 、陕西 、山东 、河南 、安
徽 、江苏及四川等地。喜生长于山坡向阳处 ,海拔
900 ~ 1 600 m ,也有分布在 300 ~ 25 00 m的[ 32] 。“药
用全草。苦 ,寒 ,清热解毒 ,主治咽喉肿痛 。” [ 34] 从该
植物的形态特征 、产地及生境等判断 ,它确系《救荒
本草》中的青杞 。但从“喜生于山坡向阳处”的生境
判断 ,则可确证它是旱生阳性植物无疑 ,但它与唐
《新修本草》及宋《证类本草》中“生阴湿地”的湿生阴
性植物“蜀羊泉”截然相反 ,故不可能是唐宋本草中
的“蜀羊泉” 。由于该植物分布极为广泛 ,与“生蜀郡
山谷”的记载相悖 ,而且 ,其药用功效和主治等 ,更与
《本草经》《别录》全然不符。因此 ,该种更不可能是
《本草经》中的蜀羊泉或《名医别录》中的羊泉 、羊饴 。
可见 ,尽管历代本草学家和中日两国植物学家
对《本草经》始记载的蜀羊泉进行过考证 ,但由于他
们仅凭植物形态特征的相近便下结论 ,而没能从历
史 、地理及人文方面 ,对蜀羊泉的产地 、生境以及失
传的原因作深入细致的分析 ,特别是没能从其药用
功效和主治上加以验证 ,因而说服力不强。
(二)蜀羊泉原植物的确认
早在 20世纪 90 年代初 ,笔者就曾对古籍记载
的茄属(Solanum L.)植物进行过考证 。但因唐代以
来的本草著作 ,对蜀羊泉的记载似是而非 ,考辨难度
较大 ,故迟至 21世纪初才发表两篇有关蜀羊泉原植
物考证的论文[ 28 ,29] ,且又因篇幅所限 ,无法对有关文
献进行较透彻的分析论证 ,只给出了考证结果 。现
经过上述对文献资料的分析鉴别 ,排除了茄属植物
S .japonense Nakai(野海茄)、S.lyratum Thunb.(白
英)、S.septemlobum Bge.(青杞)为《本草经》记载的
蜀羊泉原植物的可能性 ,也就有助于人们了解古本
草中的蜀羊泉到底为何物 ,从而可以恢复其本来面
目了 。
据笔者长期反复考证确认 , 《本草经》《别录》等
古本草记载的蜀羊泉原植物 , 当系茄科茄属植物
Solanum dulcamara L.。现以权威著作《中国植物
志》[ 32] 的描述为准 ,将该植物的形态特征 、产地及生
境 、药用功效及主治等 ,与古本草的记载一一加以对
照 ,以便验证此结论的准确性 。
Solanum dulcamara L.今名欧白英 ,是无刺草质
藤本 ,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叶戟形 ,齿裂或3 ~ 5羽
状深裂 ,与“叶似菊”的记载吻合 。聚伞花序腋外生 ,
多花 ,花冠紫色 ,直径约1 cm ,5裂。浆果球状或卵状 ,
直径 6~ 8 mm ,成熟后红色。花期夏季 ,果熟期秋季。
与“花紫色 ,子类枸杞子”的记载亦完全吻合。
该种在我国仅四川西南部和云南西北部有分
布;常见于林边坡地 ,海拔3 000 ~ 3 300 m 。这些地
区 ,在商周时期正是古蜀族的活动范围 ,直到春秋时
期仍是古蜀国的领地;从战国到秦代 ,川西南 、滇西
北山地大部分为羌族所据 ,仅少部分归“蜀郡”[ 31] 。
由此可证 ,“蜀羊泉”当系古蜀先民最早发现并利用
的药材 ,以产于古蜀国而得名 , 《别录》载“生蜀郡山
谷”是后人所加 ,近之 ,但并不十分确切。从两汉至
南北朝梁代 ,仍辖有蜀地的川西至滇西北山地的部
分地区 ,故有“彼土人时有采识者”的可能。而到了
唐代 ,这一带地区大部分并入吐蕃 ,两宋时期 ,川西
南仍归吐蕃 ,滇西北则归大理[ 31] 。由于唐 、宋不辖
该地区 ,因而便无从采到蜀羊泉真品 ,只能凭前人传
下来的“叶似菊 ,花紫色 ,子类枸杞子”的形态特征 ,
以分布较广的同类植物附会 。到了明初 ,蜀羊泉失
传已久 ,且“蜀郡”之名早已不存 ,当朱 发现青杞与
唐代以来本草所载“蜀羊泉”的形态特征大致相符
时 ,便断言它“本草名蜀羊泉”了 。朱氏全不顾蜀羊
泉在《别录》中“生蜀郡山谷”及唐宋本草中“生阴湿
地”的产地生境差异 , 便妄下结论 ,岂有不误之理?
从以上分析可见 ,只有这种今名“欧白英”的特产川
西南和滇西北山地的植物 ,才是形态特征及产地 、生
境与古本草记载完全吻合的中药蜀羊泉。
更为重要的是 ,该植物的果实含龙葵碱 , “在印
度用作利尿剂及医治遗传性梅毒 ,季节性风湿病及
其他难治的癞病 ,皮肤病等 。” [ 32] 这与《本草经》“主
头秃 ,恶疮热气 ,疥瘙痂 ,癣虫”及《别录》补充的 “女
子阴中内伤 ,皮间实积”的主治及药效完全吻合。
《本经》载“味苦 ,微寒” ,但未指明药用部位 ,以后历
代本草亦均无药用部位的补充记载 。由《中国植物
志》所载印度用其果实则可断定 , 《本草经》谓“味苦 ,
寒”者 ,亦当指果实(古称“子”)。
因此 , 完全可以确证 , 今茄科的欧白英(S .
33第 2期 祁振声等:发掘传统中药 延续中华文脉
dulcamara L.)就是《神农本草经》始记载 、以产于古
蜀之地而得名的蜀羊泉原植物 ,它以果实入药 。这
一考证结论 ,不仅发掘出了失传1 500多年的传统中
药 ,也可破解蜀羊泉为何在历史上“总是若隐若
现” [ 1] 及药用部位不清的千古之谜 。
四 、结论与讨论
《神农本草经》承载着我国先民在秦汉以前数千
年的用药知识 ,具有极为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 ,是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因其所载药物多为森林
动植物及矿物 ,故它也属我国森林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是森林文化的重要载体 。
由于古代战乱频繁 、封建割据 、行政区划多变 ,
防碍了各地人民的交流 ,导致《本草经》记载的某些
植物(中药),如今已名目不存 ,彻底失传;有些名目
虽存 ,却非其物 ,则会让人怀疑《本草经》的真实性和
科学性 ,并造成中华文脉的中断。
本文对《本草经》记载的“上品”木兰 、“下品”溲
疏 、“中品”蜀羊泉的原植物 ,进行了全方位的考证 ,
结果表明:木兰即今木兰科的武当木兰(Magnolia
sprengeri Pamp.), 溲疏即今忍冬科的黏毛忍冬
(Lonicera fargesii Franch.),蜀羊泉即今茄科的欧白
英(Solanum dulcamara L.),而《白香山集》和《酉阳杂
俎》 记载的木莲 , 当系今木兰科的红花木莲
[ Manglietia insignis(Wall.)Bl.] 。为这些久已失传或
被张冠李戴的植物(中药)正名 ,纠正过去学者们的
考证失误 ,有利于中华文脉的延续 ,避免以讹传讹 ,
贻误后人 。
从对上述 3种植物(中药)的考辨还可发现 ,中
华民族是生活在神州大地上的各兄弟民族经过漫长
历史时期的交流 、融和而形成的共同体;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是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 。这在
传统中药蜀羊泉中 ,体现得尤为明显。同时 ,从考证
中还可发现 ,凡是战乱频繁 、封建割据 、民族分裂的
年代 ,传统中药和名花就易于失传 ,优秀传统文化就
遭受损失;而在国家统一强盛 、民族团结和谐的时
代 ,失传已久的传统中药和名花 ,也会重新浮现 ,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会加速发展 。
参考文献:
[ 1 ]  陈重明 ,黄胜白.本草学[M] .第 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05:20 ,338-341.
[ 2 ]  屈原.楚辞[M] .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 2002:8, 12, 71 ,77.
[ 3 ]  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M] .杨鹏举, 校注.第 2版.北京:学苑
出版社 , 2002:185-186, 180 , 172.
[ 4 ]  李时珍.本草纲目[M] .第 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2005:
1934-1935 , 2118 , 1051.
[ 5 ]  苏敬.新修本草[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59:161-
162.
[ 6 ]  汪灏.广群芳谱[ M] .上海:商务印书馆 , 1935:887-891 , 1252.
[ 7 ]  陈景沂.全芳备祖[ M]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2:595-597.
[ 8 ]  森立之.本草经考注[M] .吉文辉 ,宋立人 ,校点.上海: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 , 2005:194-196 ,714-716 , 1, 452-454, 140-142.
[ 9 ]  夏纬瑛.植物名释札记[M] .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0:39-41 , 78-
81.
[ 10]  松村任三.植物名汇[ M] .第 6 版.东京:九善株式会社 , 明治
37年(1905):181 ,104.
[ 11]  陈嵘.中国树木分类学[M] .新 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 , 1959:285, 297 , 376.
[ 12]  刘玉壶 ,罗献瑞 ,吴容芬.中国植物志·第 30卷第 1分册[ M] .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6:105 , 108 , 119.
[ 13]  谢宗万.中药材正名词典[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4:428.
[ 14]  祁振声.木兰及木莲原植物本草考证[ J] .中药材 , 1999, 22(5):
260-262.
[ 15]  王象晋.群芳谱[M] .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85:232.
[ 16]  陈 子.花镜[M] .第 2版.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0:156.
[ 17]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M] .上海:商务印书馆 , 1957:772-773 ,
776-777 ,869-871 ,274.
[ 18]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5:
393.
[ 19]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 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77:700 ,1282 , 2169.
[ 20]  贾祖璋 , 贾祖珊.中国植物图鉴[ M] .上海:开明书店 , 1937:
778 , 691 , 177.
[ 21]  胡先 .经济植物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55:382.
[ 2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签·第 1册[ M] .北
京:科学出版社 , 1972:786 , 792.
[ 23]  郑万钧.中国树木志·第 1 、2卷[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83:440 ,443 , 457-460, 1522.
[ 24]  董保华 ,孟庆武.汉拉英花卉及观赏树木名称[ M] .北京:中国
农业出版社 , 1996:74-75.
[ 25]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 2册[ M] .北
京:科学出版社 , 1972:99.
[ 26]  祁振声.溲疏原植物的本草考证[ J] .中药材 , 2003 , 26(1):41-
43.
[ 27]  李建民.蜀羊泉再考证[ J] .中药材 , 2001 ,24(8):603.
[ 28]  祁振声 ,杨华生.白英与蜀羊泉原植物的补正[ J] .中药材 ,
2001 , 24(7):516-517.
[ 29]  祁振声.蜀羊泉原植物的再商榷[ J] .中药材 , 2002, 25(9):668-
669.
[ 30]  施正一.民族辞典[M] .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 1984.
[ 31]  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M] .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 ,
1991:7-44.
[ 3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 67卷第 1分
册[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78:87-88 , 90-93 , 82-84.
[ 3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 3册[ M] .北
京:科学出版社 , 1974:722.
[ 34]  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8:
105 , 829.
(责任编辑 何晓琦)
34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7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