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黔西北乌塌菜高产栽培技术



全 文 :蔬 菜 2013.12
作者简介: 马杰(1981-),男,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蔬菜栽培和育种技术研究。 电话:0857-8333150;E-mail:majie_011@126.com
通讯作者:吴学大(1972-),男,本科,高级农艺师,从事蔬菜栽培和育种技术研究。 电话:0857-8333090;E-mail:115705717@qq.com
黔西北地区地处贵州西北部,与重庆接壤。 全区
大部属亚热带温凉湿润季风气候,具有温暖湿润、冬
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征,气候垂直差异十分明显。
年平均气温 13.2℃ , 稳定通过 10℃的有效积温
2544.6℃~4617.1℃,年日照时数 1 102~1 780 h,无霜
期 205~297 d,年均降水量 848.6~1 394.4 mm。 黔西
北地区由于特有的立体气候,素有“天然空调”之称,
夏秋季非常适宜种植乌塌菜。 乌塌菜在黔西北地区
基本上可以实现周年生产。
乌塌菜 [Braassica campesttris L.ssp.chinesis(L.)
Makino var.rosularis Tsen et Lee] 是十字花科不结球
白菜的一个变种,由芸薹进化而来,以墨绿色叶为产
品器官的二年生草本植物[1]。 原产我国,已有近千年
的栽培历史,宋代、明代的有关文献中已有记载。 乌
塌菜叶片墨绿且肥厚,口感鲜嫩,入冬遇霜后味更鲜
美,倍受黔西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全国大部分地区
均有栽培,黔西北地区作为特色菜引进种植。 目前有
关乌塌菜在高海拔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 栽培管理
措施也是向其他低海拔地区经验的借鉴。 通过多年
的乌塌菜引种栽培实践, 总结出完善的适合高海拔
地区乌塌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1 营养价值
乌塌菜叶色绿、叶厚,可食率达 95%,营养价值
较高。 每 100 g鲜菜中含水 92 g、蛋白质 1.56~3 g、还
原糖 0.8 g、脂肪 0.4 g、纤维素 2.6 g、胡萝卜素 1.52~
3 g、钾 382.6 mg、钠 42.6 mg、钙 145~241mg、铁 1.25~
3.3 mg、 磷 46.3 mg、 铜 0.111 mg、 锰 0.319 mg、硒
5 mg、 锶 1.03 mg、VBl 0.06 mg、VB20.15 mg、VC
7.50 mg[2]。 《食物本草》中载:“乌塌菜甘、平、无毒。 ”,
能“滑肠、疏肝、利五脏”。 常吃乌塌菜可防止便秘,增
强人体防病抗病能力,泽肤健美。
2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2.1 温度要求
乌塌菜喜冷凉, 不耐高温 , 生长发育适温为
15℃~20℃ ,能耐零下 8℃~10℃低温。 种子发芽适温
度为 20℃~25℃,经 1~3 d发芽。乌塌菜在后期营养生
长阶段,如遇 25℃ 以上的温度及干燥条件下,长势
较弱,易感病毒病,品质明显下降。 乌塌菜接受低温
感应而完成春化的时期分别为种子萌动及绿体植株
阶段,在生长后期如遇到高温情况易抽薹开花。
2.2 水分要求
乌塌菜根系较浅,生长季节应小水勤浇,在不造
成积水的情况下保持土壤湿润。 土壤水分不足,植株
生长缓慢,组织硬化粗糙,口感较差;土壤水分过多,
初期易影响幼苗根系发育;土壤长期积水,则易发生
沤根,导致植株萎蔫死亡[3]。
2.3 光照要求
乌塌菜对光照要求较高, 红光能促进植株生长
发育,干物质增加;绿光则抑制植株生长发育;阴雨
弱光易引起植株徒长,茎节伸长,品质下降;长日照
可促进植株花芽分化及发育。
2.4 土壤要求
乌塌菜对土壤适应性强,以富含有机质、保水保
肥力强的黏土或冲积土栽培为佳;适宜的土壤 pH 以
中性偏酸为宜;由于以叶为产品,且生长期短而生长
迅速,要求以氮肥为主、钾肥次之、磷肥最少,生育期
黔西北乌塌菜高产栽培技术
马 杰 吴学大 赵 维 何远宽 梁文芳 马 维
(贵州省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毕节 551700)
摘要:主要介绍乌塌菜的营养价值及对环境的要求,以及在黔西北高海拔立体气候条件下,不同海
拔高度、不同栽培季节的栽培管理措施和发生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乌塌菜;黔西北;栽培技术
237- -
2013.12 蔬 菜
还要求适量的微量元素硼[4]。
3 栽培技术
3.1 夏秋栽培
3.1.1 品种选择 乌塌菜的种植品种宜选用高产、
抗病、 优质品种。 黔西北地区夏秋季适宜种植的品
种,塌地类型的有“常州乌塌菜”、“上海小八叶”、“上
海中八叶”、“上海大八叶”等;半塌地类型的有“南京
飘儿菜”、“黑心乌”、“成都乌脚”等。 冬季以具有抗寒
性的品种为主,代表品种有黑心乌、宝塔乌等。 海拔
800 m 以下可以露地栽培;海拔 800 m 以上,育苗要
在塑料棚内集中进行,以防春化及后期抽薹开花。 成
苗后可以移栽在露地生长, 但其生长相对塑料棚内
较为缓慢,品质也相对较差。
3.1.2 黔西北地区乌塌菜夏秋栽培技术 夏秋季节
栽培,既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 为方便苗期集中管
理,利于培育壮苗,多采用育苗移栽的方式 [5]。 (1)床
土选择:选择地势高,土壤疏松,富含有机质,排灌方
便,最好 3 年内未种植过十字花科作物,便于就近移
栽的地块作苗床。 翻耕深度为 0.25 m,厢宽 1.5 m,厢
高 20 cm,沟宽 30 cm 以上。 (2)苗床肥料:苗床在肥
料施用原则上坚持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 基肥以农
家肥为主,追肥在生长前期施用的原则。 结合整地,
耕翻每亩施腐熟农家肥 2 500 kg、尿素 25 kg、过磷酸
钙 50 kg、硫酸钾 15 kg。 定植活棵后,结合浇水追肥
1 次,每亩施 10 kg 尿素。 (3)苗床土消毒:用 50%多
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800~l 000倍液闭膜杀菌 5~7d。 (4)播种:一般栽每亩
需苗床面积 40~50 m2、种子 30~40 g。 播种前将种子
摊晒 1 d,或用代森锰锌或多菌灵按种子量的 0.4%拌
种。 苗床隔夜浇水, 土壤呈湿润为宜。 清水浸泡 1~
2 h 后的种子撒播, 用种子重量的 1.5~2.0 倍细泥与
种子拌匀后均匀撒于畦面,如遇到午后高温期间育苗
床要加遮阳网覆盖,可起到降温避雨的作用[6]。
3.1.3 苗期管理 出苗前苗床畦面保持湿润。 如遇
大雨,畦面盖遮阳网以防雨水冲刷,雨后及时撤除。
出苗后如遇干旱, 隔 3~5 d 浇 1 次水。 当幼苗有 1~
2片真叶时第 1次间苗,苗距 1.5~3.3 cm。 间苗后结
合浇水给苗床追施人粪尿 450~750 kg, 注意拔除杂
草,防止徒长,培育壮苗。 苗期保证水分供应,3~4 片
真叶时第 2 次间苗,苗距 5~6.6 cm。 苗床如有杂草,
及时拔除,确保幼苗正常生长。 苗期喷多菌灵 500倍
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1 500 倍液 1~2 次防病。 当苗
龄 25~30 d,幼苗具有 4~5 片真叶时即可定植。
3.1.4 定植 乌塌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 最好选
择 3 年内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富含有机质、 保水
保肥能力强的黏壤土或冲积土种植, 土壤酸碱度以
中性至微酸性为宜。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平茬,整地
施肥, 用优质腐熟有机肥 6 t/hm2, 加 650 kg 磷酸二
铵、过磷酸钙 200 kg 作基肥。 混匀后施入,翻耕耙平
后,做成龟背形小高畦。
定植前一天苗床浇足水,起苗时轻拔轻放。 夏秋
定植株行距为 25 cm×30 cm, 每公顷定植 15 万株左
右。 按株行距开沟,定植起苗时秧苗带土移栽,应尽
量少伤根系。 定植深度以第 1 片真叶在地表以上为
宜,定植后立即浇水,次日再复浇一次。
3.1.5 田间管理 浇水定植后立即浇定植水, 以促
进植株缓苗;在缓苗后,每公顷追施 20%人粪稀 7.5 t
或尿素 225~300 kg,随后灌水。 以后视土壤肥力和菜
苗生长状况再追肥灌水 2~3次, 也可叶面喷施 0.3%
尿素溶液。 每次施肥后都要灌水, 灌水后应适时中
耕。
夏秋季气温高、蒸发量大的季节应多浇水,一般
1~2 d 浇一次水;当气温逐渐下降,土壤的蒸发量减
少时,可适当少浇。 保持土壤湿润,充分满足鸟塌菜
生长发育需要。 若畦面发白应及时浇水,促进生长。
3.1.6 采收 在黔西北特有的高海拔气候条件下,
乌塌菜移栽后 50~60 d。 当植株开展度达 0.15 m,单
株重 150~200 g 时,即可上市采收。在田间收大留小,
随时采收上市。
3.2 越冬栽培
黔西北地区乌塌菜越冬栽培时, 相对夏秋栽培
生长周期较长,产量较高,口感较好。 由于上市期能
从元旦前至春节后,正值绿叶菜稀缺的淡季,经济效
益很高。
3.2.1 播期及设施 黔西北地区乌塌菜越冬栽培播
种育苗可选在 9~10 月,9 月播种,10 月移栽,12 月开
始采收。 10月播种时,部分海拔高度在 1 400 m以上
地区应利用塑料大、中、小棚进行,10 月播种,11 月
移栽,翌年 1月开始采收上市。
3.2.2 育苗 黔西北地区海拔在 1 400 m 以下的地
区,9 月、10 月育苗可以采用露地建床育苗, 方法同
露地育苗栽培; 海拔在 1 400 m 以上的地区,9 月可
以采用露地建床育苗。 进入 10 月气温较低,应采用
塑料大、中、小棚进行越冬育苗栽培。
238- -
蔬 菜 2013.12
育苗床建造及播种方法同露地育苗。 在塑料棚
中育苗时, 白天中午棚内温度较高, 应加强通风降
温,防止 25℃以上的高温造成幼苗徒长。进入 l1月中
下旬,随着外界气温下降,在白天逐渐减少通风时间
与次数, 夜间密闭塑料薄膜。 尽量保持白天 18℃~
20℃,夜间 10℃~12℃[7]。
3.2.3 定植及定植后的管理 黔西北地区海拔在
1 400 m以下的地区,9月份育苗, 可定植在露地,田
间管理同夏秋露地栽培田间管理。 10月育苗,应定植
在塑料棚中。 海拔在 1 400 m以上 9~10月培育的乌
塌菜幼苗,都应定植在塑料棚中。 利用塑料棚进行越
冬栽培时的定植期为 10 月中旬至 11 月下旬。 此时
外界温度逐渐降低,为提高定植成活率,最好选晴暖
天气,在气温较高时定植。 近两年以来,黔西北地区
冬季阴雨天较多,定植时应选在阴天中午。 与夏秋定
植相比,越冬定植深度应稍深些,以土埋住第一片真
叶以下为度。 定植后,根据外界气温情况,夜间在塑
料棚内加扣塑料小工棚保温,白天进行通风,保持设
施内温度白天 18℃~20℃,夜间 10℃~15℃。 白天勿使
设施内超过 25℃,以防降低产品质量。 12 月后,外界
气温较低,应减少通风口,夜间加小拱棚保温。 定植
后,土壤蒸发量较小,可适当少浇水,只要土壤能保
持湿润,就不浇水。 一般 11 月隔 7~10 d 浇 1 次水,
l2 月隔 15~20 d 浇 1 次水,1 月可不浇水。 追肥宜用
尿素,少用或不用人粪尿。 1月因不浇水,即停止追肥
其他追肥同露地。
3.2.4 采收 乌塌菜移栽后 70~80 d,当植株开展度
达 0.15 m、单株重 200~300 g时,只要市场需要,价格
合理,即可采收上市。
4 病虫害防治
4.1 病害防治
黔西北地区种植乌塌菜发病较少, 夏天雨水较
多时会发生霜霉病、软腐病。
软腐病在田间发病初期,每隔 7~10 d 防治 1 次,
连续防治 2~3次。药剂可选用 20%的噻菌铜 SC500倍
液, 或 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 SPX 3 500 倍液、70%
敌克松 500~1 000 倍液、高锰酸钾 1 000 倍液,上述
药剂轮流交替应用。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由于田间的
病株残体深埋于低洼处,要施入生石灰杀灭病原。
霜霉病发病初期要连续喷药, 特别是在夏秋栽
培的雨季与越冬栽培的阴雨天更需喷药。 常用的药
剂有:25%的阿米西达 833~1 250 倍液,58%的甲霜
灵锰锌 WP 800 倍液,64%杀毒矾 WP 500 倍液,69%
安克锰锌 WP 600~800 倍液, 25%瑞毒霉 800 倍液,
64%杀毒矾 M8 的 500 倍液 , 72.2%普力克 600~
1 000倍液,每隔 7~10 d防治 1次,连续防治 2~3次。
为减缓病原抗病性,以上药剂最好交替使用。 收获前
15 d禁止使用农药。
4.2 虫害防治
黔西北地区乌塌菜的主要病虫害以小菜蛾、菜
青虫为主。
小菜蛾的防治:卵孵化盛期至 2 龄前喷药,每亩
用 2.4%阿维·高氯微乳剂 30ml, 或 10%虫螨腈
SC15~30 ml,1.8 阿维菌素 EC 30~50 ml 对水 20~
50 L,4.5%高效氯氰菊酯 EC 30~50 ml, 或 10%高效
氯氰菊酯 EC 20~30 ml 对水 40~50 L,3 龄后用 80%
的易福 EC 1 000倍液[9]。
菜青虫的防治:(1)低龄幼虫发生初期,喷洒苏
芸金杆菌 800~1 000 倍液或菜粉蝶颗粒体病毒每亩
用 20 幼虫单位,对菜青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喷药
时间最好在傍晚。 (2)幼虫发生盛期,可选用 20%天
达灭幼脲悬浮剂 800 倍液 、10%高效灭百可乳油
1 500 倍液、50%辛硫磷乳油 1 000 倍液 [10]。 (3)由于
菜青虫世代重叠现象严重,3 龄以后的幼虫食量加
大、耐药性增强。 因此,施药应在 2龄之前,药剂可选
用 2.5%菜喜悬浮剂 1 000~1 500倍液, 或 5%锐劲特
悬浮剂 2 500倍液,或 10%除尽悬浮剂 2 000~2 500倍
液,或 24%美满悬浮 2 000~2 500 倍液等喷雾。
参考文献
[1]舒英杰,周玉丽.我国的乌塌菜研究[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
报,2005,19(1):15-18.
[2]应卿芳,刘宗丽,等 .乌塌菜无公害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
报,2006,12(9):70-71.
[3]吕家龙 .蔬菜栽培学各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3:6-37.
[4]李曙轩.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蔬菜卷)[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90,290-295.
[5]李正应.稀有蔬菜栽培技术(第二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0,57-59.
[6]吴炳坤,陈魁庭,等.黄心乌菜[J].上海蔬菜,2002(4):12-14.
[7]陈旭.乌塌菜栽培方法[J].设施园艺,1996(6):10-12.
[8]郭书晋.新版蔬菜病虫害防治彩色图鉴[M].北京:中国农业大
学出版社,2010:627-630.
[9]汪恩国,郑永利.浙江临海小菜蛾成虫数量季节消长规律[J].
昆虫知识,2007,44(2):271-274.
[10]申力红,陆建高 .防治小菜蛾大区示范报告 [J].天津农林科
技,2008(1):9-11.
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