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月 ;乙衣 世 沉学扳 . 13吸4 ) :乃 4~ 2 59 . 1 9 9 3
J
o: 。 r n ,
1
o
f l子。一反 1 A g r i。 “ l t u r a l oC ll e堵e
席草螟发生规律研究初报
齐家新 周治安 田洪 良 谢俊凯
(湖北农学院农学系作物所 , 江陵 4 5 4 1 0 5 ) (湖北省小港农场 ,洪湖 4 3 32 0 0 )
摘 要 19 91 ~ 1 9 9 2 年在小港农场 进行 了席草埃发生现律的研究 , 结果表明 : 席草辉在
湖 北 省每 年发 生 6 代 , 以 高龄幼 虫 在本 田 席革茎内越冬 ; 全 年 以 第二代 多发 , 总为害率达
24 1% ~ 30
.
9 % ; 该虫化场部位低 , 刃化孔平均高度为 2 . 93 士 1 . 4介 n , ;其坟 埃在茎外 的寻游时
!可仅 2 0~ 3 0m i n 。
关镇词 序革螟 ; 发生规律 ; 生物学特性
中图法分类号 5 4 3 . 4
席草螟 [ , J ( B a e t ar L a , : c e o l a n a H u b n e r ) , 俗称席草蛀虫 。 近几年在席草 “ · : , ( nJ e u s
以介 su : L va r dce 币 le sn B cu h e n )种植地区发生为害猖撅 , 已成为席草生产上的严重障碍 .
席草在湖北省种植面积少且分散 , 故对席草螟的特征特性 、 发生规律和为害情况研究甚
少 , 尚未见到详细报道 。 为此 , 作者于 1 ” 1 ~ 1 9 9 2年在洪湖市小港农场进行了观察研究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1 材料和方法
.1 1 田间调查及观察
卜 L l 成虫消长动态调 查
依据席草长势 、 长相 ,选 3 个类型田 , 各类田块定 2 个点 , 每点 16 ~ 20 m 2 , 从 4 月 10
日至 1 0 月 10 日 ,每间隔 ld 赶蛾 1 次 。
L I
.
2 印期观察
从各代发蛾激增期开始 , 3dl 次 , 共扑 3 次 , 每次于傍晚扑获雌蛾 20 头 ,分置 4 个养
虫罩 , 每罩插入 3~ 4 根新鲜席草茎 。 将当夜产的卵块 , 按日期挂牌插置田间 , 于 8 点 、 n
点 、 1 4 点及 17 点分 4 次观察卵块的发育及孵化时间 。
.1 .1 3 螟害调 查
当席草螟主害代 (第一 、第二代 )的为害基本稳定时 ,按 l 、 2 、 3 类型田 ,分别选定 2 块 ,
应用平行跳跃式取徉法 , 每块田查 20 点 , 每点齐地割取 2莞 ,调查枯萎株率和隐害株率 。
收稿日期 : 199 3一 O9 一 0 1
齐家新等 :席草螟发生规律研究初报 · 2 5 5 ·
1
.
1
.
4 羽 化孔 位置调查
在第一代化蛹盛期内 . 选灌溉条 {’卜一 以、 的田块 . 按分行式取样法 · 齐地剪取 l训 映新 、
老被害 珠 . 统计羽化孔离地面的平均高度 。
L Z 室内饲养观察
1
.
2
.
1 成虫产卵习性 观察
在各代成虫开始激增时 ,从长势较好的田块中齐泥剪取被害株 ,剥 出发育临近羽化的
高级雌 、 堆蛹 ,放在保湿培养皿中 .进行单体饲养 。 将同时羽化出来的雌 、 堆蛾配成 10 对 ·
分别放入养虫罩 . 进行单对 饲养 。 每天 7 : 0 更换鲜草 。 在自然变温条件下 ,观察记载产
卵前期 、 产卵持续期时间和 产卵量 。
1
.
2
.
2 卵块孵化时间的观察
将方法 1 . 1 . 2 中初产出的第二代卵块 (2 3 块 ) ,编号插入养虫罩 , 在自然变温下 , 每天
7 : 0 一 2 3 : 0 0 每 4 h 观察调查 1次 O临近孵化时每 2 hl 次 ) , 观察卵块的孵化时间 。
L 3 室外饲养观察
卜 .3 1 预蛹期观寨
在各代化蛹之初 ,按 1 . 2 . 1 的取样方法 , 剪取被害株 ,剥出老熟幼虫 20 头 ,单虫单皿 .
放入百叶箱内饲养 , 每天于 7 : 0 ~ 1 9 : o , 每 h4 l 次 ,记载幼虫转化为预蛹及其化蛹的
时间 。
L .3 2 蛹期观察
在各代化蛹盛期内 ,按 1 . 2 . 1 的方法 ,剪取被害株 , 从茧中剥露出预蛹 20 头 。 词养条
件和观察时间同 1 . 3 . 1 . 记载蛹的发育和羽化时间 。
L .3 3 成 虫期砚察
在各代成虫激增期 , 按 1 . 2 . 1 的方法 ,将同时羽化出来的雌 、 雄蛾配成 10 对 , 分别投
入中型养虫笼 (由 2 c5 m X 3 c0 m 栽培钵 、 栽上无病 、 虫席草苗 、 再罩上 2 c0 m x 1 20 c m 的尼
龙纱罩构成 ) ,进行单笼单对饲养 ,观察时间同 1 . 3 . 1 ,记载成虫的活动 、 产 卵习性和死亡
时间 。
.1 3
.
4 幼 虫期观寨
在各代成虫激增期 ,按 1 . 1 . 2 的方法 ,分 2 次从 田间取回临近孵化的卵块 , 每次 10 个
卵块 ,分置于 2 个中型养虫笼 , 观察时间同 1 . 3 . 1。 记载卵块孵化时间 、观察蚁螟的活动及
被害株的形成 、 抽查幼虫化蛹时间 .统计幼虫历期 。
2 结果和分析
.2 1 为害情况
洪湖小港农场 19 78 年引种席草 , 开始席草螟仅零星发生为害 , 随着席草种植面积逐
年扩大 , 席草螟的为害损失亦逐年加 剧 。 19 91 ~ 1 9 9 2 年抽样调查 , 主害代总为害率 为
24
.
1% ~ 3 0
.
9写 , 其中 ,枯萎损失率 1 2 . 4% ~ 17 . 8% , 隐害率 1 1 . 7 % ~ 1 3 . 1% , 局部严重
田块总为害率高达 47 % ~ 60 环 .成虫高峰期密度平均为 6 . 9 ~ 8 , 7 头 / m 竺 . 该虫幼虫蛀食
草茎基部和生长点 , 致使草茎自上而 下失水萎蔫 . 后变枯黄 , 严重时成丛枯死 ,形似火烧 .
》
5 6
`
:翔北 农 学 碗 学 报 1 3卷
华 `划 ’卜长介I 如 !二质 准 。
2
·
2生物学特性
2
, 二 l 年生活 史
该虫在本地区 l a 发生 6 1弋. 以 高龄幼虫 在本 1 席草茎内越冬 。 越冬 代幼虫于翌春 4
月上句化蛹 , 4 月中 、 下 旬成虫羽 化 、 产卵 。 其仲群的绝大多数仍然在本田生活 、 繁殖 . 直到
第二 .第三交又代发生 为害 .这时本田虫 口 随席草成熟收割和翻拼复种而消亡 ; 极少数席
草螟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 . 随席草种苗进行春季转移 . 分布到草秧田 . 在草秧田生活 、 策
殖 , 直到末代高龄幼虫在草茎 内滞育 。 10 月中旬 . 滞育幼虫又随种苗转移 、 扩散到席草本
田 . 继续越冬 。
各代成虫发生期 : 越冬代在 4 月中旬至 5 月初 , 高峰期 4 月 25 日左右 ;第一代 5 月中
旬至 6 月上旬 , 高峰期 6 月 5 日左右 ; 第二代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 ,高峰期 7 月初 ;第三代
7 月下旬至 8 月上旬 , 高峰期 7 月底 ; 第四代 8 月中 、下旬 . 高峰期 8 月 20 日左右 ;第五代
9 月中 、 下旬 . 高峰期 9 月 20 口左右 (图 1 、 表 2) 。 全年以第二代幼虫为害最猖撅 , 第一代
幼虫次之 , 第三代幼虫发生时 , 因本 田席草收割而免受其害 .
4 气_ _ 一二一一 一二~ 一 一 ,二一 _ 夕 _ 10 一攀 3 几世代
越冬代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旬
气 二乙 区 少 二
上 中
( 一 ) (云
△丁一△,.
△山一△
四
五
六
(越冬代 )
一 压 全
一 压 今
一 一 (一 ) (一 )
困 1 庸草峨年生活史
一 幼虫 (一 )越冬代幼虫 △ 场 + 成虫一
表 1 席 , 峨各虫态历期 , ’
越 冬 代
9~ 1 1
6~ 7
5~ 6
5 ~ 6
6~ 8
7~ ,
1 9~ 2 2
1 6~ 1 8
1 4~ 1 6
1 6~ 18
17~ 2 0
15~ 2 1
6~ 8
6~ 7
5~ 6
5~ 6
6~ 7
6~ 1 2
9~ 1 1
7~ 9
4~ 6
5~ 7
6~ 8
代一二三四五第
第六代 (越冬代 )
注 : n 在室外自然变 t 条件下砚察
齐家新等 :庸草螟发生规律研充初报
2
.
2
.
2 生活 习性
成虫 有很强的趋绿性 。 19。 之年系统观察 .嗽绿 、 茂密 川 ` { ’ 的藏蛾录是稀 咚 、 厂弃苗
田中的 3~ 5 涪 。 白天常扑 伏在草茎下部阴凉处和川边草丛中 .雌蛾栖息 位批 比堆蛾吏吸
一些 .遇惊扰时 .雌蛾比雄蛾反应迟钝 。 螟蛾多在份晚羽化 .交尾和产卵主要在夜间 , · ’ “ 胡
前期为 l ~ 2d 。 产卵持续期 3 ~ sd .而以第 ld 产卵最 多 . 并且 90 % 以上的卵染中在前 川
产出 (表 2 ) 。 生殖力以第二代为最强 , 平均每头雌蛾产卵为 1 51 士 8 粒 , 第一代次之 。 雌蛾
产卵多选择幼嫩草茎的基部和绿色叶鞘上 。 产卵初期多排成单行卵块 .偶见多行卵块 ; 产
卵末期多为散产的单粒卵或双粒卵 。
表 2 席草螟第一代配对成虫逐 日产卵t 观察 ` ’ (粒 )
组 序 第 ld 第 d2 第 3 d 第 4 d 第 s d 第 6 d
l50第一对
第二对
第三对
第四对
产出率 ( % )
累计 ( % )
7 4
3 8
7 3
5 7
7 5
1 7
2 4
1 1
06曰Où月匕
4 4
.
3 0
4 4
.
3 0
3 0
。
0 3
7 4
。
3 3
1 6
.
6 1
9 0
.
9 4
6
.
2 1 2
.
5 2
9 7
.
1 5 9 9
,
6 6
0
。
3 4
1 0 0
注 : 1) 在室内自然变沮条件下观察 .
卵块 平均有卵 6 . 75 士 3 . 16 粒 。 卵自产下到孵化 , 卵粒表面有明显的色泽变化 : 初
期为无色水晶状 , 渐变乳白半透明 ; 中期为乳黄色或淡黄褐色 , 可透见暗绿色 “ C ”形虫体 ;
后期为黄褐色 ;末期为灰褐色 ,显出漆黑色斑点 . 卵块孵化主要是集中在早上 7 : 0 一 , :
0 0( 表 3 ) 。 在气温 20 ℃ ~ 2 5℃和相对湿度 90 % 以上时 ,最适于卵块的孵化 。 在早春和晚秋
卵历期较长 ,达 9~ 1d1 , 而夏 、 秋间 , 卵期多为 5~ d7 。
时 间
7 : 0 0 ~ g
: 0 0
农 3 席草峨第二代卯块解化时向的现察 ` ’
解化数 /块 所占比例 (写 )
1 2 5 2
.
1 7
9 : 0 0一 15 : 0 0
1 5 : 0() ~ 19
:
0
2 1
,
74
1 7
。
4 0
54
1 9
: 0 0 ~ 24
:
0 8
.
7 0
累计 ( % ,
5 2
。
1 7
7 3
.
9 1
9 1
。
3 0
1 0 0
。
0 0
注 : 1在室内自然变沮条件下观寮 .
幼虫 蚁螟孵化时以头部慢慢顶破卵壳而出 , 蚁螟先在草茎上下反复爬行 ,然后爬
至茎尖 ,再吐丝帆移至它株 ;或者落于水面 ,借水面张力蟠行转移传播 ;有时则直接沿茎下
爬 , 最后选择幼茎的最适当部位蛀入茎内 。 从孵出到侵入平均需 O2 ~ 3 0( rin n ) 。
蚁旗侵入后 . 先在叶精包裹的基部茎璧上蛀成螺旋形 “ 环割 ” . 然后在其上 方取食茎内
`
2 5 8
· 月 北 农 学 院 学 报 1 3 想
白色组织 。 2~ 3 d 后 . 草茎尖端出现失水蓄蔫 . 渐向下褪绿 、 发黄而枯死 。 l 只幼虫一般转
株 3一 舀次 . 以 3龄期转株股盛 。
幼 虫的 历期 . 与卵历期一样 . (除越冬代之 外 )早春和晚秋历期较长 . 达 18 ~ 2 d . 而
夏 、 护七!可以 1 4~ l了d 为普遍 .
蛹 幼虫至老熟时 . 转移到祖壮的草茎基部 . 快化蛹时 , 便调转身体 , 头部向上 , 并
在其上方 l 一 Z c m 处咬一小孔 ,孔 口用茧膜封闭 , 即为“ 羽化孔 ” 。 然后吐丝缠身 . 结成薄
茧 . 化蛹其中 。 羽化孔离地面的平均高度仅为 2 . 93 士 1 . 4 c7 m (表 4 ) 。
表 4 席草螟第一代羽化孔离地面的高度
组 限 组中值 ( x) 频数 ( f )
高度c/ m (羽化孔数 )
0
.
1 一 1. 0 0 。 5 5 0 。 5 5 0 . 3 0 25
.
1一 2 . 0 1 .0 8 5 1 6 . 8 1 7 5
2
.
1 一 3 . 0 2 。 55 1 5。 3 0 3 9。 0 1 5 0
3
.
1一 4 。 0 3 。 5 5 2 1。 3 0 7 5。 6 1 5 0
4
.
1一 5 . 0 4 。 5 5
5
.
1一 6 。 0 5 。 5 5 2 2。 20 1 2 . 3 2 10
E 7 .0 20 2 5 4
.
9 6 0 0
王一 2 . 9 2 5 3 二 1。 4 6 9
蛹的历期与气沮关系密切 。 早春越冬代的场 , 历期最长 ,可达 18 ~ lZ d ,盛夏最短 , 仅 5
~ d6
,春 、秋各代均为 7 ~ d8 。
3 小结
l
越冬 。
2
. 席草螟 al 发生 6 代 , 以第 2 代发生最多 , 为害最重 ,以高龄幼虫在本田席草茎内
. 席草螟有春秋两次转移 ,坟螟寻游期短 ,羽化孔部位低 。
致 谢 本研究的 有期工作 , 承萦牟本忠翻教授均导 , 李方敬同志参加过田闷调查工作 ,在此 一并
致谢 !
4 期 齐家新等 : 席草织发 些现神研 究朽报 . 止5 9 .
参 考 文 献
2
浙江 农学院主编 作抽钱培学 , 上渗 :科学技 术 出饭 社 , 1 9引 . 35 5
俞舜民 · 亲草 高产钱培技 术调查研 完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 1 984 . 10( 4) : 36 7
o e c u r r i n g L a w o f C o m m o n R u s h B o r e r ( B
a c t ,
,
a l a
, , c e o l a , :动
Q i J i a x i n g Z h o u Z h i a n
(刀尸户a八 ,n e n t of 通 g 0r 0 0州 , H u be i A g r ic u lt u ar l C o l le g e , J ia o g li n g 4 3 4 1 0 3 )
T ia n H o n g lia n g X i e J u n k a i
( X ,’a o g a n g F a潮 of 万 u加 i P~ i n c亡 , 月吞n ` h u 4 3 3 2 0 0 )
A b s t r a e t T h e la w s o f e o m m o n r u s h b o r e r w e
r e s t u d ie d o h X i a o g a n g f a r m
f r o m
l
a r v a s
1 9 9 1 ! 0 1 9 9 2
`
o c c U T r l n g
T h e r e 3 u l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b e r e a r e s i x g e n e r a t io n s e v e r y y e a r w it h t h e f o r m
t n t h e
a n
d
a n d
叭尸 t n t e r I n s t e n 1 s o f o r ig i n a l f ie ld s , t h a t t h e m o s t in j u r io u s r a r e w a s t h e
o f o ld
吕 e e o n d
g e n e r a t 色o n t a t e
t h
e
、 梦 a s 2 4 · l % ~ 3 0
·
9 %
, a n d t h e a v e r a g e h e ig h t o f p u p a e m o r g e n e e l、 o l e w a , 2
·
9 3
士 1 . 4 7 e m
t ot a l
th e r e 、 夕 e t e
K e y 贾 o dr , e o m m o n
o n l y 2 0 ~ 3 0 m i
n u t e s f r e e t im e b e f o r e t h e y o u n g e s t l a r v a s i n v a d i n g t h 。 , t e m ,
·
r u 吕
h b o r e r ; oc
e u r r i n g la w ; b io lo g i e a l e h a r a e t e r i , t i e s
(审稿 : 龚信文 ;编辑 : 程水派 )
第一作者简介 ;齐家析 , 男 , 48 岁 ,湖北农学院农学系讲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