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香荚兰根腐病发生规律调查



全 文 :云南热作科技 第 卷18 24
香荚兰镰刀菌根腐病是西双版纳香荚兰大面积
藤蔓萎蔫和毁园的主要病害 在目前网棚栽培的管
理水平下 根腐病随种植时间延长 呈逐年上升趋
势 严重的造成种植园大面积毁灭 已成为西双版
纳香荚兰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国内香荚兰根病发
生规律的研究已有报道[1 2] 研究香荚兰根腐病发生
规律是一项基础工作 需要继续研究 我们对香荚
兰田间根病的发生 发展和在不同攀援桩柱上 不
同种植园的病情进行了周年定点调查 以了解根腐
病发生规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1
香荚兰周年根腐病发病调查1.1
在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下称热作所
试验二队 年种植于平地和云南省香荚兰产业有1995
限责任公司曼景傣 下称曼景傣 种植于坡地的网
棚栽培香荚兰园设立观查点 每个种植园随机地选3
个观察区 热作所每个区观察面积为125m2 曼景傣
每个区观察面积为90m2 每月分别对各观察区地表
部位的老的和新的不定根作病情调查 热作所观察
区植株茂密 根量大 则采取随机抽查的方法 即
每隔 根攀援水泥桩柱抽查 根水泥柱间 约1 2 2 3 4
的香荚兰根腐病病情 曼景傣观察区则调查6m
观察区内所有地表面根 新老根病情分别调查记

不同种植园香荚兰根病调查1.2
分别于 年 月 年 月 年1995 9 10 1996 4 5 1998
月 年 月对热作所试验二队 云南省香荚5 1999 8 9
兰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拱丙山 勐仑 号和 号种植1 2
园及打洛勐勇种植园做不同种植时间 不同栽培条
件及管理水平的根病进行调查
不同攀援柱上的根腐病发生调查1.3
年 分三次对热作所试验二队 云1995 1997
南省香荚兰有限责任公司的拱丙山 勐仑两个种植
园的攀附于不同攀援柱入土和不附于桩柱直接入土
的不定根作病情调查
根腐病病部扩展观察1.4
在室内盆栽和在大田 选择地表部分已感病的
不定根作病部扩展观察 分别量取各病根病部长
度 做好编号标纪 间隔一段时间后再量取各病根
病部长度 计算病斑的扩展速度
结果2
大田香荚兰根腐病周年发生情况2.1
热作所二队 年种植的 个香荚兰园观察区1995 3
年 月 年 月的观察结果 图 第 观1998 3 1999 11 1 1
察区 年 月 月根病发病率变化大 这以大田1998 3 11
管理中经常清除死蔓及补种新蔓有关 据观察补苗
当月发病率高 第 个月发病率下降 第 观察区2 2 3
年 月 年 月 第 观察区 年 月1998 4 1999 4 1 1998 11 5
月 观察区发病率均超过 此间两个观察1 2 70%
区大田藤蔓大多呈现叶黄 蔓萎蔫 说明香荚兰地
表面根腐病发病率表现最高时期是在旱季
曼景傣 年 月 年 月 个观察区香荚1998 8 1999 12 3
香荚兰根腐病发生规律调查
李加智 蔡志英 陈 艳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云南 景洪 666100
摘要 西双版纳香荚兰根腐病周年均有发生 根病的发生与种植时间的长短 土壤水分及空气湿度 地形
土质及管理有关 不定根病部平均扩展速度旱季为 雨季为 不同类型攀援柱上的不定根病0.41cm/d 1.26cm/d
情不同 水泥桩柱上的病重 竹木柱上的病轻 而不沿附在桩柱的病情相对更低
关键词 香荚兰 根腐病 发生规律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S573.908 S435.73 A 1009-1335 2001 03-0018-04
收稿日期 2001-02-10
本项研究为云南省科委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 香荚兰
土传病害分子监测及生物防治研究 子课题
云南热作科技 Journal of Yunnan Crops Science & Technology 2001,24(3):18-21 CN53-1064/S
DOI:10.16005/j.cnki.tast.2001.03.006
云南热作科技 Journal of Yunnan Crops Science & Technology 2001,24(3):1-4 CN53-1064/S
兰根腐病调查结果 图 区和 区 年 月2 1 2 1998 9
年 月 发病率分别从 和 上升至1999 6 9.3% 6.9% 41.1%
和 月后发病率一直保持在 以上 种植55.1% 7 25%
于山顶的第 区发病率一直保持在 以下 这可能3 10%
与香荚兰种植于不同小环境有关
从上述观察结果可以看出 田间香荚兰根腐病
周年均有发生 且在栽种 年后根病发病逐年上2 3
升 旱季病情明显增高 发病率在 以上时50%
藤 蔓 叶可出现部分萎蔫 生长衰弱
嫩根根病调查2.2
年和 年对新长幼根病情调查结果 表1998 1999
大田香荚兰虽然周年均有嫩根生长 但以1 5
月雨季生长数量相对为多 根腐病同样周年发10
生 年热作所二队 月所查幼根未病或1999 3 4 10
许是一种偶然
香荚兰根病与温 湿度和雨量的关系2.3
用 年热作所二队及曼景傣观察区的根病平1999
均发病率与温 湿度及雨量资料[3]作比较 表2
看不出病情与 个气象因素有明显关系3
第 期 李加智等 香荚兰根腐病发生规律调查3 19
表 热作所二队 曼景傣幼根发病调查1
地 点 时 间 项 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1998年
嫩根总数 118 76 33 81 122 120 246 301 205 94 57 82
病根数 9 11 7 3 2 9 8 29 10 6 10 8
发 病 率 7.6 14.5 21.2 3.7 1.64 7.5 3.3 9.6 4.9 6.4 17.5 9.8
1999年
嫩根总数 93 74 47 27 76 135 207 184 183 43 143 34
病根数 8 6 0 0 4 2 6 9 23 0 15 6
发 病 率 8.6 8.1 0 0 5.3 1.5 2.9 4.9 12.6 0 10.5 17.6
曼景傣 1999年
嫩根总数 52 51 30 59 61 120 144 179 158 101 155 136
病根数 3 3 1 3 1 3 3 1 6 6 2 4
发 病 率 5.8 5.8 3.3 5.1 1.6 2.5 2 0.6 3.8 5.9 1.3 2.9
0
20
40
60
80
1998.36 9 1999.14 7 10
时间



%
1区 2区 3区
0
10
20
30
40
50
60
1998.810 12 2 4 6 8 10 12
时间



%
1区 2区 3区
图 年曼景傣香荚兰根病病情2 1998 1999
图 年热作所香荚兰根病病情1 1998 1999
云南热作科技 第 卷20 24
根腐病病斑扩展观察2.6
年 月和 月 对已感染根腐病的香荚兰幼1998 1 8
根根腐病病部扩展观察结果 表 已长入土壤的5
不定根 月份平均扩展达 月份平均扩8 1.26cm/d 1
展 雨季比旱季扩展速率快 倍 未接触土0.41cm/d 3
表的不定根病部在 月扩展速度均比长入土表的不定1
根慢 表明香荚兰根腐病扩展速度快慢同土壤及空
气湿度有一定的关系
讨论3
镰刀菌是土壤的习居菌 所造成的香荚兰根腐3.1
病 是在香荚兰种植后根系与镰刀菌菌丝或孢子相
互长期接触条件下 镰刀菌与香荚兰气生根由相遇
到相适 最终建立寄生关系而导致香荚兰根出现根
腐病的 而且种植的时间越长 病原积累越多 根
腐病发病率越高 整个根病调查仅限于不定根在地
表部分表现的病情 土内的根的病情未能作调查
表 不同种植园香荚兰根病调查3
调查地点 调查日期 苗龄 地形环境 田间管理 调查根数 发病率 %
曼景傣 1998.5 2 东北向坡地红壤 管理精细 理蔓规范 根圈覆盖有机物 635 7.2
拱丙山 1995.9 3 西北向坡地红壤 管理一般 无有机物覆盖 4 228 16.6
热作所五 队 1995.9 3 平地 土质粘重 覆盖5 10cm树皮锯木 基本未作修剪 2 734 25.3
勐 仑2号地 1996.10 1 平地 缓坡 沙质 沙滩 管理精细 覆盖3 5cm树叶茅草 1 115 2.8
热作所二 队 1999.9 4 平地土质粘重 管理一般 无有机物覆盖 1 788 54.7
打洛勐勇 1999.8 4 平地 土质粘 管理一般 表土裸露 无有机肥 6 082 61.9
勐仑1号地 1999.8 5 缓坡 沙质 沙滩地 管理一般 覆盖少量树叶茅草 2 694 48.2
表 不同攀援柱香荚兰根病发病率调查4 %
调查
时间
调查地点
1995年9月 1996年4月 1997年1月
直接生长
入土根
沾附水泥
柱入土根
沾附竹木
桩入土根
直接生长
入土根
沾附水泥
柱入土根
沾附竹木
桩入土根
直接生长
入土根
沾附水泥
柱入土根
沾附竹木
桩入土根
1992.4 热作所三队 7.4 37.3 11.4 13.4 27.8 17.7 47.9 75.3 60.9
1992.6 拱丙山 10.7 16.7 22.4 22.4 25.5 21.9 38.4 48.7 56.7
1995.4 勐仑1号地 2.2 9.7 5.3 15.8 35.0 33.0 26.0 54.9 20.0
表 年温 湿度及雨量与根腐发病观察2 1999
项 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气温 17.9 20.8 22 25.8 24.4 26.5 25.7 25.3 24.8 23.4 19.7 14.6
湿度 81.0 73 67 73.0 82 81 87 87.0 86 86 86.0 83
雨量 ml 35.6 0.1 10.7 130 87.1 78.9 203.8 152.2 140.4 107.9 46.7 7.1
热作所二队发病率 %) 52 57.8 55.1 63.5 63.2 61 54.7 46.3 49.4 39.7 35.7 39.8
曼景傣发病率 % 12.3 14.9 16.3 22.4 27.8 33.9 27.9 30.8 27.3 23.3 28.7 26.6
不同种植园香荚兰根病调查2.4
从 和 年分别对不同香荚1995 1996 1998 1999
兰种植园 不同株龄的香荚兰根腐病的随机调查结
果看出 表 香荚兰根病与地形 土质 管理及3
栽种时间有关 相同种植时期 红壤土比粘质土病
轻 坡地比平地病轻 沙质河滩地病最轻 打洛勐
勇及热作所二队无有机质覆盖的粘质土 植后 年4
根腐病达 和 而勐仑 号地沙质地 用有61.9% 54.7% 1
机物覆盖植后 年 根腐病仅为 比打洛勐勇5 48.2%
和热作所原二队都低 种植时间短 病情轻 而种
植时间长 根腐病发病重
不同攀援柱对香荚兰不定根病情的影响2.5
连续 年对各种植园香荚兰沿附于不同攀援柱生3
长入土的不定根根腐病调查结果表明 表 水泥4
攀援柱上的根腐病最重 竹木柱上的较轻 而不攀
附柱直接自藤蔓生长入土的根腐病发病率相对更

云南热作科技 Journal of Yunnan Crops Science & Technology 2001,24(3):1-4 CN53-1064/S
因此大田香荚兰根腐病的实际感病率可能远高于所
查的发病率 通过调查看到 旱季香荚兰根腐病发
病率在 时 有三分之一的藤蔓表现叶蔓偏40% 50%
黄 而发病率超过 则出现株蔓萎蔫 长势衰50%
弱 发病率高于 整片香荚兰叶蔓发黄 萎80%
蔫 部分藤蔓死亡 上述病情表现杨雄飞等人已有
详细描述[2]
香荚兰根腐病一般最易侵染根尖或根毛区3.2 [1] 但
在根的其它部位也发生侵染 这与根部遭昆虫及线
虫危害及其它机械损伤有关 据观察 香荚兰根腐
病平均扩展速度为 也就是说一段长0.41 1.26cm/d
入土内的 长的不定根 当根尖或其它部分感染50cm
镰刀菌根腐病后 可能在 个月之内整段根因病死3
亡 不定根感病后在不同条件下的扩展速度还需要
深入研究
香荚兰根腐病发病率的高低与植地的选择及管3.3
理水平有直接关系 应选择缓坡 土壤腐殖质含量
高的植地 改善田间管理 种植带面覆盖腐熟的有
机物 旱季勤浇水 增加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 勤
施有机肥 创造有利于不定根生长的基本环境 在
根腐病发生普遍的地块 经常性地对病根 病蔓和
叶修剪 减少土壤中镰刀菌量的积累 并加与必要
的农药防治 是能把病害限制在较低水平之下的
致谢4
蒋桂芝 赵丽芳参加了部分大田调查工作 特
此致谢
第 期 李加智等 香荚兰根腐病发生规律调查3 21
表 香荚兰根病病斑扩展观察5 cm
地 点 初查日期 病 斑 长 未查日期 病 斑 长 扩展天数 日均扩展 平 均
热作所二队
地表面根
1998.8.19
12.1 17.2 17.1
17.0 14.7 17.7
18.4 17.2 18.6
15.8 14.9 15.4
14.5 10.5
1998.9.7
30.7 40.5 52
33 19.4 45.9
44 47.6 47
47.9 50.2 48.5
46.2 38.2
21
0.89 1.09 1.66
0.76 0.22 1.34
1.22 1.45 1.35
1.53 1.68 1.58
1.51 1.32
1.26
热作所二队
悬垂根
1998.8.26
3.2 6.6 3.7
1.8 2.8
1998.9.7
5.2 9.2 11.5
5.6 6.8
12
0.17 0.22 0.65
0.32 0.33
0.34
热作所二队
地表根
1998.1.15 1.8 1.8 2.4 1998.1.19 4.4 2.2 4.3 4 0.65 0.1 0.48 0.41
参考文献
杨雄飞 等 西双版纳香荚兰根腐病发病规律研究 云南热作科技[1] J 1999 2 1 6
黄伙平 香荚兰根腐病的研究 亚热带植物通讯[2] J 1987 (1) 21 25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统计局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统计年鉴[3] M 1999
Investigation on Occurrence Rule of Vanilla Root Rot
LI Jia-zhi, CAI Zhi-ying, CHEN-Yan
(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Jinghong 666100, China)
Abstract The root rot of vanilla occurs during anniversary in Xishaungbanna.The occurrence of rot relates with pla-
nting time, soil humidity, soil structure, atmosphere humidity, landform, types of stake and management. Enlarging sp-
eed of ill part in adventitious root was 0.41cm/d during dry season and 1.26cm/d during rainy season.
Key words vanilla; root rot; occurrence r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