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木麻黄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全 文 :Seedling Cultivation 育苗技术
23 
  林业实用技术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2005·7  
裂 ,复叶中轴平均长度为 36.2 cm ,小
叶17 ~ 28枚 ,对生 ,叶为长卵圆形 ,
先端具芒尖。1年生枝为灰绿色 ,托
叶基部对生小刺 ,落叶后萌芽前小刺
未脱落 。4 月下 旬平均 萌芽率
96.5%,5月上旬展叶 , 5月下旬新梢
生长量达 30 cm ,落叶期在 11月。
4.1.2 四倍体刺槐 5 号的形态特
征与物候期  四倍体刺槐 5 号 ,乔
木 ,一回羽状复叶 ,叶片浓绿 , 树冠
大 , 分枝多 , 倒枝夹角大 。树干浑
圆 ,树干基部树皮为褐色 ,呈纵裂 ,
复叶中轴平均长度为 35.8 cm ,小叶
17 ~ 28 枚 ,对生 ,叶为长卵圆形 ,先
端具芒尖。1年生枝为灰褐色 ,复叶
柄基部对生刺细小 , 落叶后萌芽前
小刺未脱落 。4月下旬萌芽 ,平均萌
芽率96.7%, 5月上旬展叶 ,11月落
叶休眠。
4.2 适应性
四倍体刺槐在 3个试验点的成
活率都在 95.5%以上 ,只有在春季风
沙很大 、特别干旱的白银市刘家窑林
场较低 ,但也达到了 86%以上。保存
率主要反应的是四倍体刺槐的抗旱
性 ,都达到了 92.3%以上 ,说明四倍
体刺槐具有非常强的抗旱性能。
四倍体刺槐的抽条率都几乎为
零。四个试验点的保存率都达到了
95.3%以上。在有灌溉条件的试验
点可达到 100%。普通刺槐的抽条
率都相当高 ,在风沙区高达 87.5%。
4.3 生长量
树高 、地径 、新梢生长量和单叶
面积调查的4个生长因子来看 ,无灌
溉条件的会宁县东山林场的调查指
标低于其它3个试验点 ,但是 2年生
四倍体刺槐 2 号的树高达到了 120
cm 、地径 1.7 cm 、新梢生长量 31 cm
和单叶面积13.0 cm2 ;在条件较好的
银光公司园林处 ,调查指标都很高 , 2
年生四倍体刺槐 2号树高达到了 302
cm 、地径 3.0 cm 、新梢生长量 130 cm
和单叶面积17.7 cm2 。
5 小结
(1)四倍体刺槐干形通直圆满 ,
尖削度小 ,叶色深绿 , 树姿优美 ,有
观赏性 , 可种植在公园做为观赏树
种和营造道路绿化林。
(2)四倍体刺槐适应白银地区的
自然环境条件 ,其抗寒性和抗旱性都
非常强 ,特别是在风沙区也表现出良
好的适应性 ,可用来营造防风固沙林。
(3)普通四倍体刺槐冬季抽条是
我市及广大的干旱地区多年来难以解
除决的问题 ,四倍体刺槐的成功引进
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 ,因此 ,在以后的
绿化工程中 ,四倍体刺槐完全可以做
为普通刺槐的替代品种而大力发展。

木麻黄种子育苗技术研究
余婉芳
(福建南安市林业局 362300)
  木麻黄(Gasuarina equiset i f o-
lia)又称驳骨树 、马尾树 、澳洲铁木 ,
属木麻黄科 ,是福建省沿海防护林
主要树种 ,也是我市沿海防风固沙
农田防护林的先锋树种之一 , 为常
绿乔木 ,高达 30 m ,胸径 70 cm 。其
树干通直 ,主根深长 ,侧根发达 , 具
有根瘤菌共生 ,喜光 ,适应性强 , 对
土壤要求不严 ,能耐盐碱 ,适宜在滨
海有机质和含氮量很低瘠薄的沙土
上迅速生长。它与湿地松混交造林
形成复层混交林 ,筑成沿海防护林
带 ,防风固沙抗风力强 ,10级以下风
力能正常生长。多年来 , 我市在沿
海育苗营造不少木麻黄防护林带。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育苗实践 ,对木
麻黄种子育苗进行不同方式试验 ,
摸索出几点种子育苗的关键技术。
1 浸种处理
种子浸种处理方式有 3 种。先
将种子放在 50 ℃左右的温水里浸
种 ,水自然冷却后 ,把水面浮的空秕
种子捞去 ,然后沥水 、阴干种子。其
一种子用 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
行灭菌 20 min ,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装在溶器内 ,上盖湿毛巾或湿沙布 ,
置于 20 ~ 24 ℃的条件下催芽 2 ~ 3
d ,催芽期间每天早晚用 20 ℃的温
水喷洒湿透 ,当 30%的种子露出白
色的胚根即可播种。其二种子用浓
度 100×10-6的三十烷醇溶液浸种
24 h后 ,把种子捞在箩筐里滤水后
即可播种。其三用浓度为 200 ×
10-6的 ABT7号生根粉溶液浸种 2
h ,捞出过滤 ,即可播种。对 3 种不
同处理方法的种子播种观察 ,发现
应用浓度为 200×10-6的 ABT 7号
生根粉溶液浸种比用浓度 100 ×
10-6三十烷醇溶液浸种和用 0.5%
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灭菌催芽处理
的种子 ,可提前发芽 ,并能提高种子
发芽率。
DOI :10.13456/j.cnki.lykt.2005.07.012
Seedling Cultivation 育苗技术
24 
  林业实用技术 PRACTICAL FORESTRY TECHNOLOGY 2005·7  
2 播种育苗
育苗方式有 2 种 , 圃地育苗和
容器育苗 。播种方法分为撒播和点
播。
2.1 圃地育苗撒播
圃地育苗应在育苗前 5 d 经过
三犁三耙使土壤形成细土 ,每 667
m
2 的圃地要撒过磷酸钾 200 kg ,石
灰 1 kg 和高锰酸钾 0.5 kg ,与床土
搅拌均匀 。然后做畦 ,畦长根据圃
地地形而定 ,畦宽为 1.1 m 左右 ,高
度 22 cm ,畦面要求平整无积水。在
畦上面放 1层 2 cm 左右厚的营养
土(营养土是用火烧土 40%,红心土
40%,大田土 17%, 复合肥 3%, 经
过搅拌均匀过筛形), 并用木板压
紧 ,即可播种。播种时要求撒播均
匀。播种后要盖 1 层火烧土 ,以不
见种子为度 。然后盖上 1 层 2 cm
左右稻草 ,以防晴天太阳直射 ,畦面
水分过量蒸发 ,保持畦面一定的湿
润和避免雨水的冲击影响种子生根
发芽 。
2.2 容器育苗点播
容器育苗圃地应选择在造林地
附近 ,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 ,排灌水
方便的地方。圃地畦长根据地形而
定 ,便于运输 ,畦宽 1.1 m 左右 ,高
10 cm ,畦与畦之间的宽度为 30 cm ,
畦面要求整平 ,然后把装好的营养
袋放在畦面上 ,并排整齐挤紧 。营
养袋是用塑料薄膜做成的 ,袋长与
宽为 14 cm×8 cm ,距袋底 2 ~ 6 cm
处 ,打 6个小孔 ,预防营养袋下雨天
积水造成烂苗 。袋中的营养土应提
前 5 d 装好(营养土是用 50%红心
土 、37%火烧土和 10%大田土 、3%
过磷酸钙混合搅拌均匀经过打碎过
筛 ,并经过发酵而制成的)。营养土
装袋时要压实 ,在畦面上要排放整
齐挤紧 ,并及时喷水 ,营养土更紧
实。然后将处理好的种子点播在营
养袋中 ,每袋点播 1粒 ,少数袋子点
播 2粒 ,预防出苗时个别袋子缺苗
可移苗补植 ,并盖上 1层 1 cm 厚的
营养土 ,盖好营养土后要及时喷水 ,
促进种子提早生根发芽 。搭高 80 ~
120 cm的遮阴棚遮阳 ,以防晴天太
阳直射 ,或雨天雨水淋冲种子 。
3 苗期水分管理
3.1 圃地育苗水分管理
播种后根据天气进行 ,连续晴
天要灌溉足底水 , 5 ~ 7 d 灌透水 1
次 ,遇雨水过多或圃地积水时应排
水防涝 ,防止苗木烂根 ,在适宜的温
度 、湿度 , 3 ~ 5 d 种子即可生根发
芽。
3.2 容器育苗水分管理
容器育苗种子播种后要及时喷
水 ,使袋内的营养土湿透 ,每天早晚
喷洒 ,约 2 ~ 3 d就开始萌芽 。
4 炼苗
4.1 圃地炼苗
当幼苗出土量达到 50%以上
时 ,就可揭去稻草覆盖物。揭草时
间应选择在雨天 、阴天或傍晚时 ,使
苗木逐渐适应外界环境 。
4.2 容器炼苗
当幼苗长出 2 ~ 3 真叶时 ,在小
雨天或阴天的傍晚 ,把遮阳网撤去 ,
使容器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
生长 。
5 除草
5.1 苗地育苗除草
当幼苗逐渐长出真叶时 , 尽量
选择在下雨天或阴天拔草。若晴天
长时间应灌溉足底水使畦面湿透 ,
然后拔草 。拔草时 ,尽量勿伤幼苗 ,
除草后对拔草松动的幼苗应及时喷
洒清水 ,使松动的土壤紧实 ,避免影
响幼苗生长。
5.2 容器育苗除草
容器营养袋的苗木长出真叶
后 ,有的营养袋里也长出小草 ,要再
拔草先喷洒湿透袋中的土 ,再拔草 ,
拔草时应小心 ,尽量避免损伤幼苗 ,
拔草后要用清水把土壤喷透压实 ,
以免影响苗木生长 。
6 施肥
6.1 苗地育苗施肥与定苗
当幼苗长出 1 ~ 2 个叶片时 ,进
行根外施肥 ,施肥的原则是少量多
次 ,用 1%腐熟的人尿水溶液喷洒苗
木。随着幼苗的生长施肥逐渐增
加 ,后期可喷 0.2%的尿素溶液。每
667 m2 施硫酸铵 0.5 kg ,每次施肥
后要喷洒清水 ,以免造成肥伤苗木 ,
当苗木高 40 ~ 50 cm 左右时 ,每平
方米应保留苗木 50 ~ 60 株 , 保证
667m
2 产苗量 0.8万 ~ 10万株。
6.2 容器育苗施肥与定苗
当幼苗长出 1 ~ 2 个真叶时 ,
对个别缺苗营养袋 , 要进行苗木补
植定苗 , 并进行根外施肥 , 用 1%
的腐熟人尿水溶液喷洒 , 施肥后要
及时喷水 , 预防苗木灼伤 。随着幼
苗的生长 , 施肥量可以适当增加 。
7 小结
(1)苗地育苗 1 年春 、 秋可育
苗 2次。而容器育苗 1 年四季即可
育苗 4 次。容器育苗苗期时间短 ,
种子发芽率高 , 其根系发达 , 苗木
地径增粗 , 造林成活率高 , 且栽植
后林木生长迅速 , 投资少 , 经济价
值高 , 是我市大面积容器育苗的好
途径 。
(2)应用 200 ×10-6浓度的
ABT7号生根粉溶液处理的种子比
应用高锰酸钾和 100×10-6浓度的
三十烷醇溶液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分
别可提高 18%和 10%,出苗率分别
能提高 15%和 10%,径粗分别增大
0.3%和 2%, 苗木分别高 12%和
8%。容器育苗值得推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