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山黄麻的生药鉴定



全 文 :中药与天然药物
山黄麻的生药鉴定
李钟 ,陈思之 ,梁燕凤
(广东药学院 中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006)
摘要:目的 建立山黄麻生药鉴定的方法。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方法。结果 山麻黄
除具有双子叶植物的一般组织结构特征外 ,还具有发达的纤维和大量草酸钙簇晶。结论 该鉴定方法可
靠 , 可为制定该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关键词:山黄麻;生药鉴定;显微特征;紫外光谱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783(2009)01-0022-03
PharmacognosticidentificationofTremaorientalis(L.)BL.
LIZhong, CHENSi-zhi, LIANGYan-feng
(SchoolofTCM, GuangdongPharmaceuticalColege, Guangzhou, Guangdong510006,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identificationmethodsforTremarientalis(L.)BL.MethodsThe
plantwasidentifiedbymorphologicalandhistological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identification, physical
andchemicalidentificationmethods.ResultsBesidesthesimilarstructureoftheperennialherbaceous
dicotyledon, therewerealotoffibersandcalciumoxalatecrystalsintheplant.ConclusionThemethod
wasreliableandcouldbeusedasinthequalitystandardofTremaorientalis.(L.)BL.
Keywords:Tremaorientalis.(L.)BL.;pharmacognosticalidentification;microscopicfeatures;
ultravioletspectrum
收稿日期:2008-11-10;修回日期:2009-02-16
作者简介:李钟(1973-),女 , 讲师 ,理学硕士 , 从事中药材鉴
定与质量评价工作 , Email:lizhonggyxy@126.com。
  山黄麻(Tremaorientalis(L.)BL.)为榆科山黄
麻属的植物 ,又名麻桐树 、麻络木 ,广东中南部及沿
海各岛屿常见 ,为华南次生林和旷野间常见树种 。
其叶外用止血 ,其根散瘀消肿 、止痛 ,主治跌打损伤 、
瘀肿疼痛 、腹痛 [ 1] ,同时又是具有多种用途的经济
植物。目前对山黄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化学成分
和药理活性研究上 [ 2, 3] ,而对该药的生药学研究报
道甚少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民族药资源 ,笔者对其生
药学方面进行了研究 。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山黄麻采自广东药学院药圃 ,经广东药
学院中药鉴定学教研室李书渊教授鉴定为榆科植物
山黄麻(Tremaorientalis(L.)BL.)。实验所用试剂
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 E103生物显微镜(MoticClassicaG),
UV-7501可见紫外分光光度仪 (江苏无锡科达公
司)。
2 性状特征
茎呈圆形 ,长短不等 ,直径 1 ~ 5 cm,表面浅绿
色或深绿色 ,密被短柔毛。质脆 ,折断面呈纤维状 ,
有粉尘飞扬 ,白绿色 ,中间木部为绿色 。叶多皱缩 ,
展开后完整者呈卵状 、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 ,呈纸
质。长 6 ~ 18 cm,宽 3 ~ 8 cm,先端长而渐尖 ,基部
心形或近截平 ,常稍斜 ,上面有短硬毛而粗糙 ,下面
密被银灰色丝质柔毛或曲柔毛 ,边缘有细锯齿。叶
面极粗糙 ,有直立的基部膨大的硬毛 ,叶背有密或较
稀疏直立的或稀斜展的灰褐色或灰色短绒毛(茸
毛),有时稀疏地混生褐红色(干时)串珠毛 。叶柄
长 4 ~ 12mm,密被白色柔毛。雄花序长 2 ~ 4.5cm,
雌花序长 1 ~ 2 cm。子房无毛;小苞片卵形 ,长约 1
22
广东药学院学报  
JournalofGuangdongPharmaceuticalColege Feb.2009, 25(1)  
毫米 ,具缘毛 ,在背面中肋上有细毛。核果宽卵珠
状 ,压扁 ,直径 2 ~ 3 mm,表面无毛 ,成熟时具不规则
的蜂窝状皱纹 ,褐黑色或紫黑色 ,具宿存的花被 。质
脆;气微 ,味涩。
3 显微特征
3.1 茎横切面
表皮为一列类圆形细胞 ,微木化 ,外被角质层及
非腺毛 。表皮下有 2 ~ 3层厚角组织 ,与皮层细胞相
间呈层状排列 。皮层宽 3 ~ 9列细胞 ,细胞切向延
长 ,在皮层中部可见草酸钙簇晶极多 ,排列成环 。维
管束外韧形 ,韧皮部较窄 ,近形成层处也有一列草酸
钙簇晶排列呈环 。韧皮纤维成束散在。形成层明
显 。木质部发达 ,导管常 1 ~ 2列纵向排列 ,直径 52
~ 107 μm,木射线细胞宽 1 ~ 2列。木纤维多角形 ,
成群排列。髓部宽大 。详见图 1。
1.表皮;2.厚角组织;3.草酸钙簇晶环带;4.皮层;5.韧皮部;
6.形成层;7.木质部;8.髓部
 图 1 山黄麻茎横切面简图
 Figure1 SketchoftransversesectionofstemofTrema
orientalis(L.)BL.
3.2 叶中脉横切面
上下表皮均为一列细胞 ,上表皮细胞微呈方形 ,
下表皮细胞细小圆形;下表皮非腺毛较多 ,单细胞或
多细胞。栅栏组织为一列细胞 ,柱状 ,不通过主脉;
海绵组织为 4 ~ 5列细胞 。上表皮的下方有厚角组
织 4 ~ 5列细胞 ,下表皮凸出 ,与下表皮细胞相连的
为 1 ~ 6列厚角组织;主脉维管束外韧形;韧皮部草
酸钙簇晶众多 ,成群散在 ,有些簇晶较大 ,充满整个
薄壁细胞。木质部导管 3 ~ 6个纵向排列 ,直径 50
~ 110 μm,木射线通常为一列细胞。详见图 2。
1.上表皮;2.栅栏组织;3.海绵组织;4.厚角组织;5.非腺毛;
6.木质部;7.射线;8.形成层;9.韧皮部;10.草酸钙簇晶;11.
下表皮;12.薄壁细胞
图 2 山黄麻叶横切面详图(×110)
Figure2 Microscopicfeaturesoftransversesectionofleavesof
Tremaorientalis(L.)BL.(×110)
3.3 叶表面撕片
上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或类长方形 ,垂周壁平
直或微波状。气孔较少 ,多为不定式 ,偶见不等式。
非腺毛散在 ,非腺毛为单细胞或多细胞 。下表皮细
胞较大 ,形同上表皮细胞 ,气孔众多 ,多为不定式 ,偶
见不等式 。非腺毛较多 ,多数为多细胞 。
3.4 根横切面
木栓层为数列细胞 ,细胞略呈长方形。皮层较
厚 ,草酸钙簇晶散在 。皮层纤维众多 ,成束横向排
列。韧皮部较窄 ,有草酸钙簇晶散在 ,韧皮纤维成束
散在 。形成层成环状 ,为一列扁平的细胞。木质部
占根的绝大部分 ,导管 2 ~ 8个纵向排列 ,导管直径
约为 28.7 ~ 117 μm,木纤维束聚集成板块状 ,与导
管间隔排列。木射线宽 1 ~ 2列细胞。详见图 3。
1.木栓层;2.皮层;3.纤维束;4.草酸钙簇晶;5.韧皮部;6.形
成层;7.射线;8.木质部;9.导管
 图 3 山黄麻根横切面简图
 Figure3 SketchoftransversesectionofrootofTrema
orientalis(L.)BL.
23 第 1期  李钟 ,等.山黄麻的生药鉴定
3.5 粉末及茎组织解离
粉末呈绿色 ,气微 。表皮细胞多呈扁平状 ,壁平
直 。气孔众多 ,多为不定式 ,副卫细胞 3 ~ 4个 ,偶见
不等式 。非腺毛平直或弯曲 ,多由 1 ~ 3个细胞组
成 ,长约 100 ~ 520μm,壁厚。韧皮纤维成束 ,细长 ,
两端锐尖 ,纤维长约 300 ~ 680 μm,木纤维众多 ,壁
不甚厚 ,散有晶纤维 。草酸钙簇晶众多 ,直径 50 ~
120μm,棱角多锐尖。导管多为孔纹导管 ,少数为
螺纹导管 ,直径 8 ~ 20μm。详见图 4。
1.草酸钙簇晶;2.非腺毛;3.晶纤维与纤维;4.气孔;5.导管
图 4 山黄麻粉末特征图(×340)
Figure4 MicrographicfeaturesofTremaorientalis(L.)BL.
4  理化鉴别
4.1 取山黄麻粗粉 10g,加入体积分数 60%乙醇 150
mL,加热回流 1 h,过滤 ,取滤液 1 mL加浓盐酸 5滴
和少量镁粉 ,在沸水浴中加热 3min,溶液呈红色。
4.2 取粉末的甲醇提取液 ,滤液中加质量分数 7%
盐酸羟胺的甲醇溶液与质量分数 10%NaOH的甲醇
溶液各数滴 ,水浴微热 ,冷后 ,用稀盐酸调节 pH至 3
-4,加质量分数 1%三氯化铁试液 ,溶液显红色 。
4.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取粉末 1 g, 分别加入蒸
馏水 、无水乙醇 、石油醚 、三氯甲烷各 20mL,超声 40
min,滤过 ,吸取滤液 1 mL置 25 mL量瓶中 ,分别加
提取溶剂稀释至刻度 ,摇匀 ,得质量浓度为 1 mg/mL
的溶液。取上述溶液于 200 ~ 500 nm波长扫描。结
果显示 ,山黄麻的水溶液在 296.0nm时有最大吸收
峰 ,其无水乙醇溶液在 349.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 ,
其三氯甲烷溶液在 419.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 ,其石
油醚溶液在 232.0nm处有最大吸收峰 。
5 小 结
本文研究表明 ,山黄麻除具备双子叶植物正常
的组织构造外 ,其专属性生药学特征有:在显微鉴定
中 ,山黄麻的草酸钙簇晶众多 ,且在茎的横切面中排
列成环;山黄麻的纤维发达 ,常板块状聚集成断续的
环状 ,在组织中分布广泛。理化鉴别结果可作为鉴
别山黄麻的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 1]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广东植物志:第二卷 [ M] .
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91:223.
[ 2] 李媛 ,张东明 , 庾石山.山黄麻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
活性研究 [ J] .中药材 , 2003, 26(11):833-837.
[ 3] 李媛 ,邱澄 , 张东明 , 等.狭叶山黄麻化学成分研究 [ J] .
中国中药杂志 , 2004, 29(3):235-237.
美国科学家验证蛋白质三维折叠机制模型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合作 ,将 UCSDPeterWolynes提出的理论模型与
Caltech的试验数据结合 ,发现氨基酸折叠成功能独特的三维蛋白质。该项研究结果发表于 2009年 2月 6日出版
的 《美国科学院院报 》(PNAS)。
该论文详细描述了 UCSD研究团队 PeterWolynes提出的理论模型与 Caltech团队 JayWinkler和 HaryGray使
用新方法得出的试验结果。
观察蛋白质卷曲 、折叠的 Winkler-Gray方法使用皮秒相机抓拍激光脉冲激发荧光供体探针时发出的荧光闪
烁 ,供体探针发光并把光传递至荧光受体探针。在氨基酸链折叠成三维蛋白质时 ,供体和受体间的距离发生变
化。
Winkler-Gray方法最先发表于 2002年的 《美国化学会志 》学报。该项研究使用多个模型模拟失活的细胞色素
C系综 ,比较天然态蛋白质与无结构形成势非天然态模型之间的能量漏斗。这些模型包含不同的静电效应和疏
水塌缩(hydrophobiccolapse)强度 ,基于这些模型的模拟结果与荧光供体与经时间分辨荧光能量转移从细胞色素
C分离的血红素受体间的距离分布做比较。比较模拟结果与不同标识部位的详细试验数据量化失活蛋白质系综
的主要作用力。
24 广东药学院学报  第 25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