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杉木-山苍子-作物复合经营模式土壤肥力的研究



全 文 :. . . . . .
第 9 2卷 第 2期
19 93 年3 月
林 业 科 学
S C IN ET I AS L I V AS E IN C I AE
Vo l
Ma r
29
.
N o
.
.
19 9
杉木一山苍子一作物复合经营
模式土壤肥力的研究 ’
杨玉盛 俞新妥 林先富
(福建林学院 南平3 3 5 0 0 1)
摘 要
通过对衫木一山苍子 ( A) 、 形木一山苍子一黄豆 ( B) 、 杉 木一山 苍 子一烟叶 (C )
及对照的纯杉林 土攘生物学活性 、 土攘化 学性质 、 土攘结构 、 孔隙组成 和 水 分性
状等研究 , 结果表明 : 模式 B 、 C 表层土攘结构性状变差 , 土攘管养元素 含 全 下
降 , 土壤生物学活性减弱 , 但底层土攘熟化程度提高 。 为了维 特 幼 林 地 土攘肥
力 , 模式 B 、 C 应适 当降低耕作强度 , 缩短间种年限 , 同时适 当增加 N 和 P 肥使用
圣 。
模式 A 具有 良好的改 良土攘能力 , 是南方林 区优 良的杉木混农模式 。
关锐词 衫木 ; 山苍子 ;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 , 土攘生物学活性 , 土攘肥 力
一 、 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试验地位于福建省建既县龙村乡擎天岩村龙淳子 ,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 平均年降水
量 1 8 9 0m m , 年蒸发量为 1 4 6 6 . 4m m , 年均温 16 ℃ , 年均相对湿度 80 肠 。 标准 地位于山坡
中下部 , 海拔高度约为 7 0 m , 坡度 30 “一 35 。 , 坡向南偏西 。 土壤为山地黄红壤。
标准地前身为松杂混交林 , 1 9 8 2 年采伐后经劈草炼山带状整地后 , 于 立春前 营造杉
木林 。 在一些地段适当移栽山苍子幼苗 ,井于 1 9 8 3一 1 9 8 5 年连 续 间种 黄豆 (4 . 6h a) 及烟
叶 (4 . 7ha )等 , 杉木一山苍子未间种作物的面积为 3 . 67 ha 。 1 9 8 5 年调查其间种密度和经济
效益 , 1 9 9 0年 4 月再次调查时 , 8年生杉木林分郁闭度达 .0 80 , 而 混栽的山苍子处于杉木
林下层 , 由于光线不足有一部分已枯死 , 作物及其残余物基本上已分解完全。
分别在纯杉林 (对照 ) 、 杉木一山苍子 ( A ) 、 杉木一山苍子一黄豆 ( B ) 、 杉木一山苍子一烟叶
( C )立地上建立 20 x 20 m 标准地各一块 , 重复 2 次 (标准地情况见表 1 ) 。 采 用多点 (5
点 ) 分层取样 , 将 0 一 2 c0 m (表层 ) , 20 一4 c0 m (底层 )分 别混匀 。 取样 时 间 1 9 9 0 年 4 月
* 字予 ;呀l 年 ` “ 月 “ , 日收到·
. 举文作粉还有 邹双全 、 余大杭 ,林学 86 级许云亮等 8 位同学参加部分外业和内业工作 , 特此致封。
* 拼究由衡建尝橄委青年签金提供资助 。
林 业 科 学 之 9卷
表 1不同复合经营模式标准地概况
发 合 经 曾 棋 式 密 度 (株 /h ) a郁闭度 ` 经 营 管 理 措 施
’ 姐 成 代 号 衫木 山苍子
衫木 一山若于 A 2 47 2 0 0 0 0 0。 8 0983 1年适当移栽 山苍子 , 每年幼草松土 1一 :
次 , 并对山苍子适当修剪 , 19 8 5一 1 9 8了年为结
果盛期 , 1 9 8 8 年开始衰退。 1 9 9 0 年阅查时 , 山
苍子已大 部分枯死 。 林下植物为盆类 、 自茅 、
高梁泡等
衫木 一山苍子 B 2 0 4 0 1 4 5 5 0 . 78 山苍子漏 栽同上 , 19 8 3一 19 8 5 年连续 8 年间种
一黄豆 黄豆 , 每年幼草松土 2 一 8 次 , 适当施 P肥 .
林 下植物为玻类 、 白茅等
衫木 一山苍 子 C 2 0 2 5 14 7 0 0 。 7 6 山苍子混栽同上 , 1 9 8 3一 1 9 8 5 年连续 8 年间种
一烟叶 烟叶 , 每年铀草松土 2 一 8 次 , 适当施 N 、 P
肥 。 林下植物为截类 、 白茅等
杉木纯林 (对照 ) 2 4 0 0 0 。 8 0 按常规 , 每年幼草松土 1 次。 林下植物 为获
类 、 白茅等
2 9 日、 8 月 6 日 , 本文结果为两次采样分析结果的平均值 。
土坡酶活性分析“ 一心 , : 接触酶活性— 滴定法 , 过氧 化物 酶 、 多酚氧化酶活性—A , 山 . bl 二 T a H 法 ( 1 9 7 4 ) ,转化酶活性— E . H o f f m a n n 与 A . s e e g r e r 法 ( 1 9 5 1) , 脉酶活性— 标准扩散法 ,蛋白酶活性— E . H of f m a n n 与 K . T o i c五e r 法 ( 1 9 5 7) , 酸性磷酸酶活性一~一G · H o f m a n n 法 ( 19 6 7 ) 。
土坡呼吸作用的测定方法— C O : 容量法 st] ; 土壤化学性质— 常规法【. 〕 ,土坡团粒结构— 机械筛分法 e[] ,土壤水分— 物理性质— 环刀法 v[] 。
二 、 结果与讨论
(~ ) 土滚生钧学活性
土坡中一切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都是在酶的参与下进行的 , 土壤酶活性是表征土壤
肥力重要指标之一。 土壤水解酶积极参与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水解反应 , 对土 壤可溶性营
` 养物质供应起重要作用 。 水解酶活性常用来解释土坡有机残体分解程度。 而土壤氧化还
原酶则积极参与土堆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 它的酶活性强度则可用来解释土壤 中腐 殖质再合成强度 [` 一 , , “ , . 1。 土坡酶活性受群落结构 、 耕作强度及气候因子影响大 。
1
. 土攘水解踌活性 土壤中蛋白酶和腺酶活性可用于评价土壤 中N 素营 养供应程
度 ,而转化酶活性术仅能表征土壤生物学活性程度 , 而且能表征土壤熟化程度 【1] 。 所有复
合经营模式中底层土壤 ( 20 一 4 c0 m )蛋白酶 、 脉酶和淀粉酶及转化酶活性均此对照的明显
增强 , 这与复合经营系统中杉木根系向底层土壤分布及山苍子部分细根分布底层 和 适当
耕作等有关 a[] 。
磷酸酶酶促作用能加速复合磷脱磷速度 , 提高磷素有效性。 从表 2 可见 , 不同复合经
曹模式表层或底层土坡根际磷酸酶活性大于根外磷酸酶活性 , 表明土壤磷酸 酶 活 性与根
之期 杨玉盛等: 杉木一山苍子一作物复合经营模式土壤肥力的研究
表2 不同复合经营模式土滚醉活性
棋式 土 层 蛋白醉 脉酶 转化醉 淀粉酶 酸性确酸 醉 接触醉 过氧化物 多酚氧化 呼吸作用类型( C m) ( H N- : ( NH t( 0。I N( 0。I N( 酚 mg一 g一 `) ( 0.I N酶( 红紫 酶( 红紫 强度( mg
Nmg/ mg) Na
:
5. 0. Na
t
S
: 0
:
M Kn O
- 培精 培精 C O:/ 29 0
10 09
.土) m l) m l) 根外 根际 m l. g一) mg· g一I ) mg. g一 皿) 土 一2 4 h)
A0一2 02 4 。8 29 3 。 51 53 。3 0 1。3 1 5。2 2 2 2 。8 3 36 0。9 2 0。 0 0 1 1。38 0。9 6 8
2 0一4 02 2 。6 8 2 2 。4 08 1。4 50。6 3 0。7 7 0 1。9 4 0 54 。 0 14 。 06 4 。3 0 5。2 3 3
B0一2 06 4 。48 2 3 。8 2 2 3 。4 3 1。8 0 0。9 8 8 1。6 2 5 56 。 02 1。 04
::: ;
0

4 3 5
2 0一4 02 4 。7 06 2 。6 19 1。9 3 1。2 0 1。7 6 0 1。3 548 4 。 0 14 。4 4 0。8 3 5
C 0一8 2 2 0。38 4 3 。2 2 3 0。 1 5
;:::
0

7 9 6 1

8 3 56 1

p8 1
。8 2 4

9 9 0
。4 0 1
2 0一2 2 4 0。 0 17 2 。32 3 1。3 0 5。8 4 3 l。 18 54 5。 09 。6 07 。32 0。2 3 0
对 照 0一2 038 。67 6 3 。3 59 2 。7 1
;:::
1

07 1 5

7 7 9 0 5

2 06

6 0 10
.
8 0 0

5 53
2 0一2 4 0 0。 1 542 。27 6 0。7 0 5。 532 1。8 2 2 4 0。 0 13 。6 4 0.8 0 0。2 0 1
ó叮了
系的活动具有较大相关性〔 ’ ,幻 , 在缺磷红壤区 , 根际微区域内磷酸酶活性增强 , 这对土壤供
P 具有特别重要意义 。 南方山地红黄壤 , 由于 F 。 、 A I对 P 固定率较高 , 土壤 速效性 磷含
最相当低。 模式 B 、 C 土壤磷酸酶活性下降对土壤供 P 的影响较大 , 因此 对 模式 B 、 C 适
当增施 P 肥 、 增加土壤供 P 水平 。 除模式 C 外 , 模式 A 、 B 的底层土壤磷酸酶 活 性均比对
照高。
2
. 土攘氧化还原晦活性 从表 2 可见 , 模式 C 土壤接触酶活性最高 , 烟叶 收获 后 , 烟
草的根系 、 杆仍留在幼林地上 , 使土壤中接触酶活性增强 , 对土壤 中积 累 的 H Zo : 类有毒
物质分解具有重要意义 。 表层土壤过氧化物酶 、 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以模式 A 最高 , 表明模
式 A土坡腐殖化过程强度较大 , 从而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 。
3
. 土攘呼吸作用强度 土壤呼吸作用强度可用来表征土壤生物总的活 性 , 又 和 土壤
肥力有着密切关系 。 分析结果表明 (表 2 ) : 模式 A 表层土壤呼吸作用强度最大 。 土壤呼吸
作用强度的提高 , 表明模式 A 土壤有机残体分解速度和强度均比对照或模式 B 、 C 为强 。
(二 ) 土旅化学性质
杉木幼林地采用不同经营措施 , 形成不同耕作体系 , 使得幼林地林分结构 、 植物种类 、
盖度 、 耕作强度不同 。 导致不同模式土壤营养状况的差异 (表 3 ) , 直接影 响 林木生 长发
育 。
从土壤有机质 、 全 N 、 全 P 和全 K 来看 , (表层土壤 )模式 A 对土壤营养元素 积 累 较为
有利 , 而模式 B 、 C 则较多地消耗土壤养分 , 导致林地土壤养分含量下降 ,但模式 B 的全 N
含 t 比模式 C增加 .0 0 1 3 4铸 , 表明间种烟叶将消耗更多的土壤 N 素。 农林复合 经营的底
层土壤养分含量比对照的高 , 这在模式 B表现尤为明显 , 说明复合经营地块每年进行 2 一
3 次翻耕使底层和表层土壤得到一定程度混合 , 山苍子根系及枯落物 、 作物根 系 及残体
(特别是具有根瘤菌的黄豆根茬 )遗留于土壤中等 , 都有一定的作用。
模式 B 、 C 的速效 P 含量特别低 , 这与间种的作物 (烟叶 、 黄豆 )消耗掉一些 P 有关 。 因
此间种作物林地应增施 P 肥以补充土壤营养不足 。 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的底层土壤速效性
养分含量则比对照高 , 底层土坡速效性养分含量增加对分布于该层杉木根系的生长有利。
南方山地由于高温多雨 , 盐基大量淋失 , 造成盐基高度不饱和 , 土壤保肥性能较差。从
寻.. .一à

100 林 业 科 学 2 9卷功
表 3 不同复合经营模式土滚化学性质
. f
. 气J ,
棋 式 类 型 杉 x 山 杉 火 山 一黄 衫 x 山一烟 杉 纯
( A ) ( B ) ( C ) (对 服 )
土 层 ( e m ) 0一 2 0 0一 2 0 0 一 2 0 0 一 2 0
2 0一 4 0 2 0一 4 0 2 0一 4 0 2 0一 4 0
有 机 质 (拓 ) 3 。 3 4 2 4 2 . 3 13 1 2。 1 6 0 2 3。 3 15 4
2

07 80 2

2 8 0 3 2

0 6 8 4 1

1 5 3 4
全 N (拓 ) 0。 13 17 0。 09 5 2 0。 0 8 18 0 。 1 2 16
0

0 8 0 2 0

08 2 0 0

0 7 9 3 0
。 0 5 9 8
C /N 1 4

7 14

1 1 5

3 1 5

8
1 5

0 16

1 1 5

1 1 1

2
全 P (书 ) 0。 0 3 4 1 0。 0 2 19 0。 0 2 0 6 0。 03 25
0

0 2 6 8 0

0 0 9 0

0 14 9 0

0 2 59
全 K (拓 ) 2。 0 8 5 l 。 8 3 1 2。 0 2 4 2 。 0 6 0
1

2 2 4 1

2 4 1 1

7 3 5 1

18 9
水 解 N ( P Pm ) 1 14。 2 0 8 9。 9 3 7 1。 6 9 ] 12 。 7 3
7 6

2 7 8 0

7 8 6 9

9 5 5 6
.
9 7
速 效 K ( Pp m ) 1 10。 0 8 1。 0 4 8。 0 9 2。 0
6 8

0 4 2

0 4 3

0 7 2

0
速 效 P ( P Pm ) 4。 0 1 0 . 9 2 0。 7 3
::::1。 1 5 0。 6 5 0 。 6 0
C E C ( m l / 1 0 09土 ) 1 3。 3 5 0 1 2 . 4 7 5 1 1 。 7 5 8 1 2 。 8 1 0
1 0

6 8 0 10

7 5 5 1 1

17 0 1 0

2 9 0
盐 K
;::;
1

0 2
:::: ;:::基 1。 0 5
组成 N a 0。 0 8 0。 0 8 0。 0 6
::::(m l / 1 0 0 9土 ) 0。 0 8 0。 0 6 0。 0 8
C
a 0

3 9 0

4 0 0

3 6
: {::0 。 3 7 0。 3 4 0。 3 5
M g 0

2 8 0

2 4 0

2 4
::::0。 2 6 0。 2 6 0 。 2 4
盆羞含 t (m l八 0 09土 ) 2。 1 0 1。 7 4 1 。 6 4
::::1 。 6 9 1。 7 1 1。 63
盐 荃 饱 和 度 (拓 ) 1 5。 7 3 13 . 9 5 1 3。 7 1 1 4。 8 3
1 5

8 2 1 5
.
9 0 1 5

13 1 5

0 6


表 3可见 ,在山坡上进行耕作后 , 表层盐基离子有一定程度淋失 , 盐基饱和度有所下降 , 而
底层盐基则相对富集 , 盐基饱和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但杉木幼林地混栽山苍子后 , 土壤
保肥 、 供肥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
(三 ) 土峨水扭性团滚体组成
土滚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多寡 , 直接影响土壤的通透性及抗蚀性 , 亦是土壤肥力重要指

2 期 杨玉盛等 : 杉木一山苍子一作物复合经营模式土壤肥力的研究10 1
表4 不同复合经营模式土壤团聚体组成。
书脚 校式类型
{ 夫是 }
” 径 大 ”“ m m, 结构破坏 率
}
、 c ` n ’ (拓 )匆>
5 …弓一 2 一 1 1一 0 。 5 0 . 5一 0。 2 5 > 0 . 2 5
A 0 一 2 0 孚 J 9 5 1 8 5 4 1 1 . 9 7 1 1 . 8 4 7 . 4 0 8 5 . 7 0 4。 2 2
2 0一 4 0 3 9 . 29 I J 。 86 2 5 . 6了 1 2 。 1 4 8。 5 3 8 9 . 刁 8 15。 08
7

7 3 1 5
.
49 1 6

8 1 1 8

8 5 14

3 0 7 3

1 8
1 4

87 1 7

9 1 2 3

6 2 1 7

4 0 1 1

1 9 8 5

0 0
B 0 一 2 0 1 0 。 3 7 1 7 。 0 8 1 4。 9 3 1 6。 7 3 14。 0 3 7 3 。 14 1 2一 8 8
2 0一互0 1 4 。 3 9 1 5 。 3 4 2 0。 8 9 1 8。 3 7 1 3。 8 4 8 5 。 9 5 1 1。 4 0
2 6

4 7 1 7
.
2 7 1 0

7 2 1 1

9 5 10

4 6 7 6

8 7
4 5

11 1 2

8 2 1 1

4 6 9
.
2 5 8

13 8 6

7 6
C 0 一 2 0 2 9 。 9 1 12 。 8 3 10 。 5 7 12 。 0 9 1 1。 5 0 7 6 。 9 0 1 1。 2 0
2 0一 4 0 3 6。 1 0 1 4 。 7 1 12。 8 8 1 1。 8 4 1 1 。 0 6 8 6。 6 0 15。 9 7
13

8 6 12

4 4 12
.
8 0 1 6

0 7 17

1 2 7 2
.
2 9
2 5

9 2 15

3 9 16

2 7 15

26 13

1 9 8 6

0 3
0 一 2 0 1 2 . 5 3 2 0 。 9 0 16 。 0 4 1 5 。 5 4 7 8 。 7 4 10 。 02
2 0一 4 0 2 0。 3 0 1 4。 8 7 2 4 。 0 3 1 5 。 6 7 8 7。 5 1 2 9。 2 2
3 4

6 0 13

4 9 6

3 5 10

9 1 6 5

3 5
5 6

2 5 1 2

7 9 10

0 3 7

4 4 9 2

3 3
ó.有
分母— 干筛 , 分子— 湿筛。结构破坏率 = 千筛> 0 . 2 5 团聚体 一 湿筛> 0 . 2 5 团聚体
碑 干筛> 0

2 5m m 团聚体
x 1 0 0形。
②①
标之一 。 从表 4 可见 ,模式 A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大团聚体含量较大 , 而结构体分散率较
低 , 表明土壤具有良好的结构与稳定性 。 这与该模式郁闭时 间早 , 较大数量山苍子落叶搜
盖地表及山苍子根系密布土壤表层对土壤起着穿插 、 挤压和根系枯死 有关 (与纯杉木相
比 ) 。 模式 B 、 C 结构较模式 A 与对照差 。 复合经营的底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比对照
高 , 而结构体破坏率则比对照低 。 其中模式 B 混栽后底层土壤结构得到改良将有 利于根
系在该层的生长和呼吸活动 。
(四 ) 土坡孔除与水分特性
土壤孔隙组成是土体构造的重要指标之一 t’] 。 从表 5 可见 , 杉木幼林混栽山苍子后
表 5 不同复合经营模式土众孔隙与土坡水分性状


模式类型 土层 容重 总孔眯 毛管孔旅 非冬管 非毛管 最大持 田间持 有效水含
( o m ) ( g / e m
, ) (书 ) (万) 孔政 孔晾 水班 水 t 最范圈
居砂 (形 ) (拓 ) (拓 ) (袱 、毛管孔隙
A 0 一 2 0 1。 0 6 1 5 5 。 5 2 4 2 。 7 0 1 2。 8 2 0 。 3 0 4 9 。 6 7 3 7 。 5 1 3 2 . 念,
2 0一 4 0 1 。 15 3 5 1。 8 7 4 3。 5 9 8 。 2 8 0 。 1 9 4 6。 66 3 4 。 9 5 3 0。 9 4
B 0 一 20 1。 14 6 5 1 。 9 7 4 8。 7 1 3 。 2 6 0 。 0 7 4 8 。 6 0 3 8 。 6 6 3 4。 4 9
2 0一 4 0 1。 2 5 6 4 9。 19 4 4。 8 0 4 。 3马 0 。 10 4 2。 4 4 3 8 。 23 3 0 。 5 6
C 0 一 2 0 1。 19 1 4 9 。 7 2 4 2。 3 0 7 。 4 2 0 。 1 8 4 5 。 7 6 3 3 。 3 3 2 8 . 8 5
2 0一 4 0 1。 15 4 5 0 。 0 8 4` 。 3 2 4 。 7 6 0 。 1 1 4 3 。 7 1 3 2。 0 7 2 6。 5 5
对服 0 一 2 0 1。 0 8 0 5 5 。 1 0 4 7。 6 5 7 。 4 5 0 。 1 6 47 。 6 1 3 5。 87 3 2 。 0 3
2 0一 4 0 I 。 3 1 1 4 6。 5 2 4 4 。 8 0 1 。 7 2 0 。 0 4 39 。 2 1 3 1。 8 8 2 8。 8 2
102林 业 科 学 29卷
(模式 A ), 土体构造变得疏松 , 容蓄能力大 。 模式 A 和 B 表层土壤水分状 况 比对照好 , 模
式 C 则较差 ` 复合经营模式的底层土壤土体构型及土壤水分性状除模式 c 外均比对照优
越 , 土壤孔隙及水分状况有一定程度的改良。
月卜
三 、 小 结
d.
、,
(一 ) 在杉木幼林混栽山苍子后 , 由于山苍子早期树冠扩展较快 , 根系密布表层土壤 ,
有效鸽增加了幼林地的覆盖 ,每年每公顷还有大约 g o k g 落叶归还幼林地 , 起到良好的 水
源涵养和水王保持作用 。 林农每年在山苍子发叶与开花之前进行一定程度 的 锄草松土 ,
对该模式的土壤良好结构的形成较为有利 , 表层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比对照的纯杉林增
加 6 . 96 肠 , 结构体破坏率和土壤容重分别降低 5 . 8肠 和 .0 0 19 帕 , 总孔隙度和 非毛 管孔隙
比对照分别增加 。. 42 肠 和 5 . 37 肠 , 有效水含量范围和 最大 持水量 比对 照 的 分别增加
0
.
36 肠 和 2 . 08 肠 , 土壤有机质和全 N 分别比对照的增加 0 . 0 1 01 肠 和 0 . 027 肠 ,土 壤速效性
养分和土壤盐基含量及阳离子交换量亦有不同程度提高 , 土壤生物学活性得 到 改善。 底
层土壤与对照的相比 , 变化幅度与表层土壤的变化相似 。 表明杉木幼林地混栽 山苍子种
间关系结束后 ( 8年 ) , 林地土壤肥力得到较大的改善。
(二 ) 由于模式 B 、 C 林地土地利用率较高 , 耕作强度较大 , 表层土壤肥力指标比对照
的差 ,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杉木幼林生长。 但模式 B 、 c 底层土壤熟化程度却得到一定程
度的提高 , 表明耕作能提高农林业系统内底层土壤生物学活性和土壤肥力。
(三 ) 模式 B 、 c 虽然短期收益较好 , 但林地土壤肥力消耗大 , 影响衫木幼林 生长〔81
(特别是模式 C ) , 因此 , 模式 B应适当降低耕作强度 , 避免良好土壤结构的破坏 ;模式 c 对
地力消耗更为严重 , 只能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山坡下部适当推广种植 , 并增施一定量的 N 肥
和 P 肥 , 同时适当缩短经营年限 。
模式 A 具有良好培肥土壤能力 ,不但有利于杉木幼林生长 , 而且也有一定 的短 期 收
益 , 是我国南方优 良杉 木混农林业模式之一 f , , `。 , , 具有较大的推广前途 , 特别是在海拔较
高的地区 , 通过选用冠形矮化 、 结实率高的山苍子 , 在杉木林下混栽 , 并适当修剪摘顶 , 扩
大冠幅 , 则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同时应对山苍子油进行深度开发 , 以提高林
地单位面积经济效益 。
参 令、 文 傲
户 -
〔 l 〕 关松荫 , 19 8 6 , 上坡醉及其研究方法 , 农业出版社。
〔 2 〕 周礼恺 , 1 9 8 7, 土城笋学 , 科学出版社 。 ; , 。
〔 8 〕 〔苏〕中 . X . 哈兹那夫著 , 1 9 8。 ,土坡醉活性 , 科学出版社。
〔 4 1 严犯升 , 19 8 8 ,土坡肥力研究方法 , 农业 出版社 。
〔 6 1 . 许光辉等 , 19 86 , 上镶徽生物分析方法手册 , 农业 出版社 。
〔 6 1 甲国科学院南土所 , 1 9 7 8 ,土族理化分析 ,上海科技出版社 .
〔 7 〕 张万借等 , 19 86 , 森林土 维定位研究方法 , 中国林业 出版社 。
〔 8 1 ` 许无牌 , 19 8 4 , 长白山北坡自然保护区森林土澳橄生物分布及其生化特性的研究 , 生态学报 , ; ( 3) .
〔口」 树玉盛 ,俞浙妥等 , 1 9 91 , 衫木套种山苍子棋式的结构与生物 t 初步研究 ,福建林学院学报 , 1 1 ( ` ) 。
〔 1。」 杨玉盛等 , 19 8 4 , 衫水一 山茸子套种棋式土峨物理特性和 短期收益的研究 ,福建林学院学报 , 1 1( 3) ,
2 期 杨玉盛等: 杉木一山苍子一作物复合经营模式土壤肥力的研究13 0
S T UD E S IOE S N T HOE E A F L R L Y I T T I I N TI H GR OF OE R S TRY
E EA E F F P R O S R T T N N I I C HW T I H孟L T IE SA C UBE A B
D A RO P S N C
石 Y
a nY g us h eng
( 尸 “夕墓 a” C o l l eg“
Y uX i nt uoL i nX ia nf u
o
fF
o r e召£ r夕, aN . 夕`” 夕 3 53 0 0 1 )
A b . t r a e t
4
5 t u d i e s o n 5 0 11 b i o l o g i e a l a e t i v i t i e s
, e h e m i e a l p r o p e r t i e s a n d s t r u e t u r e s o f
5 0 11
,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o f P o r e s a n d w a t e r s t a t u s h a v e b e e n e a r r i e d o u t i n d i f f e r e n t
A g r o f o r a s t r y p a t t e r n s
,
i n e l u d i n g C h i n e s e f i r 一 l i z s e a c “ b o b a ( A ) , C h i n e s e f i r -
l i r s o a c ,` be b a 一 S o y b e a n ( B ) , e h i n e s e f i r 一 l i t s e a c u b o b a 一 T o b a七c o ( C ) a n d p u r e
C h i n e s e f i r f o r e s t
.
T h e r e s u l t s i n d反e u t e d t h a t t h e r e s u l t e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t o P -
5 0 11 s t r u e t u r e s o f P a t t e r n B a n d C b e c a m e P o o r
,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5 0 11 n u t r i e n t s
d e e l i n e d
, 5 0 11 b i o l o g i c a l a e r i v i t i e s d e e r e a s e d
,
b u t t h e r iP e n i n g l e v e l o f s u b s o i l
r a i s e d
.
I n o r d e r t o m a n t a i n t h e 5 0 11 f e r t i l i t y o f c u l t i v a t e d l a n d
,
P a t t e r n B a n d
C w o u l d r e d u e e t h旦 s t r e n g t h o f c u l t i v a t i o n , s h o t e n t l l e p e r i o d o f i n t e r p l a n t i n g
t im e s
, a n d a p p r o p r i a t e l y i n c r e a s e t h e a m o u n t o f t h e f e r t i l i e r s o f N a n d P P a -
t t e r n A h a d a g o o d a b i l i t y t o m o d i f i n g 5 0 11
.
T h u s i t w o u ld b e a g o o d a g r o -
f o r亡 s t r y P a t t e r n f o r C h i n e s e f i r i n s o u t h f o r e s t a r e a s o f C h i n a
.
K e y w o r d o C h i九乞去e f i r ; L i t , 亡 a c “ bo b a ; p a t r e r n o f a g r o f o r e s t r y s y m p o -
。 i u也 , 5 0 11 f e r t i l i t y , B i o l o g i e a l a c t i v i t i e s o f 5 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