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山核桃多酚物质提取及抗氧化研究进展



全 文 : 2011, Vol. 32, No. 05 食品科学 ※专题论述336
山核桃多酚物质提取及抗氧化研究进展
郜海燕 1,李兴飞 1 , 2,陈杭君 1 ,*,房祥军 1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 要:山核桃多酚是一大类物质,它既是山核桃稳定口感风味的一个重要因素,又是其表现生理活性、抵御外
界伤害的主要次生代谢物质;对山核桃抗氧化性的相关研究涉及到多酚物质的提取纯化及有效成分鉴定等方面。文
章综述国内外近年来对山核桃多酚提取、分离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山核桃等坚果功能活性物质的
提取和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山核桃;多酚物质;提取纯化;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Carya (Carya cathayensis)
GAO Hai-yan1,LI Xing-fei1,2,CHEN Hang-jun1,*,FANG Xiang-jun1
(1.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Hangzhou 310021, China;
2.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Abstract :The phenolic compounds in carya (Carya cathayensis) include a big category of compounds. They play a key role
in stabilizing the taste, as well as maintaining the secondary metabolites that are involved in a variety of physiological activities
and protecting carya from physical damages. Previous studies on 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carya phenolic compounds were
focused on the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otal polyphenol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compoun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s on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otal
polyphenols from carya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functional com-
pounds in carya and other nuts.
Key words:Carya cathayensis;total polyphenols;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research progress
中图分类号:TS25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1)05-0336-06
收稿日期:2010-09-28
基金项目: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2009C12033);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Y2101447)
作者简介:郜海燕(1958 —),女,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产品加工与贮藏。E-mail:spsghy@163.com
*通信作者:陈杭君(1976—),男,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农产品贮藏与品质控制。E-mail:spshangjun@sina.com
山核桃属于胡桃科(Juglandaceae)山核桃属(Carya),
是重要的栽培树种之一[1]。研究表明,山核桃中含有丰
富的多酚类物质。山核桃多酚一般包括单体多酚及聚合
体多酚,具体又分为类黄酮、酚酸、芪或二苯乙烯、
木酚素等苯基丙氨酸和酪氨酸的衍生物。
最初,研究者发现核桃仁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诸如
亚麻酸、亚油酸,但它们的抗氧化性能具有不稳定性,
并且核桃仁中α-生育酚含量低于其他诸如榛子、花生、
杏仁类坚果,这与核桃仁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的研究结
果不一致,从而暗示其稳定抗氧化物质的存在[2]。另有
文献指出核桃提取物中含有鞣花酸、五倍子酸、类黄
酮物质,可以抑制人体内血浆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
氧化,表明核桃多酚物质具有强抗氧化活性[3]。山核桃
外果皮含有酚类、脂肪酸、醇类、醌类、烃类、酮
类、甾体、V E、喹啉等多种有机成分,其中酚类物
质含量较高[ 4 ],进一步证实山核桃多酚物质的存在。
多酚物质并不是全部分布于植物组织、细胞、亚
细胞水平上,相对可溶性多酚存在于植物细胞内部液泡
内,不溶性多酚是细胞壁结构重要组成物[ 5 -6 ]。在组织
水平上,植物的外层结构多酚水平高于内部,细胞壁
多酚诸如木质素和羟基桂皮酸连接一起形成各种酚类化
合物[7]。主要的酚酸物质阿魏酸和对香豆酸可以酯化成
胶质和阿拉伯木聚糖或者耦合连结到细胞壁多聚糖形成
各种聚合物。
相对而言,核桃壳(外蒲壳和果壳)含有较高的结合
酚,诸如木质素及花色苷等,而核桃仁自由酚含量较
高。采用 LC-ELSD/MS方法对核桃仁中多酚类物质进行
分析表明核桃仁中含有鞣花酸单体、聚合鞣花单宁和其
337※专题论述 食品科学 2011, Vol. 32, No. 05
他的酚酸类物质[3]。山核桃果壳分别经试管预试法、纸
层析(PPC)、薄层层析(TLC),可初步判断出主要酚类物
质有鞣质、蒽醌、黄酮、香豆素类成分等 [ 8 ]。
在人类疾病病原探究上,自由基损害越来越引起人
们的关注,随着而来的是各种氧化剂成为食品保鲜及卫
生保健的一部分,其中植物中天然抗氧化剂已经变得越
来越重要,一些坚果诸如核桃、榛子就是重要的抗氧
化物质的来源。Zhang等[9]从核桃分离出的 7种多酚化
合物,其中 4种多酚物质对二苯代苦味酰(DPPH)自由基
清除能力要高于 Trolox当量。胡博路等[10]实验表明核桃
壳正己烷、乙酸乙酯提取物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效果可与
茶多酚相媲美。
为了全方面的研究山核桃多酚,现就山核桃多酚物
质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1 山核桃多酚物质的提取
山核桃多酚化合物的提取受多酚化学结构、提取方
法、样品采取、贮存时间、条件以及其他干扰性因素
影响。酚类化合物化学结构可从最简单的多酚到高度聚
合的多酚,诸如单宁、简单黄酮到聚合鞣质及聚合鞣
花酸等。它们也可能和多聚糖、蛋白质及其他组分结
合在一起存在,形成不溶性多酚。因此多酚的提取过
程是使多层次酚类物质在一定的溶剂中析出,同时去除
不需要的非酚类物质。
一般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和
蒸馏水等按比例混合的溶剂提取法是目前广为采用的提
取核桃多酚的方法。Jose等[11]采用 70%丙酮提取测得山
核桃仁的总酚含量 62~106mg儿茶素 /g干质量;Ivo等[12]
利用沸水萃取实验表明核桃绿色果壳总酚含量可达
32.61~74.08mg没食子酸 /g干质量。为了达到理想提取效
果,时常需要优化最佳提取工艺。例如,房祥军等[ 1 3 ]
利用正交试验法,确定了料液比、温度、提取时间等
因素的影响大小次序:丙酮浓度>提取次数>提取时间>
料液比,优化山核桃仁多酚物质的提取工艺为:50%丙
酮,料液比 1:15(m/V),30℃水浴 1.5h,提取 3次。山
核桃仁多酚含量达 4.71%,平均回收率达 96.71%。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核桃多酚的提取亦
采用了超声波法、微波法。采用超声波可以大大缩短
提取周期,并且避免了提取过程中由于温度过高引起的
损失。荣瑞芬等[14]利用甲醇+超声波提取总酚,乙醇+
超声波提取黄酮,核桃仁中总酚和黄酮含量达 1.121g没
食子酸 /100g干质量和 1.151g芦丁 /100g干质量,要显
著高于一般溶剂提取法;孙墨珑等[15]实验表明利用超声
波法提取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n.)外果皮,
总黄酮含量和胡桃醌含量均高于常规提取法。微波萃取
技术(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和超临界流体
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都具有
萃取速度快、提取率高的优点;并且 SFE 技术特别适
合极性小的分子提取,能使被萃取成分不因氧化、分
解、逸散而变质,是传统的萃取方法不可比拟的。
目前,微波萃取技术和超临界萃取技术主要应用于
山核桃油的提取上,其技术已臻成熟。但是,应用于
提取山核桃多酚物质颇为少见,笔者分析其可能原因
为:首先,山核桃多酚与主要物质核桃油相比含量低,
如何有效提取需要进一步摸索;其次,微波处理的局部
急速升温特性,使温度变得不易控制,导致多酚物质
的结构产生一定改变,影响多酚物质的结构;然而 SFE
技术更适合极性小分子物质,不利于山核桃中强极性多
酚物质的析出。因此希望看到在山核桃多酚物质萃取上
尝试更多的先进技术,诸如膜技术、生物酶解技术,
加快山核桃多酚成熟研究的步伐。
2 山核桃多酚物质的分离纯化方法研究
通过各种方法提取的山核桃多酚,是含有一定量杂
质的不纯多酚物质。杂质包含各种糖类、氨基酸类等
复杂非酚性物质。因此,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需要一
定的分离纯化方法去除这些杂质。
多酚初步分离一般采用传统的分离方法,如皮粉
法、沉淀法、渗析法、超滤法、结晶法、溶剂浸提
法及溶剂沉淀法等。张婷等[16]采用咖啡碱成盐沉淀、甲
醇溶解、经氯仿、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萃取除去杂质,
鞣质纯度达 86.42%;林君阳等[17]将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浸
膏用蒸馏水悬浮,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
醇等依次进行萃取分离,从而得到石油醚相、氯仿相、
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浸膏,成为下一步抑菌实验的有
效准备。有机溶剂萃取纯化法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
握和控制的优点,但有机溶剂用量大、安全性差、成
本较高。目前,采用比较多的分离纯化方法大致有以
下几种。
2.1 大孔树脂吸附技术
大孔树脂是在离子交换剂和其他吸附剂应用基础上
发展起来的一种具有多孔立体结构的人工合成聚合物吸
附树脂。大孔树脂作为山核桃多酚的常用粗分工具,具
有很好的富集作用,尤其对类黄酮物质的纯化有显著的
效果。对于目前常见的几种大孔树脂,由于孔径、极
性大小的不同,研究者一般都要建立静态和动态吸附实
验,寻找最佳型号树脂及最佳实验条件。例如,翟梅
枝等[18]研究了 D101、LSA-21、LSA-40、XDA-1型树
脂分离纯化核桃青皮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性能,指出D101
型树脂是最适宜的大孔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上柱
总黄酮与干树脂质量比为 1:12,上样液质量浓度可在
2011, Vol. 32, No. 05 食品科学 ※专题论述338
3.0875~6.175g/L范围内,pH值为5,6BV(1BV=23.7mL)
的水洗后用 5BV的 70%乙醇洗脱。经D101处理后的核
桃青皮总黄酮回收率在 60%,纯度可达 80%以上。
大孔树脂作为山核桃多酚物质分离纯化手段,源于
其稳定的理化性质,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对有
机物选择性好,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子、低分子化合
物存在的影响。但大孔树脂吸附纯化山核桃多酚主要用
来粗分离,形成初步富集作用;大孔树脂对黄酮类物质
有较好分离效果,但对其他酚类物质的分离规律有待进
一步探索。
2.2 硅胶柱色谱技术
硅胶层析法的分离原理是根据物质在硅胶上的吸附
力不同而得到分离,一般情况下极性较大的物质易被硅
胶吸附,极性较弱的物质不易被硅胶吸附,整个层析
过程即是吸附、解吸、再吸附、再解吸过程。林君
阳等[17]将山核桃外果皮氯仿相浸膏进行硅胶柱层析,以
多种溶剂配比(12:1、10:1、8:1、6:1、4:1、2:1、1:1)
的石油醚 -乙酸乙酯为洗脱剂,进行第 1次梯度洗脱;
将第1次洗脱流分再以溶剂配比12:1的石油醚 -乙酸乙酯
为洗脱剂,进行第 2 次洗脱。最终,通过分析型薄层
色谱检查加液相制备分离得到强抑菌萘醌类化合物。硅
胶柱色谱洗脱剂的选择根据不同分离物质的极性,极性
较大的可采用甲醇 -氯仿系统、甲醇 -水系统、正丁醇 -
醋酸系统;极性小的可采用乙酸乙酯 -石油醚系统。硅
胶是一种酸性吸附剂,适用于中性或酸性成分的层析。
同时硅胶又是一种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其表面上的硅
醇基能释放弱酸性的氢离子,当遇到较强的碱性化合
物,则可因离子交换反应而吸附碱性化合物,作为多
酚成分的研究时需要注意。
2.3 葡聚糖凝胶色谱技术
葡聚糖凝胶层析也称分子排阻层析,是根据被分离
的分子质量大小达到分离效果的技术。其中 Sephadex
LH20是较为常用的一种葡聚糖凝胶,是 Sephadex G-25
羟丙化形成的凝胶,既可以适用于水溶剂,又可适用
于有机溶剂。Sephadex LH20既有分子筛作用,在由极
性与非极性溶剂组成的溶剂中还有反相层析效果,此外
上柱样品损失很少,对处理小样品较好。核桃多酚物
质的极性比较大,研究者一般采用反相溶剂洗脱,利
用其凝胶过滤及反相分配的作用,诸如乙醇 - 水系统、
甲醇 -水系统、丙酮 -水系统。Zhang等[9]利用 Sephadex
LH20柱,以氯仿 -甲醇(20:1)系统洗脱硅胶层析出来的组
分,从核桃仁中获得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没食子
酸乙酯、原儿茶酸、没食子酸等成分。C ao 等[ 1 9 ]同样
利用 Sephadex LH20直接作为分离多酚的第一步,反复
纯化分析。笔者认为 Sephadex LH20在实验室的分析
上,用于核桃粗品的进一步细分值得推荐,其良好的
重复利用性及稳定性可以成为分析山核桃组分的强有力
纯化工具。
2.4 其他分离纯化技术
在主要的分离纯化方法之外,另有一些技术也可以
用来纯化山核桃多酚。例如,聚酰胺色谱、氧化铝色
谱等。聚酰胺吸附属于氢键吸附,通过其分子中众多
的酰胺羰基与酚类、黄酮类化合物的酚羟基,或酰胺
键上的游离胺基与醌类、脂肪羧酸上的羰基形成氢键缔
合而产生吸附。但是聚酰胺吸附鞣质能力太强,易形
成死吸附,限制了以鞣质为主要成分的山桃多酚纯化效
果。另外,许多层析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方法也取得了
比较好的分离效果,例如金哲雄等[20]利用Diaion HP-20
Toyopaerl HW-40,MCI gel CHP-20P等反复柱色谱分
离,从核桃仁 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6个可水解单
宁成分。如今的色谱技术取得了巨大发展,其中要着
重介绍一点的就是高速逆流色谱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技
术(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HSCCC)
是液 -液层析技术中比较先进的技术。它是一种无固相
载体的连续液 -液色谱技术,克服了固定相载体带来的
样品吸附、损失、污染和峰形施尾等缺点。20世纪 80
年代后期,HSCCC技术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成分的分离
制备和分析中。该技术应用于生物碱、黄酮、蒽醌、
香豆素等成分的分离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1]。发展到如
今,我国已建成很多重要中草药物质成分和高抗氧化成
分的制备系统。但是,HSCCC技术也有某些不足之处,
如消耗溶剂量较大、固定相、流动相等溶剂的选择和
确定多依赖于经验和大量实验等。
综观山核桃多酚的分离纯化方法,大孔树脂或者聚
酰胺、MCI gel CHP-20P等层析方法都有大量文献叙述,
可以作为分离纯化的成熟技术或者粗分离多酚技术,而
葡聚糖凝胶技术及制备型HPLC更偏向于细分多酚单体组
分,可以把粗分离之后的产物进一步分离纯化。它们
之间相互组合,反复纯化,才是获得高纯度山核桃多
酚的方法。
3 山核桃多酚物质的定性及定量研究
研究山核桃多酚物质需在总酚含量及各组分多酚含
量或某类单一酚含量进行分析,同时,已经分离纯化
的多酚组分需要进一步定性研究,或者确定单一组分结
构。目前,各种各样的分光光度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多
酚物质的定量分析。这些分析是利用不同的原理来确定
不同的多酚组分。与此同时,各种气相色谱(GC)和高效
液相色谱(HPLC)技术在酚类化合物定量和定性中被采
用。随着新技术体系诞生,诸如气相色谱(G C)、高效
液相色谱(HPLC)和各种质谱联用技术能够更准确的确定
多酚的含量和结构。
339※专题论述 食品科学 2011, Vol. 32, No. 05
3.1 光谱分析
总酚含量测定一般采用 Fo1in-Ciocalteu(F-C)法和普
鲁士兰(P-B)法。F-C法是 Swain和Hills基于 Folin-Denis
法(F-D)修正而成,克服了 F-D法的不稳定的特点[22]。其
原理是应用酚羟基的还原性、酚羟基数目与氧化试剂所
形成的有色化学物质的量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这种方
法不能区分样品中多酚和其他易氧化物质,也不能区分
单宁和非单宁类多酚[23]。比较 F-C法和 P-B法,蛋白质
和游离氨基酸会明显干扰前者,因此蛋白质含量高的样
品宜采用 P-B法,但 F-C法比 P-B法更稳定,P-B法时
间控制不当会产生很大误差[24]。对于一些特殊分子结构
的酚类化合物可采用特定功能基团分析法。例如,香
兰素法用于量化原花青素(缩合单宁) [25];黄酮定量采用
NaNO2-AlC13比色法等[26]。
3.2 色谱分析
3.2.1 平面色谱法
平面色谱法分为在纸上进行的纸色谱法( p a p e r
chromatography,PC)和在薄层板上进行的薄层色谱法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纸层析和薄层色谱
都主要适用于小分子物质的快速检测分析和少量分离制
备,通常为一次性使用;学者研究指出纸色谱对于黄烷
醇、二聚原花色素及儿茶酚等许多水解单宁的分离效果
较好,但是不能将多聚原花色素分开。姜著英等[27]采用
试管法、PP C、TL C,初步鉴定了山核桃蒲壳中的黄
酮、皂苷、挥发油、强心苷、生物碱等组分。
3.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用于核桃多酚定性鉴定及定
量分析的常用方法。HPLC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
度快、检测灵敏度高的特点;并且适应于高沸点、大
分子、强极性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的分离分析。
Toshiyuki等[28]利用正相及反相色谱技术(RP-HPLC)结合
核磁共振,从核桃仁中分离出 3种未知水解单宁和 12种
已知单宁。万政敏等[29]采用HPLC对核桃仁种皮中的多
酚类物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核桃仁种皮中的
酚酸类物质检测 17 种,标样中的 6 种全部含有,含量
最高的是没食子酸,为 146.2mg/100g干质量,含量最
少的是阿魏酸,为 6.1mg/100g干质量;黄酮类物质检
测到 8种,标样中芦丁的含量最高,为 187.6mg/100g干
质量,桑色素没有检测到。
3.3 质谱法
色谱 -质谱联用方法分离效率高、分辨能力强、灵
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定量的同时还可以对每种成分
的结构进行解析。张婷等[16]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
(GC-MS)分析了山核桃外果皮活性有机成分;Zhang等[9]
利用 Sephadex LH-20结合 1H和 13C谱核磁共振谱,从核
桃仁中分析出邻苯三酚、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没
食子酸乙酯等 7种多酚化合物。王克建等[30]对红色核桃
仁种皮提取物进行紫外 -可见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
雾质谱(HPLC-SI-MS)分析,指出红色核桃仁种皮含有的
基本酚类物质与普通核桃仁相似,但另含有花色苷物
质。Joana等[31]对核桃叶的高效液相色谱 -二极管阵列紫
外检测器 -质谱(HPLC-DAD-MS)分析,确定了 7个酚类
化合物和两个部分确定的化合物,量化了各个成分,指
出槲皮素 -3-半乳糖苷是主要成分。Ana等[32]建立了快
速测定核桃多酚的CE-ESI-TOF-MS方法,量化了常见的
几种酚酸和酚化合物,并发现了 1 种新的酚类化合物。
山核桃外壳和山核桃仁多酚组分存在较大差异性,
且具有很多影响定量的非酚类物质。在研究各自主要成
分时,需要确立有效地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山核桃
多酚通过一定的 TLC 分析,结合特有的鉴别反应,初
步确定组分种类,再通过光谱和波谱,确立最终的多
酚结构,并通过光谱或色谱的方法,确定不同种类多
酚的含量。这是现如今研究者普遍采用的方法,值得
去借鉴,积极探寻更高效、更快速的测定方法。
4 山核桃多酚物质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自由基(free radical)引发的生理异常是由自由基与大
分子(DNA、蛋白质等)结合或者引起脂质过氧化,进而
引起系列生理反应的结果。多酚物质可以通过抑制、清
除自由基,并协同VC、VE等多种抗氧化剂而表现出抗
氧化活性。
一般说来,多酚抗氧化性能与多酚含量存在线性相
关性。杨春梅[33]实验指出几种核桃品种间总酚含量及多
酚类物质组成呈正相关;Jose等[11]测定了不同品种美国
薄壳山核桃仁和壳植物化学成分和抗氧性能差异性,指
出山核桃壳的总酚含量、抗氧化能力和缩合单宁分别是
山核桃仁的 6、4 . 5、1 8 倍。
另一方面,山核桃的不同部位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性
能存在差异。胡博路等[ 1 0 ]实验表明,核桃壳提取物能
有效地清除·O H 而对 O 2-·无清除作用,提示核桃壳
提取物可能主要是通过清除·OH 来达到其抑制脂质过
氧化目的;孟洁等[34 ]研究表明,核桃仁 95%乙醇提取
物对二苯代苦味酰(DPPH)自由基、对亚油酸自氧化体系
的抑制作用最佳,而正己烷提取物则表现出促氧化作
用;同时,95%乙醇提取物对VC-Cu2+-酵母 -H2O2自由
基体系清除能力差,实验说明,核桃多酚不同提取物
的抗氧化性存在差异,核桃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性与自由
基的类型存在关联。另外,研究者发现核桃仁 90%以
上的抗氧化物质集中在种皮,去掉种皮的核桃抗氧化性
能会损失掉 90%左右[35-36]。
2011, Vol. 32, No. 05 食品科学 ※专题论述340
山核桃多酚可与其他抗氧化剂诸如VC、VE表现出
协同性。韦红霞等[ 3 7 ]实验表明鞣质、醌类、黄酮类 3
种成分的核桃仁水提液对过硫酸铵 -四甲基乙二胺(AP-
TEMED)系统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都表现出不
同抗氧化活性;在与 VC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其抗氧活
性都大于单一成分,表现出很高的协同性。
山核桃多酚物质的抗氧化能力研究可以从单一抗氧
化能力和协同抗氧化能力两方面进行全面比较,使山桃
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评价方式更加多样。研究者目前主要采
用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方法为DPPH法[38]、ABTS法[39]、
还原力测定法[40]、β-胡萝卜素 -亚油酸体系法[41]等,如
果再加以结合体内抗氧化实验,就可以很全面评价山核
桃多酚的抗氧化能力。
5 结语与展望
多酚类物质稳定性差,对酸、碱和热都不稳定,
提取分离难度较大,普通的分离方法不易得到纯的化合
物,提取时样品的状态和提取条件都能够导致多酚类物
质含量变化。例如,原料提取前须经粉碎成粉末,通
常细小的粉末利于提取,但是过细反而会使鞣质含量减
少,这是因为粉碎时间过长,多酚类物质容易氧化变
性[42]。山核桃多酚提取技术在逐渐深入,膜技术提取、
超高压提取、生物酶解提取等方法都已经应用在其他植
物多酚的提取中,相信不久这些技术也会应用到山核桃
多酚的提取上。
许多研究表明,山核桃多酚物质物质具有抗氧化活
性,可起到良好的抗心血管、抗衰老、抗肿瘤及抑菌
等作用。例如,山核桃外果皮有清热解毒、祛风疗癣、
止痛止痢的功效[43],可显著抑制人肝癌 SMMC-7721细
胞生长、繁殖,且与作用时间、剂量呈明显相关性[44];
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提取液可以抑制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
生长[17];核桃仁的正丁醇提取相所含多种鞣花单宁均具
有 SOD的活性,对二苯代苦味酰(DPPH)自由基也有明
显的清除作用[ 4 5 ]。多种因素如品种、贮藏、加工都会
间接影响核桃仁中的多酚含量,从而影响其抗氧化效
果。核桃经过贮藏和加工后,核桃仁中的多酚类物质
和 VE等物质都会减少,氧化活性降低多少,尚待进一
步研究。
山核桃外果皮的大量丢弃与浪费,对周围的生态环
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初步统计,山核桃外果皮含
有的大量多酚类物质、有机酸、苷类和生物碱等多元
有机化合物,具有开发为有效抗氧化剂及杀菌剂的潜
力。核桃果壳的初步研究实验表明其成分为木质素、纤
维素、半纤维素等[ 4 6 ],结合更加深入的研究,寻找最
佳利用思路,可为核桃壳这一废弃性再生资源的利用提
供依据。
综合研究山核桃仁、山核桃果壳及山核桃外蒲壳三
者多酚物质含量、结构及抗氧化性能,可为评价山核
桃的整体价值提供参考。同时,在现有的理论基础上,
进一步设计体内抗氧化性能研究,体外抗氧化稳定性研
究及产品研发的一系列研究,提出有潜力的研发思路,
变废为宝,合理利用,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举措。
参 考 文 献 :
[1] 艾呈祥, 李翠学, 陈相艳, 等. 我国山核桃属植物资源[J]. 落叶果树,
2006, 20(4): 23-24.
[2] KAGAWA Y. Standard tables of food composition in Japan 5th reviwed
[M]. Tokyo: Kagawa Nutrition University Press, 2001: 198-287.
[3] ANDERSON K J, TEUBER S S, GOBEILLE A, et al. Walnut
polyphenolics inhibit in vitro human plasma and LDL oxidation[J].
Nutr, 2001, 31(1): 2837-2842.
[4] 陈向明. 山核桃外果皮几种化学成分及对植物生长影响的研究[D].
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 2008.
[5] TOWERS G H N. Biochemistry of phenolic compounds[J].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1964, 8(1): 249-294.
[6] PRIDHAM J B. Phenolics in plants in health and disease[M].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1960: 18-130.
[7] CHEN Cuiying, BAUCHER M, CHRISTENSEN J H, et al. Biotech-
nology in trees: Towards improved paper pulping by lignin engineering
[J]. Euphytica, 2001, 118(2): 185-195.
[8] 陈仕云, 吴德玲, 金传山, 等. 山核桃外蒲壳化学成分初步分析及总
黄酮含量测定[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0, 29(1): 64-66.
[9] ZHANG Zijia, LIAO Liping, JEFFREY M, et al. Antioxidant phenolic
compounds from walnut kernels (Juglans regia L.)[J]. Food Chemistry,
2009, 113(1): 160-165.
[10] 胡博路, 杭瑚. 核桃壳抗氧化和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的研究[J]. 食品
工业科技, 2002, 23(3): 15-16.
[11] JOSE E, VILLARREAL L, LEONARDO L, et al. Phytochemical constitu-
ent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different pecan [Carya illinoinensis (Wangenh.)
K. Koch] cultivars[J]. Food Chemistry, 2007, 102(1): 1241-1249.
[12] IVO O, ANABELA S, ISABEL C F R, et al. Total phenols, antioxidant
potential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walnut (Juglans regia L.) green
husks[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8, 46(1): 2326-2331.
[13] 房祥军, 郜海燕, 陈杭君. 正交试验法优化山核桃仁中总多酚的提
取工艺参数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 2009, 9(1): 153-157.
[14] 荣瑞芬, 历重先, 刘雪峥, 等. 核桃内种皮营养与功能成分初步分析
研究[J]. 食品科学, 2008, 29(11): 541-543.
[15] 孙墨珑, 宋湛谦, 方桂珍. 核桃楸总黄酮及胡桃醌含量测定[J]. 林产
化学与工业, 2006, 26(2): 93-95.
[16] 张婷, 张虹. 山核桃青皮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食品科
技, 2007, 5(5): 117-119.
[17] 林君阳, 马良进, 陈安良, 等. 山核桃外果皮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初
步研究[J].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9, 26(1): 100-104.
[18] 翟梅枝, 郭琪, 贾彩霞, 等.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核桃青皮总黄酮的研
究[J]. 生物质化学工程, 2008, 42(3): 21-25.
[19] CAO Xueli, WANG Cong, PEI Hairun, et al, Separation and identifica-
tion of polyphenols in apple pomace by high-speed counter-current chro-
matography and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mass spectrometry[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9, 1216(1):
4268-4274.
[20] 金哲雄, 曲中原. 核桃仁可水解单宁成分研究Ⅱ[J].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33(14): 1705-1707.
[21] 黄宝康, 秦路平, 郑汉臣, 等. 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及
341※专题论述 食品科学 2011, Vol. 32, No. 05
中药质控中的应用[J]. 中药材, 2001, 24(10): 757-761.
[22] SWAIN T, HILLIS W E. The phenolics constituents of Prunus domestica.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henolics constituents[J]. Sci Food Agric,
1959, 10(1): 63-69.
[23] PEDERSON G L. Review of the Folin phenol protein quantification
method of Lowry, Rosebrough, Farr and Randal[J]. lAnal- Biochem,
1979, 100(2): 201-202.
[24] 程春龙, 李俊清. 植物多酚的定量分析方法和生态作用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12): 2457-2460.
[25] GOLDSTEIN J L, SWAIN T. Changes in tannins in ripening fruit[J].
Phytochemistry, 1963, 2(4): 371-383.
[26] 陈玉婷, 杨云, 王英华, 等. 常用中药化学鉴定[M]. 北京: 化学工业
出版社, 2005: 98-100.
[27] 姜著英, 宣贵达, 李林林. 山核桃蒲壳化学成分定性鉴定及总生物
碱提取工艺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 2009, 36(4): 442-449.
[28] TOSHIYUKI F, HIDEYUKI I, TAKASHI Y. Antioxidative polyphe-
nols from walnuts (Juglans regia L.)[J]. Phytochemistry, 2003, 63(1):
795-801.
[29] 万政敏, 郝艳宾, 杨春梅, 等. 核桃仁种皮中的多酚类物质高压液相
色谱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07, 28(7): 212-213.
[30] 王克建, 郝艳宾, 齐建勋, 等. 红色核桃仁种皮提取物紫外 -可见光
谱和质谱分析[J].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29(6): 1668-1671.
[31] JOANA S A, ROSA M S, PAULA B A, et al. Phenolic profile i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walnut (Juglans regia L.) leaves[J]. Food Chemistry,
2004, 88(1): 373-379.
[32] ANA M G, VITO V, ANTONIO S C, et al. Development of a rapid
method to determine phenolic and other polar compounds in walnut b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electrospray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08, 1209(1): 238-245.
[33] 杨春梅. 影响核桃仁中多酚类物质抗氧化活性因素的研究[D]. 呼和
浩特: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7.
[34] 孟洁, 杭瑚. 核桃仁活性成分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 食
品科学, 2001, 22(12): 44-47.
[35] DIANA O, LABUCKA S, DAMIAN M, et al. Phenolics from walnut
(Juglans regia L.) kernels: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interactions with
proteins[J]. Food Chemistry, 2008, 107(1): 607-612.
[36] ISKENDER A, AHMET Y.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phenolic content of
fresh and dry nuts with or without the seed coat[J]. Journal of Food
Composition and Analysis, 2009, 22(1): 184-188.
[37] 韦红霞, 韦英群, 张树球, 等. 核桃仁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的研
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12(17): 1823-1824.
[38] PEREZ J J, SAURA C F. Effect of solvent and certain food constituents
on different antioxidant capacity assay[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6, 39(1): 791-800.
[39] OBON J M, CASTELLAR M R, CASCALES J A, et al. Assessment of
the TEAC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antioxidant capacity of synthetic
red food colorants[J].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05, 38(1): 843-845.
[40] OYAIZU M. Studies on product of browning reaction prepared from
glucose amine[J]. Japanese Journal of Nutrition, 1986, 44(1): 307-315.
[41] JUN M, FU H Y, HONG J, et al. Comparis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isoflavones from Kudzu root (Pueraria lobata Ohwi)[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2003, 68(1): 2117-2122.
[42] LAVEDRINE F. Effect of geographic origin, variety and storage on
tocopherol concentrations in walnuts by HPLC[J]. Food Chemistry,
1997, 58(2): 35-140.
[43] 吴征镒, 周太炎, 肖培根, 等. 新华本草纲目: 第三册[M]. 上海: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
[44] 徐巍. 青龙衣的药用研究概述[J]. 中医药信息, 2002, 19(6): 13-14.
[45] FUKUDA T, ITO H, YOSHIDA T. Antioxidative polyphenols from
walnuts (Juglans regia L.)[J]. Phytochemistry, 2003, 63(1): 795-801.
[46] 郑志锋, 邹局春, 花勃, 等. 核桃壳化学组分的研究[J]. 西南林学院
学报, 2006, 26(2):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