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山苍子根和山苍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全 文 :临床报道
山苍子根和山苍子治疗类风湿性
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250011) 张立亭
张鸣鹤
  摘要 总结单味中药山苍子根和山苍子试用于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 , 临床观察 92例 , 分为
山苍子根低剂量组、 大剂量组和山苍子组三组进行
治疗。结果山苍子组总有效率为 58. 33% ; 山苍子根
低剂量组总有效率为 77. 77% , 山苍子根大剂量组
总有效率 88. 63% , 其近控显效率大剂量组明显优
于低剂量组 ( P < 0. 01)。说明山苍子根对类风湿性
关节炎有确切的疗效。
关键词 山苍子根 山苍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
 疗效观察
  山苍子也称山鸡椒、 木姜子、毕澄茄 ,盛产于我
国南方各省 ,湖南、福建民间常采用山苍子根煎煮后
烫洗局部治疗跌打损伤或关节肿痛 , 有较好的消肿
止痛作用。笔者试用其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 RA) ,
经 4年的临床观察证明确有较好疗效。 现将临床试
用情况总结于下。
1 一般资料
共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 92例 , 均属门诊病例。
其中男 34例 ,女 58例 ;年龄最小 14岁 ,最大 66岁 ;
病程最短 3个月 , 最长 16年。发病诱因: 受风冷所
致 18例 , 受水湿引发 28例 , 因外感诱发 17例 , 产
后诱发 12例 , 外伤继发 8例 , 原因不明 9例。 92例
中属于寒湿阻络型 14例 ,湿热阻络型 37例 ,寒热错
杂型 41例。
全部病例均按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确诊。 本组病例只选择寒
湿阻络、湿热阻络和寒热错杂三型作为观察对象。中
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 《中药新药治疗痹证指导原
则》。
2 分组及治疗方法
本研究共分三组用药。连续用药 40 d为 1个疗
程。
2. 1 山苍子根低剂量组
36例 , 其中寒湿阻络型 5例 , 湿热阻络型 15
例 ,寒热错杂型 16例。使用山苍子根饮片每日 60 g ,
用文火水煎 30 min, 煎取药汁约 500 ml, 其中 300
ml分 2次口服 , 200 ml用小毛巾烫洗肿痛关节 , 每
次 20 min。
2. 2 山苍子根大剂量组
44例 , 其中寒湿阻络型 5例 , 湿热阻络型 18
例 , 寒热错杂型 21例。使用山苍子根饮片 90 g , 用
文火水煎 30 min,煎取药汁 500 ml。服用及烫洗方法
同上。
2. 3 山苍子组
12例 ,其中寒湿阻络型 4例 ,湿热阻络型 4例 ,
寒热错杂型 4例。使用山苍子每日 30 g ,煎法、 用药
同上。
用药期间禁用激素及其他中西药 , 个别原来连
续服用的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可维持原剂量 , 待起
效后再酌情减量或停用。
3 观察指标
包括晨僵时间、 关节疼痛数、关节疼痛程度、肿
胀关节数、关节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功能、双手握力、
20 m步行时间、 血沉、类风湿因子、血清粘蛋白、 C
反应蛋白等。
3. 1 关节疼痛程度记分法 (指休息时关节痛 )
0分: 无疼痛 ; 1分: 轻度疼痛 , 轻微压痛 , 可
以耐受 , 不影响睡眠休息 ; 2分: 中度疼痛 , 疼痛非
持续性 ,触压局部关节引起退缩 ,尚能忍受 ,不影响
睡眠休息 ; 3分: 重度疼痛 , 疼痛持续且难以忍受 ,
影响睡眠休息。
3. 2 关节肿胀程度记分法
0分: 不肿 ; 1分: 轻度肿胀 , 附近骨突清楚可
见 , 关节活动受限在 1 /3以内 ; 2分: 中度肿胀 , 肿
胀与骨突相平 , 关节活动受限在 2 /3以内 ; 3分: 重
度肿胀 ,肿胀高出骨突 ,严重影响关节功能活动 ,活
动受限在 2 /3以上。
3. 3 关节活动功能记分法
0分: 活动不受限 ; 1分: 活动轻度受限 ; 2分:
活动明显受限 ; 3分: 完全不能活动。
537
山东中医杂志 1998年 12月第 17卷第 12期
4 疗效判定标准
参考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类疾病学术会
议制定的 RA疗效标准加以修正。近期控制: 经治疗
后受累关节肿痛消失 , 关节功能改善或恢复正常 ,
RF、 ESR恢复正常 , 且停药后维持 3个月以上。显
效: 主要症状、体征改善 2个积分 ,理化检查指标均
有明显好转。有效: 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及检验指
标均有好转。无效: 治疗 1个疗程后主要症状及检验
指标均无好转。
5. 1 各组总的疗效对比
山苍子根低剂量组 36例中显效 6例 , 好转 22
例 , 无效 8例 , 总有效率 77. 77% ; 山苍子根大剂量
组 44例中近期控制 5例 ,显效 16例 ,好转 18例 ,无
效 5例 , 总有效率 88. 63% ; 山苍子组 12例 , 仅好
转 7例 , 无效 5例 , 总有效率为 58. 33%。
山苍子根大剂量组较低剂量组的总有效率略
高 ,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 ( P > 0. 05)。
但山苍子根大剂量组的近控显效率为 47. 72% , 低
剂量组为 16. 66% , 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则有显著性
差异 ( x 2 = 7. 29, P < 0. 01) , 说明山苍子根大剂量
组的疗效比低剂量组为优。 山苍子组的疗效则不明
显 , 由于样本太小 , 未作统计学处理。
5. 2 各组间不同证型的疗效观察
山苍子根低剂量组 36例 , 其中寒湿阻络型 5
例 ,显效 1例 ,好转 3例 ,无效 1例 ,总有效率 80% ;
湿热阻络型 15例 ,显效 2例 , 好转 9例 ,无效 4例 ,
总有效率 86. 66% ;寒热错杂型 16例 ,显效 3例 ,好
转 10例 , 无效 3例 , 总有效率 76. 47%。
山苍子根大剂量组 44例 , 其中寒湿阻络型 5
例 , 显效 2例 , 好转 3例 , 总有效率 100% ; 湿热阻
络型 18例 ,近期控制 2例 ,显效 5例 ,好转 8例 ,无
效 3例 , 总有效率 83. 33% ; 寒热错杂型 21例 , 近
期控制 3例 , 显著 9例 , 好转 7例 , 无效 2例 , 总有
效率 90. 47%。
山苍子组 12例 , 其中寒湿阻络型 4例 , 好转 3
例 , 无效 1例 ; 湿热阻络型 4例、寒热错杂型 4例均
无效。
山苍子根对各个证型的疗效并无显著差异 , 这
也可能由于病例数分散、 样本太小尚难作出明确的
结论。山苍子虽然疗效不明显 ,但 3例有效病例均为
寒湿阻络证型 , 该药主要是对该证的疼痛和消肿方
面有改善的功能。
5. 3 山苍子根对主要症状、体征及检验指标的疗效
观察
见表 1~ 4。
从单项指标治疗前后的疗效对比看 , 山苍子根
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各个主要症状、 体征和检验
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疗效 , 尤其消肿止痛作用最为
显著。
表 1 山苍子根低剂量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例
治疗前
异常例数   
治  疗  后
正常 改善 无变化
有效率
(% )
晨僵 36 3 21 12 66. 66
握力 34 0 22 12 64. 70
20 m行速 21 1 9 11 47. 61
关节疼痛 36 0 28 8 77. 77
关节肿胀 36 4 24 8 77. 77
关节功能 32 4 24 8 77. 77
血沉 33 6 17 10 69. 69
RF 32 4 8 20 37. 50
粘蛋白 28 6 11 11 60. 71
C反应蛋白 26 8 0 18 30. 76
表 2 山苍子根大剂量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例
治疗前
异常例数
  治  疗  后
正常 改善 无变化
 有效率
  (% )
关节疼痛 44 5 34 5 86. 36
关节肿胀 44 18 21 5 86. 36
关节功能 42 17 20 5 90. 47
血沉 40 16 14 10 75. 00
RF 39 11 14 14 64. 10
粘蛋白 34 14 10 10 70. 59
C反应蛋白 36 19 0 17 52. 77
538
山东中医杂志 1998年 12月第 17卷第 12期
表 3 山苍子根低剂量组治疗前后指标定量观察 ( x± s )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晨僵 ( h ) 36 3. 08± 1. 18 2. 46± 1. 09 1. 744 > 0. 05
握力 ( mmHg) 34 98. 38± 31. 45 108. 34± 35. 16 1. 834 > 0. 05
20 m行速 ( s ) 21 35. 74± 10. 66 22. 35± 5. 87 2. 277 < 0. 05
关节疼痛程度 36 2. 24± 0. 68 1. 18± 0. 32 2. 128 < 0. 05
疼痛关节数 36 14. 82± 3. 66 8. 38± 3. 04 2. 182 < 0. 05
关节肿胀程度 36 2. 35± 0. 75 1. 28± 0. 39 2. 377 < 0. 05
肿胀关节数 36 12. 26± 3. 68 6. 71± 2. 04 2. 255 < 0. 05
关节功能 32 2. 26± 0. 66 1. 96± 0. 48 1. 707 > 0. 05
血沉 ( mm /h ) 33 65. 50± 25. 34 48. 65± 15. 83 2. 281 < 0. 05
血清粘蛋白 (mg) 28 70. 42± 19. 21 64. 36± 25. 09 1. 725 > 0. 05
表 4 山苍子根大剂量组治疗前后指标定量观察 (x± s )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晨僵 ( h ) 44 3. 28± 1. 32 1. 66± 0. 74 2. 162 < 0. 05
握力 ( mmHg) 40 96. 42± 31. 06 118. 86± 40. 16 2. 083 < 0. 05
20 m行速 ( s ) 32 34. 40± 10. 25 20. 46± 5. 52 2. 571 < 0. 02
关节疼痛程度 44 2. 35± 0. 74 1. 24± 0. 37 2. 642 < 0. 02
疼痛关节数 44 16. 36± 4. 14 9. 22± 3. 26 2. 146 < 0. 02
关节肿胀程度 44 2. 38± 0. 77 1. 14± 0. 33 2. 782 < 0. 05
肿胀关节数 44 12. 65± 3. 74 4. 25± 1. 68 2. 84 < 0. 01
关节功能 42 2. 45± 0. 81 1. 68± 0. 44 2. 162 < 0. 05
血沉 ( mm /h ) 40 68. 74± 26. 35 40. 51± 14. 61 2. 814 < 0. 01
血清粘蛋白 (mg) 34 72. 40± 20. 18 56. 84± 17. 88 2. 166 > 0. 05
6 讨论
本文全部病例所使用的山苍子和山苍子根都由
湖南省桃江县民间采集所得。据 《全国中草药汇编》
记载: “山苍子性味辛微苦温 , 有祛风散寒、 理气止
痛功能。”山苍子的种子主治 “感冒头痛 ,消化不良 ,
胃痛”。山苍子的根主治 “风湿痹痛 , 四肢麻木 , 腰
腿痛 , 跌打损伤 , 感冒头痛 , 胃痛。” 《广西本草选
编》 记载木姜子 (即山苍子 ) 功用 “祛风胜湿、 行气
止痛。” 主治 “风湿痹痛 , 用根 5钱至 1两 , 水煎调
酒服。” 可见治疗风湿痹痛 , 一般都选用山苍子根入
药。
山苍子果实含挥发油 (山苍子油 )约 5% , 主要
成分为枸橼醛、柠檬烯、醛烯、甲基庚酮、香矛醛等。
根含生物碱皂甙、 氨基酸、挥发油。根和种子的临床
作用不同可能与所含有效成分不同有关。
文献上对山苍子果实和根的用量作了规定 , 前
者最大用量为 9 g , 后者最大用量为 80 g ,笔者虽然
突破了规定用量 , 但山苍子果实的用量未敢突破 30
g。果实的疗效不够理想是否与剂量不够有关 , 有待
研究。
通过临床实践 , 山苍子的果实和根水煎服用和
外洗均未见毒副作用。 个别病人由于不适应果实辛
香气味 , 服后稍有恶心感 , 但仍能坚持服用。
基础实验证明山苍子根对大鼠佐剂性足肿胀及
琼脂肉芽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见: 山东中医学院学
报 , 1994, 18 ( 5): 318) , 说明山苍子根确有较好的
抗炎消肿的功能。
(收稿日期  1998-04-20)
539
山东中医杂志 1998年 12月第 17卷第 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