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南板蓝根野生品与栽培品的形态及组织结构鉴别



全 文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2 March,Vol.23 No.2
收稿日期:2011- 09- 26
作者简介:熊清平,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仪器分析与中药质量评价。Email:xqp666@163.com。通讯作者:张丹雁,教授,研究方向:中
药品种与真伪的鉴别研究、中药质量评价研究及中药 GAP研究。Email:danyan64@21cn.com。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B030700067)。
南板蓝根来源于爵床科植物马蓝 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的干燥根茎及根,广泛分布于我
国华南、西南及华东地区,其性寒,味苦,具有较
好的清热解毒和凉血消斑的功效[1],为抗病毒常用中
草药。《中国药典》所收载的南板蓝根为野生品,但目
前市售及厂商所用的南板蓝根药材主要依靠栽培,
且野生品与栽培品在药用部位、外观性状及组织结
构上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有关南板蓝根的鉴别研究
主要集中在真伪鉴别方面 [2-3],为进一步完善南板蓝
根质量控制标准,本文针对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的
外观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为完善南板
蓝根质量控制标准提供科学的依据。
1 材料
1.1 药品 南板蓝根野生品采自从化野外,栽培品采
自广东江门诺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南板蓝根种植
基地,生长年限均为 2年,经广州中医药大学张丹
雁教授鉴定为爵床科马蓝 Baphicacanthus cusia(Nees)
Bremek.的干燥根茎及根。
1.2仪器 游标卡尺,BK5000TR 三目显微镜(重庆
奥特光学仪器有限责任公司),Nikon P6000 数码相
机,双面刀片,FAA固定液,95%乙醇溶液,石蜡。
南板蓝根野生品与栽培品的形态及组织结构鉴别
熊清平 1,张丹雁 2,刘家水 2,梁欣健 2,孙泽彬 2(1. 淮阴工学院,江苏淮安 223003;2.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
学院,广州 510006)
摘要:目的 完善南板蓝根的鉴别标准。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及显微鉴别的方法对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的形态
及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药用部位、外观性状及横切面组织结构方面存在明显的
差异。结论 生态环境对马蓝生长有较大的影响,不同生长环境的南板蓝根药材形态及组织结构有明显的差
异,建议《中国药典》增加栽培品的鉴别内容。
关键词:南板蓝根;马蓝;野生品;栽培品;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783(2012)02-0200-04
doi:10.3969/j.issn.1003-9783.2012.02.023
Pharmacognostical Studies on Wild and Cultivate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XIONG Qingping1,ZHANG Danyan2,LIU Jiashui2,LIANG Xinjian2,SUN Zebin2(1.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223003 Jiangsu,China; 2. School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pply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completion of 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Methods The pharmacognosy of wild and cultivate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were compared and investigated by using the macroscopical and microscopical identification methods. Results
Wild and cultivate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the morp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medicinal parts,macro-appearance,and transverse section. Conclusi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Baphicacanthis Cusia,and the pharmacognosy of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varies with the habitat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dentification content of cultivate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should be added into Pharmacopoeia of China.
Keywords: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Baphicacanthis Cusiae;Cultivated Species;Macroscopical
Identification;Microscopical Identification
200·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2年 3月第 23卷第 2期
2 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鉴别 采用传统经验鉴别方法分别对南板蓝
根野生品及栽培品的药用部位及外观特征进行性状
鉴定,测量其长度和直径大小,结果见表 1及图 1。
表 1 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药材性状比较
Table 1 Character comparison of wild and cultivate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2.2 显微鉴别 分别将南板蓝根的新鲜根茎及根于流
水下洗净,选取正常、完整、对比组根及根茎等粗
细的部分切成 2~3 mm长的小段,固定于 FAA固定
液中,以常规石蜡法制片,切片厚度 15~20 μm,苯
胺蓝染色,中性树胶封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拍摄,
比较野生及栽培南板蓝根的根部及根茎组织结构的
区别,结果见表 2和表 3,图 2~15。
2.2.1 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的根茎部分组织特征比较
见表2。
表 2 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的根茎部分组织特征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part of the rhizome tissue of wild and
cultivate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2.2.2 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的根部组织特征比较 见
表3。
表 3 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的根部组织特征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root tissue of wild and cultivate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3 讨论
马蓝为半阴生植物,野生及栽培品的生态环境不
同,其药材南板蓝根性状差异较大,在野生状态下,
马蓝以种子或倒伏茎落地生根进行繁殖和生长,根茎
及根呈浅表性生长。由于光照不足,地上茎纤弱易倒
伏,茎节落地生根并且萌发新枝而不断扩大繁殖,故
药用部位
根茎
须根
野生品
呈类方状长圆柱形,有分枝,常
弯曲,长 10~40 cm,直径 0.3~1
cm;表面灰褐色,疣点断续排列
呈四纵行,节膨大,节上生纤细
须根,偶见茎残基;外皮易剥落,
呈蓝灰色;质硬而脆,断面皮
部蓝灰色,木部灰蓝色至淡黄
褐色,中央髓部大,灰蓝色。
稀疏纤细,弯曲有分枝,长 3~
15 cm,粗细不一,直径 0.6~3.8
mm。
栽培品
来自扦插母茎,长 5~
12 cm,新生根茎极短,
结节状,直径 1~2 cm,
断面木部宽大,髓部
小,灰蓝色。
多数,密集簇生于节上,
较粗长,长 8~28cm,直
径 1.5~8.0mm。顶生根
较粗壮。
名称
表皮细胞
厚角组织
皮层
韧皮部
木质部
髓部
钟乳体
野生品
一列整齐且切向延长,常破损,少见腺
毛和非腺毛
7~8列厚角细胞
6~8列类圆形或略呈椭圆形的薄壁细胞。
韧皮部窄,淡棕色,韧皮纤维单个或数
个成束散在,壁厚,微木化。韧皮射线
细胞径直延长或呈类方形。
木质部宽广,细胞均木化,导管单个或
2~5个径向排列且较稀少,周围木纤维
梭形;形成层成环;木射线宽 2~10列,
细胞长方形或类方形
宽广,细胞多角形或近圆形
散布在皮层、韧皮部及髓部薄壁细胞中,
表面有凹凸纹
栽培品
多完整一列,腺毛和非腺毛
多,偶见 2~3列木栓细胞
7~8 列厚角细胞,所占面
积比例较野生品略小
7~9 列薄壁细胞,所占面
积比例较野生品大
所占面积比例较大
木质部较野生品宽广,导
管多且大;木射线宽 2~4


明显多于野生品
A.野生品 B.栽培品
C.药材断面图
图 1 野生与栽培南板蓝根药材图及药材断面图
Figure 1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cross -sectional diagrams of wild and
cultivate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s
野生品
3~5 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可见腺毛和
非腺毛
宽广,外侧为 6~9列厚角细胞,其内为
10~15列椭圆形或扁长方形的薄壁细胞,
内皮层明显
较窄,韧皮纤维单个或数个成束散在,
壁厚微木化,众多,韧皮射线细胞径向
延长或呈类方形,导管周围木纤维梭形
环形
宽广,细胞均木化,导管单个或 2~4个
径向排列,木射线宽 2~10列,细胞长方
形或类方形,壁甚厚
较大
散布在皮层、韧皮部及髓部薄壁细胞中,
表面有凹凸纹
名称
木栓层
皮层
韧皮部
形成层
木质部
髓部
钟乳体
栽培品
2~4 列细胞,腺毛和非腺
毛多
较野生品宽广,细胞大,
排列疏松
较野生品宽大
波浪状
较野生品宽,导管数目更
多,木射线宽 2~5列

明显多于野生品
201· ·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Research & Clinical Pharmacology,2012 March,Vol.23 No.2
图 14 导管及韧皮射线(10×)
Figure 14 Xylem vessels and
phloem rays(10×)
图 15 导管、淀粉粒及木纤维
(40×)
Figure 15 Xylem vessels,starch
grains and wood fibers(40×)
图 5 野生南板蓝根茎厚角组织
及皮层(10×)
Figure 5 Rhizomatic collenchyma
and cortex of wil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10×)
表皮
非腺毛
厚角组织
韧皮部
木质部

图 2 野生南板蓝根根茎横切面显微特征(4×)
Figure 2 Cross -sectional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rhizome of wil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4×)
图 3 栽培南板蓝根根茎的组织特征(4×)
Figure 3 Characteristics of rhizome tissue of cultivate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4×)
表皮
非腺毛
厚角组织
韧皮部
木质部

木栓组织
图 4 野生南板蓝根根茎髓部
特征(10×)
Figure 4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hizomatic pith of wil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10×)
图 6 野生南板蓝根茎木质部
特征(10×)
Figure 6 Characteristics of
rhizomatic xylem of wil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10×)
图 7 野生南板蓝根茎木射线
及导管(40×)
Figure 7 Rhizomatic xylem rays
and vessels of wil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40×)
图 8 栽培南板蓝根根茎髓
部特征(10×)
Figure 8 Characteristics of
rhizomatic pith of the stem of
cultivate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10×)
图 10 栽培南板蓝根茎木质
部特征(10×)
Figure 10 Characteristics of
rhizomatic xylem of cultivate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10×)
图 11 栽培南板蓝根茎木射线
及导管(40×)
Figure 11 Rhizomatic xylem
rays and vessels of cultivate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40×)
图 9 栽培南板蓝根茎厚角组
织及皮层(10×)
Figure 9 Rhizomatic
collenchyma tissue and cortex of
cultivated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10×)
图 12 皮层、韧皮部薄壁细胞
及髓细胞的钟乳体(10×)
Figure 12 Cystoliths in cortex,
thin-walled cells of phloem and
cells of pith of the stem(10×)
图 13 钟乳体(40×)
Figure 13 Cystoliths(40×)
202·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12年 3月第 23卷第 2期
3讨论
3.1 提取方法的考察 实验考察了超声提取法、回流
法、索氏提取法,结果发现,超声提取和索氏提取
均没有水浴回流提取的回收率高;同时对提取溶剂
甲醇、乙醇、80 %甲醇和丙酮也进行了考察,发现
以 80 %甲醇为提取溶剂的回流法提取回收率最高。
3.2 色谱条件的优化 尝试多种流动相体系,甲醇-
水,甲醇-醋酸水,乙腈-水,甲醇-磷酸水,5 %四
氢呋喃甲醇-0.4 %甲酸水体系,结果表明,5 %四氢
呋喃甲醇-0.4 %甲酸水体系分离的效果较好。分析时
采用梯度洗脱,A 相为 5 %四氢呋喃甲醇,B 相为
0.4 %甲酸水,经比较洗脱条件,最后确定程序为 0
min~70 min 从 10 % A线形梯度洗脱至 57 % A,70
min~80 min 保持 57 % A。每次运行之后平衡色谱柱
10 min。在此条件下,各个色谱峰分离度较好,保留
时间适中。
3.3 结论 本实验对 19 批三桠苦叶进行了 HPLC指
纹图谱构建和解析,标定了 12个共有峰;计算了平
均数相似度。对 19批药材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系统
聚类分析,把这 19批药材分为 3类,产地为广西百
色阳圩镇、广东河源紫金瓦溪镇、广东从化和广西
容县柚谷的样品聚为一类;产地为广西南宁良凤江
国家森林公园、广西玉林名山镇、广东河源青溪镇、
福建灵石山国家森林公园、广西北流隆盛镇、广东
中山三乡镇、广西陆川米场镇的样品聚为一类;其
余的聚为一类。本实验对三桠苦叶的 HPLC 指纹图
谱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考察,得到的结果可靠,可
用于三桠苦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中药大辞典(第 2版)[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6:78.
[2] 朱盛华. 三桠苦的化学成分及茎叶成分的比较研究 [D]. 广州:广
州中医药大学,2009.
[ 3] Sheng HZ,You HG,Zhi XW, et al. A New Phenylated Flavone
from Melicope pteleifolia[J].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2011,3(2):
81-83.
[4] 刁远明,高幼衡,彭新生. 三叉苦化学成分研究(Ⅰ)[J]. 中草药,
2004,35(10):24-25.
[5] 刁远明,高幼衡,彭新生,等. 三叉苦化学成分研究(Ⅱ)[J]. 中草
药,2006,37(9):1309-1311.
[6] 刁远明,高幼衡. 广东产三叉苦叶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
用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3):708.
[7] 梁粤,郭丽冰.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三叉苦茎的挥发油成分[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22(6):29-30.
[8] Van NH,Kamperdick C,Van ST,et al. Benzopyran dimers from
melicope ptelefolia[J]. phytochemistry,1998,48(6):1055-1057.
[9] Li G,Zeng J,Zhu D. Chromans From Evodia Lepta[J]. phytochemistry,
1998,47(1):101-104.
(编辑:宋威)
(上接第 189页)
其根茎来自落地的倒伏茎,而根主要来自倒伏茎所生
须根,根茎较长,须根纤细稀少,故野生南板蓝根药
用部位为根茎及根[4]。栽培南板蓝根以地上茎进行扦
插种植,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其生态环境及种植条件
大为改善,充分的光照,充足的肥水及疏松的土壤有
利于其根系的生长,使须根发达呈簇状[4],其原生根
茎来自扦插母茎,且新生根茎粗短呈结节状,故栽培
南板蓝根以根为多,其药用部位为根及根茎。
通过实验观察,野生品由于光照及水肥不足,野
生品组织结构中木化程度低,薄壁组织多,木质部
窄,髓部宽广,腺毛、非腺毛及次生产物钟乳体数
量少。栽培品由于光照适宜、水肥充足,其木化程
度高,药材木性强,其组织结构中木质部较野生品
宽,髓部小,且栽培使得代谢旺盛,腺毛、非腺毛
及次生产物钟乳体数量较野生品多。南板蓝根野生
品与栽培品的差异反映了药材形态及组织结构与生
长环境的相关性。2010版《中国药典》中南板蓝根的
药用部位性状及显微项下所记载的是野生品的检验
内容,鉴于目前市售南板蓝根药材来源主要为栽培
品,因此,南板蓝根药用部位性状及显微鉴别项需
同时收载野生品和栽培品,并以栽培品为主。本研
究为进一步完善南板蓝根药材鉴定标准奠定基础。
建议《中国药典》收载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的
干燥根和根茎。性状增加栽培品鉴别内容:栽培品
较粗壮,新生根茎极短,结节状,直径 1~2 cm。须
根密集簇生于节上,较粗长,长 8~28 cm,直径 1.5~
8 mm,顶生根较粗壮。在后续工作中仍需加强对南
板蓝根质量控制方面的研究,找出特征指标成分建
立质量标准。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部)[M]. 北京:人民卫
生出版社,2010:229.
[2] 许华,杜仁忠,杨培敏,等. 南板蓝根及其混伪品的鉴别[M]. 现
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6):54-55.
[3] 侯惠婵. 南板蓝根的质量考察[J]. 广东药学,1997,2:24.
[4] 杜沛欣. 马蓝(南板蓝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 广州:广州中医
药大学,2008,9-11.
(编辑:宋威)
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