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炮姜治疗慢性口疮用药体会



全 文 :炮姜治疗慢性口疮用药体会
李龙骧
(阜阳市人民医院 ,安徽 阜阳 236003)
  关键词:炮姜/治疗应用;口疮/中医药疗法;医案
  中图分类号:R276.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813(2008)06-0730-01
作者简介:李龙骧(1969-),男 , 学士学位 ,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肝胆及消化系疾病。
  炮姜为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 ,苦涩性温 ,有散寒
止痛 ,温经止血之用。笔者用其治疗慢性口疮 ,收到
了较好效果。现将用药体会介绍如下 ,供同道参考 。
1 病案举例
张某 ,女 , 71 岁。2001 年 9 月 17 日初诊 。口疮
反复发作 2年余。初延西医诊治 ,给予多种维生素 、
漱口液等治疗不效 ,又服黄连上清片 、牛黄解毒丸等
皆不应 ,自认为药力不足 ,于是以金银花 、甘草 、连翘 、
麦冬 、枸杞子等泡茶常饮 ,口疮仍旧起伏 ,日见神倦困
顿而病情经年不平 ,转投中医 。诊时见下唇内 、舌尖
有溃疡两处 ,大如米粒 ,小似芝麻 ,溃疡面灰白 ,周围
淡红微肿 ,进食辛辣或烫饭时则溃疡处疼痛较甚 ,劳
累后加重 ,纳食减少 ,口淡乏味 ,气短易汗 ,舌质淡苔
薄白 ,脉细缓。证属脾土虚馁 ,阳虚不敛 。投以理中
汤加味 。处方:党参 、白术各 12 g ,干姜 6 g ,五味子 、
白及各4 g ,炙甘草 3 g 。服药 5剂后 ,竟未获效 ,再审
脉证 ,确系后天不足 ,中州亏损 ,方投理中 ,实属无误 ,
然不效者何也? 忽忆《外科证治全生集》阳和汤一方 ,
方中以炮姜炭合温阳补血诸药治疗阴疽流注等 ,疗效
确切。仿其意遂试用炮姜 6 g 易干姜 ,不想 5剂后小
如芝麻样溃疡点消失 ,再诊时炮姜加用 9 g ,继服 5
剂 ,病乃告愈。随访年余 ,未再复发 。
2 体会
慢性口疮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慢性复发性口腔溃
疡 ,为口腔常见病 ,西药治疗尚无很好的疗效。中药
初治以清热解毒 ,泻火通便 ,效者颇多 ,然亦有病发数
年 ,甚至数十年者并不鲜见 ,虽屡经中西医药物治疗 ,
但难获远效。笔者认为 ,治疗口疮不能拘泥于清凉之
药 ,如把泻火药作为常规药使用来治疗 ,或把清热解
毒之剂当成抗菌药物滥用 ,此与中医辨证论治之精神
相悖 ,对某些口疮 ,不但不能挫其病势 ,有时反使正气
消伐 ,脾气受克 ,中州虚馁 ,气血乏源 ,致使病情缠绵 ,
口疮羁留难瘥。明·张景岳云:“口舌生疮 ,固多上焦
之热 ,治宜清火 ,然有酒色劳倦过度 ,脉虚而中气不足
者 ,又非寒凉可治 ,故虽久用清凉 ,终不见效。”中国中
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谢海洲老中医更是一语中的 ,认
为“口疮勿泥于清胃泻火 ,辨标本先后图治为要 。”确
是临床经验之谈 。
炮姜苦温性涩 ,温经止血之功显著 ,是治疗虚寒
性出血的要药 ,因其具有辛温之性 ,故又长于温散寒
凝 ,如《本草经疏》云:“炮姜 ,辛可散寒理结 ,温可除寒
通气。”其辛散与温中的功能虽与干姜同 ,但其作用逊
于干姜 。干姜炮后味变苦涩 ,善治里寒 ,有守而不走
的特点 ,李东垣云:“干姜 ,生辛炮苦 ,阳也 ,生用逐寒
邪而发表 ,炮则除胃冷而守中。”干姜经炮制后辛热之
性减 ,苦涩之味浓 ,且炮制后质地变轻 ,其气清扬 ,专
入脾胃之经 ,能鼓舞脾胃阳气 ,而有潜散浮火 ,祛恶养
新 ,敛疮生肌之效 。《本草发挥》谓:“经炮则苦味 ,温
脾燥胃 ,所以理中 ,其实主气而泻脾。”笔者用其治疗
口疮久发 ,屡经苦寒清热之药不愈 ,病机确系邪气已
去 ,正气不支 ,脾气虚馁 ,阳虚不敛或虚火上越 ,致使
口疮反复发作 ,溃疡面难收难敛者 ,用之常起病霍然 。
根据病情 ,调整剂量 ,灵活化裁 ,或加入甘温之品如白
术 、黄芪 、党参 、茯苓 、山药 、扁豆 、炙甘草等以健脾益
胃 ,固本扶中;或配入熟地黄 、阿胶 、当归 、鹿角胶等养
血之味 ,于滋补之中 ,寓有宣通之用 ,使阳生阴长;或
与五味子 、白及 、煅牡蛎等收涩之药相合 ,以收敛生
肌 ,固疮止痛 ,验之临床确有较好的疗效。笔者体会
炮姜用量以 3 ~ 9 g为宜[ 1-3] 。
参考文献:
[ 1] 张敏娜 , 叶振昊.慢性乙肝合并复发性口腔溃疡证治心得
[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8 , 24(4):422-423.
[ 2] 卢建平 , 程宜福.口疮方治疗顽固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观
察[ 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 2008 , 24(4):433-434.
[ 3] 吴 开 , 孔庆志.参麦注射液治疗放射性口腔炎临床观察
[ J] .吉林中医药 , 2007 , 27(5):26.
(收稿日期:2008-08-27)
—730—
第24卷第6期
2008 年 12月
长 春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1.24
6 , 2008
DOI :10.13463/j.cnki .cczyy.2008.06.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