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HPLC法测定西藏野生和人工种植喜马拉雅紫茉莉中葫芦巴碱



全 文 :HPLC法测定西藏野生和人工种植喜马拉雅紫茉莉中葫芦巴碱
刘 青, 达瓦潘多, 央 美, 顿珠次仁, 仁 增, 索朗其美
(西藏藏医学院,西藏 拉萨 850000)
收稿日期:2011-11-2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10F40010412)
作者简介:刘 青 (1976—)男,讲师。Tel: (0891)6386381,15089037014,E-mail:liu_ navy86@ 126. com
摘要:目的 西藏喜马拉雅紫茉莉野生药材为藏药濒危物种,人工种植喜马拉雅紫茉莉技术已经成功,为保证喜马拉
雅紫茉莉用于临床品种的质量,对野生和人工种植喜马拉雅紫茉莉中葫芦巴碱进行测定。方法 采用 HPLC法测定喜
马拉雅紫茉莉中葫芦巴碱。用甲醇提取样品;Shim-pack VP-ODS 色谱柱 (250 mm × 4. 6mm) ;以乙腈-0. 03%乙酸
(5 ∶ 9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 265 nm。结果 线性范围为 3. 44 ~ 110 μg /mL (R = 0. 999 8) ,平均回收率为 100. 6%,
RSD为 1. 5%。结论 西藏人工种植喜马拉雅紫茉莉中所含葫芦巴碱为 0. 26 mg /g,野生喜马拉雅紫茉莉中所含葫芦
巴碱为 0. 21 mg /g。
关键词:HPLC;野生喜马拉雅紫茉莉;人工种植喜马拉雅紫茉莉;葫芦巴碱
中图分类号:R284. 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1528(2012)07-1401-02
喜马拉雅紫茉莉 (巴朱)为紫茉莉科植物喜马拉雅紫
茉莉 Mirabilis himalaica (Edegw.)Heim. 的干燥根[1]。该
藏药具有温肾、益肾滋补、生肌、利尿、排石等功效,用
于胃寒、肾寒、下身寒、阳萎浮肿等[1-3],喜马拉雅紫茉莉
作为藏药使用历史悠久,始见于《月王药珍》[4],藏医药名
著《四部医典》和《晶珠本草》均有记载[2-5]。对于紫茉
莉属植物根中含有抗植物病毒、抗菌的蛋白成分、氨基酸、
有机酸、豆甾醇、β-谷甾醇、葫芦巴碱、半乳糖、淀粉、
树脂等和挥发油成分[6-11]早有研究报道。作为藏药药用的
紫茉莉属植物喜马拉雅紫茉莉在临床应用范围广,临床上
常见的十五味儿茶丸、巴桑母酥油丸、二十五味鬼臼丸、
热巴罗布膏等剂型作为主要的原料之一,资源紧缺,属于
藏药濒危物种之一。2003 年由西藏藏医学院索朗其美教授
主持的人工种植喜马拉雅紫茉莉作为西藏高原濒危藏药材
人工种植栽培技术项目之一,并获得该种植技术的项目专
利,于 2006 年顺利通过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结题验收。为保
证喜马拉雅紫茉莉用于临床品种的质量,对野生和人工种
植喜马拉雅紫茉莉中葫芦巴碱[10]进行定量测定[11]。
1 仪器与材料
梅特勒 AE200 电子天平;岛津 LC—20A 液相色谱仪,
配 SPD—20AV紫外可见检测器;ASI0200BDT 超声波清洗
器 (250W,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 ;UV—2100 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北京莱伯泰科技仪器有限公司)。乙
酸、甲醇 (色谱纯) ,乙腈 (色谱纯,Fisher 公司) ;优普
超纯水机 (蒸馏水自制)。葫芦巴碱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
检定所,批号:110813-200502)。喜马拉雅紫茉莉野生和
人工种植品由西藏藏医学院研究所提供,经西藏藏医学院
科研所索朗其美教授鉴定为紫茉莉科植物喜马拉雅紫茉莉
Mirabilis himalaica (Edegw.)Heim. 的干燥根。
2 方法与结果
2. 1 色谱条件 Shim-pack VP-ODS 色谱柱 (250 mm × 4. 6
mm,5 μm) ;流动相为乙腈-0. 03%乙酸 (5 ∶ 95) ,柱温
40 ℃;体积流量 0. 8 mL /min;检测波长 265 nm。
2. 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 1 g,精密称定,
置 10 mL量瓶中,加甲醇 8 mL,20 ℃超声处理 (功率 250
W,频率 55 kHz)40 min,静置室温,加甲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精密量取 1 mL,置 10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释至刻
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 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葫芦巴碱对照品适量,
加甲醇制成每 1 mL中含 13. 75 μg的溶液,即得。
2. 4 系统适应性试验 取上述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
照 2. 1 项下色谱条件,各进样 10 μL,测得 HPLC图谱,见
图 1。理论塔板数按葫芦巴碱峰计算不低于 4 000。
2. 5 线性关系的考察 精密配制系列质量浓度的葫芦巴碱
对照品溶液:3. 44、13. 75、31. 43、55. 00、110. 00 μg /
mL,分别精密进样 10 μL,测定峰面积,以对照品质量浓
度为纵坐标,峰面积为横坐标,计算,得回归方程为:y =
8. 008 41 × 10 -5x + 1. 702 816,相关系数 R = 0. 999 8,表明
葫芦巴碱在 3. 44 ~ 110 μg /m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
2. 6 精密度试验 精密量取葫芦巴碱对照品溶液 10 μL
(13. 75 μg /mL) ,连续进样 5 次,测定其峰面积,RSD
为 1. 43%。
2. 7 稳定性试验 取样品 (批号 2011092301)按 2. 2 项方
法制备,分别在 0、2、4、6、10、12 h 测定,结果葫芦巴
碱质量分数的 RSD为 0. 42%。表明样品溶液在 12 h内稳定
性良好。
2. 8 重复性试验 取样品 (批号 2011092301)样品 6 份,
按 2. 2 项制备,制得 6 份供试品溶液,按样品测定法测定
1041
2012 年 7 月
第 34 卷 第 7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ly 2012
Vol. 34 No. 7
图 1 高效液相色谱图
A. 葫芦巴碱对照品 B. 喜马拉雅紫茉莉 (野生)
C. 喜马拉雅紫茉莉 (人工种植)
峰面积,测得供试品中葫芦巴碱平均质量分数为 0. 21 mg /g
(RSD = 1. 8%,n = 6) ,表明本法重复性较好。
2. 9 回收率试验 采用加样回收法,精密称取适量的已测
知含有量的样品 (葫芦巴碱质量分数为 0. 260 4 mg /g;批
号 2011092302)6 份,分为低、中、高 3 组,分别精密加
入葫芦巴碱对照品溶液 13. 75 μg /mL、20 μg /mL、25. 88
μg /mL各 1 mL,按 2. 2 项制样并测定,计算加样回收率,
结果见表 1。
表 1 加样回收率测定结果
样品取
样量 / g
样品中含
有量 /μg
加入
量 /μg
测得
量 /μg
回收率
/%
平均回收
率 /%
RSD
/%
1. 001 0 0. 260 7 13. 75 14. 0621 100. 37
1. 000 3 0. 260 5 13. 75 14. 1006 100. 64
1. 000 2 0. 260 5 20 20. 358 9 100. 49
100. 6 1. 51. 001 1 0. 260 7 20 20. 397 7 100. 68
1. 000 8 0. 260 6 25. 88 26. 908 1 102. 94
1. 000 1 0. 260 4 25. 88 25. 710 3 98. 35
2. 10 样品测定 取野生及人工种植药材 (各 3 份) ,按上
述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其中葫芦巴碱的质量分数,结果见
表 2。
表 2 样品测定结果 (n =6)
批号
药材质量 /
g
质量分数 /
(mg·g - 1)
平均值 /
(mg·g - 1)
1. 000 4 0. 209 4
2011092301 (野生) 1. 000 2 0. 211 6 0. 21
1. 000 8 0. 213 8
2011092302 (人工种植) 1. 001 0 0. 268 4
1. 000 3 0. 260 4 0. 26
1. 000 4 0. 252 5
3 讨论
根据参考文献,宋粉云等[12]采用 HPLC 法测定了紫茉
莉根中葫芦巴碱。结合多次的实验条件摸索,比较不同比
例 的 乙 腈-0. 03% 乙 酸 (20 ∶ 80)、乙 腈-0. 03% 乙 酸
(10 ∶ 90)、乙腈-0. 03%乙酸 (5 ∶ 95)等流动相系统对葫
芦巴碱峰与杂质峰的分离度、保留时间、理论板数等的影
响。发现流动相乙腈-0. 03%乙酸 (5 ∶ 95)能保证葫芦巴
碱峰与杂质峰的分离度、理论板数均达到较好;比较了葫
芦巴碱于 265 nm及 214 nm 处的吸光度值,结果在 265 nm
处有较高的吸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葫芦巴碱是一种两性化合物,以
内盐的形式存在。葫芦巴碱不但具有抗肿瘤的活性,也是
一种具有降低血糖功效的活性物质[13],针对上述药理作
用,人工种植喜马拉雅紫茉莉中葫芦巴碱的量高于野生喜
马拉雅紫茉莉中葫芦巴碱的量。对于其它的主要成分,将
进一步的比较和研究,为藏药喜马拉雅紫茉莉在临床上合
理、有效、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 第
一册[S]. 1995:104.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藏药志[M]. 西宁:青海
人民出版社,1991:461.
[3] 青海省药品检验所,青海省藏医药研究所. 中国藏药:第一
卷[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3.
[4] 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中国民族药志:第二卷[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348.
[5] 宇妥·元丹贡布. 四部医典[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87:165.
[6] 李光喜,杨培全. 紫茉莉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J]. 广东医
药学院学报,1994,10(4) :251-253.
[7] Ahmad M S,Ranf A,Mustafa J,et al. An 8-hyydroxy octadeca-
CIS-11,14-dienoic from Mirabilis jalapa seed oil[J]. Phyto
Chem,1984,23:2247-2249.
[8] 危 英,杨小生,郝小江,等. 紫茉莉根的化学成分[J]. 中
国中药杂志,2003,28(12) :1151-1152.
[9] Ghosh T K,Rao C C. Som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the Dglucan
from the seed of Mirabilis jalapa[J]. Carbohydr Res,1981,90:
243.
[10] 王 琳,杨德成,江金霖,等. 紫茉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
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
(7) :31-34.
[11] 巩 江,王聪聪,倪土峰,等. 国产紫茉莉属植物药学研究
[J]安徽农业科学 . 2009,37(13) :5959-5960.
[12] 宋粉云,张德志,钟远香,等. HPLC法测定紫茉莉根中葫芦
巴碱的含量[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3) :
189-191.
[13] 赵怀清,曲 燕,王学娅,等. 葫芦巴碱的 HPLC 法测定及
药代动力学研究[J]. 药学学报,2003,38 (4) :279-282.
2041
2012 年 7 月
第 34 卷 第 7 期
中 成 药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
July 2012
Vol. 34 No. 7

  鄂ICP备06018747号 Copyright @ 2017
  植物通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23198511@qq.com
回顶部
51La